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1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我们实验教师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近两期的研究,我深深体会到:通过模式教学,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思考,就会探究,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态度,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索,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能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给阅读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好处。
我热心投身于“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之中,根据近学期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种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发展性阅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自己是如何将小学发展性阅读五环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带疑初读,落实八注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书中圈点勾画,找出自己欣赏的句段和有疑问的句段。通过读学生产生了一些新的疑问,如:词语意思不理解的,句子的含义或作用不明白的等一般性问题,通过这种局步质疑,学生以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以学生互助,或以老师指导等方式扫清阅读障碍,就课文整体阅读后的问题进行梳理,准备好需要提出的主要问题。
小学生创新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提问题,而提有价值的问题的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得到发展,主体意识被唤醒。只有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会真正启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再通过直观教具、游戏、故事、生活实例、多媒体技术等,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我紧扣一个“美”字,利用图、文、音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验美。
二、质疑探读,到位五步
学生在第一阶段通过充分朗读之后,解决了不少问题,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在此,老师根据文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质疑探究。就是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质疑。把“找――读――思――赏――表”落实到位。比如我在教学精读课文《将相和》这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时,我首先应引导学生解题,并组织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背景材料,再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尝试提问,整合出三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是真撞还是假撞?”“蔺相如是要与秦王真拼还是假拼?”“蔺相如对廉颇是真怕还是假怕?”以此作为本课的探究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默读勾画、小组交流与研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最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对三个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辩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学生质疑既能紧扣文本,又明白写人、写事文章的质疑方法。
三、释疑导读,自读自悟
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问题进行释疑导读,对有问题的观点给于矫正,对模糊的问题加以阐明,对有争议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如教学《赵州桥》一课,从学情来看,学生对赵州桥知之甚少。我在课前首先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赵州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课文的学习积累信息,丰富知识背景。再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将学生的难点和本课重点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学生对这一目标模糊不清,我就放手让学生静心读书,勾画出能体现“创举”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组上交流。并组织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围绕“创举”深入阅读讨论,用读、画、讲的方式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引导学生模拟游客参观赵州桥,使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多向互动,深化了对“创举”的认识。同时又让学生对教师的导读发表意见,提出尚不明确或有质疑的问题,再次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点拨指导。
四、发展扩读,反思生疑
教师确定好发展扩读的统一材料,提出扩读的性质、要求和书面的扩读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发展扩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要求完成书面的扩读任务。教师检验扩读效果,对存在的问题给于矫正、点拨和指导。提出了问题,又讨论解决了问题,在这结局之际,安排“反思”这一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抓住契机,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辩,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而然地引向课外,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去探究更有价值的疑问。当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去进一步地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五、能力测试,学以致用
根据本课文学习目标和能力要点及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统一的能力测读材料,布置测读任务,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的测读任务。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查漏补缺。并通过研究性作业的开展,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产生相关的问题,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或自主搜集信息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抽查和学生汇报测读情况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力的测试,教师要及时对抽查的测读情况进行矫正、点评和指导。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2
问题一: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案例:某教师在讲抛物线方程时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赵州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老师立即打出赵州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赵州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州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州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州桥的图片+总结。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外,又有什么作用呢?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情境”创设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创设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不能是虚拟的,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问题二:“拼桌子”现象。案例:公开课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班级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时两两相拼,有时三三桌子相拼,经过教师的安排依次坐好,后来听得多了,才知道由于要进行合作学习。课桌一拼就表示走进新课程了?就表示合作学习了?再看,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就其课堂形式来看,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具体表现在: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误把“合作”等同于“合并”,认为提几个问题,再把桌子拼拼,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能达到合作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导致学生对如何合作无从下手。同时部分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在哪讨论就在哪讨论,甚至于学生讨论的题目并不具备讨论的价值问题都也要在小组里讨论。有时讨论的时间没有保证,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就学生而言,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思维没有碰撞出火花;小组中只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这种合作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等。
问题三:刻意“孤立”文本——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品味教材吗?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书本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课本。反思:上面的现象从一个极端走另一个极端。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这一教学理念却成为某些老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出于“用教材教”而不吃透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书本,它既来自于课本,又来自于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某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以至于有的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教师甚至离开文本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的课甚至从开始到结束根本见不到教材。
问题四:课堂提问表面热闹,其实华而不实。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泛泛而问。由于问题的结果已经很明确,这样的提问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肤浅,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
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想出来的”?
提问只面向少数学优生,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
反思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量,面向多数,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面向尖子。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拙劣的提问。那种“是不是”的提问仅是表面的热闹,对学生的学习无益。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
反思二: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3
一、说明文文本的语用解读策略
(一)解读文本的结构
从语用的角度看,缺乏整体观照就无所谓语境的产生,也就没有了语用存在的前提。因此,解读文本的整体结构,是让说明文教学复位的重要做法。
在解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文本结构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从全文来看,此文严格按照说明文常用的“三段式”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对这一文化瑰宝的总体介绍,用极精练的文字呈现画作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选择画作的精要部分进行重点描述。第三部分是对画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进行提炼概述。这种结构几乎适用于所有同类说明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说明文体例。
这种对文本的整体观照和定位,对于接下去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实施都会起到重要的规定作用,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和构思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二)解读文本的选材
语用规则中的“量的原则”(说多少)和“关系原则”(为什么说)这两条,对于文本的选材具有重要的规定性。我们不能默认文本选材的存在,而需要探询其存在的原因。笔者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进行了以下选材方面的分析:
阅读文本第2~4自然段,我们发现,其内容在选材上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都是从“人”这个角度对画作展开介绍。这样选材既取决于《清明上河图》本身的艺术特色,更是取决于这幅画作的定位――“《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是描绘普通百姓生活的情景,所以课文中介绍的人物是徜徉于市井之间的芸芸众生;第二,是描绘普通百姓眼中的生活情景,因此课文选择介绍的场景是最平常普通的生活片段。
(三)解读文本的语言
在说明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把语言表达得简洁、规范、严密。这是对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机会。
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解读:
第一自然段在语言表述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精练……以第4句为例来进行分析:“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这句话为读者提供了三方面的直接信息――画作的历史、保存的完好程度、收藏的地点;当然还提供了一些隐藏信息,如该画作的文物价值。细读这个句子可以发现,“保存的完好程度”这个信息,是整合在“收藏的地点”这个信息当中,作为句子的一个修饰成分呈现出来的。这种信息有机整合的表述方法,正是使文章显得精练的原因所在……为此,我们至少可以做三方面的事:第一,列表呈现画作基本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第二,对照发现原文清晰精练的特点及原因;第三,背诵积累。
可以看到,这里的解读直接和教学策略的选用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语用指向的说明文文本解读,其实就是站在“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它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一)低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典型性说明文的数量不是很多,同时说明文的语言不是该年段语言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低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制定中,不需要刻意强化对文本文体特征的认识,还是以完成低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读好文、写好字、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提高阅读兴趣为主。
(二)中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中段学生的语言发展一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语言不够规范,表达不够精确;第二是语言的逻辑性比较差。教材中大量出现的说明文,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可以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文本的语言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发现、揣摩文本语言的准确之处、简练之法、严密之道,并通过模仿等手段,学习表达方法,提高语言水平。
(三)高段说明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高段要求学习抓住要点阅读说明性文字的方法。根据该年段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需要做的是:第一,指导学生自觉把握说明文的整体布局,能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实现特定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评价反思;第二,指导结合具体语境,对基本说明方法的使用进行理解和评价。同时,语言的规范、精练、严密仍然是该年段学生的语言发展方向,也应该纳入到说明文教学的目标中去。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策略
(一)准确使用“读”的策略
读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之一,说明文教学亦然。例如在《活化石》的教学中,针对“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这一句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对比朗读的方式,一是把“一代一代”和“一代代”两种不同结构的词语放在一起对比朗读,二是把其他动物“早就灭绝”之快和大熊猫“一代一代繁衍至今”之慢进行对比朗读。两重对比朗读下来,大熊猫“生存年代久远”的特点,学生自然领悟到了。
不同的语用目的,采取读的形式也不同。《活化石》一文可以采用夸张朗读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获得理解,留下印象;而《蝙蝠与雷达》一文,当需要通过朗读厘清课文第三自然段严密的逻辑时,就要代之以自由地轻声地细读,才能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揣摩语句间的关系。所以,朗读虽然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在运用中仍然需要掌握分寸,准确使用。
(二)有效使用“说”的策略
说,是当下很多语文课堂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频率最高,而实际效率却最低的一种方式。其实,“说”的效率取决于其是否在语用指向下、目的明确地“说”。例如《赵州桥》一文的教学难点,是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创举。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李春设计完图纸后开新闻会的场景,要求每个同学以设计者的身份,回答记者的两个提问:“①您打算把桥修成什么样的?②这样的桥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备答,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度自学,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而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记者”的角色,针对学生理解和表述中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追问,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逐步到位。
(三)及时使用“比”的策略
说明文的文字多为简洁、精练,有时一字之差会导致意义的全面异化。这时采用“比”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准确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例如《赵州桥》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这里除了可以把 “参加”一词挖去,进行比较朗读外,笔者还尝试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这个分句去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隋朝”一词不足以表现其历史的悠久。看到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再度介入,用图示倒推的方式,从“现代”一直倒推到“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间年代跨度之大,然后总结出:因为隋代离现在究竟有多远,是很多人没有感受的,所以必须再加上这个具体的时间词,强化年代久远的感觉。这里进行的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指导,其实也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指导,体现的正是语用指向。
(四)深入指导“思”的策略
在说明文的所有语言特点中,小学生最难以领会的是语言的逻辑性。但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性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并且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从语用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把握说明文学习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的指导。
《蝙蝠和雷达》一文中最具美感的文字当数描写蝙蝠夜飞本领高超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用了一串关联词,把各分句之间结合得天衣无缝,句与句之间层层递进,展示出充分的逻辑美。对此,笔者首先利用“比”和“读”的方式,将原文先后去掉关联词、打乱句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原句间的逻辑性;然后指导厘清每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后一句更进一步表明了蝙蝠夜间飞行能力强的特点;最后再将这种层层递进的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里,学生学习了一种“思”的方式――化整为零,层层推进。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相对复杂的文本是很有用的。
(五)经常使用“画”的策略
“画”在语文学习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说明文学习,经常使用“画”的策略,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理解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针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端,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一句,笔者出示了三幅不同的设计图让学生辨析――到底哪一幅图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另两幅设计图的错误,是因为忽略了原文中的什么词而造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对于文本语言的精确和严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强化了“一字未宜忽”的阅读态度,同时对文中表述赵州桥设计的这句话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有效的积累。
(六)适当使用“写”的策略
语用指向下的说明文教学, “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写(表达),语用规则才能被更好地掌握,才能对“读”发挥更充分的促进作用。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4
语文是一个外延宽泛,内涵复杂的学科,和数理化比较起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要巨大的多,因为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谱,它同时具备了塑造人心灵,建立人格以及培养审美趣味的功能,并且语文伴随人的一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育才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学生语文成绩的好与差,出校门后发展的快与慢,事业成绩的大与小,全在乎教师是否具有大语文教育观以及能否做个合格的指路人。要想让学生学会你所教的知识,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让学生有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也说过:“教师要让学生把你所教的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优化课堂教学,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是我在教改路上不懈的追求。
优化课堂教学,就应该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在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这种观念下的语文课是轻松愉悦的语文课,是没有任何包袱和压力的语文课。我的学生邓阳在日记中写道:“语文老师是个极温柔的人,如果把有些老师比作一团烈火,那语文老师就是一方纯净的甘泉,所以上语文课,绝对没有错答问题的的惴惴不安,带着平静的心上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学生的喜爱和褒扬,更坚定了“轻松学语文”的指导观。当然,光有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不够的,还应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常常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果老师能够运筹帷幄,善于梳理,总结评述出一两个有共性的问题,定能大大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凸显其学习的主体性。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要在解决乐学、善学上下工夫,毕竟“抱着走”、“喂着吃”、“捆着学”都无法实现教学目的。调动积极性,就应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应该把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看作是一个宝库,想尽办法去激活它、开采它。学了《中国石拱桥》后,不少同学流于说明文形式化的学习,没能留意“28道拱圈”的细节介绍。对此,我适时提出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对赵州桥结构的研究,文章为什么介绍这个内容的探讨,由此了解到赵州桥的坚固,知晓了介绍此内容的目的,同时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设计未来的桥。学生思维的活跃,超出了我的预料:音乐桥、折叠桥、海峡彩虹桥等便应运而生了,特别是武思思设计的集观光、休闲、餐饮、购物、交通于一身的“梦之桥”,设计图纸与文字一并展示大胆的想象,较为合理的设计,让我看到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愫和小鹰试翼的壮景。针对班里同学思维欠活跃、多数学生疏于感受生活的特点,我们上过电影剧本与电影的对比赏析课(《泰坦尼克号》、《一个都不能少》),文本情节再现课(《皇帝的新装》),特别是“雪中赏悟课”,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4年冬,天公作美,风中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校园银装素裹。望着窗外或静或动的美景,师生的心早已随着雪花轻扬漫舞,所以在诵读了的《沁园春.雪》后,我们带者赏雪、悟雪的任务,飞奔到操场,或行或思,或吟或舞,或与雪对话,或干脆与雪零距离的接触。虽然一节课没能尽兴,但这几十分钟却让学生悟出了雪的勇敢、雪的奉献以及雪的“文过饰非”、雪的虚伪……这之后的作文课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大有改观,借着这次“冬风”,《春风也呼啸》、《又一任花落》、《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感悟生活的随笔接二连三问世,这些有深度的文字,尽显学生思想的异彩。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定向延伸,渗透生活。不拘限于教材,不拘限于知识本身,不拘限于知识的表象,善于抓住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定向延伸,将现实生活的信息和活水注入所探究的内容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富兰克林的《羚羊木雕》时,我们以“我的行为”为话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反思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己的做法;学郦道元的《三峡》时学生们根据自身阅历,对自己的“山水游”滔滔不绝,赵晓婷同学还结合课堂表述,整理写出了散文《红石峡,人间仙境》。文笔洒脱、生动,感情细腻真挚,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此外,正在进行的三峡水利工程、三峡移民等都成了探讨交流的话题。“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能够“自由呼吸”的课堂上发表看法,交流见解,拓宽了思维,深化了自己的认识。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情感,沟通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内心感到学习是自己的迫切需要。总之,在新课程改革思想下,我们应转变观点,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改变教学策略,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体验到创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真正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而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每名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并以此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创设情境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较好途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这样就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与文章作者共同体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的重大意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只有在体验中才会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对象进行交互,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无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2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包括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知识,有一些文章的内容很难被理解,即使语文教师有再善辩的口才也无法描述抽象的事物,再有就是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较少,阅历很浅,有些知识无法理解和把握,如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重在说明事物的外在特征、内在联系、相关性质、事物成因、作用功效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学习说明文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到实地考察、观察实物或观察过程,显得抽象难懂。那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文字说明、声音进行巧妙融合,将图像的辅助理解、视频的绘声绘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弥补说明语言的语言抽象性,以致突破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通过图示,学生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1.3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领域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使信息更丰富,加快了资源的共享。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和知识舞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适时地拓宽了教学领域。有许多课文的时代离学生实际生活相隔久远,有的课文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或要素,学生不可能去实地考察,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明讲解,不能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不能形成形象的直观感知,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相关的图景、事物形状等,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与文章时代背景有关的文学知识,再现当时时代的生活场景,展现实地情况,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2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它不完美的一面,语文教师既要认识到还要理解到,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毕竟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
如果课堂上教师过度迎合学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刺激,只大量堆砌图片和音乐,大玩花样,就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从而导致学生脱离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2.3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力求将课件设计得非常全面,从导入、提问、分析、答案、板书到作业甚至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语都全部放进了课件中。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教师的能动性难以很好地发挥。学生也没有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2.4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少教师将大量的资料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这从正面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过幕了。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教学目标调控课堂多种形式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文本、生活与学生心灵对话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但作为学生领路人的教师,如果无所作为,任由学生在阅读时信马由缰,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严重参差不齐。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节小学阅读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之无愧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教学目标要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要能评估、可检测。
(1)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在确定《赵州桥》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笔者认识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就设定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一教学目标。从学生熟悉的长城、颐和园讲起,由此导入课题,让学生怀着自豪的心情开始学习,在了解赵州桥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以前的经验。对于要教授的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疑问,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分析。比如,在上《钓鱼的启示》之前,笔者设计了学情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了课文的朗读情况、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感悟、生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学生的问题和课文的相关资料。这样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授课时就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课堂效率就更高了。
(3)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检测。上完一节课,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或者作业的情况来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检测。如果确定的目标当堂没有完成,必须找时间补上。因此,教学目标的检测,也有利于以后教学目标的制定。
2 注意组织调控课堂
上好一堂课,光靠备好课是不够的,课堂上的成功组织和调控也至关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随时组织调控课堂,真正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之中。
(1)课堂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堂课的质量。因此课堂导入要讲究导入艺术,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比如在执教《触摸春天》时,一上课,笔者就伴随着轻缓的音乐播放了一组春天的美景图,通过艳丽的色彩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回忆,轻而易举就把学生带入了色彩斑斓的春天。
(2)精神饱满、语言精当。课堂主要靠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调控,因此课堂上教师语言应该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教师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疾缓富于变化,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听起来不会走神;教师精神饱满,以情动情,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探求、参与课堂中获得新知。
(3)限定时间,提高效率。在一次检查预习时,笔者给学生安排同桌合作读生字词,学生们用了4分钟才完成检查。为了提高效率,在下次检查预习时,笔者在要求里加上了时间限制:“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同桌检查生词认读,同桌读错的你就教给他。同桌都认识了就马上坐好。看哪对小同桌能最快完成。”让人高兴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4)课堂语言,贴近生活。执教《孔子拜师》时,笔者注意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以前对孔子和老子了解不多,只知道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课前笔者搜集了孔子和老子的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呈献给学生。以激起学生对孔子和老子的崇拜之情,调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热情。比如出示了一张图片,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的“和”,看到这熟悉的画面,孩子们个个很激动。接着告诉学生:“这就是孔子人文理念中的“和为贵”中的“和”。简单的介绍,激起了学生会对孔子由衷的佩服和赞叹。
3 指导、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阅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想让学生不等老师解说,自己了解文本的含义,就得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地阅读文本,把读的功夫落到实处。
(1)创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创设疑问,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比如在学习《窃读记》时,笔者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课文“读书是件好事,小林海音为什么要窃读呢?”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去读课文。在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去思考“在窃读的过程中,她有什么感受?”这样学生就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线,高效地完成了阅读任务。
(2)教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如果说平时对课文的讲解是“扶着学生走路”,那“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前,教师必须教会他们阅读方法,帮助他们走得更好。比如在教授《从现在开始》时,笔者先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详细讲解了狮子大王、猫头鹰大王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它们的想法,然后模仿它们的样子读读这几句话。因为剩下的部分和前半部分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小组内展示阅读成果。最后演情景剧时,绝大部分学生能把袋鼠大王、猴子大王表演的活灵活现。
(3)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课文理解程度的途径。课文读正确是最低标准,更高层的要求是学生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体会。在此过程中,朗读的指导非常关键。要从句子的停顿、强调、语气等方面指导学生的朗读。经过训练,使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读中,听出她对课文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