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的启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香菱学诗的启示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1

    一、中国式管理中的哲学思想

    曾仕强先生提出了中国式管理的三种主要思想:“太极思想”、“将二看成三,突破二分法”,“中庸,即合理”。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反S线”,时而向上、时而往下,在往返中,展现弹性的双轨路线。同时,也可发现太极是“一种自然流行的状态”[1]。那么,“太极思想”即指:以“不怨天尤人”的心态、以“什么情况都好”的心情,顺其自然、自得其乐地顺势而行[2]。思维的二分法,就是将一件事情一分为二,二者之间选其一作为结果,西方人就沿用了这种思维方式。从表面看来,这种分法清楚、简单、明了。受太极的影响和启发,中国人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又将二看成三,找出了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恰如孔子所言的“无可无不可”,即是在可以与不可以这两个两头的观念里看出了第三个观念。曾仕强先生指出,朱子曾说过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后来却被“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淹没了,造成了大家对中庸的误解。因此,中庸即合理,不是凡事走中间,也不是不走极端,而是不该走极端就不走,该走极端就一定要走,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二、团队领导者可借鉴的相关启迪

    (一)“太极思想”对团队领导者情绪管理的启示

    中国式管理主张: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且修己是起点,安人是终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团队领导者势必要先修己才可以安人,己安才能人安。不难理解,一个团队领导者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部属、员工的情绪,乃至整个团队的运作。那么,修己并使己安,首先就是要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情绪管理,这也是作为团队管理者必备的素养。太极思想最精髓的观念就是顺应自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团队领导者若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为整个团队的大导向,便可事半功倍,并可避免逆流而上带来的情绪不安宁;若秉承阴阳的思想观念,即能明了凡事均有利弊,顺境不见得是好事,逆境也不见得是坏事,便能在在顺境中提高警惕,在逆境中看到生机,以此达到情绪管理中心境安宁的效果。总之,既不怨天,也不尤人;顺应自然,抱着任何情况都不错的心态,便可自得其乐地顺势而行。中国人是很讲道理的民族,但是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又是很不可理喻的。因此,团队管理领导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是稳住他人情绪、达到安人效果的第一步。

    (二)“将二看成三,突破二分法”对领导者处理问题的启发

    二分法主要是主张有问题必须要解决,且只有“解决”和“不解决”两种选择。将二看成三,非常轻松的突破了二分法的处理方式。在解决与不解决之道间,有一条新的路径,即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在无形中既解决问题,又顾及方方面面,以免后遗症。团队领导者若能妥善应用将二看成三,便知道在领导者和基层之间还应该设有得力的干部。在团队运作的实际情况下,领导者与基层之间发生的接触并不频繁和深入,领导者的政策导向有可能不够贴近基层,基层也有可能误解领导者的意图,此时干部作为剂便避免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冲突和直接对立,起到化解的作用。由此可见,领导者首先要具备凡事要用化解来代替解决的理念和素养,且要重视对“起到化解作用”的干部的栽培。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2

关键词:适龄人口变动;中小学校布局;天津

中图分类号:G5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39-02

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包括天津市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由年轻型到成年型、再到老年型的转变。根据《天津统计年鉴2007》,2006年天津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有135.55万,占总人口的12.61%;15~64岁的人口有835.81万,占总人口的77.75%;65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03.64万,占总人口的9.6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1个百分点。

教育以人为对象,人口的变动,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等都将对学校数量及分布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中小学校很多程度上属于地区设施,其布局必须与人口的地区分布相适应,并随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而进行适应性改变。

一、天津市适龄人口变化情况

就适龄人口而言,依据天津市统计年鉴以及当前我国的学制特点,我们将适龄人口分为6 ~14 岁人口,15 ~17 岁人口;18 ~21 岁人口。通过分析2001―2006年天津市适龄人口变动情况可以看出,6~14岁人口从2001年开始逐渐减少,2006年只有2001年的69.21%,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10.48%降至2006年的6.77%,下降了3.71%。尽管天津市总人口绝对数量在不断增长,但6~14岁人口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上都呈现减少趋势;15~17岁人口数量先升后降,在2004年规模最大,2006年比2001年减少了2.62万,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52%,慢于6~14岁人口的下降速度。与前两个年龄段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不同,18~21岁人口总量还在增加,2006年比2001年增加了8.6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2%。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适龄人口数量决定了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天津市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人口的变动,应当进行适当的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

二、天津市中小学教育状况及分布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五”期间更是成效显著,在各项指标和综合实力上都有了大幅增长,并通过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等形成天津教育较为明显的特色。

1.小学教育状况。从2001―2005年,天津市小学校数在不断减少,由2001年的1 307所减少至2005年的1 062所,平均每年以61.25所递减,四年减少245所,到2005年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18.7%;小学班数也是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19 367减少至16 036,平均每年以832.75个班递减,四年减少3 331个班,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17.2%;在校学生数由665 495减至533 003,减少了19.9%,这与小学适龄人口数的减少是相适应的;班规模数变化不大,2001年平均每班34人,2005年平均每班33人,少于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45人的学校班额人数。

在小学教育分布上,天津市五区县的在校学生数和学校总数最多,市内区次之。从2001―2005年天津市各地区小学在校学生数和学校总数都在逐年减少。学校总数方面,市内区在减少幅度上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是最大的,学校总数减少119所,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35.7%;五区县在学校总数上减少93所,绝对量上次之;相对量上五区县与滨海区均减少14%;在校学生数方面,绝对数上五区县学生数量减少幅度最大,减少74 301人,相对数上,市内区与五区县减少幅度相近,分别为24.3%和24.7%。

在学校总数与在校学生数减少的同时,在学校建筑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上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体上学校建筑面积增长5.1%,生均建筑面积增长3.1%。滨海区生均建筑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生均增长2.25平方米,由2001年的第三位增至2005年的第一位。随着在校学生数的减少,校舍趋于富裕。

2.普通中学教育状况。2001―2005年初中的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逐年减少,高中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逐年在增加。初中学校数减少83所,16.9%,在校学生数减少91 828人,20.4%;高中学校数增加15所,6.9%,在校学生数增加53.5%。从中学总体来看,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都有所减少。

从中学分布来看,2001―2005年初中学校数最多的均为五区县,高中学校数最多的均为市内区;总体上初中学校数在逐年减少,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市内区,2005年比2001年减少了71所;高中学校数总体上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不大。

从各地区中学在校学生规模分析,初中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为五区县,高中则为市内区;初中在校学生规模总体上逐年减少,2005年与2001年相比市内区减少幅度最大,减少了33.5%,滨海区减少幅度最小;高中在校学生规模总体上逐年增加,2005年与2001年相比各地区在校学生数均有显著提高,市内区、滨海区、新四区、五区县、天津铁厂分别增长317%、31.5%、30.3%、41.4%、22.1%,其中五区县增长幅度最大。

2001―2005年学校建筑面积最大的均为市内区,生均建筑面积2001、2002、2005年最大为滨海区,其余年份为新四区。2005年与2001年相比各地普通中学学校建筑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具有明显改善,总体上学校建筑面积增加1 332 040平方米,增长了32.6%,生均建筑面积增加了2.50平方米,增长了36.2%。其中学校建筑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五区县,增加了474 173平方米,34.7%,市内区次之;生均建筑面积增长幅度较大的为市内区和新四区,分别为42.1%和41.3%,其余各地也都有明显改善。

三、根据天津市教育适龄人口变化对中小学校布局合理调整的建议

1.合理预测天津市各地区中小学适龄入学人数。以各区县为单位,对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周密规划。适龄学生数量决定着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一方面合理预测各区县近期和远期的人口规模及其居住分布,结合各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数量变化趋势,确定规划各区县中小学生适龄人口规模及其城区分布,从而进一步确定中小学校的数量、分布及其服务范围。

2.根据中小学校特点对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天津市中小学校应根据各区县的人口分布,结合学生来源、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综合考虑学校分布,实现均衡发展;中小学校建设应保证一定的规模,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源,节约社会的成本;遵循就近入学的原则,考虑学生上学是否方便、安全;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应综合考虑城市不同片区的建设如老城区的改造、新区的规划建设等,科学定位,以免造成二次建设的浪费。

3.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受教育者接受基础教育所需的校舍、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使全体适龄青少年都能够平等的享受教育权利。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可以采取先集中办好一批好学校,如示范校的方法,分期分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这样一开始就高水平发展优质教育,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浪费,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董玉芝.延边教育适龄人口分布变化与教育布局相关性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黄汉如,罗增雄.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3]石人炳.国外关于小学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4]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Z].2001-2005.

[5]王敏勤.天津市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3

知识目标: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

1.细品香菱学诗、谈读诗体会和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情感目标:学习香菱学诗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2.探究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香菱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反复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知识。

2.走近主人公――香菱。

幻灯片出示《红楼梦》中香菱的判词,播放《叹香菱》曲。

二、整体感知

1.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活动的要点。

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象。

从以上归纳,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2.问题探讨:三首诗哪首最好,理由是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引导,让学生关注诗中真情。

三、合作探究

1.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沦为呆霸王薛蟠的侍妾,受尽和折磨。薛蟠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刻苦学诗,终有所成。

2.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黛玉热情指导。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神态和细节描写生动自然。

3.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对香菱境遇的同情和惋惜。

四、课堂总结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就在于它的所有回目交错纵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故事网;它在故事情节中更注重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它的人物形象立体多面,不再呈脸谱化。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4

所谓感悟,其实包含着感知和领悟两个心理过程。感知是领悟的基础,领悟是感知的核心,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做到由“感”而“悟”,先“感”后“悟”,教学中一定要先让学生充分地主动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课堂上,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更要引导学生读得主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感悟的特点和意义,讲清主动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阅读就是为了理解和感悟,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其次,注意创设情境,或设疑指引,或披情入文,或精彩演示,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再次,导以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略读和精读,学会归纳概括文本要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重点精读,形象描绘

阅读中的“悟”来源于读者与作品形象的碰撞,“悟”的深浅度取决于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形象的感知程度。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精读、揣摩,同时进行形象描绘,突出作品形象,以利于深刻领悟文本意旨。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学生整体阅读感知之后,让学生精读写滁人游乐和太守宴饮的段落,然后教师进行精彩的形象描绘。通过描绘,学生眼前便会出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生动的图景,感受到画面中太平祥和的欢乐气氛,由此悟出作者与民同乐的主旨。

设疑提问,引发思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愤”、“悱”之机,巧妙设疑提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读有所思。如教学《香菱学诗》,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黛玉如何指导香菱学诗?香菱是怎样学诗的?(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何启示?学生通过思考问题1,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通过讨论探究问题2,便能理解领悟“苦志学诗,精血诚聚”这一文章主旨,并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教师创设问题,必须围绕学习目标,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又具有思考的力度,便于学生感知文本内容,领悟文本主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悟性差异,针对设置的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有关的“边缘”问题,逐步引导而进入问题的核心,但不能把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除了教师提出问题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于不解处质疑,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追根究底,积极思考,以达到理解文本,对文本意蕴透彻领悟。

注重体验,合理想象

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关注生活,多观察周围事物,扩大知识视野,课堂上适当介绍一些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如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感悟文本,要尽量使学生把自己“化”到作品之中,让学生视作品的主人公为“我”,或作者就是“我”,文中讲述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这样,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就容易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将更真实、更准确、更强烈,对作品思想内涵会悟得更透彻。

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感知形象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把文字符号转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想象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如教学《观沧海》时,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诗朗诵,想象诗中所描述的雄奇壮丽景象,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宽广的胸襟,领悟作品主旨。又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阅读理解文本之后,让学生想象: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有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5

一、语境揣摩法

笔者教读鲁迅小说《祝福》,在品味“我”向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询问祥林嫂死讯这一片段时,提出如下问题:你觉得短工对祥林嫂的死持什么态度?他对于回答“我”的问话有兴趣吗?学生基本能依据原文的“他淡然的回答”给出答案。教师追问:如果只看答话本身,你能看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很漠然,并了无作出回答的情绪吗?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教师提醒: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短工的答话特点。学生一番揣摩后,终于有所体悟。此处的相关原文是: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什么时候?”“怎么死的?”显然承“我”的问话而来(或者说是在重复“我”的问话),它意味着于短工而言,是因为面对你一再追问,不回答不好,为完成任务,才漫不经心地勉强作答以交差;至于“还不是穷死的”这一反问,既十分笼统,语气中已有些不耐烦,而且说话也不避讳了(前面说祥林嫂“老了”是避讳)。由此可见,短工对祥林嫂之死无动于衷,觉得“我”的问题根本不值得回答,人心的冷漠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语言的品味除结合上下文这个小语境,还应关注整个文本这一大语境。

除此之外,语境揣摩还有一种方法——创设语境。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带动字词的理解,这比单纯讲解字词要生动、有效得多。例如有老师教《香菱学诗》一文,在品评香菱形象时,教师先列出几句香菱带“笑”的句子:

1.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3.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4.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然后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句,依据当时的情境,在“笑”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通过加修饰语的语境创设,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现当时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加深了对香菱这一人物的理解。

二、比较推敲法

从课文作者来说,锤炼语言就是在锤炼思想,语言的丰富体现了内心的丰富;就学习者来说,品味语言其实就是透过文字直达作者的内心,得到更多美的体悟。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品味落到实处而不是隔靴搔痒?“推敲”“一字之师”等文学史上的典故,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极大启示——推敲语言,比较是很好的方式。

比如教学苏教版课文《品质》,抓住“我”最后一次到店铺和年轻人的对话,我设计问题的是:小说中两个“啊!”,都用感叹号,分别表达了什么语气和感情?第一个“啊!”原文是:“‘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此时格斯拉已死了一段时间,没有人关心他,这时竟有人问起他来,年轻人一愣,情不自禁“啊!”了一声,是意外,是好奇。第二处原文是:“‘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是饿死的。’”年轻人没想到一个快死的人还那么认真地做靴子,用最好的皮革做,还按时寄给顾客。他感到费解,甚至还有些感动,于是“啊!”了一声。两个感叹号平平常常,学生初读时没在意,一眼滑过;教师一问惊醒梦中人,学生深入文本推断其丰富的潜台词,反复试读比较,进入了一种主动探究的情境。

又如改定本《祝福》一开始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初次发表本里“回到”写作“经过”。教师就此设问:你觉得这处改动有必要吗?学生一开始只是凭自己的感觉作答,经启发,他们才意识到这一改动很有意义:如果是“经过”,那么作品中的“我”在鲁镇呆几天关系就不大,而“回到”乃是专程回乡,理应多住些时候,可是到第三天下午“我”就急于离去,其原因一则是与四叔话不投机,更重要的是“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如此就突出了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使读者心生悬念,急于知道下文。如果只是“经过”,力度就不够大。这样的语言品味,指引学生在比较中切实地领悟到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三、诵读涵咏法

老舍先生曾经谈到:“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好文章不仅让人家愿意念,还要让人念了,觉得口腔是舒服的。”因此,品味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推敲字义,理解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还要品味声音,体会文字的音律美。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文字愈发敏感,审美素养才能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请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个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该段文字读来节奏舒缓,又有几分沉郁,令人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月下荷塘恬静、朦胧、优美的意境之中。说实话,这并不全因为作者的绘景艺术多么高超和景色如何迷人,更多的要归因于语言的旋律美。教师不妨把文句稍微改装一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些白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又如美人刚出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改装后的文句不过删掉了一些结构助词(“的”“地”“着”之类),对个别句子的语序稍作改动而已,但再读一读,原文那种与作者心境高度合拍的旋律美丧失殆尽。教读此文时,只要教师稍作语言变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细加品评,他们就会从骨子里感受到这种语言的旋律美。又如戴望舒《雨巷》中的“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假如删去一个“悠长”,那种随朗读声传达出来的小巷的无尽与心境的惆怅,便也无迹可寻了。

四、生活体验法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在心底里产生强烈的回响,这就是生活体验法。比如阅读食指的《相信未来》,在“知人论世,走近作者”这一学习环节后,教师提出:初读此诗,你最大的理解障碍是什么?学生认为是前两节中大量的陌生意象。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思考诗中意象象征着什么,它们分别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结合诗作的社会背景,自主思考其内涵,很快有了自己的感悟:

生1:从“蜘蛛网”“查封”,我想到了一种缠绕、压制的势力,“蜘蛛网”当指黑暗势力;“炉台”是生火做饭的地方,应是指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若有若无、袅袅缭绕,喻指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圣洁、轻盈却很容易消逝,我觉得它象征的是希望的火花。

生2:“紫葡萄”让我联想起带霜的果实,它指的应该是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引发我想到“眼是水波横”,但它是由“紫葡萄”化来的,应是指失望的眼泪;“鲜花”是艳丽而芬芳的,指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虽已经枯萎,但毕竟凝结着露水,有了一二分生气,可理解成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

……

师:一、二节中诗人使用意象时,明显用了对比,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意象。试加以体会、领悟。

学生思考、讨论,然后集中交流:一组是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化为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凄凉的大地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悲哀、凄凉,象征着黑暗残酷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给人带来的是失望、悲叹、酸楚、痛苦。另一组是凝露的枯藤,以及美丽的雪花等,这些意象象征着沧桑而不屈,与诗题“相信未来”暗相呼应。

师:同学们的体验很有道理。伟大的意象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考,这种情感在流传过程中,逐步脱离诗歌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存在——一个词从此有了独立的生命。

诸如此类的语言品味,能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体验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读通、读透文本。

五、空白填补法

填补言语空白,也能为语文阅读鉴赏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如学习《雷雨(节选)》一文时,人物潜台词不容忽视。所谓潜台词就是话中有话,言外有意,弦外有音(“潜”是隐藏的意思)。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就是说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者不便说的意思。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者描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了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选文中像周朴园的台词“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以及鲁侍萍的“他(指鲁贵)永远不会知道的”等,都有丰富的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含蓄蕴藉地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性格与内在情感。这些值得挖掘、玩味的言语空白点,都能引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填补。

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语言品味形式的多样化。在阅读教学中,上述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孤立、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学习效果自然更佳。

香菱学诗的启示范文6

关键词]袭人;为人处世;定位;得体;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5-0062-02

作者简介]赵惠莲(1975―),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山西省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助教。

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广大劳动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封建礼教的枷锁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和的自由,使她们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大多数妇女在强大的封建礼教摧残下,艰难踯躅地度过惨淡的人生,只有少数凭借顽强生命力在岩石罅隙中生根发芽,绽放生命色彩,藐视着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曹雪芹用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对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成就了这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曹雪芹笔下,那些大观园里的年轻女子被他刻画得个个性情饱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红楼梦》中的袭人是贾府中众多丫鬟中的普通一员,也是文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是,曹雪芹却对她着墨甚多,而后人关于袭人的评价和研究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弥久不衰。笔者认为,对袭人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根结底应结合其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客观性分析其为人处世的复杂性。

一、摆正位置,合理定位,计划人生

大观园里的婢女背景各异,年龄参差不等。袭人因家境贫困,自幼被卖到贾府为奴,没有上过学,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在贾府的复杂大环境下,袭人位居下层,无依无靠,只能通过个人努力安有一席生存之地,最初是做奴隶而不得,到贾府后通过努力坐稳奴隶的生活,这是由她的所知、所处范围决定的意识形态。在万恶的旧社会,她无能并无力改变什么,唯有的只是适应,做一个与当时社会标准相合的奴婢是她唯一的选择,通过做好奴婢的平台先解决活着的问题,哪怕是苟延残喘,然后才是怎样活的问题。她的所做都是为了摆脱贫贱屈辱的境地,努力实现个人的简单梦想,这是一个人起码的生存本能。

做丫鬟吃的是青春饭,年龄大了,就会被主家做主嫁人,所托非人是常见之事。如出落水灵的彩霞却嫁给了“容颜丑陋且醺酒赌博”的旺儿之子。丫鬟小红却有见识,能够穿过事物表面现象看到其内在本质,“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个人干个人的去了,那时谁管谁呢?”她着眼长远,不等、不靠,在正当的途径下为未来生活努力争取主动,最后和贾芸成婚过上了自己追求的生活。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宝玉看望晴雯,晴雯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弥留时刻,她才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一直在盲目前行。晴雯任性而为,从来不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最后以悲剧收场。王熙凤有言:“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1]960而袭人没有晴雯的美貌,其结果却是较圆满的。可以说袭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量力而行,并有清晰的思路和计划,不像晴雯一样只是为了得到宝玉的重视,使些小性子,耍点小脾气,却不管它最终能否得以实现,她的言行有时脱离了自己所属阶层的范围。

二、恪尽职守,对上得体,深得信任

《红楼梦》开始这样介绍袭人:“是贾母的丫鬟之一,原名花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无竭尽尽忠之人,素喜袭人纯良,恪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她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癖,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在贾母那里,她恪尽职守。到宝玉住处,她尽心服侍,以让老太太、王夫人安心。面对“行为偏僻性乖张”的宝玉,她用尽心思对其耐心劝导,以不辜负贾母、王夫人所交托重任。文中第八回写道,宝玉睡觉时,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宝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小心包好,塞在褥下,次日戴时以便冰不着宝玉的脖子,这一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袭人对宝玉的细致呵护。文中第九回写道,宝玉上学的时候,袭人总早早起床,把书写用具等都收拾妥当,交与跟宝玉的小厮,然后等着宝玉起床。宝玉上学走时,袭人又嘱托他:“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书的时节想着家些。”这一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袭人的心细、周到,侧面反映了袭人的敬业。《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进门,踢了袭人,袭人没有愤怒和不满,反而为宝玉宽心:“没有踢着,好好的,不觉怎么。”这些言行,一方面,体现出她对贾母、王夫人给予她信任的感恩回馈;一方面,反映出她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更可贵的一面是她能对自身身份地位有正确认知。她明白,对于等级森严的大环境,她是无法抗衡的,只有立足当前,做好现在所能做好的每一件事情,才是紧要事。她也有不甘于坐稳奴隶的想法,但她更趋于理性,本能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尽自己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争取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三、和善助人,对下友好,人际关系和谐

袭人对待众姐妹和气、友善。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有叙述,香菱年纪轻,贪玩弄脏了新裙子,袭人听到后,取了自己的新裙子与香菱换了。还道:“我说你太淘气了,足得淘出个故事来才罢。把这脏了的交与我拿回去,收拾了再给你送来。你若此刻拿回去,人看见了也要问的。”可见袭人待人处世的宽厚、仁爱。

刘姥姥游大观园时,醉酒,误入宝玉卧室,“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 2]571。袭人看到,小心唤醒,给她端茶,刘姥姥早已吓得魂飞天外,袭人安慰说,“有我呢,不碍事”。她同情关爱下层,这是她为人处世中旁人不可企及的美德。

努力做事,不妄想,也不消极,摆正位置,在大观园中小心谨慎地为人处世,将自己塑造成贤良的形象。袭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其局限性和落后的一面,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取其中有价值的因素。文学形象本身意义的探究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而对人物的处世哲学进行研究并加以取舍借鉴,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