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1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家建设;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36-02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是想阐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最先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作者原文中的解释。

文化软实力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的,他分别在两本杂志《政治学季刊》及《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阐述文化软实力的论文。软实力绝对不是靠武力及暴利或对某个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所能达到真正控制这个国家的目的,而是指某个国家通过自己的发展而真正做到一种模范的作用让其他国家因为敬佩这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治理而达到其他国家效仿的目的,就如同我们所了解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因为效仿西方国家而使日本一跃发展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归为:意识形态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总之,软实力达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为了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因此,文化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传承、不可限量的“力”,那就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所以,在当下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期,是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我们要想居于世界发展的、先进的民族之林,那必须有指引各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所以,文化是凝聚人心一致前进的旗帜,我们必须坚定这前进的方向。

文化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和竞争的主要目标。最近,看到世界文化组织对各个发达国家及发展国家民众对书籍阅读的比例,韩国人均为每年11本,日本在8.5本左右,法国为8.4本,我国平均数在全球几乎是垫底:不到1本书,而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犹太人是平均数为64本。我们试着想想,自古以来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美诗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着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蛮力、干劲等,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来自人民自身,在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力量的堆积创造了人类智慧的文明。我们现在落后于西方国家,如现代化的水平不止几十年,所以,既然知道我们的弱项,就要奋起直追,要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文化软实力只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软实力还包括制度软实力、外交软实力、意识结构软实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各个国家把文化软实力作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软实力是和文化硬实力一起构成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综合国力的体现,即“文化力”。本文例举文化软实力给美国及发达国家带来的优势,文化产品的输出是美国经济发展及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这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其对外发展过程中,宣扬美国本地核心价值理念的产品输出,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更有一双无形的双眼为其宣扬自己发展理念价值观的出品。例如,1979年中国整个外汇出口额是250亿美元,这个数目都不如当时好莱坞一部大片所创造的外汇收入,它在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却影响着其他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认同及教化。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2016年中国的外汇总额基于世界前列,贸易综合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国。但是,我们仅仅以一些低端的家电产品及纺织品的数量赢得了相应的货币对有量。所以有人说,中国生产了8亿条裤子才能购买美国的一架飞机。这说明了什么?就是说,我们的GDP总量的构成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在1840年就吃过大亏,因此一定要改变国家发展经济的总体水平的构成。由此可看出,文化软实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

二、发达国家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2

一、国内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事业的大热,引发了大规模的开发热潮,狂热的开发商通常会将整片地区夷为平地,代之以高层公寓和写字楼,而其中有些地方原先到处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虽然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中国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集群也遭到致命性地破坏。除城镇化过快和过度商业开发之外,地方政府盲目求追政绩、文化保护缺乏专家支持等因素也对文化的破坏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当然,人们自身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也有待提高,比如:游客在故宫文物铜缸刻字,诸如此类事件对文化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此番种种,都显示着需要有强有力的文化监督、文化传承、文化管理和文化保护,而文化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就是上述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文化资产负债表要素解析

(一)文化资产负债表的定义

文化资产负债表应当满足“文化资产=文化负债+文化权益”这一恒等式。总体而言,文化资产负债表与企业会计报表?w系中的资产负债表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性,是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对文化资源的权利义务状态,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时点地方主体对所拥有的文化价值和所承担的文化责任所拍的一张“快照”。

(二)文化资产负债表要素核算的理论基础

文化价值理论、文化多元理论和文化产权理论是文化资产价值核算的基础和前提。第一、文化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表现是市场经济中必要回答的文化经济的基本问题,在传统国民核算中针对文化资产并未有相关明确的条款及核算方法,文化价值理论能合理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产的核算问题,对文化价值进行合理评估,为文化资产核算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由于文化多元性的特点,使得各地的文化资产呈现分布不均、价值差异大等形式,使各地文化资产的评估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正是文化的多元创造了各地文化的独特性,为各地针对性地发展特色文化经济,推进特色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内在基础。第三、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编制文化资产负债表的制度基础,产权理论明确特色文化为谁所有,明晰文化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对文化资产负债表确认范围提供制度上的规定,同时为文化资产核算和评估奠定基础;文化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对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服务的提供等文化经济链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保护地方文化权益,为地方文化资产负债表信息披露奠定制度基础。

(三)文化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概念剖析

第一、文化资产主要分两类: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其中,有形文化指第一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由于这类文化存在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故而将之划分为有形文化。无形文化指第一类文化中的智能文化和第二类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存在一个共同特质,即无形性,靠肉眼无法识别,必须借助外在实体才能反映其价值形式。第二、文化负债是指因为过去的某些事件导致地方文化价值存在负增长,对地方文化价值造成负面效应,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负债。第三、文化权益指当地历史传承、当地新产生或由外界引进并形成一定程度社会影响的,是文化资产扣除文化负债后,由当地人民共有,对非该地人民有明显排斥性的文化资源。

三、编制文化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坚实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

文化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建立在对当地文化全面细致了解基础之上的,对于摸清地方文化经济规律有很大帮助。第一、其编制是对地方文化建设的一大警醒,督促人们要破除束缚人们手脚的僵化教条和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克服“经济富裕、文化贫穷”的状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文化经济,不仅弘扬了地方文化,同时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比如:江苏无锡宜兴深入发展其紫砂文化,不仅将其紫砂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形成紫砂文化产业链;第二、文化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建立在良好的文化管理资产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之上,要注重运用金融、财税等市场手段,提高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要大力推动民办文化事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文化企业的发展。

(二)有助于理清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次

由于文化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各地文化的保护更应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编制文化资产负债表,有助于理清各地当地文化遗产、文化脉络,分清各地文化重要性,借助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重点发展优势文化资源,当然也要拉动文化弱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家顶层设计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呼吁为地方优势文化企业走出去搭建国际市场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及传承工作提供实施基础。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3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指标

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这是13亿人民的热切期望。

虽然还很难具体表述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提高对外形象,而且能促进其经济发展。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面积,同样的房屋,为什么能卖出不同的价钱?购房者往往看这里的文化软实力:有没有物业管理?物业服务怎么样等。氛围、环境、条件、理念、诚信,都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人大代表冯大中说,提高文化软实力,靠的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靠的是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靠的是文艺精品不断、人才辈出的文化盛世的出现,使通俗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欣赏性有机结合起来。这应当是当代文艺的发展方向。

一位沈阳市民认为: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打个比方就是湖北的年轻人到辽宁定居,觉得自己很幸运;上海的年轻人到辽宁出差,觉得是个好差事;江苏姑娘嫁到辽宁来,感觉非常幸福。

但是,打造文化软实力并非易事。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10个百分点,但问题奶粉的出现却使中国的软实力下降了许多。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增强,绝不会像到银行存款一样,到头来存多少就能取多少。软实力的增强是靠日积月累,而一个反面事件的发生就有可能使已经成功的事情前功尽弃。信誉的丧失,恶习的养成,官员的腐败,制度的欠缺,执法的不公,都是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毒瘤。

经济和社会发展平行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一个地区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个抽象的概念,就如同国家治理一样,“足衣,足食,民信之”,一个地区的发展就好办了,因为本地有才能的年轻人希望留在家乡,外地有才能的年轻人希望到这里来发展。辽宁如果没有凝炼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和内涵,也还谈不上是真正大省崛起,辽宁的振兴、东北的振兴也就没有实现。

以此为例,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力也会削弱。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眼前的现实需求,更是一种长远的发展方略。沈阳市提出,把文化产业列入现代服务业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加以推进。

近年,沈阳市每两年都要举办一次国家级的东北文博会,为文化企业构建了两大发展平台。2007年,东北文博会实现签约额198亿元,比上届增加50倍。

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大连市GDP已经突破3000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升文化软实力来增强竞争硬实力,使大连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赢得主动。

章子怡和孔子同等重要

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杨锦麟说得好:“对于中国的软实力传播来说,章子怡和孔子同等重要。”杨锦麟把“软实力”定义为:涉及到一个国家在国外人眼中的印象,涵盖文化、经济等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发展用一日千里概括也不为过,但总体还比较欠缺。“我们有好吃的兰州拉面,但永远只是加一点菜和肉,一拿到日本就被人家翻新花样传遍全球;葱油饼也不错,但只有国人知道,就不如麦当劳吃香;《水浒》、《三国演义》、金庸的小说变成动漫只有日本版的,中国人的东西都只给其他国家赚钱。不知道翻新、变花样,这也是文化的一种遗憾。”杨锦麟还说到中国好的电视剧、电影只能激励内部,却没法让外国人很自然地接受,也是我们软实力不够。

由于“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原创性、独特性、创新性、持久性,以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竞争已成为全球化间竞争、城市间竞争乃至企业间竞争的撒手锏。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重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内容很广的概念,举凡宗教、语言、教育、生活方式、民俗习惯、服装、饮食等等都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

事实上,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信息的扩散,只有当一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时,其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

据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披露,除中国人之外,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已经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汉语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却不能算作强势语言。目前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不多,汉语在国际社会重要交际领域中的使用也十分有限。在这方面,汉语自然不如英语、法语,甚至不如日语。

未来世界是文化软实力竞争

国际社会一个基本共识是,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从战略层面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以抵御其他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4

把国内所有国际重要湿地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争做传播湿地文化的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和湿地宣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然而,单体的展示机构相对于全国众多湿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湿地之间需要一个能够集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之美和湿地保护管理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为此努力。从年初开始,他们就着手筹划一个旨在展示全国重要湿地的博览会,并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和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这场盛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周密筹划和反复完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于10月28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所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全面展示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崭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拥有41块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中的“精品”。这次展示会通过依托这些“精品”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持续30天的展示,重点推介了杭州西溪湿地、江西鄱阳湖湿地、甘肃尕海湿地等国际重要湿地,不仅介绍了湿地资源特色,展示了湿地的魅力,更宣传了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特别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湿地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还有效地扩大了湿地文化的影响力,以湿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湿地生态旅游形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活动。

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管理好这些国际重要湿地对推进全国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机构都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是重点实施项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也继续将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列为重要内容。去年启动的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将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重点补助对象予以补助,以期通过这些资金全面提升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还通过有限的财政补助对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监测,并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总结。这次展示会对外是展示、宣传,对内、对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部门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总结、提高的一次机会,这也是开展这次展示会的重要目的。

创办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和《国家湿地》杂志

组建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可谓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又一大胆创新。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湿地类博物馆、湿地保护机构更是积极响应。有了领导层面、会员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全面支撑,中国湿地博物馆于去年10月成功召开了联谊会成立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1个省市的17家湿地类博物馆单位成为联谊会成员,中国湿地博物馆被推选为会长单位。该联谊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又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带动下,全国部分省区市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用于展示湿地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博物馆和宣教中心20多处。”在今年秋季召开的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有宁夏沙湖博物馆等6家单位加入,联谊会组织进一步壮大。

与此同时,同样由陈博君馆长发起创办的《国家湿地》杂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续出版了10期高品质的杂志,在全国湿地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份厚度达98页的全彩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湿地展示、湿地科普、湿地人文、湿地研究和湿地动态等各个方面,每期发行量达4000册,投递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和全国各地区湿地保护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刊物的面世,填补了国内湿地综合刊物的空白。

面向国际承办活动提升美誉度

中国湿地博物馆面向国际积极争取承办活动,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展示自己。2010年举办了“美丽城区”品牌塑造创意发想会,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国内的创意大师们齐聚博物馆,为西湖区打造“美丽城区”献计献策;成功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馆长“西湖沙龙”活动,来自日本大阪、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全球42个城市案例馆馆长和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与心得;在上海国际博协大会期间,通过组织展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博物馆代表展示和宣传自己,期间有世界300多家博物馆单位的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此外,韩国博物馆协会、美国湿地专家代表团、香港湿地公园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使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美誉度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1年4月19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黄志光一行到中国湿地博物馆参观考察。博物馆的雄伟气势、精妙构思,特别是各个展厅运用的高科技先进展示技术和展示理念,非常符合时代潮流,给黄志光一行留下深刻印象。他对中国湿地博物馆推出的“绿色燎原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香港湿地公园对此次合作抱着极大的兴趣,希望以此为契机,拉近香港与杭州的距离。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5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思考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1.中国需要把文化“软实力”建设当做未来发展的重心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其中文化软实力的显着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又要看到的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上的空间仍很广大,文化发展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掘。“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最终意义上必然是文化上的崛起”[1](P60),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较量的重要内容和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显然,当下的中国,正需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找准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着力点,打造软实力、巧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打下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其成为世界大国并不矛盾,这样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价值取向的文化存在,这种文化存在不仅能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且也能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提供启示和榜样,它意味着不能只是输出电视机、DVD,而把碟片的内容交给别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这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大提升可以再现盛唐时代中国文化的魅力。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可以说是这样的一次预演,但这还不是和结束。因此,在中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与世界大国相称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作为一种文化自觉。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仅在于发掘文化产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价值观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受众以影响社会的行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在实践中寻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创新路径,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产生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建设。“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P4)。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能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而缺乏文化的艺术品,不是好的可以流传的文化珍品。那些千姿百态、鲜活漂亮的动画人物,表现了什么样的文化故事呢?单纯看票房价值只是次要方面,我们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是形式与内容的俱佳“。华丽有余、内涵空洞”的文化,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是不能构成“软实力”的。这方面的很多事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可以说,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要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层次上下工夫,即在其内而不在其表,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因为文化与价值观上的贫乏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

    3.应对文化安全威胁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时,注意到国家实力的软与硬结合,特别是防范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在新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下的重要性十分明显。面对文化安全的外部威胁进一步加剧的文化环境来说,良性的文化安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建设既有反对“文化霸权”、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防御属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扩展中国文化政治的影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极大进取性”[1](P241)。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以更为自信、从容和平等的姿态参与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文流,在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影响时,也尊重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性。现时中国文化建设及文化影响力的相对不足,加重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此,必须在抵制文化入侵上保持应有的警惕,在致力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中,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健全文化安全机制。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正是应对文化霸权主义及防范文化安全威胁的必备策略。强固自我,便能有效抵御外侵,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环境,构筑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4.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但我们更自信中国文化在现时代的创新能力。“文化发展的本质是文化创新”[3](P259)。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时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抛弃某些已经失去文化价值的历史因素,也必须不断地融入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以形成代表时展方向的先进文化。中国正在实现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源与泉,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而创造和更新的根据地。但现代文明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复苏,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建来为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实践服务。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形形的外来文明与思潮,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发展中的意义,但也要加倍珍视和维护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形成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在5千多年来的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优秀文化,这是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当然,我们的继承是与创新相联系的,是依据现代文明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发展。继承是在既往的历史传统上展开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发掘和光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创新则是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广泛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民族文化发挥主体作用。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方针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在长期工作中采取正确的方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预定目标。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针,既要从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的战略任务出发,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贯彻在文化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把软实力文化建设落在实处。

    1.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既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和生态环境,又要在保持民族性上体现时代性,使之融入现代文化和全球化环境。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国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去国外参与文化对话,认真总结“中国经验”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大潮的结合点与一致性,总结传统智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内“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应当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关于“和谐世界”观念,蕴涵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表达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同时,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也应当更加重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文化观,“因为世界文明本来就是一种多元互动的过程,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将在这一过程中相得益彰”[4](P15)。我国以“和谐”、“共享”作为外交政策和国际政策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认真执行国际规则,在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这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种实际表达。

    2.在文化建设上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6

关键词:书法产业;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里,也离不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产业和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信息产业和广告业等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但书法产业却具有其他文化产业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几千年来,它不仅以其艺术功能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它更以其实用功能传承了中华文明史”[1],发展书法产业也是书法艺术生存繁荣之本。

一、书法代表产业力量

书法产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产业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标志。”[3]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具实用性和审美力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在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汉字雏形)到当代“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中,传统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艺术产业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书法产业促进竞争力

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有利于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也被“流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只有放开裹缚自己手脚的偏见,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将传统书法艺术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产业,书法艺术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用才会突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书法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潜力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书法产业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的大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其他流行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时,书法艺术产业不仅要肩负起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法文化价值观同样带到世界。书法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外显,推动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引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传统艺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书法创作、教育培训、笔墨纸砚、展览和拍卖等行业都会得到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最有效地产业,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书法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书法产业能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市场,从而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贡献。

在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视野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行和有效地途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引领性的作用,能够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产业领域中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只有打响这一“民族品牌”,促进书法艺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文化市场,才能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有效地作用,从而为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作出贡献。“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4]书法艺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品牌代言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靠也最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往往都是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书法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书法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家立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在改变中西文化贸易逆差,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可为。书法艺术产业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领域绽放异彩。

[1]杨应时.书法作为资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张捷.书法文化链“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上一篇二月二习俗

下一篇老师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