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区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区划方案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1

方案一缩小*区辖区,新辖区以*镇为中心,连带斗姆湖、石门桥及周边几个乡镇;*区原辖大部分乡镇分别划归周边区县,灌溪、*山等江北周边乡镇划归*区。此方案调整主旨是将*镇转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市辖城区,而不再是一个实为“农业大县”的城关镇,以实现一江两岸,同一体制、同等待遇和同步发展。调整难点是,*区改变区县隶属关系的乡镇中,干部群众心理调试的不确定性与实际融合问题。方案的优越性在于,涉及调整的区乡(镇)机构变动很小,相当部分乡镇归并邻县,也暗合将来“扩县缩省”的取向。

方案二第一方案基本不变,在其基础上增设*区。*区以*开发区为中心,辖*、石门桥、康家吉等,形成一市三区的格局。此方案的优势是,一市三区的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城三区发展规划及一城三片的城市自然组团形态高度吻合,是最有利于三地相对独立、竞相发展的,也是最符合城市长远区划走向的,是一步到位的方案。其缺陷是新增一个建制县级机构,报批工作浩繁。

方案三以沅江为界,*、*二区划江而治。*划归*区,*区江南部分亦剥离部分乡镇,归并到邻近县,江北部分归并到*区及邻近县(市)。此方案优点是,*区在城区的辖地扩大,实力增强,减少了乡村拖累,有利于形成南北两岸比翼齐飞的发展势头。新的矛盾主要是*开发区降级管辖不利,同时影响了*难得的一城三片组团发展格局。

以上三套方案,共通之处是把*镇及其周边地域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市城区,不同之处在于*的抉择:一是维持现状,二是独立成区,三是充实江南城区实力。综合来看,*独立成区的第二方案最为理想,以*镇为*区主要区域的第一方案最为便捷,以*充实江南城区实力的第三方案影响最为复杂。如果决心实施调整,我倾向于保证第一方案,力争第二方案。调整市城区行政区划的缘由

缘由之一江南城区日见边缘化,与“一江两岸,共同繁荣”渐行渐远。早在200*年底,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江南江北,共同繁荣”的重大决策,后又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城市创建的压力下,我们甚至跳出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约束,给江南城区实施了特殊的管理和一定的投入。但时至目前,“共同繁荣”仍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12.21”火灾后我辗转桥南,更加重了这种印象。江南无论道路、绿化、排水、市政等基础建设和城市形象、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相差甚远,*区有同志讲大致相差一到两个五年计划。江南城区的边缘化趋势也在继续。*区有关负责同志初步框算,江南城区在江北城区购房的约有5000户,全区七成左右的科局乡镇干部已在江北购房。*镇约有三四成的餐宿接待和娱乐休闲活动被吸附到了江北。调查中大都认为:城区行政区划的不尽科学与相应的财政体制,是江南江北发展难以均衡的制度。作为城市一个区的*区实质上仍是一个农业大县,而一个财政捉襟见肘的农业大县的城关镇,又怎么可能与年城建资金数以亿计的江北城区齐头并进哩!有同志讲,可越过行政层级管辖,市里直接投资建设*镇。实践证明其决策压力和行政关系的协调成本、资金使用的管理成本都不小。可谓“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趔趄”。

缘由之二*、*、*、柳叶湖四区之间的掣肘日渐剧烈,反映了界限设置的变动需求和空间缓冲的客观要求。此次调查中,各区之间由于区划限制而产生矛盾且难以协调的反映甚为集中。比如柳叶湖的保护和发展,如果不把*区的*、*湖和*山等区域纳入,其生态空间则会大打折扣。柳叶湖的一位负责人对这些地方时或出现的挖山建房现象,更是抱憾遥望,心痛不已。*开发区的负责人谈到*的管理,反映了与*区街居机构的协调成本,同时,对开发区的发展也提出了朝*区石门桥扩大地域的要求。江北城区的垃圾处理场、公墓区及火葬场和江北城区防洪圈的完善等许多工程项目都要在*区*山乡境内建设。市建设部门反映,他们在道路建设、管网配置、供水供气等方面常常受制于各自区划的束缚,总是放不开手脚,冲不出“围城”。

缘由之三*区名不副实,城郊比例失调。*区作为市辖区,实际上仍是一个农业大县。从城市布局角度看,也可视为城市郊区。但这个郊区显然太大了。目前,市城区人口60万,*区人口剔除*镇还有约80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处于一个诺大郊区的包围之中,比例悬殊过大,在全国来看也不多见。城区,无论是现在,抑或《城市总体规划》中近百万人、用地八九十平方公里的将来,还是未来人口超百万的更远规划,都消受不了两千平方公里的郊区。这样的郊区,实际上就只能是长期遥望城市,而与城市无缘的纯粹农业区域。它既遏制了*区乃至市中心城区对外的辐射功能,亦减弱了其吸纳功能。

缘由之四*区区域经济未能充分享受城区经济的赐予,又失去了农业经济的转移实惠,行政运行比较艰难。*区的同志介绍,*区县改区后,并未享受到与*区一样的事权、财权划分的好处。以城建投资体制为例,*区就没有纳入市城区统筹。这些年来,*区通过非体制渠道做工作,共争取城建投入8000万元,修一条路也不够。本有市城区之地利的江南城区,非但不能借势发展,反而与一般县的城关镇也相形见绌——除了桥头一圈人头攒动的市场外。大量由城区管理要求和利益趋使的行政行为,又使*区业已存在的经济要素、城市资源和近郊经济增长点,向江北城区转移、集中和划归。如居民消费转移,公交线路经营权、出租车经营权等城市资产的集中,再有柳叶湖、南坪岗、河伏等新兴城区的接连失去,建于南坪岗的火车站市场群,对桥南形成了市场分割甚至恶性竞争。此外,据*区政府一位负责人比照邻近农业大县框算,这些年,因县改区而损失的上级对农业水利等农业生产和农村公用事业的项目投资,每年以千万计。设置在*境内的五六座过桥过路收费站,也增加了全区行政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

缘由之五调整城区现行行政区划是市委市政府曾多年努力未果的历史任务。

勾勒*撤地建市以来的轨迹,即可明了这段历史。

——*年10月,原*地委行署拟定撤地建市初始方案:设*区(包括现在的*区和*镇及周边乡镇)、*区和津市区。此方案因牵涉增设*一个县级区划,民政部告之尚需请示国务院领导,等待批复。

——*年1月,国务院批准现行方案。当时,由于原地市之间竞争活动加剧,地委行署指示,满足条件,“抓紧时间,改了再说”。于是,后来拟定的现行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国务院批复的*区范围就包括了*镇及其石门桥、斗姆湖、康家吉等四镇五乡;*区辖其余36个乡镇,区政府驻地不变。后来,由省地协调,但未全部实施。

年3月-*年12月,市政府要求重新调整区划未果。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市政府先后七次向省政府、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行文请示或专门汇报,要求调整现行城区区划。其方案是:恢复*县,*区、*区以沅水为界划分行政区域。其方案要点是恢复*县,特别是*划归*区,江北乡镇划归*区。1989年3月21日,民政部批复称:经国务院同意,鉴于*市的行政区划变更时间不长,近期内不宜再作新的变动。重新调整区划的努力至此告一段落。

当时,撤地建市刚刚完成,就要求重新调整区划的背景原因是:由于撤地建市过程中的急于求成,“致使在城市设区与*县建制这一关键环节上出现了失误”(引自《常政报〈*〉25号》文),一市两区实际上还是过去的一小市及一大县,体制和发展中的矛盾出现。一方面,市城区一区独大,市区合一,职能重合,市区间的矛盾让市委、市政府头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原*县干部群众,对始建于汉高祖5年、承载2100年多年历史的*县一朝消失,一片哗然,抱憾不已,也对在全国颇负盛名的农产品基地县的形象和地位感到忧虑。于是,纷纷上书,反响强烈。

——*年6月,市政府行文省政府,再次提出调整区划,仍然未果。此次方案为:增设*区,辖*镇、*、石门桥、斗姆湖、康家吉;恢复*县,政府驻地不变;扩大*区。此次动议之后,市城区行政区划的大局调整问题,终因屡屡受挫,而无人再提。

光阴荏苒,这一搁置就是12年,从撤地建市起算,已长达17年。*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的时空环境,又要重新认知与把握了:古老的*县终于无情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历史的缠绵情感在现实的政治力量面前终归是柔弱无力的——*区的概念却已渐入人心。由此,恢复*县的情结,在调整区划中已不足虑了。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张和城市质量的迅速提升,如何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界定区划,如何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发展,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却大大凸现出来了。再按照行政区划管理层的经验说法,一项新的行政区划的调整运行10年以上,其利弊得失通常就看得比较清楚了,这也就有了再次调整的可能性。于是,这项历史任务也就摆到了我们面前。

结束的话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2

中国目前的行政区划存在: 行政层级过多,以至于机构繁杂臃肿,造成了政令滞后; 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概念混淆,层次混乱,造成了较多同音甚至同名的行政区划; 直辖市数量太少,导致各省之间、市县之间发展水平悬殊等问题。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区划已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 一) 我国行政区划层次过多

我国现行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但在经济较为繁容的地区,为改善城乡和工农的管理、沟通隔阂,打破条块管辖的障碍,充分提高城乡各方面的能动性,开始施行市管县的行政区划制度。于是在市管县的地方实行区划四级制度,即在省和县中间增加市一级的行政区划。中国在这种的情况下,机构繁杂,工作人员众多,不利于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滋长了官僚主义。并且,由于我国层次划分过多过杂,导致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效率低下,导致信息失实,进而对上下级政府之间决策的落实、执行产生影响。

( 二) 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较为杂乱

行政区划的单位名称,应当具备特定性与高度区分性。所谓高度区分性,就是指从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就能知道其历史文化背景与地域特征,进而与其他行政区划区别开来。而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杂乱,存在一名多义与一义多名的现象。首先,一名多义主要体现在对市和区的多义,致使行政区划不具有特指性。例如在我国现行区划中,可以将市分为直辖市、设区的市以及不设区的市,此外还有副省级市以及省辖市。除此之外,我国一些乡镇地名也带有市字。以至于让人无法分辨市字在我国究竟属于哪级行政区划。再者,涉及区字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也具有多种含义: 有一般的地级市辖区; 相当于县级的特区; 相当于地级的地区。可见我国目前所有的层级中,都有以区命名的行政区划,其涵盖范围已复杂到了滥用的地步,国家应出台新的规定对区滥用的现象加以规制。

再者,一义多名突破了行政区划名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应尽量清除行政区划单位名称的多义性,做到并实施一词一意。最明显的例子是我国县级行政区划过多,致使其名称繁冗复杂,不再简便易记。据统计,我国现在有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旗、自治旗、市辖区、特区、林区等八种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因为全国目前自治旗、特区、林区一共只有六个,因其数量之少所以将县级行政区划改为五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且应该尽可能地用单字词,并做到见词知义。

( 三) 直辖市数量略少,城市发展水平差距大

实践充分证明,特大城市作为国家或大区域的经济中心,起到了普通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效用。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下,我国目前的四个中央直辖市对国家政治稳定、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数量不足、地区分布极度不平衡的问题。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均位于沿海,重庆位于西南地区,因此西北、华中、华南和东北仍缺少直辖市的布局。我国目前的四个直辖市,都是经济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几名的大都市,它们经济基础宏厚并不断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带动着邻近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因此,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可以在直辖市空缺的地区增设若干直辖市,例如深圳、武汉、厦门、长沙、西安等城市,利用的地理、人文优势,充分发挥其经济、政治效益。

二、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路

( 一) 将市管县体制改为省直管县体制

要改革现行区划制度,取消市直管县的设置,将不设区的市的经济管理权力直接下放给一些重要的大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类似于省管县的布局,建立由省直管县的省- 县- 乡三级区划体制。这不仅反映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性、科学性,也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省直管县的优点在于: 有利于很好的解决市管县而出现的信息滞后,决策不够及时的问题,使省政府对县级基层政治情况直接掌握,以弥补处理不及时、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县级政府可以越过市级政府直接向省级政府请示,从而提升行政效率。除此之外,省直管县还能够增强县( 不设区的市) 级财力。如省对县的转移支付补助直接下发和拨付到县,避免了市的截留、挪用,县的财力明显增加,财政明显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 二) 缩省并县

若实施省直管县后,省级政府管辖地域过宽和管理的有效化降低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与国外区划的经验,采取缩省并县的措施: 通过增加直辖市的数量和重组省县规划的方式以此适当增设省级政府。与其他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划设立数量相对比,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数量明显偏少。

参照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行政区划数量,我国中央以下的省级单位数量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设2030个,而省以下的县级单位合并缩减之后可以尽量控制在120 个以内。如此再实行省直管县,明显在省级政府的调控范围之内。

截止至2015 年底,全国30 万人口以下的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共计700 多个,其中人口少于20 万的有300 多个,人口少于10 万的也有200 多个。由此看出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数量过多,导致省级政府工作负担过重,无法兼顾各个层面以至于行政效率低下,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从源头解决,即适当缩减县级行政区划的数量,从而有效合理的配置行政管理成本并节约效率。

综上所述,并县的优点在于使县级行政区的数量与中国的发展趋势相符合。缩省的优点在于能够增加省直管县的可行性并强化政府的权威。因此,我国目前将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对中国的发展存在诸多益处,并且已经达到了调整的时机,应该着手科学、合理规划并对市级、县级行政区划数量和规模进行调整,将缩省并县工作提上日程。

( 三) 设立直辖市

我国共有四个直辖市: 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以及重庆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直辖市的数量较少。因此,对于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可以从调整幅度、减少层次、增强活力等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而其中的最佳模式就是增设直辖市,以此做到划小省份、增设县市。从经济发展前景上看,直辖市的发展速度远超省辖市,例如直辖市的GDP 是各平均数的3 倍甚至在3 倍之上。因此增设直辖市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性。国家可以从整体规划,选择条件好的副省级市采用分步试点、逐渐到位的方案。同时,我国西中部地区地大物博但是人员稀少,故可培育成直辖市这样的大中城市,特别是除省会以外的大城市。

三、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建议

( 一) 应当考虑分等管理省辖的县、市

我国城市目前存在市、县本身经济发展悬殊,不同市、县贫富差距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将市县分级管理。我国现有的2862 个县在人口密度、经济实力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例如东北部的很多大县人口是华东的偏远山区县人口的数十倍,又如福建的建宁县人口仅有14 万,并且人口逐年流失严重。而在我国现有的661 个市,包括4 个直辖市,283 个地级市,以及374 个不设区的市之间的面积、人口、经济差距也很悬殊。以湖南省为例,长沙市与株洲市同为地级市,但城市人口相差约4 倍,国民输出量总值更是相差甚远。并且全国各省区都有类似情况。这种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可能导致同一级别的市县之间工作量严重不平衡,打击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负面的影响。因此,为解决以上困境,可以采取市县分等管理的措施,按照行政区划人口数量、面积总数、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综合考虑,将市县分成不同级别,再按照不同的级别、职能出台相应的规定和措施。

( 二) 应当考虑将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规范化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3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字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2005年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字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字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字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2009年工作要点和省厅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

1.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继续注重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思考和理论研究,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区划调整基础性资料和动向,熟悉相关区划调整的论证、报批等工作程序,发挥好民政部门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学习,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2.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探索培育中心镇的发展,引导小乡镇的产业、人口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完成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相关课题的调研。

3、加强对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积极做好向各级领导的宣传,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辖区内政府驻地建设立项审批和搬迁的报审工作。

二、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2.加大规划实施力度。象山地名规划要根据省地名学会的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争取在7月中旬报市局,由市级专家进行评审;尚未向当地政府报审地名规划的地方要抓紧修改完善工作,力争在8月底前报当地政府审批。地名规划经批准实施后,有关地区要大力做好地名规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贯彻执行职责,加强与规划相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地名规划协同执行机制,确保地名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老小区门楼牌的更新和东部新城路标调研工作,推行住宅小区住宅分布平面导向图设置,完善农村门牌设置,提升地名标志规范化、美观化功能。要加强对地名标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4.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以地名查询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新途径。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各级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数据库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4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1]。城乡一体化其实质是指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为基础、互为依托、互利互惠的一个过程,也是刻度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空间安排,是国家权益的地方配置,是中央治理地方的基本制度安排,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2]。城、乡是构成地方的两种不同的景观与经济社会结构形态,也是两种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行政区划既是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体制保障,又会影响资源的配置、要素的流动及布局,促成行政区经济阻碍着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对行政区划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可见,行政区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条件好与坏又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推进,所以行政区划与城乡一体化之间是一种同向相关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乡村处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基层,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城乡一体化,最终要看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水平。而乡村地方建制及其变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特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切割破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乡村社会结构占主导地位,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属于最需要关注和发展的省区。探讨贵州省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二、贵州案例的特殊性

(一)中国地形最破碎的省区根据地形的切割度(分为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可刻画其地形的破碎程度。贵州省之西部、南部和北部,切割深度在500-700米之间,个别达1000米,切割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8-1.4公里;省之中部和东部,切割深度为300-500米,而切割密度为平均每公里达1.1-1.7公里,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切割深度为500米,切割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8公里[3],因而全省大部分地区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盆地镶嵌配列,交错分布,造就了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的高原山地特征,由西部海拔2400米以上降到中部1400~1200米,再到东部的800~500米,呈梯级状斜坡,在中部再向南、北侧降低。致使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如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全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地形不仅升沉大、切割强、相对高度常达300~700米,并且喀斯特广泛发育,地貌类型复杂,形成河流众多,千沟万壑的极其破碎地形。

(二)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交通闭塞始终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仍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之一。21世纪以来其人均GDP、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率等四个核心经济指标始终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准。近年,贵州省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虽然从2002年相当于全国的34.66%上升到2010年的40.59%,但近十年来仅追上5.9个百分点,且相差的绝对数量仍在继续拉大(见表1)。贵州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人均收入都远远低于全国相应的平均水平,而恩格尔系数则高出很多(见表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可见,贵州省的农村家庭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010年底,贵州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1%和47.5%,贵州城镇化率极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6.5个百分点,仍为全国城镇化率最低的省份。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贵州低水平城镇化的现实已经严重制约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以上四个指标数据充分说明了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慢、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范围广、程度深和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经济发展滞后现状。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的省区由于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小城镇发展氛围淡,市场经济对山区影响的渗透和传播速度较慢,城乡一体化发育晚、进程慢和水平低。不仅政策落实滞后,如2009年贵州省才把加快城市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4],而且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低。从表3中看出贵州省的主要城乡差异系数偏离1几乎比全国都大(除恩格尔系数之外),根据城乡差异系数的定义,有系数偏离1越多,城乡差异就越大,则城乡一体化水平就越低;系数越接近1,则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就越高。虽然城乡恩格尔系数比较为接近1值,但是各自基数很大,因此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发展继续拉大,尤其是基本民生问题和现代化设施等方面,如城市用户拥有家用电脑数是农村家庭50倍以上,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与农村之比更是高达130倍以上,其中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为0.16%,说明了在2009年贵州省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才开始试行。因此,表3从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及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综合地反映了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度,离一体化还任重道远。

三、乡镇行政区划体制问题

(一)乡级行政区划改革滞后,基层虚假城镇化贵州省的乡镇建制变化较迟缓,绝大多数乡镇除了在1992年全国性推行的“撤乡并镇”之外,基本没有过变动。截止1992年12月底,全省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基本结束,共设557个乡,253个民族乡,653个镇,65个街道办事处,共计1528个。2005年前后实施的“小村并大村”基本都是在乡镇区划内部整合,不属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并在2010年已部分还原为以前的村制。至2010年底,贵州省设有乡505个,民族乡252个,镇689个,街道办事处114个,乡级行政区划数共1560个。2010年比1992年增加了32个乡级区划,平均每年增加1.5个,主要是乡的数量减少,街道办事处的数目增多,其余变化不大(见表4)。从表4与表5可知,贵州省整体与各地级政区所辖乡级区划建制中城镇型政区占比例较高,基本在40%以上,远领先于目前31%的城镇化率。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城镇型政区所占比例大,但城镇化率均较低,基层出现虚假城镇化。

(二)乡镇行政区划规模悬殊,且多数偏小通常用人口和面积两个指标来评价行政区划规模,贵州省人口最少的乡镇是荔波县瑶麓瑶族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1601人。人口最多的是六枝特区平寨镇,总人口129082人;面积最小的镇是兴仁县城关镇,国土面积10.47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是毕节地区草海镇,总面积370.98平方公里。最小与最大人口和面积规模分别悬殊近81和37倍。贵州省2007年的691个建制镇中的人口、面积、人口密度的小规模占比例均比全国高,而大规模比例则低很多(见表6)。然而,乡与民族乡普遍比镇的人口和面积规模要小。根据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乡镇撤并过程中乡镇规模合理的限度的观点,一般来讲,原则上不再保留1万人以下的乡镇,平原地区的乡镇规模可以在5万人以上,丘陵地区的乡镇规模在3万人以上,边远山区的在1万人以上[5]。可知,贵州省乡镇规模偏小的数目实属较多。

(三)乡镇行政区划极不规范,部分驻地布局欠合理受贵州地形影响,基础区划边界犬牙交错;乡镇驻地不尽合理,有多处乡级“飞地”存在(见图1)。如黔东南州天柱县的地湖乡,是一块完全脱离贵州省而坐落于湖南省会同县境内的一块“飞地”,占地30.5平方公里,人口4471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在调研中发现天柱县及湘黔交界地带还存在很多模糊和混乱的区划问题。另外,六盘水市钟山区的大湾镇也是“飞”在了毕节地区领域内,作为威宁县与赫章县边缘地带间的一块飞地,其该镇区划内又包含了属于威宁县的二塘镇政府驻地。飞地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不便和弊端,不仅易形成治安上的“三不管”,经济上也很难形成一体化发展。版图不规则和“飞地”等问题,不但削弱了城镇对乡村的扩散效应,也弱化了乡促城的能力,更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造成极大的困难。

(四)乡镇区划重名严重,条块部门设置偏多据《2008年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统计,现设的691个建制镇总重名率达到17.1%。如命名为城关镇的有13个,约占全国共有178个城关镇的7.3%,且城关镇多数为县政府驻地镇。此外,命名为龙场镇的有6个,命名为三合镇、大河镇、复兴镇、羊场镇、猫场镇、马场镇的分别有3个,命名为温泉镇、三江镇、大坪镇、永和镇、沙子镇、高坪镇等34个的分别有2个。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涉及内政外交、新闻出版、测绘制图、邮电通信、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区划重名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既违背了《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又容易使人产生混淆,对各级政府统计资料带来诸多不便。调研发现,贵州乡镇均设有多个站、管、办、所等县级派出机构,分别是农推站、农机站、乡企站、计生站、畜牧站、广播站、服务站;交管、合管、建管、土管、村管;综合办、扶贫办、办;民政所、财政所和劳保所等20个左右。乡镇条块部门设置过多,致使机构膨胀,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

四、乡级区划建制转型

(一)乡级政区改革的基本原则行政区划改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敏感度极高的工作,涉及面较广,任务较重。因此,乡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是因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除了要遵循行政区划改革最基本的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科学、合理的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格局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始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自然资源、交通情况、经济条件、历史习俗、人民素质等因素。第二,本着“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原则。以有利于提高农村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第三,按照“因地制宜、市场经济导向”和“有利于乡镇发展、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在实施调整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并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研究和制定科学的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方案。第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时展的现实和需要,转变封建思想观念,跟紧时代步伐,使乡镇行政区划始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二)乡镇行政区划改革路径针对贵州省乡镇行政区划问题的特殊性,具体的改革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规范建制镇设置标准。由于我国现行的设镇标准大多还是沿用1984年国家民政部所颁布的,贵州也不例外,但现行设镇标准显得明显滞后,这些年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建制镇的设置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地要结合实际,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认真做好设镇标准的调研工作,通过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批,确保建制镇的发展质量;第二,革除政区同名弊端。行政区划名称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凸显其重要性。就贵州省乡级区划名称来说,尤其是专名与通名都相同的名称(如有13个城关镇),需进一步明确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则,根据其地域、历史、文化等特征,整顿和革除混乱的地名现象;第三,合理控制乡镇规模。结合设置新标准和改革原则,以避免乡镇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心城镇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控制乡镇合理的人口和面积规模;第四,逐步整合“飞地”。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方便民众办事,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联合周边地区和省市共同协调与整合“飞地”。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鉴于贵州省省情,发展经济固然是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得以建成的根本,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即为战略实施的立足点。从对其本质的解读,可以归纳出城乡一体化具有长期性、整体性、地域性、互动性、广泛性和双向性六大特点。由此可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发展的长期总体战略,贯穿城乡发展的漫长过程,涉及城乡发展的众多方面。所以应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掌握其战略原则,围绕其核心,不断因时因地制宜地充实、更新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城乡协调、统一、均衡发展,建构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其次,要清醒认识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这是其建构的最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是受政策和市场机制的驱动,这可从四方面来谈:

第一,中心城镇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即城镇对乡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要大力发展中心城镇,使其形成增长极,发挥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这样才能具备“以城带乡”的能力;

第二,乡村具有资源和空间优势,发展潜力大。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发展乡村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以乡促城”实力;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水利普查 对象编码对象指标 指标编码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及普查数据的质量,对普查对象及对象指标进行编码是通行和有效的做法,编码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编码的适应性将直接影响到普查的顺利进行,乃至成败。水利普查编码的目的是以数字和字母代表水利普查对象和指标,准确地识别和管理水利普查对象与指标,通过编码简化对象之间关系的描述,方便基础普查工作的开展及人工河计算机处理,提高数据处理工作效率,保障审核与汇总分析的顺利开展和最终普查数据的质量。

1水利普查编码任务

水利普查编码任务是根据各专业提出的普查对象和指标,制定编码体系、对象编码规则(含部分对象编码)、指标编码规则及所有指标的编码。

1.1编码体系首先,必须根据各专业提出的普查对象和指标,综合考虑普查数据处理的需要,确定水利普查编码体系,通过编码体系的制定明确编码所涉及的对象与指标及其编码规则,达到统一体系、简化规则和方便使用的目的。编码体系包括对象和指标编码2部分。对象编码用来标示水利普查对象,作为水利普查对象指标数据管理的唯一代码,在整个水利普查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编码唯一,根据不同对象特点和管理需要编码。对象编码采用数字串,可采用定长或变长编码,除河流湖泊对象编码外,其他对象编码采用行政区划代码加行政区内同类对象顺序号组成对象编码。指标编码类型归纳为位置型、时间型、数值型、枚举型和文字型5种。

1.2对象编码规则制定

主要是制定对象编码规则,部分河流Ⅰ级区的编码编制。制定的对象编码规则要方便基层水利普查单位能够独立完成自己所普查对象的编码,并在全国范围内做到对象编码唯一。河流和湖泊因不能与基层普查单位建立简单关联关系,存在其内在联系,因此编码只根据按照流域汇总需要给出编码规则,由具体承担河流湖泊普查的单位和部门统一编制全国50KM2以上流域和1KM2以上湖泊的编码。

1.3指标编码规则制定

主要参考已有国家、行业、国际等标准和习惯做法对水利普查对象指标进行编码。同时,要根据指标分类制定相应的规则,指导具体指标编码,方便将来软件对指标的统一处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数据的质量。

1.4对象关系确定

水利普查数据的后处理和资料深加工,除按照对象分别管理好对象指标外,还应该为不同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描述制定方案,方便资料汇总和深加工。

2对象编码方案

2.1整体考虑

水利普查对象编码仅限于信息系统内部对象标示,除位置视角以外不捆绑其它任何信息。赋码过程根据不同主题普查技术方案,分别采用业内集中统一编码或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并行赋码2种方式,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唯一标识水利普查对象。对象在域内顺序编码,因各种原因造成对象修改、调整时,顺序赋予新号,使用过的域内顺序码不允许重复使用;对象跨行政区的,其行政区划代码使用上一级行政机构的区划代码,跨省级行政区的全国行政区划代码约定使用888888.

2.2自然类对象编码

水利普查需要普查的自然类对象有流域、河流、湖泊、土壤侵蚀单元、侵蚀沟道5类。

2.2.1流域与河流编码

河流是流域水流自然形成的,河流与流域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在编码中,采用河流编码与之相应的流域编码一致的办法描述河流与流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天然流域不同汇流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和水流组合关系,而且天然流域与子流域之间存在确定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据此,拟采用一定的编码自然描述流域与子流域之间的这种关系,方便将来按照流域的数据审核与汇总,对于河川下游河网地区水流关系不定的情况,可以视情况指定河流之间的汇流关系。河流编码采用11位定长的数字和字母字符串,格式为BTFFFFFFFFF,其中第1-2位(即BT)为2级流域编码,根据流域自然分形统一编码。第3-11位(即FFFFFFFFF)为河流(区间)编码,首先针对3级流域,根据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于等于50KM2)等属性比较接近的较大支流N条(N≤8),这样水系内N条支流把干流河段分为(n+1)各河段。对三位(即第一个F)的编码如下:干流河段编码,从上游到下游,分别编码为1,2,3,。。。。n+1;被选支流编码,从上游到下游,分别编码为A,B,C,……(到第N条结束,最多到H),其次,针对第4位的干流河段或被选支流,再作1个水系,重复前述的编码过程,完成对第5位的编码,余此类推。最后,若流域内再无子流域面积达到50KM2,则编码结束,余下的位填0.目前河流编码方案,最多可对11级河流进行编码。

2.2.2湖泊编码

湖泊编码采用湖泊最小包含流域编码加流域内顺序编码构成。

2.2.3土壤侵蚀单元

土壤侵蚀单元编码采用该侵蚀单元所在流域代码加流域内不同侵蚀单元的顺序码构成。土壤侵蚀单元跨流域和县级行政区的按不同侵蚀单元分别编码。

2.2.4侵蚀沟道

侵蚀沟道编码采用该侵蚀沟道所在流域代码加流域内不同侵蚀沟道的顺序码构成。

2.3跨行政区对象编码

水利普查需要普查的跨行政区类对象有地表和地下水水源地、引(调)水构成和灌区4类。其对象编码格式为XXXXXXDDDD,其中XXXXXX为普查对象范围所涉及行政区代码,跨行政区的采用上一级行政区划代码,DDDD为普查对象在所属分类中的顺序编号,字母D位数仅用于示意,实际应用时根据每类对象的总个数确定。

2.4县级行政区内对象编码

水利普查需要的县级行政区内对象有独立工程(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堤防等工程,以及河湖取水口、入河湖排污口和水井)、行业能力单位(水利机关、事业、社团、企业和经营活动单位)。这些普查对象的编码基本类似,编码格式为XXXXXXDDDD,其中XXXXXX为普查对象范围所涉及县级行政区划代码;DDDD为普查对象在所属分类中的顺序编号,实际应用时根据每类对象的总个数确定位数。

2.5县级捆绑对象编码

水利普查需要普查的县级捆绑对象遍布各个专题,如水利工程设施专题中的塘坝、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水窖、水柜等),水土保持专题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淤地坝、梯田)等。其对象编码格式为XXXXXXDDDD,其中XXXXXX为普查对象所在地所属县行政区划代码,DDDD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与领域嵌套后分割出的地理单元的顺序编号,实际应用时根据每类对象的总个数确定位数。

3指标编码

3.1总体考虑

水利普查所有指标除名称和地址外一律使用数字进行编码,部分单位名称采用编码方式进行处理。水利普查所有指标项编码,相关标准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照已颁标准执行,五明确规定的,按类型规定考虑。

3.2位置型指标编码

本次普查所有涉及对象地理坐标位置描述的信息,均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表示,东经、北纬均按60进制表示到秒。示例:东经112.21.32,北纬38. 45‘34’。

3.3时间型指标编码

水利普查所有涉及绝对时刻的指标描述为YYYY/MM/DD/HH/MI,其中YYYY为公元纪年年号;MM为月份数,取值01-12;DD为日期数,取值01-31;HH为钟点数,取值00-23;MI为分钟数,取值00-59;/为连接字符。若水利普查时间指标只需精确到日,其格式为YYYY/MM/DD,只需精确到月时,其格式为YYYY/MM。

3.4数值型指标编码

数值型是指用数值方式对普查对象属性进行表达,根据具体需要可分为整型、实型和双精度等。

3.5枚举型指标编码

枚举型是指用限制性选择方式对普查对象属性进行表达,根据枚举型指标可选数量决定编码长度,单一视角枚举可选项少于10项的采用1位定长编码,枚举少于100项的采用2位定长编码,以此类推。枚举项数少于10项的,从1开始,按照枚举次序顺序编码,有其他选择的其他编码为9;枚举项数在9-100项之间,从01开始,按照枚举次序顺序编码,有其他选择的,其他编码为99,余此类推。对于枚举维度大于1维的复选枚举项,采用分字段逐一枚举方式表达,不允许将多个视角排列组合后复合枚举。

3.6文字型指标编码

文字型编码只能采用自由文本方式对排查对象属性进行表达,在确有需要时,应限制其文本长度,并遵从《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0)规定。

4结语

水利普查基本工作单元是县级行政区,这就意味着当排查开始时,全国2859个(截止2008年底)县级行政单元要同时开展普查工作,给各自的对象进行编码,支持对水利普查对象的管理和对对象关系的描述,要求水利普查对象编码必须简单,易于操作。本对象编码仅仅限于水利普查工作,简化对象编码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是作者参与水利普查数据处理有关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得到许多同事正反两方面的初步印证,在此对他们给予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参考文献:

行政区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困境;主体功能区;整体性治理

长期以来,区域公共管理作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一直倍受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关注总是与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当前传统区域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无遗,“低效率”、“权威碎片化”、“职能分散化”等等问题的存在把区域公共管理带入举步维艰的困境。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界开始就区域公共管理的新路径进行探索,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整体性治理作为学者们的宠儿有望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的新出路,同时主体功能区概念的提出,又使得整体性治理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

一、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困境

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博弈。利益永远是最佳向心力的来源,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区域政府实现合作,并共同解决区域内公共问题和提供公共产品。但在当地方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时,原处于合作状态的各地方政府会毫不犹豫的偏向属于自己的地方利益,这也就会使区域合作受到破坏乃至破裂。尤其是在“政绩等同GDP”的考核制度下,区域公共利益常常难逃“公地悲剧”的下场。区域公共管理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一般更多体现在长远效益和集体利益上,有着为官一任只关心自己政绩的地方政府行政人员,在这种“大家”和“小我”博弈中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博弈中的地方利益的胜出,直接就导致了区域公共管理过程中区域公共问题的出现和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环境破坏严重且无人治理,区域产业同构化严重等方面,在环境方面,忽视生态的竞相发展衍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搭便车”的心理作用下治理也成为口号,最终区域共有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在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大局意识的重复性建设和雷同性产业布局在区域内肆意繁衍,而最终多因导致区域相同产业间的恶性竞争或因不适合本区具体情况而被迫停止而告终。

(二)区域政府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传统区域政府间的合作一般是通过会晤和协商来就某些区域公共管理事务或公共物品的供给达成一些口头承诺或协议,然这种合作一般多是就具体问题的解决为前提的,且问题解决之后即为终止。这种短期的合作也就多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性药方,且基于区域“共同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博弈,在具体合作进程中,各地方政府都是各有各的调,难以有效地协作解决问题。长期有效的区域政府合作协作机制一般是基于利益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长远利益的存在,政府合作长期有效协作机制也就缺乏原动力。再者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还处在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渡性阶段,距“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职能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扮演一个近乎全能的角色,政府作为中缺乏合作意识。

(三)区域政府合作形成的决议缺乏权力性。当前,我国区域政府合作的决议由地方行政长官联席会议形成的某种协议或口头性承诺,这种决议一般并不具备法律效应,在具体合作的执行中缺乏权威性和约束性,甚至在不愉快的合作的它将只能是一纸空文。且由于区域政府合作没有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一般都没有建立相关的合作机构,即便建立了一些诸如合作执行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在执行合作形成的决议过程中,也将因其自身的临时性和缺乏权利性导致决议的执行难以落实。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新路径―整治性治理

(一)整体性治理的起源。在新公共管理理念风靡世界几十后,20世纪90年,西方世界在对新公共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反思基础上,面对政府改革所面临的“碎片化问题”开始了一轮新的寻求“公共部门协调机制和改革”的运动,开始有人提出“整体性政府”、“网络治理”、“水平化管理”等各种理念。这些理念的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制度化和有效地“跨界合作治理”以解决复杂棘手的公共问题, 增进公共价值。[1]而这个共同之处的根本也就是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在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的基础上,以佩里・希克斯和帕却克登・力维学者们开始提出了整体性治理模式( holistic governance)。[2]希克斯认为, 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理念,它针对的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化的碎片化问题。他还认为,具体到功能上,整体治理针对的是碎片化带来的以下问题:一是转嫁问题,让其他机构来承担代价。二是互相冲突的项目。三是重复,它导致浪费并使服务使用者感到沮丧。四是互相冲突的目标,一些不同的服务目标会导致严重的冲突,五是由于缺乏沟通,不同机构或专业缺乏恰当的干预或干预结果不理想。六是回应需求时各自为政。七是公众无法得到服务,或对得到的服务感到困惑。八是由于没有考虑问题的原因,而是强调可得的或固有的一套专业干预,从而导致服务提供或干预的遗漏或差距。所有这些问题正是治理中的一些协调、合作、整合或整体性运作想解决的。

整体治理除了是应改革需求而生外,它也还是对传统合作理论和整体性思维的一种复兴。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合作理论和整体性思维曾本就是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方法,只不过在一度的公共管理改革中被轻视。此外也还有学者认为整体治理的兴起与数字时代的到来密切相关。学者彭锦鹏认为,政府电子化改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机构单位、不同政府网站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整合。他认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电子化政府,就无法跨越政府的层级鸿沟,也无法将数量庞大的行政机构和单位用电脑连接起来, 以便向民众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二)整体性治理与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模式间的区别。整体性治理是对传统公共管理中公共行政“碎片化”的一种战略性回应,是解决区域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路径,它不同于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模式。这里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主要指传统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传统公共行政里的官僚体制是一种以刚性科层组织为行为主体,以权威和行政命令为协调手段,强调集权且一切以中央利益为前提,自上而下进行决策的制度模式,缺乏灵活性,社会公信力较低。新公共管理主张在公共行政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对公共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它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前提,在公共行政中引入竞争机制,试图以合同和契约的市场组织手段解决公共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也正是这些导致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结果是政府权威弱化,职能分散化、碎片化,公共行政丧失原有的调控、干预和有效获取信息的功能,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机制缺失,最终公共管理低效率、低效益。在对新公共管理改革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整体性治理被提出。整体性治理有效针对新公共管理存在的权威碎片化和分散化,提出“整合”、“协作”“网络化治理”等整体性理念,注重资源和利益相关各方的聚合,并把聚合各方通过稳定的关系构成一定得网络关系,强调网络关系中行为主体的自由裁量权,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前提下通过互动、沟通、协商等方式相互协作,行政聚合效应,达到整体合作大于简单相加的最佳效应。整体性治理在网状管理结构中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优化管理职能,拓宽服务范围, 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自此, 整体性治理实现了跨界合作的最高境界。

对整体性治理与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比较,台湾学者彭锦鹏作做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见表一):

表3-1

资料来源:彭锦鹏:《全观型治理: 理论与制度化策略》 ,《政治科学论丛》 ( 台湾) 2005 年第23 期。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新要求

主体功能区建设意在实现国土空间的重新规划,以空间功能分割为基础,协调空间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使资源和要素在市场环境下得以自由流动和有序共享,最终达到空间整体效率最大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合作的最高境界。而这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能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约束,推进区域公共管理改革,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公共管理新路径有效结合的基础之上。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约束。在学界对行政区划的界定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对行政区的划分;二是指行政区域本身。本文取第二种解释,即行政区域本身,当然这解释也是第一种解释行为的结果。传统行政区划中形成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行政、区域管理理念、区域管理模式、区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都在一定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约束。

行政区经济是指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一种区域经济。其所坚守的必然也就是行政区划内的地方利益,犹如一种“诸侯经济“一般,在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博弈中,行政区经济必然是对区域公共利益采取抵制态度的。而主体功能区最求的区域利益重新调整,实现区域整体效益最大,这也就要求必须打破是传统行政区经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不自觉的约束。

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区域行政突破传统行政区的刚性约束,以区域整体公共利益为价值导向,强化区域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倡导主体功能区行政,实现健康的跨界治理。而我国的传统行政区划行政由于中央的分利放权和地方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行政区的行政一切自然都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方保护主义。这种有着强烈行政区域边界意识的“内向型行政”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消除的障碍之一。

主体功能区建设意在实现跨区域的无缝隙协作及治理,而传统行政区划的管理理念在行政地域观念的约束下,总是以繁荣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基本前提,对于“外溢性”的跨区域公共性问题,一般都有着搭便车的心里,谁都不愿充当解决问题的主力军。也这正是这种管理理念,使得涉及几个或多个行政区划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到妥善处理。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基于不同国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定位,形成一个系统的分工体系。在此分工体系下,不同的区域依据各自的区域条件,发挥本区优势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而传统行政区划的区域管理模式下,出于政绩的比较,很多行政区划内的管理趋同。在发展管理中,不考虑自己身实际情况,跟风进,盲从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最终导致区域发展的失败或低效率。这一冲突也是主体功能区建设所必须克服的。

我国传统行政区划区域管理评价指标简单且无针对性,多是一刀切的做法,不考虑区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过分依赖GDP指标,忽视地域差异和获取GDP数字的代价。在GDP等同政绩的行政管理理念的驱使下,不少地方政府自然也就不顾及GDP的代价了,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不计为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甚至有的行政区划内行政官员为追求在任内的政绩,不惜采取“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而这一切皆源于传统的区域管理评价指标的作用,故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必须重塑新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整体性治理有效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对国土空间以功能分割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发展规划,它需要构建新的区域分工体系。而这种新的区域分工体系需要突破原有的区域行政区划及区域公共管理的约束,这也就一种新的区域治理理念来主导这场公共管理的改革。前文我们已经对整体性治理作为区域公共管理的新路径作了相关的论述,整体性治理所倡导的“整合”、“协调”、“信任”“网络治理”都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很好的契合,尤其是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突破传统行政行政区划弊病的束缚极为重要。故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整体性治理的有效结合,将是我国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