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辩论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辩论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1

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辩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在

活动中提高自信,培养创新和团队精神。所以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各系之间,学生之

间互动。

【比赛时间】

预赛:待定

决赛:待定

【比赛要求】

参赛队伍:全院8个系

辩手要求: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主席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

【赛程安排】

抽取辩题和对阵双方后开赛。赛后现场评出优胜者,再抽取辩题和对阵队伍,终至决赛。

具体对战双方和比赛地点由各系学习部部长抽签决定。

预赛时间:待定地点:实验楼1—104(多功能厅)

决赛时间:待定地点:待定

【评判】

(一)评判规则

预赛阶段每场比赛评判团由5位评委组成,决赛阶段每场比赛评判团由7位评委组成。评委对在场的各个代表队做出评判,具体以分数为准。

(二)评判标准

1、团体部分:

(1)审题

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

(2)展开

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3)辩驳

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回答直面问题,有理有据。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

(4)配合

具有团体精神,队员间相互支持配合,论辩衔接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

(5)语言

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

(6)辩风

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

(7)形象

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2、个人部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陈词流畅,说理透彻,用语得体;

(2)提问合适,回答中肯,反驳有力,反应机敏,幽默风趣中寓见解。

(3)台风与辩风。

(三)胜负判定

1、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

2、参赛两队中总计得分居高的一队取胜;

3、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4.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参赛队员的得分.如果两队员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

,决定优秀辩手和最佳辩手的人选。

(四)点评

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点评嘉宾由评委中产生。

【奖项设定】

一、团体奖

1、辩论赛季军奖(两个)

2、辩论赛亚军奖(一个)

3、辩论赛冠军奖(一个)

二、个人奖

1、优秀辩手奖:(两个)

2、大赛最佳辩手奖:(一个)

备注:本次辩论赛将给冠军队、亚军队和季军队颁发相应的奖状,将会给本次大赛的优秀辩手和最佳辩手颁发相应的证书。

辩论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进程(由主席执行)

1、开场白

2、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3、介绍参赛队员

4、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5、比赛开始

6、评判团递交评分表,离席评定结果

7、嘉宾点评

8、公布结果9、颁奖典礼

10、比赛结束

二、辩论赛比赛程序及时间规定

程序时间备注

开场陈词阶段正方一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正方二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反方二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攻辩阶段正方三辩向反方一辩、反方二辩分别提问三个问题共1分30秒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反方三辩向正方一辩、正方二辩分别提问三个问题共1分30秒

正方三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反方三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自由辩论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反方先开始)双方各4分钟(共8分钟)

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四辩做总结陈词4分钟

正方四辩做总结陈词4分钟

四、比赛要求

㈠开场陈词要求: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

㈡攻辩要求:

此环节为双方一辩、二辩、三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和攻辩小结都必须是这三者。各方三辩至多可提六个问题,对方一辩、二辩必须回答

,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㈢自由辩论要求:

1.提交材料

在比赛前,各队应向评委提交必要的文字材料,材料内容包括本队对辩题立场的分析理解,逻辑框架设计,主要论点、论据,对对方立论的分

析等有关辩论的战略、战术。

2.自由辩论规则

⑴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4分钟;

⑵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

就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在此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⑷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⑸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别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⑹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⑺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人身攻击。

㈣总结陈词要求:

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

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院学生会学习部

院学生会学习部

比赛须知

一、请各系学生会、学习部长、参赛队员仔细阅读比赛须知,熟悉赛会的日程安排。

二、请各参赛队员及组织人员务必于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同时,各赛场的黑板装饰由对战双方协调商定,在比赛开始前三十

分钟装饰好,以利于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请各参赛队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者以及院学生会学习部人员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四、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五、比赛期间,各参赛队请不要与评委接触,如想表达对赛事的意见,请与学习部成员联系。

六、各系可专门组织本系同学观看本系队伍参加的比赛,并可组织、准备适当的宣传用具、标语口号等,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2

社团部部长车xx主持了本次讲座,首先演讲的是来自传媒的方xx,她以自己对辩论的认知联系到自己所学专业,着重讲述了作为一名辩手,语言的重要性,从如何组织语言到平时如何锻炼,都细心地做了阐述。另外,作为一辩,她向所有辩论爱好者讲述了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一辩,风格清新,热情大方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随后,来自数科的王xx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辩论的理解,生动形象,受益颇深。王xx从什么是辩论,怎么辩论,以及辩论其实是价值观的传递三个大方面进行了阐述,他的语言幽默风趣,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听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辩论艺术的魅力,同时展现了他个人的语言魅力,让听众叹为观止,叫好声一片。

在两位主讲人结束演讲后,讲座特别设立了提问时间,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二位辩手一一耐心解答,讲座接近尾声。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3

一、通识教育的侧重点应在于知识沟通和能力培养

历次参与辩论赛的高校参赛队伍中,有医学、海洋等专业方向非常强的院校,也有以师范类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院校。不同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直接影响到选手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最近一场有关廉政建设话题的辩论中,师范院校的选手在例证方面就很擅于旁征博引,从尧舜德治到明清酷刑,从孔融让梨的故事到《清实录・世祖实录》里的祖训,诸多事例名言信手拈来,频频赢得观众的掌声。而对手是海洋科学方向的院校,辩手在总体上擅长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比如在概念界定上下功夫,在辩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上寻找突破口,更多阐述抽象的道理。这两支队伍显得性格鲜明、特色突出,各有各的精彩。观众们似乎更倾向接受师范院校选手的形象说理,面对大量丰富的实例,抽象说理只能做到招架而已。而这场辩论赛的结果却是海洋科学专业的院校取胜。除开辩论技巧的因素不谈,就知识结构及其对听众的影响方面来看,师范院校的选手在解析和处理辩题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概念和逻辑上的偏执,被对方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因此影响了评判的结果。

从辩论过程来看,信息的快速沟通与整合直接影响到人的表达能力。人文社科与自然领域之间的知识整合水平尤其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1]对照梅先生的论断和辩论场上选手们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大学不同的“术业”划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很深刻的影响。通识教育正是要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影响所带来的不平衡。对于以自然科学为主专业的院校而言,加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的教育十分必要而且紧迫;而对于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则应适当通过增加数理分析等课程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所指导的辩论队成员全部来自大学二年级,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接触综合知识多于专业知识的阶段。但在辩论赛的备战和实战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本专业的内容可以大谈特谈,如要稍作拓展,无话可谈的表现就会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太强了。可见以学科间沟通为主的通识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2007年哈佛大学将本科的通识教育教学大纲修订为门类:美学与阐释、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学、有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世界的科学、世界上的社会、美国与世界。通过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课程体系,除了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之外,更希望学生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涉猎,体验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方法。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掌握思维的方法。目前,我国高校中属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背离这一目的的现象不乏其例。最突出的就是在大学前两个年级中设置的政策类公共必修课程。我们参与的一场辩论赛的主题正是围绕党风廉政进行。这一内容对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修的课程,但在辩论备战时无论对政策条文还是社会实例,学生们还是“现学现卖”。此外,我们还发现学生无论在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上,还是在理解、提炼材料的能力上都明显表现出不足。这说明课程的教学既没有告诉学生这门学科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更没有显示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何裨益。传统的考查方式也造成学生习惯于短期的死记硬背。而在哈佛,一个学期精读或速读三五十本书是常态,不读这么多书、不写几篇读书报告就不可能获得学分。此外,通识课程还要以通识的思维来设置,求得与专业课程的协调发展。比如同样是高等数学课程,对于中文、英语等专业学生的教学从教材选取到课时设置都不必参照数学专业的要求,而要以填补知识结构的空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目的。

二、通识教育应以完善学生的人格精神为根本

参加辩论赛不仅是检验既有知识和能力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特别是高级别的辩论赛,完全可以作为队员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难得机遇。但在最近一次辩论赛的备战过程中,笔者发现曾全力以赴的队员们突然纷纷表示想退出。究其原因,众口一词:时近期末,备战辩论赛的繁重工作与考试复习之间发生了矛盾。他们无一例外地宁愿放弃参加辩论赛的机会,也不愿在期末成绩上损失分毫。

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跨入社会,如何在多元、复杂、市场化与商业化的社会里做出理性的选择,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因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著名的《大学理念》中提出,“教育却是一个高级的词,它意味着对我们的心智性质的一种作用,意味着一种人格的形成,它是某种个人的和永久的东西,人们谈到它的时候通常会联系到宗教和美德。因此,当我们把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来谈论时,我们确实是在说,知识是一种心智的状态。”[2]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则需要以通识教育为载体。

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施状态。“通识教育的目标即为避免学校课程的过早分化与科系间的壁垒,希望为提供学生‘统整的知识’进而培养‘统整的人格’,亦即培养开朗的胸襟、广阔的视野与人文的器识。”[3]哈佛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也曾明确提出哈佛大学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具有清晰有效的思考及写作能力;对宇宙、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勤于思考伦理道德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和抉择力;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世界各种文化及时代有深刻的认识;在某些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成就。[4]这一论断至今还在影响着美国本科教育。长期关注通识教育的香港大学学者甘阳先生也曾说过:通识教育“就是一个人自我超越的问题”[5]。人们在跳出了专业的狭小圈子的同时,更应该学会超越自己已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局限。而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人类思想和文明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历程、各国多元的文化等,从而达到形成超越性人格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综合性重点大学都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强调用通识教育来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在课程设置上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北京大学开展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

与这些重点综合性大学相比较,笔者所在的高校属于地方院校,通识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甚至在师生之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话题。一直以来开设的公共教育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外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课程,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公共性人文课程、通识课程在学校难见踪影。正是由于欠缺这些教育,导致学生难以从更高的层次进行更理性的思考、选择,促使他们考虑问题时往往纯粹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难以逾越眼前功利的鸿沟。从某种意义上讲,功利性正是专业化教育的核心特征,过度强调实用性、工具性的专业化教育导致了功利思想在校园里无处不在。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曾对人类的前途表示担忧,担心如果教育只注意培养“人力”而不注意培养人性,人类只懂得发展科技而不知善用科技,其结果将是相当危险的。“人类在20世纪中,分裂了原子,又脱离了地心引力飞往太空。这是人类自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最伟大的两项成就。人类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后代终有一天能了解万物运动的奥秘,进而操纵万物。人类也有理由怀疑,我们的子孙是否能将所获得的知识与力量善加利用呢?”“如果我们能够善用这种知识,人类将进入一个辉煌的太空探险新时代;反之,如将这种知识误用,则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6]

通识教育重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性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技术的人的基本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辩论赛这种综合考查和训练能力的方式以及本市高校组队参赛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通识教育应该以沟通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完善人格为出发点和目的,合理利用和消化目前课程的优劣,加大实践性通识教育的内容,避免出现将通识教育理论化、说教化的弊端,促使学生更主动地选择通识教育,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

[2][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3]陈小红.试论通识教育与大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6.1(23).

[4][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4

活动背景:新生是锐利的,他们就像是一把刚磨砺出来的剑——需要一试锋利。刚刚挣脱考试束缚的他们思想发散,才思敏捷,有满腔的热情可以在唇枪舌剑之中爆发。“show出自己”新生杯辩论赛在上一学年已经举办过一次,比赛为“睿智杯”比赛中外经贸学院的队伍选拔了优秀的人才。

活动目的:为大一新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口才、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的平台。活跃新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可以在比赛中挑战对手,挑战自己。在本次比赛中选拔优秀选手为下学期人文学院主办的校“睿智杯”比赛选拔人才。

活动时间:九月末(具体可讨论)

活动地点:教学楼(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活动负责人:***

工作安排:

组员:***等人(上届“睿智杯”参赛选手或辩论赛资深人士)

要求:1.为新生介绍辩论赛形式,若新生有要求也可作为他们小组比赛时的指导;

2.在决赛队伍比赛之前提供赛前指导,保证决赛队伍的高水平发挥;

3.在决出名次之后,对优秀辩手集中进行培训,培训形式由指导组自行商定;

4.指导组同时作为比赛的评委组,每次小组赛至少有两人参与。

活动组:

组长:***

组员:理论学习中心成员,外联部,宣传部

要求:1.组长赛前整合辩论赛的相关工作人员开会,确定工作;

2.理论学习中心,制作辩论赛报名表,负责收集报名表,联系参赛队伍抽签(抽签内容含有两项,分别为对手和辩题),记录抽签情况;

3.外联部,申请活动教室,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理论学习中心,确定辩题,要求题目要合情合理,让参赛队有话可说,希望拟题小组可以与指导组多商量沟通,辩题的好坏对辩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宣传组:

组长:***

组员;宣传部

要求:1.活动期间提前制作海报横幅,海报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本次活动,横幅争取挂到显眼的地方;

2.安排摄影人员

3.在比赛抽签结束后做一个看板,明确辩论的双方队伍,与比赛次序;

4.提前制作些简单的海报,根据当天比赛情况公布获胜队、当天的最佳辩手

活动安排:

1. 在活动工作分配会议结束后各小组马上行动。拟题、出海报、申请活动教室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要在报名工作结束前完成。

2.在班长会议上向各班班长介绍本次辩论赛,鼓励多多参与,发放报名表。

3收集报名表(收集时间以工作分配会议所定的时间为准)。在收集当天组织各班负责人开会,由指导组详细介绍辩论形式,如有需要可以细节影印出来交给各班负责人。指导结束后安排抽签,抽签纸上应注明:序号、辩题、正反方;

4.活动组应将比赛信息及时告诉各班负责人,通知内容有:比赛时间、地点、对手班级;

5. 在赛前安排一场表演赛。表演赛的队员为“睿智杯”选手,邀请参赛选手到场;

6.比赛进行(每场比赛都应安排主持人与计时员)

7.决出决赛的参赛队伍。对决赛队伍进行赛前指导。邀请嘉宾(讨论决定)作为决赛评委。

8.对获奖队伍与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后期:

1. 宣传部:针对本次比赛做一个图文展示

2. 指导组:选出优秀辩手,集中培训

活动经费:

项目 横幅 荣誉证书 总计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5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辩论 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英语辩论大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比较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赛事有: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东北亚英语辩论公开赛、全国英语辩论赛等。其中世界大学英语辩论大赛至今举办34届,是世界级辩论赛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赛事。东北亚英语辩论赛则基本为中日韩台湾及香港地区等东北亚高校参与较多的比赛。外研社主办的全国英语辩论赛是国内最高赛事,举办近20年,国内号召力较强。以上三项赛事为代表的英语辩论赛均采用英国议会制辩论方式(British Parliamentary Style),辩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医学、国际关系等众多国际性和地区性的话题。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带领所在大学辩手参加国内外辩论赛获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英语非母语组)亚军,东北亚英语辩论赛(英语非母语组)冠军,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等奖项。

二、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简介

(一)辩论队伍组成

英国议会制辩论(BP debate)由正反两方组成,分别代表政府和反对党。每方由两个队组成:正方一队称为Opening Government,由Prime Minister和Deputy Prime Minister构成;正方二队称为Closing Government, 由Member of the Government和Government Whip构成;反方一队称为Opening Opposition,由Leader of the Opposition和 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构成;反方二队称为Closing Opposition,由Member of the Opposition和Opposition Whip构成。[3] 同一个方阵的两支队伍既是队友又是对手,所持立场需保持一致,但各队在规则范围内需以最有说服力的论辩为己队赢得比赛。这就牵涉到每个辩手的角色分工。如上文所述,八位辩手分别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名,赋予各自鲜明的职责和分工。从结果上来看,每场辩论四支队伍由评委评出一、二、三、四名,而非胜方、败方;这是英语议会制辩论和中文辩论最大的区别之处。

(二)英国议会制辩论特点---质询(Point of Information (POI))

BP辩论的一大特点是质询。当对方成员发言时,若己方对其陈述的论证有疑问或反对,可在允许时间内起立打断发言人进行质询,发言者可选择接受或拒绝,不过一旦接受就必须回应。

三、英国议会制辩论进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

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已逐渐进入瓶颈期,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以前批判的“哑巴英语”,到现在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在革新,在发展。可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什么样有效的途径来培养?笔者认为英语不光是一门语言技能,而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载体。培训英语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英语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将会是一个较有效果的方法。而英语辩论引入课堂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英语辩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发

笔者通过在国内外英语辩论赛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发现国内高校大部分辩手语音语调十分优异,较之日韩毫不逊色,甚至更好。可论辩论内容和表达方式,则各高校辩手参差不齐。大部分国内辩手因之前的培训过于看重语音语调的优美度而忽视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扩展。这样就很容易输掉比赛。英国议会制辩论是真正的脑力较量,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语音语调等英语本身的因素,这和传统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所关注的方面是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大可不必被语音语调等局限(当然前提是不能差到让别人听不懂),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知识面扩展及思辨能力培养上。

四、把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积极效应

英语辩论是一项高级英语技能,通过英语辩论,同学们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拓展知识面,并磨练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思辨能力。

(一)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笔者发现比赛中国内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较缺乏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方面受自身学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所在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对于法律、经济、军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比较少,或理解不够深入。若将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大学生们势必能经常参与英语辩论,自然会增加各类知识的阅览和学习,否则难以开口,无法有理有据的辩论。

(二)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

辩论之难,一在语言,二在思辨。国内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们容易有人云亦云的习惯,不敢挑战权威,质疑专家。而英语辩论恰恰需要辩手们有勇于挑战,勇于质疑的决心和能力。这里的“挑战”和“质疑”不是盲目的反对和自以为是。而是在通过深刻严谨的学习、调查、思考后得出客观结论。并且能够从各个方面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将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一批优秀的辩手,而是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一批能够治国平天下的精英力量。

参考文献

大学生辩论赛范文6

一、开展形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透彻的了解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内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认识的作用,提高同学们对相关文件学习的积极性。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办公室、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在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的基础上,将面向全院学生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

二、学习要求

参赛人员将统一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进行组织,通过定期的集体学习,进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学习了解,以及对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与讨论,使参赛大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与思考。结合自身情况与周边环境,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系统的学习方式。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以便在比赛过程中辩之有理,驳之有据。始终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贯穿其中,加强记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思想觉悟。

第二部分:组织策划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并且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我院党委办公室主办,大学生辩论协会承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 比赛人员报名

1、报名人员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由学生自愿报名。

3、报名人员思想政治过硬,热爱学院文化活动。

4、各系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填写报名表,并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予以配合。

二、 赛题抽取

1、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统一组织参赛队抽取辩题。

2、比赛参赛队为偶数则分成相应的半数组,先抽取组号再进行辩题抽取;比赛参赛队为奇数则有一组在比赛第一场轮空,直接进入第二轮比赛。

3、两支代表队在抽取辩题时,由一支代表队抽取辩题,另一支代表队抽取正反方。

三、 会场纪律

各系必须组织好本系同学文明观看比赛。

如果出现以下行为,立即逐出赛场,并对此人所在系代表队扣除相应分数。

1、 大声喧哗,经过劝阻不改者。

2、 煽动场内同学起哄,闹事者与参与者。

3、 对辩手进行人身攻击,或利用观众提问有意刁难、诽谤、辱骂者。

4、 在场内吸烟、酗酒者。

5、 威胁利用计时人员舞弊者。

6、 其它行为,经由组委会讨论认定不易再留在现场者。

四、大赛组织机构

1、大赛组委会会领导小组:

组长:丁世俊(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严飞(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干事)

成员:张宇晨(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许轶(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2、赛场问题处理小组:

组长:白宁

组员:杨青桦

3、活动宣传小组:

组长:张春雨

4、技术中心:

组长:尹相鹏

组员:胡文海

5、比赛协调小组

组长:韩彤晖

组员:蔡子萱

第三部分:宣传策划

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切实增强大学生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学院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希望大学生青年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成长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活动举办的根本目的出发要求我们,要将活动宣传做好,并且丰富、有意义。宣传方式分为宣传条幅宣传、宣传海报宣传、x型展架宣传、宣传栏宣传。具体宣传方式方法如下:

一、宣传条幅:条幅排版印刷主题活动主题,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

二、宣传海报:制作各场比赛宣传海报、比赛公告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广告海报。

三、x型展架:可通过x型展架进行有图片文字的立体化活动宣传,主要可制作以下展架:

1、科学发展观内容简介

2、发展(第一要义)

3、以人文本(核心)

4、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5、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6、展示党学院委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材料

四、宣传栏:党办宣传栏

科学发展观内容介绍;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介绍;每场比赛,以辩题为主,发表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比赛环节中,融入关于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简单介绍。要求,以当场比赛辩论题目为主。可采取提问现场观众的方式,同时给予回答正确的观众小礼品的方式促进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学习。

x型展架突出对主旋律的图文宣传,要求生动、有内涵,并要契合大学生青年的感受。联系大学生青年实际情况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基调要积极上进,将“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融入大学生青年的学习生活中。

宣传栏宣传内容要严肃、规整。要求大学生青年对“科学发展观”内容有深入、深刻的认识。文字多与图片,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以及校园网、led大屏幕、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院党委对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重视。各系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认真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学习精神,坚决避免走形式,务必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以实实在在的成绩促进我院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学生思想有进步的目标。

第四部分:赛程设置

一、 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二、 在初赛中分为a、b、c、d四组,由各队抽签决定。

三、 各队比赛立场由各组抽签决定。

四、 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将从公正、有效、简便的原则出 发确定抽签办法。

五、 抽签仪式将于4月10日下午5点30分在教学楼1009教室举行。各参赛队出一名代表参加抽签。辩论赛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至2010年5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组织学习:

4月10日至4月14日由大学生辩论协会组织参赛人员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为“科学发展观”内容以及辩论赛程序规则。

初 赛:

a组:2010年4月15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b组:2010年4月16日(星期四)晚7点30分。

c组:2010年4月20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d组:2010年4月21日(星期二)晚7点30分。

复 赛:

e组:2010年4月22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f组:2010年4月27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决 赛:2010年5月初举行 比赛场地(待定)

第五部分:比赛规则及程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比赛规则及程序

一、赛制

本届比赛共有参赛队伍8支。暨土木系代表队、电信系代表队、机电系代表队、经管系代表队、外语系代表队、信管系代表队、艺术系代表队、成教部代表队。现拟定赛制如下:

1.本次比赛8支代表队分别抽签分为a、b、c、d四组,每组两队。每小组两两对决,获胜的4支队伍进入第二轮。

2、进入第二轮的4支参赛队再次经过抽签两两对决,获胜的2支队伍进入最后一轮决赛。

二、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

6、辩论比赛

7、评委及点评嘉宾评议

8、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宣布比赛结果

11.辩论赛结束

三、辩论程序(见附表1)

四、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铃声提示;用时满时,以铃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剩3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再次响铃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开篇立论

开篇立论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3、攻辩

(1)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每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