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建和谐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1
生活中,人们都追求和谐。而想让社会和谐起来,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所有的社会成员友爱互助,团结一致,才能让社会变得和谐。所以,不管是高层还是基层,不管是白领还是小职员,都要有切实的举措。那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能让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和谐!
唐朝的时候,曾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来,人们也慢慢地体会到了和谐的重要。于是,他们编了一条公益广告,描绘的是——一位母亲给孩子洗脚。洗完后,就让孩子先睡觉,然后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孩子没睡,他去找妈妈,看到了全部。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准备给妈妈洗脚。孩子在端洗脚水的时候,因为力气太小,端不动,就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那位母亲看到后,欣慰地笑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吗?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比如说: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1.5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
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怎样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呢?我认为,要创建和谐社会,就得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首先,我们要从自我做起。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这个让社会走向和谐的美好愿望就会成为现实,地球将会变成和谐的社会,美好的家园!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旋律的演奏者。
一、什么是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家庭模式。
学习型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家庭的学习弥散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这种学习不仅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来自于生活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实现了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学习型家庭是一种家庭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围绕着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玩,又包括着家庭的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包括家庭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由此而影响支配着家庭的生活方式。
学习型家庭的学习方式是“自主”,自己制订目标,自己选择内容,没有一个统一模式,不是你要我学,才学;而是我要学。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二、学习型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就是和平协调,体现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协调、引领和凝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中得来的,在学习中提高的,在新的世纪,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对每一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相互适应、协调、引领和凝聚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学习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不学习将无法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不和谐将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学习不再只是学校的事,不再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每一个家庭的事,是每个人家庭成员一生都要面对的事。
1、学习是引领21世纪家庭生活的主题
随着我国入世,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专家预测,新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个世纪,我们常说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以全球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实质是教育经济,它不是书本经济,也不是学历经济,而是"学力"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临知识爆炸、信息骤增,那种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有专家指出,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大部分知识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继续学习获得的。而且,由于高科技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比如虚拟超市,网上购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也得不断学习。另外,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使人们有了全面发展的可能。个性的完善、精神的丰富、创造潜力的开发使人享有高品位的生活,这也要通过学习才能达到。所以,“学习”将成为大部分家庭最明智的选择,成为21世纪家庭生活的主题。学习型家庭为家庭成员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家庭的每个成员中,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是无限的,较强的学习能力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条件,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中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为家庭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和谐的家庭又为社会和谐培养了健康的社会细胞,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2、学习成果是21世纪家庭财富的主要标志
我们曾经有一个口号,叫做“劳动致富”,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里,“知识致富”、“智慧致富”成为共识,而知识和智慧是在学习中积累的,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学习成为每个人一种回报无限的投资。我们都知道谁最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家有万贯不如身有薄技。”“万贯”可以坐吃山空,“薄技”却可以不断创造新的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永远管用的“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家庭的幸福,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充裕,还有家庭成员心灵的丰富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所维系的高尚情感。因此未来家庭最为宝贵、最有增值潜力的财富,不是金钱、股票,而是智慧、知识和创新能力。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家庭是学习的团队,学习带给每个家庭最高的奖赏是“快乐”。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学习可以得到身心的愉悦,有了学习,才能生活着并快乐着;有了学习,工作着并快乐着。快乐的生活每一天才是家庭生活的理想目标,更是家庭和谐的重要条件。自主的学习让每个人找到自我,不管是已退休的还是下岗的,学习可以提升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学习型家庭的最高境界是让家庭中每个成员在学习中自我完善,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让每个人在学习中与时俱进,和谐地发展。
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选择了学习型家庭就是选择了幸福与和谐,选择了学习型家庭就是选择了成功的人生。因为学习是和谐家庭的精神支撑,学习型家庭则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
3、学习型家庭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最大贡献
有人把创建学习型家庭称作21世纪“家庭的革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__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就认为:“终生教育概念的提出可以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学习型社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未来的文章版权归文秘站 作者所有!教育发展和学习活动所构思的理想社会图景,“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如果我们社会大多数家庭都能建成学习型家庭,那么,我们国家人的整体素质必然会大大提高,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包袱就会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高素质的国民素质为高水平的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因此,通过学习促进人的素质提高,是21世纪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贡献。
三、怎么样创建学习型家庭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更没有凝固不变的家庭教育,所以对每个父母来说,都需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改变,自我完善,与时俱进,与孩子共同成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创建学习型家庭呢?
1、探索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学习方式
家庭是千差万别的,家庭学习的模式也是多姿多彩的。对不同的家庭而言,其学习方式却会因地制宜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可以这么说,在千姿百态的学习模式中,没有一种模式是最好的,只有一种是最适合自己的。从学习的途径的维度分析,学习模式可以分解为:文本学习模式,生活实践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模式,人际交往学习模式。这些学习模式互有优势互相补充,适应于不同的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式,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也可以多种学习 模式交替使用,选择的学习模式是否合适,以学习的效果来检验。
2、在时间的缝隙中学习
一天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公正的。现代生活的节奏愈来愈快,时间愈来愈紧张。工作这么忙,竞争这么剧烈,还有什么时间学习?没有时间怎么办,最好的办学是在时间的缝隙中学习,譬如说在双休日学习,在节假日学习,在晚餐后学习,在时间的边边角角中学习。如果我们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三块:上班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可支配的休闲时间。如何提高休闲时间的文化含量,将成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所在,工作再忙,时间再少,也可挤一点时间学习。这种学习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为个人进修学习时间,第二类为全家分享时间,其中包括共同讨论家庭事务时间,全家共同阅读时间,全家相互谈心沟通时间,这三种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同时间,需要家庭中每个成员来共同创造。
当前的家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社会竞争愈来愈剧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二是每年每月休闲的时间却越来越多,除了每周双休之外,一年之中还有三个长假。前一个特点给学习带来紧迫性的同时,也给学习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而第二个特点则恰恰为缓解时间上的压力提供了条件,学习可以让我们的休闲时间变得丰富多彩。
学习不仅可以渗透到我们的休闲中,而且可以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学习时间的渗透使学习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学习从“阶段性”向“活到老,学到老”的全程性转变;家庭成员从“各管各学”向“共同学习分享交流”转变;学习时间的合理计划方案之一:让一天24小时中的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用于看书读报,学习分享交流沟通运动锻炼,提高家庭生活文化含量,那是生活中的一件要事。方案之二:每个双休日,作为父母,不管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出一块时间,作为家庭共同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家人相聚共同时间的数量多少与品质高低是家庭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
3、读万卷书是学习,行万里路也是学习
家庭学习不同于学校学习。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反思、体验、感悟更是学习。家庭的学习弥散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家庭的每一个细胞,可以这么说,家庭的空间是有限的,学习的空间是无限的。当你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现代科技的时候,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学习。如在一家人游玩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领略祖国美丽山水,欣赏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投入大自然的怀胞,感悟社会的多姿多彩,这无疑也是一种学习,这是一种立体的阅读,用双腿去体验的学习和感悟。
4、学习为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学习不是为了装饰门面,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你想改变孩子吗?那么首先要改变父母自己,如果自己不改变,不转变观念,不转变教育行为,最终孩子也无法改变。
学习型家庭的学习成果并非都可以“物化”的,大量的体现在“精神”“人文”的层面:一是家庭每个成员的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二是改变了“想当然”的心智模式,以系统思考的方式去寻找家庭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可发展的空间;三是建立家庭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期望,家庭是父母的,也是孩子的,家庭的事务让孩子共同来参与,家庭目标让家庭每个成员来共同努力,让家庭每个人都成为主人;四是父母放下架子,营造家庭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氛围,让家庭成为快乐的健康的港湾;五是建立畅通无阻的对话关系,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感恩,架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六是家庭每个成员在共同学习中提升生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其中包括:看书读报的能力,电脑上网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分享能力,欣赏赞美孩子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因势利导发现孩子潜能的能力等。学校的学习成果也许通过文凭、成绩得到体现,但家庭学习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呢?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庭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家庭的成员是否健康、快乐,因为只有学习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
5、需要一种学习动机与自我激励的境界
学习的动机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源泉。她不仅体现了人对生活的追求,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需求。当一个家庭在物质上达到一定水平时,必然会对学习,对人文关怀会有更多的追求和需要,可以这么说:家庭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精神的需求却是无限的,每个家庭成员对学习的动机不仅体现了对家庭、对社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每个公民的需求。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家庭学习动机也是逐步递进的过程,人在满足了低一层次需求以后,必然会摆脱功利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发展。
“学习动机自我激励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终身学习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二是学习的功利色彩在逐步淡化,家庭学习动机正从生存需求走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自我发展的需求;三是共同愿望成为家庭学习的重要凝聚力量;四是家庭学习正从被动的“要我学”走向自主的“我要学”;五是学习已成为人们评价一个健康的家庭,美好的生活的重要标尺,学习成为家庭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
在家庭学习中存在着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父母充当孩子陪读角色)和以父母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只有学习型家庭才是父母与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两代人共同学习,相互学习,才可能跨越代沟,提供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
学习主体的多元是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对每个现代人的要求,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父母与孩子处在同一起跑线,父母已失去了“知识权威”的优势,如果不“终身学习”,就难以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为了适应社会,必须终身学习,学习和工作“合二为一”,将成为每个家长终身面对的“两大主题”。
由此可见,学习主体多元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父母角色正从教育者向共同学习者转变;二是家庭学习开始从“以孩子为中心”向“多中心”“多主体”转变;三是亲子关系从“家长制”向“平等民主”转变;四是家庭每个成员不管男女老幼都是学习者,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学习团队。
7、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习的内容也浩如烟海,为什么?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兴趣,对生活有不同追求的目标,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学习内容的选择会各不一样。
从家庭的功能分析,从家庭经济功能出发,家庭学习内容包括:投资理财到财富创造;从家庭生育功能出发,家庭学习内容包括:营养健康,优生优育;从情感交流功能出发,家庭学习内容包括:沟通分享技巧,心理调适……
从休闲娱乐功能出发,家庭学习应包括:体育、文化、艺术、卫生保健……除此以外,作为家庭建设的需要,还离不开公益道德,环境保护到法律常识的学习……
学习不仅贯穿于每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同样地贯穿于家庭生命的每一个周期。在家庭生活过程中,每一事件,每一个问题和矛盾,从发生、发展到结果无不贯穿着学习。可以这么说,在问题发生之前的“提前学习”到遇到问题的求助学习,面对问题的探索学习,挫折以后的后思学习,成功以后的感悟学习,不同阶段其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各不一样的。
学习内容选择自主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家庭学习内容开始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技能走向人文,从经验走向智慧,从 传统走向现代;二是学习范围从“单维”走向“多维”;三是学习重点从以“学”为主转变为以“习”为主,偏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四是学习难点,贵在改变心智模式,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8、家庭的空间是有限的,学习的空间是无限的
学习空间弥散化是家庭学习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家庭学量的是一种无意学习。何谓无意学习?所谓有意学习,是在一种经过周密计划或控制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学习活动。而家庭学习、无意学习则是在生活过程中不在严格控制下,甚至个人也未觉察的情况下获得的经验。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3
管理发挥其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
关键词:物业管理 和谐社会 关系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己经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加强行业监管,注重行风建设和专项治理工作,全社会的物业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为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广大群众的安居乐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物业管理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为手段,以效益为目的,通过有效的服务,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房屋,提高物业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使之保值、增值,达到社会收益和福利的最大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优美舒适、干净整洁、和谐相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声誉和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创建一个和谐的社区提供保障,使家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
物业管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物业管理要在社会中进行,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物业管理工作就难以有效率地实施;同样,和谐社区建设也离不开物业管理,没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根本无从谈起。
一、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物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客观上存在的对居住房屋及环境、设备的服务需求。物业管理所从事的保安、保洁、绿化、房屋及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正是社区建设中卫生、治安、环境等最基本的职能范畴。同时,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中组织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社区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区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的传播器,社区和谐必将贯穿于各个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并在社区活动中得到体现和检验,形成群体效应。培植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形成整体社区文化氛围,使社区人得到充满关爱和便于接近的文化熏陶,满足人们精神的愉悦。在具体实践中,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社区物业管理的联系,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推动形成良好的物业管理和谐秩序,从而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园气氛。
(一)社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素质的提高
通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建设文明社区,可以促进居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陶冶居民情操。文明社区的特征,表现在居住同一地区人们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纪律、社会公德。通过文明社区建设,在社区广泛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培养居民正确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园地。社区物业管理倡导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建设环保社区,在社区外积极参与有益社会的环保活动,建设公共资源,享受公共资源。无数小家的祥和与安康也就构成大社区大家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
(二)社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在现代社会的变革发展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各部分利益群体的利益纷争与矛盾,当一些分歧与矛盾不能解决又缺乏沟通时,常常导致分歧的扩大和矛盾的激化。而物业管理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不仅要求员工做好自己的日常服务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以诚心、爱心和谦恭礼让的服务,将管理
寓于服务之中,主动及时地协调各方关系,虽然分歧与矛盾在所难免,但往往能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
三、社区物业管理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4
关键词 妇女观 荆门妇女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09-02
的妇女观,实质上就是一种和谐社会的女性观。它不仅研究建树一种全新的女性观,重新审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且要把这些新观念和新认识不断地传播到女性中去,教育女性摆脱传统习俗与观念的束缚,形成独立自主、自重自强的心理与品格,不断提高现代素质和必要的能力,以便更加广泛地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在参与中不仅承担义务、负有责任,也享有权利,这要求女性接受相应的教育,具有全面参与的能力。
一、荆门妇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
1.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三十多年来,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日益广泛。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女委员以及各派女成员、工商联女会员认真履行职责,关注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围绕改革建设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建议、出主意、献良策,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加强,女性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优秀女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表现了较强的领导才能和执政水平。
2.妇女就业人数和层次明显提高
广大妇女发挥聪明才智,成为荆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妇女就业领域越来越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层次逐步提高。在机关团体、科教文卫、金融保险等领域,广大女职工满腔热情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爱岗敬业,拼搏进取,下岗失业妇女顾全大局、艰苦创业,实现了自身进步和企业发展;广大女知识分子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建功立业;在国有企业和迅速崛起的外资企业、民营经济领域,妇女顶起了“半边天”,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敢闯市场、投资兴业的女企业家脱颖而出;、武警女官兵和政法战线女干警忠于职守,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3.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
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素质和支付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生产经营能手和女经纪人,成为农村妇女的领头雁,农村妇女对发展漳州农村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50%。各级妇联在积极引导和带领广大城乡妇女全面投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
二、荆门女性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制约性
1.女性文化层次及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在正规教育方面,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男性,这个现状在广大农村尤其严重。而在社会知识、科技知识及网络信息等方面,女性也没有男性积极与活跃,这些都阻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
2.传统思想对女性心理素质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明确地规定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所谓社会角色的分工,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少女性身上缺乏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精神及社会参与意识,成为阻碍女性自身发展的内在的心理障碍。
3.女性在就业及发展中的外部障碍
不可否认男女真正的平等在目前尚未完全实现,尤其是职业女性,会经常发现人员招聘中会有男女的区别对待,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受训机会少,升迁机会少,存在收入差距。同时难以担任关键职位,无法跻身最高决策层。
4.女性发展的现实压力
作为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往往承担着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责任,职业女性除了承受职场压力外,还要承受家庭压力。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取舍。而在目前,社会没有为女性的生育以及由此而来的家务负担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解决方案,这也使得很多女性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选择放弃。
三、几点思考
1.增强女性自身的进取、拼搏、自信意识
女性要克服依从心理,争当主角,积极投身伟大实践,主动融入社会,善于沟通各界,抢抓创业机会,丰富精神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要善于分析自己的性别特点及个人的性格特点,给自身作出正确的定位,为个人职业及事业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要正确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努力寻求事业和家庭的平衡点,由这种平衡带来的良性循环,必将促进女性自身和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发展社会教育,提高女性文化素质
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文化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增加专项教育经费用于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并注意向女童倾斜。这对于提高女性人口文化技术水平和增加她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二是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途径。依托党校、干校或各高校开办女干部、女职员培训班,进行任职能力和素质教育。同时鼓励民间办学,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开设各种实用专业,可极大促进女性的任职能力和水平。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对女性职员的在职培训,为在职女性的能力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5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汇报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市对区和谐社区考核目标的要求,回顾分析前阶段工作,找差距、促进展。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制度建立健全,社区运行规范。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我们始终重视制度建设,建立了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联系社区制度,相继印发了《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意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社区资源共享实施意见》、《深化社区共建活动意见》等文件,指导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东城、西城街道也相应制定社区管理和工作目标考核等具体办法,强化激励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规范运行。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财力提供有了保证。按照“财政支持、联点扶建、费随事转、社区自筹”等方式,市财政对每个社区每年下拨经费1.5万元,区政府按每百户8000元标准落实社区经费,由区、街道各负担一半。今年区政府计划再下拨10万元,明年将下拨77万元,保证社区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到位。目前,我区多数社区已落实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中心”等各项设施配置,8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基本解决,办公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三是坚持点面结合,文明社区创建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创建了海棠、桔乡、梅园等一批省、市级文明社区。同时,以创建特色社区为载体,打造高品质城区,创建了九峰文化型社区、桔乡学习型社区、山亭共建型社区、海棠示范型社区等,有力推动我区文明社区创建上一新台阶。四是强化服务功能,服务品位得到提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社区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为抓手,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构筑社区大服务体系,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所、辖区内单位、社区志愿者四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认可度得到提高。五是活动蓬勃开展,内容形式丰富。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根据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和道德规范“五进社区”的工作标准,在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改善环境、维护治安、活跃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年邻居节”、“新开门七件事”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如西街社区的民族舞蹈队、九峰社区的腰鼓队、拍打操队等,丰富和活跃居民文化生活。六是开展专项整治,卫生意识有所加强。针对市民素质差异、卫生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等现象,把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创建文明社区重中之重来抓,从思想疏导入手,以美丽舒适温馨为目标,进行市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卫生管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还需进一步协调。西街、桔乡、山亭三个社区房子还需进一步调整,补足面积。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够。8个社区应配有4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现在只有18名(东城9名、西城9名),还缺22名(东城缺11名、西城缺11名)。社区经费仍然紧缺。社区工作经费按每百户8000元的标准发放,由区、街道共同承担。区政府已按每百户4000元的标准核拨,但街道由于财政困难,经费仍没有足额配备到位。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由于旧城改造拆迁,购房移居、村居混杂、流动人口多等原因,社区内人户分离,给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部分单位、干部群众对和谐社区创建的认识不够。各单位参与共建的积极性不高,共建经费难以到位,居民对社区建设缺乏参与热情。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针对上述问题,为做好下阶段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我提三点原则性意见:
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的*大报告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这个总体目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区里业已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精神上来,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2、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虽然以社区为主体,但关键需要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实施,需要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对照考核测评内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民政部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具体规划、部署、落实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东城、西城街道是创建工作的主体,要发挥好区级领导联系社区制度的重要作用,协助区领导与联系社区的沟通协调,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切实负起责任,保证人、财、物三落实:一是要保证到年底空缺的22名社区专职干部如期上岗工作;二是要必须按每百户8000元的工作经费及时、足额的划转到创建社区账户;三是要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协调解决社区开展工作必需的工作服务用房和配套设施。各相关部门、责任单位要把工作纳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这个大局,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对照考评内容,主动与街道、社区联系,深入社区、查找问题。对于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一时无法解决或本部门单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交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再由领导牵头,统一予以协调解决。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6
关键词:创新服务;和谐社会;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34-01
一、创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图书馆管理模式
(一)要了解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就是为广大的读者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是工作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的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认真分析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其文献流能、参考咨询、网上信息导航等需求。以服务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方式,延长服务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满足其合理要求,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理念,才能让“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得以体现和发展。
(二)要了解图书馆馆员的需求
图书馆必须依靠他们来实现各项服务。馆员业务能力的高低、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强弱、精神面貌的状态决定着图书馆的兴衰。图书馆要在内部营造团结友爱、相互尊重、共同竞争的和谐氛围,以增强凝聚力。应努力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为他们的职务晋升、业务进修打开渠道,使他们在图书馆安下心、扎下根,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从而实现图书馆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
二、图书馆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图书馆是一个文化设施,一个高雅、干净、温馨、美观的外部形态和氛围可以有效地影响读者的心情与态度。同时也是吸引人们去图书馆的第一直观因素。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内涵。现代图书馆在结构布局方面已广泛采用“模数式”设计,全开放、大开间、软隔断,极大地方便了馆内布局,营造了图书馆和谐完整的形象,使读者借阅、学习和休闲倍感温馨与亲切。
20世纪,各种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应用,使传统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新世纪,这种变革将会更加迅速、彻底。图书馆也必须随之变革,提供更现代化与多样性的专业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更融入这个氛围中。网站的建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与提供,更灵活与方便的规章制度,更人性化的设计,都是图书馆提高自身并在新时期保持活力的必需,也是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前提。
三、维护公正公平,营造图书馆和谐文化氛围
(一)确立公共服务理念
图书馆是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其提供的服务是公益性的。随着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建立会呈现出越加明显的趋势。确立公共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及其管理者十分重要。它意味着公共道德意识和内在义务、责任意识的树立。图书馆一方面在完成国家及其相应机关规定的公共任务,实现公众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图书馆人发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
(二)维护读者权利
首先要维护读者学习求知的权利和作为公民所享有宪法赋予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利用国家举办的文献信息机构的权利。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已普遍被现代各国确定为一种社会权、受益权和受教育权。其次要维护读者的知情权、信息使用权、隐私权、消费权。再次,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拔款要足额及时到位,图书馆需合理使用。
(三)公平公正的服务形象
为了营造图书馆的和谐文化氛围,应必须塑造图书馆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所谓公平,即各得其所,不论读者的文化程度、对象、年龄、性别等是否相同,都能得到图书馆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各自所需要的文献信息。所谓公正,可理解为实现公平的方式。为此,图书馆一要将“特殊群体”纳入读者服务工作之中;二要取消对读者过多限制,如按学历办证、只发放一定数量的图书证、学生读者不能借阅专业期刊等;三要改进工作方式,如将闭架借阅转为开架借阅、双休日和节假日要正常开放、减少对借阅图书类别的限制等;四要遵守道德规范。
四、不断创新个性化服务方式
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是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定制服务,利用信息推拉技术,向读者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栏目,实施查询服务;二是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但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而且还能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动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开展多种读书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从的精神生活
(一)图书馆与各种社会社团的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开始进行“政社分开”的重大调整。社团群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第三方力量,在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中拥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职能。
(二)图书馆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合作
图书馆属于整个社会,是社会整体文化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与书店、出版社、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单位合作,与其他图书馆合作等,都是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三)图书馆自身开展的文化活动
休闲生活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反映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深厚的精神内涵、安静幽雅的环境,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品位、兴趣的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身口味的书籍;或通过更新自身知识,找到与不断进步的外界社会相适应的切入点;或通过广泛阅读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刻关注其文化意义,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重要的基础文化设施,图书馆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重任。同时图书馆也是一个国民终身教育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序起着独特的功能和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