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投资市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风险投资市场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1

一、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共有146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房地产两大龙头企业-万科地产和保利地产为例,以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财务分析.选择这两家企业的原因是它们资产规模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上市时间较早,获取数据相对容易。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企业利润相对于一定资源的投放和一定的收入而言的。主要用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毛利率作为评价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指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通常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大于20%的公司进行投资。营业收入毛利率,用以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反映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产品定位及成本控制问题。在选择投资时,同样也有一个20%的指标作为参考 。2010-2014年万科和保利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但净资产收益率在2014年大幅下降,说明2014年企业获利能力较差。同时,企业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说明地产市场的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说明市场交易量大幅缩水,消费者存观望态度,市场份额减少。

2、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资金周转得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越好。一般来说,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可以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数值越大,代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万科和保利公司2010-2013年相关资产周转率均保持基本稳定,2014年显著下降,说明企业2014年度资产周转速度减慢,尤其存货周转率下降,说明房产市场降温,存观望心态人群上升。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包括短期内对到期债务的现实偿付能力和对未来债务预期的偿付能力。企业能否偿还债务,是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通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2010-2014年第三季度,企业流动比率逐渐下降,速动比率略下降,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2010-2013基本维持稳定,但2014年却明显提高,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资产负债率的行业,万科和保利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以上,产权比率也在提高,同时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略有下降,表明企业整体偿债能力下降。

4、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发展趋势与发展潜能,用以衡量企业通过逐年收益增加或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扩大经营的能力。2014年行业平均的总资产增长率为3641%,万科和保利都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4年万科的利润增长率为负值,总资产增长率也大幅下降,表明2014年企业增长缓慢。但是鉴于两家企业均是大企业,资产规模较大,因此三项增长率降低应是正常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在2013年强力调控房地产市场之后,对地产企业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地产企业和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存在的风险

1、房地产泡沫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是指由于房地产过度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目前,我国购房者多以投资、保值为目的,而非住房需求,一、二线城市尤其如此。在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控下,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额大幅萎缩,价格出现松动,并且有价无市,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泄气。但是,据此判断市场下滑为时尚早,市场反馈的信息仍很复杂。

2、城市格局分化现象将继续存在,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正在积累较大风险,将面临着巨大的去化压力,但出现崩盘的概率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城镇化具体政策的颁布实施将有助于逐步消化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库存;另外,一、二线城市房价已经超越很多居民的承受能力,大量的居民可能最终还要安家在三四线城市。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2

    一、成长期中小科技企业的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个阶段,在各阶段都面临着融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是处于创建阶段和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所以文章重点讨论成长期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历了种子期、创立期,在市场上能立足生存,基本自食其力之后就进入了成长期。从图1不难看出,成长期,主要任务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尽快抢占市场。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新产品已进入市场并不断推广,销售规模快速增加,发展前景明朗,其风险有所下降,但企业为了扩充设备、拓展产品市场,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资金需求量较前两个时期有大幅的提高。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以便迅速组织生产,抢占市场,由于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强,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还不强,企业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很不稳定,投资风险依然较高,企业与股票上市还有很大距离,获取一般银行贷款和在主板市场融资仍几乎不可能,风险资本的参与正好弥补这一缺口。

    二、风险投资是适合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风险投资1946年始于美国,是主要向新创的、成长中的小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运营咨询服务的一种投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直接面向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即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资于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在企业发展成熟后则通过资本市场出售和其他方式转让所持有的股权以收回投资并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继而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和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在融资成本、投资风险、投资回报、投资对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表1给出了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的比较。风险投资不同于银行贷款,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应是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风险投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有着不解之缘。风投是追求高回报的,而这种高回报在传统投资领域无法实现。从理论上讲,风险投资者对高风险、高回报的偏好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特性来看,两者的结合是必然。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10年2月4日的~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显示,成长期企业仍最受风险投资机构关注,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是最多的,成长期企业的案例数量占总案例数的33.67oA,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金额的29.6ooA。另外,根据调查显示,29?27%的风险投资机构关注高成长性;16.75的机构关注高科技领域(见图2)。

    三、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基本保障

    风险投资起到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器的作用。资料显示,美国9O的高科技企业是按照风险投资机制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才铸就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新经济”。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尽管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了风险投资机构,建立了风险投资基金,但由于传统文化理念的差异,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单一、管理制度和营运机制不完善、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相关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机制缺失等因素,致使目前风险投资的潜能未能很好地发挥,也未能很好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途径。

    (一)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实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目前既是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创办者,又是资金主要提供者,一方面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风险资金注入,另一方面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不能使风险投资迅速形成一个有规模的产业。以河北为例,截至2010年底,河北共有本土风险投资公司l7家,其中民营风司为6家,占到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为国有独资、国资合资性质的风司。④这种以政府出资为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必须加以创新。发达国家风投资金的来源有许多,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资金(主要是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大公司资金、政府财政资金、富有的个人资金等。现阶段,一方面,我国政府应抓紧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风险投资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资金介入风险投资,同时,积极鼓励外资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二)加速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许多好的投资项目得不到风险资本的支持,而大量的风险资本又找不到好的投资方向。因此,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我国要加速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咨询、评估、监管机构和机制,以及相应的行业协会,成立一些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能够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准确的各种信息和评估报告,由政府出面建设一个高效率的风险投资网络平台,为风险投资行业提供实时、便捷的信息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控股,无论成功与否,退出是风险投资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退出机制,风险投资活动的链条就会中断,风险资本就会失去流动性,风险投资就无法实现投资增值和良性循环。从风险投资家将资金投入风险企业到扶持风险企业逐渐走向成熟与稳定,再到积极运作进入资本市场,资金的进退惯穿着整个流程。风险投资的失败率虽然很高,但其回报率也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其平均利润率一般保持在3O%~60%,远远高出一般投资项目,甚至使向来以稳健着称的商业银行也为之动心。但这种高回报,最终取决于是否有一种风险资本顺畅退出的机制。只有能够自由而有效地退出风险企业,风险资本才能保持其灵活性,不断选择和支持新的风险企业,从而使风险投资保持生机与活力。

    1.建议加快我国证券主板市场的发展。公开上市既能使创业企业的市场价值大大提高并得以实现,又可以增强其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为企业日后的再筹资打好基础,故其是首选退出方式。

    2.完善创业板市场风险企业主要是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它们大都很难满足主板市场的条件。因而,风险企业的股票上市主要在二板市场。二板市场是在正式股票市场之外,主要面向高科技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的股票市场,其上市企业的标准适当低于主板市场的条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创造条件,扶植数量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二板市场进行融资。对于有条件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政府应积极对其进行“孵化”,助其进人中小企业板进行融资。通过中小企业板的建立,风险投资资本可以较方便地退出,化解了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的后顾之忧。

    3.加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广大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而主板市场也将它们排除在外,所以各种场外交易市场对成长期中小科技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柜台交易市场门槛低,交易手续简便,交易费用也低,交易市场流动性强,更适于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证券化的股权流通和交易,便于风险资本的灵活退出求。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场外交易市场交易额是场内交易市场的若干倍。可以加强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为要素转让与风险机构退出打下坚实基础。在整合地区产权交易市场构建地方柜台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统一互联与分散做市的方式,积极融人全国产权交易网络系统,将地方柜台交易市场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⑤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3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创业人数的不断增加,风投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风投企业开始出现,可以说在当前背景下风投企业已经成为了风险投资的主力。风险投资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在这种创业大潮的背景下,风投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选择时,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审视。风险投资对优质企业来说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还是负面的影响阻碍企业发展,对企业来说,风险投资是助力还是阻力,或者说是没有作用?下面着重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评定企业生产效率。

1 选取数据研究分析

1.1 样本的选取

本文主要选取了2013年到2016年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进行筛选,条件是首先要确保该公司关键财务数据存在而且是正确的,其次要除去金融、服务、综合行业的样本,最终保留了1000个上市公司样本。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会随机选取数据与上交所、深交所披露的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对比。

1.2 风投机构声誉高低的判断

本文主要通过风险投资机构近三年的额度和市场总额及这三年内风险投资机构参股企业上市后的总资产规模和市场总额这四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确保准确性,取中位数,如果声誉值超过了样本的中位数,那么这家风险投资机构就是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反之,就是的低声誉风险投资机构。

1.3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

国内学者陈琳和林珏、李捷瑜和江舒韵在2009年都曾通过OLS的方法计算过上市公司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时可能会出现反向因果关系造成的内生性,本文主要根据Olley and Pakes在1996年的思路,把企业出口行为引入到OP框架的具体做法,然后根据鲁晓东和连玉君在2012年的研究设计方法来去估算全要素生产率。

2 企业生产的全要素风险投资、风投机构声誉高低对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的计算

本文根据两阶段的方法研究,根据对控制变量的选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计算。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风险投资声誉高低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本文在上述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还建了一个声誉模型,并选择四个指标来进行衡量,如果统计之后发现,声誉模型的回归系数上大于0,就说明风险投资的声誉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回归模型为:

3 分析结果

①变量描述性统计。通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平均值是9.94,中位数是9.90,观察数据结构没有很明显的偏态。选取的样本公司,成立时间最短的是三年,最长的有五十四年,平均的上市时间在九年左右。从样本中,上市公司的规模来看,数据看起来要明显偏右一些,平均资产在23.4亿元,而中值只有3.74亿元,可见这些企业规模差距还是很大的。从IPO在冷季和热季的指标来看,中值和平均值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有六倍之多,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的股市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冷热季效应的。这些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是49%,平均的净资产的收益率为0.424%,这两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国内市场上,平均发行市的盈利率是16倍,最高的有107倍,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新股票发行的高溢价现象。此外,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指标,很容易可以看出,这项指标的波动性还是很大的,这说明各大风险投资机构之间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的。

②在分组变量分析中,我们把样本公司根据是不是有风险投资背景和风险投资声誉的高低两个标准来分组,得出A、B两个比较结果,分别是有风投背景和无风投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高声誉和低声誉公司的。从A 中可以看出,有风投背景的公司和没有风投背景的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其中,有风投背景公司的比没有风投背景的公司上市时间要早一些,但有风投背景的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规模都要低于没有风投背景的,这就说明了,风司更倾向选择中小型的企业;除此之外,有风投背景公司的发行市盈利率要高于无风投背景的公司。这也说明了风险投资把发行的倍数提高了,企业上市的杠杆效应也更加明显。在B中,声誉高的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与低声誉的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相比全要素生产率也要高,其实这些企业的上市年龄都差不多,但是声誉高的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比低声誉企业低很多。除此之外,总资产、净资产的收益率、发行上市的盈利率都高于低声誉的风投企业,可以看出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财务水平、发行效率都是有一定助力的。

③Heckman 两阶段的回归结果,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随着创业板的推出,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得到了极快的成长,各类资金例如国有资金、外资等都开始投入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有一些风险投资机构,资金是比较充足的但是没有多少投资经验,而且专业的分析能力不高,他们就采取不正当的途径,例如降低价格进行竞争、非市场化手段参股企业,但是这样不仅无法使公司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反而会使企业的正常运作受损害,从而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所以,从总的角度来看,这些风险投资其实没有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些表面上看像是有“助力”的风险投资,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那些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而且也不缺资金供应的高声誉风投机构对企业的生产效率来说是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的。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优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一直保持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现象被众多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誉为“新经济”。有研究表明,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据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绿洲。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落后于美国的不在于高新技术而在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企业是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如1996年美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英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也占有18%,而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的风险投资所占比重很小,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问题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有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对称现象:一种是一些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的低技术结构、低创新能力与高筹资能力的不对称;另一种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的高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与低融资能力的不对称。这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筹集的大量资金因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而闲置,或者在原有的主营业务上进行简单的扩张,或者存放于银行以获取较低的利息收益,或者简单地投资于债券以使资金得到保值,这些都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而另一方面,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因资金缺乏无法实现产业化,又造成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将近3万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2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过5%,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资金和技术配置错位的情况,笔者设想:如果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便可以将上市公司的高筹资能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含量相结合,既可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资金危机,也可使上市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寻求了好的出路。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筹资能力,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现处于买方市场,在物质和资本丰富的买方市场下,资本要想得到较好的收益日益困难,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成熟的传统投资领域,要想得到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很难,投资者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比传统投资高的收益,当然也要冒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是上市公司资本的一个好去处。

2.降低上市公司内部研发的风险,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企业只有科技上不断创新并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市公司要想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司内部研发直接获得,二是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间接取得。上市公司如果通过内部研发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将可能由于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投资失败;上市公司如果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辅之以良好的运作优势,将会极大地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从而凭借高新技术企业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使企业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而不断地发展壮大。如著名的朗讯科技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的技术优势,其贝尔实验室拥有遍布全球25个国家的3万多位专家,曾诞生出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创造4项专利,其中功不可没的便是朗讯科技全额投资设立的风险投资子公司在对朗讯科技具有战略意义的光通讯、半导体和电子商务等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弥补了公司内部研发的不足,使公司可以迅速地进入新的领域。

3.有利于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比较晚,相对于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风险投资还不够发达,鉴于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地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达到的。而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其在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由上市公司来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优势

上市公司在从事风险投资方面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成长的特性,在其创立和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风险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取得资金,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是权益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限制性约束,这些特性都非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在资金方面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

2.运作优势。风险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有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由于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其在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上市公司一般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专业机构的帮助将会加大上市公司在风险投资运作方面的成功率。

3.风险资本的退出优势。任何资金都有逐利和避险的特征,风险资本也不例外。企业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也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等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便可将手中持有的股权出售而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我国的主板市场规定的门槛比较高,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是通过二板市场,但由于我国建立二板市场较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全,致使一般的风险投资发展不畅。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主板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从而获取收益。

三、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

1.直接投资。所谓直接投资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参股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即直接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委托成本,能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科技实力,但是风险比较集中,一般只适用投资于与自身产业比较接近的高新技术领域,因为风险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等多方面,如果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会缺乏相关的知识、人才和经验,这无疑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2.间接投资。所谓间接投资就是先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或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然后再由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下企业的出资额可多可少,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确定,因为是集合投资,投资比较分散,另外风险投资公司具有专业的管理优势,所以投资风险相对直接投资要小得多,也不受投资领域的限制,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上市公司全面提升主营业务的科技实力和改变业务方向,一般只使用于资金实力相对不是很雄厚的上市公司。

通过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具有的优势的分析可以知道,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将会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虽然对外投资日益成为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一环,投资收益在公司收益总额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仍然是看他的主业经营得如何,所以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者同专业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和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应以主业为主,在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也应选择那些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尽量降低投资风险。我们相信,在上市公司的带动下,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5

一、风险投资概念辨析

风险投资是一个外来词,中文辞典中很难找到相关的解释,如果查阅英文辞典,外国人的风险投资是VentureCapitalorVentureInvestment。Venture这个词的中文意义是冒险或投机,似乎没有风险的意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把它译成了风险投资,这或许是因为冒险或投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是一个不太雅的词,为避免误会,就只好改一改了。因此,有些人主张将其译为创业投资,国内的有关文献中,也常有将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作为同义词使用的。好在翻译成什么并不是太重要,只要能够达意就行了。

要给风险投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风险投资的大概意思是说,某些具有冒险或投机精神的货币持有者,将其资金投入到某些被认为具有高风险和潜在高收益及一般投资者不愿涉足的行业或企业中,协助创业者进行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值,然后采用某种方式顺利退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国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版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着风险投资的含义(如,Greenwald1982,Ammer1984,Gonene1981,Riggs1979,Kelley1975等),可见,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即使在西方学界目前仍未达到统一。究其原因,对风险投资的准确定义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风险投资与高科技并非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对于高科技公司的界定目前也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高科技企业细分为信息、生命、新能源、新材料、空间科技、海洋科技等门类;经合组织(OECD)根据研究与开发的直接强度、间接强度和总强度的综合主体来界定企业的高科技属性;美国政府则根据企业产品中知识和技术所占比重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的比较来界定高科技企业。按不同的标准来界定高科技企业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按同一种方法来界定高科技公司,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也有可能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此,就连高科技企业你都无法界定清楚,你怎么能够肯定地说哪一笔投资是风险投资,哪一笔投资就不是风险投资,这是其一。再说,也并非一定得高科技企业才存在着高风险和高收益,美国的风险投资家投资苹果电脑、雅虎等获得成功的故事,吸引了众多的风险投资者竞相仿效,但也有一些人,比如巴菲特,他说我不懂,所以我就不投资这些行业。况且,世界各地的所谓风险投资家投资传统行业获得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你不能说他们的投资就不是风险投资。

(二)以风险程度来判断一笔投资是否为风险投资有一定的难度。客观上讲,世间万事均有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坐飞机有风险,走马路同样有风险,投资更是如此。事实上,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投资股票有风险,投资实业也有风险,甚至不投资同样有风险,不投资,手中的货币照样有贬值的风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投资都可称为是风险投资,期望着以投资品种的不同来作为区分一笔投资是否为风险投资的标准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此为一。其次,风险程度似乎与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投资互联网有风险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新兴产业,投资方便面有风险也并不仅仅因为它属于传统产业。可以说,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存在着市场风险,你无法肯定地说,投资某一个行业就一定比投资另外一个行业的风险大或者小。这正好说明,风险投资并不一定与高科技相联系。再次,风险的高低无法确切地知晓。风险来源于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既然是不确定的,纵然你是经济学和数学方面的行家里手,你也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出一笔投资的风险究竟是多少,如果你真有过人的能力,能够计算出风险的大小,你将无往不胜;假如人人都能够计算出风险的大小,那么现实世界中将只有成功而无失败,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许会将因此变得刻板乏味。退一万步说,即使你能计算出某笔投资的风险程度,那么,多大程度的风险才能成为风险投资,是10%还是50%,抑或是100%,恐怕也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数量标准。

(三)是不是风险投资与投资规模应该没有多少关系。有些学者将风险投资定义为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投资,这样的提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你首先要证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风险一定会高于大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成功,它们的投资收益一定会大于大型企业的投资收益;其次,你还需要从统计资料中证明,已有的风险投资全部都是投资于中小型企业的。如果你做不到上述两点,这样来理解风险投资就有点问题了。事实上,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的规模(或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小型企业并不是因为它小就一定存在着高风险,大型企业也并不是因为它大风险就必然会小。从国外风险投资的实践看,投资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固然有,但投资于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也不在少数(国内也是如此)。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风险投资的理解和界定尚存在着诸多模糊或不够准确之处,那么,究竟怎样来定义风险投资呢?我们这里也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个交代。我们认为,一切与高风险和高收益相对应的股权投资均可称为风险投资。无论是对实业投资还是对金融产品以及衍生产品的投资,无论是对任何行业、任何规模的企业投资,只要收益与风险是对称的,即承担了高风险就有获得高收益的机会,这样的投资就应该被称为风险投资。比如说,对一些准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如果该公司未来不能上市,你有可能颗粒无收,你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但是,该公司一旦上市,你却可能获得数倍于原始投资的收益。再比如说,你在股票二级市场上购买了面临PT或下市的ST股票,如果真的下市了,你将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你的运气好,该股票不但没有下市,反而很快重焕生机,那么,你的收益可能比购买绩优股得到的收益要大的多。诸如此类的投资你能说它不是风险投资吗?

二、风险投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风险资本市场是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堪称20世纪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最早的风险资本市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的美国。当时部分富裕家庭和个人投资者为获取较高收益,就雇佣或委托专业经理人对具有创新性质和可能产生超额利润的企业进行投资,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小规模私人风险资本市场。70年代中期,现代意义上的风险资本市场在美国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欧洲和日本的风险资本市场则明显滞后于美国。因此,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中,美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与低通涨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而这一现象并没在欧洲国家和日本出现,相反,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纷纷步入停滞或衰退时期,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启动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至今仍未见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现象并不完全表明欧洲和日本的科研力量及科学技术落后于美国,原因之一或许就在于欧洲和日本的风险资本市场明显落后于美国,致使科技开发与应用明显落后于美国,尤其是其中带开拓性从而也具较高风险的尖端技术与项目。

对于近年来世界各国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多高的评价可能都不为过。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风险投资的兴起,又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着风险投资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风险投资又为什么表现出如此的差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分析的问题。

(一)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是风险投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既然是风险投资,就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已经知道了风险的存在或有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甘冒风险去进行投资呢?已有的经济学是这样解释的,根据经济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可以划分为三类: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偏好者,风险投资者则属于偏好者。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会偏好风险这种负面的东西,是不是违背了人类的本性,这样解释好象有点说不通。事实上,人们并非是偏好风险,而是偏好利益,只是说为了获得高额利益,人们才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假如世间存在着既能获得收益而又无需承担风险这等好事的话,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会偏好风险。

风险投资来源于人类冒险的天性,而人类的冒险行为归根到底是来自于对高额利益的追求,这是一般的逻辑的推理规律。有人愿意冒险去走钢丝,有人愿意架车去飞越黄河,更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走私或贩毒,目的无非是想多赚钱。如果说这样做不能赚到足够的钱,谁也不会去做这种冒险的事情。风险投资更是如此,既然是有此项目别人不愿投资,是因为别人不愿冒这么大的风险或者说别人没有承担这种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不愿给这些企业贷款,那是因此银行认为,这样的贷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那么,如果我对这样的项目进行投资,我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就应该存在着获得巨大收益的可能性。因此,近年来风险投资家偏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不完全因为风险投资家一定青睐高科技企业,也不完全是风险投资家认识到了高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才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只能说明高科技产业领域具有更多更大的赚钱机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风险投资家涉足高科技领域。

我们认为,正是人类追求利益的天性,造就了今天风险投资的发展,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共性,跟国别和种族似乎关系不大,当今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在这里我们还难以找到答案。

(二)制度安排是影响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的效率和发展,这是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制度经济学断言,没有产权的界定,就不可能有交易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市场的存在,更不可能有分工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影响风险投资发展的第一个制度安排便是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指的是维护私人财产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它在促进风险投资中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能够增大创新的动力并以此促进创新的发展。假如说一项创新或发明的成果不能归个人所有,而是属于某个"集体",那么,发明者或创新者就失去了以此创业和赚钱的机会,从而也就没有多少会拼命去发明和创新了。作用之二是维护了投资收益的合法性,解决了风险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与风险投资相关的第二制度安排是专利制度。这种制度的功能是在法律上保证着一定时间内发明成果使用的排他性,所谓排他性,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别人不能无代价地使用我的研究成果,如果要使用,就必须付钱,否则就是犯法行为。这样一来,就从制度上确保了发明产品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垄断,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垄断可以产生超额利润,这是经济学的知识。

与风险投资相关的第三个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说它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基于资本市场是制度的产物,并非完全是市场自发形成,如果说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还有自发的成分,那也不表明它就不是制度的产物,因为资本市场交易的品种(债券、股票等)首先就是制度的产物,维护市场公平的交易规则以及市场的监管则直接与制度相关。按照我们对风险投资的界定,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可能要比目前某些资料中介绍的要长的多,而并不仅仅是本世纪才发生的事情,只不过一直没能得到较大发展或者说范围较小而已。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原因固然很多,各种因素共同促使了这一状况的形成,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又恰好是资本市场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的阶段。至于说从因果关系上,究竟是风险投资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恐怕尚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风险投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或者说是共生共荣的,没有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可能就没有风险投资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的理解,资本市场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便利风险投资公司的融资或资本积聚。说它是天使也好,魔鬼也好,说它是冒险家的乐园也罢,风险投资的前提是要有风险资本,而现代社会中风险资本的聚集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有些人会种田,但不一定会修汽车,有些人擅长于经营商店,但不一定擅长于风险投资等等。有了剩余货币而又想赚大钱,却不懂如何投资,怎么办呢?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委托专业投资人士去投资了,这是风险投资的资本供给。有些人精通投资之道,但没有所需的巨额资金,这就是风险投资的资本需求。资本供给和需求的结合是风险投资产生的前提,而这一切都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第二个是便利了风险资本的退出,促进了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风险投资家猎取的目标通常是他认为处于成长初期而又极具发展潜力或者是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投资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看重该企业的产品,更多的是看重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值,一旦他认为有利可图或者需要止损时,他是要退出的,不退出他就无法进行下一轮的投资,这正是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区别所在。退出需要渠道,传统的退出渠道有企业并购、协议回购和破产清算等,但通过这些渠道,退出效率并不能完全满足风险资本家的需要,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条件,成本和价格的约束使得利润下降。现代资本市场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风险资本家特别钟情于这种退出方式,近年来有成为主渠道的发展趋势。外国的风险资本如此,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就连中国的国有股权近来不也采用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上退出了吗?足见这种方式的魅力。

如果仅仅从资本市场便利风险投资的资本聚集和提供退出渠道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市场的作用,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说,风险投资最根本的动力乃是人类对高额利益的追求,如果在这一点上,资本市场无法做到,无论你分析得多么头头是道,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都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无论你的理论有多么高深,你都不一定能够设计出民间风险投资的可行性方案。当然,政府直接进行风险投资的情况不在我们的分析范围之内,你要投资多少都可以,那是国家计划的事。经济主体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那是因为它想赚大钱,有人因为进行风险投资赚到了大钱,就会诱惑更多的人去涉足风险投资领域,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人增加了,风险投资自然也就发展了,似乎无需任何人劝说或动员,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相反,风险投资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因此,资本市场能否在促进风险投资方面有所作为,关键的问题是要看资本市场能不能产生这种效应,能不能产生这种效应则要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健不健康、价格反不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有没有人为控制的因素等。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当物品由出价最高的人获得,这样的市场才是有效的,资源的配置也才能达到最优。证券市场应该也不例外,证券的价格是市场参与者竞争的结果,说它高或低好像都缺乏理论依据,人为的控制更不可取。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为控制的、低迷的资本市场是不可能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

三、发展中国风险投资的若干思考

对于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我们不想作太多的讨论。总体说来,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谈不上有什么历史的考察和经验的总结。据有关专家2001年3月的统计:1999年7月,中国风险投资大概有70亿元人民币,2001年3月,约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资本大约占60-70%。

对于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意义,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比如说,有利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等等,不再赘述。在此,我们只想说明一点,风险投资营造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的功能,可能是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机制之一,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我们说过,风险投资不仅包括对产品的投资,而且包括对"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的收购,这种公司通常是由于缺乏管理而造成的。风险投资家的做法是一种价值创造而非寻租过程,并且具有鲜明的效率特征,它在客观上强化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即使是未被其光顾的公司也不得不改善其经营效率,以免使自己成为职业阻击者们猎取的目标。此种效应是一种极为有力的外部治理机制,有助于整个公司群体价值创造潜力的释放。

考察目前风险投资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风险投资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美国模式;第二类是以大公司、大银行为主体的日本模式;第三类是国家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欧洲模式。从运作的结果看,美国的风险投资模式似乎技高一筹。当然,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不仅仅是一个模式选择的问题,其它的因素也搀杂其中,各种因素对风险投资发展的贡献度也很难截然地分开。

中国如何发展风险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作一番深入的探讨,更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所以,我们这里也只能依据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在借鉴别国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

(一)继续发挥现有国家控股风险公司的积极作用,以期带动民间风险投资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国有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对于这种所谓的"国有民营"风险投资公司的绩效,我们目前还难以下结论,也不想作过多评价,只能说有胜于无。如果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在市场上运作得很成功,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国人还很不是很富裕,私人存款也大多属于预防性的储蓄,没有多少人愿意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因此,这种冒险的事情也只好由国家先带头了。况且,美国风险投资的初期,也曾有类似的机构,如创建于1946年的"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这个被誉为风险投资发展里程碑的公司,虽然说后来运作得不是很成功,但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6

关键词:风险投资;特征;问题;对策

一、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风险投资也叫创业投资,一般是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风险性。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刚刚起步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目标常常是“种子技术”或构想创意,处于初始设计阶段,尚未经过市场检验,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失败的几率很大。有些项目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被证明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成功。有的项目在立项时是先进的,但到完成时别人已捷足先登获得了专利或抢占了市场,或者出现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或者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意义,不得不放弃。有的科技成果本质上是成功的,但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尚不能为市场接受,从而难以取得预计的效果。因此,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之一。

2、高收益性。风险投资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风险背后蕴含着巨额利润,即预期的高成长、高增值。风险投资项目一旦成功,能够生产出性能优良、价格便宜、为市场普遍接受的产品,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或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风险投资之所以经受很长时间考验,并没有因为高风险而衰落,反而愈显蓬勃发展之势,关键是其具有风险损失补偿机制。风险投资所追求的收益一般不是红利而是在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资本增值,即公司上市时以15倍以上的市盈率套现,获取高额回报。预期的高成长、高增值是其投资的内在动因,高收益性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3、高投入、低流动性。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需要很高的投入才可能获得成功,如集成电路、核电站、航天器、通信设备、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项目,没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见到成效。风险资本往往在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初期就投入,此时企业往往出现亏损,随着科技开发成功和产品市场的不断开拓,此时竞争者不多,产品能以高价格出售,可获得高额利润。当产品进入成熟期,生产者逐渐增多,超额利润消失,此时就要清理资产,撤出资金去从事其他新项目投资。往往通过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将股权变现收回投资、获取回报,继而进行新一轮投资运作。若出口不畅,将导致撤资困难、风险资本的流动性降低。

4、高技术性。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向那些新创立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性质的企业或产业投入权益性资本,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来追求高收益。高技术产业由于其风险大,产品附加值高,因而收益也高,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因而成为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在向高技术企业投入资本的同时,也参与企业项目经营管理,与企业结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风险投资者要参与企业管理,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必须掌握现代科技、金融投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风险投资发展中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政府和银行资金大约占70%,大大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到9%的比例。居民投资理财渠道不宽,储蓄存款增速加快,很少用到风险投资领域。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和其他民间资金等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机制尚未建立。据统计,2000年末全中国拥有风险投资公司近100家,风险投资资金仅有94亿元,实际项目投入只有16亿元,这一规模仅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1%。同时,单个风险资本规模偏小,一般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很难支撑大型科技项目,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

2、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运作不够规范。我国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缺乏具有相应科技知识、管理经验、懂金融投资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现有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及品格特征等方面都还不能完全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现有风险投资机构大都由地方政府创办和资助,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本地的高科技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搞活地方经济,这与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基金有很大的不同;风险投资基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通过政府或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管理运作,出资人与管理人一体化,监控机制不完备,资金运作者和政府官员双重身份,使其对投资缺乏责任感,还容易出现行政干预。

3、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风险投资基金法》、《风险投资公司法》尚在制定中。过去制定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专利法》等法规未考虑风险投资的运作特点,在许多方面未能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一项技术开发成功,立即就有许多仿冒者出现,争夺市场,由于仿冒者不承担前期开发费用,其成本低于原技术开发者,使开发者处于竞争劣势,通过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又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侵权者尚未受到惩罚,原告方已筋疲力尽。以上这些都阻碍着风险投资发展。

4、中介服务不到位,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首先面临的是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问题,这种认定既包括技术认定又包括价值认定,需要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中介机构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以后的经营活动带来直接的影响。风险投资还需要建立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以便为风险资本的变现开辟通道,在这方面还远不能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要求。风险投资者冒高风险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是为了在所投资的项目步入成熟阶段时通过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协议转让或回购等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目前创业板市场尚未建立,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高,上市机会少,产权转换不畅,使风险投资很难退出。

三、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

1、发展规范风险投资主体。一是风险投资公司。我国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是以政府出资为主,由此带来资产所有者虚置、错位和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不利于风险投资发展。需要对这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加以调整,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治理结构,政府不能对风险投资公司运作横加干涉,经营管理者必须与原所在单位割断联系并作出承担投资风险责任的承诺,政府出资起带动作用,在公司发展步入正轨、能获取较高利润时,政府资本应该退出,让其他社会资本介入。二是风险投资基金。用私募或公募方式筹集风险投资基金是扩大风险资本的主要手段,也是发展风险投资主体的方向。与风险投资公司相比,公募基金的集资规模大,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具有天然的联系,在设立运作一段时间后可申请上市,这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容易大规模积聚资金。

2、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首先,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是风险投资的最佳资金来源。其次,商业银行资金也可以多种模式介入风险投资。第三,积极引导国外资金进入,不仅可以获得风险投资资本,而且可以学习经营管理经验。第四,引导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同时解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供增值服务的问题。第五,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风险投资领域。第六,证券商可通过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入股风险投资公司等方式介入风险投资。第七,发展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资金投入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

3、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尽快培养大批既懂金融、证券、投资,又懂财务、会计(审计)、管理、法律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际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利用社会传媒,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知识,培养公众的风险投资意识;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层次科技与经济管理人才投身于风险投资事业中来。

4、完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风险投资立法,研究制定风险投资法及其具体实施细则,规范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设立条件、筹资方式、投资组合、运作程序、内控制度和退出机制等,切实有效地调险投资行为及其法律关系,为风险投资的正常运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保障。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要。必须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收益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创业者的专利权、专有权等提供法律保护,维护风险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其从事风险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5、培育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培育服务于风险投资领域的各种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促进风险投资发展。风险投资所需要的中介机构包括为鉴别风险企业资质和先进性而设立的标准认证机构,为评估风险企业科技成果和无形资产等知识产权而设立的估值机构,为评价项目技术先进性、产业化进度、盈利水平、生命周期等而设立的市场潜力评价调查机构,为风险企业申请上市前和上市后提供决策咨询等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另外还要有行业自律管理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法律咨询顾问、会计审计服务机构等。

6、建立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通过柜台交易,鼓励大企业收购、兼并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回购,创业企业将风险投资机构所持有股份购回注销,或按持股比例分配给其他股东;通过员工收购,创业企业广大员工集体将风险投资机构所持股份收购并持有;通过买壳上市,创业企业通过收购某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将自己的资产通过反向收购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内,实现间接上市,然后风险投资机构再通过证券市场逐步退出;鼓励企业在海外上市,充分利用海外市场;清算和破产,可以作为创业资本在投资失败时的一种特殊退出方式;设立二板市场和场外市场,适当放宽风险投资企业上市条件。通过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确保风险资本进得来,出得去,正常循环,滚动发展。

7、制定鼓励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由49%降低到10%左右,使风险投资迅猛增加;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学习借鉴其做法,我国应给科技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如对风险投资全额返还所得税、风险投资免征或减征所得税、风险投资贷款实行贴息、发行科技开发债券、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等,以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明,王国礼.中国风险投资业规范化发展思路探析[J].山东经济,2003.(1)

[2]陈光伟.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7)

[3]粟娟.浅析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J].经济师,2002.(2)

[4]俞自由.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李东云.风险投资与高科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9.

[6]张陆洋.科技产业创业与风险投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