政治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范文1

关键词:周日晚点名;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G711

当前,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如何建立合理的、常态的、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这对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和专业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纷纷推行周日晚点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周日晚点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周日晚点评思想教育的内容,探讨周日晚点名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必要性以及途径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开展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教育活动必要性

1.是党的教育根本任务的目标要求

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对于培养后备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来说,更应当贯彻和实施这一教育根本任务。高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素质教育,更应该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至重要位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重要。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作为开展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定期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有效进行职业定位。

2.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建设的总体需要

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符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需要,对于学校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另一个是日常的思想动态的交流与把握,两者统一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建设。

3.是高校提高管理、运转成效的需要

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是高校提高管理效率、保持良性运转的需要。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数量庞大,是人群大量聚集的场所,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对学生管理成效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秩序稳定和长远发展,关系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关系到全体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峻的问题。而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则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一个便利、有效的途径,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模仿遵守学校的各项故规章制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新举措,推进周日晚点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开拓思路,采取多种举措

高校在推进思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了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的效果实现。首先,明确晚点名主题教育教学大纲,主题教育内容,构建了以专题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可以把周日晚点名对学生的主题教育作为每个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确保学生参与。其次高校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而制定的。从学生入学到大学毕业,不同学期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新生则主要围绕适应教育,生涯规划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进行,二、三年级则主要围绕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综合技能培养教育及情感教育来展开,毕业班学生则主要围绕创业就业教育、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这个重点内容展开。

2.重视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思想教育质量

要构建完善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体系,必须要重视对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可以组建了以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让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党政干部指学院(系)的领导、党支部书记、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他们是学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层,是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的传达者,对于学校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思政课教师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传递思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任务,对思想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基础性的奠基作用;而辅导员或班主任是具体思想教育活动的执行者,他们与学生经常接触,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日常活动把握了解较多,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思想教育方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收到切实有效的教育效果。

3.完善制度,构建多重保障

高校周日晚点名思想政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针对性、时效性,需要完备的制度做保障,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周日晚c名教育制度、形成完备的监督检查制度、激励制度,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晚点名教育制度是高校对学生开展日常管理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教育的主题、目标、内容、评价体系等,这是教育教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些一旦形成制度,就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监督检查制度对晚点名主题教育具有监督与促进作用,合理、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能够有效的推进和完成各项任务,真正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保障思想教育活动活动全方位、高效率进行;而激励制度则是这项工作有效促进方式的重要方式,当激励机制明确建立后,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至日常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从而发挥教育与被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更加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取得实效。再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为例进行分析,该高校自建立以来,便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尤其是一直贯彻实施了每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学校针对活动的实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健全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仅重视主题内容的选取和规划,也重视对活动开展成效的监督和检查,并通过定期开展辅导员或班主任主题教育竞赛活动,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了周日晚点评教育活动的深入探讨及规范化发展。

高校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活动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途径,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管理实效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入挖掘、开发和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将周日晚点名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增强高校思想教育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与成长。

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意义等。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与理论为主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对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工作关系到他们是否可以真正地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等。

一、研究现状

教育和工作及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研究却不够细化、具体。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其研究的个案与案例较少。本人通过图书资料等渠道搜集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没有一本(或篇)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几乎都以“大学生”为主体。

同时,本人在CNKI上搜索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相关的研究,只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车广吉在2003年第2期的《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的吕良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2期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构建能力及建构;中国矿业大学法学院的胡廷龙在《考试周刊》期刊2007年27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由此看来,尽管部分学者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但都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些探讨,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关注却尚未涉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研究者们去探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政策与对策。

二、存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与内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即重外延,轻内涵;重能力,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心理需要认识不足,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相应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2)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专业的独特性;政治理论的高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实践的深度性等特点。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方向。

(3)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地明确自己所学,同时高校应建立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式和载体创新研究不断丰富,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多等,这些研究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理论研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与研究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2)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为立足点,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法、内容与途径等。

(3)有必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

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主要任务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管理者、政治领导与干部等。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今,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知识理论灌输,广大学生主要凭借对思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从事的职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着艺术性。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除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主动运用、教授思想政治知识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实践作用。

(1)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深远的意义。

(2)启发从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新的理解,重新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3)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其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榜样与产生辐射效能、带动力、感染力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政治敏锐感,从而学会运用政治眼光评判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教育者、政治领导者;有利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工作机制。

(4)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于提高我国行政领导与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教育人员的职业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及我国政治教育体系与制度均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范文3

1.二者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为实现其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而对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施加意识形态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成才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和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审美活动。审美是其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使学生在艺术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中,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逐渐提高,使学生成为懂得美、认识美、追求美,达到一定审美标准的人才。

(2)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艺术教育虽然不提出具体的政治目标,但它决不是单纯的艺术技巧教育,而是蕴涵着道德评价、价值导向的功能。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产生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并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与进步。

2.二者的联系

虽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就本质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统一的。人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但对人的教育除了考虑社会对个人的整体要求外,必须充分考虑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造就完美的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使人格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艺术教育也能促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利益的心理定向。因为人在审美中所感受到的愉快,不是一种纯生理意义上的愉快,而是融合了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思维等因素,具有社会内容的愉快。它会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心理功能。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平衡统一的状态。它使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兼顾整体的有机统一。可以说,艺术教育实际是对人的一种完整反应方式的训练,这种反应方式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一方面,它能够使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促使个体为社会整体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又使社会生活本身变得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可以简单的表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为艺术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艺术教育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和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艺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讲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单靠语言的劝说、抚慰是不够的,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艺术教育由于具有形象、生动、趣味等特点,十分受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艺术教育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千姿百态:从色彩纷呈、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书法画苑,到雄浑粗犷静穆千载的各类雕像;从天籁传音心荡神摇的钟磬丝竹,到长袖拂天、魂牵梦绕的曼舞霓裳,在众多的艺术种类中人们留恋、感悟、升华,艺术的恒久不变的魅力净化着人的心灵,培养着人的思想,完善着人格,美化着世界,而艺术教育正是打开这美丽的钥匙,孕育这美丽的沃土。它有效地将艺术经验、艺术技巧、艺术规律、艺术情思注入人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艺术教育可以使人通过塑造心灵创造美的感性世界,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生存、发展。可以说,艺术教育独特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是德育和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是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在这个历史的机遇下,艺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开发、培养和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在,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在有些学校已蔚然成风,呈现出大众化、普及性的发展态势。

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他们急需加强艺术教育来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因此,他们对艺术选修课、艺术实践活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艺术选修课以及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爱参与的活动。艺术教育不但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艺术追求,也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调整了节奏,丰富了生活。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学习艺术的热情,把握教育的时机,在艺术教育中贯穿和补充一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赏心悦目的美的氛围中净化思想、纯洁灵魂、拓宽知识、增进健康。因此说,用艺术教育的“车”载上思想道德教育的“货”,是最理想的承载方式。

2.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教育范文4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从制度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源于制度的内在功能和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由于现代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基础。所以,只有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遭遇,有意识地把社会制度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创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302760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交叉整合,制度理论的转型与发展逐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也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一是制度化论。孙其昂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实践,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1]。邱柏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必须具有制度化的表征。这种制度表征主要表现为工作体制、组织网络、规章制度、队伍组织的培养和使用等方面。[2]二是制度类型论。丁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3]并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蒋达勇提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区分为内生性制度和外生性制度两大类的观点。[4]三是制度系统论。李俊伟认为制度安排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规则体系,要有严密的结构,形成完整的系统。[5]马关生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规则内容、特定对象、内在理念、实现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划分为领导体制、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三大形态。[6]四是制度管理论。宇文利认为,制度管理的质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程度、应用信度和实践效度的关键,要着力消除制度建立和制度落实之间的间隙,[7]健全完备的制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可见,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扩展到制度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有益尝试,可以在社会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间架起一座制度沟通的桥梁。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需要对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研究,也需要对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研究。既要有“制度—结构”的分析路径,又要有“制度—行为”的研究思路。既需要进行价值分析,以便提出理想的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需要进行优化分析,以指出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路径。

一、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或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层面的意识形态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所谓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社会制度的建构、执行和创新等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并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客观历史过程,又是颇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把社会制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先决条件,力求考查社会制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它以社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创新为契机,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曾经指出:“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他认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8]。社会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和促进社会制度的发展;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是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整合,是社会有序化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实中的社会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转型或制度的变迁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方法等。对现实社会而言,一个制度的“合法性”不仅要经常被确证,而且经常也会被证伪。当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被建立时的制度土壤时,或者人们心中的制度价值发生了变化时,或者当初确立的那些制度受到人们的质疑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同步发生改变。因此,制度的执行和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制度执行和制度创新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起初是指向政治社会权力关系的,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最终在新的社会制度中产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循环。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相比较,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机制有所不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显性的、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它以是非判断为标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即“制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的、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的组合,是隐含于社会制度形式(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它借助于制度关系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无论制度的还是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要依赖于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则、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制度的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体两翼,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制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权力关系的外部制约,通过利益关系起作用,灌输相应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为社会主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指导社会主体做出合乎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的行为选择。就有效性而言,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大于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它比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强制性,因此,就某些方面而言,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更有效。但是,从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考量,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不仅可以从外部规范社会行为,而且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创造必要前提,可见,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更为深远。

二、制度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

政治教育范文5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含义和特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含义在于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恪守教育原则,为培养出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和道德品质得到升华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属性,能够直接反映社会教育体制的现实要求;其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特性,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时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加以创新;而其导向特性又对其他教育活动有价值引导的作用,为综合素质教育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其文化特性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文化元素融入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适用于各类高校。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在含义和特征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是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职业发展以及职业素质养成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1)个体特性突出。面对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职业素养教育能够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职业素质,使其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突显个性,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2)注重实践特性。职业素养教育重视实践教育,为此,其能够让学生在职业体验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并为之付诸于行动。(3)职业差异性。面对不同行业、职业的不同岗位职责、工作需求,职业教育素养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在含义和特征各不相同,彼此间在其教育学科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它们也具有某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为高职思想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例如:教育实施主体的一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内容,两者都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要的实施主体。教育对象相同,都是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两者都必须根据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实践能力,结合社会人才发展需求,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相通、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涉及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可见,两者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是相互交叉并互相渗透的。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可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政治和价值导向性,后者也能帮助前者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共同发展进步。

(二)二者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创新高职德智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对培养出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毕业生具有深刻意义。为此,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水平,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形成教育师资、外资合力,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教学实际效果。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应开设相关课程并加以培训,组织主题教育项目活动和社会体验实践等,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有益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高职德育与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高职教育目标,凸显高职德育教学特色。在高职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依据学生的未来就业趋势,适时调整教学模式,采用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地地融合在一起,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从而走上高职德育的创新之路。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途径

(一)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

业素养教育理念高职德育必须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为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素养有机融合成为高职德育的迫切需要。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职业素养教育目标有效地统一起来,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二)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构建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人的内在素养离不开自身认知意识以及行为能力的结合,为此,通过正式的课程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良好教育素养的必要方式。各高职院校应坚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创新教育模式,将职业素养教育正式编入教学课程计划。例如,可连续开设三个学期的素养教学课程,分别将爱心与责任、诚信与严谨、积极创新这三个主题设计成为每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每学期教学内容的实施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内外各种资料,采取不同的教育主题,使学生全面了解多种职业的相关信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体验实践活动,并将此类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实践的行为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职业品格的形成。

(三)引进行业文化元素,创造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引进行业先进的文化元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先进文化行业元素的引进不仅能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素材,还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将行业文化引入课堂,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到行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高职院校校园里,学生在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将行业文化元素引进校园,努力创造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这将有利于学生切身感受到两者相融合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某行业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让高职院校踏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特色道路。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践行职业素养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评价机制,并构建相关行、企业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标准体系,践行职业素养考核制度,以此作为考察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方式。各高职院校可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即学生对本专业职业素养课程的相关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作出相应评价,对于成绩突出、表现优秀且已达到考核标准的学生采取颁发专业素养证书的方式给予奖励。现在部分企业也比较重视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实际需求,据相关资料显示,往往具备与该公司相关的职业素养证书会让部分面试者比其他没有该证书的面试者拥有优先录用的机会。

(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建立专业性的师资队伍

政治教育范文6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校实施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一切崇高理想与奋斗的最原始基点,是所有素质教育的灵魂,体现出其历史的重要性和时代的紧迫感。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轨迹”。如何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思想情操素质、法制观念素质,不仅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神圣使命,也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下面仅就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工具、科目、方法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五个方面,提出我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

作为创造世界主体的人,当然也是决定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所造物的根本,而国家的强盛又是与该国国民的素质成正比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勇于投身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有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具有崇尚科学、探索宇宙真理和高尚完善的人格的一代新人。时时刻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奉献心血与精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蕴含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各项艺术中。教学的工具不仅仅只是教参和课本,还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小至教室里的每幅教育挂画,大到校内的标语与条幅,这些日常所看、所听、所说、所思与所行,都可以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育和教学素材工具。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也不去深入了解其教育意涵,致使各项完善的教育艺术或教学教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举例来说,《中学生守则》就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最起码的要求,亦是学生思想政治的写照和反映。每一次升国旗、唱国歌,都是一场生动而又具体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通过向国旗瞻仰敬礼,想到那为祖国献身的所有英烈们,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足现实,缅怀历史,瞻望未来,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油然而生。而教室内外的教育图片更是字字珠玑:李时珍《本草纲目》为究医药之奥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所有的教育挂图,不仅是在宣告历史,而且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工具。正是通过这些片言只语,折射出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人格的坚定、精神的伟大和身心的睿智。从而诱发学生树立高尚和远大的理想,培养乐观豪迈的志趣,极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智能素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科目

正如人是社会的群体反映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跨学科的高度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智能教育,是一种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纽带。只有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加强政治与生活、政治与社会以及政治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心社会,关心科技发展与进步。从而树立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的、进步的人生观,使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从小养成。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

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可以把教学与课堂扩充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章节里,大至国际纷争,小至上操下课,因为言行举止,身心语意都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不仅如此,思想政治课还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块重要阵地,时常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鉴别,依照教材中所讲标准去评判人们行为的善恶、心灵的美丑、违法与犯罪等,让学生崇尚和追求真善美,鄙夷摒弃假丑恶,预防犯罪,杜绝邪恶,净化自己的身心,实现人生的美好价值。

五、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