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智体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智体美范文1

当然,具体的讲:“德智体美劳”是以“德智体”为重点的。因为“美”与“劳”这两个字的内容不能独立的表现出来,它必须要以“德智体”为依托,建立在“德智体”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其自身的特性。

比如说“美”吧,它只是一种特性的表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必须依附在物的形态上才行,好象我们说“花”是美的,这个“美”就是花托出来的;说山水美,这个“美”就是山水托出来的。离开了依托,则“美”就不存在了。上面说的是物,如果要说人的话,除了相貌,人的美就还有另一层涵义,那就是人的心地。所以看人不光是看人的长相,而是要看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就来源于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智慧。因为只有一个有崇高品德的人,才会有语言美的内涵,才有心地美的表现。而这种崇高的品德,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具备的,是要有一定知识、有一定智慧的人才懂得美的实质。所以说“美”是不能脱离德智体的基础的。

同样,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也完全是要用“德智体”三个字来体现。因为一个德性好的人、智慧高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则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其德性好者,不但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也必然会做事勤快,工作兢兢业业;反之,一个品质不良的人,就必然懒散、怕苦、怕累,总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所以,要培养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首先要培养他的良好的品德。

而智和劳也是关联的,一个高智能的人,一般都善于思维、富于创造。其学习知识也好、使用知识也好,都很勤奋,都很认真。自己想到了什么、就一定会去做什么,这就形成了劳动。反之如果是一个不热爱劳动的人,也必然是智力不高的人,就像家雀和大雁,由于家雀的能力小,所以它追求的就是房前屋下人们抛撒的一粒米、一把糠皮;而大雁则由于它本领高强,因而就会放眼千里,追求着更远大的目标。人也是这样,为什么说能者多劳,就是因为他什么能做到、所以就经常有事做。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实则是智力到了那里的人。由此可说明“智”与“劳”的关系。

再就是“体”与“劳”的关系。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强健的身体主要是锻炼得来的,是“劳”与“动”的结果。一个不管你四肢如何发达,不去锻炼,不去劳动,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睡得个年把半载,没病也都睡出病来了。这样也就成不了健康的人,虽然其命还活着、其身体还在,这充其量只能算作病体、残命。

综上所述,我国的“德智体美劳”的五个字的教育方针,实际上是由“德智体”全部包括了的。因此,这里就专门解释一下“德智体”的问题。当然这“德智体”三个字,也绝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缠绵不断的关系的。尽管这三个字的各自用处不同,但却都紧紧联系着个人之人生与社会。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字的属向。“德”字是属于社会性,无论你个人的道德,还是社会的公德,都是属于社会性的,于个人的作用只是名誉的问题。人最属于自己的是“智”和“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于社会的作用次于自我的作用。我们暂且把“德”字撇下,说说属于自我的“智”和“体”两字。

“智”是人的智能,即智慧和能力的统称。应该说凡人都是有智能的,就好象地球不管什么地方都是有矿藏的,只是矿种不同和有用矿物的程度不同以及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已。凡人都有智慧,只是有什么样的智慧,智慧的高低程度以及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人的智慧的开发工具是知识,是人们用学到的知识去思维而开发出来的,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能力。所不同的是由于各人学到的知识的质和量的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各人的智慧形式不同,和行为能力不同的状况。比如学医的,所开发的是医学方面的智慧,学电脑的是开发电脑方面的智慧。这样,社会上才有了各行各业的区别。也由于学的力度不同,而导致了各人的工作能力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知识程度越高越聪明的缘故。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什么藤结什么瓜,人的付出有多大,收获也就有多大。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是为繁衍后代的,都是有着其物质内在的生理规律的行为能力的,这就是智慧。所以说不能认为谁有智慧、谁没有智慧。只是有智慧的高低如何,智慧的性质与形式怎样而分”。苍蝇吃屎,蜜蜂采花,张三种田,李四打铁等,都是各自在为着自己的生存发挥着自己拥有的智慧的能量。因此人类社会对人类的教育的根本,就是增长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能,使其更好的为自己的生存和社会的建设出力,

上面说的是德智体的“智”。而对于“体”来讲;其含义这里当然指的是人的身体、人的生命。人的身体是自然物。所以法律上把人叫做自然人。人在德、智、体各方面是独立存在的,不受“德、智、体”制约。无论这个人有德无德,有智无智,只要这个人还活着,这个人的“体”就必然存在。所以“体”是根本,德和智是装饰其“体”的。一个人的人生之“体”,如果不用德和智来装饰的话,其生命之“体”虽然照样存在,但却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特别是智,对人生个人犹为重要。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是万万不能少的:一是身体;二是本事。比如说这个人身体很壮,但没有知识。什么都不会干。那么这人便“山大无柴烧”,白生了一个好的身体;但如果这个人有知识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也许你的本事就发挥不出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人顾此失彼。注重身体的人特别爱惜身体。晒点太阳都怕把皮子晒脱了长不出来,流点汗都生怕自己脱水。所以不爱学习,不爱劳动。到头来变成为一个不劳而食的、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的人。而另有一些则恰恰相反,为了工作,为了学习而置身体于不顾,结果本事是学到了,但身体则垮了。这一次的工作是做好了,但下一次工作也就无法做了。这同样也是很可悲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残疾人不同样也有做大事的吗?当然有,而且还多。但我们应该明白,残疾人之本身是并不希望自己残疾的。面对现实,他(她)们只有奋争和拼搏,付出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几百倍的代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把本事和身体这两样东西摆在人的眼前,任其选择一样的话,我则宁愿选择“体”,不要“智”也,因为“体”才是人的根本。所以为了这“体”,不但要生活,而且还要锻炼才能使之强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的“体”,就不单是指人的生命之躯体,而是包含着体育事业、体育锻炼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千万不能忽视体育教育的实质。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是靠着自我的智慧而生存的,也是靠群体的力量来生存的。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准则规范来维护人类社会的秩序,来建设和保障人类社会的文明,这除了国家用法律的力量来制约以外,还需要人们的自我道德和社会公德来维护。

为什么在德智体美劳教育里,把“德”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德”是社会性的;“智”和“体”都是自我之物,是在自我属性的前提下而进入社会的。但必然要用“德”的力量来推动。否则,一个人的身体再好,智慧再高,没有“德”的作用,那是只能是自我的。而且是身体越好,智慧越高,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越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德”是主宰“智”与“体”的神,是第一重要的。这里这么说可能有人会不赞同,认为“德”从属于政治、说“德”于人类社会第一重要,那是强调了政治第一的说法,是忽视了社会人才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白,大凡一个人才之本身,是必须要具备“德”的因素的。何况人才和德对于社会的关系是以“德”而定的。我们说社会的人才比比皆是,但社会之“德”却只有一种。就说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吧!不否认某个英雄人物所起的作用、但人类社会的能人很多,“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能说没有你这个人,人们就不生活了,地球就不转了。人们依然要生活下去的,地球仍然还要转的,社会的建设也照样要发展。只是可能会不是按照你的这个办法去做,而是按照另一个办法去做了而已。这就不能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太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你不做还有人来做的。死了个康熙,还有乾隆。不见得没有你就不行,这就是关于人才的形势。而德呢,社会之“德”是万万也不能少的,没有一个“德”,就会不成体统,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德智体美范文2

学校是培养祖国人才的地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学校体育教学是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智育、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采取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方法。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启智,而且可以育德。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每节体育课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将来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而积极锻炼身体,就是自己对祖国人民的使命。

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同学们树立群体意识,进行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努力争取优异成绩。

3.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在体育活动中,最容易表现学生的各种事件,尤其是集体对抗性比赛中,要求每位学生遵守组织纪律,热爱集体,对体育活动中突发事件,通过表扬与批评等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拼搏进取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学生富有吸引力,能把广大学生吸引到健康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从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根据体育活动的一些特点要多渠道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体育与智育的影响往往不被人们十分理解。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智力的发展和增长,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发展,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将有一定的影响。

1.提高学生大脑的功能。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其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有密切关系,坚持经常参加学校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

2.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学校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这些器官通过大脑中枢,然后又通过大脑中枢神经传入人体各个器官,使学生做一些跑、跳、投等动作。这些体育活动既训练了灵活的思维力,也提高了反应速度。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有全面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力,要求记住每个动作的连接顺序,特别是中学生广播体操要在瞬间变化的动态里采取应变措施,并注意观察人与物之间的移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适应于对抗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认识一般事物规律,培养时间和空间意识。许多自然事物都是通过学校体育来认识的。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体育可作为学校的一门教学科目,它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构体系。它能使受教育者懂得有关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术。另外,必须改变一种陈旧观念,不能把学校体育只看成一种自然的肢体活动,只有以人们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才是体育。

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从小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不仅反应在速度、灵敏上,还是智力商数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地感知能力、全面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等,能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促使学习效率提高。

三、学校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重视利用现代化科学进行教学、训练、表演和比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美学的规范贯注于学校体育运动之中,使体育运动成为娱乐和观赏的对象,这就促进了学校体育和美育的结合。

1.美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

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美育渗透,能使学生增强美的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均匀发展,还给予学生在动作、技术、柔韧等方面以美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生动性和自觉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教师自身的仪态和教态美

首先表现在举止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抖擞、站位恰当,其次表现在富有朝气、和蔼可亲和面带笑容等。

(1)教师讲解的语言美。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表现在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富有节奏、轻缓诱导、运用口诀等方面。

(2)教师的示范动作美。首先表现在动作正确。其次表现在动作熟练、利落、优美。

(3)教师的情感美。即教态情感美与师生之间建立协调和谐的情感。

3.学校体育环境美

(1)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效果。我们应注意教学环境美,选择清静、舒适、协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思想专一,情绪稳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德智体美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体美;必要性;策略

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于形体的美和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正式人们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形体美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才使得健美运行在我国各个层次的人中得到普及和广泛的欢迎。这种运动是一种通过做各种身体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塑造体型的项目。在高职类学校中进行形体美教育的普及,能够给现在高职类学校学生带来怎样的心里就和心里的满足呢?能够为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本文从对高职类学校教学分析入手,探讨形体美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和策略等问题。

1高职学校教学的形式及实现的目的

1.1高职类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征

现在高职类院校的教学不同于高等教育的院校,相对于高等院校它具有教学空间广泛、教学时间伸缩性强、教学人角色多等特点。下面让我们就这几个特点深入的阐述。1)教学空间的广泛性。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教学的范围教学的活动场地等都会受到国家和政策的限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空间范围从内容到活动场所都是相对广泛的,并且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于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学的实验资源相当的富有,有很多高职类院校都是直接和企业接轨的,企业中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可能都是他们学习的场所。这种根据需要没有固定政策约束的高职类院校,通过和各种单位联合培养的形式,使得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变得具有广泛性;2)教学时间的伸缩性。普通高等教育大都采用标准的四年制,所有的课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安排,从理论的学习到实践都是按照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的,没有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和工作单位的需求改变课程的授予方式。但是高职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院校,它不仅要遵循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各个专业的学习和就业特点,根据适当岗位对于人才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学生学习成果的情况灵活的调整时间安排其毕业上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高职类院校的教学时间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3)教学人员角色的多样性。普通高等教育的老师,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受到政策的限制一般只能够在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就导师他们的工作角色是单一的。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是企业的领导根据自己公司的需要通过高职学校培养一部分人员。有的是企业单位生产线和车间的技师,利用空闲时间到高职类院校中兼任老师,帮助学校实现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目标。

1.2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

现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为社会上各种单位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现在数控机床、软件管理、电脑控制等技术不断的引进到我们国家的大大小小的公司的车间和管理控制领域。为能够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这些技术,对于这些技术理论的简单学习、操作流程的熟练运用的教学工作就落到了现在高职院校的头上。这也就使得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进行对口培养,用最快的时间向企业输送更多的技术人才,深入车间深入生产线进行技术的操作工作。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么看来高职院校只需要进行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培训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企业对于及技术工人的要求应经从熟练的技术操作到全面的素质了。这样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就变成了,培养素质高、技术理论熟练、流程操作顺畅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2形体美教育在高职类院校的必要性

现在高职类院校的教学目标已经从原来的培养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转变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样对于体美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就不断的提上了日程,存在着相当的必要性。

2.1健美运动能够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刚刚结束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活,步入相对自由的高职类院校,学生变得相对自由有更多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活。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20岁左右的花季年龄,对于自己的外在美和内在的气质开始关注。其内心对于怎么能够塑造自己的完美身材,怎么能够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充满着渴望。这个时候从身体的生理特征来看:身高、体重、骨骼的发育基本上已经定型,过去紧张的学习没有时间锻炼,即使是上体育课学到的也是一些诸如跑跳这样简单的机械运动技能,这就导致同学们的身体各异、胖瘦迥异这完全不符合美的概念,但是这时候学生心理对于美有充满的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说,普及形体美这一课程的教学变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它能够在不断的运动中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变得更加强壮,身体素质更加高。强健的体魄能够使学生更加好的投入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另外,长时间健美运动的坚持有利于塑造学生形体的美,这样就能够改变同学们胖瘦迥异、形体丑陋的问题,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生理的角度,健美运动这一课程在高职类院校的普及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2.2健美运动能够塑造学生的身心

刚步入大学的校门,学生接触的东西都还是从小学到高中老师所传授的基础的理论知识,其身心都还处在可塑造的状态,高职类教学工作中引入健美运动这以课程能够达到塑造学生身心的目的。健美运动将外在身体机能的提高和内在心灵的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其完美的体型,又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对于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还能过提高学生的内在气质。这符合现在高职院校培养身体健康、素质高尚、气质出众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人才的目标。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形体美教学尤其是健美运动实现在高职类院校必要的课程。

2.3健美运动易于开展、适应性广泛

健美运动可以是一种可以空手或者借助简单的器械,通过自己的控制能力就可以进行锻炼的活动。它对于锻炼的场地、锻炼的时间都有很少的限制,既可以在室内锻炼也可以在室外锻炼,既可以在白天也可以晚上锻炼。它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采用场地就近的原则进行锻炼时间的安排,同时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自己每次锻炼的时间长度。可以说健美运动是一项非常容易开展的运动,其简单的设备和场地时间的要求是高职类院校能够顺利开展这一课程的有利条件。另外这一运动还有很广泛的使用范围,他不仅适合男生用于锻炼出其强壮的体格,凸显出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而且还适合女生用于塑造完美的形体,提高身体的曲线美。易于开展和广泛的适应性是健美运动在现在高职类院校普及开展的另一必要条件。

2.4培养交际人才的有利助手

可能每个人早就知道想篮球、足球这样的团体运动能够提高队员们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合作提供很好的培养条件。这也就是很多公司愿意招聘基础知识不是很好,但是在球场上能够很好的和队员协作的篮球或足球爱好者的原因。健美运动作为一种塑造形体提高内在气质美的运动,也有他独特的功能。由于健美运动通常都是采用几个人组成小组的形式训练,在这过程中个组员可以沟通心得、互帮互助、相互鼓励和改进,这就使得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得到极大的提高。改变组员以往固步自封的状态、能够减少在今后工作中的抱怨和消极情绪,克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所以说,高职类院校有必要开展形体美这一课程尤其是其代表课程健美运动。

健美运动塑造了男生魁梧的体格、发达的肌肉,女子丰满的体态、优美的线条,极大的解决了学生肥胖身体消瘦虚弱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学生的内在素质、提高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仅满足了高职类学生生理的需要而且也极大的满足了其心理的需要。因此,在高职类院校普及开设健美课程变得十分的有必要。

3教学策略

作为现在高职类院校新引进的教学课程,在形体美课程的引入和授课过程中我们要讲求策略。要兼顾课程的特点考虑应该注意问题,结合学生的需求和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同时分班次进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授课策略。

3.1现在健美课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类院校对于健美课的教学采用的是选修的形式,这样导致可能有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到那点学分而去选这一课程,体育课不重要混混就能过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没有祛除。这就导致健美课程失去了其本来的目的,针对这一特征学校要采取严格的考核措施和进行学习前的教育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健美课程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作用。另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只是进行全面的理论阐释加简单的站、坐、走等基本动作指导的教学模式,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理论上能过清楚的知道健美课程的优势和好处,但是学的那些基本的动作很难让他们将这一活动落实到日常的锻炼之中。真对这一特点学校最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落实到实处,在简单的介绍健美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这一课程的价值所在。

3.2因材施教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数量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纷繁复杂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个性迥异,怎样才能够使健美运动课程教育在这样的人群中得意普及呢?这就要求高职类院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班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根据每类学生的情况进行课程的规划。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班次,对于初级班的人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基本动作的学习,让同学进过基础班的学习后能够对这一课程有基本的理论和动作的熟练掌握。对于中级班的同学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健美运动的整体训练,使同学们对于这些运动能够从全局上进行把握,这时候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应该达到这一类运动的要求。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说他们已经对健美运动的整体有了很好的把握,此时他们再面对这样的课程可能已是自信满满的,为了提高健美运动的优美性在高级版可以进行高技术难度的练习,这样不仅能够使这一运动在表演上变的更加优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这样就能够防止学生因为过度自信产生自满甚至自负。

3.3案例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期可以为学生们展示数次国内外健美运动比赛或表演的视频。这不仅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健美运动的魅力之处,而且能够对这一运动产生仰慕之情,激发他们今后认真学习和联系健美运动的决心。

3.4表演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健美运动这一课程要想达到其想要的效果仅通过每周几节课的简单学习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激发学生在平时加强练习,学校可以指定具有激励效果的考核机制。比如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根据不同的班次设置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同时比赛的流程可以设计为:首先在各班级进行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然后,各班胜出者进行学院的比赛,最后,进行校级的比赛。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强的学习和联系的动力,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古桥.健身法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扬斌.形体训练鲷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 金秋.大学生艺术课程与教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德智体美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技术形式。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广播、书信、电报、电话等技术,而是以电子技术、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媒体技术,新媒体的主要形式有博客、网络等技术。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因为新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新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新媒体逐渐成为成为社会媒体的主流。

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就有互动性、时效性和碎片化的特点。互动性:微博的出现让我们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鲜事,而且微博也自己编辑,人们在自己的网络圈子里消息,人们成了主动者。时效性: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全面,人们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也不用担心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碎片化:新媒体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文章字数少,视频时间短,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特别快,这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将不断发展,壮大。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是历代学校老师和学生集体创造,以及后代学生继承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的覆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术院校一直以它的“职业化”的优势而被大众所喜爱,“职业化”要求高职校园的教育方针与企业管理形式相一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要符合企业人才的素质需求,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职业道德的人才。

高职院校没有大学形成的历史时间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积淀不够,作为一个新起的高等教育类型,他现在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阶段,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虽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内容还不够完善,但是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和办学理念和企业管理十分相近,它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与本科学员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在学术研究方面比较欠缺,但高职院校注重的是技术性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叫教学、技术和服务方面更加超前,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技术管理有密切的联系。课程内容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内容就有很大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技能,又要有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敬业意识学生要有基本的爱心,责任和健全的人格。

校园文化是校园优良传统的结晶,校园文化以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为主体,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创造而成,,包括学校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学校的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等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构筑特色校园的有效途径。

学校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除了就有教育、指导、约束、鼓励等作用外,还具有人才的培养,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也关系到院校的发展、改革和稳定,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道德精神建设,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园,让学校有优良的环境,强大的教学资源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

1、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战略性规划

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让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可以让我们在建设时不会乱了阵脚。制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时,要站在院校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对院校的总体发展、设计,计划校园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校园文化的完善与发展。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发展校园文化。学校的校园环境决定这学生的学习氛围,影响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的进程。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以培养高技术,高素质,高品质,高道德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接近于就业环境,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主题,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只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有动力,加快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二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单一方面的建设,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校园文化是有多种文化相互结合,相互贯通而成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和现代企业的就业环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环境相一致,也要不断的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用校企共同的精神文化塑造新的校园精神。

2、构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文化功能

3、要积极建设新媒体,比如可以开通微博服务平台,如学校的官方微博,老师的微博,学生会的微博,各专业的微波等等,这些微博可以发送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让学校的师生以及校外的师生了解这个学校。所以学校就要了解微博的功能和方式,充分运用他的优点从各个方面展现学院的风采。官方微博可以及时学校的通知、近期大事,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社团活动,老师介绍,大型晚会的报道等等。

4、学校和就职企业相互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要想建设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第二点,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方式‘实习基地’校园文化,要通过各个方面展现高职院校的特色。第三点,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高职校园教育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培养成不同类型的人才,各个职业需要有不同的人才,对职工的技术等有特定的要求,加强专业素质养成教育,建设特色课程文化,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高职校园一直它的校企合作为特色,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高职学校与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相互合作,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学生会直接进企业实习。高职院校教育人才是,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改革教学制度,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总结:

新媒体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更加迅速,新媒体能加快校园文化的发展。报纸、电台、网站、电视台编辑部应对近期的新闻大事进行整理分析,各部本之间相互合作,要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还可以建立有留言服务功能,加强信息搜集和反馈,进行媒介与媒介互动、媒介与受众互动,多了解群众的想法,进行不断修改和改进,有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网络;学校门户网站要有新闻版块,运用网络传递新闻信息,校报、广播等媒体内容电子化,校园信息的传播,传统的方式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同时更新,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促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9月

[2]蒋一清;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管理观察;2011

德智体美范文5

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3、“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德智体美范文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媒体技术目前在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对而言,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体育学科的技能性特点。体育课程主要以室外的动作技能示范、练习为主,因而体育教师感觉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用武之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意识到体育学科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多年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1 室内体育教学

1.1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中职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的中职室内体育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基本上教师照着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读,让学生感觉非常枯燥,意识不到体育理论课的重要和用途,完全提不起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中职体育教学中,利用不断变换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直观形象的动画等,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满足学生求新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中职教育观念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运动技巧、强身健体的,而没有意识到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理论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广泛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视频、图片、音频等,然后通过精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合理地整合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比如介绍奥林匹克的历史,除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外,还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抽象的体育内容,补充书本知识,丰富课堂的信息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

中职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亲身的示范、耐心的指导,才能够使得学生最终正确地掌握所要求的动作技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由于教师的一些原因,比如教师自身的动作就存在错误,教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导致示范动作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学生准确地学习动作技能。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图形、视频、动画等信息表现形式,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将连贯的动作进行分解,将多媒体课件进行暂停或者慢放,使得学生真正领悟到动作的要领和技术细节,先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技能的整体概念,作为后面室外训练的基础。

1.4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优美的、实用的视频、图片等,比如花样滑冰、街舞、健美操等,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体育的美,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意识到体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比如乒乓球锦标赛、奥运会、NBA、CBA等,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获取良好的榜样,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受到为国争光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2 室外体育训练

2.1 动作技能的讲解

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一般就是在室外进行,教师首先讲解和示范动作,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最后帮助学生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会导致教师的动作存在偏差。除了首先在室内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动作技能的基本原理、形成初步认识以外,在进行室外体育练习时,中职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时地播放视频、图片等,同步提供正确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或容易犯错误的动作,让学生边对照边练习,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动作,完成教学任务。

2.2 动作技能的训练

中职院校学生在练习体育动作技能时,只能借助于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观察或者学生自身的体验来感受动作技能的准确程度,没有充足的真实的、客观的反馈信息,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够理想。这样的话,在学生练习体育动作技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把学生的练习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边观看录制下来的画面一边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动作存在的原因,学生再进行针对性的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几个关键的时间段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录制、播放、分析,并不一定要全程录制。

3 课外体育学习

3.1 自主学习

经过在体育课堂的学习和练习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准确地掌握动作要求,而有的学生可能感觉所学习的动作技能过于简单,学起来不够过瘾。也就是说,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中职院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开展课后的自主学习,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反复的动作观察、分析、揣摩,进行不断的模拟、反复的练习和强化,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广泛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素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逐步形成自学自练的能力。

3.2 测试

中职院校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测试,以调整后期的学习计划,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测试题库,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的相关考试,如果回答出现错误,系统可以提供答案分析或者提供相关的补充知识以便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动作技能的操作,根据系统提供的反馈结果,不断地修正动作技能,直至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中职体育教学中,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的。然而,由于体育学科的技能性特点,多媒体技术肯定只能是中职体育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而不可能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另外,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只有合理、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推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乃钰.浅析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

[2]钱小平.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1(6):80.

[3]徐晓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