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里的生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范文1

误区一:将“对标”与“达标”混淆。对标,是指与优秀的竞争对手或行业标杆企业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本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循环提升的过程。达标,是指达到规定的标准,例如污染物排放达标等,是为完成管理目标而推行的检查、验收、评比、定级和评优为手段的活动。前者是主动的进取行动,后者是对规定的执行。

误区二:仅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标。由于技术经济指标是可量化的,对标操作简单快捷,许多企业设计的对标指标体系仅仅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这是对对标内涵的片面理解。对标管理不仅可以瞄准标杆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还可以对比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规模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对标,企业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因具有特殊性,不能、也没必要纳入对标体系。

误区三:标杆选择只局限于竞争对手,且只求“最好”。许多企业认为只有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才具有可比性,而且只有同最优秀的对手对比才有意义。其实不然,选择竞争对手作为对标标杆只是对标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行业标准值、行业非竞争对标伙伴信息等方式获得的数据也很有价值。同时,由于“最好”的企业与本企业相比,可能在收入、规模、员工数量、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市场区域情况等存在很大差异,指标的可比性较差,因此对标标杆的选择应遵循“最好的不一定是最佳,合适才是最好的”原则。

误区四:将预算完成情况等同于对标。有的企业由于对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是为了应付检查,将指标同预算指标进行对比,美其名曰“对标”,结果100%指标超过或达到预算指标,这是极其荒谬的。真正意义的对标管理,应该是将本企业的指标同标杆企业进行对比,关键在于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订方案,采取措施,改善提高,如此循环,实现持续改进。

误区五:“自上而下”进行对标。所谓“自上而下”对标是指上级单位“帮助”下属企业进行对标,他们收集下属企业的信息,与行业标准值或优秀企业进行对标,得出下属企业所处的位置,进而评定下属企业所处的等级。这也是对对标管理的狭隘理解。对标管理应该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对标指标体系,选择对标标杆,制定赶超策略。上级单位可以扮演监督、指导和事后检查、考核的角色,而绝不能“反客为主”。

误区六:对标“重结果,轻过程”。有的企业只在年终(中)将指标进行对比,得到一个对标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完全抹杀了对标管理持续改进的初衷。对标管理应该是一种活动(行动),是一个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连续、循环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不能只关注某一时点数据。

误区七:对标管理与企业绩效考核两条线。将对标管理情况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激励机制相挂钩,才能推进对标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对标管理考核除了要关注指标的绝对值(时点值)外,更重要的是考核相对值,即对标活动开展前后指标的改善程度。只有相对数才能真正反映对标管理效果。

误区八:认为对标管理是大企业的事情。最早开展对标管理的是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有人以此推断:对标管理是大企业的事情,与小企业无关。其实,不仅小企业需要对标,政府机关同样需要对标。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通过有选择地开展对标活动,建立与优势企业的对话机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政府机关通过开展对标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表里的生物范文2

一、如何提高物理表达能力

1、课堂同步反馈: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达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从容陈述自己对物理问题看法的能力,又能针对学生在物理表达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指导,反馈时差越短,教学效果越好。

2、课后延时反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或是组织必要的检测手段,通过课后教学反馈来实现。批改作业、试卷一定要及时,努力缩小延时差,有效调控物理教学。

3、充分发挥物理教材的潜在功能: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物理语言表达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另外,教材中编排了相当数量的物理论述题。有解释物理现象的,有推断物理规律的,也有质疑物理问题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

二、要求学生按解题规范来答题

1、要正确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审题是解题者通过反复读题,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进而进行分析、综合,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可分为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理状态和过程、明确条件和目标、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等步骤。仔细、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是物理解题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得好,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一般能用整体法尽量用整体法。二是每个物理题研究对象一般由若干个物理状态和过程组合而成的,准确分析这些状态及过程是审题的关键步骤。解题者应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搞清题述物理状态及过程,并用简图将这些状态及过程表示出来,再借助简图分析这些状态及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三是明确条件和目标,是指“题目告诉了什么? “题目要求什么”。这是解题者必须明确的两个问题条件的分析,主要是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找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和转化,发现多余条件,予以舍弃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把模糊的目标转化为清晰的目标,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难于接近的目标转化为便于接近的目标等。

2、要构建物理模型、准确列出物理方程。列物理方程是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理解题意,是否正确构建物理模型的重要标志。物理方程是由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决定的有现象、有过程就有与之相对应的物理方程。现象改变了描述物理现象的物理方程也改变了。一是物理方程的分类基本方程:由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直接表达辅助方程:反映题目的具体要求,如临界条件、极值条仁等。二是列物理方程的顺序:按现象先后顺序列方程或逆着现象先后顺序倒推列方程;按“先基本方程,后辅助方程”的顺序列。

3、要严谨表达、思维过程表述要规范。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后,由方程导出最后结果的过程就是演算过程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高考评分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平时解题时注意规范化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流畅性,有利于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要画出必要的分析图;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列出重要方程;主要演算步骤,将统一单位后的已知量的数据代入:最后的计算结果必须写出单位。

4、要完整解题,答案规范。完整的解题应包括:文字叙述;原始方程;方程变形;代人数据和单位;计算结果或检验。答案是解题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答案能清晰地反映出解题的最后结果。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要注意计算结果的验证、取舍,还要注意答案的完整,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矢量的大小、方向等。要做到答案规范,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表里的生物范文3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在动作的表现上不仅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也是内心情感的充分表达。[1]舞蹈也是一种表演形式的艺术,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生活中的感悟和理解。舞蹈表达着舞者的精神世界,通过自己的专业性动作和一些创新风格的融合,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开始产生多样化的特征,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开始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仅仅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那么在舞蹈的过程中就会涉及一个深刻的问题:舞蹈表现力。

二、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可以从本质上打动人的内心世界。舞者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将自己的感情世界传达给观众。当年的“千手观音”引起了观看者的震撼,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效果是因为舞者的舞蹈表现力。相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学生而言,仅仅具备基础的舞蹈动作是绝对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具备细腻的情感,然后与自己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将情感表达给观看者,只有这样舞蹈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总而言之,根据相关学者的阐述舞蹈表现力分析可以这样来解释:首先,基本形体动作构成了舞蹈的基本模式,但是舞者一定要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舞蹈技巧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真正的将自己和舞蹈融合为一体,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和情感中可以看出表演者的快乐、喜悦与忧伤,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神态、表情中体会细腻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共鸣。

三、舞蹈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一)传达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观众或者给观看者一定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相应的神态来传达该舞蹈的精神内涵。[2]同样的舞蹈作品不同的表演者会诠释出不同的风格,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在舞蹈的编排上独具创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舞蹈者会传达出舞蹈的精神内涵,这才是舞蹈真正的魅力所在,只有将精神层面的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评价舞蹈演员的重要标准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只有单纯的舞蹈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看舞蹈的难度系数达到了多少,而是看重舞者是否具备很强的舞蹈表现力。舞蹈是由一个个舞蹈动作组成的,但是这些都只是机械的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要想达到艺术语言的层面,就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误导表现力。

四、普通高校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与普通的文化课知识学习不同,舞蹈专业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在与时俱进,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传统的舞蹈教育也属于“填鸭式”教学,授课老师知识根据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舞蹈知识的传播,这在很多程度上就损害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且很多的老师片面追求舞蹈技巧,导致的是舞蹈表演毫无新意而言,很难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针对以上种种现存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倡老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体发展的特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一方面老师要进行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要求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并且热爱生活,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具有生活张力。[3]课下老师要与学生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改进。

学校也可以增加一些舞蹈比赛或者不同形式的舞蹈演出,让每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会加强对舞蹈的创造性。也可以实行舞蹈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舞蹈再创造,一方面加深了对舞蹈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舞蹈老师不同于普通专业课的老师,舞蹈老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和审美水平上。一个优秀的舞蹈老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舞蹈的特殊性,舞蹈不是死知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创造活动,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地启发学生,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每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都真正的热爱舞蹈。老师要真正的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另外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要敢于打破陈规,根据舞蹈的不同种类,不断地启发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舞蹈创新,在舞蹈中一方面注意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要融入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最后在音乐的渲染下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所以一个舞蹈老师只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独特并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审美水平。

表里的生物范文4

关键词:问题解决 表征能力 精细作业研究法

【中图分类号】G633.9

生物在众多学生的眼中是一门偏文科的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多记忆就可以把生物学好。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历年的高考导向都反应了生物问题不再局限于表面层次,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一直是萦绕于生物教学中不变的话题。

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事物正确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Larkin和McDermott[1]将表征概括为4个层次:①字面表征;②朴素表征,或“真实世界”表征;③科学理论表征,也叫“物理”表征;④数学表征。其中文字表征和朴素表征主要由问题的表面特征决定,属于低层次的外部表征的范畴;物理表征主要由问题的深层次规律决定,属于高层次的内部表征。表征的越深刻,表征的手段越丰富,问题解决效果就越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Simon[2]认为若问题有了正确的表征,可以说已解决了一半。

本研究采用精细作业分析法,对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生物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了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学生认知层次及遇到的困难,为以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高效生物课堂,提供建设性意见。

1 研究方法

1.1实验的被试

测试形式:闭卷考试。测试的对象是兴义市八中高一年级高素养班(6)班和(7)班学生,被试人数分别为51人和53人。

1.2 实验的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精细作业分析法[3]。精细作业分析法是指认真研究学生解题过程,从中发现典型的错误类型,同时根据学生每个表征阶段完成的情况打分,从而对学生各个层次表征能力实现量化统计分析。这是本文实证部分分析测试卷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典型的错误产生于不完整、不准确的思维加工,一般不是随机产生的,可以为找出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特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试卷组成的三个部分

①测试的生物问题。题目要能涵盖较多的生物知识和方法,利于了解和分析学生掌握各个生物知识的情况。题目总体难度适中,既符合高考要求,又符合测试人群的能力水平。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问题组成测试用的生物试题(详见附录)。

②辅助问题。由于文字表征和朴素表征较为隐性,并非显性表征,因此不易从卷面答题情况分析其表征情况。为此,每道题目都设计了几道辅助问题,用于了解学生其隐性的表征情况,评分时会根据辅助问题加以评分。(详见附录)

③补充测试。学生可能会因为前面层次表征的困难导致无法继续后面的表征过程,但其实学生是能完成后面的表征过程的,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影响分析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先通过辅助问题率选出这部分学生,再告知其对应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或者生物知识和方法分析其是否能完成剩下的表征过程。

(2)表征能力得分的处理方法

采用给各个表征阶段分别打分统计的处理方法,每个表征层次总分为3分。试题A和试题B,以概念推导分析设计,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和辅助问题。其中问题和辅助问题(1)代表学生文字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2)代表学生朴素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3)和(4)代表学生科学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5)代表学生数学表征层次。全对的给3分,只答对辅助问题的给1分,否则得0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

若学生是通过补充测试求解得出结果,依然根据上述标准赋分,不作扣分。

1.3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

2 结果分析

2.1 各表征层次的差异

试题A(光合作用问题)4个表征层次得分呈很显著的递减趋势。随着表征的深入,得分降低。其中文字表征层次得分较高,除了2位同学对题目一知半解,得1分以外,其他全部能读懂题目并理解题目意思,得3分。数学表征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数学表征过程无从下手,也有大部分同学以偏概全,不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并回归到实际情况设计完整的实验。(图1)

试题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问题)4个表征层次整体也呈递减趋势,但科学表征过程例外,超过了朴素表征过程得分。可能源于综合题目知识联系的薄弱,或基础的不牢固。因此注重基本知识,是知识层层深入的基础。(图1)

另外,与孙瑞娴[4]研究结果相同,试题A与试题B各表征层次,优生表征能力强,问题解决更有效.

2.2 性别差异

从试题A的分析结果看,无论表征过程的哪一阶段,男生表征能力均优于女生。尤其是数学表征阶段,男生对问题的理解很明显超过了女生,比女生高0.44分(图2)。试题B的文字表征与数学表征过程女生略高于男生(图3)。这也是女生学习扎实,更关注于基础知识的一个体现。同时,女生的认知过程慢,需要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

表1 试题A与试题B表征全体学生平均得分

2.3 试题A与试题B表征能力差异

总体来说,试题A单独分析光合作用时,学生表征能力要优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题。

试题B反应的学生表征过程,科学表征反而高于前面的朴素表征甚至文字表征,这在知识的理解过程中是一种反常现象,同时也反应了学生明显注重后期的分析,而忽略了相关基础的知识。也可能与老师上课时强调重难点知识有关(表1)。

3 教学建议

通过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表征能力的研究,发现学生问题表征水平是可以通过相关有效途径提高的:

1、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多元化表征。加强变式训练,一题多变;或者通过文字、图形等外在表征,理解问题并将抽象化的信息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像、符号、图表等;激活头脑中与之相关的图式,建立适宜的科学表征和数学表征。同时,注意让学生及时反馈,暴露其思维过程,有针对性的训练重构问题表征的能力。

2、 建构结构化的生物知识图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表征能力[5]。学生对问题进行表征时总是首先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与外部相近的问题图式,这时问题解决过程基本就是选用合适的问题图式过程。对于高水平的问题,表征时需要深化整合、灵活迁移已有的问题图式;对于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没有直接同化当前情境的图式,问题表征过程也就是尝试建立这类问题的新图式。

3、 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与问题表征水平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对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在朴素表征和科学表征环节,数学表征可以推移到高三阶段。学生有效的建立了科学表征,问题解决就水到渠成了。女生的认知过程有别于男生,科学表征能力略低于男生。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女生的学习,必要时辅以多练多记的训练,使男女生能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Larkin J H et a1.Expert and novice performance in solving physics problems.Science,1980,208(20)

[2]Simon H A 著;荆其诚,张厚璨译.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123

[3]黄铭舜. 高三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表征能力的研究.广州教研. 2012(11)

[4]孙瑞娴.高中生生物学问题表征特点的研究.山西师大教育硕士论文专刊.

表里的生物范文5

而促使上述“要求”出台的,源自于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研。这项调研认为,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导致应届生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也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极易滋长作风,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很难做到关注民生、贴近实际。

笔者认为,这种“要求”不够具备科学性。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人才选拔的“大典”,一直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六字方针”为基准。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由人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等藩篱,更在于它为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公正化提供了一个范本。它在为广纳贤才提供保障平台的同时,也起到了肃清用人选人歪风,改良畸形人才观的作用。

现实中,许多单位都只招“熟练工”,都要求求职者有“工作经历”。这种“拿来就用”、“即插即用”的人才观,事实上是功利主义人才观的表现,其本质上是拒绝人才的培养成本,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有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遇挫有近七成人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

表里的生物范文6

体育舞蹈是近年来才在我国开展起来的新兴体育项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体育舞蹈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体育舞蹈锻炼后,人们的心肺功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显著改善,从而得出结论:体育舞蹈锻炼能够改善人的部分生理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育舞蹈;生理指标;影响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体育舞蹈的负荷与我们常规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在促使身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们的生理机体机能具有着良好的效果。

一、体育舞蹈训练对人体肌肉力量的影响

体育舞蹈有很多训练内容都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能使心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而通过消耗脂肪提供运动所需能量,并通过超量恢复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体育舞蹈训练都是在音乐中进行,人体比较容易在音乐对大脑的刺激下较快较好进入运动状态,这样可以降低神经肌肉系统的自主抑制机制,保证肌肉产生更大的肌力。经过长期系统的体育舞蹈训练,影响肌肉力量的各因素发生着良性的变化:肌纤维横断面积增大了,肌肉长度增加了,肌肉收缩速度提高了,神经调控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肌肉力量也就相应增强。另外,体育舞蹈训练也不只是单纯的消耗脂肪的同时增加瘦体重,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还有对训练者形体的塑造。

二、体育舞蹈训练对人体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VC)是指一个人全力吸气后所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它能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好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指标。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中,运动强度与运动量都是比较大的,有研究表明,华尔兹和探戈的强度大于网球,仅次于羽毛球。因此从整个训练来看,体育舞蹈的训练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另外,体育舞蹈也很讲究呼吸与运动的配合。由于呼吸过程中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潮气量来完成,而潮气量的增加是由于呼气末肺容积降低与吸气末肺容积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体育舞蹈的这种特点,使得运动者肺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肺活量。

三、体育舞蹈训练对人体最大吸氧量的影响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运动中每分钟由人体呼吸系统吸入并有循环系统运输到肌肉而被肌肉所利用的最大氧量。它是评定人体运动时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指标。体育舞蹈训练对最大吸氧量中央机制与外周机制的影响,是造成研究对象前后最大吸氧量具有显著差异的原因。心脏的泵血功能称为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肌肉的用氧能力称为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运动时心泵功能强弱由心脏的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所决定,而最大心输出量则是最高心率与最大搏出量的乘积。体育舞蹈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有氧运动对心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时间有氧运动可导致静息心率降低,是因为运动导致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所致;(2)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使心室腔增大,这为增大最大搏出量提供了形态学基础;(3)长时间有氧运动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这是增大最大搏出量的生理基础;(4)长时间有氧运动可改进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这有利于运动时肌肉获得更多的血液供应并增加人体对血液中氧和其它物质的利用,从而使最大吸氧量得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是由全身各器官系统协作所实现的整体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则是使这一整体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其中,运动器官系统是运动的具体执行者,它通过一定肌群有序的舒缩活动,使身体既完成一定的机械功,又保持一定的姿势,从而实现各种形式的运动。与此同时,内脏器官系统的活动即做相应的增强,为肌肉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并尽量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体育舞蹈运动中的姿势、姿态、步态以及协调性练习等动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良好的支配与平衡以及协调能力,同时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作用,而且也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了其它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的调节作用,并且这些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这样就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提高了神经系统自我控制力,体育舞蹈的训练包括全身各大肌肉群的活动,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在音乐节奏下控制的很好。同时人们在音乐中运动,机体的兴奋性提高,加强了骨骼、肌肉的血液循环及代谢作用,提高了肌肉的用氧能力,影响了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从而使最大吸氧量增加。通过体育舞蹈训练,研究对象的肺活量大了,最大吸氧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意味着体能得到了提高。这是因为呼吸肌首先得到了锻炼,即膈肌、肋间肌的力量增强,此外,腹壁的肌肉、肩部、背部的肌肉都得到了锻炼。这些肌肉力量增强了,呼吸深度也提高了,肺部就可以容纳较多的空气,能更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肺活量的增大,意味着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的氧气就越多,在心脏的动力作用下,血液将氧气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网,弥散到组织,并在组织内参与组织的代谢活动,这种活动能力的提高表现为最大吸氧量的提高,也表现为心脏功能的提高,从而使人体保持充沛的体能。

四、体育舞蹈训练对人体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体育舞蹈运动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促进了全身大面积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变了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进而使静息心率降低。体育舞蹈的姿势、姿态、步态以及协调性训练,要求练习者在完成动作时,尽量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动作舒展,柔软,最终在学习各种技术动作的同时也达到抬头、挺胸、沉肩、立腰、收腹收臀的良好站立和行走姿态。体育舞蹈的动作,要求练习者在完成动作时,注意力集中在主要肌肉上,协同肌尽量放松。以上要求,使得练习者全身的血液循环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促进了血管的微循环与淋巴循环,使支配与调节内脏各器官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更好地调动储备在血库中血量以加强血液循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静息心率降低。另外,长期系统的训练也可使训练者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大,心率降低。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长期进行体育舞蹈练习,可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全身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加大,进而使血管外周阻力减小,血管顺应性加大,从而导致血压的减小。

五、体育舞蹈训练对人体体重的影响

体重是评价人体肥胖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保持合理的体重,维持机体适宜的体成分比例,是维持身体健康中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运动减轻体重的优势在于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的同时,保证瘦体重不下降或增加。体育舞蹈男女动作有非常强烈的对称性,表演和比赛也都同时进行,但男生和女生在经过训练后体重产生了不同变化,分析其原因,女生和男生相比女生的皮脂厚度要明显高于男生,而体育舞蹈训练在有效减少脂肪的同时也增加了肌纤维的粗大程度。因此,围度以下皮下脂肪厚度的减小,均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减小皮下脂肪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种能促进国际交流的运动,是一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艺术,是融舞蹈、音乐、服装、风度和形体美于一体的高雅体育项目。体育舞蹈可以改善人体骨骼.肌肉.血液供应及脑细胞的氧气供应能力.提高肌肉力量,韧带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是一项极有价值的体育健身运动。而体育舞蹈作为一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要求训练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沉肩、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使整个身体呈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姿态,运动中消耗大量能量,而且体育舞蹈的项目很多,每个项目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因而长期坚持体育舞蹈锻炼的人,无论在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力量还是灵敏性、反应速度方面,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72。

[2]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5。

[3]叶展红.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6,(2):45—48。

[3]涂相仁;女大学生健美操锻炼1年前后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汪军;体育舞蹈与健身[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5]李广宇;童进;;体育专业学生身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上一篇近视手术

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