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2

摘 要 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并在2012年丘北县苗族花山节期间发放群众调查问卷400份,以了解苗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丘北县人们参与苗族花山节的过程中政府资金投入和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乡镇居民或中心村村民自发组织;人们参与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观念意识不强;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运动方法和组织方式存在不足。

关键词 苗族 传统节日 体育活动

一、丘北县苗族传统节日概述

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就是苗族人民在过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习惯、活动空间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总结[1]。苗族是世界性民族,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风貌、风俗习惯、传统与道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构成了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2]。丘北县是一个地处文山州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地区,根据第八次人口普查苗族人口为6.682万,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0.75%。苗族传统节日起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这些由历史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节日由来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其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起源于农事活动;起源于社群娱乐活动;起源于择偶求育等性选择方面的活动[3]。苗族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苗族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并始终贯穿了该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葬、节庆、礼仪等之中。传统节日是丘北县苗族展现民族风采和民族魅力最为集中的时期,它已成为丘北县欢庆丰收、民族友好往来、开展文体活动和物质交流的富有民族特点的节日。同时它也成为了丘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一)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内容

通过调查得知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项目有赛马、斗牛、摔跤、射弩、武术、跳芦笙、踢毽子等。类型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满足了人们强烈的娱乐愿望,从而使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活动中来。跳芦笙是苗族特有的项目,与其他民族共有的项目有赛马、射弩、斗牛、摔跤、武术、踢毽子。赛马和斗牛是苗族喜爱的项目同时也是壮族、彝族喜爱的项目,摔跤、射弩受到苗族、彝族的青睐,武术、踢毽子是苗族、汉族喜爱的项目。部分体育项目除了在苗族的花山节开展,同时在壮族、彝族和汉族其他节日上也得到广泛的发展[4]。苗族是一个开放性民族,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移形成了独立自主、融合吸纳的民族性格。苗族人民十分注重礼仪,讲究真情实意,忌浮华与虚伪。苗族、彝族、汉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和民族间的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体育活动的多民族发展提供了社会心理土壤。

(二)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参与形式

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个人参与和团体参与两种形式,个人参与就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或表演的项目,它具有独立性。通过调查了解到丘北县苗族花山节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或表演的项目有射弩、武术、踢毽子。而其它的活动内容都必须是以团体为单位参加比赛的,如苗族男女歌曲对唱择偶、跳芦笙、摔跤、赛马、斗牛。丘北县苗族花山节是以团体参与为主体、个人参与为辅助的形式开展,出现这种参与形式是因为个人项目相对于团体项目来说看点相对较少,吸引的观众相对也较少一些,而团体项目它相对于个人项目来说它能带来大量的观看者以此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来使花山节开展的更加精彩。

(三)丘北县苗族花山节的活动组织

苗族花山节有民间自发组织和政府组织两种组织方式,丘北县是以民间自发组织的方式为主,发起人主要是乡镇村民或中心村村官,它们通过正常途径向政府或相关负责人上报得到政府的许可后以小型团体的形式举办。且参与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参赛者一部分是现场通过宣传临时报名组织的,如摔跤、踢毽子、对歌、射弩,有一部分是花山节举办者的相关负责人通过正式的邀请并且它们是原本就是有组织、有规定地训练的个人或团体来参加比赛的,同时设置正规的比赛赛程和奖励的方式与方法。丘北县苗族花山节的活动组织主要来源政府和私企的出资赞助。

(四)丘北县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

通过对2012年花山节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调查统计得出: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存在性别特征,苗族花山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项目是跳芦笙,其次是射弩,摔跤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参与度排在第三。主要原因是跳芦笙、摔跤、射弩是苗族人民祖祖辈辈历代传承下来的,它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表达了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这些项目可就地取材制作、组织简单多样。男性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是摔跤占被调查的80.4%,主要是因为摔跤这个项目力量大、对抗性强,更能突出男性的特质和身体特征。女性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是跳芦笙占被调查的96.4%,这个项目要求灵巧性、协调性、节奏感,女性的灵巧性、协调度、节奏感相对于男性来说要好,同时这个项目更能突出女性的特质和身体特征,因此跳芦笙这个项目受到女性的喜爱。

通过对2012年参与花山节体育活动人群的年龄调查得知: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存在年龄特征。参与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总的来说参与花山节的人群最多的年龄段是31-45岁之间占被调查者的37.2%,其次是19-30岁占被调查者的22.2%。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年龄段参加的人数相对较少。18岁以下的人群参加的人数男性较多一些,31-45岁之间参加活动的女性比男性多,19-30岁参加活动的男性比女性多,60岁以上参加活动是男性比女性多。主要是因为男女之间的特质、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不同,因此在选择项目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8岁以下的青年人由于受到现代化“时尚”的影响,参与花山节活动的人数相对最少,31-45岁之间的中年人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人群,也是参与项目最广泛的人群,主要是因为31-45岁之间的人群是家中的主要支柱,平常为了家庭而奔波劳累同时承担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重担,基本没有闲暇时间放松,花山节在正月初一至初六举行,正为农闲时期的中年人提供了放松的机会和方式。

三、结论

苗族花山节是丘北县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活动于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六举行,丘北县人们参与苗族花山节的过程中政府资金投入和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乡镇居民或中心村村民自发组织,政府干预程度低。花山节体育活动主要有跳芦笙、踢毽子、摔跤、射弩、武术、赛马、斗牛,人们在项目选择上具有选择性和倾向性,整体参与度较低,对苗族花山节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尚处于无意识状态,参与苗族花山节体育活动的观念意识不强。

参考文献:

[1]周伟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占明.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式发展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104-107.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3

2022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2022彝族年是2022年11月20日,十月廿七 壬寅年 虎年 辛亥月 丁丑日。

彝族年简介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举行,具体的过年时间需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决定。

彝族年的起源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所以有着彝历年过一个月的诠释。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彝族年有很多传统的规矩,主要有: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一坛荞麦甘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豆花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传说

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乌鸦高叫,是不祥的预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书,他的妻子开柜翻书时,发现耗子已把天书咬得破烂不堪。天王气愤地追击耗子,途中被一条蟒蛇咬伤了脚趾,痛得他死去活来。这时,一只云雀飞来告诉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创伤。天王的妻子立即请来了青蛙,青蛙要他答应把女儿嫁给老三,才给他治病,逼得天王没法,只好应允。

青蛙眼见这个成全老三婚事的计划圆满实现,便扑通一跃,跳进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伤口越来越厉害,就此一命呜呼了。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儿为妻,花狗献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谷子。。老三夫妻把这三粒种子种下去,秋天收获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们又将这三吊谷穗播种,获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谷。夫妇俩为了庆祝丰收,在夏历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饭宴请曾救过老三的天将和成全他们婚事的飞禽走兽们。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4

1、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2、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3、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牂牁、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蹻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僰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牂牁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薑苗。总之槃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

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5

[关键词]土地崇拜观念 土地神 表现形式 目的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82-01

对于多居住山区或半山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广大彝民而言,土地崇拜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土地神是广大彝民土地崇拜的核心。从调查资料看,其土地神祭祀形式多种多样,较为复杂,而且带有较强的现实功利性色彩。

一、土地崇拜观念

(一)土地崇拜观念的产生

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依靠土地为生的广大彝民来说,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于土地带来的各种好处,他们是心存感激的,对于土地带来的各种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各种有害的结果,他们又是无能为力和惧怕的。这样,彝族对土地既崇敬,又惧怕,土地崇拜观念也就是在彝族的这种心理情绪中开始萌芽产生。此外,广大彝民认为,他们所种的农作物都是土地赐予的,当农作物生长不理想或遭受病虫伤害时,认为这是因为对土地不敬引起的,所以,族人必定想方设法对土地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也就是在这对土地的不断认识利用和祭祀过程中,土地崇拜观念在广大彝民心目中逐渐产生并确立起来。

(二)土地崇拜的核心

当广大彝民对土地产生崇拜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崇拜载体。广大彝民崇拜的并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能生长万物五谷,能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由于对于土地带来的灾难缺乏科学的驾驭能力,因而认为土地是具有灵性的各种土地神灵主宰的,其中最普遍的是土地神。在广大彝民心目中,土地神是掌管土地和庄稼的神灵,能够保佑庄稼丰收,能够防御风雹虫害,所以,广大彝民就希望通过对土地神的祭祀讨好去控制土地的生殖能力,进而使土地给他们带来各种好处,为他们服务。这样,也就使土地神成为了土地崇拜的核心,也可以说土地神是在自然崇拜下所衍生出的自然神,是原始农业社会形态的产物。

二、土地崇拜的各种表现形式

由于土地神是彝族土地崇拜的核心,所以,每逢田地方兴之时,彝族都要向土地神祈求丰收,丰收后,再向土地神表达谢意,进而也就伴随着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具有宗教祭祀的性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对土地神的祭祀也有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楚雄彝族俚颇将土地神化,形成掌管土地的土地神,相应地还形成了一些集体和家庭的各种祭祀活动。其中,楚雄大姚桂花乡彝族俚颇有专供祭祀的土地神像,神像是用马缨花树制作而成的,一般是把马缨花树刻成人脸形,并用粗麻线网成头发形状捆在用马缨花刻成的人形头上,依次来代表土地神。云南漾濞彝族一般是选择迁入新居后的一天,把毕摩请到家中接土地神,并进行“生祭”。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彝民们在进行土地神祭祀时,已不仅仅是表现为单纯的宗教祭祀仪式,而是将它与民族传统节日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使得土地崇拜这一习俗以另一种新的方式得以不断地传承,从而也使广大彝族特有民族传统节日既有娱乐性又有神圣性。

楚雄大姚昙华乡彝族插花节的起源认为马缨花开是农事开始的信号,于是采来鲜红的马缨花插在房屋门口和畜厩门头上,希望一年农事顺利,六畜兴旺,这是与土地神祭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这一节日使人们对土地神信仰有了更好的存活土壤。云南楚雄永仁县彝族直苴乡的插花节与土地神祭祀联系更为紧密。据地方史籍记载,直苴彝族插花节所有仪式都有伙头负责,其中,伙头制象征物“且和”是“阿干迷西模”(总土地神)的化身。

总之,无论是何种土地神祭祀形式,都透露出了彝族对土地的崇拜和敬畏之情,而且对土地神进行祭祀的本质和目的都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

三、土地崇拜的目的

对于广大彝族来说,土地崇拜带有鲜明的功利性色彩,即只保留对自身有益的,删除对自身无益的,所以当庄稼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时,广大彝民们便会恳请土地神神异的力量能帮他们赐福消安,保佑庄稼丰收,而且他们相信“心诚则灵,有求必应”。当庄稼获得丰收时,他们便会带上新收获的粮食及全家到土地或田边地角虔诚地酬谢土地神,这也可以说是人神之间有了“许愿”“还愿”的功利交换。

从现实意义而言,土地崇拜或者说是土地神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原始宗教神灵思想加强了广大彝民战胜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的自信心。从这一点看说,广大彝民崇拜祭祀土地神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所以,当现实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时,广大彝民也不会放弃对土地神的祭祀和对土地的崇拜,因为他们一直都相信庄稼的收成不好是由于对待土地神不善引起的,他们总相信只要设法取悦于土地神,庄稼就一定会获得好收成。所以,地崇拜观念有利于增强广大彝民的自信心和劳动的积极性。这其中也蕴涵和折射出了广大彝民的普遍心态,即追求生活状态的更好,这也是广大彝族土地崇拜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苑利,顾军著.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10.

[2]任眺胜,李云峰主编.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9.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6

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

建议对策。

一、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从远古时代

开始,彝族的先民就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缔造

这个伟大国家做着贡献。这一贡献的突出表现,

就是彝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

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彝

族人民勤奋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其他

民族,成为中国各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彝族节庆文化

1.火把节

即星回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隆重、最富

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前后三天举行。火把节期间(农历六月二十四),

彝族全村无论老幼,均到附近“火把梁子”游乐,

并举行斗牛、摔跤、骑马、射击等比赛。晚间祭祖,

耍火把。即由青壮年男子手持火把,抓取松木、香

木棍粉于火把上,屋内屋外尽情喷洒。然后,将各

家火把集中于村内广场,男女老幼围着火欢歌跳

舞,以示乞福驱邪,表达对火的崇拜。

2.插花节

插花节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规模仅次于火

把节的彝族传统节日,从金沙江畔到哀牢山麓的各

地彝族都有这个集会,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

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

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的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

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

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

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

此外,彝族群众间还有广泛流传的祭龙节、秋

杆节、观音会、杨梅街、马樱花节。在彝族节庆期

间,歌舞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彝族人民能

歌善舞,彝族地区素有“舞的故乡,歌的海洋”的

美称,有酒歌、玛若莫、左脚调等民歌30余种,

“左脚调”、“三跺脚”、“八脚穿花”等民间舞蹈40

余种,至今为彝族人民喜闻乐见,因地区和经济条

件略有不同。

(二)彝族服饰文化

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既是彝族人民的物质

文化,更是彝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彝族服饰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彝族服

饰既讲求实用,又具有与地域风光和传统文化相

适应的审美特点。

彝族支系繁多,各支系因地域、环境和生产

经济的差异,在服饰上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特点。

彝族服装在款式、图案和选色上都显示出了地区

特色,体现出多种多样、五光十色的特点,即便

是同一地区同一支系,服饰上也有年龄、性别和

婚否之分,盛装、常装之别,以及婚服、战服、丧

服和毕摩专用服等差别。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干

净利索,有的娇艳富丽,有的潇洒大方,其琳琅

满目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为彝族服饰增添了

无穷的魅力。

(三)历法文化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

大、精湛的天文历法,其科学性居世界古历法之

首。把一年等分为5季10个月,每季度两个月,

每个月36天,全年合计360天,余下的5―6天为

过年日。它精确地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

时间为365.25天,一年的季节准确到一天不差,

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古历法都无法与之相比。

它不仅是彝族文化中最具科学性、最有人文价值

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智慧结晶。

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建设以十月太阳历为主题的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集民族文化研究、民

族风情展演、民族艺术交流、群众娱乐休闲、商业

经营交流为一体,是一个集中展示彝族优秀文化

遗产的彝族文化大观园和动态博物馆。它荟萃彝

族文化于一园,充分体现彝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

独具特色的、全中国独一无二的中国彝族文化园。

(四)风俗文化

彝族婚俗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哭嫁与抢新

娘。其中,哭嫁歌哀哀陈词,一唱三叹,在民间广

泛传播,经过数代群众的修改加工,发展成了彝族

文学中极具感染力的著名抒情长诗《哭嫁歌》。

由于云南彝族支系的不同,各地的彝族婚俗既有

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例如,楚雄青年男女,大

多享有恋爱的自由,青年男女的结合,大都经历相

识、恋爱、说媒、定亲、迎亲等过程。其中,最具有

特色的是:草楼情歌、背新娘。

(五)饮食文化

彝族地区拥有风味独特的彝族饮食系列,如

“土司大菜”、“全丫几宴席”、“沱沱肉”等,在彝

族饮食习俗文化中,最能展现彝族人性格的是

“彝家三道酒”。“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礼

节。第一道酒为拦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

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

客调”,客人一下马,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一上一

杯美酒;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高

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第

三道酒为留客酒,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

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最后一杯酒。敬酒时

长号、唢呐同时吹奏“留客调”,男女青年欢歌起

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内容为祝

福客人幸福、吉祥,以及主人的牵挂、挽留。敬三

道酒是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彝族饮食文化

景观及彝家“三道酒”充分表达了彝族人热情好

客、豪迈开朗的性格特征。

(六)建筑文化

民居承载着农业生产、家庭生活功能,集中地

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生活状况,体现了居

住与生产、生活的适应性,以及反映在居住建筑上

的文化特性。彝族的民居形式多样,主要有土掌

房、青棚建筑、闪片房、麻杆房、草房、瓦房、木楞

房、一颗印等。至今,在云南广大地区,多种民居

已经失去了永恒的生命力,唯有土掌房、瓦房、一

颗印等建筑形式在生产生活的适应性中被不断改

造、创新而展现出长久的生命力。

云南彝族住房的类型多样,邻近汉族地区的

彝族及自称“纳苏颇”的住在山巅的彝族居住的

“瓦房”,滇黔桂住在半山腰自称“俚颇”和“罗罗

颇”的彝族居住的土掌房,金沙江沿岸河谷区“阿

罗颇”的彝族用当地盛产的红茅草建筑的“茅草

房”,大部分彝区用木片代替瓦片建盖的“闪片

房”,云南西部等高寒山区的彝族房屋四周全用

横木垛成的“垛木房”,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的“棚

屋”和“瓦板屋”等住房种类,是各地彝族民居的

典型表现形式。土掌房是密楞上铺柴草抹泥的平

顶式房屋;瓦房(包括草房)、木楞房即井干式房

屋。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的相应发展,不少

地区农村不再盖耗费大量木材的木楞房,以及易

燃易腐的草房,而是改建瓦房,结合生产的需要,

采取了土掌房的部分形式,延续了彝族传统民居

的优点。但是,土掌房有漏雨的缺点。因此,演变

中的彝族土掌房民居可分为两大类:部分村民由

于经济、技术的限制仍然建造单一的土掌房;部分

居民局部加建或改建瓦顶或草顶的土掌房。

(七)文字艺术

彝族文字发明很早,据多方考证,应不晚于公

元初的东汉时期。彝文文献数量巨大,其中文学

著作居首位,而且形式多样,内容极为丰富,它与

民间口头文学一起,是挖掘彝族优秀历史文化的

资源宝库。彝族艺术,在音乐、舞蹈、绘画这三大

主要领域,每个领域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丰富,而

且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征。

二、云南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些地方政府对彝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

彝族文化建设投人严重不足,因而彝族文化在传

承与发展上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为此,需要研究

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彝族文化保护的认识

对彝族文化的保护,不仅在思想上要重视,方

法上还要得当,所以应尽快建立省、市、县三级彝

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机构,按照科学发展的内涵,

以人为本,落实专门机构、编制,保证必要的经费,

研究和制订彝族文化的保护政策,使民族文化保

护呈现协调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彝族文化传

人大多年龄偏大,生活困难,随着他们的离世,很

多珍贵的民族文化也随之消失。所以要关心他们

的生活,发放固定的津贴补助,并且不能仅留在

统计摸底阶段,还要抓紧对他们掌握的民族文化

进行记录保存,使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少留遗憾。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彝区彝族文化资源

保护和利用

资金投入是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和利

用彝区彝族文化资源的基础和保障。在彝族文化

资源富集地区,应结合县、乡民族文化资源现存的

情况和开发的实际,落实编制、人员、经费,保证彝

区文化人、民间艺人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

和利用彝民族文化资源的费用,最大限度地调动

他们从事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主动性、积

极性、创造性。

(三)加强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

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

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

它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

礼仪风俗节庆、美术音乐以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

技能都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轨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发展彝族文化产业的

文化资源,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

彝族民间传说故事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

运作,各种彝族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

所以,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藏着的文化符号

引入产业化运作,在为彝族文化产品增加附加的符

号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这些文

化符号,更好地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

彝族文化的独特性来源于彝区独特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建设和发

展旅游文化的基础。目前,彝区文化资源和旅游

产业(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

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业与丰富的

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没有真正形成协调

发展的局面,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彝族

文化资源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旅游

资源也还没有成为产业链条。因此,有计划地合

理开发彝族文化资源,诸如彝族旅游景点、彝族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