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夕的由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夕的由来范文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据说,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之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那时乞巧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简直成了人的海洋,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庆的节日。
七夕节还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老牛感其善待,面授计谋,教他如何娶织女为妻。有一天,众仙女们到银河沐浴,藏在暗中的牛郎突然拿走了织女的五彩衣。惊惶失措的众仙女穿衣飞,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和女过着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一年后织女生了龙凤胎。老牛临死之前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遇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老牛埋在山坡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和牛郎成亲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着一双儿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挥,昔日清浅的银河霎时间变得浊浪滔天,将牛郎织女隔在银河两边。从此,牛郎织女眼泪汪汪,隔河相望。后来王母娘娘准许每逢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于是人间喜鹊飞上天空为牛郎织女搭桥,谓之鹊桥会。据说在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所谓七夕节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摆上些瓜果,赛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此时如有蜘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太乞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乞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拿来面、菜,一块儿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饺子,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的斗巧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饽饽,烙果子,有些地方还有做巧芽汤的习俗,即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儿童吃巧芽,聪明伶俐;后来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则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哭泣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相传这天喜鹊极少,它们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如今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成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为“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赐以巧技,或者捉一只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后如已结网,则称为得“巧”。
在绍兴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少女,独自一人偷偷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倘若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位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如意郎君。
为了祈盼牛郎织女能在天庭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不分离。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若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曰“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七夕节到来之前,姑娘们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再用水浸泡,使之发芽,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之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空跪拜,称为“迎仙”。
七夕的由来范文2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七夕的由来范文3
最浪漫的七夕礼物梳子
女孩子是爱美的,喜欢对镜梳妆,如果是你给她梳头别有一番乐趣, 这才是七夕情人节最好的礼物。
鲜花
鲜花吧,最便宜了,女孩子还喜欢。 一般是交往时间没有二年的女孩子特别喜欢。
陪伴
好好陪她一天。
爱
告诉她你爱他
小饰品
好看的小饰品(如果她喜欢戴这类的)
女孩都喜欢玩具小动物的,比如小熊猫等,就是那种大的,毛茸茸的大熊猫,女孩子一般都喜欢这个的。
七夕情人节美丽的传说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命题。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是我国的七夕佳节,是诸多传统节日中最具罗曼蒂克主义的一天。有关七夕节由来的传说,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遥远的过去,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家贫穷的小农户。家里有一对兄弟,他们的父母早逝,弟弟牛郎为人忠厚老实,哥哥娶回了一个刻薄吝啬的妻子。这个嫂子怎么看牛郎不顺眼,便给了家中的一头老牛将他赶出了家门。可怜的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他每天照顾老牛,起早贪黑地劳作。原来这头老牛不是一般的凡物,他本是天上的神牛,后被贬下凡。老牛同情忠心于牛郎的朴拙善良,偷偷帮助他与下凡嬉戏的织女邂逅,两人一见倾心,织女自此嫁给了牛郎,两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奈何织女是天上神女,与凡人结合实是触犯天规,被王母娘娘抓了回去。相爱的恋人两分离,老牛牺牲自我,让牛郎拿自己的皮制靴上天找回织女。牛女带着两个孩子上了天庭,却被王母娘娘用簪子划出一条无垠的天河阻隔了他与织女。后来,世间被他们的爱情所打动,成千上万只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自发飞来搭成鹊桥,有情人得以相会。这便是七夕节由来的大概了。
七夕各地习俗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七夕的由来范文4
Virtual Construction(VC),可称为虚拟建设,或虚拟建造,本文对此不加区分,统称为虚拟建设。虚拟建设来源于两大方面:
1.1 来源于以虚拟现实(VR)等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美国,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人体器官位置跟踪、音响处理、交互传感、网络通讯及建模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它为人机交互对话提供了更直接的真实的三维界面,并能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1].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工程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 863 高新技术计划将 VR 技术列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此后 VR 技术在我国得以发展。以下是建筑业应用 VR 技术取得的一些成果:
Graphisoft 公司开发了以“虚拟建筑”为核心的 Archi CAD 软件,对设计项目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视、可编辑、可定义。Ahmed F. Waly 等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技术(VR modeling techniques)和面向对象的 CAD 技术开发了集成虚拟计划工具——虚拟建设环境(VCE),该工具可以经济而逼真地模拟主要施工过程,并可检验各种行动方案[2].
二滩电站的展示部分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轻松浏览二滩环境及大坝的任意一个部位[2].国内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仿真和可视化计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模拟各种施工过程[3].上海正大广场工程是我国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
技术层面的虚拟建设可以在下列方面得到应用:(1)规划设计阶段:采用计算机信息通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人机界面、计算机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可以逼真地展现建成后的项目是否与周围环境匹配,以优化规划方案;建立三维虚拟场景,使建筑、结构、设备设计协同进行;通过改变视点和光源设计、修改材质等,方便设计师和顾客沟通和评价处于设计阶段的各种方案;借助于 VR 浏览器虚拟巡游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从而提高设计效果和设计质量;检验建筑设计的可施工性等。(2)施工阶段:通过虚拟仿真在施工前对施工全过程或关键过程进行模拟施工,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或优化施工方案;对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以分析影响项目的安全因素,达到控制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可视化施工计划进度和实际形象进度等。这些应用都将大大提高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管理效率。
1.2 由虚拟企业引申而来
虚拟企业又称为虚拟组织、虚拟公司等,本文对此不加区分。
“虚拟企业”一词由肯尼斯。普瑞斯等人于 1991 年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先提出。“虚拟企业可以视为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企业等多个伙伴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销售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4]自此以后,关于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成为管理科学中一个研究前沿和热点,并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5].
虚拟建设的概念由虚拟企业引申而来,是虚拟企业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美国发明者协会于 1996 年首先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
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上[7],即研究如何利用 3-D CAD、4-D CAD、VR 等计算机技术将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集成。主要研究项目有:OSCON 项目、ATLAS 项目、SPACE 项目、CAVALCADE 项目、WISPER 项目、OSMOS 项目、DIVERCITY 项目,不少项目已有成果报道等。
(2)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有:徐友全做了题为《虚拟建设模式(Virtual Construction)的研究》的博士论文,论文从虚拟企业理论出发研究了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设计原则;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模型、组建步骤及协调中心的组织和任务;虚拟建设模式信息系统(PIS/NT)的概念和功能[5].何清华在《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一文中总结出虚拟组织必须具备的特点,然后提出将虚拟组织应用于建筑业的可行性及挑战性;最后提出虚拟建设的组织模式、特点及对建筑业所带来的意义。彭勇在《虚拟建设——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中分析了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并概述了虚拟建设实施过程中信息分类的方法等。
转贴于
2 、虚拟建设内涵
集成的虚拟建设要点如下:(1)工程项目是虚拟建设的对象和载体,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产品供应链;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因此也形成一条价值链,链上的每一环对应着实现价值增值的一项或数项能力。图中价值链上的圆圈即表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过程,同时也表示实施项目所需的设计、施工等能力。(2)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细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全部专业能力,即只是上述供应链中的一环或几环(如我国鲜有具备设计+施工能力的企业),如果没有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分包商可以看作是总包商的协作单位),根本无法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任务。而从市场需求看,顾客对企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顾客要求企业能提供形成建筑产品的全过程服务。因此,为满足顾客需求,这些企业唯有跨越组织界限,在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间开展合作,以“虚拟组织”形式来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从而扩展自己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进行组织管理层面的虚拟建设。图中核心企业可称为头脑企业,是智力、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在供应链中占据核心位置;伙伴企业可称为躯干企业,处于供应链中的其他位置,但能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项目实施全过程贡献力量,是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3)虚拟建设成员可以组成项目联营体,也可以形成总分包关系,基于合同契约进行合作。为了取得组织管理的成功,应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如战略联盟、并行工程、企业流程再造、优化方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并利用可视化、VR 等 IT 技术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集成,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达到高效进行项目管理的目的。(4)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实施,应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设计方案优化,可视化设计、施工效果,施工过程模拟,施工方案可实施性检验等,即要进行技术层面的虚拟建设。这一层面的虚拟建设建立在现代各项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如: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CAD 技术,VR 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各种现代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各种集成技术等。
3 、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实施虚拟建设的状况是:初步涉及技术层面的虚拟建设,已有应用成果报道;组织管理层面的虚拟建设处于理论研究的初始阶段,未见应用成果报道。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1)理论研究重视不够;(2)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建筑业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步伐缓慢,技术层面的虚拟建设急需大力推广;(3)组织管理层面的虚拟建设涉及管理、经营理念,需要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相对较难实施。
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建设的实现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而过渡到组织管理层面,最终实现技术和管理的集成。短时期内,我国建筑业企业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大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在企业发展方面,着力发展培养核心能力,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先进生产和管理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虚拟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民、刘珍平、张培仁等。虚拟现实在水坝系统中的实现。计算机应用,1999,19(8)。
[2] Ahmed F. Waly, Wslid Y. Thabet. A Virtu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or p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 (12): 139-154.
[3] 袁向荣、高勇利、卜建清。结构工程及虚拟现实技术。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13(3)。
[4]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
[5]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
[6] 彭勇、邢文。虚拟建设——新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2)。
七夕的由来范文5
关键词:高中主体性德育
正值元宵节的2009年2月9日晚间20点27分,某地一座十五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在烟花爆竹声中燃起了大火,消防水龙喷射高度不够无法扑灭火焰,6 个小时后才扑灭。
由此想到,如何解决高层建筑消防灭火问题?能不能用一种羊群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呢?
当一只羊在受到狼的攻击时,被捕食的机率几乎是100%,而一群羊在受到狼的攻击时,其中任何一只羊被捕食的机率会降到1%以下。
当一座高层建筑独立于大地之上,由于高压水炮无法射到上半部,所以在火灾中被焚毁的机率几乎是100%;如果是一群楼集中在一起也许每一座楼在火灾中被焚毁的机率会降到1%以下。
分析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1、当一座独立的高层建筑着火时,自身灭火和供电装置往往会因燃烧而损毁,无法完成消防灭火任务;而一群高层建筑中的一座发生火灾时,从其它高层建筑上可以发射水炮向着火的高楼喷射灭火,只要楼间距离适当,不至于互相引燃火灾,而又能互相用高压水枪灭火就行。
2、当一座高层建筑着火时,往往因楼内浓烟有毒而无法进入,从地面又无法向高层着火房间实施消防灭火作业;而一群高层建筑中的一座着火时,从其它高层建筑中可以容易地向着火房间实施中等距离灭火作业,如发射灭火弹等。
3、当一座独立的高层建筑着火时,烟火封锁了楼内通道,人员无法从楼内逃离,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当两座以上的楼群中的一座着火时,从其它高楼上可以向着火的高楼上抛射救援绳索解救被困人员。
4、如果采用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塔的互相联通的桥梁,则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两座高层建筑之间的桥梁,在第一时间有效实施求援和灭火。消防灭火设备还可以集中使用和互相借用。如果火焰引燃两座高楼之间的桥梁,那么只要用水龙封锁另一端通道口,待桥梁烧断以后就不会危及另一座高层建筑了。
5、每一座高层建筑顶部水箱存储消防水源,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员携带抽水灭火水枪,从楼顶向着火大楼的火源喷射灭火。
综合以上多种方式,群体式高层建筑将比孤独一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系数增加许多。带有互相连通的高层桥梁的群体高层建筑的安全系数将可能最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主流的高层建筑灭火思路,一是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针对小火、初期火灾,能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快速自动扑灭火灾。二是如果小火没有得到控制,火势发展至猛烈阶段,那么灭火要主要依靠建筑内部的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立足于内攻,注意这里不是主要依靠消防车,因为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消防车的喷水压力满足不了要求,同时“见火出水”的灭火效力最高,只在外部喷水无法有效控制火势。cctv大厦这起火灾有点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它还在建设过程中,消防设施还没有建好(这也提出了在建建筑如何防火、灭火的问题),所以只能靠消防车供水灭火。
1、当一座独立的高层建筑着火时,自身灭火和供电装置往往会因燃烧而损毁,无法完成消防灭火任务;而一群高层建筑中的一座发生火灾时,从其它高层建筑上可以发射水炮向着火的高楼喷射灭火,只要楼间距离适当,不至于互相引燃火灾,而又能互相用高压水枪灭火就行。――这个想法其实挺好,室内消火栓由于需要人操作,压力不能太大(太大人握不住),如果能从临近的楼利用高压固定水炮灭火,灭火效率应该较高,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这个临近的楼的水炮设置在哪里?如果每层设一个,是不是太浪费了,毕竟火灾只是小概率事件;二是楼间距应该设置多少比较合适,太近了会遮挡阳光,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火灾时的热辐射很强,会引燃没着火的这栋楼。如果太远了水炮的威力又得不到体现了。
2、当一座高层建筑着火时,往往因楼内浓烟有毒而无法进入,从地面又无法向高层着火房间实施消防灭火作业;而一群高层建筑中的一座着火时,从其它高层建筑中可以容易地向着火房间实施中等距离灭火作业,如发射灭火弹等。――灭火作业其实完全能够做到,现在消防员的装备有隔热服还有空气呼吸器,减轻热量和烟气伤害,只是价格比较贵,目前装备还不是特别到位,另外设备的性能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当一座独立的高层建筑着火时,烟火封锁了楼内通道,人员无法从楼内逃离,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当两座以上的楼群中的一座着火时,从其它高楼上可以向着火的高楼上抛射救援绳索解救被困人员。――这是一个应急疏散的好方法,只是方式可能还需要完善,因为高层建筑上风很大,如果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恐怕在这个高度上多数不敢作出滑索这样的行为。
4、如果采用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塔的互相联通的桥梁,则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两座高层建筑之间的桥梁,在第一时间有效实施求援和灭火。消防灭火设备还可以集中使用和互相借用。如果火焰引燃两座高楼之间的桥梁,那么只要用水龙封锁另一端通道口,待桥梁烧断以后就不会危及另一座高层建筑了。――高空连廊用于求援和灭火是一个好方案,但是成本比较高,现在高层建筑都可以使用消防电梯用于救火(消防电梯的防火性较好,能够在火灾时运行)
七夕的由来范文6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对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睡醒的时间里会东看看西瞧瞧,黑白的,多彩的,怎么都看不够。
追随移动物体
妈妈拿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如红色小球),在宝宝眼睛的正前方慢慢地移动,吸引宝宝的注意。渐渐地,宝宝的目光就会追随小球移动。
目光交流
妈妈用温柔亲切的声音叫宝宝的名字,让他把视线慢慢集中到妈妈脸上,接着妈妈和宝宝轻轻地说说话,这时宝宝自然就会看着妈妈。如果妈妈一边和宝宝进行目光交流,一边抓住宝宝的手或脚,宝宝会更喜欢。
你知道吗?
宝宝出生后的第1个月,就会逐渐对观察周围环境产生兴趣。随着视觉的发育,宝宝用眼睛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会逐渐显现出来。
2个月以后的宝宝就是一个小小的观察者了,他特别喜欢观察人脸或人脸的照片,还喜欢看缓慢移动的物体。
在与宝宝视线平行的位置有3类东西很容易引起宝宝的视觉探索兴趣:对着婴儿床摆放的镜子,画有人脸上半部图案的玩具,宝宝仰卧时能看到的呈现在眼前的颜色鲜艳的物品。
用耳朵听
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自然中的流水声、风声,我们嘴里发出的种种声音,拍手的声音,玩具发出的响声……这些声音都在丰富宝宝的听觉体验。
妈妈的歌谣
妈妈一边注视着宝宝,一边用温柔的语调给宝宝哼唱有节奏的童谣。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熟悉了妈妈的声音,现在听到押韵上口的童谣就更加喜欢了。
听音乐
白天玩耍时,可以适当地放一些优美的乐曲或节奏感强的音乐给宝宝听,这对小家伙大脑发育有刺激作用。
你知道吗?
2个月左右的宝宝对倾听自己用口水在嘴里发出的声音十分着迷。特别是在没有人打搅他的时候,他会经常玩吐口水游戏,来对声音进行探索。从这时起,宝宝对声音的兴趣将会不断增长。
用小手触摸
品尝自己的小拳头
出生不久的宝宝就喜欢把小手握成拳头放在嘴里吃,3个月大的宝宝还喜欢观察、研究自己的小手,有时还会抓自己的衣服和床单放进嘴里咬。妈妈不用担心,只要没有危险,就不要制止宝宝这样的尝试。
抓呀抓
大约5个月开始,宝宝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喜欢抓一抓了。妈妈可以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放在他面前,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将玩具递给他,还可以晃动玩具,让他试着去抓。
小手指摁一摁
8个月以后的宝宝喜欢用手指去摁东西。妈妈可以给他玩具电话或有小摁钮的玩具,让他用手指去摁一摁。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小孔洞的积木,让他可以把手指伸到小洞里去。
贴心提示:积木做工要精细,小洞要比宝宝的手指头大一些,防止卡住宝宝的手指头。
你知道吗?
从2个月左右开始,宝宝的双手逐渐在他的探索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直到2岁左右,宝宝对自己手的兴趣都在逐渐增加。你给他东西,他不再满足于看了,而是希望在探索中手眼并用。他会花很多时间去触摸物品,摸了之后再放进嘴里啃咬。
用身体探索
抬一抬头
宝宝趴在床上,妈妈拿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并在宝宝的前上方逗引,吸引他抬头去看。妈妈还可以在宝宝前面20厘米左右的地方放一面镜子,这会让宝宝觉得更有趣。这样可以帮助宝宝练习抬头,学会更好地控制头部。
小手小脚碰一碰
妈妈用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左右手。先让宝宝的左手去碰右脚,再让他的右手去碰左脚,或者双手同时碰双脚。一边玩,一边说:“小手碰脚丫,小手、小脚碰一碰……”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宝宝手和脚的动作协调性。
翻一翻身
宝宝仰面躺在床上,妈妈用手推着他的腰肩部,或向侧面拉动他的下肢,帮助他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妈妈还可以拿一个可以捏响的玩具,在宝宝的侧边捏一捏,吸引宝宝注意听,帮助他向发出声音的一边侧过身来。再换另一侧把玩具捏响,帮他向另一边侧过身去。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练习翻身。
拉一拉,坐起来
宝宝仰躺在床上,妈妈用双手握住宝宝的双手,当感到宝宝在用力时,慢慢地将他拎起来,使他从躺的姿势变成坐的姿势。这样来来回回,每天玩三四次,可以锻炼宝宝全身的肌肉,对他日后练爬行和学走路都有帮助。
你知道吗?
在宝宝的发育过程中,有一件事情可以导致一个飞跃,这就是抬头。抬头能力的增强,可以扩大宝宝的视力范围。相应地,也推动了他对这个三维世界的认识。
扶着站起来
8个月以后的宝宝扶着沙发、椅子可以短暂地站起来。这是宝宝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双腿除了在空中蹬以外,还可以支撑自己站起来,真的是好奇妙啊!
爬过去
妈妈坐在床上,两腿伸直,让宝宝趴在你身体的左侧。这里妈妈可以右手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逗他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放在你的身体右侧,吸引宝宝从你的腿上爬过去拿到玩具。8个月的宝宝要开始练习爬行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活动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控制力。
小青蛙,跳一跳
妈妈在椅子上坐好,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让他的双脚踩在你的大腿上。你的脚跟有节奏地抬起、放下,带动宝宝的身体上下跳跃。此时的宝宝自己也会有意识地蹦跳。可以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小青蛙,跳一跳;小青蛙,蹦一蹦。”这样可以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为他日后站立和行走时用腿支撑身体重量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