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课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课课堂

专业课课堂范文1

[关键词]体育专业课堂 有效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4-01

在体育教学中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融入不同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对体育课程的热情等要素出发,围绕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和提升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展开各项体育活动。随着终身学习体育锻炼理念的普及,体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让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降低,对体育专业课堂的有效性产生制约。

一、构建体育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体育专业课堂上,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活动,体育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示范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要求教师将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体育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基本都是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虽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教学具体目标的完成,但是由于传统的体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导致体育课堂枯燥、无趣,影响到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上授课程序比较固定单一,学生的主体性比较模糊等缺陷,反而不利于体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顺利实施。

在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体育教学融入到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专业学习训练成为大学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堂学习训练来丰富大学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体育专业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开设多个体育项目,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锻炼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增强身体机能水平,让学生感受在体育学习中的快乐。

二、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模式的路径构建

体育专业教学课堂的结构与形式不应局限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的体育专业学生,不同的运动机能水平,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并采取相对应的课堂结构和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音乐教学欣赏、基本动作热身活动、男女分步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教学步骤。这种体育专业教学结构有别于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得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习中、激发自我兴趣、体验成功为最终的目标。

作为体育专业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体育专业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并且所有教学安排及准备活动内容都是为这个重点而服务的。第二,从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热情。第三,要建立较好的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合理的有效体育专业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求出发、从体育专业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提供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制约体育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专业课课堂范文2

职业学校80%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对以前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抵触情绪。面对目前较难理解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让他们专心听讲实在太难。那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处理需要下功夫。

(一)纵览全局,明确所授课程地位

专业课教师应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对该目标知识点清楚,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对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才会准确,避免了任课教师拿着教材,从头讲到尾盲目教学。

(二)斟酌教学内容,构建所授课的知识模块、能力模块

教师在掌握所授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将总体目标细分,一个一个的解决,提高课堂效果。

(三)目标明确,围绕小目标组织教学

小目标模块划分后,任课教师对每个目标的知识点去搜索,组织教学内容。再根据每个目标特点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及手段,这样达到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主次分明,每节课有易到难设定任务阶梯模块

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应根据本节课培养目标及学生接受能力状况,把每节课任务分成由易到难,且由基础到拔尖的几个阶梯任务模块。在设定时,基础模块设定要简单,并且是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桥梁;中间模块稍有难度,是基础知识灵活应用的一个延伸;拔尖模块有一定难度,是对基础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基础模必须让学生掌握的,中间模块是让能接受且想学习的同学必须得到的,拔尖模块是对尖子生及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到学生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三、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

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学生的催眠术,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为此教师应针对一节课中不同模块的逐步展现,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学、主动学。

(一)从思想上出发,设置普遍参与的模式,熟练完成第一模块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坚定,这一模块的内容必须全部过关,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重点转移到容易溜号的学生身上,及时发现其闪光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勇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如在讲AUTOCAD命令时,每讲完一个命令,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用这个命令完成。问题非常简单,只要听了都会做。学生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会到每名学生身边看,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其次,让学生思想产生共鸣,这一关不过,后续学习将无法进行,如果掉队老师不允许,同学不允许,让同学们感受到别人能会我也能会,引发其学习上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必要的而不是全部的理论知识讲解,恰当设疑,以个体为单位练习或实践训练。同时强化知识点考核环节,以个体为单位过关,教师掌握好学生对此模块学习的难以关口。对于个别未过关的学生,责成优秀学生在短时间内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辅导、帮带、考核。

(二)激发团队精神,完成中间模块的学习

由于中间模块稍有难度,可以采取以3~4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员的构成应学习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均有。教学应以教师点拨、下达任务为辅,学生以不受拘束的讨论、辩论的学习模式为主,这样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之间在讨论及辩论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知识。考核以组为单位,每个组由老师临时指定两名学生代表过关,以平均分作为每名成员的成绩,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怕学习差的影响本组成绩,一定会尽全力去帮助其它成员完成任务;学习差的学生也怕影响本组成绩而主动去问,努力去学,达到了带动作用。

(三)为尖子生开展综合应用模块学习提供条件

就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产生学习疲劳,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弹性的课堂环境,对于第二模块过关且确实不能进行第三模块学习可以奖励自由空间,在不影响其它学生学习前提下,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等。对于一部分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学生,教师继续下达综合模块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想学又信息不足的学生,及时鼓励,给予信心,将其拉入尖子生队伍,让其体验自己是优秀队伍中的一员,迫使自己学习,增强学习气氛,同时对其它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在第三模块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要及时展开,让学生按正确思路解决问题,减少学生的挫折感,保持学习的热情。另外,可以把课堂上未解决完的任务延伸到课下,把理论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实验室。保证本次课让学生学懂、消化理解,以便激发起下次课学习的欲望。

四、结语

专业课课堂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就业导向项目教学考核评价

一、背景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不断萎缩并且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就计算机专业而言,毕业生难就业导致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的意愿不强。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计算机教师往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钻研新知识才能胜任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在现实中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远远大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钻研,这样必然会导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

二、实践探索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以及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好就业、优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发现“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项目教学法追求的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1)开发项目教材。开发项目教材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开发校本项目教学材料,但是开发校本教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使开发校本项目教学材料适合学生的学习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就业。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研组中由担任相同科目的几个老师讨论分工共同来完成;其次让老师进入社会行业去调查,保持项目内容新颖并与社会行业的工作实际相衔接,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用得上。比如在开发“Photoshop”、“CorelDraw”教学材料时,基本上是结合本地的礼品工艺设计公司、包装封面设计公司。(2)项目教学中适当降低理论课程知识难度,先学会技能然后掌握理论。要使项目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项目内容适当要轻“理论知识”重“实践操作”。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多并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OSI参考模型的作用、IP地址、网络安全来进行授课,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网络实际工作的相关设置分成几个大项目,比如:构建小型网络,将构建小型网络这个大项目分成几个更小的项目包括构建家庭网络、构建办公局域网络。我在项目教学中尽量对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不做太多的解释,尽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适当降低难度,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开始不理解或不完全明白的理论问题,随着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理解掌握。

2、改变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中考核方法形式多样,不去追求统一的模式,不再一味的看中学生的考核结果,更加注重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学习到什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考核方法。

“企业岗位测试法”。这种考核方法是让学生走出传统意义的考场到企业中去参加考核,通过某个具体岗位来测试他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学习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时,让学生去广告公司或一些摄影楼去学习图片、相片处理、色彩搭配等等。实习结束后,在企业里对他们进行考核,由学校老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掌握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6.6

专业课课堂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控专业课;课堂教学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难度大,同时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意境直观性差、知识接受途径单一等特点,使中职数控专业课堂教学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严重性影响了数控专业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调动中职生学习数控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积极尝试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让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主动性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下,教师通过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挖掘和展现专业知识技能的内涵,并结合学生实际,选好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切入点,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有效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兴奋点,理清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找准拓展延伸的发散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气氛热烈。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将多媒体技术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课件,着力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学习情景,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并且享受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成功的快乐。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轻松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在讲授《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课程第三章第一节“冲裁过程的分析”时,自制教学课件,从展示钟表小齿轮、垫圈(俗称介子)等实际零件导入新课,首先进入“冲裁变形过程”的学习,冲裁变形过程较为抽象复杂,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此时先将图“3-1简单冲裁模”用模拟演示动画形式来表达,既展示了模具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件的关系,同时展示了零件的冲裁过程,直观、生动,紧接着对照“图3-2冲裁变形过程” 来分析冲裁变形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气呵成,在演示这部分内容后,学生非常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在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诸如冲压工艺过程、模具结构等内容,如果适时通过动画表达这些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学习难点相继突破,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方便构建形象直观的学习意境,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形象直观的学习意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以图形、图像、声音、影像与动画等形式呈现,并且有机结合在一起。呈现零件生产真实情境,使抽象、单调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教学具体形象,使学生兴趣盎然,自觉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讲授《电火花线切割与成型加工》(校本教材)课程中的“提高切割形状精度的方法”时,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呈现如下的加工案例:

[加工实例]:对已淬硬的钢坯件进行线切割,加工出截面为长方形凹模(如图1所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图2所示)。引出问题: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师评析。

接着用动画演示工件材料的变形过程,再次引出问题:②形状已改变的工件还能继续使用吗?③如何才能保证线切割工件形状精度?这种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的加工实例再现,使学生印象深刻,气氛活跃,那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溢于言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变更课堂练习方式,确保课堂练习效果

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交互性、知识传授途径的立体化、实物投影的直观真实性、影像的形象生动性等特点,为不断变更课堂练习方式,确保课堂练习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使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增大,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时间调控灵活机动,为课堂练习方式的灵活多样提供方便,练习方式不断变更,可集中练习,也可分散练习;可集体讨论,也可个别演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互动练习游戏,实现人机对话,可课内使用也可课外使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授《电火花线切割与成型加工》课程中的“提高切割形状精度的方法”时,化“集中练习式”为“分散练习式”, 化整为零,也就是在课堂上每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成后,即时进行练习,设置难度不同的分层式课堂练习,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可讨论、可师生互相提问等。笔者将课堂练习安排如下:

在学习知识点“合理确定穿丝孔位置”后

[练习1]:试判断如图3中合理的穿丝孔是哪一个?( )

在学习知识点“多穿丝孔加工”后

[练习2]:如图4工件是否采用多穿丝孔加工?其目的是什么?

在学习知识点“正确选择切割路线”后

[练习3]:试判断如图5中哪一个切割路线正确?

图5

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练习难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记忆效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能力回答,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应用多媒体技术保证学生自主小结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巩固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理论十分强调教与学的辨证统一,认为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树立“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统一”的现代教育观。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主小结课堂,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巩固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交互性、知识传授途径的立体化、实物投影的直观真实性、影像的形象生动性等特点,也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课堂小结提供了有利条件。课堂小结是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方式逐步呈现不完整的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与总结,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当堂检测学生45分钟的听课效率,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例如:在《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课程教学中讲授“塑料模具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及性能要求”时,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逐一呈现(括号内的参考答案留在最后师生评议时再给出),生动有趣,学生争先恐后,互相指正。课堂小结如下:

(1)塑料模具的工作条件是:①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工作中型腔面易(磨损),并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和(腐蚀)作用;②热塑性塑料注射模――承受的(腐蚀)作用较大。

(2)塑料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变形)和(断裂)等。

(3)塑料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①较高的(耐热)性;②足够的(强度)和硬度;③良好的(耐磨)性;④良好的(耐腐)性;⑤良好的(切削加工)性;⑥良好的(镜面抛光)性;⑦良好的(电加工)性;⑧良好的花纹图案(光蚀)性。

多媒体课堂教学十分适合中职数控专业课课堂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数控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优势明显,能够有效地调动中职生学习数控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中职数控专业课堂教学出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现代教育理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专业课课堂范文5

关键词:构建;专业课;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97-02

一、和谐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1.和谐课堂的内涵。和谐课堂是指以教室为载体,课堂上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谐课堂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和谐、生生间的和谐、师生与教学环境间的和谐。和谐课堂要求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致力于调整课堂上各种要素间的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学习场所,学生能轻松快乐地学习。

2.和谐课堂的特征。①体现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和谐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体现在师生、生生关系上是一种互动关系。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互动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意义构建和迁移运用,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愉快的进行学习。③体现教学过程的真实性。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成一种理想状态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人为的变成呆板枯燥。和谐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自然,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因此,和谐课堂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二、高校工科专业课的性质及特征

1.专业课的性质。是指中等专业学校或者是高等院校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专业技能或者是专业知识的课程。

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因为高校只对专业知识的基础做了一些铺垫,更专业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所以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和设置,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稳定的。

2.工科专业课的特点。①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工科类课程往往涉及到很多的理论计算,且这些内容以严谨的数学分析为基础,联系具体的工程实际,计算量大,数据参数繁琐,学习难度较大,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倾向,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②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工科类课程往往来源于工程实际,研究的是工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很多情况是学生对工程实际和工业现场一无所知,就开始跟着老师在课堂上学习具体的、实际的工程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为主导的单边过程,学生觉得乏味,教师觉得很劳累,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③课程门类多和课程容量大。和文科专业比较,工科的专业课程课时量多,为了适应本专业学生就业和“通才”教育的需求,又不断增设和补充新的课程和内容,这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教学安排上,工科专业的教师相对任务较重,一个人往往需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每门课程的课时压缩,内容难以裁减,很多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唯恐教学计划内容进行不完,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无法实施。④课程目标要求高。工科专业课程构建的是一个特定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核心成分,所以课程要求相当高。一门专业课往往要通过课堂教学、试验教学和实践环节来完成,需要提高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环节的能力。

三、构建工科专业课和谐课堂方法

根据和谐课堂和高校工科专业课的性质及特点,要构建专业课和谐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情感和良好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前提,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到教师的讲课情绪和激情,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发展。融洽的师生关系会提高教师讲课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兴奋剂;相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双方毫无兴趣,甚至产生相互排斥。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教师与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关很密切,一致率达95%以上;而学生对不满意的教师和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的不喜欢程度也很相关,一致率达80%。

2.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与教师授课的心理环境共同构成的。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威信,这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强力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保持一个愉快的身心和良好的情绪,这有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朋友,充分了解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及时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创新思想给予赞扬,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体验到自我的价值,这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

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课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个更人性化的课堂。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觉悟,对知识产生兴趣,然后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教师作为教育的一个主体,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制定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到和学生之间合理的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有力的使用教师资源,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付诸于教学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想觉悟。

4.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式教学。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目前基本上还是以讲授式为主,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调动,自主性学习差,自主创新意识淡漠。尤其是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的专业课课程,更易使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极其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一定的生产实际问题分析,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及时把国内外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践状况告诉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精心设计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鼓励创造性思维、多角度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这样可以起到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发展自己才能的信息。

5.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对于工科专业教学,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摆脱对理工科内容的厌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才是教育的重点。教学中要尽力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将传统课堂中的课堂教学优势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教学硬件设施,通过这些硬件设施,来提高教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和谐课堂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和谐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做到让学生对课堂特征了解,然后解决了影响课堂秩序的矛盾,这样才能建立和谐课堂。构建教与学的和谐是和谐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也是促进人类和谐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漆淑萍.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及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2]杨秀芹,刘素萍.和谐课堂教学艺术探究[J].时代文学,2008,(15):171-172.

[3]储争流,黄卫明.论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145-147.

[4]孟倩.浅谈课堂教学中心理环境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9,(34):201-202.

专业课课堂范文6

【关键词】制造 技术 专业 知识 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48-01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如今在众多工程专业(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冶金、化工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使用得最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如何讲述并渗入其人文背景知识,往往成为如何上好这门课的关键。

制造技术不仅是传统的学科,也是基础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制造”的发展。制造技术在近几百年工业经济的每一步发展历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文明。从征服月球太空到生物仿真、纳米机器人无一不体现制造的精髓。

从人文的视角,需要告诉同学们的就是,纵观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及发展,由于制造技术的应用成熟,而成为了现今的世界格局。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大工业掌握了它特有的生产资料——机床,使得欧洲迅速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也依其制造技术的领先成为世界的老大。二战之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他们抓住了一个机遇,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中期认为制造业是“夕阳产业”。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大发展,也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的兴起,使得全世界随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

由于学生对自身专业认识的不足,因而如何上好第一堂专业课尤显重要。这就要求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必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人才”的认识上,得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升华。

1.专业方面的认识。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学生对专业没有爱好,不感兴趣怎么办?这是每一个上专业课的教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任何一门专业课,都看成是一本“武功秘籍”,它是我们前人总结出的经验结晶。要想成为武林中的高手——行业专家,必须要有一个非常虔诚的态度,认真学习修练。大学的学习,是教给我们掌握众多的专业技术——“秘籍”。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才能成为可用之才,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在通往“武林高手”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越走更远。

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都是以制造技术作为基本手段。因而所有工程方面专业,都涵盖了制造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必须告诉学生的就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学到的是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和原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武装的是学生的科学头脑;提升的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教师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应该贯彻始终的主题思想。所有专业课的学习莫不如此。因而,掌握专业技术的人,也是可以做天下任何事情的人。

学生绝不应该没有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不静下心思,认真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是愚蠢的,是不可能干好任何事情的,是没有出息的。

2.知识方面的认识。

现今社会,谁应该是最富有的人呢?很显然,在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他必须是掌握并占有“知识”的人。

大学学习学什么?学习专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在我们应用大学里,特别是职业院校教学中,有一个“必须、够用”原则。但何为必须?何为够用?还没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论证与研究。因而,学习知识,我们应该把它作着是一个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及能力的过程。如果一味强调“必须、够用”,那学生说我不需,今后也不用,这样的话,教师是很难教育学生的。

作为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大法不繁,少而精,联系实际,案例分析式的教学。真正掌握了知识,就意味着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你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任何事情。

由此可见,如何将知识学到手,成为一个真正掌握知识的人,大学阶段的历程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按系统的观点,把所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融会贯通。

专业是一个平台,同时为我们构架一座通往知识的桥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贯彻的宗旨就是教导学生:“学知识、学技术、有能力、有文化”。通过科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哲学的思考,文学的创造,体育的精神,生活的态度。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专业上是掌握“秘籍”的人,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是敢于承担风险,可以作出贡献的人。知识赋予我们力量,知识赋予我们创造力。

3.人才方面的认识。

如何在专业课课的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专业技术学习,掌握制造技术的本领和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能有所贡献,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和劳动的人?

这就是我们专业课教师之责任所在,也是我们大学教育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何将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融入社会?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要一直思考的。

需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机。当今社会的竞争,人才是第一位的。只要你是真正掌握了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这样一个大学毕业生,怀揣理想和抱负,敢于承担责任,你就可以挺起胸膛,迎接任何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出现了中学教育是以“高考”为目标,大学教育是以“工作”为目的。因而,造成众多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失去了方向;一“失业”就无所适从。在“理想与现实”的教育中,更强调的是“现实”,急功近利,心理浮躁。这样的下一代是我们所不愿意看见的。

“Made in China”呼唤具备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工程师,这既是现代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4.结束语。

专业课的教学,既是传授技艺,更是传承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将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灿烂辉煌,告诉我们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懂科学、懂技术的新时代继承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