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谏太宗十思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1
《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2
原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译文: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语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来源:文章屋网 )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3
论文摘要:虞世南《泳弹》与骆宾王《味坪》同为唐代味物诗中味弹名篇,运用“知人论世”之法,从作家生平,我们大致可对作品作出分析,而相比较而言,皮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骆诗那么具体清晰,骆诗已知是作于狱中,且基本上可认定创作时间是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但虞诗却’不明确,本文试图以诗史互证之法分析之。
垂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该诗首句便以蝉起兴,“饮清露”,“出疏桐”,通过写蝉的高洁来暗喻人的高雅。古人认为蝉居高饮洁,故曰“含清露”,也表现了作者鄙弃世俗污浊、清高幽静的品质o’后句写作者由衷地感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从字面上看似写蝉声的传播是因为身居高处,并非依靠秋风之力,实则表达了作者孤傲清高的品格;人之所以能美名传播四方,是因超俗的学识和才干,并不是借助于某些手段或某些“达官贵人”。此诗通篇写蝉,但人的影象无处不在,作者寄寓了蝉以深厚的感情,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高洁的人格。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然而,我们之所以能对该诗作出以上分析,是因为它是咏物诗,且有所寄托(寄情于物、托物寄兴),此诗既写蝉,又写人;再者,我们分析诗歌素有“知人论世”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作家的生平来分析其作品。从《唐书》虞世南传不难了解其为人,太宗尝称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就其咏蝉诗来看,确实反映了这一点。该诗状物形神毕肖,寓意巧妙自然,格调清隽高远,同后来骆宾王、李商隐的同题之作,被推为唐人咏蝉诗的“三绝唱”。但与骆、李两诗相比,虽都工物比兴,但在物象交融方面却稍逊一筹。一者虞诗是清华人语,而骆诗是患难人语,李诗是牢骚人语,自然不如后者感人。其二,与骆诗相比,我们虽对虞世南其人有所了解,但对其咏蝉诗具体的创作背景不够了解,而骆诗则在题目中点明此诗写于狱中,若非有“在狱”两字和诗前小序,读者亦只能从诗中“南冠”所用典故去推断诗人有可能在狱中,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用“南冠”二字之巧妙,(骆宾王确实在狱;且骆宾王是南方人)既暗示自己在狱之身份,点题,又对应“西陆”二字,工整之至,简直是不露痕迹,天衣无缝。所以当我们读到“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句时,觉得它既写物又写人,物象交融,语意双关,作者确是真情流露,自然不做作。而且我们可从骆宾王在狱中作诗这一点确定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据清陈熙晋考,该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一说是仪凤四年(乔象钟、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上册》主此说)。
那么,虞世南又为什么写《咏蝉》呢,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看,其言外之意,当是有人认为他之所以身居高位,名望大,乃是“藉秋风”,借助达官贵人引荐或其他一些手段。虞世南由陈经隋人唐,资历甚老,在陈时即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徐陵的赞赏,由是有名,曾以文学侍陈。陈灭,与其先兄世基同人隋京长安,被时人誉为晋之二陆。在隋作秘书郎,是场帝重要的文学侍臣。场帝颇爱其才,却嫌其刚直,故居于七品,十年未摧升。人唐,任秦王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即位,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贞观十七年,太宗建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功臣像以供之,世南亦居其中。可谓位极人臣,尊崇无比。一般来说,居高位者,易遭人忌。李靖,初唐第一名将,南平吴会,北灭突厥,西定吐谷浑,居功至伟。每参议,询询似不能言,以沉厚称,然犹遭人诬陷,先是侯君集向其学兵法,未能尽其术,诬其谋反,后又有高生和唐奉义诬其谋反。魏征,良臣也,甚为皇帝所倚重,常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切中要害。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4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如果想当然的读,就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就会破坏文章的音韵,曲解了字义。如《指南录后序》第4段有两个“间”“得间奔真明”“出没长淮间”,一生朗读时,读成同一音。一生评点时,指出这两个间应该读不同的音jiàn和jiān,音不同,义也不同。
二、读准节奏
如《指南录后序》 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表现了急不择路的奔跑速度。“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表现了形势突变的险恶和作者行动的果敢,“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表现了困境中的无助与悲怆,“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表现了离开险境的急速和急于南下组织抗元力量的急切心情。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缓急、轻重等角度反复揣摩诵读,并注意三字句、四字句的连续或交错运用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变化。
三、读懂文意
一为读懂文内之意,即读懂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二为读懂言外之意。
如读《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段,“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冲冲,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责备自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所以后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就带有威胁的语气了。
四、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在读文时,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翻译并非难事(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但仔细读,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五、读出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优秀文章,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句情感明显,只要三个“必”重读,要读出坚定之势。
情感含蓄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这句,反问的语气要读准。而且,“劳神苦思”,“聪明之耳目”等既赞颂唐太宗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从而取悦太宗,又用反问语气为他编织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怎能不令唐太宗心动呢?
六、熟读成诵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5
再反观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写作训练课,学生内心焦虑。一方面他们深知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确实无从下手。教师讲解很多方法与技巧,可真正写起来又不知从何人手。而教师也很辛苦,在备课时需要借助网络与参考书查找很多材料,从而保证将一堂写作课上得精彩。可批阅时又发现问题还是很多:记叙文的写作无生活经历,缺少情感,更不会描写议论文写作时无有力论据,缺少逻辑性和论证方法。
以上两种情况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不高,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立足课本、系统整合写作资源就显得异常重要。洪宗礼在《读写结合,相辅而行》中提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总之,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可引证,教材中的诗词可引用,文章中的事件可体味,文章中的技法可应用,文章中的结构更可仿作。笔者对教材的具体整合如下:
一、从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1.从专题整合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一)“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必修五);人与社会:“获得教养的途径”(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必修一)“历史的回声”(必修二)“和平的祈祷”(必修二);人与自我:“向青春举杯”(必修一)“珍爱生命”(必修二)“号角,为你长鸣”(必修三)“我有一个梦想”(必修四)“此情可待成追忆”(必修五)。
2.从单篇整合
如必修二《我与地坛》、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中选出史铁生和地坛。从史铁生整合出:直面苦难、问、生与死、母爱、悔。如“直面苦难”:史铁生,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强者,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苦难,用他的一生阐明了何谓不屈。轮椅将他与大地隔开,信念却使他重新站起。他用笔诉说苦痛,用文字点燃斗志。生活的苦难不期而至,但对他却是一笔财富。他明白了上帝的恩赐,接受了厄运的袭击。从“地坛”整合出倾听自然、自然启示、自然的力量、发现。如“自然的力量”:“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吗写作?”荒芜但不破败的园子点燃了他的生命:石门中绚丽的落日余晖,映着晨光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蜂儿……美,给他那个干涸凋敝的心灵注入了甘洌之泉,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其实,活着离生活并不遥远,只不过生活是美好地、有价值地活着罢了。
3.从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如《劝学》中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必修五《论厄运》中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4.从专题中积累专题提示语
如必修一中的“向青春举杯”: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像山那样思考”: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二、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结构
从《六国论》(必修二)《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拿来主义》(必修三)整合议论文的常用结构。如《六国论》中心论点的提出与分论点的设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先破),弊在赂秦(后立)。”分论点层次清晰:分论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谏太宗十思疏》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问题(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分析问题(为什么):“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最后解决问题(怎么办):做到“十思”。如《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也就是正反对比论证):先论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再论证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从《我为什么而活着》(必修五)学习整篇议论文的处理:引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本论——爱情的渴望+论述;对知识的追求+论述;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论述。结论——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三、从教材中学习文体写作技巧
如记叙文,从《项脊轩志》(必修五)《鞋的故事》(现代散文选读)学习以物为题的拟题技巧;从《祝福》(必修二)《项脊轩志》《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五)等学习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来表达情感;从《我的五样》(必修一)《送考》(现代散文选读)等学习心理描写的技巧;从《金岳霖先生》(必修二)《品质》(必修三)《老王》(必修三)等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等;从《荷塘月色》(必修二)《听听那冷雨》(必修二)等学习从多角度刻画事物。
四、从教材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学习了《听听那冷雨》:“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一位学生模仿道:“一位高三学生,经得起多少次考试?他的肩膀是大理石雕成还是混凝土筑成?他的心底到底有多少根支柱?高考的长路走了十余年,一座梦想的大学路在另一端等他,一盏灯在路的前方高悬,等他前去,用晚自习上的沉思冥想去整理生生不息的渴望。远方隔山。前程有路。想想夜色后隐藏的曙光。”学习了《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学生写道:“今晚在宿舍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学校里日日走过的生态小公园,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长高了,操场上同学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室友在宿舍里听着MP3,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衣裳,带上门走到阳台上。”
教材的资源是丰富的,五本必修加上四本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选修教材),文章的题材涉及各个领域,文章的体裁也是面面俱到,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一边带着学生学习课文,顺便积累写作资料,这样岂不是教与考都可落到实处了吗?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6
⒈“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待死亡,不如奋起拯救我们的村子。
(《冯婉贞》)
⒉“非……则……”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耳。”――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
(《捕蛇者说》)
⒊“果……耶,抑……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如:“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能确凿知道原杨州阁部史公是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梅花岭记》)
⒋“与……无宁……”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与妻书》)
⒌“……如……”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例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个方圆六七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后,我就能让百姓富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⒍“其……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例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信息不可靠呢?(《祭十二郎文》)“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不懂得千里马呢?(《马说》)
⒎“虽……犹……”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也……”。例如:“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论贵粟疏》)
⒏“如……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寡人之于国也》)
⒐“使……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就……”。例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呢?
(《阿房宫赋》)
10.“试使……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就……”。例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过秦论》)
11.诚……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
(《谏太宗十思疏》)
12.“虽……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却……”。例如:“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
(《〈指南录〉后序》)
13.“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可是(但是)……”。例如:“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虽然这种刻骨的怨恨(让人难以启齿),可是又怎能隐瞒不说呢?
(《柳毅传》)
14.“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即使……然而……”。例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和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即使国家没有外患,然而对谋臣和武士,不可不供养他们以供选拔。
(《勾践灭吴》)
15.“非惟……抑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不但……而且……”。例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不但是时运而已,而且也是人为的谋划造成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
16.“尚……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尚且……何况……”。例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一个平常人尚且觉得羞愧,何况你还身为将相呢?”
(《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