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月二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月二习俗范文1
1、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有:祭灶,扫尘,剪窗花等。
2、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风俗是用黏米制作年糕,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俗语: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3、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可以剪动物,植物或者福字或者喜上眉梢等寓意比较好的内容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习俗范文2
1、吃灶糖。小年,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同样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
2、扫尘土。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3、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月二习俗范文3
关键词:儿童;音乐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音乐是一门有感情的艺术课程,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才能,将音乐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调节心情,改变心境。音坊咕哂泻芮康慕逃功能,特别是在初级教育中,能够帮助儿童塑造健康人格、开发创造力,培养想象力,提高欣赏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小学阶段的教育意义。但是要想发挥这些作用,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根据儿童特点来制定音乐课堂的目标,以发挥音乐功能来制定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儿童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音乐品质。
一、不以儿童音乐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无论是在儿童阶段,还是在学生阶段,皆采用音乐成绩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是极其片面、极其不科学的。首先简单的一张试卷,或是对一首歌的演唱很难表现出儿童的真正音乐水平,而且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如果通过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抹杀他们学习音乐的可能性,是很可惜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儿童的音乐是以欢快的形式,以多样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类似于游戏教学,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快乐。那么,就不要用考试的形式来规范音乐学习,这样容易导致音乐教学和学习的死板特征,更无法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对孩子们的性格产生影响。
二、不以表现优劣来评价儿童的音乐素养
有些儿童可能在课堂中表现得要顽劣一些,这时可能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容易就过渡到学习上来,特别是音乐教学,不容易有统一的评价规范,更容易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导致错误评判儿童的音乐素养。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音乐世界,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歌声,教师不要硬性指出错误,而更多应该是鼓励。儿童的听觉发育不是很完全,表达能力也没有形成体系,自然在唱歌时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对调的把握很准确,所以教师不要因此而孩子的音乐天赋,而要给他们更长的观察期,用肯定和激励来表达。
三、要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情作为素养评价体系
儿童处于生理发展时期,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身体限制,所以对其的素养评价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在教学中更需要重视的是儿童对音乐的喜爱,欣赏音乐的能力。这也是作为一项教学标准的,在评价体系中,要重点评价儿童与音乐的互动能力,能否感知音乐的律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儿童在音乐中摆动身体的能力,用多个部位和音乐接触,能培养他们更强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为深层次的音乐奠定基础。建议在评价儿童的音乐行为时,在课堂中及时评价,记录儿童的音乐感觉,制订相应的音乐发展计划。
四、要以游戏的方式来构建儿童音乐素养的评价体系
音乐考试对于儿童来说太过严肃,也不符合音乐活泼、热情的特征,因此建议采用游戏评价的方式来对儿童的音乐素养进行考查。其考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集体考查,将儿童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对一首歌来进行合唱,或者是根据这首歌的节奏来进行任意的舞蹈,当然也可以是老师教学的舞蹈。这样儿童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保护”,知道老师不会只看自己,就会变得没有那么羞涩,尽量展示自己。而老师需要观察更多的学生,对其音乐表现给予及时记录。除了集体评价外,游戏评价方式还可以在平时用于教学,并且记录比赛的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例如,让儿童听歌曲,猜歌名,或者是填歌词等,以快乐有趣的方式来代替考试方式,达到了比卷面考试更好的效果。
五、以多样的乐器教学作为儿童素养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
乐器和音乐是分不开的,不能说是乐器创造了音乐,但是乐器是在表现音乐。在儿童音乐素养评价体系中,应该包括对乐器的使用能力。而每个孩子对乐器的喜爱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就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水准来衡量。在教学初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然后组合成小组,例如敲打乐器、吹奏乐器、弹奏乐器等,并且进行分开的教学。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他们共同演绎一段曲目,进行和谐的表演。通过这样分组教学的方式,让乐器的选择能够多样化,儿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确定,更体现了其教学的主体地位。而且有了乐器的加入,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更强,甚至能够创造音乐。
总之,儿童音乐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为标杆,以完成其教学目标,达到音乐教学含义为宗旨,尽量体现人性化教学,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更要突出音乐品德教育功能,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二月二习俗范文4
关键词:萨缪尔·巴伯;钢琴曲;美国音乐
一.巴伯的生平简介
萨缪尔·巴伯,1910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镇,从小受到母亲和姨夫一家在钢琴和声乐上的熏陶,6岁时便能即兴弹奏旋律, 7岁时开始在声乐和器乐的创作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10岁时写出歌剧《玫瑰树》的剧本。1924年,14岁的巴伯进入新创校的柯蒂斯音乐学院(Curtis)学习钢琴、作曲、声乐和指挥。毕业后,长期游学欧洲的经历,使传统欧洲的古典、浪漫派音乐和文学深深扎根在巴伯的音乐语言当中。
20世纪50年代,巴伯的专业作曲家生涯进入顶峰时期,此时的巴伯被认为是十分卓越的作曲家和美国音乐的传播人,多次代表美国参加国际音乐活动。然而1966年创作的《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成了巴伯职业生涯的由盛到衰转折点,1981年1月23日巴伯在纽约去世。
二、巴伯的钢琴音乐创作
巴伯一生写过4部歌剧、2部芭蕾舞剧,19部管弦乐作品、14部室内乐、39部独奏乐器作品、20部合唱作品、106部声乐作品等。与此相比,巴伯的6部钢琴音乐作品在数量上显得相对较少,但是这些钢琴作品无论在音乐语言的丰富性,还是创作思想的深刻性上,都足以代表巴伯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巴伯的音乐创作中享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尤其以《漫游集》、《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三部作品最具代表性(另外三部为《纪念》(Souvenris),《夜曲》(Nocture),《叙事曲》(Ballade))。
这三部钢琴作品表现出巴伯过人的掌握多种音乐风格的能力:抒情的旋律、明确的调性、古典曲式结构的频繁运用都体现出传统欧洲音乐风格;大量不谐和和声、半音阶,十二音列的运用又体现出娴熟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富有美国风情的音调节奏不时点缀着乐曲,显示出巴伯对美国民族音乐的挖掘和热爱,三种风格迥异的音乐和谐的融合在巴伯的作品中,最终形成了巴伯特有的音乐风格。
三、美国音乐元素的运用
作为土生土长美国作曲家,巴伯从来不曾忘记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美国音乐,来向世界介绍自己国家的音乐风格。美国是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许多的音乐风格都来自不同民族,有外来的也有本土,如印第安音乐,拉丁美洲音乐,西部乡村音乐和爵士乐等等。而在美国音乐中又以爵士乐最为突出,而爵士乐又以它突出多变的节奏和与众不同的爵士音调为主要特点。
(一)爵士节奏
巴伯曾说过他对爵士乐的看法“爵士乐对我来说非常简单,你在听爵士乐时更多的时候是跺着脚打着响指,而不是靠耳朵。”这说明了在爵士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爵士节奏丰富多变,其特点大多是摇摆,节拍重音交错和即兴。《漫游集》第一首乐曲就采用了典型的“布吉--乌吉”(boogie-woogie)的风格,即一种爵士钢琴风格,最初是为舞蹈伴奏,特点是左手弹奏强有力的固定低音,一般是以双音或是分解八度构成固定低音。而右手则采用大量的切分与不规则节奏与左手的稳定形成对比。(见谱例1)
二月二习俗范文5
关键词 婴儿 DDST筛查 影响因素 智能发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8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7年9月收治在我院定期体检的3个月婴儿530例,其中男婴272例,女婴258例。
治疗方法: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由经专门训练的儿保医师对DDST量表的四个能区,即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运动能进行测试,测查结果分为正常、异常、可疑三种,测查结果为异常或可疑的婴儿嘱其进行早期干预,并于2周后复查,每例接受筛查的婴儿,医师均询问其母亲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史、婴儿出生情况、患病史、喂养史及家族史等。
结 果
530例3个月婴儿DDST筛查结果:正常489例(92.26%),异常5例(0.94%),可疑36例(6.79%)。DDST筛查正常婴儿中,语言能区有1例压线前一项未通过,运动能区有3例压线前一项未通过,均为不良养育态度及低文化程度因素婴儿。高危因素对智能发育的影响:DDST测试5例异常和36例可疑影响因素中,6例新生儿窒息中有3例异常,2例可疑,4例早产儿中有1例异常2例可疑,3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1例异常,1例可疑,15例高胆红素血症中,3例可疑,15例母亲妊娠期及分娩期有合并症,包括先兆流产、孕高征、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糠尿病等,其中有2例可疑,10例肺炎、腹泻婴儿中有1例可疑,5例胎头吸引产中有2例可疑,16例剖宫产中有2例可疑,其他如人工喂养、不良养育态度及低文化程度等因素中,有21例可疑,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婴儿DDST筛查结果比较,高危因素组婴儿DDST筛查出现异常或可疑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3个月婴儿智能发育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将530例婴儿母亲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学历和初中以下学历,分析DDS压线项目,比较两组母亲文化程度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高中以上学历的母亲其婴儿智能发育明显高于初中以下学历(P
婴儿智能发育与喂养方式的关系:通过DDS7压线项目人数,母乳喂养儿明显多于人工喂养儿,差异有显著性(P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多,但智能发育障碍发生率并没有下降,智力落后主要受高危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推广科学接生,降低高危儿的发生率。未成熟儿大脑的可塑造最强,并且年龄越小,发展的潜能越大,及时发现智力底下及偏离婴儿,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本文显示婴儿出生后肺炎、腹泻引起智力偏离有1例,做好婴儿护理工作,提高抗病能力,指导科学育儿,预防婴儿智力偏离[1~3]。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孙淑英.究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新生儿行为0~3岁教育.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00.
二月二习俗范文6
【关键词】 高频通气; 珂立苏;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The Curve Effect of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Calsurf for Full Ter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ANG Jun,WU Gen-feng,MA You-f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003-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OV) combined with Calsurf for full ter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Method: 66 with severe ter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hang Pin group, it had total 23 cases, they adopted Chang P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frequency group, it had 43 cases, they used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OV) + Calsurf.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 CO2 partial pressure, the comparison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oxygenation index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wo groups(P
【Key words】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Calsurf; Term childre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First-author’s address:Kaifeng Children’s Hospital,Kaifeng 47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02
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机体在遭受各种侵袭后发生的肺部急性炎症和急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有感染、窒息、剖宫产、母糖尿病等等。症状虽然类似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但临床症状重,死亡率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为了比较高频通气和常频通气联合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足月儿RDS的疗效,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的66例重症足月RDS患儿,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患儿66例,均符合足月RDS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43例和常频组23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高频组男25例,女18例,出生日龄(10.0±4.2)h,出生体质量(2980±540)g,胎龄(39±2)周;常频组男13例,女10例,出生日龄(11±3.8)h,出生体质量(3080±500)g,胎龄(39.5±2.5)周。全部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血管畸形、颅内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等导致的低氧血症。两组患儿性别、出生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及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血气分析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上机前血气分析比较(x±s)
组别 pH值 PaCO2(mm Hg) PO2(mm Hg)
高频组(n=43) 7.28±0.12 65.5±16.2 45.8±16.0
常频组(n=23) 7.22±0.14 62.0±18.7 43.2±13.6
t值 1.615 1.415 1.332
P值 >0.05 >0.05 >0.05
1.2 足月儿RDS诊断标准 (1)胎龄37~42周;(2)出生24 h以内入院;(3)急性起病;(4)胸部X线示双肺透亮度明显降低,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或白肺,或双肺野广泛大片状浸润;(5)PaO2/FiO2≤26.7 kPa;(6)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一般吸氧不能缓解;(7)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血管发育畸形等。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使用SLE5000呼吸机。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均按每公斤体重70 mg给予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途径均应用密闭式吸痰管注入。常频组应用A/C模式,初调参数:FiO2(吸氧浓度):0.6~0.8,RR:40~60次/分,PIP:23 cm H2O,PEEP:4~6 cm H2O,TI:0.4~0.5 s;高频组应用HFOV模式,FiO2:0.6~0.8,RR:10~12 Hz,MAP:12~15 cm H2O,振荡幅度:25~30 cm H2O。治疗过程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参数,维持PO2在50~70 mm Hg之间,PaCO2在40~55 mm Hg之间。
两组患儿均在血气分析正常、自主呼吸好转后改为鼻塞式呼吸末正压通气(NCPAP),初调参数:FiO2:0.3~0.4,压力:4~6 cm H2O,逐渐降低压力、氧浓度,直至离氧。在呼吸机治疗期间,患儿均给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上机1、6、12 h后血气分析、吸氧氧合指数(PaO2/FiO2)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PO2)的变化。(2)临床转归:观察两组患儿上机时间、住院天数、用氧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等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PaCO2、FiO2比较 两组治疗后1、6、12 h的PaC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后PaO2/FiO2、A-aPO2比较 两组治疗后1、6、12 h的PaO2/FiO2、A-a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两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高频组治愈38例,死亡5例,治愈率88.4%,发生气胸1例(2.3%);常频组治愈15例,死亡8例,治愈率65.2%;发生气胸4例(17.4%)。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比较(x±s)
组别 平均上机时间
(h) 用氧时间
(h) 住院天数
(d)
高频组(n=43) 65.2±12.6 245.5±58.6 14.5±2.5
常频组(n=23) 78.5±14.7 320.1±32.9 16.8±1.8
t值 3.30 -6.694 -3.952
P值
表5 两组治愈率、气胸发生率比较 %
分组 治愈率 气胸发生率
高频组(n=43) 88.4(38/43) 2.3(1/23)
常频组(n=23) 65.2(15/23) 17.4(4/23)
字2值 5.079 4.858
P值
3 讨论
足月儿RDS又称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持续的低氧血症,一般吸氧不能缓解,病情进展快,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足月儿RDS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笔者选入的病例诊断标准依然依据1994年美国和欧洲的诊断标准[1]。在足月儿RDS患者中,因各种病理刺激(窒息缺氧、胎粪吸入、感染。休克等)的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漏出的血浆蛋白和释放的大量炎性递质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活性的抑制,是继发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2]。欧洲NRDS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早期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NRDS患儿至关重要。由于引起足月儿RDS的病因较复杂,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效果往往较差。因此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应早期、足量应用。陈安等[3]研究也发现,足月儿RDS氧合情况差,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效果较差。一经确诊,建议尽早应用。
足月儿RDS病情危重,易并发全身多脏器损伤,且体重较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需要的剂量较大,在豫东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出现使用剂量不足的现象。本院为儿童医院,收入院的患者全部由外院转入,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笔者选用了在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预防肺泡再度萎陷,改善氧合,积极去除原发病,延缓治疗时机,挽救患儿生命。研究指出,在常规通气无效或有某些合并症的情况下,如膈疝、气漏、肺出血、肺不张、胎粪吸入等情况下,HFOV(高频通气)可作为常频通气的替代治疗,以改善通气,降低并发症[4-5]。
HFOV作为一种抢救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6]。目前大部分实验及临床应用显示HFOV在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较普通的机械通气相比能改善气体交换,促进肺泡均匀扩张,减少肺损伤,并有效降低肺内炎性介质及透明膜的形成[7]。HFOV的模式是以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量的潮气量和较高的通气频率来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种特殊通气方式,与常频比较,具有小潮气量,低气道压,低胸腔内压效应,不使肺泡反复启闭,不产生剪切力,使肺泡在持续均一扩张下保持有效通气和换气[8]。足月儿RDS肺部因炎症渗出、缺氧损伤等原因往往导致肺泡充气不均匀,肺部顺应性差,气道阻力高,易合并肺气肿和肺不张。使用传统的常频通气模式需要较高的气道压和潮气量,易至肺过度膨胀,引起气压伤和容量伤,导致气漏的发生[9]。HFOV的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过程,减少了肺泡过度充气的发生。且高频率的震荡气流能更好的促进气体弥散,有效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产生相对恒定的平均气道压,避免肺泡反复启闭,不产生剪切力,使肺泡持续扩张下保持通气和换气,减少肺组织及气道损伤[10]。本组病例均为重症RDS,常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患儿临床症状一过性的好转,还需要有一个持续的压力维持患儿的肺泡不会陷闭,所以足月儿RDS大多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足月儿RDS往往由于重度的宫内感染引起,有的小支气管能会由于炎症渗出而堵塞,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使用常频通气会增加气漏发生的几率。而高频通气则减少了气漏的发生。本组病例结果符合这一点。
本次观察的两组患儿上机前血气分析值、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机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气分析、PaO2/FiO2、A-aPO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组观察资料由于属于回顾性的,在设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病例数不够,涉及指标不够齐全等。虽然笔者选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HFOV的方法挽救了很多患儿的生命,但还有许多关于HFOV是否能改变患儿远期疗效说法,需要进一步的证实,重症足月儿RDS出院后的神经系统发育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韩玉昆,蔡栩栩.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因和临床诊断[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1):62-63.
[2]刘汉嘉,韩雪芳.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7):768-770.
[3]陈安,施丽萍,郑彦秀,等.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特点[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9):654-657.
[4]蔡文红.高频通气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3):120-121.
[5]丁晓春,冯星,朱雪萍,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97-99.
[6] Bollen C W,Uiterwaal C S P M,van Vught A J.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vs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 in 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7,33(4):680-688.
[7]王泽宇,吴允孚.高频通气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苏州医学,2011,34(1):61-63.
[8]林新祝,赖基栋,梁洪,等.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62-564.
[9]朱平芳,唐红平.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规机械通气无效的新生儿ARDS[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