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力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的力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的力量

法治的力量范文1

关键词:产品质量;立法现状;完善建议

我国在法治社会建设上任重而道远,想要保障国家与市场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立法仍然有一定的进步与完善空间,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建议能够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以及缺陷

(一)现阶段产品质量法律规制体系存在的缺陷。1.法律体系不科学。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产品质量法》采取的综合立法模式,虽然能够将当下市场经济中所有产品质量涵盖进去,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该部法律存在立法性质不明了等问题[1]。另外,在我国的法律环境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管产生的法律关系往往会与其他多项法律相冲突,很难做好各法律之间的协调,影响我国法律的权威性。2.法律法规缺乏协调性。目前,我国针对产品质量做出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分散,并且多存在于我国的基层法律之中[2]。另外,受到我国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机制尚未稳定,产品质量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调节,导致同层级以及不同层级之间的法律法规缺乏一定的协调性,甚至相互冲突。(二)产品质量规制相关制度不健全。1.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是指政府部门及产品提供者针对批量产品中如若发现存在系统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影响时,遵照法律的相关要求,对产品进行召回整修或者更换等[3]。但是,目前我国暂未制定专门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法规;其次,主管缺陷产品召回的专业部门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很难预知产品的问题以及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2.产品质量标准制度不完善。我国产品质量存在多个基本标准,虽然多个标准能够有效解决法律制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但是也在具体实施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制度混乱的局面[4]。这样的混乱不仅呈现在某一种产品的多套标准,难以确定该产品的相关法律规定,也表现在当某个产品呈现出标准冲突时,不具备一个具体的尺度去衡量各种标准所具备的法律效力。3.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严明。我国的现行法律中,鲜有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明确规定,并且在有限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数额[5]。其次,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对惩罚性赔偿的使用领域方面有所保留,在《产品质量法》中,并未对适应惩罚性赔偿的情况以及产品进行明确的规定,很难保障消费者或者经营者能够依法履行惩罚性赔偿。4.产品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一般来说,在交易活动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这种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且引发误导消费等行为。目前,我国产生的交易活动中,消费者了解经营者的信息以及产品的情况一般通过经营者的宣传以及产品的标识等,很难保障消费者能够在交易活动产生之前,深入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三)产品监管体制存在缺陷1.监管主体权责不清为了减少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盲区,赋予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管权力。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在产品质量监管活动中从各角度入手。但是该种模式也直接导致了监管力量过度分散、各监管主体的权责不够明确、产生职能交叉等情况,无法保障产品监管的成效。2.“以罚代刑”的现象较为普遍。首先,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责任部分的规定较为详细,但是这些内容大多明文规定了一般性的行政措施,没有明确处罚力度;其次,基层的执法机构人员配备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地区可能受到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执法人员的配备数量较少,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监管漏洞。3.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在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律规制体系下,并没有对地方以及权力机构设立专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对监管部门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另外,目前我国的消费者自身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中也没有发挥自身的效用,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维权意识,很难通过社会群众的帮助,完成对经济市场的管控。

二、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完善建议

(一)构建完备的产品质量法律规制体系。1.产品质量规制立法应凸显经济法价值目标。想要完善产品质量法律规制体系,前提应当凸显经济法效之目标。首先,立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既要保障法律法规具备的惩罚能力,也要重视法律法规中的保护能力。其次,要明确产品质量立法在我国立法环境中的本位法性质,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的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等落实提供帮助。2.政府加强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想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单从法律约束是完全不够的。根据背反理论,在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出现失灵问题时,则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进行弥补,如若地方政府出现监管失灵的情况,则需要经济市场自行调控。在这种情况,就可以为经济市场设置诸如激励机制等,激发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3.特殊行业制定相对应的专门监管法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产品,制定专门的监管法律。为了保障我国法律法规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了解特殊产品的生产、质量情况,及时更新法律,弥补法律的空白,并且在立法时,考虑新法的可操作性,帮助我国的监管机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产品质量规制的具体制度建设。1.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不能搭建空中楼阁,确保经营者在行使召回活动时,能够有所依据;其次,在召回的形式以及程序方面,需要根据我国国情以及产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召回流程,确保召回活动不会对消费者或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2.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制度。首先,想要制定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制度,就必须要整合产品的多套标准,并且颁布通用国家标准,减少其中可能存在的相互矛盾等问题;其次,制定国家标准时,也要考虑到当下国际流通的质量标准,既要保障国内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国情需求,也要保障国内产品质量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3.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第一,根据不同的产品以及造成的权益损失制定相应的计算标准,保障该标准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扩大并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使用领域。同时,明确严重损害、未造成严重损害等等情况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三)科学规划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责。1.逐步建立并完善分类监管机制首先,需要明确各监管单位的核心,将我国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作为整个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中心。随后根据不同的产品与产品流通的实际情况,将监管的权力下放给不同的部门,并且在《产品质量法》中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责,为各监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依据。2.加强基层监管。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经济中,基层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考虑到基层监管的难度较大,就需要加强监管部门针对基层的人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完善公众投诉制度,帮助基层群众行使自己的监管效用。通过公众投诉制度,完成对市场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管,并且能够通过该种方式,提高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本文简述了当下我国立法环境中产品质量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部分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绵薄之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袁漉东.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论析[J].法制与社会,2017,05:63-64.

[2]刘雨琪.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7,18:225-226.

[3]李泽旸,申来津.微商的兴起、问题与法律规制[J].理论观察,2017,03:132-136.

[4]王立志,康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质量治理法治体系建构研究[J].前沿,2019,06:53-57+68.

法治的力量范文2

1.优化命题程序多年的中考命题实践,我们一般都遵循以下命题程序:制定考试文件出台学科考试说明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调研测试及分析命题人员集结(学习保密要求、学习课标、把握教材)编制双向细目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要求、考查方式等)整体设计试卷独立研发试题小组讨论组卷试题审校试卷质量自评试卷印刷考试阅卷指导试卷分析与评估。其中,调研测试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命题质量的关键。严格按中考要求组织命题测试,抽取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参加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一是进一步了解实际教学水平,二是及时调整命题难度、区分度和试卷结构,三是为直接命题的教师提供参照。2.细化命题依据双向细目表是命题最常用的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案,是命题的整体设计、学科研发试题的基本依据,是命题过程必须遵循的。一份科学的双向细目表,在命题中能发挥“三个确保”,即确保覆盖面,确保不偏离考试目标层次要求,确保不出怪题、偏题。要使双向细目表更具科学性,首先,要明确编制的依据。就中考的双向细目表而言,必须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本市中考方案及学科考试说明,结合全市初中学科教学实际,兼顾城乡差异。其次,要准确确定其考察目标。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将考察目标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修订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层次。第三,要合理确定“命题范围”。要保证测试范围与标准范围一致、不超标,试题涉及的内容就不能超出考试范围。大规模考试对所有教师教学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高质量的试卷才能发挥正确导向,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命题范围”考量。第四,题量要合理,分布要均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均衡测试题目,变“考什么就教什么”为“教什么就考什么”,有助于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第五,命题价值取向应与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价值观保持一致。高质量的题目不仅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这是因为在应答过程中,学生还将感受到题目内在的意义。第六,难度的适切性。这是因为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虽然是底线,但教育拒绝平均化,追求卓越,基于标准的评价关注的是高水平而又可以达到的标准。3.强化试题原创为了提高教师命题的原创性,我们一是要选择新颖的命题素材,命题素材要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张力。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学科、从学科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与所学学科知识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二是要求命题的切入角度新、立意新。为了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设计试题情境时,命题教师要善于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从现实生活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取材,渗透人文情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在选好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删改,依据考点和学情进行立意创作。三是试题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一个试题,如果它预设的考查目标是合理的,本身也具有科学性,那么我们自然很关心该试题能否完成命题者事先制定的考查目标。如果不能完成,则说明试题在有效性上出了问题。通常以下几个方面会导致试题的有效性降低:题型选择不当影响有效性,小题大做导致题目的考查价值与分值不等效,对核心知识处理和把握不当导致试题内容与考查目标之间发生了偏移,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不够完善影响有效性,命题者的意图不能通过多数考生的解答而实现,其他领域专业词汇的过量使用的影响等。四是有效设置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考试的难度,考试难度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对考试平均分数的控制。课程考试的结果应能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及格以上的成绩,少数人达到优秀,也应有一部分人不及格。这种成绩分布是合理的,既有利于竞争,符合实际情况,又可防止分数贬值。影响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有:知识点的多少;知识目标层次的高低;解题距的长短;思维量的多少;问题及背景的熟悉程度(创新与实践性问题);题目条件表述的复杂程度;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解答题目时涉及的心智技能;对表达水平的要求等。控制试题难度的常用方法有改变题型、具体化与形式化、增加或减少铺垫、增加或减少限制条件等。五是要克服原创性命题的几个误区。(1)为题干而题干。有的题干信息与选项不匹配,关联不大,或联系不紧密,没有为解题提供有效信息,题干变成摆设,解题时一点也用不上;有的题干很长,但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关键信息却很少,甚至没有一点,题干对解决的问题指向不明、聚焦不强,对解决问题帮助不大;总题干与支题干关联度不大,总题干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2)为情境而情境。不管情境与要考查的知识是否有联系,硬添一个热点时事背景或情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联系学科或学生实际的作用。情境归情境,解题时一点也用不上。(3)本末倒置。题目盲目追求新颖和创新,只着眼于支离破碎的支节问题、小节问题,而忽视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易导致偏题、怪题等。(4)命题者对各种题型的功能认识不足。如:单选题,是一种较好地考查知识面的题型,它可以把要考查的知识点进行较好地展开,合理地分布和布局,是保证试卷覆盖面的重要题型。有些教师命题时,选择题设计的选项不科学,没有考虑知识点的展开与选项之间的对等性、迷惑性和有效性,有随意凑数的感觉。

二、在选题组卷时要坚持“三对照”

一是对照《考标》、《课标》和双向细目表的要求,讨论试题与这些命题依据是否相符,不选超标的题,不选考点重复的题,不选有争议的题,不选近年的陈题,不选不严谨的题,不选偏题、怪题,不选题干不简约的题,不选阅读量不适切的题。确保试题对考点的覆盖面不少于80%,确保试题设计与其要达到的考查目标一致。二是对照教材表述及教学要求,检查试题表述是否严谨、科学,检查图表、数据、文字材料是否有误,检查试题是否有歧义,检查材料的真实性、时代性和代表性。选新颖的、简约的、表述准确的、无歧义的、有教育意义的题,选符合大多学生认知习惯与风格的题,确保试题内容与结构科学,题意明确、无歧义,试题表述准确、规范。三是对照原型题和原始材料,凸显试卷的创新点。试题一般分为常规试题、改编试题和创新试题三类。要凸显试卷的创新点,就要多用改编试题和创新试题,少用常规试题。改编试题是对已有的题目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成为一道不同的试题。对原型题进行改编,是命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常见做法有:设置新的问题情景、转换题型、重组整合和改变立意等。教材中的原型题一般都很经典,是命题的重要资源。为了引导一线教师用好、教好教材,发挥教材在考试复习中的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我们要求命题教师改编和原创试题时,要大量利用教材中的原型题,直接选用或稍做变形,从中挖掘和组合并升华形成具有新意的试题。这些试题来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既让考生处处能见到教材中题目的影子,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抓纲务本”的学生和老师占到优势,又能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相对于常规试题和改编试题而言,试题创新更有价值和挑战性。根据选取的考查内容,按照考查的要求,选取合适的素材,打破常规形成的原创试题,即创新题。创新题的突出特征是“打破常规,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创新试题,主要体现出背景新、素材新、组合新、设问新和立意新等特点。试题创新的方法很多,但要注意:创新是手段,考查学科重要知识、技能与方法才是核心,不可本末倒置。在求新、求变的同时,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在打磨试题时要坚持“三个结合”

在选题组卷形成试卷初稿后,对每道试题仔细打磨推敲是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磨题时要反复地读题,反复推敲问题情境是否交代清楚,表达是否简练、通俗易懂,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磨题时必须坚持读题、做题、改题相结合,反复读题干,反复做题,反复修改,力求题干简约、指向明确,答案严谨、无歧义。坚持命题人员独立思考与小组充分讨论相结合,不搞一言堂,不做无准备发言,要形成一致意见。坚持不厌其烦与短时搁置相结合,磨题是一个细活,需要命题者的耐心,磨题过程要不厌其烦。具体而言,磨题时要特别考虑以下问题。1.试题考查的重心是否与课标、教材一致,难度设置是否合理要着重考虑试题是否完全依据课程标准,有没有打“球”的情况,是否与《双向细目表》列出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保持了一致。除了关注整个试题的合格标准和整体难度外,还要审查每个小题的难度预设,关注整个试题的难度结构是不是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2.题干是否简约试题的文字阅读量是否适宜。题干语言是否经过了认真的锤炼,试题的表述方式是否适用于所有考生,语言是否简洁、连贯、无歧义,题干的文字叙述是命题人自己拟定还是选用教材中的现成实例和措词,要尽可能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试题的插图是不是准确清晰,图形是不是美观,能不能给考生的视觉带来舒适感,插图位置是否正确。重新审视试题给予的情境是否充分,问题提出的角度是否自然、无歧义。3.避免选择重题、陈题避免重题,既要注意不同试题之间不能重复、类似或者有相互提示的现象出现,又要注意试题的各个小题之间相对独立,不重复、不交叉。避免陈题,凡是曾使用过的题目都必须回避。4.试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评分说明是否规范。试题答案不能存在争议选择题的选项是否有意义、有无歧义、有无重叠和有无暗示,答案是不是唯一;填充题空白处所填的是不是关键性的内容或字眼,答案的简洁程度是不是可以用一个词语、符号、数字等来表示,一道填充题中的空白处是不是过多,填充的留空要一致,避免长短不一造成暗示。为方便主观性试题评分,减少评分误差,评分标准应规定每一道题中每一个问题(或步骤、观点)的分值,一般只要观点对就可以给分,不能因叙述或解答的顺序不同而扣分。

四、在审核试卷时做好“三个分析”

首先,要分析试卷的效度。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一般来说,效度评价是指试卷(题)能较好地体现学科课程标准,以学段内的知识、技能为基准,使考查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关注试卷的结构、题型、试题呈现梯度,关注试卷(题)阅读量、评分标准和题型使用的合理性,关注试卷(题)语言、图形、文字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关注试题背景的公平性,同时要关注试题能力考查的多样性,合理使用开放型、应用型、综合型试题的功能。效度高的试卷,能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度,它具有以下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测量;选用的题型使用得当,发挥了该题型的功能;试题陈述无科学性错误;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合理,体现开放性试题本意;知识点源于课程标准,抓住课程标准中的实质性内容,而不拘泥于教材;不偏、不旧,涉及的问题具有同质性。总之,效度高的试卷,要确保无知识性错误、无文字错误、无标点错误、无符号错误、无图形错误,题型分配合理,图表绘制规范,试题语言准确,题干表述精练,试题文字量适度。其次,要分析试卷的信度。信度就是指考试的可靠性,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信度高的试题很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学生的多次测试都会产生相对稳定和一致的测试结果。一般来说,信度评价要分析试卷的呈现形式,关注试卷的语言、图形、文字与学生年龄特点的一致性,学生答题时阅读量、书写量的大小合理。要分析试题选择的载体,关注题目所选择背景材料的公平性。要分析评分标准设计,关注试卷拟定的评分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是否易于评卷者掌握和操作。要分析题目解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缓解学生的考试紧张心理,关注试题是否叙述准确、简明,是否方便学生理解题意,是否有效地控制非智力因素导致学生得分差异。要分析整卷设计,关注是否适当增加题目的可选择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发挥水平。再次,要分析试卷的区分度。具有良好区分度的试题组成的试卷,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得分较高,实际水平低的学生则得分较低。具有良好区分度的试卷,每道试题都具有适当的、较稳定的区分度。考试区分度的分析,一要关注试卷区分度的起点,二要关注全卷区分度的结构,三要关注试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四要关注题目的难度梯度设置是否恰当,五要关注题目区分度的有效性、公平性,六要关注对重点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的区分是否突出。最后,要关注试题赋分合理性,试题的赋分应与其考查的层次、难度及学生答题时的付出相对应。同类试题内部、不同类试题之间的赋分要统一规划、经过比较、权衡,做到赋分合理。

五、在校对试卷时要坚持“三个并重”

法治的力量范文3

关键词:监理;施工;施工图;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his work experience is supervision engineer to construction drawing of c audi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for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supervision;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施工准备阶段

1.1认真审读设计图纸

(1)首先对照总图纸目录及各专业图纸目录,检查图纸是否齐全、清楚,内容有无漏项。接着看建筑设计总说明和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看各专业设计总说明,将整个工程的设计图纸粗略地看一遍。对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工程项目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楼层数,各层层高,建筑物总高,基础形式,主体结构形式,抗震设计等级,梁、板、柱(墙)的砼强度等级,内墙(砌体、轻质隔墙)、外墙(砌体、玻璃幕墙)材质选用,门窗选用材质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后对照看、细看。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或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一张一张地细看,搞清楚建筑的平面是如何布置的,各功能用房(办公室、商铺、)布局,有几个楼、电梯间、管井间以及设备用房等布置情况。先核对建施平面图纸中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符合,检查建施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核对建筑图和结构图(或设备安装专业图纸)的轴线位置、尺寸是否一致,前后有无矛盾(特别注意检查内隔墙位置与墙下梁位置是否对应一致);再对比检查结施平面图的标高与建施平面图的相应标高是否相符(因结构板面标高与建筑楼地面完成面标高有装饰层高差,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特别注意对比检查设备间、卫生间、阳台、屋面等局部板面设计标高是否相符;各标注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各处交叉连接是否相符,门窗型号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表与平面是否一致等。

(3)各专业图纸先大后细。就是先看建筑结构布置图(或设备专业的系统布置图)后看细部大样图,搞清细部构造要求和作法,以及节点构造的连接处理是否清楚、合理,核对平面图中标注的大样与大样图的编号、尺寸、形式、作法是否一致,所采用的标准图集编号、类别、型号与图纸是否矛盾,大样图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如地基处理、变形缝的设置、防火处理、抗震构造等)搞清构造和处理方法;预留孔洞、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使用特殊材料,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等等。

(4)安装与土建图结合看。安装专业也要经常翻看土建专业图纸或与分管土建的工程师经常进行沟通,要对照土建和机、电、管等图纸,核对土建安装之间有无矛盾,明确预埋铁件、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特别核查有多根管道、风管穿剪力墙或穿梁的部位结构图纸是否已有预留?若结构图上未有考虑,应提请设计考虑增加措施。通过认真地看图、理解认识,掌握好上述看图获取的工程设计数据信息,适当地作一些看图笔录,然后各专业汇总,形成文字性的纪要,为下一步图纸会审和施工图指导施工作好充分的准备。

1.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开展工作最直接的依据。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步骤。监理和各有关单位应当充分重视。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前,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阅对,将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吃透,找出错误、遗漏、缺项等问题,然后汇总阅图中发现的建筑、结构、水暧、强电、弱电、智能等本专业问题及各专业之间的问题,如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和结合点,是否有综合管线图,风管、风口与建筑的接驳,水、暖、电管线密集部位的布线设置方式等是否合理,通风管、消防管、电缆桥架是否有相碰的问题。归纳汇总后形成文字性的纪要,通过建设单位传给设计方,供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时用。图纸会审是充分展现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的一次重要亮相,该项工作做得好,既能获得业主信任、建立监理的威信,又能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施工阶段

(1)现场施工时,监理首先要检查施工单位所用的图纸是否是经过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图纸(或是否是最新版本),是否将图审回复意见与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技术核定等相关内容反应在图纸上。因施工过程中有许多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图纸修改说明、技术核定等,要结合起来看,监理方和施工方都宜把(修改)变更说明部分标注到图纸上去,以防止施工中遗漏,避免事后返工,既影响进度,又影响质量、投资。

(2)很多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在进行结构施工时,不喜欢看建筑图,更不会把建筑图带到现场进行检查,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施工图设计,是一个不断调整、修改完善的过程,各专业之间也在不断协调配合,但因设计时间紧,综合校对不够充分细致,未能发现设计过程中某专业局部做了修改调整,而其他专业图纸未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设计,各专业图纸之间出现差错也就是在所难免的。在进行结构施工时就需要把建筑图和结构图都带到现场进行检查和验收。首先看看现场施工是否与建筑图一致,然后再核对一下预留洞口及标高变化之处等等。如出屋面的门洞口尺寸及洞口标高,要查看建施图中屋面的找坡方向及保温层厚度(特别是门洞口处),才能避免出现仅按结施图施工造成洞口高度不满足最小2 m的规范要求;或钢筋混凝土墙(板)上该留孔洞未留,或留设的孔洞尺寸、位置与建施图上标注的尺寸、位置不一致;或厨、卫、阳台板局部板面标高未降低或未降够的问题(如有的住宅双卫生间板面完成面标高均仅降50 mm,未看建施图设计的马桶是一座式,一蹲位,设蹲位的卫生间结构板面应先降250 mm以上,再回填上来);以及结构施工时未检查对比建施图墙体布置与次梁定位尺寸是否合理,砌体施工时才发现梁不在墙下,墙与次梁中心线有偏移的质量问题。笔者在工程中就遇到过只看结施图施工,而结施图却漏设车道板上截水沟,结果造成敲掉部分板又加梁加沟板的返工;全部外墙按结施图设计说明为多孔砖砌筑,而不能满足建施图上窗间墙局部大样图(图示有空调外挂机处)为实心砖砌筑的设计要求,造成质量隐患,必须返工等事例。不仅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质量,还给甲方和施工方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很多设计图纸建筑图上标有洞口,但结构图上面并没有标注预留洞口,仅在说明中表明结构预留洞口见建筑图;结构图上并没有填充墙体布置图,填充墙体中的构造柱设置也仅在结施总说明中有设置说明,施工方往往会容易漏掉。这时就要把建筑图和结构图进行对比检查,注意提醒施工方注意预留洞口、预留构造柱插筋。对配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图集设计的结施图,应按结构设计图中标明的本工程剪力墙、框架的结构抗震等级,正确选用墙、柱、梁的平法构造详图。

(4)柱(墙)平法施工图,先检查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再检查柱(墙)编号、截面尺寸、定位尺寸、本层钢筋配置、预留上层柱(墙)插筋;对梁平法施工图,先检查结构层楼面标高,再检查梁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集中标注的钢筋、原位标注的钢筋、箍筋、梁面相对标高;另提请注意,必须检查悬挑构件的上部钢筋的直径、数量和有无变位;防雷接地钢筋(主体)直径、数量和连接是否有效。

(5)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时,应先将专业平面图、系统图进行核对,并与建筑、结构图核对,明确应留孔、洞的几何尺寸、数量及正确位置。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还不时可见设计图纸上有涉及到使用功能性的问题被忽视。如监理工程师通过看图纸发现设计图上少设计了部分单体空调机的用电回路,及时向设计院提出增加空调用电回路,避免了事后剔槽、打洞、埋线,影响质量、进度;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发现施工方虽按设计图纸施工中,但形成有一空调排水管从地下室高低压配电室顶板穿入,从外墙穿出,有违《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条款,因此及时向设计方提出修改设计要求和修改建议,得到了设计方认可。

法治的力量范文4

【关键词】培训质量 质量管理方法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47-01

质量管理的方法被公认为有形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在追求实效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有型物体,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理念,追求管理目标的质量提升,下面我们要探讨的是培训质量的提高问题。

一、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必要性

目前,诸多企业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人员稳定之后,企业面临着员工年龄偏大, 新人员少,新老人员素质差别大;随着老职工退休老经验延续的力量减弱,一些岗位出现操作技术人员短缺;老职工接受新技术慢,换岗后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差。企业中同岗位人员知识结构差异加大。如果企业沿用以往统一计划、学、统一考试等一刀切的培训管理方法,将严重影响企业培训质量。目前企业培训管理存在着几个典型的问题:只重培训程序完整,不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培训课程的与岗位结合不够紧密,培训效果评价不能真实反映授课质量,

借鉴“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改善企业培训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较有效的方法。

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培训质量也是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建立质量体系标准的企业,运用其成熟理念和管理要求同样在提高培训质量方面有所作为。

二、采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企业培训的程序管理标准

企业中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明显的企业生产特性和伴随特点。许多企业培训的系统建设并不完备,培训管理受企业活动影响变动性大,企业培训朝令夕改,缺乏必要的信誉,执行力度减弱,质量无法保证。企业培训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使培训操作过程制度化,这是企业培训全员参与的保证,同时也是对培训要素监督检查的依据。建立企业培训程序要根据企业特点借鉴已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类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具有企业特点的培训程序或培训操作制度,所有标准和制度要体现企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的共同目标,体现企业在运行的培训流程。培训的需求调查、培训项目调查、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考评及效果评价等具体内容要连贯和可操作,才能基本保证企业培训的相对独立有效运行。

(二) 成立培训质量管理小组

每一个企业培训程序及内容都会跟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调整,培训体现企业需要与企业需要形成共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根据分析企业与培训之间联系密切的环节、改进不同步的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QC小组的自主性、群众性、民主性和QC活动的科学性与企业培训教研活动的特点很吻合。企业培训机构运用QC小组的活动手段结合企业培训中教研活动的形式能够在不同范围内改进培训存在的问题。

(三) 选择培训运行问题环节的攻关课题

培训质量管理小组成功的关键是QC小组活动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要把握培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点。找到问题的关键又取决于于培训考评制度是否健全,它是确认问题的依据,是QC小组制定课题的导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在考评中不合格的内容都适合做质量管理小组的攻关课题,一般来讲课题选择要能够使培训某一方面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在活动之前和之后要有明显的差异。

三、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问题探讨

(一)培训评审与考核制度如何在企业培训中定位

目前培训评审与考核并不是企业考核部门的权力,可能是地区职能部门统一下发的标准。院校办学和企业办学在培训运作上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考核标准如果一样,考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企业条件不具备不能改进或是院校条件不具备达不到要求。例如特种作业培训,具有资质的有院校有企业,院校培训会对教材理论性高度重视,按照系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企业会对理论相关的实际问题高度重视开展培训。但特种作业培训评审与考核是由地区安全监督部门统一定标统一考核。由此确定的培训中存在问题,往往是仅仅是企业和院校差异决定的,并不能对培训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二) 学员评审在培训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学员培训后评审能够反映培训目标值,如同评价产品质量一样,但是人的能力不能表观也不能量化。如何实施培训后对学员的评审,确定培训的质量,这在企业培训中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通常培训结束对学员所学内容进行考试,以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衡量整个培训的内容,用考试的平均成绩表示培训质量。这种评价方法普遍但与企业培训的目标实现不十分符合。企业培训注重员工能力提高和意识的改善,这些都是在培训后与实践结合才能显现出来的。培训效果滞后给企业培训质量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培训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尽量避免选择效果难以评价的题目。

(三) 验证培训效果的培训后抽考方法

法治的力量范文5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李明是一位才华出众、充满自信的小伙子,在大学期间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99’十佳大学生优秀辩手、纽约大学交换学生、校文学社主编、英语专业八级、同声传译资格,社会活动很丰富,在大学期间就实现了经济独立。

大学快毕业时,他到北京一家大型集团企业的总裁办实习,由于眼明手快、办事得体,很得总裁赏识。毕业时,该公司欲留他在总裁办任职,但李明觉得自己的学识还有待提高,为了使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他选择了出国留学。

一年后学成回国,他应聘去了一家新加坡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担任董事长秘书。应聘这个职位前,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慎重考虑,当董事长秘书不是他的目的,但通过当秘书他能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东西,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接触到很多成功人士。他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担任董事长秘书,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去独当一面,负责一个部门或分公司,等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后,再独创自己的事业。尽管竞争这一职位的应聘者很多,但李明凭借自己的优势和出色的表现,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五轮面试和严格的背景调查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这家公司。李明为自己成功开启职业之门而兴奋不已。

但也许他高兴得太早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即将期满之时,人力资源部告诉李明:在董事长秘书这个岗位上,他没有通过试用,原因是这个岗位需要的极强的服务意识他不太具备,鉴于他在其他方面的确很优秀,公司希望他留下来,但公司尊重他的选择:离开公司,还是换到市场部任职员,给他一周的时间考虑。

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也许没什么,可发生在李明身上,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从没觉得自己如此失败过,他本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启航了,谁知却就地搁浅,他的自尊和自信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打击。这种从高空跌落的感觉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他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躲藏起来,接连三天,他都在赛车场和拳击场度过。但发泄之后,他很快冷静下来,自信心和自尊感又重新建立,理智告诉他不能逃避,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去勇敢面对。职业之路坎坎坷坷,什么样的挫折都有可能碰到,如果开始就选择了逃避,可能就永远丧失了战胜自己的勇气,职业生涯也就无从谈起。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对自己在公司的定位有偏差,自己的能力、职业规划和成就动机并没有问题,只要充分磨练,夯实基础,个人的职业生涯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于是他千百遍地问自己:此公司愿景美好吗?董事长的人格魅力值得认可吗?自己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吗?经过几次理智的分析和考虑,当所有的问题都得出肯定的答案后,他觉得自己一下子轻松了。自己要做的是如何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如何实现由董事长秘书这一特殊职位向一般岗位的顺利转换,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最初的改变是很痛苦的,有太大的落差和失落感,但他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两个月后,由于他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加上他的敬业精神和丰富的学识,他已完全适应了新的工作,顺利完成了角色转换,他干得很开心,能量得以发挥,感到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很快,他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也得到了上司的认可。一年之后,他被列入公司“人才库”,并被调到新加坡总部去工作,进行一系列跨国业务知识的培训,他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欣喜,现在自己的职业绿灯终于亮起来了。

法治的力量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控制;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只有不断完善质量监管系统,加强施工方法的更新,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全面提高施工技术与质量,才能使水电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于人类,促进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

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质量控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发展。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些质量控制中暴露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企业的信誉和水利水电的质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能划分不清晰,质量控制目标模糊

水利水电是公共工程,它事关全局。但是也正是因为它是公共工程,因而出现各个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直接导致质量控制失效。一些建设单位在前期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争取国家援助上,而对工程的总体设计却不是那么太重视。在后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能的划分不清,导致对于质量控制不严。施工企业虽然以质量第一为目标,但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是笼统的表态。

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导致建筑企业水平真假难辨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秩序非常混乱,国家对建筑行业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却没有得到认真执行。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决策程序不民主、没有实地调查,不听取施工人员的建议。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擅自更改设计规划,偷工减料。水利部门个别人员的接受施工单位的贿赂从而导致质量控制不严。这种现象频繁地出现在各个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当中。

3、建筑人员素质不过关,没有合法资质或不了解法律法规

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主力是农民工,他们不是专业的施工人员。他们缺少专业训练,不懂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建筑施工中出现违反质量控制的行为,也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给水利水电建筑带来质量隐患。个别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这种明显违反法律的行为最终会给水利事业带来质量问题。

4、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专门地针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人监督,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一方面是这些措施还有待具体化,另一方面是执行力度还不够,再有就是对于资料的收集程度不够。

二、加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1、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

打造一支施工队伍,为水利水电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水利水电的施工是又着一套严格而有序的施工方案和程序。无论是选址、勘测、施工前的准备还是施工过程等工序,都要科学有序,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鉴于水利水电施工一般都是野外作业,随时都会遇到风雨雪霜,再加上施工难度大等种种不利的困难,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势必会对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前,最主要的是要打造一支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施工技术精良的水利水电施工专业队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队伍,为水利水电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实现放心工程提供保障

新闻媒体中的“豆腐渣工程”是大家非常痛恨的。一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很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即使多次返工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给工程带来隐患,增加施工成本,影响企业声誉,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施工前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如严格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岗位目标等,质量管理职责要层层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人,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其次,施工前,要对整个工程有一个总体安排,重点部位要心中有数,对每个环节和重点施工区域要加大监管力度,高标准,严要求;质量监管要常抓不懈,稳扎稳打,确保安全施工,优质高效。

3、扎实做好试验段,调整机械组合,确保施工稳步推进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施工地段的自然条件、施工技术、机械调整等都腰有个适应的过程。为大幅度进行施工作业,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机械组合协调等情况,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施工中要根据工程进度、施工难度等现状合理调配人员配备和机械组合,并适当留有余量,确保人员配备和机械组合的最佳状态,切实提高人员配备和机械组合的最高优化率。施工中要关注天气等自然灾害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做好天气等自然灾害等突发因素的发生,提前做好相关预案,有效降低天气等自然灾害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影响,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也要组织机械维护抢修应急预案,确定专人负责,专人专岗,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对机械常见的故障预测,定期维护保养,提高机械的完好率,防止故障发生;要充分做好机械配件,做到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及时排除,保工程正常

进行。

4、加强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科学实施水利工程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就是要对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工程施工的每一位员工一定要克服轻视思想,认真对待施工的每个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与权力,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施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可根据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的完成状况,实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对施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隐患除及时处理消除和返工外,还要进行责任追究,做到奖罚分明。

5、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根本,关系到人民生活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尤其要注重对关键环节的控制与管理。一是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实行工程监理制和质检检查验收制度,根据工程项目分阶段、分项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专人;施工中依法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检查与验收,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三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注重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精心汇总,科学分析;同时对施工现场实行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对现场施工的质量随时实施监督和控制。

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生活和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对于这种投资大,工期长,施工环节多的现实,要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并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计划,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严格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实地特点,改进工程设备,更新相关技术,研究新型材料;要在立足于现有的技术前提下,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吸收先进的科技新成果,大幅度提高施工技术,为建设优质高效工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哈达威.努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利科技.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