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之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塞王之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塞王之涣范文1

关键词:王之涣 《凉州词》 探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20-02

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佳作《凉州词》,始见于唐芮挺章《国秀集》,后流传期间因选本异同而历来备受争议,至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凉州词》选本形式最终定型。为方便观其异同,现将历代选本中出现的《凉州词》的内容做大概摘录:

表1 王之涣《凉州词》历代选本汇总表

纵观上表,可一览《凉州词》选本的历代演变,观其版本的差异,关于文本的来源及统一相关问题,王胜明的《王之涣三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一文有所提及,此文不再涉及。

一、王之涣行第再考证

迄今为止,唐代芮挺章《国秀集》是最早收录王之涣《凉州》内容的著作,此书自叙中说收诗截止于天宝三年,观其书,所录大多数诗人都载其官衔,而王之涣却无,加之新旧《唐书》均无传,直到《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的发掘,才观其全貌。众所周知,王之涣曾与高适、王昌龄齐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1]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而就《凉州》提到的“黄河”“孤城”“玉门关”等词,不妨先从“玉门关”说起,那么王之涣是否到达过玉门关?这一疑问可在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中有所阐释。书云:“全诗三函高适《和王七度玉门关听吹笛》‘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押间、山二音同之涣诗,余认为此王七即之涣。”[2]照此看王之涣可能去过玉门关,但据墓志记载,王之涣为王昱的第四子,本应为“王四”而不该为“王七”,且墓志由岑仲勉先生在《 续贞石证史》(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5本)中最早公布,岂会不知,该又作何解释?此后,王尔迁在《〈王之涣墓志铭〉注及其它》(《运城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一文中对王之涣墓进行了注解并对《墓志铭》外的相关史料辑录出来。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一书中对此墓志做过专门研究,与此同时在与新旧《唐书》对比的基础上,参证了王之涣祖系的关系,得知“王之涣与王之咸当是同祖不同父,即其祖王表有二子,一为王景……一为王昱……二人的名字都从日,也可见是兄弟。王景生之咸、之贲,之咸生纬,之涣据墓志则有子炎、羽,后未知名”[3]。可以说是对写墓志的作者靳能考证及王之涣祖系脉络梳理得最翔实的了。据他对比得出,之涣应是之咸的堂兄,然并未对之涣整家族行第问题再作深究,我们不妨在此基础上再作推敲。

唐朝时期盛行的“行第”称谓,是按同一祖系排行所计,那么根据上述结论梳理可得:墓志记载曾祖王信,祖王表,王表有二子王景和王昱,王景生王之咸、王之贲,王之咸生王纬,王之涣为王昱第四子且为王之咸的堂兄。至于之贲与之咸的排行不妨用新旧《唐书》《王纬传》(卷159和卷146)中所记之咸为之贲的兄长。显然,王之涣“行第”问题已跃然纸上,王之涣为王昱第四子,又王表、王景和王昱排前三,可知王之涣在整个家族祖系排行“第七”。此观点与岑仲勉先生所云不约而同,由此断定,“王七”即“王之涣”,加之写诗的风格,用高适诗来佐证,顺理成章。由上述可知,王之涣一定是去过玉门关的,但对于诗中出现黄河又作何解释?

二、诗中的黄河解析

王之涣写《凉州词》从题目上看,凉州及诗句中的玉门关隶属河西走廊,从地理位置上讲与“黄河”相距甚远很难扯上关系,再加上历代《凉州词》选本差异,使该诗的首颔两联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如上表,学者们对“黄河”“黄沙”之辩各抒己,总体形成两派。王汝弼《读卜冬》(《文学评论》1961年5期)、史铁良《也谈王之涣的》(《文学评论》1980年6期)、稗山、竺可桢等学者持“黄沙”观点;卜冬《王之涣的凉州词》(《文学研究》1958年第1期)、而林庚《漫谈王之涣的》(《诗刊》1961年第4期)、谭优学《也谈王之涣的凉州词》(《西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等学者持“黄河”观点。

王之涣诗中的“黄河”我想除了诗人所用意境的成分外,是真实存在的。首先,《凉州词》是当时唐朝时期的歌曲,起初,“《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张同《幽闲鼓吹》曰:段和尚善琵琶,自制《西凉州》,后传康昆仑,即《道调凉州》也,亦谓之《新凉州》云。”[4]后广泛流传,诗人以《凉州词》抒写边塞情怀。其次,据《旧唐书》卷40《地理志》史料记载,唐设凉州刺史,初管三县,后增至五县。此外,设凉州置都督府,管辖凉、甘、肃、沙、瓜、伊州,可知当时管理范围之广,不仅仅只限于凉州地区。最后,管辖如此辽阔的地方,黄河是否真有?答案是肯定的。古代中国人在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有“河出昆仑”之说,并一直把今天新疆的塔里木河认为是黄河的上源。而到了唐朝时期,人们仍持这一观点。为纵观古人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先将史料中的相关记载摘录如下:

观上表可知,至少在元代以前,古人对“黄河”的源头问题皆认为出自今天的昆仑山,而到了元朝,其观念发生改变,这与元朝时期辽阔的版图扩张有直接关系,而通读《元史》《地理六》可知随着视野的开阔,人们逐渐认为“黄河”的源头来自青海。那么,我们再看王之涣的《凉州词》中出现的“黄河”时,就淙菀桌斫馔踔涣相信玉门关外有黄河,远远望去,昆仑山脉高耸入云,黄河似从白云间流出,所以才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奇妙意境诗句。

三、结语

如今,对于王之涣的研究成果不少,但这决不意味着与他相关话题探究的结束。相反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然疑而未决,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作为唐朝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写诗造诣超群,享誉甚高,然留后人传唱仅六首。我们应加强对史料的收集、整理方面的工作,在深挖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本身的价值进行考证,辨别其真伪。只有在真实史料前提下,我们才能对某一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应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从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着手,才能更好地解释和还原历史。

参考文献:

[1]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549.

[2]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0.

[3]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59.

[4](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1117.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Wang Zhihuan reconsidered

Kang Jiya

(Department of History,Collage of Humanities of Xin 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China)

出塞王之涣范文2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术后临床护理

蛛网膜下腔,英文缩写SAH,可分为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原发性SAH是多是由于脑血管的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继发性SAH多是由于位于脑组织外的血管破裂,血液穿过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以现阶段的医疗技术与条件,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其优点是简便、安全、有效。主要的原理就是将引起大出血的血管栓塞,抑制其继续出血。但是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于病情的转归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在SAH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DSA)和CT影像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男12例,女33例;年龄30-62岁,平均(45.5±8.6)岁。

1.2治疗方法收治的4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使用甘露醇(国药准字H20052312 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降低颅内压;应用抗纤溶药物氨基己酸(国药准字H32021913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防止已凝集的血块溶解引起再次出血[1];为防止脑血管的痉挛,给患者加用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33022285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同时对我院收治的这45例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手术的治疗。

1.3术后结果进行手术的45例患者,其中2例因手术失败,患者死亡;其余43例患者在手术后都逐渐清醒,并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阴性,头痛减轻,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2术后护理

2.1观察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每天定时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血压(BP)、脉搏(P)、呼吸(R)、体温(T)以及患者的意识状态,并将其记录。若发现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控制病情的转归。如患者BP突然升高,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原有消失的症状重新出现或者现有症状加重,则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如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神经功能改变,即一侧瞳孔对光发射或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甚至出现一侧肢体无感觉等,则提示可能有脑血管痉挛。

2.2症状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每天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加剧,则提示可能有再出血的倾向;若患者的脑膜刺激征阳性有所改善,则提示病情的转归;若患者突然头痛并伴有喷射样呕吐,则表明患者颅内压升高,是脑积水的表现,应及时应用利尿剂如甘露醇进行降压脱水利尿。

2.3药物护理如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为防止脑积水,可选用甘露醇静脉滴注;为防止再次大出血,可选用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防止已凝集的血块溶解导致再一次的血管破裂出血;术后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来防治患者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梗死。每天按时定量为患者配药并监督患者将口服药按时服下,并及时向患者解释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应用尼莫地平后会出现皮肤刺痛、胃肠道出血、肝炎等;应用氨基己酸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眩晕等,避免引起患者的恐慌与不安的情绪,影响病情的转归。

2.4基础护理术后患者绝对的需卧床休息2-4周,保证患者的床铺干净、干燥,经常为患者翻身,避免患者因卧床出现皮肤疾病,并且经常为患者按摩,防止肌肉的萎缩。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异物阻塞气道导致患者呼吸抑制;保证患者的二便通畅,如若大便不畅,避免患者过度用力,导致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如若小便不畅,应及时进行导尿,避免尿潴留。加强患者的营养,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喂食,并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第一周喂食流食或半流食,食物不宜过冷过热,之后可喂食正常食物,但是避免刺激性食物,喂食速度不宜过快,注意避免呛咳或者误吸入肺引起感染;若患者不能正常吞咽或者昏迷,则需下鼻胃管,保证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保证患者的营养,注意营养液的速度,应该匀速、缓慢输入。

2.5心理护理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其剧烈头痛,患者常常难以忍受、烦躁、焦虑、,需要及时疏导患者的不安恐惧情绪,进行心理疏导[2]。有些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烦躁不安、焦躁恐惧,难以配合医生治疗,护士需要语言亲切的安慰患者,并向患者解说治疗方案,增加患者的信心。嘱咐患者不能激动,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

2.6出院指导在患者病情稳定,医生允许出院后,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嘱咐患者谨遵医嘱,回家后需要卧床休息两周按时复诊,不能激动,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按时服药,按时复诊,若病情出现波动及时回到医院,避免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3讨论

蛛网膜,是一种存在于脑部的一层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常见的与蛛网膜有关的疾病之一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它是一种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SAH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SAH是脑表面或者脑底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继发性SAH多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血管破裂,血液穿过脑组织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蛛网膜下腔充满血液。此病发病急,凶险,任何年龄的人群都有发病的可能,但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的高,发病因素主要包括脑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3];其诱因多种多样,主要以情绪过度激动、剧烈的运动之后、用力大便、饮酒等。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通过脑血管造影(DSA)和CT影像清楚的发现动脉瘤的位置、大小、血管畸形等,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通过DSA及CT即可诊断是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现今的医疗水平,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多进行介入栓塞的手术治疗[4],其原理是利用介入技术将出血的血管栓塞达到止血的目的。介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可运用于内科和外科之间的微创或无创手术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但是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仅仅是到达止血的目的,其后期的并发症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仍是治疗的重点,在治疗之前死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仅占10%左右,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其中以再出血为急性严重的并发症,脑血管痉挛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还有脑积水等其他并发症。因此防治术后的并发症成为后期治疗的重点,所以术后临床的护理显得尤为的重要。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不仅仅需要加强最基本的基础护理,如帮助患者翻身、保持床铺的干净干燥、导尿、饮食等;还包括监测术后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表现;还需进行心理辅导,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安慰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并劝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等[5];最后在患者出院之际,需要向患者强调安静卧床休息、静养、不能激动、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按时服药复诊等事项。因此,术后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49.

[2]李莲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6).

[3]韩仲岩,从志强,唐盛孟.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出塞王之涣范文3

祝枝山戏财主

据说祝枝山曾为一财主写过一副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那财主把春联念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念毕立即到官府状告祝枝山。祝枝山被传至官府,说对联是给财主贺岁吉祥的话语,财主不服气,双方争执不下,财主请来一位大学士作判,以50两银子作为诉讼费,败者出胜者得。于是祝枝山指着春联大声朗读并巧妙断句为:“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那位财主听后只好把50两银子恭恭敬敬地送给了祝枝山。

教书先生讥讽造假者

从前,有一个酒店老板,专门酿造掺假的米酒出售给乡邻,当地老百姓对他十分不满。一年春节,酒店老板写了一副春联贴于门前:“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坛坛好,造醋瓮瓮酸。”当深更半夜之时,一位教书先生将春联断句成为:“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坛坛好造醋,瓮瓮酸。”大年初一早上,酒店老板看见自己的对联,顿时目瞪口呆,连忙把对联撕下来。

书法家巧断句救性命

清朝曾有一位书法家为慈禧太后题写王之涣的《出塞》扇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位书法家由于一时疏忽漏写了一个“间”字。他却灵机一动,向慈禧太后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太后听后连连称赞写得好。这位书法家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断句,救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张弓射箭 贺远宁

宋代有一个武生叫张弓,射得一手好箭,号称“张弓手”。他自命不凡,写了一句上联,把它贴在射箭场上求对下联。上联曰: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这时,有一位名叫李木的木匠背着一把弓走来,问张弓:“我这把弓是用李木造的,你能用此弓吗?”张弓手接过弓,连挽数次,都挽不开。木匠见此情景,不慌不忙吟出下联。木匠吟的下联是怎样的呢?

出塞王之涣范文4

一、渗透审美教育,品味古诗词中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要让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这样才能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又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联想和想像等能力,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有意引导学生去品味清新、冲淡、沉郁、豪放、旷达、含蓄的不同语言,去感受它们效果。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像丰富,境界辽阔;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的熏陶,促使其深切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及其表现力,不断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二、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走进诗歌作者创作的意境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关健的方法是让学生走进诗歌作者创作的意境。在诗歌中,“意”和“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能从感悟意境的角度感受作品字里行间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具体做法如下:1.范读牵引,初感意境。披文入情,诗歌中的每一个字符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教师应通过范读尽量地将诗人的主观感情再观出来,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诱发他们的感知。让学生在听读中初步感到诗歌意境的魅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诗歌的兴趣,产生了解作品的欲望。2.补白创造,挖掘意境。文学作品住往留下很多空白让读者去创造,诗歌更是如此。如“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可透过马蹄带回的香气进行补白、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会还原出马和主人游春的惬意情景,自然就传达出令人陶醉的大好春光了。3.调动体验,分析意境。对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展示的画面,以及构成具有怎样的特征之后,就应让学生调动生活的体验和诗人对话,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分析意境的内涵,也即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画面意象的深层关系。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从诗的表层意思来看,它描绘的是诗人登高的凑凉感感慨,但结合陈子昂的时代遭遇就会更深地感悟到诗歌意境展示出来的是深刻而又复杂.的人生体验,展现了个人于历史中的苍茫渺小感。诗歌就具有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普遍意义。

三、渗透审美教育,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格美

出塞王之涣范文5

五言绝句大全(一):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7、《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8、《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0、《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言绝句大全(二):

1、《访隐者不遇》,唐·贾岛《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P66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玉台体》,唐·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藳砧归。

5、《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6、《寻胡隐君》,明·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7、《山村咏怀》,北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8、《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9、《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0、《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华山》,北宋·寇准

仅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2、《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fǔ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4、《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15、《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17、《梅花》,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líng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9、《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1、《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2、《剑客》,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3、《舟夜书所见jiàn》,清·查zha慎行

月黑见xian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4、《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2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6、《27、《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8、《乐lè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9、《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0、《鹿柴zhai》,唐·王维《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P26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i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1、《对花》,唐·于濆fen

花开蝶满枝,花落蜂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32、《蝉》,唐·虞世南

垂緌ru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3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4、《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5、《风》,唐·李峤

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7、《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an于yú夜遁逃。欲将轻骑ji逐,大雪满弓刀。

38、《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yǎo杳钟声晚。荷he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9、《书事》,唐·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40、《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

42、《桐》,唐·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43、《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44、《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5、《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6、《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花未。

48、《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9、《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0、《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qióng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51、《蚕妇》,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qǐ者,不是养蚕人。

52、《游春曲》,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53、《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4、《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55、《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56、《弹琴》,唐·刘长卿

泠líng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57、《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8、《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59、《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60、《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证明霁jì色,城中增暮寒。

61、《哥舒歌》,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62、《听筝》,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63、《送崔九》,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64、《新嫁娘》,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65、《春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66、《行宫》,唐·元稹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67、《何满子》,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68、《送上人》,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五言绝句大全(三):

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

9、《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0、《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3、《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4、《送崔九》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5、《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6、《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7、《送崔九》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8、《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

· ·

· ·

· ·

· ·

· ·

· ·

· ·

出塞王之涣范文6

关键词:诗意;地理;地形;河流;位置

一、同气候有关的

1.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春风”指夏季风。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玉门关位于这条分界线以西,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就包含了地理中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受地势高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度。山上气温低,各种物候现象就来得晚,于是山下桃花已谢、山上桃花才开就不足为奇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也说明了横断山区气候随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反映出夜间到白天天气的变化:一觉醒来风停雨住,一派春光明媚。

4.“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昆明四季如春的写照。

5.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在阴山西北植被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生活着被称为“胡”的少数民族。阴山东南部即汉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古代所称的“中原”。“不教胡马度阴山”即遏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6.“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代岑参诗)把大戈壁滩飞沙走石的场面描绘得形象生动。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形象地表现了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相持不下,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于是,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便形成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梅雨季节。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真实写照,说明其昼夜温差大,也非常有利于瓜果中糖粉的积累。

二、同地形地势有关的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临海,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原来和鄱阳湖是连成一体的,因发生断层,成为断块上升山,鄱阳湖却是断块下陷地区。因此庐山犹如平地拔起,格外险峻。

3.李白的《蜀道难》中“……为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可以想见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峻岭环绕,不难理解贯穿陕西和四川的宝成铁路和贯通四川到的川藏公路修建工程之艰巨。

三、同河流有关的

1.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三峡流速水急。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至三峡则两岸高峰夹峙,水流汹涌湍急。所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写道:“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现在著名的葛洲坝三峡水利工程就建在这里,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2.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李之仪《卜算子》

江头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诗人借共饮长江水来慰藉相思之情。

3.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青藏高原上的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四、同位置有关的

1.的诗《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赤道周长四万多公里,在赤道附近的人即使坐着不动,他在太空中移动的路程也达八万多里。

2.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概括了茫茫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象。这里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大多为草原和耐旱植物,适宜放牧马、牛、羊和骆驼。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

五、其他

1.“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把南方海潮及河流涨落规律生动简要地刻画出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