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回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逝去的回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逝去的回忆范文1

我每当看到邻居家的小白狗,我就想起我家的小狗。它离我很远,它在美丽的天国里生活着。

记得它第一次来我家,我就很喜欢它,它长着炯炯有神的眼睛,还眨巴眨巴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你好啊,我漂亮吗?你喜欢我吗?”它有着一身雪白的毛茸茸的狗毛,还不时的甩着尾巴向人们问好。

就这样它就住在了我们家,与我朝夕相处。每当我上学的时候它就在门口欢送我,当我放学回来,它就在门口迎接我,爬在我的怀一个劲的蹭我,在向我撒娇。

逝去的回忆范文2

这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我这个人吧,从来不爱去记忆这些生活中的“琐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逝去,即便记得我也不会去想,只是活在当下而已,我喜欢这样,不为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

初一,走了;初二,来了。

我的初一。记得,我刚上初中的那一天,我爸爸和我一起去报到,在学校里看到了几个小学时的同学,他们凑在一起谈论这些什么,我不想凑过去和他们一起交谈,可是他们也看到了我,为了不尴尬,我过去了,但却一言不发,这叫不合群吗?但愿不是,我觉得和他们谈不到一块去。接着,我被分配到了一年级五班,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当时没怎么觉得,现在经历完了,也晓得了,我爱那个班级。我们的班主任是初一级部的主任,能够被他教着不能不说是一种荣幸,也就因为这样吧,有很多同学家长千方百计的想让自己的孩子调进我们班里来,我应该不是吧,我爸没和我提起过,所以说不是,我也不希望是;我们班的同学,虽说不是什么很杰出的同学,但是他们充满灵气,很纯洁,不像其他班里,总有那么几个爱捣鬼、讨人厌的同学,整天闹得他们班里鸡犬不宁的,有的还甚至逃课,这种不良现象在我们班里没有,完全没有,不过,有哪个班里一向天下太平呢,没有一点缺点呢,我们班亦是如此,大的缺点没有,大的优点也没有,算是平庸吗?不算,真的不算,我们班里的同学很真实,不装腔作势,在老师面前也不会刻意的装好学生,做的是真正的自己,活得也潇洒,不像一班和四班(都是好班级,不是年级第一就是年级第二)上课时都面无表情的,老师提问要举手发言时做的直直的,手也举得挺挺的,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个性,呆板,我们班迥然不同,活跃多了,虽然有时候纪律不怎么像样,但是这才是正常的,充满活力的青春啊!说到我的学习情况,我初上初中时,成绩不是很理想,在班里是第5名,在全年级9个班也只是40多名,老师当时告诉我说“你和杜(小学同学,学习一般,在班上一般就20多名)考的名次一样啊,你觉得怎么样啊?”我当时听了,震惊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我哭了,只说道“不怎么样。”这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原因了吧。我后来成绩一直居高不下总算恢复了小学时的光辉岁月,每次考试无非是班上第一名,仅有一次,成了第二名,和茜只有几分之差而已,我感到自己又失败了,现在,今非昔比,我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一名,光荣啊,想想以前这也就这只能是“想”而已,可望而不可及啊。我在班上没有什么“死党”倒是在九班有一个,她是靓,和我关系超“铁”。如果,初二分班的话,我想和她在一起,虽然她学习不怎么好,但是,学习成绩有时候并代表不了什么。

…………

回首,一片光辉;展望,信心百倍!

明天会更好的…

现在,老师打过一个电话来——31号开学,Oh my god!天理何在啊!学生就是任人摆布的吗?!我真是郁闷至极啊!本以为还有3天开学,现在倒好,只有两天了,悲啊………~~

话说回来,既然就要开学了,也该准备准备了,可我还没玩够呢!作业好歹完成了是吧,可是我没复习好啊,预习的也马马虎虎,本来就是嘛!暑假,何为“假”啊?!不就是要彻底放松休闲的嘛,不就是用来大玩特玩的嘛!真是的!哎呀,真是很不甘心啊。我《名侦探柯南》还没看完呢!

………………

逝去的回忆范文3

关键词: 小说《西线无战事》 战争回忆叙事 强化小说主题

德国作家雷马克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运用自然主义的叙述手法再现了非正义战争的血腥和残暴,也表现了青年士兵由于价值体系崩塌而导致的失望、迷惘与极度厌战情绪,因而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在欧洲当之无愧的代表作。作者在文中多次采用回忆的叙事手法自然引入对主人公参战前日常生活的描述,并将其穿插在前线炮火连天的主导型叙事序列当中。当激战暂时告一段落、紧绷的精神得以喘息的瞬间,对过去的追忆掺杂着主人公痛苦的思考自然浮现,今昔对比截然不同的心境形成强烈反差,在刺痛读者神经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本文从“回忆”这一叙事模式出发,具体探讨《西线无战事》中的回忆叙事对于强化小说主题的作用和意义。

一、“回忆”揭示战争之本质

作者在小说开篇就引入了对主人公参军之前学校生活的回忆,这一回忆讲述了主人公博伊默尔及其同班同学报名参战的直接动因:以坎托雷克为代表的学校老师长期给他们灌输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责任”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他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幻想集体报名参军。作为上一代人的代表,坎托雷克传达的是“专制的国家意识形态”,[3]统治阶层为了获取利益而发动战争,但为了补充兵源,鼓动全国青年踊跃参战,他们便想方设法激发人们的参战热情:美化战争本质,并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借助变味的“英雄主义”在民众当中掀起战争狂热。而青年学生正是战争煽动者所针对的主要群体,也因而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在对未来尚无明确概念,没有经历任何世事的磨砺之时,就匆忙地告别校园奔赴战场。十个星期的军事训练逐渐打破了他们对战争怀有的浪漫主义幻想,而他们曾经接受的那些所谓的“爱国主义”信念和神圣价值观也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彻底崩溃。面对战场上生命的微不足道和随时面临的死亡,博伊默尔们终于意识到学校老师灌输的那些思想“无非是空洞的言词和巧妙的圆滑……我们看到,他们那个世界已经完蛋了。”[1]11虚伪的教条在炮火下不堪一击,也因而凸显出战争的荒谬性。信仰和价值体系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被欺骗和被利用感,“我们突然觉得孤独得非常可怕”,对人生的失望和强烈的幻灭感这些年轻士兵中蔓延,这也是“迷惘的一代”之迷惘情绪形成的第一步。

通过这一部分插入性的回忆叙事,作者把读者从战场带到主人公的学校,而下一部分去看望在战场上受重伤、已经奄奄一息的同伴克默里希的场景又将读者拽入残酷的现实人生。如同校园和战场这一时空转换一样,回忆和现实也成了界限清晰、断然分开的两级,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今昔心境之对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之虚伪荒谬的本质。

二、“回忆”反衬战争之残酷

初入军队时,博伊默尔和他的同伴感受到的只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体会到的只是之前所受教育的虚伪和富于煽动性。但从开始进入前沿筑工事,到真正躲入隐蔽壕发动进攻时,当他们俯身贴在“支离破碎的褐色土地上”,[1]80感受“如同喷泉一样的泥土和铁片四处飞溅”,[1]74每天目睹成批的人死去的时候,这些年轻人所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失望和失落了。在神经的持续紧张和极度恐惧中,一些士兵患上了掩蔽壕恐怖症失去理智,而几乎所有人到最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开始逐渐对死亡麻木,甚至开始变得疯狂而不顾一切。“手榴弹爆炸的响声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胳臂和腿……这种声波使我们变得残酷,变成杀人凶手,变成我眼里的那种魔鬼。”[1]79冷漠、异化的人性是残酷的战争对人性摧残到极致的表现,而这一切都通过雷马克对前线战场冷峻犀利的自然主义描述得以再现。

但在炮火暂停的间隙,作者却有意插入了主人公在前线放哨时对过去宁静生活的回忆。透过照明弹的亮光,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夏日夜晚自己一个人呆在大教堂的十字回廊的场景,他还想到家乡那一排白杨树,想到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曾经“坐在小溪岸边的树下,两只脚荡在清澈、湍急的溪流里”,感受“溪水纯洁的香味和风吹白杨树的旋律”。[1]83相对于前面大篇幅关于激战、死亡和恐惧的直观描写,这两段回忆性的文字以细腻温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拥有的纯净美好的过去,也让读者紧绷的神经暂时得以喘息。但后来主人公意识到这一切只是假象,他也明白自己正身在前线放哨,随时都会面临新一轮的炮火袭击,而“在前线压根儿就没有宁静”,炮火的轰隆声无论何时都在耳际回响。而这种对昔日的宁静回忆一旦与残酷的现实交叠起来所唤起的只是巨大的、令人不知所措的悲伤和空虚。残酷的战争、每天都面临的鲜血和杀戮已经让主人公变得麻木,对生活绝望,不再相信美好,曾经拥有的宁静也成为遥远的梦境。所以他必须逃避,必须防御,以免自己过于沉湎于过去,就再也鼓不起勇气正视现实。

参与了前线战争的青年士兵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战争的“炮灰”,从失望到逐渐麻木而绝望,这是他们迷惘情绪形成的第二步。在小说主体部分插入的这段回忆与上下文不仅在叙事风格上形成鲜明对照,从而凸显战争对人类生活的破坏,而且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矛盾情绪表达出战争对人精神和心灵上造成的创伤。这段回忆叙述虽然篇幅不长,但穿插在战争场面的描绘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避免了单调骇人的自然主义叙事带给读者的压抑,而且通过对回忆中宁静的画面的描述更能反衬现实之残酷,更能凸显小说的反战主题。

三、回不去的过去:撕裂的身份

在小说的中间,作者安排主人公博伊默尔回家休假两周,并以相当长的篇幅描述了休假期间的整个经历。由于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地域上的流放使得这次回归本身就带有一种回视的意味,但由于主人公离家是为了参军,并且已经在战场上经历过多次战争,无数次的死里逃生和精神上长久的放逐又使得这次回归非同寻常。事实上这一节内容与其说叙述了主人公的休假经历,不如说是他通过回忆对过去和现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对比,而后悲伤地发现经历过炮火的他相对于自己的过去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局外人,战争侵蚀了他的思想,使他无法融入日常生活,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在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回忆叙事时,学者何卫青曾说:“回忆是为了怀旧,怀旧是为了以回望童年的方式,为已在时光的流转中丧失了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生存做一次精神溯源。”[4]在小说描述的这一部分回忆中,博伊默尔无时无刻不在以现在的目光回望童年时代的生活,家乡的河流树木、房屋街道都牵绊着他的记忆。但这些无比温情和熟悉的人和景物非但没有给他所需要的心灵的抚慰,没有带给他丝毫安全感,而是让他从踏入家门那一刻到离家之前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陌生和隔膜。主人公叙述自己刚进家门时“对姐姐的话无力作出回应……就这样站在楼梯上,又颓丧,又一筹莫展,浑身可怕地抽搐,而且不想说话,泪水从脸上扑簌簌流了下来。”面对家中熟悉的摆设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玩具,他“仍然摆脱不了一种拘束感,对一切依然不能适应”,他“感觉无法跟人们相处,于是宁愿自己一个人呆着”;他坐在那里等着,盼望着“再次感受那种悠然神往的心情”,他甚至从心底发出无声的呐喊:“往昔的生活,你接纳我吧――你无忧无虑,美妙动人,你再次收容我吧!”可最终一切仍是徒劳。

在整个休假过程中,主人公博伊默尔一直在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漩涡中挣扎,从地域上讲他已经回到过去,但是战场上炮火的洗礼又使他的心理被束缚到现在,他被困在这两者中间挣脱不得,撕裂的身份导致他最终丧失了身份,在社会中如同缺失根基的浮萍,只能作为生活的局外者,不仅再也回不到过去,对未来的生活也失掉了信心。从这层意义上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段回忆性叙述中所浸染的主人公深深的忧伤和绝望,至此,作为“迷惘的一代”在这部小说中的代言人,博伊默尔的迷惘情绪也最终形成。

四、结语

回忆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机制,在不少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学术界、尤其是文化学界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回忆话语”。[4]雷马克在这部小说中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叙事方式,在对前线冷峻客观地描述当中适当插入主人公的回忆细节,而且更加清晰地“展示了人物迷茫情绪形成的动态过程”。[5]回忆在小说中成了连缀过去与现实的纽带,也成了主人公实现自我超越,获得心理重生的瓶颈。虽然最后他依然难逃死亡的厄运,但是关于“被战火毁掉的这一代人”应如何重新振作起来面对以后的生活,雷马克在小说末尾也借助主人公之口含蓄地给出了答案:“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光来临吧……我这些年来所经历的生活,如今仍然摸得到,看得见。我是否已经战胜它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只要它在那儿,它就会寻找自己的路。”[1]196

参考文献:

[1]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李清华译.西线无战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张洋.《西线无战事》的战争叙事与叙事视角阐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何卫青.论当代小说中的童年回忆叙事及其视角转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逝去的回忆范文4

自从我们认识的那一天起,也就注定了我们今天的结局,这也许就是成长的无奈和现实的悲哀。因为我们都还是学生,所以只能是这种结局。别怪我无情,有一天也许你会明白我现在的做法。

记得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不懂的问题我总是问你,你很乐意去帮助我,我们班里的事情你也帮助我很多。但我们的性格很相反。我的性格造就了我有很多朋友,虽然我有时热情之中还冷冰冰的,但是男同学和女同学还是愿和我玩,而你那时话总是不多,你和同学没有太多共同语言。竟没想到还是冷冰冰的我把你影响成了一个爱说话的人了。你也开始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但有时总会无形的感觉到你总是把自己掩饰的让人琢磨不透,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有一次,老师让你念作文,没想到一个男生写的作文,竟会让全班很多同学感动地掉眼泪,有点凄凉的美。也就是那篇作文,让很多女生对你产生了好感,后来也给你带来了好多麻烦,你总是想法在回避她们,同时也在向把你一直当做“哥们”的我求救。没想到也给我带来了好多麻烦,当时我很生气,你老是给我说对不起,你说没想到会给我带来麻烦。

在毕业时,你问我考哪所中学,我告诉你,我还没考虑好。后来我们没有考同一所中学,你让你的父母在暑假期间给你转学,也就是我去的那所中学,但这个学校离你家很远很远,你的父母没有同意,为此你和父母闹了矛盾。我知道后劝你,不要和你的父母闹矛盾,你说,难道我们就这样分开了吗?

哎,当时我怎么给你说呢,就因为我害怕也感觉到了你会对我产生超出友情以外的那种情感,所以当初我才没有告诉你,我考哪所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怎样,但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孩子对一切感情上的事都还不太懂,为什么要去经历那些关于感情上面让人烦恼的事呢,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的。说实话,我真诚的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你能够自由快乐地去飞翔。我从没想过去约束你,因为你是自由的。

逝去的回忆范文5

一种观点认为,失忆症是由于存储记忆的脑细胞损坏了,使记忆被彻底“抹掉”,不可恢复。但一项新的实验表明,失忆症很可能是记忆的提取过程出问题,过去的记忆不是被“抹掉”,只是无法回想起来。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用一种光技术激活特定脑细胞,找回了小鼠因患失忆症而失去的记忆。他们先将小鼠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A中,然后给予轻微的电击,感到恐惧的小鼠典型反应就是保持静止,即“冻住”了。后来,小鼠只要被放入这种环境,哪怕不进行电击,也会表现出“冻住”行为。小鼠与恐惧记忆相关的脑细胞被称为“记忆印迹”细胞,借助光遗传学手段,科学家利用一种对蓝光敏感的蛋白对其进行标记。随后小鼠被分成两组,一组被诱导出失忆症,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失忆小鼠放回环境A后,不再“冻住”,这说明它们确实失去了在环境A中会被电击的恐惧记忆。然而,当小鼠“记忆印迹”细胞受蓝光刺激重新激活后,小鼠再次“冻住”了。

这种金属“水上漂”

美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金属材料,兼具重量轻和耐热这两大特性,既能够用于建造“永不沉没”的战舰,还能降低汽车能耗。虽然复合泡沫塑料从问世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历史,金属基复合泡沫塑料还是首次出现。在设计上,这种镁合金基复合材料利用中空碳化硅颗粒进行加固,密度只有每立方厘米0.92克,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可以浮在水面上。此外,这种材料还拥有足够的坚固度,能够经受住恶劣的海洋环境的考验。

纸屑能制氢

日本研发了一项新技术,依靠类似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用纸屑等废弃物制氢。氢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清洁能源,目前氢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天然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但前者的生产过程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后者则要耗费大量电力,成本较高。研究人员受植物光合作用启发,在分解处理纸屑后获得的糖分中混入从植物叶片提取的叶绿素,并添加铂粉末作为催化剂。这种混合物接受阳光照射,便能产生少量氢气。该方法从阳光到氢的能量转换效率为0.2%。研究人员计划改进新技术的相关环节,争取使其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2%左右。

“超级细菌”有天敌

德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可抑制被称为“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近三分之一的普通人鼻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通常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不过,对于免疫力较差或刚接受过手术的人来说,感染这种细菌则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尤其是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人员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找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天敌――一种攻击这种细菌的病毒,这种病毒中的一种蛋白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瓦解并使之无害。研究人员正准备对这种蛋白制成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

新的“痛觉基因”被发现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识别出一种对痛觉神经的产生和形成至关重要的基因。这种名为PRDM12的基因可作为药物标靶,有助于开发出缓解疼痛的新方法。痛觉是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预警机制,能警告生物环境中的危险和潜在的组织伤害。研究小组分析了亚洲和欧洲11个有先天性痛觉缺失(CIP)症状的家族的基因构成,发现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是PRDM12基因变异。PRDM蛋白属于表观遗传调节因子,控制着神经分化和神经形成。CIP患者之所以感受不到疼痛,就与其痛觉神经缺失有关。迄今为止,PRDM1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与痛觉缺失有关的第五个基因,以往发现的两个基因已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止痛药。

大鼠也会救助同伴

无私助人这种行为模式一直被认为是灵长类动物的特征,而日本一项研究发现,大鼠感觉到同伴面临溺毙危险时会主动出手相助,这说明大鼠可能也有情感共鸣能力和互助意识。研究人员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箱子,将其分割成两个小房间,其中一个会逐渐进水,两个房间之间的门只能从无水房间一侧拉开。研究人员将一起饲养了两周的两只大鼠分别放入两个房间,结果无水房间里的大鼠看到同伴要溺水,就会拉开小门救助同伴。而如果将曾经溺水的大鼠换到无水房间,那么它拉开小门救同伴的速度更快。这说明曾经的痛苦经历使其救援伙伴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即便面对食物的诱惑,大鼠也会优先选择救助同伴。

黑猩猩或具烹饪“智力”

动物获得食物一般会马上吃掉,而人类懂得储藏并烹饪食物――即便饥饿难耐――因为他们知道等待可以换来更美味的食物。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虽然不会烹饪,但是已经拥有了大部分和烹饪有关的智力。在非洲刚果的一个黑猩猩保护区内,科学家测验了黑猩猩在生食和熟食之间更偏爱哪个以及是否愿意为熟食而等待。结果发现,黑猩猩明显更喜欢熟食,而且愿意延迟自己的满足感来获得熟食,甚至会为获得熟食而储存食材。科学家准备了一个特制的饭盒,摇动这个饭盒就可以将生土豆片变成熟土豆片。90%的黑猩猩都选择熟土豆,即使吃熟土豆需要多等待一会儿。一半以上的黑猩猩在知道随后能吃上熟土豆时,会把生土豆存起来供科学家把它们做熟,一只黑猩猩甚至储藏了28片生土豆。

野外保护濒危动物好于圈养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对濒危物种在其野外栖息地加强保护会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一结果了对濒危物种要以圈养保护为主的观点。研究人员以印度一种濒危鸟类黑冠鹭鸨为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由于栖息地不断遭到侵占和破坏,这种鸟的数量已从1970年时的超过1000只下降到如今的一两百只。研究人员利用物种数量模型对这一濒危鸟类的两种保护方式效果进行评估:一种保护方式是将黑冠鹭鸨圈养在一个人工环境中;另一种则是在野外栖息地对它们加强保护。计算结果显示,后者的效果更好。研究人员指出,没有野外的保护,即便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性圈养也不会带来太好的效果,以黑冠鹭鸨为例,圈养只会让它们变得很难再适应野外生存环境。

孕期抑郁或致后代抑郁

逝去的回忆范文6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二十一、花卉的寿命

花卉的寿命各不相同。草本植物一般只能活1-2年,甚至只能活一个季节。所以花卉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三类。宿根、球根(球茎、鳞茎、块茎、根茎和块根)和木本花卉都是多年生;多肉、多浆植物也是多年生,水生花卉大部分是多年生。

“人生七十古来稀”。树木寿命一般都很长,百年老树很常见。树龄一般可由年轮判断。苹果、梅可活100年,柳150年,梨300年,樱桃300-400年,枣400年,槭、榆500年,桦600年,樟800年。

1。最长寿的植物:植物寿命分经济寿命、一般寿命和某一株实际寿命。后者才是寻找最长寿植物的线索。因许多原始森林无人探索过,所以仅是目前所知情况。另外,还有人工栽培和自然生长之别。公元前288年人工最早栽培的菩提树还活着,已2300多岁。

⑴柑桔:寿命因品种、栽培条件、繁殖方法和环境不同而长短不一,10-200年以上。实生的朱桔、乳桔和本地早、金柑等,经济寿命达80-90年;嫁接的温州蜜桔、甜柑等经济寿命仅30-60年。平原地区地下水位高,结果期早,经济寿命短;丘陵山地土层深厚,植株高,寿命长;合理精密管理可延长寿命;北亚热带寿命长,南亚热带则短,中亚热带居中。

⑵柿树:一年种百年收,树龄可达300年。柿子营养丰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还可治咽干喉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早已收入《名医别录》等医学书籍。柿树木材质地坚硬,是上好的木料,19世纪90年代起用来做高尔夫球杆的坚硬杆头。

⑶板栗:山毛榉科,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有二、三千年栽培史,其适应性强,可活300年以上。美洲栗被真菌病传染几乎灭绝,欧洲和西亚栗也易受感染,中国和日本栗树对真菌有抵抗力,所以被美国引种。栗树对多种有害气体有抗性,对氯气和氟化氢抗性较强,对SO2抗性胜过油松。栗含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素有“干果之王”美称。栗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病。捷克有棵栗树,干周7米,树龄500多岁。也有人说柑橘、板栗可活1000岁。

⑷香榧:红豆杉科,稀有经济树,寿命达400-500年,被称为“寿星树”。果实十分奇特,一代果需两年才成熟,连采摘的干果为三代果,称为“三代同树”。浙江诸暨枫桥是“香榧之乡”,产量多质量好。香榧入药有止渴化痰、清肺润肠、消痔等功能,果衣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细加去衣。树身质地精良、纹理致密,耐水湿不易变形,用作家具、造船和工程建筑。树皮可提取单宁。生鲜榧壳含柠檬醛,可提纯芳香油。吃香榧有讲究,每颗香榧有两只“眼睛”,吃时无需咬开果壳,只要用拇指和食指按着“眼睛”一捺,硬壳便开裂。

⑸无花果:桑科榕属,分四型:普通型、野生型、斯密尔型和中间型,对SO2、硫酸雾等有毒气体有吸附作用。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亚,西汉时引入中国。一般经济寿命为40-70年。无花果有抗癌作用,对肝癌、肺癌、肉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美国、日本、法国等已将无花果及其制品(果汁、果酱、罐头等)列为抗癌食品。日本科学家从果实中提取了抗癌物“基甲隆”。澳大利亚大教堂无花果树已500岁,也有人说野生无花果树可活1000年。

⑹荔枝树:福州西禅寺有株唐代“俨荔枝”树。福建莆田县一庭院内有棵荔枝树,名叫“宋家香”,是唐代遗留下来的,周长7。1米,高6。43米,已130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

⑺橄榄树:南斯拉夫得里亚海滨一棵橄榄树2400多岁。

⑻楚梅: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至今已历2500余年。

⑼菩提树:桑科榕属,原名毕钵罗树,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即“觉悟”)树下悟道而得名,是印度国树。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见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广州海幛寺有3株300多岁菩提树。云南景洪市郊曼厅公园有棵800多岁菩提树。菲律宾一棵菩提树覆盖方圆近460米,有3000多像树干一样的根。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一棵菩提树种植于公元前288年。据说,2500多年前佛祖悟道的那棵菩提树至今活着。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访华,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和。它养护在北京植物园。

⑽柏:南京有棵桧柏叫“六朝松”1600岁。曲阜的桧柏2400岁。扁柏属红桧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高大雄伟而且长寿。林海深处,二、三千年的红桧到处都是。台湾阿里山红桧为东亚最大树木,有棵“神木”高57米,直径6。5米,3000多岁。

⑾槐树:埃及西奈半岛上有两棵古槐树,年龄为3330岁和3560岁以上。

⑿大猴面包树:这棵生长在南非林波波省者是非洲的象征,约有6000岁。猴面包树长1000岁时开始出现树洞。这棵大猴面包树的树洞,被改造成世界有名的猴面包树吧和酒馆,可同时容纳60多人,吸引了无数游客。

⒀银杏:最古老树种,2。7亿年前就有,一般可超过千岁。树木长寿与抗病能力有关。银杏细胞内含杀虫抑菌的α-2烯醛和多种有机酸。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废墟中第一个发芽、复苏的植物就是银杏。研究发现:其树叶中含20多种抗辐射的微量元素、白果内脂及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份。

山东莒县定林寺有棵3000多岁银杏,高24。7米,周长15。7米;据说是西周初周公东征时所栽。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黄丝镇李家湾的千年古银杏,高50米,胸径4。79米,要13人才能围抱。2001年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世界最粗大的银杏树。据说,四川雅安雨城古银杏树龄3000余年,胸围达8。45米,高23余米,形状奇特,枝桠遒劲。世界最大的银杏在贵州福泉,是棵公树,约5000-6000岁,根径5。8米,该树的一代树已经死去,心空了,外围是二代树。据统计,全国5000岁以上的银杏约12棵,其中贵州省占9棵:福泉1棵、长顺2棵、都匀2棵、遵义2棵、安顺1棵、麻江1棵。

据说,非洲西部小岛上有棵6000多岁银杏。

⒁松杉:松寿命600岁,雪松2000岁。格鲁吉亚有千年紫杉林。新西兰北部怀波瓦森林一棵大贝壳杉名“森林之王”(塔尼·马胡塔),周长13。8米,高51。2米,树干体积244。5立方米,估计有1250-2500岁。新西兰北部瓦伊帕胡森林一棵大贝壳杉名“森林之父”,周长16米,约2000岁。它是曾生长在北奥克兰半岛上的古代雨林剩下来的一棵。

美国加州北部红杉,树龄二、三千年,有棵叫“格特兰将军”的红杉,3500岁。云杉寿命4000年。猪鬃松最大树龄4500岁。加州有棵4770岁叫“玛士撒拉”的狐尾松;加州白山有棵狐尾松4840岁,是目前最老的狐尾松;曾有棵5000岁的狐尾松,不慎被科学家杀死了。狐尾松是历经沧桑的矮子而不是巨人,每过一百年周长仅增加1英寸。海拔3000米的恶劣气候和贫瘠的土壤不会让树长得太大。事实上,狐尾松是唯一适应这些条件的树。这给了它们一种竞争优势,使其活到这么久。

美国加州东南部怀特山上的皮利松已4900多岁,那里海拔3000米,每隔30年才下一次雨。美国加州刺球果松“麦修彻拉”已6400多岁。巨杉历史悠久,7千多万年前曾遍布北半球。经第四纪冰川的浩劫,仅美国加州内华达山脉西坡有少量幸存,最老的5000多岁,被称为“世界爷”。日本一棵柳杉可追溯到公元前5200年,已有7210岁。

⒂龙血树:百合科,非洲常绿乔木,因流暗红色树脂得名。一般能活两千年,有的能活五、六千年甚至8千年。加那利群岛俄尔他岛上一株龙血树,500年前西班牙人测定它有8000多岁,可惜没能活到今天,在1868年的大风中被催毁。

⒃拉瑞阿属灌木:墨西哥有种高大的蒺藜科常青沙漠灌木,名叫三齿拉瑞阿。它分泌出毒汁能把周围植物统统毒死。有一株已11700多岁。

⒄“纯系之王”: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木馏油植物,年龄11700多岁。

⒅南北极的地衣是最顽强的植物,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生长极缓慢,数百年长不到1厘米。现有的地衣非常巨大,近1平方米,估计近万岁,还在生长发育。如不局限于树,它也是最长寿植物之一。但是,这不是个体寿命,而是群体寿命。

⒆橡树:英国舍伍德森林里的大橡树腰围10。5米、高15。6米,有800-1000岁。英国有棵1500岁的橡树。美国加州一棵侏鲁帕橡树已生存至少1。3万年,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为古老的活生物。研究小组成员迈克尔·梅说:“年轮计算结果显示,侏鲁帕橡树的生长速度异常缓慢。按当前生长速度,每年约增加十二分之一英寸。经过至少1。3万年的无性繁殖,它才拥有现在的规模。当然了,它的年龄可能远远超过1。3万岁。”另一位小组成员安德鲁·桑德斯表示,科学家认为这棵橡树诞生于最后一个冰河时代,当时气候极为寒冷。他说:“这棵橡树可能是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最后一个活的遗留物。在这个冰河时代达到顶峰时,一度占领内陆山谷的木本植物消失踪影。”

许多长寿树种却是盆景好材料:非洲龙血树、黑松、五针松、九里香、朴树、细叶榕等都可作长寿盆景。

2。最短命的植物:

草本植物大多只能活1-2年,甚至只能活一个季节。

帕米尔高原的“罗合带”,六月间匆匆发芽,过一个月才长出两三根枝蔓,就赶忙开花结果,严霜到来前就完成生命过程。它的生命如此短促,但是尚能以月计算。

干旱季节里,“瓦松”种子躺在瓦沟里。雨季一来,它吸足水分,迅速发芽生根长成植株,很快开花结果。雨季刚过,它便枯黄死去。

上一篇大冒险

下一篇底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