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文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必须思考,“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无论发现问题,还是提出问题,前提是必须思考,即为有疑而问。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二、努力探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造和谐环境,使学生敢问。

我们不难发现,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到高年级,学生似乎变的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学生不敢提问题,一是时间不允许,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二是怕提出的问题没价值或太简单而受到同学的嘲笑。

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久而久之,连会回答的问题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出问题呢?

1.创设自由民主的提问环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关键。

用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代替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地位上的距离,是创设自由民主的提问环境的根本。从老师自身,就要加强“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大胆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在师生之间相互提问、作答时,一定要做到态度和蔼,表情专注,应尽量多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的问题或答案,都要发掘其中可取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要严格禁止在言行上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一次,我在教学“钓”这个生字,把“钓”写成“钩”,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信心倍增,在后来的学习中很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统一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课前我十分注意和学生谈天,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谈他们想谈的话题,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拉近感情的距离;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课后与他们交流上完课后的体会。这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

(二)激发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如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的,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拓展提问空间,使学生会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1.看题目,提问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凝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提问,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看了课题质疑,有的问:“田忌和谁赛马?”有的问:“田忌赛了几次马?”还有的问:“田忌赛马的结果怎么样?”提出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自己解答问题。

2.找重点,要问题。

每篇文章,都有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围绕重点词、重点句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田忌赛马》一文中:“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围绕重点词“转败为胜”让学生提出问题。经过启发引导,学生提了很多的问题:“什么叫转败为胜?从转败为胜这词中可以看出孙膑这个人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取代教师对事件的分析,而且使学生明白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筋,才可以出现转败为胜的新局面。像这种方法,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

3.看标题,思问题。

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往往不够重视,如果教学设计在学生不经意的标点符号做文章,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从省略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的使用方面发问,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比较注意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学生很会提这方面的问题。

4.找矛盾,激提问。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93―01

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只有有了方法,才能为学生预习能力提高、预习习惯的形成提供内因。因此,我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刚开始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每课的预习包括三个板块的内容:作者及背景介绍、字词积累、内容理解。我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重点根据后两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字词积累:现代文阅读,摘录阅读中有疑难的字词并注音、字音字形方面易错的词语、新积累的好词等等,每课不少于10个;文言文阅读,摘录预习中字音有疑难的词语、词义不理解的词语、重要的文言词语(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每课不少于15个。内容理解: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通读一遍,根据不同文体要求如下。

1.小说:能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故事;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它的作用;能找出主要人物说出他(她)是怎样的人物及你对他(她)的看法。

2.散文:叙事性散文,概述事件,体会作者通过事件想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好词好句说说它的好处;记人散文,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选择人物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的好处;写景散文,找出所写景物或所托之物的特征及作者寄托的情感,找出优美的景物说说它的好处。

3.说明文: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子、说明顺序。

4.议论文:找出作者的观点,找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以及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二、持之以恒地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开学初期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并且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特别是初一新生,学生年龄小可塑性较强,教师要借助这一有利时机,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深知预习是学生课前的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课文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过程。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引导学生预习,并且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1.鼓励质疑性预习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体在11至15岁之间,总体来讲他们在这个阶段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兴奋性较高,在学习心理方面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而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可能全面,因此预习作业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题。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设计、探究并发现解决问题。这样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预习有效,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事半功倍。

2.建立合作预习的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预习的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表现自己的预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预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预习习任务。合作预习能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同时它有助于挖掘教材,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全面关注教材的不足,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实现多样化的预习行为

多样化的预习行为不仅能为有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更能减少“边缘预习者”的出现。所以教师要改变学生单一化的预习行为,才能使师生双方近乎凝固的创造性被激活。预习行为多样化方法:个人自主预习、自由组合预习、小组合作预习、课代表带领预习、教师带领预习。

4.捕捉预习作业中的生成资源

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是检查预习作业的重要一环,课前预习作业不光要检查学生预习的数量,还要重视预习的质量。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增加学生做预习作业的热情。捕捉生成资源做到三点即可:捕捉学生个性的创造,捕捉学生大胆的设想,捕捉学生鲜活的思维。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文3

关键词:对话;教学情境;教师引导

教学中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常常导致教师越是教学生越是不愿意学,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这种僵硬的师生关系,建立适应时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双方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快地实现高效课堂。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师生对话、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加以探讨。

一、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师生间产生“对话”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一个“气场”,这个“气场”看似说不清楚,然而却是一堂课所不能少的重要因素,它就是“情境”。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正如“什么样的情境就为学生创设了什么样的思维、心理、人际空间”。如,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还能促使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情境才能更有利于产生师生对话,促进师生对话的有效,让师生共展生命魅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实现高效课堂。如,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体会进行讨论,这样开放的情境让学生更加乐于去思考、去表达,张扬个性,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对话,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耐心等待,耐心引领,适时引领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耐心,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去理解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这是师生对话的前提。因为没有学生充分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就不会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师生间的对话就会缺乏基础,那么对话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当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这时教师就必须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这十分有利于让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必然会越来越真诚,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尊重学生、善于倾听是进行师生对话的前提,但是有效的对话关键在于倾听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适时引领,对话中要能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闪光点,通过师生对话,碰撞出思维、情感、智慧,让学生从中获得能力、方法和习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师生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心潮相逐、情生情激情奔涌,呈现出精神的师生对话,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范文4

摘 要 学校体育文化是指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为体育运动的主要活动,以学生为主的一种群体文化。体育文化关系着个人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兴衰荣辱。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着重在于去教会学生怎么去锻炼,学生更多是以一个为学习体育技能而学习,忽略了让学生去在运动中学习更多的体育精神文化。学校的体育活动该作为一个大的舞台,一个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需要去改变学校的工作重心。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学校体育文化对初中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与发展研究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育文化 健康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出现,体育对人民生活逐渐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渗透各个阶层,更多人了解热爱体育,更广泛的人参与其中,体育事业的发展蓬勃向上。整个社会的发展对初中生也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初中生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学校体育文化对初中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体育文化的形成

人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当学生有小学升入初中后,就进入到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转折时期,如果向好的方向转变则对未来的发展潜能具有巨大的帮助,但是向坏的、消极方面转变则可能对未来的成长具有不利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初中生涯既是一个机遇期又是一个危险期,如何发挥初中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是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问题。

学校体育文化是指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为体育运动的主要活动,以学生为主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主要是指学校为体育运动所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用品等方面。精神财富是指学校的体育精神和相关的观念和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校体育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绝不仅仅表现为体育课,它是与学校的德育、智育、美育的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共同致力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健康意识的理念逐步被人们接受和关注,强健的体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它是日积月累的锻炼而成的,只有坚持不断的体育锻炼才可以增强体质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我国初中生体育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不论是高中,初中,乃至小学,家长,学生都关注于学生的考试科目,体育被边缘化,进行体育锻炼少之又少,显然在学校的体育锻炼就表现出重要作用,所以学校体育文化对初中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近些年的不断有学生发生猝死现象,2014年5月26日晚,南昌航空大学一名学生跑步锻炼突感不适,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9月15日位于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里,一名男生在参加1000米跑步测试中倒在跑道上再也没起来……一件件的事件让我们触目惊心。也更加的让我们明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不断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学校体育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使学校体育文化对初中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认为学校的体育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构建一个多元体育组织机制学校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机制。其兼具着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其放在组织有效的机构和举办更多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体育文化活动。在现阶段。体育文化在学校整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背负着我国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的何去何从都会决定这我国体育文化的兴衰,学校体育运动要转变传统的重视单纯的技能,而忽视学生学校体育运动作为以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教育、观赏、参与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发挥才使得体育教学可以成为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学生体质和精神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手段,使得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学校体育运动要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变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舞台,调整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学校里的学生才是校园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通过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的设计为学生的相互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并具备娱乐功能。这样,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学习到课堂之外的东西和老师的优良品质,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生直接以协作的形式相互交流,并且语言和规则,完成自我表达个性张扬。例如,如何去更加合理有效的用运场地和器械等,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参加。同时最重要的是能构建一个老师和学生相互理解交流的平台,使老师能够更加直接的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合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初中阶段是形成健康意识的关键阶段,把握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