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叙文阅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范文1

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良师阅读答案记叙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良师①从小学到大学,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教六年级科学课的惠特森先生。

②上课第一天,惠特森先生在课上介绍了一种昼伏夜出,早在冰川时期就已灭绝的“怪猫”。他一边进行认真翔实的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让同学们传看一个头盖骨标本。我们都赶着记笔记,因为课后有一个测验。卷子发下来时,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肯定出了什么差错。因为我在卷子上写的全都是惠特森先生亲口说的,可眼前的试卷上,每道题目都划着鲜红的叉。紧接着,我发现全班没人及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很简单,惠特森先生事后解释道:“怪猫”完全是他生编乱造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笔记、答卷当然无一例外,全是无稽之谈,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这种动物。

③毋庸讳言,我们都给激怒了。这算是什么考试,他还算是个老师!

④可惠特森先生却振振有词:“你们自己应该能够猜得出来。”因为,就在大家传看那个“怪猫”头盖骨时(那事实上是一个家猫头盖骨),他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没有留下任何一丝考古线索。可另一方面,他却详细描述了它惊人的敏锐的夜间视觉,它皮毛的颜色以及其他特点。果真如他所说没有可考线索,他又怎么可能获得后面的种种信息?重要的是,“怪猫”这个夸张而可笑的名字居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怀疑。惠特森先生说这次考试的分数将记录在案。他说到做到。

⑤惠特森先生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权威。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轻信。他还要求我们,一旦发现他或课本的错误,一定要大胆提出。

⑥“怪猫事件”的影响很快波及全校,人们把“怀疑一切”的新原则运用到每一门课上,引起那些古板而循规蹈矩的老师们极大的反感。几年后,惠特森先生离开我们学校,迁到远在异地的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

⑦每每想起六年级的科学课,我就深深感到,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删掉?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惠特森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将这次考试的分数记录在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将第⑦段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

5.惠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篇文章与课文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通过“怪猫事件”

惠特森先生教会我们不要轻信权威,要“怀疑一切”。(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不能。

“居然”强调了作者对自己不及格意想不到(或出乎意料)和吃惊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3.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

4.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或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

记叙文阅读范文2

〔考查内容〕

1.基本的文体知识在文段中的运用。如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线索、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

2.对关键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这种考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考查的这些词句在文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考生在解释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要符合文章中具体的语言环境。

3.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及提炼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的命题规律是:抓住原文的一个特点,要求考生说出特点的内容;或者指出原文论述的某一现象,要求考生阐述形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等。

4.对文段相关内容分析和归纳的考查。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等。

5.对文章的表现技巧、表达效果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试题,既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又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可以说,这种考题现在已经成为各地命题的首选。

〔解题策略〕

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路。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弄懂文章题目的表面含义,然后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2.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通过整理六要素,理清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各个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哪里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中心,其他地方又分别从什么角度为所要表达的感情作好了铺垫。

3.掌握好文章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做这类题目,只需把握一点,那就是准确区分各种描法,特别要注意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的区别。此外各种描写的作用要记牢,并且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回答。

4.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情感来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对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从人物描写方面着手:文章哪些内容与这个人物有关,这些内容又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

5.鉴赏、评价。回答开放性试题时,要先读题干,正确领会该题的命题意图,在原文中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大致确定回答范围,最后缩小范围,或直接引用原文回答,或通过搜寻并连缀关键词句作出正确答案,或用自己的话简明准确作出答案。

〔考点预测〕

1.进一步突出人文性。试题大多以课外选文为材料,且与课内文章的特点相关联。选文在内容上更强调其价值取向,时代感强,人文内涵丰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深刻的印象;在语言上注重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2.重视对文本的阅读考查,尤其是对文章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把考查阅读能力落到实处,真正体现语文素养。

3.注重探究和运用题的设计。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未来记叙文的阅读考查,将出现大量的开放性试题。

〔解题指津〕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作为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心态平稳,从容应答。

现代文阅读,涉及面广,有时在试题中会出现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生僻词语,面对这种情况,无须惊慌,中考阅读题都是紧扣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来命题的,只要我们树立信心,静心思考,完全可以拿满分。

2.细心阅读,整体把握。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这一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细心阅读,整体把握,其实也就是学生解题前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文章的作者、背景、写作时间等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主要内容。切忌不看原文,先做题。

3.注意要点,细心品味。

要一边阅读一边注意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承上启下的地方、作者感情变化的地方、体现主题或观点的地方等,抓住文章的“题眼”,明白写作的基调,弄清写作的脉络,体会全文的主题思想。遇到令人费解的词句,可用铅笔画出,根据上文对其进行推测或联想,并从下文中验证自己的推测,这样容易把自己带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也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4.联系原文,灵活答题。

解答阅读分析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紧扣原文,因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都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原文中。因此可以从原文中找出原句来答,也有些需要压缩,或是抽取重点,再重新组织。

答题时,要避免脱离原文,凭空臆造。

5.检验答案,查漏纠偏。

一般而言,题目的设计都是由浅入深,题目基本上涵盖了对选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但题目又都是单独考查某一方面的,做单独一道题时思维常常容易囿于对该题的理解,思路很窄,答题容易“遗漏要点”,故做完题目后要将答案带回文中“整体观照”,这样往往很容易看出答案是否偏了,或是否漏掉要点,从而有助于纠偏或补充答案。

记叙文阅读范文3

对记叙类文章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记叙的要素、结构层次等表象性的内容上,还应在突破难点,全面理解重点语句与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学会品味与探究,并对文中涉及的人、事、景、物作出合理的探究与评价。这样阅读文章,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正确解答难度更大的问题。

理解内容:主题需思辨,段、句巧理解

记叙类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外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记叙类文章写的无非是四方面的内容,即人、事、景、物。不同的叙写对象,意味着不同的主题。解题时只要紧紧围绕所写内容,按以下思路思考,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写人为主的文章,看主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与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叙事为主的文章,主要看所写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哲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景和咏物为主的文章,主要看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懂得“主题”其实就是作者写人、叙事、写景抒情的目的,答问时就能轻松应对了。

二是对关键段、句(包括文章标题)的理解。

不少同学把“分析重点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目视为畏途,其实只要按以下思路分析,就容易化繁为简,轻松解题了。

1.找出句子(段落)中的重要词语,从分析重要词语的角度解决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只要学会结合语境抓住关键词语的意思,句意(段意)也就不攻自破了。而关键词语的分析,许多时候都可以采用“还原本体”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拔掉那颗蛀牙”,“蛀牙”一词在文中用的是比喻,当我们找到它的本体“对父母和家人的‘恨’”“性格畸形”之后,解决问题就轻松多了。

2.从句(段)在文中位置的角度分析。多数时候,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不同,含义与作用也不同。(1)如果句子出现在文章开头,结构上往往在总领下文(或伏笔、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方面起作用。内容上,这个在文章开头的句子如果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则起着开门见山(或开篇点题、或点明主旨)的作用;如果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则起着交代环境、渲染氛围等作用。(2)如果句子出现在文章中间,结构上往往起着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内容上如果是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往往起画龙点睛、抒发感情的作用。(3)如果句子出现在文章结尾,结构方面常起照应(呼应)作用;内容上则起着点明(深化)中心、升华情感的作用。

提取概括:解题行三步,答案在文中

“从文中提取信息答题”,是现代文阅读最为常见的题型——因此,“答案在文中”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技巧。这类问题通常以如下形式出现:

一是直接提取文中信息作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明确,甚至注明用文中的话回答,筛选的范围又不大,因此难度较低。答完题后注意将信息代入原句中加以检验即可。

二是从搜索到的有关信息中提取关键词句,经适当加工综合后,简明扼要作答,组织语言时要力求做到准确到位。

三是原文中没有可以直接答题的信息,需要我们透过文意用自己的话对有关内容加以概括后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如果没有可以直接提取的信息,并不意味着需要我们胡编乱造,答题的依据仍是文中的相关内容。

欣赏品味:答题五步走,内容与写法兼顾

“欣赏品味”类试题近年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品味文章词、句、段、篇的同时,找到答题的规律,避免答题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其实,无论欣赏品味的对象是什么,我们无非是从内容到写法两个角度,对词、句、段、篇加以评价。这类问题我们常常分五步走:

一是从写法的角度,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可以是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方法,还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解释等等),常常表述为“本句(词、段、篇)运用……的方法”。

二是从语境的角度,看所运用的方法写出了人物(景物)的什么特点,也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性格特点。

三是从主题的角度,看运用这一方法表达了人物或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叙事作品看表达出怎样的哲理。

四是读者感受的角度,看运用这一方法达到的效果:看是否生动形象、传神逼真、特点突出、寓意深刻……

五是从结构的角度,看欣赏品味对象是否有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总结呼应、伏笔铺垫(或照应)等作用。

探究表达:,三段阐明

自全国大部分地区将PISA试题(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旨在评估15岁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引入之后,“探究表达”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我们常将这类试题视为“主观题”,解答这类试题经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可以天马行空乱答一气,只要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行;二是感觉无从下手,认为这类试题的回答根本无规律可循。

综合各类探究表达类试题的特点,答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答“是什么”,即你从文中提供的人、事、景、物中得出的结论或启示,观点一定要明确。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要学会分解困难,才能解决生活中那些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

记叙文阅读范文4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出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3期)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谈谈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语境,品析文末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得的节日。

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一点声音。

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声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选自《收获灵感与感动》)

1.文章第三段黑体词“小心翼翼”与“任凭”似相矛盾,对此作简析。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八段画线句子。

3.结合文意,推断第九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

记叙文阅读范文5

吴正芝

“过来,亲爱的,到妈妈这儿来,过来一点点。来,我的小宝贝。”在美国密尔沃基市郊外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人们曾经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每天在院子里对着一个样子傻乎乎的瞎眼男孩这样亲切地呼唤着。这孩子已经16岁,比他妈妈还高一头。但是他不能走路,妈妈耐心地教了他几百次,现在他能够颤巍巍地移动几步了。春天的阳光照在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她幸福地笑了。

这位老妇人名叫梅・李姆卡。有一天,密尔沃基市中心医院的一位儿科专家给她打来一个电话,问她愿不愿意照料一个6个月的病孩。这孩子全身瘫痪,失去了听觉,没有双眼,他的父母将他扔在医院里不管了。孩子名叫莱斯利。这位儿科专家说:“这孩子很快会死去的,只要你在他死前照料一下,行吗?”梅・李姆卡当了多年的保育员,她十分干脆地回答道:“如果让我来照料这孩子,这孩子当然是不会死的。”

起初,这孩子连吮吸奶嘴都不会,在医院里是用橡皮管子灌奶汁的。李姆卡把奶嘴放到孩子小嘴里,自己的嘴贴着孩子的嘴唇,做出啧啧的吮吸声,才慢慢教会了他吸奶。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孩子带大了,但这孩子仍然不会哭,不会笑,不会站立,更不会走路。有时,李姆卡会为孩子这样子而伤心地流出泪来。但是,她从来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累赘。在丈夫的帮助下,她设计了一个两边带有小环的三角皮带,后来又做了个带链条的围栏,终于,经过几百次训练的莱斯利学会了扶着围栏站立,并且能摸索着迈步了。

有一次,李姆卡看见孩子在用食指勾动一个捆包裹的绳子。“这是什么意思?……是音乐?”于是,她让莱斯利的小屋里充满音乐声,一小时又一小时地在那里放收音机、唱片和电视节目。不久,她和丈夫又买回一架250美元的旧钢琴,把它放在莱斯利的房里。慈爱的妈妈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的手放到钢琴的琴键上,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手能够产生乐音。1971年的一个冬天,早上3点左右,李姆卡被一阵音乐声惊醒。谁在弹奏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李姆卡从床上爬起,打开起居室的灯,看见莱斯利正坐在钢琴旁,灵巧而自信地弹奏着。李姆卡兴奋地向孩子奔过去,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热泪又一次顺着她的面颊流下来。这时,莱斯利也哭了起来,他哭得那么伤心,他第一次用音乐和眼泪表达了他的欢乐和痛苦。

莱斯利的钢琴技艺日渐娴熟,并且又学会了唱歌。他的歌喉浑厚,他是在学会流利的讲话之前学会唱歌的,他能弹奏意大利歌剧中的许多名曲。

“这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奇迹!”李姆卡自豪地想道。而这位相貌平常、84岁高龄的善良慈爱的老妇人,便是奇迹的创造者!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3年第12期,有删改)

1.最后一段写道:“这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奇迹!”其中的“这”指代什么?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梅・李姆卡领养莱斯利的来龙去脉。

B.文中写莱斯利的亲生父母将他弃之不管,儿科专家打电话咨询李姆卡的情节,都与李姆卡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C.面对苦难,即使是英雄也会有灰心丧气的时候,第二段李姆卡“伤心地流出泪来”就是例证。

D.文中写儿科专家只要李姆卡在莱斯利死前照料一下他,莱斯利连吮吸奶嘴都不会,李姆卡84岁高龄等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主人公难能可贵的精神。

3.第四段中,莱斯利“第一次用音乐和眼泪表达了他的欢乐和痛苦”,你能帮他用语言表达一下此刻内心的感受吗?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对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对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②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面对那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我曾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尘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2014年第6期)

1.文中的老人虽然只是一个捡破烂的人,但却可敬可爱。老人的“可敬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从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七段画波浪线句子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独树的追求

奔 卉

去年秋,我去了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根,垂直而下,扎入土中,俨然一片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一个精灵。

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生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还萌生了要结束难挨的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精心地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美,人们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送给它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十余年前,我也曾在新疆的一片戈壁滩上见过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茫茫戈壁无边无际,残阳如血,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上闪出一丝苍翠。我们跳下车来,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它的根几乎全部于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土地。在残阳的烘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鲜红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惨烈。

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然而,最后只剩下这棵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楚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感,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厦门日报》2015年5月15日)

1.作者看到“大榕树”和“胡杨”时的感受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感受?

记叙文阅读范文6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指把抽象的叙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对回忆、想象的描写与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赡,所表达的思想感悟更为深刻,从而赋予了被表现事物以多层次感与丰富感的特征。

同学们在运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虚实结合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虚”指的是与被表现事物相关的回忆、背景、想象及心理活动;而这里的“实”指的则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即学即练】

母亲的鼾歌

丛维熙

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那个年月,我从晋阳劳改队回来,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没有打过鼾。她睡得很轻,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唯恐把床弄出声响,惊醒我这个远方游子的睡梦。夜间,我偶然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她可能是凝视我眼角上又加深了的鱼尾纹吧!

我真无法计数,一个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她体躯内究竟蕴藏着多少力量。年轻时,父亲被追捕,肺病复发而悲愤地离去。她带着年仅四岁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风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厉而又显得十分悠远的声响。我在这古老的童谣中闭合了眼帘,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我的母亲!也许只有我在梦中憩睡的时刻,她才守着火炭早已熄灭的冷火盆独自神伤吧!

我不曾忘记,①在那滴水成冰的严冬,母亲怕我钻冷被窝,总是把我的被褥先搬到炕头上;她怕被窝热度不够,久久地坐在我铺好的棉被上,直到焐热了被窝为止。我年幼,不理解母亲那颗痴心,死活不睡热炕头;她只好把被窝又搬回到炕的那一边去,催我趁热躺下。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下河洗澡,摔跤“打仗”……干的都是一件件让母亲忧心的事情:和小伙伴们在墙头上追逐,掉下来摔死了过去;和小伙伴们玩“攻城”游戏,石头砸伤了我的左眉骨,再往下移一寸,我就变成了独眼少年。为了给“野马”拴上笼头,更为了让我上学求知,当我十几岁时,一辆带布篷的马车,连夜把我送到了唐山——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唐山来到了北平。母亲像影子一样跟随我来了,为了交付学费,她卖掉了婚嫁时的首饰,在内务部街,二中斜对过的一家富户当洗衣做饭的保姆。当我穿着戴有二中领章的干净制服,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我的母亲,此时此刻正汗流浃背地为太太小姐们洗脏衣裳呢!母亲也想象不到,她靠汗水供养的儿子,并不是个好学生。我不是为苦命的母亲解忧,而是增加她额头上的皱纹。回首少年时光,这是儿子对母亲最严酷的打击!

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碟、扫地……两只幼小就缠足了的脚,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星期六的晚上,我照例离开二中宿舍,和她在一起度过周末,母子俩挤在厨房间的一个小床上安息。记得那时,她从不打鼾,我还在幽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母亲呼吸均匀,面孔恬淡安详,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没意识到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

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终于回到了北京。如同鬼使神差一般,她从那一天起又开始打鼾了。我住在上铺上,静听着母亲在下铺打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②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团结湖,我常常和母亲同室而眠,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1.文章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虚写还是实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虚实结合和修辞表达的综合考查,解答时,同学们可根据虚实结合的具体表现,并用自己所掌握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来回答就可以了。)

上一篇儿童唐诗

下一篇讨人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