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个成语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1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故事】: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2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妄自菲薄: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3、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
(来源:文章屋网 )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3
关键词:古生物地史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6-02
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是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现开这门课的专业有资源勘查专业(80学时)、地质工程专业(80学时)、水文与水资源专业(46学时)、地球物理学专业(46学时)以及其他各类培训班。《古生物地史学》作为地质科学三大主要分支(地球物质科学、地球动力科学和地球历史科学)之一的地球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由古生物学和地史学两个学科组成,在地质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如何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教研组进行了各种尝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时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我们在教学方面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培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专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已发生了由专业型向素质型转移的过程。对地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课程内容体系相应进行了改革。为了培养新型人才,国内同类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先后进行了古生物地史学教学改革,原来《古生物学》和《地史学》是两门相互独立的课程,改革后把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我校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也采取了合并的办法,精简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采用了中国地质大学1998年版的《古生物地史学概论》,并编写了古生物实验指导书。《古生物学》部分减少了各论中形态描述,增加了总论,教学的目标从化石鉴定逐步转向认识生物发展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古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思路;《地史学》部分也压缩了各论,把地球的发展演化历史概括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华北和华南两大板块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为主要线索,把整个知识体系系统化强,课程内容重点突出、简练。要求学生掌握其总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由此联系和运用到相关学科的知识。新的教学计划实施后,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加强了古生物学、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基础知识的应用。
二、增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重大发现介绍
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发现、学院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等,如从云南双柏、山东诸城恐龙化石的发现,讲到恐龙绝灭的原因、地质事件的起因等理论。古生物研究的新手段如德国Torsten Steiger利用核磁共振研究放射虫内部构造等。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起来,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古生物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思路。
三、加强实践教学
“古生物地史学”是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古生物学部分的各门类形态描述和分类,具体属种特征还要在实验课上加深印象和巩固。地史学部分需要掌握一些标准剖面,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才能加深理解地层学基本理论。所以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之前用多媒体、显微投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实验课内容及观察标本图片。既生动又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提前预习的动力。
2.选择有代表性的属种让学生观察,并且改进了实验方法,过去上实验课把要观察的化石标本,连同标签一起摆在实验台上,这样学生一看就知道化石属种名称。很多同学就照抄实习指导书上的描述,甚至对化石标本没有仔细观察就写好报告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改进实验方法后,我们在实验课上只摆放标本,而不放标签,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化石标本的观察和描述进行鉴定,较详细的写出标本的特征,观察过程中各小组可以讨论,老师也可以提问,学生真正掌握古生物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化石的特征。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实验课,对化石标本也很感兴趣,实验课气氛比较活跃,很多同学都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室购买了新的化石标本,地质学院地球科学馆的建成,展示更多的大型古生物化石标本,学生参观以后,更加提高了学生对古生物学习的兴趣。
3.课程结束后,增加了地层学实习,带领学生野外观察和实测剖面,巩固理论知识,我们就近选择了山东沂水寒武系、奥陶系剖面和淄博石炭系和二叠系剖面。这两处剖面沉积岩类型多样,有海相碳酸盐、风暴岩、生物化学岩、陆源碎屑岩等;从沉积相来看既有海相,也有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河流、湖泊相;古生物化石含量丰富。通过实习运用了古生物、地层分析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如在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崮山组从底部到顶部都发现了三叶虫Damesella化石,而教材中在张夏阶最上部的化石带是Damesella带,学生提出疑问,认为Damesella只能出现在张夏组,就此问题向学生讲解生物地层单位中顶峰带、组合带和延限带的概念及区别,现在研究结果已把Damesella带归入崮山阶,学生对地层划分与对比、地层单位与地层系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等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式改革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生物结构图与地层剖面图多、抽象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语言讲授,有些内容不好理解,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为古生物地史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大量形象生动的古生物照片,节省课堂上用手画图的时间。为此古生物教研组十分重视课件制作,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把古生物实验室各门类化石标本进行数码照相,制作了数字化实验室课件,可以放在学院网页上,方便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另外,注意收集关于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观看,如《探秘地球》等系列片中的《恐龙灭绝》、《地球的起源》、《太平洋火圈》等。还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古生物地史学》的教学活动中,今后还要考虑增加地史学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去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知识点布置小论文等方法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成绩考核方法
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成绩评定采用课堂考勤、实验成绩和卷面成绩三方面结合的方法,把实验成绩的比例提高到30%。编写了一套适合地质专业和水文物探专业的试题库,试题覆盖面大,具有综合性题目,能够全面、合理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情况。我校古生物地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新的教学实验体系与训练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古生物地史学近年来的新进展,强化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要开展双语教学,结合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及我校教学实际情况,精选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国内出版的同类教材作为参考,如外文教材包括《Geobiology》,《Evolution of the Earth》,《Basic Palaeontology》等,提高学生在古生物地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龚淑云.《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3):28-29.
[2]孙柏年,阎德飞,解三平,马锦龙.“古生物地史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36-38.
[3]肖松.“古生物地史学”教改尝试[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8-49.
[4]张云翔,崔智林,符俊辉.认清学科发展趋势?摇探索古生物学课程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1):73-76.
[5]张云翔,符俊辉,崔智林.建立《古生物学》课程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4):47-48.
[6]Torsten Steige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leontology[J].Computer and Geoscience,2001,(27):493-495.
[7]杜圣贤,张瑞华,张贵丽,张俊波,陈雪梅.山东张夏――崮山地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上寒武统研究新进展[J].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0):1-6.
[8]王平丽,李增学,李守军,赵秀丽,等,比较教学法在“古生物地史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1,(2):79-82.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4
1、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
2、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3、百折不屈: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4、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理念;古代文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慕课”“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风靡表明传统课堂正面临着教育信息化的冲击和挑战。混合式学习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出现在教育领域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将多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等有机结合,尤其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有机整合,使二者的优势得以最大化的展现,“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
1.选取教材的开放性
选取教材的开放性是指“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使教材由单一变为多元”[2]。首先,应该给学生介绍学校配置的教材之外的其他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材,并说明各自的特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能够有机会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其次,教师还应该结合教材的进度给学生推荐一些重点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如在讲授《诗经》时可给学生推荐《诗经注析》《诗经原始》等书目,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以后继续深造。再次,还应加强文学理论和文化史内容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时补充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化史知识,使学生在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时有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应关注学术动态并及时吸收学术研究新成果,介绍新著作,使古老的文学史充满现代活力。教材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2.挖掘作品的当代性
虽然古代文学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来说远离当代社会,但从深层内蕴来看就会发现古代文学仍有其当代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当代、古为今用。一方面,古代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良好素材。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给学生传授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更应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精神契合点,陶冶学生的情操、砥砺学生的品格。《论语》仁爱中庸的博大情怀使学生学会以一颗宽容理性的心面对一切,《庄子》超脱独立的精神境界教会学生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教会他们如何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忧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使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美好。当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学贴近心灵、鼓舞人心的魅力时,就会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挖掘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改进教学方法
1.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教学形式。”[3]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是教师“一根粉笔、一张嘴”,以“满堂灌”的方式结束一堂课,学生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师道尊严,但导致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组织课堂讨论和学生讲授制相结合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再是被动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出具有发散思维特点的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笔者在讲授唐代文学时就唐诗繁荣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家积极性很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最后笔者就大家讨论的结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等方面给予概括总结,效果良好。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打破“填鸭式”的僵滞状态,更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等现代科技的使用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常见的现代科技辅助教学手段有图片、音频、视频、慕课、微课等。“中国文学注重心灵体验”[4],巧妙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共享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在学习《鹿柴》时,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呈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暗清冷意境,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要成因——绘画技巧的融入、光和色的运用。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播放其琵琶曲,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更容易理解作品的丰富内蕴。在学习《红楼梦》时,插入《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片段,有助于学生把握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形象。针对教师课堂上一时讲不完又比较重要的知识,可以将其做成一个5—10分钟长短的微课,供学生课后自己学习。可以利用慕课等开放的网络共享教育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信、QQ等交流平台,跟老师互动沟通,反馈所学内容,老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辅导和答疑解惑,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的不足。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应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进度,以教学班为基本单位,或者与文学社、话剧社等社团合作,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古代文学课程,开展社团活动。唐诗宋词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声韵之美,适合开展古典名篇配乐朗诵。唐传奇和明清小说的故事性、形象性、艺术性和表演性都很强,适合剧目表演的形式。在学习元杂剧时,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研读能力和表现能力,又能够有效锻炼、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4.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是逐渐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由于古代文学的学科内容与现实社会存在隔阂,所以人们往往觉得它“无用”,因此古代文学教师更有义务发掘它的“大用”,更应该面向地方、服务社会。教师应加强古代文学与延安地方文化的结合,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古代文学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和研究优势,弘扬地方文化,服务地方。改革评价机制现在高校针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机制一般都是主要依据考试成绩,适当参考平时课堂表现。如笔者所在的延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成绩评定就是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教师参考该生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两部分给定)。这种主要依靠考试成绩而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过小的评价机制,势必会导致学生重视课堂而忽略能力,甚至有的同学平时不努力学习,只是在期末考试之前凭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取得成绩,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打破以前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的评价模式,把“第二课堂”等课外实践以及学生在线学习交流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在线学习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该评价机制的确立可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37页。
[2]李琳:《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三峡论坛》2012年第3期,第127页。
[3]李聪亮:《新课标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12(10)期,第22页。
十个成语故事范文6
本人主要承担《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及《幼儿游戏指导》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几个学期的探索与研究,基本能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着重从三十个幼儿故事及其教学实践方面着手,探讨其课程开展的实践意义、具体内容以及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等。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系在李凤清主任的带领下,由教研室潜心研究教学并借鉴区外先进理念与经验,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大胆更新陈旧内容,确立了八门专业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实训课程,并将每门课程以三十个量化标准规定为考核目标,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总结经验中,自编《学前教育实训教程》教材,本文试从《幼儿故事教学实训》这门课程的开展展开论述:
一、幼儿故事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文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还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其思维和想象力以及审美等能力,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幼儿故事课程目标定位及效果
(一)教学目标
通过十个儿歌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创编。
通过寓言与生活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讲述能力。
通过十个童话故事的学习,增强学生表演能力。
初步学会设计故事教学活动。
(二)教学效果
通过强化幼儿故事的教学实训,使同学达到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达到学以致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顺利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故事课程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学期(36学时)“幼儿故事实训”课程。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挑选经典幼儿故事三十篇,指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创编。其中:包括童话故事十个、歌谣十个、寓言与生活故事十个(三个寓言,七个生活故事)。
(一)歌谣(儿歌)
1.传统儿歌2.数字歌3.游戏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颠倒歌9.字头歌10.摇篮曲
(二)寓言与幼儿生活故事
寓言故事:
11.《狐狸和葡萄》12.《天鹅、梭子鱼和虾》13.《兔子和乌龟》
幼儿生活故事:
14.《小碗》 15.《谁勇敢》 16.《蓝色的树叶》 17.《一亮一暗的灯》 18.《我是哥哥》 19.《圈儿圈儿圈儿》 20.《珍珍唱歌》
(三)童话故事
21.《稻草人》22.《圆圆和方方》23.《拔萝卜》24.《神笔马良》25.《木偶奇遇记》26.《丑小鸭》27.《卖火柴的小女孩》28.《皇帝的新装》29.《小红帽》30.《白雪公主》
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
1.备课。从课程的目标到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均由承担课程的老师自己安排,基本上是在探索中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容易出现漏洞。
2.教学环节。基本上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面向全体的效果不佳。
3.教学评价。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每一次展示中都能有较大的提高,当然也有学生评价一般。
(二)学生
1.学习压力过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得投入八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其精力与学习兴趣受到诸多限制。
2.自身特点不同。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有所差距,导致这样的技能强化授课法使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3.学习态度对教学的影响。兴趣高的同学能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每次实训的活动中;兴趣一般的同学只为了完成量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三)教学环境与资源
由于课时量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指导学生讲述能力的时间明显不足,只能进行集体指导。这些反馈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针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和录像。
3.努力钻研业务,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
(二)注重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环境与教育资源的改善
1.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充实教具的种类与数量。
3.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场所。
4.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充实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