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抵抗抵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抵抗抵抗范文1
浙江 夏某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当初没有得糖尿病的时候,叫做糖耐量正常,也就是说胰岛素分泌的数量和质量是正常的,对糖的耐受也能正常,能够把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到了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退IGT),此时患者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本人可能没有感觉),因为他有一个染色体的基因因为体液的酸性化和体内废物的堆积而产生了变异,那么这个基因的变异就导致随着年龄增长,以后有可能会逐渐出现所谓的胰岛素抵抗。
通俗来讲,就是在得病以前,机体用少量的胰岛素就能把血糖控制好,而现在不够用了,必须用大量的胰岛素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就好比一辆自行车,以前在我们车轻的时候,轻轻一推它就前进,而现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就好比自行车的车轮生锈了,必须使劲的推它才能动一下。那么这个抵抗是怎么产生的?自行车轮为什么会生锈呢?
首先,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人体的血糖,胰岛素需要和人体内的细胞联系才能发挥作用,要分解细胞里的糖,必须和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受体: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并能够识别、接受激素或药物的分子结构)。这个受体可以形象地比喻成锁,胰岛素好比是钥匙,钥匙开锁,才能启动细胞里面一系列的活动。
而胰岛素抵抗又分为几种,第一种是受体前的抵抗,比如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质量不好,就相当于钥匙(胰岛素)出现了问题,不容易开锁(细胞的受体),第二种是锁的问题不好(细胞的受体),受体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结构变异,钥匙开锁也不顺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人体细胞内部出现了问题,就好比汽车钥匙打开了车,但是机器出现了问题,不能好好发动。人体内部生理性的变化非常复杂,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它都不能运转的好。
抵抗抵抗范文2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抵抗;机制
中图分类号:R973+.2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1-0072-04
Clin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spirin Resistance
BU Xiu-ling1, LIANG Min1, ZHANG Wen1, WANG Jian-zhu2, LI Jun1
(1.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21,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action of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of aspirin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ardia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spirin resistance restricts its clinical effe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prevalence, correlation factor and mechanism of aspirin resistance and points out its therapy strategy.
Key words:aspirin; aspirin resistance; mechanism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1]。然而有的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但实验室检测发现其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很好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
1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
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是以临床和实验室的发现为基础的[2, 3]。
1.1临床阿司匹林抵抗(clinical aspirin resistance)
对于依从性好的患者来说,临床上使用治疗量的阿司匹林仍有部分发生动脉血栓性血管事件,加大治疗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的目的,反而不良反应增加,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通过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评估可以确定动脉栓塞高危患者,并可通过某些干预措施来预防随之引起的致死或致残,因而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1.2生化阿司匹林抵抗(biochemical aspirin resistance)
实验室检查在一项或多项血小板功能实验中,阿司匹林不能发挥预期的抗血小板效应,称为“生化阿司匹林抵抗”。实验室生化阿司匹林抵抗诊断标准必须具有临床价值,其结果必须与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相一致;实验室检查总获益不能引起另外的不良后果及过重经济负担。
2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
早期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8%~45%[4]。其差别如此之大,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血小板研究方法,不同的阿司匹林抵抗定义,以及样本量的不同所致。Gum等[5]通过测定血小板集合度发现阿司匹林抵抗和半应答者的发生率分别是5%和24%,通过PFA-100(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测定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9.5%。
3阿司匹林抵抗的分型
阿司匹林抵抗分为3类:(1)药动学抵抗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后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人称之为小剂量阿司匹林不敏感;(2)药效学抵抗增加阿司匹林剂量也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3)假性抵抗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但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增加,当血中胶原水平升高时,阿司匹林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
4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
研究显示,与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血红蛋白水平、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及阿司匹林的剂量。在研究中,阿司匹林抵抗者及半反应者比阿司匹林敏感者的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并且其血红蛋白的水平较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5]。尽管曾有试验显示吸烟与阿司匹林抵抗正相关,但在此研究中阿司匹林敏感者中的吸烟者更多。
5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
尽管人们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但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在用药者依从性良好的前提下,关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有下列假说。
5.1用药剂量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尽管低剂量阿司匹林能够完全抑制环氧化酶-1(cycloxygenase-1,COX-1),但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抗血小板效果。对低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只有部分反应的28例脑卒中患者,将阿司匹林剂量增加到1 300 mg,其中25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被完全抑制,表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但仍有8%(3/28)的患者表现为阿司匹林抵抗[4]。较高剂量阿司匹林能否避免阿司匹林抵抗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5.2药动学的影响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吸收差、体内代谢变化或由于体重过重但选择剂量过低而未产生足够的作用有关[6]。
5.3与环氧化酶COX有关
这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重要机制,血栓素A2(thromboxine A2,TXA2)合成过多主要与COX-1基因多态性[7]和COX-2的过度表达有关。
5.3.1COX-1基因变异COX-1是花生四烯酸转化生成TXA2的关键酶。阿司匹林通过乙酰化COX-1活性中心的丝氨酸-530(Ser-530)不可逆的抑制COX-1,从而阻止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的作用。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作用的COX-1氨基酸位点是接近碳端,用其他氨基酸代替丝氨酸,则不能被阿司匹林不可逆灭活,丝氨酸530位点的基因发生变异可能与产生阿司匹林抵抗有关。目前关于COX-1的基因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尚未明确。
5.3.2COX-2过度表达COX-2结构类似于COX-1,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素(PG)生成PGH,进而产生TXA2,在炎症和细胞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但阿司匹林对COX-2的抑制作用远低于COX-1。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和体内大部分细胞无COX-2的表达,但在炎症等因子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可表达COX-2。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板块中的单核细胞在炎症刺激下COX-2的表达可增加10~20倍,且能不断地合成TXA2因此可以推测,COX-2基因的过度表达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原因[8]。
5.4血小板糖蛋白基因多态性
5.4.1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9]定位在17号染色体上的血小板糖蛋白Ⅲa亚单位基因出现单核苷酸变异,导致二等位基因PIA1/A2的产生。PIA2 阴性患者,易产生阿司匹林抵抗,使临床再发血栓事件几率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亚急性血栓的发生率增加5倍。但也有人指出,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Ⅲa PIA1/A2多态性和血小板功能变化不一致,他们否认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和阿司匹林抵抗有关[10]。
5.4.2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基因多态性[11,12]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多态性可增加血小板膜胶原受体的密度,后者使血小板黏附胶原的功能增加4倍,导致阿司匹林疗效降低,血栓形成。
5.5旁路激活途径[13,14]
花生四烯酸经过脂酶非氧化途径生成异前列烷(isoprostane),它是氧化应激的产物,不仅能反应氧化损伤,而且是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作用的生理模拟剂。8-iso-PGF2在血小板膜上的受体类似于TXA2受体,它单独存在可引起血管收缩,并促进血小板黏附和减弱氧化剂的促黏附、促聚集作用,但不引起血小板聚集。在腺苷二磷酸(ADP)、胶原等诱导剂共同存在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不被阿司匹林所拮抗。在氧化应激时,患者的isoprostane水平升高,可以导致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而阿司匹林不能抑制isoprostane水平升高所致的血栓形成。
5.6药物相互作用
最可能与阿司匹林发生相互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是布洛芬。布洛芬与COX-1的阿司匹林结合位点结合,通过空间立体结构阻碍阿司匹林乙酰化Ser-530发生反应,从而抑制其抗血小板效应,可能是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之一[13]。
5.7儿茶酚胺水平增加
运动可通过提高Ⅷ因子水平及血小板活性影响凝血功能,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运动后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与儿茶酚胺水平增加有关。体育运动及其它应急情况下,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可能导致阿司匹林抵抗[15]。
5.8血小板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16]
(1) COX-2产生增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膜磷脂在脂多糖、炎症因子、内皮素等刺激下,COX-2蛋白显著升高,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增多,导致TXA2/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 比例失衡,血栓形成;(2)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增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只能部分抑制低浓度胶原所致的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增加,使血栓素合成和血小板活性增加,血栓形成,故产生阿司匹林抵抗;(3) 血小板对ADP的敏感性增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4) 高脂血症增加血小板活性,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6阿司匹林抵抗的治疗策略
研究表明,在高危患者中,大剂量阿司匹林(500-1500mg/d)的抗血栓效果并不优于低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但大剂量可能引起更多的副作用。因此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合适。在防治急慢性心血管事件中,COX-1一直被用做阿司匹林作用的靶部位,而现在看来仍然不够,COX-2也应成为干预的目标,适当加大阿司匹林的用量或同时应用选择性COX-2拮抗剂如西乐葆,可能起到更好作用。
TXA2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TXA2受体(TP受体) 拮抗剂可以显著减轻动脉壁损伤,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而阿司匹林却无此作用。TP受体拮抗剂不但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且可预防与之相关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因此。未来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可能是COX-2拮抗剂与TP受体拮抗剂的联合应用,这一方面避免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慢性事件方面也更加有效彻底。
新型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如噻吩吡啶类药物(噻氯匹定ticlopidine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 的问世可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噻氯匹定抑制ADP诱导的α-颗粒分泌。α-颗粒含有纤维蛋白、分裂因子等黏连蛋白;噻氯匹定还能抑制GPⅡb/Ⅲa 受体复合物同纤维蛋白结合位点的暴露。氯吡格雷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并充分发挥抗血小板效应,减少缺血事件,说明阿司匹林替代药物可作为阿司匹林抵抗的心血管病患者的更好选择。另外,在处理阿司匹林抵抗方面还需要注意患者个体的情况,如年龄、体重指数等;血小板更新频率快的患者宜给予大剂量阿司匹林,或间断给予大剂量阿司匹林;夜间血小板活性较高的患者宜晚上服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次宜给予负荷量(320mg)药物,以最大程度地抑制血小板功能。
毫无疑问,阿司匹林是有效价廉且副作用较小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中广泛应用阿司匹林,但抗血小板作用到底如何却未见评价。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存在情况如何,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及时准确地预测阿司匹林抵抗,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实施个体化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Antithrombotic Trialists′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J]. BMJ, 2002, 324: 71-86.
[2]Vejar M, Fragasso G,Hackett D, et al. Dissociati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spontaneous myocardial ischemia in unstable angina[J]. Thromb Haemost, 1990, 63(2): 163-168.
[3]Hankey GJ, Eikelboom JW. Aspirin resistance[J]. BMJ, 2004, 328(7438): 477-479.
[4]Helgason CM, Bolin KM, Hoff JA , et al. Development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ersons with previous ischemic stroke. Stroke, 1994, 25: 2331-2336.
[5]Gum PA , Kottke2Marchant K, Poggio ED, et al. Profile and prevalence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Cardiol, 2001, 88: 230-235.
[6]张玉英,范维琥. 阿司匹林抵抗. 2004,31(5):270-272.
[7]Santoso S. Platelet polymorphisms in thrombotic disorders. Transfus Clin Biol, 2001, 8: 82- 84.
[8]Cipollone F, Prontera C, Pini B,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functionally coupled cyclooxygenase-2 an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 in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s a basis of prostaglandin E(2)-dependent plaque instability[J]. Circulation, 2001, 104(8): 921-927
[9]Andrioli G, Minuz P , Solero P , et al. Defective platelet response to arachidonic acid and thromboxane A(2) in subjects with Pl (A2) polymorphism of beta (3) subunit (glycoprotein IIIa). Br J Haematol, 2000, 110: 911-918.
[10] Undas A, Sanak M, Musial J, et al. Platelet glycoprotein IIIa polymorphism, aspirin, and thrombin generation. Lancet, 1999, 353: 982-983.
[11] Kunicki TJ, Orchekowski R, Annis D, et al. Variability ofintegrin alpha 2 beta 1 activity on human platelets. Blood ,1993,82: 693-703.
[12] Khatereh M, Wuillemin , Walter A. Association of two silent polymorphisms of platelet glycoprotein IaPIIa receptor with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ase2control study. Lancet , 1999, 351: 351-353.
[13] Cipollone F,Ciabattoni G, Patrignani P, et al. Oxidant stress and aspirin-insensitive thromboxane biosynthesis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a[J]. Circulation, 2000, 102(9): 1007-1013.
[14] Morrow JD , Hill KE , Burk RF , et al. A series of prostaglandin F22like compounds are produced in vivo in humans by a non-cyclooxygenase, free radical2catalyzed mechanism. Proc Natl Acad Sci, 1990, 87: 9383-9387.
[15] Hurlen M, Seljeflot I, Arnesen H,et al. Increased platelet aggregability during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 Lack of inhibition by aspirin[J]. Thromb Res, 2000, 99(5):487-494.
抵抗抵抗范文3
2型糖尿病是一类异质性疾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的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1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表明,当前全球大约有1.5亿的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达到3亿人[1]。多发生在成人。而且其患病率还在日益增高。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居第三位,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医学家对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地理分布、人群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环境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1.11型糖尿病(IDDM)发病率和地区性世界各国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07‰~3.4‰[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为5~8岁,另一个高峰为11~12岁,所以要加强预防,合理饮食结构,科学生活,避免不利于环境因素影响。1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季节性,据报道:IDDM夏季发病较少,而秋冬季节最多。发病的季节性提示IDDM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最易损害胰岛,引发糖尿病[2]。
1.2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地区性2型糖尿病(NIDDM)在没有开发的地区很少见,但随着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发病率逐渐增高,同一种族的人在城市里居住者发病率明显高于乡村居住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应激及某些毒素。发达国家成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2%~5%,发展中的国家有的高达30.3%[3]。
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2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从胰岛素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的代谢,在这整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2型糖尿病T2DM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在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而非青少年)、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和治疗上均有不同。其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现代社会西方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减少、超级市场高热量方便食品可口可乐等)、身体肥胖。目前认为T2DM的发生、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2.1遗传易感性多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包括孪生子的发病共显性研究、家族聚集发病情况、高患病率人群患病情况调查以及有相同环境条件的不同种族发病情况调查,一致认为T2DM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但细节未明,普遍认为它还是一个单一疾病,可由多基因变异引起,在病因和表现型上均有异质性。临床上所见的T2DM病例可能是一个混合群。
此外,其发病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包括人口老龄化、营养因素、中心性肥胖(又称腹内型或内脏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都市化程度、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子宫内营养环境不良可致胎儿体重不足,而低体重儿在成年后肥胖则易发生及胰岛素抵抗的机会大增。此外,“节约基因型(thriftygenotype)”学说认为,人类在进化、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节约基因”,使人在食物不足的环境下,节约能量,以适应恶劣环境。当食物充足时,此基因继续起作用,过多能量规程使人肥胖,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成为诱发糖尿病的潜在因素之一。
2.2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在普遍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要素,在不同患者两者的程度有差别,在同一患者的不同时候两者的程度也有波动,两者在T2DM发生前多年即已存在。IR可引起一系列后果,由于胰岛素对其靶组织的生理作用降低,胰岛素介导下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或储存的效力减弱,同时对肝葡萄糖输出(HGO)的抑制作用减弱,HGO增加,为克服这些缺陷,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糖代谢正常,但随着病情,仍然不能使血糖恢复正常的基础水平,最终导致高血糖。
另一变化是胰岛素分泌异常,正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所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早期分泌高峰(第一相),出现在头10min,随后迅速下降,如继续维持滴注葡萄糖,在随后的90min逐渐形成第二个峰,胰岛素分泌率持续增长,达平顶后维持一段时间。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反应缺陷,第一分泌相缺失或减弱,第二个胰岛素高峰延迟,并维持在较高则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因而有些患者在此阶段可出现餐后低血糖。随着病情进展,血糖可逐渐升高。开始时,餐后高血糖刺激的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空腹血糖恢复正常,但随着胰岛素B细胞功能缺陷的发展,会发展为空腹高血糖。持续高血糖的刺激促进高胰岛素血症的发展,使胰岛素受体数目下降和(或)亲和力降低,加重胰岛素抵抗。也有一些病例,随着严重高血糖的发展,血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哪一个为原发,以及基因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目前尚未明了。目前大多数认为IR已存在,但B细胞缺陷不能代偿时才出现T2DM。有研究指出,从血糖升高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期间平均可长达7年,此期间对糖尿病的初级预防改变重要,生活方式改变、均衡饮食、提倡体力活动,改变不良环境因素均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
2.3IGT和IFGIGT(impairedglucosetolerance,糖耐量减低)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现普遍将其视为前期。IFG(impairedfastingglycaemia,暂译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界定标准见诊断)。IGT和IFG两者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表明其调节(或稳态)受损。两者有不同的患病率、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正常空腹血糖的维持取决于有足量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以及肝对胰岛素足够的敏感性以控制肝葡萄糖输出(HGO),这些代谢机制异常则表现为IFG。在糖负荷(例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对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正常反应是既要抑制HGO,又要加强肌肉和肝对葡萄糖的摄取,这需要胰岛素释放迅速增加,以及肝和肌肉对胰岛素有足够的敏感性。IGT与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有关,尤其在骨骼肌(餐后葡萄糖转移后的主要储存部位)。目前认为IGT和IFG均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
2.4临床糖尿病此期可无明显症状,或逐渐出现代谢紊乱症状群,或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血糖肯定升高,并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诊断
(1)1980年以来,国际上通用WHO的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建议,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公布了协商性报告,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新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③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注:需再测一次,予以才能成立)。(2)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3)新的诊断标准切点变动的主要依据是数个大组研究表明FPG≥7.0mmol/L时作为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的微血管病变的风险率明显增加,而且FPG和2hPG值在反映高血糖程度的危害性上较为一致。
目前诊断糖尿病值切点未能完全反映其病因以及临床后果之间的联系,“诊断糖尿病血糖值”只是选择性地反映微血管病变的风险,还没有从早期防治的观点把心血管病风险明确反映出来,因此,其诊断标准还会不断修改。
4治疗
理想的治疗目标是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正常,并且有效防治伴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最终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模式首先是饮食控制,然后1~3种口服降糖药,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但此时糖尿病患者已经历了相当长的高血糖时期。因此应考虑是否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使患者的HbA1c尽早控制在正常水平。2型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UKPDS表明治疗早期往往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越来越差,HbA1c水平越来越高[4]。其原因不是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是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确诊糖尿病4~6年后,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剩余不足20%,此时便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糖尿病,胰岛B细胞的功能紊乱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病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在正常人,B细胞维持血糖波动在很窄范围内的能力非常强,当各种原因导致B细胞的功能下降,使之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时,糖尿病就发生了。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B细胞功能的逐渐下降是高血糖逐渐发展的驱动力。与此相反,可以假设如B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糖尿病就可逆转到自然的早期阶段。
我们知道2型糖尿病大部分人有胰岛素抵抗,但是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就从来没有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应当是一个永恒的原则,经常要两个并举。但是,在医疗实践中,初诊时同时照顾了两者还不够,还应在随访中观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对于血糖份额影响的演变。这种演变非常重要,因此在很短时间里,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对于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在刚开始几天胰岛素缺乏是为主的,到后来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都有,在最后只有加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血糖水平才可以控制到正常。B细胞功能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逆的?胰岛素在恢复B细胞有多少价值?这方面国外和国内的专家都做了很多工作。1997年以色列的专家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非常高的时候,就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12例中9例不再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血糖正常。平均有3年不需用药血糖水平控制正常。
我科对新收治的糖尿病病人10例,发病时间从2个月~3年不等,年龄38~60岁不等,HbA1c8%~11.6%,入院后均给予RRRN强化治疗3个月,初时胰岛素用量很大,随后出现低血糖,开始减量到停胰岛素,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目前达18个月,中国医生近来证明这种治疗使得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恢复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从这些实验里我们看到在血糖水平很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很少,B细胞功能很差是事实。经一段时间的血糖良好控制以后,胰岛素分泌的大幅度增加,B细胞功能明显改善这也是一个事实。暂时休息,上述情况表明在高血糖的压力下,B细胞并没有死亡,他只是暂时休息,高血糖对它有强烈的毒害,但是它还顽强的活着,一旦我们驱除对它造成危害的时候,B细胞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所以要尽快强化治疗,尽早消除高血糖对它的危害,创造一个使B细胞功能恢复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对2型糖尿病B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治疗的思考.第三届诺和诺德论坛,2004,6-9.
2傅祖值.糖尿病,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7-814.
抵抗抵抗范文4
一头雄狮能达到180-220千克,也就是说,一头狮子的体重是3-4个成年人的体重,按照眼镜蛇咬伤一次排毒35mg量的计算,还不足以杀手一头成年的狮子。
实际咬伤中,狮子的抵抗力和其他野生动物,应该高于人类的抵抗力,这显然不能杀死一头成年狮子。不过,这个数据是中国眼镜蛇的咬伤致死率,如果说是印度眼镜蛇,那就不好说了,咬不死也会让狮子丢了半条命。
(来源:文章屋网 )
抵抗抵抗范文5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非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多发于育龄女性群体的以毛发旺盛、肥胖、卵巢囊性增大和不孕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在约为10%。该病的致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表明,PCOS与患者的体重、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且该类患者糖尿病、高血压、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胰岛素水平贯穿于PCOS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笔者在此结合临床实例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PCOS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COS患者60例,临床诊断标准:①至少一侧卵巢直径2~9 mm的卵泡数量在12个以上,卵巢体积在10 ml以上。②临床有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③无排卵或稀发排卵。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视为胰岛素抵抗: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或胰岛素释放试验中2 h血糖值>7.8 mmol/L。②FBI(空腹胰岛素)水平>10 mIU/L。③2 h后C肽或胰岛素水平无下降或者继续上升。具体资料为:年龄20~38岁,平均(25.3±3.1)岁;不孕史1~10年,平均(3.2±1.9)年;临床症状为:继发闭经25例,月经稀发35例;BMI(身高体重指数)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其相关病史,根据患者具体病况及致病因,A组进行常规激素促排卵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生产企业: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25)治疗,成人开始一次 025 g,2~3次/d,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 g,最多每日不超过2 g。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1周后的早晨采集空腹血3 ml,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5 min,80℃储存待检。采用光化学法进行激素测定,检测指标为: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水平(E2)、促黄体生成素(LH)。除此之外,同时检测患者高/低密度蛋白(H/LDL)、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的BM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且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治疗后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E2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LH水平则明显低于A组(P
2.2 治疗后2组血脂及BMI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在TC、LDLC上差异不大,但A组的TG、HDLC水平明显高于B组,BMI水平则明显低于B组(P
3 讨论
胰岛素是参与人体正常糖代谢的重要激素,它主要通过对脂肪、肌肉、肝脏及组织的调节来影响蛋白质、糖类、脂类的代谢[1]。研究表明,约45%左右的PCOS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具体表现为FBI水平过高,餐后2 h血糖明显增高。
卵巢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过程,而且它还含有胰岛素作用的代谢酶及信号蛋白,主要通过胰岛素受体来接受胰岛素对其发挥的作用。50%以上的PCOS患者均有肥胖症状,胰岛素能够促进人体内抗肥胖激素瘦素的生成,同时产生的瘦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反过来促进胰岛素分泌,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循环,最终会导致PCOS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2]。
临床实践表明,胰岛素能够诱导LH的分泌,同时能够增强卵泡对FSH的敏感性,进而促进E2的分泌及合成,其后再通过E2的反作用来降低患者的FSH水平。因此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经过治疗后,通过胰岛素作用的发挥能够快速恢复体内激素水平,本文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PCOS患者的FBI水平普遍高于正常水平,进而影响患者体内的血脂代谢水平,主表现为HDLC下降即TG水平增高[3]。二甲双胍是被临床应用证实降糖效果显著的药物,它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其对LH的刺激,改善患者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情况,阻断内分泌紊乱的恶性循环,最终实现排卵及卵泡发育恢复正常的目的。
本文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性激素、血脂水平、BMI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胰岛素抵抗患者在血脂水平上更容易出现异常,患者肥胖现象难以改善,因此临床上要通过积极的降糖、降胰岛素水平的对症治疗改善该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积极促进患者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袁慧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0(01):8990.
抵抗抵抗范文6
【关键词】PKR;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Abstract】Insulin resistance is a crucial compon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ype2 diabetes. Lipid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 have been suggested to induce phosphorylation of serine on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 which blocks the formal phosphorylation of tyrosine and then affects the combination of insulin with IRS , attenuates the capacity of activating downstream signal molecule P13K and disorders insulin-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 thus leading to insulin resistance. More and more evidence reveal that 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 can be activated in the presence of lipid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or on condition of obesity. Activated PKR would enhance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erine on IRS with decline i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through IKKβ and JNK and impede the PI3K pathway evoked by insulin, which would trigger insulin resistance as a final consequence. In summary, this paper is aimed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PKR in insulin resistance on the basis of recent studies.
【Key words】PKR; Insulin resistance; Type2 diabetes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代谢失常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根治难、并发症多、发病率高,目前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一般认为它的发生是多源性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失代偿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1-2]。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是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原因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主要是受体后部位对胰岛素的生物反应受损,从而引发糖耐量受损并最终导致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外周组织中发现PKR的激活能够通过激活IKKβ和JNK阻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PI3K途径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3-4]。 现将PKR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综述。
1 PKR
PKR (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是一种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在干扰素、dsRNA、病毒等诱导下激活。它是一个丝/苏蛋白激酶,是elF2α的特异蛋白激酶,也是典型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之一[5-6]。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PKR基础水平的表达,但是在干扰素诱导下它的表达量可升高5-10倍,而在小鼠、昆虫和酵母细胞中过表达PKR对细胞的生长有极其严重的抑制作用。PKR的激活能够催化elF2α的磷酸化,导致蛋白质合成抑制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因此它参与构成了细胞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7-8]。此外,PKR还通过NF-kB及STAT细胞因子对细胞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产生影响,因此PKR能够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信号转导和凋亡过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