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数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逐步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为教学主体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实践进行一定的探究,并为此提出了如下几种活动策略,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一、以兴趣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课堂
兴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直接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教学课堂更具艺术性必须利用好兴趣这一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创立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课程,从而在授课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情境更具教学艺术,形成以故事为主体的课堂提问。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限制,所以对于任何事物都怀着探索之心。学生从小到现在一直在听故事,看动画片。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动画进行课堂引入就能使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为出发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就能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给学生在课上放映《海绵宝宝》中相关动画的情节,让同学们去观察动画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总结长方体(海绵宝宝类似长方体)等的认识。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就能引起学生对长方体等的兴趣,然后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可以借助动画片里面的人物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入到动画场景中去,让其通过动画学习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以动手为途径让学生加深印象
实际的动手尝试能够让学生对所探究的东西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所获得的知识会更加牢固。而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很强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东西动手探究,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竞争为刺激让学生更加努力
良好的竞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逐渐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开展具有竞争因素的小游戏,如算数比赛等,这样新的知识学习与旧知识的温习,通过游戏竞答对于学生的求知欲与注意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在此以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不要让学生在竞争中因为一时的不利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高效地进行。
四、以生活为舞台,让学生脚踏实地
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数学的场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教学的运用性。应该尽可能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小学数学在生活中体现得更加具体化,使数学学习从抽象的数学符号中抽离出来,这样来实施数学教学也能使数学教育的实际价值凸显出来。
五、合理评价体系,来展示学生风采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都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作为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也不例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教学评价的体系也随之改变。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书面上所体现的成绩,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会更加完整,对学生的培育体系才会更加完全。例如,在书面成绩体现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等的表现的评价等。
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该结合课程实际与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合理的办法来制定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对于学生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怀着兴趣,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饱含着学习的动力,参与课程后能够真正用于实际。这样所实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才是真正适合于新时代学生发展需求的,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篆刻;美术教学;教学教材
篆刻是一门于金属、象牙、玉石、犀角等材质之上雕刻篆体文字的传统艺术,主要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内容广泛,涵盖图案设计、文字设计、书法、中国画、构图、雕刻等美学知识”[1],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探索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的大环境下,在中小学设有篆刻教学,学生学习并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当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特色[2]”。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篆刻教学现状
当前传统的篆刻教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在初中教学中,篆刻教学缺少教材,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化、规范化的篆刻知识;其二,教学难,难在材料,传统的印石一直是篆刻艺术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对于初中生来说,石料太坚硬了,可供操作面体积小,刻刀容易滑刀伤手,不便于学生将篆刻学习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其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较浅,在篆刻的学习实践课程当中,学生的兴趣普遍不高,同时觉得篆刻难学、难懂、难操作。当前完成作业的大部分是临摹,依葫芦画瓢而缺乏设计和创造。针对以上传统的篆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篆刻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和篆刻材料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创新实践,同时结合河南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内容,使得篆刻教学可以更容易在河南中学美术教学中得以开展。
二、篆刻教学材料的创新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教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当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选用教材及教辅,来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性[3]”。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选用了橡皮作为篆刻的一种材料。橡皮是廉价、易得且更软的材料,便于学生制作。可以让学生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分析印章或设计印稿上。肥皂块是篆刻的另一种材料。这种材质比起橡皮来说更加细腻。肥皂的表面用刀子削不平要用砂纸才能磨平。肥皂篆刻教学涉及的材料主要是:厚度适中的纯色肥皂、透明纸、美工刀、水性彩笔,这比传统篆刻教学中所用的石材和刻刀要随意和简单些。因为肥皂的质地较软,所以学生在雕刻的时候要像握铅笔的姿势一样握住美工刀,使落刀处与橡皮之间保持45度角,刀无需多动,雕刻过程中转动橡皮即可,学生上手容易且见效快。但是肥皂的熔点比较低,用手触摸的时间长容易融化。因此不能直接触摸肥皂,要用厚的纸张或是布块包裹再进行操作。篆刻前应对学生强调正确的执刀姿势,雕刻应与写字一样,运刀时一般从外向里,注意防止伤手。观察没有印到的地方可再补一下,一直补到从背面看完全印好为止,然后平稳地揭下宣纸,呈现出一张较完整的篆刻作品。在橡皮、肥皂的篆刻教学中,不单单是篆刻体验,而是通过读印、摹刻、临刻、创作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读印、摹刻、临刻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篆刻的一些常用章法和刀法,课下时间学生可以自己去设计和创作印章,独立去完成一方或几方篆刻作品。进入初中以后,中学生的独立性相对增强,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丰富载体,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关键,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将技艺在创作中发扬光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刻苦钻研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篆刻教学内容中挖掘河南当地资源
篆刻要识篆、习篆,这就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的发展史。篆刻教学要与美术、文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相结合,以此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篆刻教学不完全是单一的美术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教学活动。篆刻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克服挫折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改进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关键。在学生认识篆刻的阶段,通过给学生解释各种篆字的意思,让学生对篆刻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在学生的创作阶段,考虑通过结合讲述河南悠久历史和人文风情进行篆刻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篆刻教学在中学美术教材中涉及内容较少,需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编排,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篆刻在中学阶段的知识点,结合河南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案例1为例进行说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2课《美术的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这一课教学中,在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进行阐述后,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来猜一猜“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我们河南省的哪一个城市,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着与学生一起来了解河南的人文风情,同时给学生讲述牡丹花美丽的传说。欣赏“中国印———牡丹花”让学生来认识并画一画这些标志,也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牡丹花形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立马被调动起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构思、设想经自己双手的镌刻,钤出一方方独一无二的印花时,心里甚是欢喜,也为课堂增添不少色彩,达到教学的目的。设计步骤:1.准备一块边长为5cm的方形。2.将设计的图案描于图纸上,细部线条可以使用自动铅笔。3.将图案描绘于橡皮擦上,将描图纸翻过来,盖在橡皮擦上,用大拇指轻刮,即可将图案复写于橡皮擦上。4.雕刻图案的轮廓,将笔刀的刀刃稍微向外倾斜,沿着图案的线条往外侧沿顺时针方向雕刻。5.顺着刚才刻的线条,以逆时针方向刻出一条V字型。6.刻去多余的部分。7.使用水粉颜料调出浓度适当的胭脂色,拿刷子将调好的颜色刷在印章上,小心地印在纸上。试印,进行修改。学生设计的牡丹花系列一蝴蝶与牡丹一.《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美术文化的认知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4]”。教师引导学生以兴趣入手,先刻些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方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对篆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传承。在人美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如何欣赏建筑艺术》这一课中,通过图片去引导学生了解我们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华民族建筑的特点。二七塔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在指导学生选定刻印二七塔内容之前给学生讲述二七塔由来的历史,使学生深深地感触印文内容的思想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加入些有关篆刻的知识,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印章,教学中讲解印章的用途及印章按作品形式分白文印和朱文印,尝试不同盖印和拓印的方法,体会两者的异同。在学习篆刻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化”的材料方面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以合理的指导,方能突破学生在篆刻学习上的难点。将学习到的设计、刻、印等技能巧妙地运用到本课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难点。同时,两课的三维目标,能力、知识、情感也相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教学理论,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及创作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在题材选取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用橡皮或肥皂做为材料,学生在刻文字和图案时就能得心应手。学生还可以选择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进行设计布局,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由于橡皮和肥皂这些材质较软,从而影响了线条的表现形式。当坚硬的雕刻工具在柔软的橡皮砖上进行刻印时,肥皂在次印上去都连着皂一起脱落,所以有的时候无法完成细微的雕刻,在制作上更突出的是图案和方法。在刻印中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去想象。“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以此发展下去,培养出的学生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5]”。所以在创作教学中,紧握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几套方案,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将学生的不同篆字组合成一方方生动而又充满趣味的印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篆刻的理解也逐步完成,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认知过程。在后续的篆刻教学实践中,将探索更多的篆刻教学材料,更加便于学生就地取材,提升篆刻教学的普及程度并拓展实践方式。同时也将更进一步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将更多优秀的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篆刻教学内容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初中篆刻教学教材和课程。
五、结语
篆刻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内涵足够丰富的艺术教学活动。篆刻教学中,通过尝试新的教材资料和新的思路,不仅使枯燥乏味的镌刻过程变得更有趣、活泼、形象,还加深了对篆刻知识和镌刻技法的认识。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使更好的理论知识过渡到技能、技巧及创新方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邱金生.浅谈“实例教学”在篆刻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J].天津教育,2009,(10).
[2]吴汉伟.中小学篆刻教学初探[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2,(01).
[3]王南.让篆刻教学成为美术课堂的“一角”[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3
(一)文字信息要素
文字是页面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课件中的老牌视觉要素,也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大,对文本信息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少,但是课件中的课程名称、目录、章节、段落标题、概念陈述等还是必须由书面文本进行表述的。通常在课件中文字要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学习者阅读,向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另一类是用于修饰页面、美化课件的,这一类文字多以图片或背景的形式出现。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课件中,文字要素还有一种新用途——链接。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是其一大亮点,其中目录导航、章节切换、页面跳转等功能多是通过超链接文本实现的。对于网络课程,超链接文本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图形信息要素
“图”是页面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要素,它的视觉冲击力比文字强85%,所以有“一图胜千字”的说法。课件页面中的“图”包含图形、图像、图标、图表等诸多内容。图在视觉传达上能辅助文字、帮助理解,更加具体、真实地的反映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2]。图标按钮是一种特殊的图形信息要素,它能够像超链接文本一样,通过点击迅速实现导航和跳转功能;并且作为页面中的视觉元素,图标按钮有着多种风格和主题,合理的设计、运用图形按钮,更有着美化课件页面、协调主题风格的作用。动画是一门视觉艺术,动画教学课件中如果没有图形信息要素,我们将无法透彻阐述教学内容,更无法尽显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魅力。
(三)色彩信息要素
色彩设计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从古至今,色彩与人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影响着人们的知觉、情感,是视觉艺术中永恒的表现因素。课件中的色彩信息要素主要应用于课件的主题风格设计中,其中主要是对背景色彩、文字色彩、图标色彩等方面的设置。在动画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习者对动画创作更加强烈的热情,更好的配合教学进程,在设计课件时我们可以采用“主题化”的设计手法(如以复古的欧式主题风格贯穿,多用深红、褐黄、暗绿及金属色等色调,表现神秘而奇幻的教学氛围),力求让学习者在接收动画理论知识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犹如进入了一个奇幻旅程,从而主动去探究动画世界中的奥秘。
(四)动画和视频信息要素
动画和视频信息要素是课件设计最出彩的部分,也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充分体现。课件中的GIF动画多是作为图标按钮出现,除了实现交互功能,也是页面中很好的装饰;而Flas短片多是为了说明概念、原理、模拟过程而制作的;很多课件的片头也是特别制作的动画片段。动画的吸引力相当惊人,不论是变化多端的GIF动画图标还是短小精炼的Flas短片,无一不是在第一时间锁定我们的眼球。视频信息要素也是课件中很吸引人的部分,视频文件多是使用专门的视频编辑软件,在完整的影音文件中剪辑并编排的。视频文件的加入对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如在《动画视听语言》课程中,我们需要对镜头画面的设计做具体、深入的讲解,如果没有视频短片的演示说明,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将各种镜头画面阐述得清晰、透彻。
二、动画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设计原则
(一)视觉引导原则
每一件完整的设计作品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关系,就如我们的课件页面——它是由多项视觉元素共同组成并相互关联。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应该让学习者如何“阅读”,从何“开始”?这就是视觉引导需要解决的问题。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欣赏艺术的方法正确与否,角度适合与否都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一个“起点”以及一条无形的“轨迹”,能指引观者一路展开,从而逐步接收来自创作者的信息,进而认识整个作品的全貌。美国视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视觉就像一种无形的‘手指’,运用这样一种无形的手指,我们在周围空间运动着,我们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描述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3]研究人员在使用眼动议跟踪测试者的浏览习惯时发现:人眼在观察事物时会遵循一条流畅的路径,这个视觉流动的路程同时也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其中最有价值的发现是我们可以对这个视觉流程进行有效的“干预”,为测试者提供某种“选择”,用以引导视线。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课件页面时,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习者视线的移动,让学习者沿着我们既定的路线,接收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视觉的引导也应遵循人眼的视觉规律。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眼的注意力在一个界定的范围内是不均衡的——上部、左部是最佳视域。我们可以在符合人们认知心理和思维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视觉手段引导观者的视觉流程。课件页面的视觉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比引导在页面中,当一个视觉元素显得与众不同时,学习者自然就会注意到它。我们可以通过制造视觉元素在大小、明暗、强弱、虚实等属性上的对比关系,来强调重点内容,使学习者注意并跟随这条线索完成页面的阅读。2.色彩引导色彩不仅是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同时在视觉引导中也起着显著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色彩的属性,在课件页面中使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如红色)以引起学习者的关注,从而达到引导视觉流程的目的。3.图形引导图是最具象的视觉符号,运用具有指示特征的图形(如箭头、路标、手势等)是最为直接的引导方法,在动画教学多媒体课件中我们还常用目录导航来引导学习者进入不同的章节页面。4.运动引导“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4]我们的目光永远无法摆脱运动物体的吸引。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更多具有运动属性的元素(如GIF动画、Flas、视频剪辑等)出现在动画教学课件中。
(二)视觉平衡原则
“平衡”是我们所熟识的词汇,它在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涵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物理平衡、心理平衡、知觉平衡(视觉平衡也称视知觉平衡),其中不管是那种平衡都意味着某一事物达到了其停顿时所需要的特有的分布状态。物理平衡与视知觉平衡的区别在于:当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各种力达到互相抵消的状态时,该物体即处于物理平衡;而对于人眼来说,物体物理上的平衡并不一定能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只有当外部对大脑皮层的生理刺激作用达到互相抵消的状态时,人眼才能感受到“平衡”。艺术需要视觉平衡。对于一件平衡的设计作品,其各要素的形状、位置、方向等关系都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各种元素互为支撑、互相作用,以至于不允许任何细微的改变。而一件不平衡的作品,其结构的组合仅仅是偶然和短暂的停顿,它的各个部分都呈现出一种要趋近“平衡”而极力改变其位置、方向、形状的状态。这种作品会给人模糊的视觉感观,既使观者不明白创作者的意图,也无法准确说明创作者的心理[5]。在动画教学课件的页面中,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都是我们创造“平衡”或打破“平衡”的工具,而重力和方向则是确立“平衡”的因素。页面结构的重力取决于元素在页面中的位置与大小:元素距离页面中心或中心的垂直轴线越远,其重力越大;而当在其它条件相差无几时,元素体积越大,其重力越大;对于明度来说,深色重于浅色。设计作品中各种力的互相作用构成了整体的视觉平衡,因此页面中每种力(每个元素)的趋向性也是影响视觉平衡的关键因素。
(三)视觉简化原则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4
一、学生在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
“有效”是指有效果、有功用;“引导”是指带领,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教师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应干预学生的思维过程,只需要在学生做出肯定的判断后做出适当的总结,将这一成果进一步强化;如果学生的思考遇到了“坎”,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及时适当地提醒,为学生铺设一个桥梁,让学生跨“坎”而过。
2.当一项新的研究活动开始时,需要教师引导,使之明确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合作。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性,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思维就会更加深入。
3.当交流中学生词不达意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因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他自己懂但很难让别人理解的话语,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教师怎样的引导是有效的
1.体现在时机上不同。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
而不是不管学生“会与不会”、“理不理解”、“能力状况能不能达到”,都先用提问方式来“引导”一下,让学生跟着老师预设的教学思路来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2.体现在方式上不同。“引导”可以是提问,也可以在学生“说不上来”、“一时想不明白”时,教师顺着学生的话头用一个词一句话来点拔点拔,或顺着学生的思路用提问、手势、板书、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手段来启示学生的思维。而传统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问就只是教师问学生答,提问引导的范围比《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者”的“引导”范围狭隘。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应与学生共同经历探求数学的过程,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创新的活动过程;而不是教师作记者式提问,而学生进行着答记者问。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帮助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引导不等于直接告诉,帮助也不等于代替。
三、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引导
1.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引导的方向。一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着教师引导的方向。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决定着教学的引导方向。
2.备课要预设多种引导方案。教案的设计中,无论安排学生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每个环节的预设都应先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实情。因此,教师的“引导”也同样要事先设计出与学生学习实情相应的方案。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大脑的思考,面对几十种想法,要应付几十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所以,有些环节的引导,采用一种引导方案就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多种引导的方案。
3.教学引导要讲究灵活。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引导,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它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解知识的方法上的引导,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板书、体态动作、多媒体运用等方式手段,甚至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引导的一种方式。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5
一、课堂实践活动是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校园实践活动是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三、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行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学习面积单位之后,就可让学生测量自家客厅、卧室的面积和估测社区、院子、广场的占地面积。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小到教室大到医院门诊大楼、火车站主楼的体积。
初一数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标;生活经验;自主探究;社会实践
同以往课程教学标准相比,新一轮的初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更倾向于尊重数学学科的具体规律以及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学习特点。这就使早已习惯了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理解与运用新课标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笔者不才,愿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育实践感悟,就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数学教学活动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倾向于以形象、直观的思维思考方式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而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性学科,数学则兼具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等特征。这样,就给初中生的数学认识、理解与掌握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困难。这也是致使初中生普遍认为数学难懂不好学、枯燥无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这种情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及解决办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借助自身生活实际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促使他们获得对数学更好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我将这一先进理念灵活运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章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之一,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数学概念,因此很容易将这三个概念彼此混淆,更谈不上将其进一步升华、发展形成对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向学生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要想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教室大扫除结束之后,至少需要固定哪两排的桌子就可以使所有的课桌都能整体地排成一排?”之后便鼓励学生认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尝试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如此一来,就为学生巧妙地营造了一个熟悉且亲切的数学学习情景,促使他们借助已有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数学理论抽象成一个具体且形象的数学模型。而这一实际数学模型的构建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更是帮助他们克服了数学学科抽象、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等特点,有利于他们实现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更好吸收、理解与灵活掌握,可谓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教师则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始终牢牢秉持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力求将数学学习主动权真正交付到学生手中的同时,切实促进他们数学自主学习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我没有像大多数教师那样先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之后再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是调整了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裁剪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五角星等不同形状的图形,并明确告诉学生这些数学图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所谓的轴对称图形。随后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协调沟通,对上述裁剪出来的数学图形进行“折一折”“叠一叠”的活动,并尝试结合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动对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及定义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归纳。
如此一来,就将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权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不但充分尊重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力调动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及动手尝试的积极欲望,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通过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活动还切实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相关数学概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保证当节数学课堂高效率、高质量的同时,还促使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等数学综合素质的大幅度发展,影响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社会生活实践,初中数学同样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数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格外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个人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新课标上述理念的重要途径与措施。因此,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就经常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学习完“数据的收集与描述”这章内容的相关数学知识点之后,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街头,对来往行人的节水意识、节水理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采访,并将大家的看法和态度以数学统计图的形式科学地呈现出来。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了之前课堂上所学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的绘制”等理论知识,又切实帮助他们实现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更好实践与运用,有利于其社会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提升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