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 南京农业大学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sitive attempts and inovative practices made by the Engineering Library of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t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reading promotion and balance the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reading promotion. With the efforts in “deep reading”, it suggests to make a brand for reading promotion and construct a long-term system, which aims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libraries.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12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将2010年6月成立的“服务创新工作组”更名为“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并在2015年、2016年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推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近八年来也在阅读推广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本文拟在总结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检讨实践中的不足,探讨阅读推广实践创新发展举措,以期推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1 阅读推广实践
“阅读推广是一种新型的、介入式的图书馆服务,其目标人群是全体公民,重点是特殊人群,活动化、碎片化是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的障碍。这就较为系统地回答了‘阅读推广是什么’‘阅读推广为什么’和‘阅读推广怎么做’等问题。”[2]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4月至5月间举办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拉开了校园阅读推广的序幕。此后,不断提升阅读推广创新力度,丰富阅读推广工作内涵,提炼出了“书香工苑”的工作口号。经过多年实践,校园阅读推广已实现了常态化,阅读正日益成为师生员工的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图书馆在2016年被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授予“好书推荐与阅读推广”优秀组织奖。表1反映了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2016年度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部流程。
阅读推广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宣传是全年阅读推广工作的起点,是在总结上一年度阅读推广工作实践、调研分析读者意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阅读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草案,经与各系部、各单位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讨论后进一步修改,并经院阅读推广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最终确定。计划安排要求接近读者需求、帮助读者阅读、朝着建设“书香工苑”目标迈进。年度各项活动注重对阅读氛围的渲染、烘托,如在组织读者开展好书推荐的基础上年度“书香工苑”好书榜;在读书月开幕式上安排专家读书报告会、组织读书分享会、诵读比赛、开展读者书评活动、“最美读书人摄影比赛”和评选“校园十大读书之星”等。
活动安排还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如每年的六、七月学生毕业之际,开展毕业生捐赠图书充实图书漂流书架,谈自己阅读经历与经验,请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考研经验,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返校谈创业经验等。在每年的九、十月,围绕新生入学进行入馆教育,介绍学院的阅读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帮助刚入学的大学本科生划大学四年的阅读计划;为刚学入学的研究生举办读书报告会,举办工科科研文献的检索与信息素养提升方面的专题讲座。贯穿全年,针对读者需求和不同时期学院工作重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阅读推广的常态化,为建设“书香工苑”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阅读推广创新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也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从2009年举办一年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开始,到实现阅读推广的常态化,正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2.1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阅读推广工作执行力
阅读推广工作现在已形成了一个全院性的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由各系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学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图书馆馆长任办公室主任,一名副馆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下设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各系部、各单位明确两名或一名老师参加阅读推广工作(有学生的部门两名:一名辅导员和一名办公室老师,负责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落实本部门学生和教工层面的阅读推广工作。没有学生的部门一名,负责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落实本部门教工层面的阅读推广工作)。图1为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示意图。
在这个全院性的工作力量联合体中,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阅读推广年度工作计划的审批、工作总经费的核定等重大事项。阅读推广工作办公室及其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是院阅读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力量,负责年度工作计划的起草、各项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等工作。各系部、各单位的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是院阅读推广工作在本部门的组织实施者,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各系部、各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既是学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又是本部门阅读推广工作的责任人,负有领导、支持本部门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的责任。这种工作机制实现了阅读推广工作由图书馆一家单打独斗到集结全院力量协同行动的转变,提高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执行力,提升了阅读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
图1 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示意图
2.2 创新宣传模式,扩大阅读推广工作影响力
以往,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总离不开事前出海报、事后发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如今,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宣传模式。在总体宣传上,在图书馆网站上增添了“阅读推广”一级目录,下设它山之玉、工作动态、读书月、毕业季、新生季等二级目录,及时宣传报道学院的阅读推广工作;年度阅读推广工作计划在经过草拟、讨论修改、审核、后,都在全院进行广泛宣传,以增加师生员工参与阅读推广的共识,便于读者知晓、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书香工苑”工作口号,设计了阅读推广标识(见图2),并坚持将之印刷(使用)在相关的信纸、信封、海报、证书、纪念品、奖品和工作手册等物品的醒目位置。
在具体活动的宣传方面中,每项活动的宣传海报都向读者有奖征集,并组织相关人员评选确定;活动宣传海报通过院内宣传栏张贴、广场展板放置、学院网站首页弹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网站推送、各系部各单位微信推送等途径广泛宣传。如此广泛、详尽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效果大增,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
图2 阅读推广宣传标识
2.3 创新激励方法,吸引更多师生参与阅读推广
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激励方法上,大胆尝试。通过发放参与纪念品、评比竞赛、发放获奖证书与奖品、抽取幸运参与奖、获专家签名赠书、提供与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机会和评选阅读推广先进工作者等形式,激励读者和阅读推广工作者积极投身阅读推广工作。
以2016年为例,参加好书推荐的学生、教师人人都获得一份纪念品。好书推荐活动结束后抽取幸运参与奖,抽中者奖励购书卷。读书月期间评选“校园十大读书之星”和“百名优秀读者”。在读书月闭幕式暨总结表彰会上除了向获得各项单项活动奖项的读者发放获奖证书和学习用品外,还抽取读书月系列活动中的幸运参与奖,奖励购书券。向参加书评的读者人人都发放纪念品,获奖作者分别发放了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荣誉证书(2016年一等奖空缺)和学习用品。年底评选出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13名,在年度阅读推广总结表彰会上,院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发放荣誉证书和奖品。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提高了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动性,也调动了阅读推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 存在不足
近八年的阅读推广实践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范围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数字化阅读推广力度不足。随着网络和各类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了全民阅读的新宠。而已往的阅读推广大多以传统阅读为主,几乎忽略了数字化阅读推广。这就大大降低了阅读推广的时代感,拉远了阅读推广与深爱数字化阅读的青年学生间的距离。
其次是提升阅读深度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多。多年的阅读推广实践向广大读者呈献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关注“深度阅读”的较少。比如,阅读推广活动中人气很旺的“好书推荐”活动,在经过学生推荐、统计汇总、隆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几乎没有围绕好书榜进行针对“文献内容,也就是文献所包含知识的推广。”[4]
第三,缺乏具有学院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往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办讲座、搞比赛、推荐好书居多,与其它高校的阅读推广大同小异,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人才特色、馆藏特色的阅读推广,导致阅读推广的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给人一种为了活动而活动,与其它学校“跟风”的印象,久而久之影响其生命力。
4 阅读推广再思考
4.1 加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
“一个学科是否成熟,一项专业工作是否可以深入、持久、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理论研究是否到位,是否跟得上发展,是否能发挥引I作用。”[1]近八年来的阅读推广实践也告诉我们,以务实性为主的阅读推广工作也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资源的优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途径、规律和方法,以创新理论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首先中国图书馆学会和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要定期开展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征文,对征集到的研究论文,经专家评审后给予奖励和表彰。其次要设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专项,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工作。最后要借鉴阅读学、传媒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精华,丰富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以引领、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4.2 传统阅读推广与数字化阅读推广并重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要克服重视传统阅读推广,忽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现象。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阅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接受数字化阅读已为青年学生广泛接受的事实,重视数字化阅读推广。通过与数字开发商、电子读物出版机构联合、扩大数字资源使用权限等方法,重视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以优质和特色的数字资源吸引读者。加大数字化阅读的宣传力度,通过数字资源的介绍、阅读载体的使用、数字阅读的引导,帮助读者克服数字化阅读的困难。通过定期培训讲座、开设电子文献资源检索课、在线互动答疑等方法,帮助读者提升数字阅读能力。通过电子阅读终端外借服务、数字资源现场使用体验等途径,让读者真切体会到数字阅读的魅力。
4.3 在“深阅读”上下功夫
当下校园阅读普遍存在阅读量少,重知识轻思考的问题。阅读量严重匮乏,阅读效果就无法呈现。离开思考的阅读不仅会削弱阅读的力量,更削弱了阅读给人带来的一种思想上的深刻觉悟。没有大量的阅读和深入思考的阅读,学生的成长肯定会显得残缺不全。要在“深阅读”推广上下功夫,就是要在提高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上下功夫。要摈弃“一刀切”的阅读推广模式,通过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热点的需求,细化阅读推广组织方式,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好书榜上的每一本书,要一本一本地开展以作者生平、图书内容、相关书评与影视作品等内容为主的导读活动,引导读者深阅读。组织对某一作品有共同喜好的读者成立读书会,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并邀请相关学者进行辅导,帮助读者思考、交流,提高思想深度。
4.4 打造阅读推广品牌
“品牌是品质的保障和形象的体现。”[5]品牌一旦形成就赋予其强大竞争力与目标拓展空间[6]。高校图书馆要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上,注重品牌建设。要坚持特色化和系统性的原则,以彰显本地、本校、本馆的特色为主,经过策划、包装、宣传、实施、跟踪报道、反馈与评估、优化推广等系统性的具体工作,塑造出活生生的品牌个性,在读者中产生亲和力、沟通力,让读者认同、喜欢。打造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要在活动名称和标识、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受众面和知名度等基本要素上下功夫。活动名称要好听、好记,琅琅上口,易于记忆。活动标识要与众不同,以精美的设计,于有形处展示自己的特点,让人看后赏心悦目。活动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阅读需要和心理需求,形式上紧跟时代步伐,融知识、实用和趣味于一体。要通过多年持续的活动安排,形成固定的受众群体,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读者参加,以此不断扩大受众面,逐渐提高知名度。
4.5 构建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构建阅读推广长效机制,首先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要建立校级党政负责人负总责、图书馆牵头落实、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阅读推广工作管理机制。要明确阅读推广的总目标、总任务、阶段性要求和年度计划,通过全面规划、有效分解,形成阅读推广工作的整体合力。其次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加大阅读推广的财力保障力度,为阅读推广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学校事业发展预算,使阅读推广经费保障制度化。要设立阅读推广专门职能机构,确保阅读推广的工作体系和必要的人员编制。做到有岗位设置,有人员配备,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再次要建立考核机制。要将阅读推广与学校事业发展一起计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细化、量化考核内涵与评价标准。要把阅读推广工作纳入各院系、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作为部门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把阅读推广的工作业绩纳入图书馆馆员年度工作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各人的评奖、评优、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起来。运用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使阅读推广工作有目标,落实有动力,考核督查有实效。
5 结语
在全民阅读工程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已成了“图书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也是主流服务与核心工作。”[1]高校图书馆应将开展阅读推广视为提升图书馆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展示图书馆自身形象的重要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开拓创新,让校园阅读从专业走向全面,让阅读真正成师生T工的生活方式,让校园洋溢书香之气,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吴.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若干热点问题[J].图书馆,2015(12):31-33.
[ 2 ] 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87-98.
[ 3 ]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创新驱动“第一动力”理论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16(3):4-7.
[ 4 ] 刘亮.试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J].图书馆研究,2016(3):88-91.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库集中之地,藏有数量巨大的图书、等各种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好学院的学科重点、馆藏特色服务的图书馆,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目前是我们直得探讨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只有尽快找到新的服务思路,建设好学科特色服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建好富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往往存在着文献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有些学科文献资料复本过多,特别是我校一些公共学科、边缘学科的文献都有重复购买;而版本用的也有不同,传统的图书管理“重藏轻用”思想比较突出,各个图书馆的封闭性较强,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普遍存在,不利于资源共享。那么怎样利用现有藏书和文献资源,建好富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一)筹规划,平衡学科分布,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在建设数据库应按学院的各个系、各个专业特色需要对文献信息进行筛选和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形成自身的文献信息图书馆,依据本馆的收藏优势,众多地开发各类数据库。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馆藏特色,选择合适的建库目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尽快建立起学科种类齐全、形成多样的数据库体系。做到发挥各自的专长,并学科分布平衡,以实现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丰富化。另外,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书刊文献结构,首先要考虑的是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尤其是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方面的馆藏应该较为丰富。如我院,属理工科类院校,主要学科有财经、水电、农业等三大类,图书馆根据这些学科建设数据库,以此来提高馆藏利用效率,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
(二)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应该怎样进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出发,结合我校的学科专长,抓重点突破,具体进行特色数据库的选型时,量力而行,先开展试验性运作,以积累工作经验,尝试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功能齐全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确定了自建数据库的选题方向之后,应该立即进行信息源的采集工作。既对馆藏资源进行汇总筛选,整理集中,制定工作计划。另外,为保证信息资源补充工作,查漏补缺,建立并拓展通畅的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及时采集新的信息资源,以保证特色数据库的全面性、权威性、即时性。
二、加强网络建设正确处理好图书馆传统与现代化服务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虽然在传媒方式和信息载体上有本质区别,但是其模式基本相同,都要对文献进行采集、整理、储存和借阅,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应该建立在传统图书馆的实体上,二者是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对立统一关系,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建设,就是要代替传统的图书管理中不利于快捷、便利、准确利用图书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方便读者的信息查阅、借阅和浏览。
三、图书馆建设要适应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素质教育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一)更新观念,用主动服务代替被动服务
更新传统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浅层次的书目服务为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服务送到读者身边,把大量潜在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改善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
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机构,应处处体现文化气息,时时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因此,无论是馆舍、设备、书刊资料等硬件建设,还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软件环境,都要有利于一个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之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藏书质量建设,培养学生检索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完善馆藏建设是办好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藏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效果,采购人员要深入流通部、阅览室以及各系对书刊的需求,以此作为采购依据,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优秀书刊购进图书馆。因此,除了向学生介绍利用图书馆馆藏分布及图书分类等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提高学生的情报意识和计算机检索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检索手段的自觉性。
四、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
图书馆馆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进入新世纪,图书馆员的服务要使读者感到满意,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知识,更要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具备网络信息获取和提供的能力。使信息服务进入全新阶段,迎接全新的挑战。
(二)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应用网络的硬件资源,作为馆员既要有利用终端进行情报检索或编制一般程序的能力,要有具备设计情报源和指导检索能力,还要了解和熟悉网络资源的基本分布情况,尤其是要熟悉馆藏;掌握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路径,能根据要求指导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编制一些网上导读系统,为网上资源编制索引。
(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
图书馆员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种载体的性能并指导读者使用各种载体信息,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所需的信息资料。另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外语知识,因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将会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协作,各种语言文献资源会出现,只有掌握外语,才能熟练地查阅文献信息,才能使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外交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如果图书馆不想使自己淹没在网络节点的海洋中,特色化是必由之路。只有围绕适合本校学科、专业的需求来建立特色数据库;要把传统与现代服务相结合;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能把一个具有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图书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刘广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新理念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4)[4]
[2]孟广洁, 21世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R] 图书馆工作散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6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图书管理;素质;全面人才
21世纪时信息科技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图书馆事业想要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图书管理员也必须集合各种技能于一身,成为一个合格的图书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传播者、能力培养者和技能教育者,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更好的服务于读者。信息时代使人类知识加速膨胀,信息储量与更新速度也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读者常常被浩瀚的信息海洋所淹没,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因此,具备高素质的知识综合型人才也就成为图书馆的求才首选。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几种的素质。
一、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它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主导。再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领导才能一旦失去了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的支撑,也会显得空洞无力,难以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以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基准,具有奉献他人的高度精神觉悟和职业素养。
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马克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必须时刻心国家大事,时刻关心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具备政治洞察力。同时必须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要有基本的政治原则、做人原则、做事原则。也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有着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得精神作为工作的精神动力与支持。
当前,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着错误的思想和老旧的认知,认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不过是“借书和还书这点事,谁都能干、谁也都能干好,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正是这种错误思想,使图书馆管理工作走上了因循守旧、效率低下的歧途。事实上,图书管理工作是服务群众、收入少、默默无闻的,非常琐碎和枯燥,如果没有一定的执着和耐性,没有无私奉献精神是无法干的长、干的好的。
二、扎实的文化知识素质
当前,世界内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本的要素,社会结构中其他一切部门的发展都需要依赖知识和信息的更新与增长。只有将信息与知识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下足力气将这种资源加以开发与应用,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而强劲的动力。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学逐渐向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彼此渗透交叉、结合互补的综合型学科的步伐迈进,这同时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执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拓宽知识、加深研究,才能使自身符合图书馆工作需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宝库,也是进行资源交流的重要渠道,从这点来说,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
文化素质是指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的、其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就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这两个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史、体、数、理、化”等基本学科知识,社会科学则受人生阅历与知识积累的影响。我们说一个文化素质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尤其应当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工作总结,能够起草文件,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专业素养则是指具备丰富的图书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与工作计划,能够熟练的掌握本职岗位的工作技能,能够出色的完成图书的采访、订购、验收、分类、编目、入藏、查询、借阅、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操作,同时还能够做到科学的管理、上架、保管、装订。
图书馆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创造性、技术性,这就要求其工作人员应当具相当的文化知识素质。同时,图书馆的业务在进行时还需要一定的归纳能力、综合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能够满足其工作需要的。
其中我们应当着重注意报刊业图书馆,它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时效性、知识性、准确性,这就要求报刊业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更高的文化素质、更扎实的职业技能,要有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服务于广大读者。
因此,每一个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否则,就极可能与时代脱节,与图书馆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最终被这个行业所抛弃,成为行业的淘汰品。
三、高度的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通讯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为全球一体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相结合,就能使大范围的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现实,这就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信息资源的传播与使用效率,也使信息处理的范围更加广泛,这是图书馆像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这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就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拥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他们将为新一代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工作的中流砥柱。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对于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与查新人员,要求其在熟悉掌握传统检索工作的同时,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查询。检索人员必须能够正确、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联络系统进行资料查询,能够熟练通过网络、联机、光盘、书本式刊物等手段进行检索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这是当前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下图书馆检索人员的必修课题。
正因如此,在今后的计算机网络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除去必须掌握的传统专业素质如:图书馆学、情报学、分类学、文献信息学、目录学、计量学、计算机学等之外,还需要掌握、熟练应用好各类专业知识和技巧。与此同时,网上资源检索能力也必须成为每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学习、提升的重点,要能够熟练使用网上各类检索引擎,能够轻松搜集网上各类学科的网址,及时掌握网上发各类搜索引擎的变化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检索工作。只有精通电脑、熟悉网络资源,才能熟练的运用这项技能,成为专业素质合格的优秀工作人员。
再进一步,还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与协调能力。众多周知,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计算机技术更是博大精深,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数字化图书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具备扎实的传统图书馆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面对更加浩瀚广阔的数字化世界和膨胀的信息,更应当具备较高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良好的修养与性格作风
馆员良好的修养与性格作风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读者服务是真哥哥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基层服务工作。图书馆进行图书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检索等工作的中心点是读者,其工作的目的与宗旨都都是:服务于读者。这种图书馆围绕使用者在适用图书馆藏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读者服务工作”,它包括图书的流通、宣传、咨询、书目检索等,通过馆员这一中介来完成读者与信息图书之间的资源交换和协调工作,从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是为“书”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座会说话的桥梁。无论是在传统图书馆服务还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读者服务工作”都是连结读者与图书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读者服务工作是考察一个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着手点,也是一个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馆员的修养与性格作风更是一个图书馆的“软文化”的外在展示,作为服务于广大读者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性格作风。
我认为一个优秀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工作热情、和蔼、耐心,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细致又琐碎的工作,每天面对形形的读者,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工作热情,在为读者进行服务时,注意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只有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使读者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遇事果断,要有决断的魄力和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办事注重效率,有快节奏的作风。
有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宽忍精神,在待人待事上,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既要能够听得了别人的赞美,也能够容得下别人的批评,更要对此不抱怨、不生气。
要善于交际,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与各种类型人沟通的能力,能较好的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手段,随机应变、机敏灵活,同时要对事物时刻保持好奇之心,要勇于和乐于接受新事物,能够成为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对于自己懂得的事情能够不骄不躁,对于自己不擅长、不了解的事物,要积极主动的想书本找答案、向同事学经验、向读者求建议。时刻保持一颗学习与进步之心,坚决不被任何困难所打到,在求知的路上,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气概。
在工作上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应当不断的钻研业务、学习技能、掌握知识。时刻保持高度的信息意识与竞争意识,边服务边学习,在服务中完善自己,用学习提升服务。
工作中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于一切歪风邪气绝对不留情面,要敢于指责与纠正,绝对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富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很好的配合组织及他人完成工作,顾全大局,绝不因以及私利而损害组合、团体的利益。
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上几种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服务工作。积极的开拓思维,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人本管理为原则,广泛的利用好各种渠道,是每一个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服务的守则。这些优秀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教育与培养,这是一个学习、磨练、再学习、在磨练的循环过程。
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图书馆信息管理人才,是服务读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位图书馆人为之终身奋斗的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4).
[2] 罗华杏.浅谈企业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广船科技, 2009(02).
[3] 吴晓荣.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之根本[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01).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民办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90-02
0 引言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和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民办本科高校以来,到现在已经有民办本科院校共79所,其中2011年民办本科院校共27所,其中本科生人数达211242人。民办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高等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也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了图书馆事业的新生力量。但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怎样建设一个适应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就成为了这些图书馆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1 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
民办院校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历史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有的历史更短。短暂的办学历史导致了图书馆建设的滞后性,好多图书馆都是从零开始,既无图书馆专业人才,更无文献资料的累积。虽然许多院校在图书馆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也只是为了迎接各种各样的评估,对图书馆后续的建设上没有花更多的投入。现在好多民办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虽然有独立的、漂亮的馆舍,建立了所谓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但图书馆的服务还是处在最低级的阶段。
2 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所面临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学院领导层重视不足 许多民办高校的发展都经历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困难,尤其是经费上的困难。
由于没有政府的教育拨款,因此,经费问题成了束缚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所以许多民办高校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教学辅助单位都给予最小、最低的标准。做为教学辅助功能的图书馆更为很少投入。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金投入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图书馆事业的年度经费不少于学校教学经费的3%,但好多院校对图书馆的投稿经费远远低于学校教育规程所规定的经费。第二,人力资源建设的不合理性。虽然好多院校的图书馆聘请了从国家高校退休的图书馆工作的老专家,但这也只是为了在迎接教育主管部门名种各样的检查与评估。图书馆人力资源、干部配置并没有形成应有的梯队建设,形成了馆长在图书馆方面很有能力,但是一般工作人员的能力太差,所以人员少,素质低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特点。
2.2 图书馆自身原因 学校领导的不重视是图书馆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图书馆先天的不足也是阻碍图书馆发展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第一,思想观念没有更新,没有确立与学院发展适应的思想观念,图书馆工作人员,尤其在干部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认为图书馆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我们只要维持好现有的工作秩序就可以了,而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思考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第二,管理不到位,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了许多院校的图书馆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范,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明确等方面的问题。
3 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策略
3.1 图书馆发展的决策层策略 图书馆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或精神生产部门,它在人员配备、经费来源、建筑设备、机构设置、先进技术采用,以及工作计划的拟定等各个方面都依附于学校,它的发展要受学校环境和学校领导层意识的制约,因此需要决策的内容涉及到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 长远目标策略 这是决定图书馆发展方向和较长一段时间(10年、20年)内奋斗目标的决策,是对图书馆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的宏观控制,它用粗线条勾画出图书馆发展的轮廓,为图书馆的年度工作计划确立目标。
3.1.2 经费保障决策 决定了图书馆稳定的经费来源和比例。图书馆文献建设的系统性,以及自动化和网络设备的维护,都需要稳定的经费来保证。图书馆在学校是一个花钱大户,过去教育部规定“书刊资料购置费在全校教育事业费中应占适当比例,一般可参照5%左右的比例数”,而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没有提这个5%的比例,却强调说“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应与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相适应”,“生均年购文献量应不低于教育部的评估指标。”对这些指标要求,决策者应作到心中有数,不能平时不重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待到评估或学校升级需要时,一下子给图书馆很多经费,以致形成不合理的突击采购。
3.1.3 人员配备策略 包括馆长的聘任和决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量、质量与构成。《普通高等学校图规程》规定:“馆长和主管业务工作的副馆长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应能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热爱图书馆业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图书馆馆长要有资格(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识、能力和事业心,选配好一个得力的图书馆馆长,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5
美国于2002年6月25日制定了(本土安全信息法案>,把信息共享提升到法律的层面加以考虑。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和国际图书联合会(IFLA)的不懈努力,信息共享问题不仅局限于图书情报领域,还成为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重要问题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化的环境正在形成,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以传统的印刷型资料为主的收藏载体和以手工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传统的藏文文献还有一特殊性,就是藏文文献资料有很大一部分是木刻印刷,没有装订,只宜单页翻阅,这就增加了阅读的困难,容易造成坏损,更不便于借阅和交流。各大寺院收藏的藏文文献绝大部分都是用传统的印刷术印制的,用传统的方式管理,用手工操作方式服务。一方面,他们大量的文献资料无人借阅,长期“束之高阁”,不能发挥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应有的社会效益,加之尘埃笼罩,虫蛀雨淋,自然风化,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希望阅读、研究这些文献资料的人,又无法借阅,无处借阅,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丰富的藏文文献资源的使用。
就用现代印刷术印制的图书来说,近年来由于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各馆图书购置经费、设备严重匾乏,图书资料很难更新,尤其是基层的图书馆更是这样,几年、十几年看同样的书,是很普遍的现象。加之和其他藏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图书资料的借阅、交流和使用就更加困难,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发挥不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中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和要求。另一方面,自治区和其他藏区现有的图书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管理,没有建立中国标准目录(CNMARC)藏文格式处理图书馆系统软件,致使文献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与共同不足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各地各个图书馆出现“你有的我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的尴尬局面,致使国家财力、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②从观念形态方面来讲,藏族根深蒂固的部落意识,只顾自己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利益,缺乏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也严重影响了藏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自治区为例,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地区已建立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l所,地区级公共图书馆4所,高等院校、研究机关图书馆(室)近10所,各级党校图书馆(室)8所,地区级师范学校、职业中专学校图书馆(室)7所,自治区政府厅、局级机关图书资料室33个,此外还有驻藏、武警部队、各级医院图书资料室20多所,自治区级博物馆1所,自治区级档案馆l所,自治区级群众艺术馆1个,地区群众艺术馆6个,县级文化室48个,乡级文化站200多个,村级文化室500多个,己初步形成复盖全区的群众文化网络。这几年来,随着农村书屋的建设,农牧区基层图书馆、室又有新的发展。
和其他藏族地区的藏文文献大量保存在各大寺院和民间私人经堂里,据有人粗略统计,传统印刷的长条藏文典籍约有60万函。在,藏文文献收藏率能达到70一80%左右。③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可见在地区,藏文文献资源的共享已有充分的基础和客观条件,关键是共享技术与信息使用手段落后,使很多珍贵文献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发挥它们独特的作用。就全国范围来说,自治区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藏医学院图书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收藏藏文文献相对较多的单位,他们拥有相当可观的古籍和特色文献资源。但是,这些图书馆很少有借助计算机作为载体的现代检索与借阅工具,大部分图书老化严重,编目方式依靠传统方式,手工操作,不便于借阅和检索,更不能与外单位和别的地区的读者和研究者共享这些资源。网络环境下藏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协调的复杂系统,不可能一墩而就,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各子系统进行扎实的理论探讨与深入研究,探讨符合和其他藏区实际的办法,循序渐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人类共同的向往,也是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在信息时代,优秀的藏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服务藏学研究,藏区图书馆建设主要应该突出藏文文献特色,并以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和藏学文献网络化发展作为发展方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具有珍贵学术价值的丰富的藏文文献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使之得到认真保护,充分开发,科学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藏区之外,祖国其他地方甚至是世界各地另具特色的各种文献资源引入藏区,弥补藏区各图书馆对现代图书、其他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收藏之不足,更好地满足藏区各族人民不断增长的了解外部世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等的要求。藏族有句谚语:“优质的木材,不能让它烂在树皮底下。”我们不能让藏文文献这一极其“优质的木材”,在落后的管理方式下腐烂。假若出现这种情况,这不但是藏族文化事业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华文明的重大损失,我们将愧对创造这灿烂辉煌的藏族文化的祖先,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建立分散互联的图书馆藏文文献信息协作网络模式
和其他藏区的藏文文献资源分布范围很广泛,有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图书馆、寺院图书馆及私人收藏资料室,通过藏文文献的分布情况调研表明,藏文文献、尤其是新版藏文文献基本集中在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图书馆、档案部门四大系统,而大部分珍贵古籍文献则收藏在各大寺院里。因体制、设备、经费、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每个图书馆不可能将所有的藏文文献收齐备全,所以,更加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藏文文献数据库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从图书馆整体的发展情况看,应该更多地实现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不仅是图书馆文献的共享,各个图书馆已编好的书目数据、建成的数据库、富有经验的资深馆员等因素都具有共享及利用价值,应该也可以纳入共建、共享范围。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之间应更多地建立联合编目、数据套录、联机检索等技术合作,这样就可以超越过去那种以馆际互借为主的单一形式。分散互联的图书馆界发展思路是21世纪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方向,更是目前藏文文献资源共享的最好途径,自动化与藏文文献资源网络化息息相关,抛开自动化就无法实现文献网络化,只有使用现代化手段才能把参加网络化的各图书馆藏文文献机构真正联结起来,实现和其他藏区藏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由于分散互联网络的稳定、可靠、安全、快捷、多途径响应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信息访问模式。因此,我们认为以数据的分别储存、文献资源的分别规划建设、借助网络实现文献信息的多途径检索等为特征的分散式互联网络更为适合目前和其他藏区各图书馆藏文文献资源共享的现状,打破门户之见和行业阻隔的坚冰,每个藏文文献信息中心应对内自成一体,对外互为支援,在友好、团结、平等、互惠互利、共求发展的前提下,形成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
199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牵头,筹建了“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吸纳全国图书馆为网员。1999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发起,召开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情报所等系统124个图书情报单位共同在北京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自治区图书馆参加了协助会议,并签署了这两份重要文件。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国图书馆界跨系统、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并制定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方针。这一倡议得到与会成员的一致赞成和热烈拥护,在全国也产生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对共建、共享工作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推动。这对我们藏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事业更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推动。2001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欧洲少数民族语言计划”,计划在2年内建立基于少数民族语种的资源库①。这件事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应该有很大的启示。2001年,国家文化部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覆盖了文化部直属系统的2675个公共图书馆,390个群众艺术馆,2907个文化馆,42024个文化站,2217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和59312个图书室,基本上覆盖了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和其他藏区从中受益很大。这些文化设施的建成,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改变了人们以往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为新时代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提供的优质服务,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友谊,增进祖国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目前以微软的VisTA为代表的藏文操作系统已经形成,藏文识别技术和检索功能也在深入研究和开发当中;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图书馆方面,已经初步构建了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现在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继续完善并构建各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便形成全国、各地区、各省市直至基层学校的完整保障体系。为了推动这一工作,2002年,成立了“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也是成员馆。成立这个学会的目的,是要推动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事业的开展。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起点低,资金少,这一组织目前总体水平距离国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开展的工作也很少。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藏文文献资源图书馆,应有一个中心馆,若干个协作成员馆。不少地区(包括外省图书馆)以前成立过各种图书馆协作网组织,制定了合作章程。但是有些成员馆名义上参加,实际上却不承担义务,协作网组织几年也难得开展一次活动。和其他藏区,由于地域辽阔,基础薄弱,各地区图书馆之间的网络协作更加困难。一些非中心图书馆认为,以某某馆为中心,一开始就有不平等之感。在人们的意识中,“中心”往往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利益冲突,使非中心图书馆对网络建设持消极态度,这也是许多地方图书馆协作网络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从目前和其他藏区的情况看,应该着重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联合建设,分工收藏
全国各藏文文献收藏机构普遍经费紧张,正常购书经费都无法保证,各馆分工收藏、联合保障一直难以解决。当前,各图书馆购书经费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分别划拨或者靠社会慈善事业捐赠的,由于经费拨款制度各立门户,各馆的经费使用也只对其主管部门和各自的用户负责,资金难以统一调配,各自只从本单位的需要出发,造成了各单位在文献采购上缺乏宏观规划,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文献重复购置与浪费现象。条块分割的体制也阻碍了各馆的有效合作。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成立,在形式上学会成员图书馆于组织机构层面拉近了关系,在互利的条件下进行了一些资源共享活动,但具体到藏文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实际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一个联合建设与分工收藏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二)建设藏文文献数据库
网络环境下,实现藏文文献资源共享要建设一个以藏文文献为主的大型数据库。目前,地区各大图书馆藏文文献信息收藏机构都没有一个可全面有效利用的数据库;国外一些相关图书馆藏文文献信息收藏中心建立了规模比较大的藏文文献资源数据库,但是,因为版权和国内外合作协议问题,目前没有公开使用;国内也有许多研究机构从事藏文文献数字化工作,但目前也均未形成规模效应。2011年8月,教育部CADAL服务中心分中心在大学图书馆成立,负责组织地区高校利用CADA项日建设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并进行特色文献数字化以及与CADAL管理中心的协调工作,建设地区CADAL文献信息扫描加工中心、培训中心和宣传中心。2012年7月,教育部CADAL服务中心分中心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确定了教育部CALis、CADAL项目自治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人选,由大学图书馆作为代表与6个成员馆签订了服务协议,研讨确定了教育部CALis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教育部CADAL服务中心分中心2012一2013年度工作计划。鉴于当前国内外藏文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状况,地区各大图书馆藏文文献信息收藏机构可以依托“教育部CADAL藏文文献数字化中心”,全面启动藏文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加工,最终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藏文文献数字图书馆。
(三)建立完整的藏文图书编目系统
以网络为基础的藏文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其前提是要有一个开放、高效、便捷、准确的完整的藏文文献编目系统。图书馆自动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化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为了使藏文文献资源得到广泛运用,要充分借鉴CALis的管理经验与系统架构,采取“整体规划,合理分工,联合开发,共建共享”的建设方针,合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四)实现藏文文献馆藏信息资源的网上传递
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计划范文6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转贴于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