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范文1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 欣赏教学 方法例析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其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中学古诗文欣赏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文学色彩最浓郁的内容,加强古诗文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古诗诗文欣赏教学方法,现拙述于下,旨在与同仁交流。
一、深情诵读揣摸辞气,让学生品味古诗文的情感与思想。
清代桐城派作家在谈到欣赏古诗文时提出“因声求气”的观点,即欣赏古文,必得高声朗诵顾问,从音节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作者的辞气,进而体会他的感情,体会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这对于实际教学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中学教材传统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诵读欣赏古文。
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第一句是散句,缓缓道来,从容不迫,突然一紧,节奏猛地加快,连续两个三音节的短句再接四个四音节的短句,洞庭湖的气势跃然声口之上,然后语气陡然一转,一个“矣”字,将作者对洞庭湖的气势及对杜甫、李白、孟浩然等前贤写洞庭湖之雄浑的诗句的那种浩叹之情和盘托出。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若夫”二字又轻又涩,似有千种愁怨,万般无奈。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至若”二字,响亮如钟,如雨后出霁,其音色之响亮朗润,正与下面引出的景物棉鞋相契。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而或”二字,不仅告诉人们这是景物的转换,更是情绪的转换。“或”字吐气如虹,有如空谷足音,旷极需极,正是洞庭秋夜的情调。
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通过辞气的变换,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绘的想象,就能领会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体会到作者体情之微妙。
二、运用想象合理填补扩充,让学生深刻领悟原文。
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高度概括的艺术,留有许多艺术空间,我们在诵读欣赏时要运用想象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会原文。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闭上眼,摇头晃脑一读,就能体会到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写人的心情。写诗人的什么心情呢?只要填补好诗文中的艺术空白,就可以领悟诗的意境。它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之中的特殊感受,看似是写景之类的山水游记,其实更主要的是流露颇浓厚的禅隐倾向,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才能领悟。
又如《游园不值》,写的是拜访自己的友人没有遇到,却见到朋友的园子里有一支正在盛开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于是就联想到朋友的园子里一定是生机盎然。诗文没有直接花费笔墨描写园子里的春景,笔者在教学时提问学生:你们想想朋友的园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还有哪些美丽的花草树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青青的小草,还有成群的蜜蜂在嗡嗡起舞……在这一空白处,运用“红杏”这一纽带,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飞翔,学生兴趣浓厚,为今后写景色的文章积累素材。
三、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含义。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科学知识、文化背景等。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如果脱离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单纯讲解诗词,学生要想充分理解感悟便很困难。阅读教学提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怎样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需要找准时机利用背景资料。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范文2
要实现读写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要找准读写结合点,抓住学生兴奋点,捕捉学生真切感受,或在“潜心涵咏”中模仿或在“创设情境”中想象或在“切己体察”中抒情议论,展开阅读的创造,拓展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多感多思多写。
【关键词】
读写结合 模仿 想象 思辨
“教与学脱节,随意性太强,零星分散,混乱无序,无疑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中如是说。的确,在现今的教材中,阅读占很大比例,而作文没有教学系统。而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余映潮也认为:“‘读写结合’是课标中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新教材的编写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它不仅表现在‘综合性学习’,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还明确地‘暗示’我们: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同学们读起来,还要让同学们写起来。” 这些,足以提示教师:在阅读教学体系中要注重挖掘作文的训练点,做到读写结合,才能使作文与阅读比翼齐飞!
要实现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文本。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也说 ,教师精心设计 “读”与的“写”的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设计“与读有关的写”的内容,笔者认为要找准读写结合点,抓住学生兴奋点,捕捉学生真切感受,或在“潜心涵咏”中模仿或在“创设情境”中想象或在“切己体察”中抒情议论,展开阅读的创造,拓展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多感多思多写。
一、在“潜心涵咏”中模仿
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潜下心来投入文本,专心致志加以揣摩、推敲。真正的模仿,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朱熹曾这样论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从模仿前人在作先。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人做丈章,若是仔细看得,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字。若不曾仔细看,少间却不得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优美文本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更能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结合点,让学生在潜心涵咏中模仿。
1.模仿优美文笔 不同的作家其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读熟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品味鉴赏他们的语言风格,就能模仿着进行练笔。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文笔清新,诗意盎然。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请学生品味两年前“我”刚到北大的一个画面。学生在细读精品后,所模仿的画面同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2.模仿奇妙写法 好文章必有奇妙的写法,在教学时,可让学生模仿这些写法写一写,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文本,又训练了学生写作。如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时,文中出现三次眼神的描写,在揣摩这些描写所反映的人物内心后,我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眼神的。在学生品味到直接描写、侧面烘托、善用比喻等方法后,再写身边人的眼神,显然学生有物可写,有法可依,写得流畅生动。又如鲁迅的百草园,景物描写非常经典,当读出写了什么后,接着学生就针对怎么写揣摩感悟,得出写景方法,在此基础上写一段校园枫林的景物描写,学生洋洋洒洒,较以前生动形象多了。
3.模仿精美结构 文本结构的精巧完整也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咏物抒怀”,是一组优美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反复歌咏“不平凡”,串联起文章的结构,首尾严密呼应,内容又巧妙地得到深化。由树及人,运用象征赞颂了北方军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石榴》一文,作者按照爱、画、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在画石榴时又由总到分,点出“最可爱”。《紫藤萝瀑布》一文,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结尾又照应开头,使文章构思精巧。这样的精巧构思不妨让学生练笔,结合单元作文仿一仿,加深阅读的印象又能使作文结构完整而精巧。
二、在“创设情境”中想象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想象形成形象。人脑根据已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读写结合,要在阅读时要抓住这种想象,让学生用文笔把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写下来。
1.想象意境之美 诗歌,语言简练,思维跳跃,往往具有一种意境美。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可根据意象,展开无穷的想象。如在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展开想象,根据意象创设情境,并用优美的文笔写下来。类似的可以有很多,如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理解背景、了解诗人身世的基础上,想象这一意境,写成一段文字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还原了内容,加深了理解,也能对作品,对诗人有进一步的解读。
2.想象留白之实 优秀的作家,其作品会有许多留白之处,给人留下想象、思考的空间。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九个意象的叠加是满是实,可是中间过程的省略就留下了空白让人去想象,三个一组就构成一幅画面,让学生把这留白写一写,然后再和原来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无穷韵味。鲁迅《孔乙己》最后在众人的取笑中离场,“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此时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呢?请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他内心的理解,我们就能看出学生对孔乙己,对这社会,对众人的理解程度。写,让教师考察了学生的读。
三、在“切己体察”中思辨
朱熹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这是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读者的心灵,建起文字的桥梁。
1.在共鸣中抒情 好文章往往是和读者共鸣的,容易在读者心头投下石子,泛起涟漪。如《幼时记趣》一文,写了儿童眼中的自然诸物,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事情,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借此童心童趣,我问到:“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或打抱不平,或丰富想象,孩子在共鸣中趣味盎然,在交流后写来得心应手。又如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里面谈到:“天下第一等苦人”我问学生是否赞同后又进一步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苦人吗?”学生马上七嘴八舌,举了自己或别人的例子来论证,我便把握时机让他们当场写,有观点有实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2.在质疑中生议 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把握疑点,在疑点处让学生辩一辩,思一思,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深入,有突破。这时候让学生写写议议,效果会很显著。如《愚公移山》中关于“愚公做法”是否值得提倡引起了大辩论,我要求辩论稿先罗列一下提纲, 力求有理有据,为了在接下来的唇枪舌战中赢得胜利,学生们引经据典,读写兴趣、思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尽管是质疑,但学生切己体察,所持观点基本能代表自己一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鲁迅《孔乙己》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作者用看似矛盾的模糊语言,使结局产生了悬念: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呢?我趁机让学生的思维朝着理性的推理放飞,各自写一写孔乙己的人生结局,并给他设置一个结局的画面。然后当场交流点评。当然,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细腻描写都值得肯定,但是一定要有理有据。尽管是质疑,但学生切己体察,所持观点基本能代表自己一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
读写结合,必能使作文与阅读比翼齐飞,而如何找准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江苏教育出版社:98――101
【2】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