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感类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感类文章

情感类文章范文1

考生阅读抒情类文言文,要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即便一个选段,出题者都是从原文相对独立的部分节选出来的。一些考生为了“省事”,只阅读题目对应的内容,结果抓不住全文的主旨,导致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考生阅读选文时应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理解抒情类文言文的主旨,主要在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抒情类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烈的情感。这类文章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的人物也是虚化的,表达方式也比较复杂,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寓情于景、物、事等,有时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情感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

1.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但都是有缘由的、有基础的,这和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思想、性格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考生在阅读抒情类文言文时,要关注标题以及文中出现的时间、地名、人名、注释等重要信息,联系作者的处境、经历、思想,做到知人论世,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关键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中的情感有的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是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是藏匿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有与之对应的直接或间接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

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传达,但归有光在文中依然有直接的流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时,考生既要把握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中传达出的情感,又要把握作者直接流露出的情感。

3.从文章结构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把握文章的结构是快速、准确阅读文本的捷径。考生阅读抒情类文言文,要注意抓住感情线索。

如《兰亭集序》第一自然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第二自然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三自然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对生死的感念,既而表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但读者只要理清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地体会文意了。

4.从抒情方式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抒情类文言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通篇直抒胸臆的较少,作者往往借助具体的景、物、事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物、事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或描摹细节、以小见大,以达到抒情的目的。间接抒情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借景抒情、因物寄情和以事传情三类。

借景抒情,指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如《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句,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物寄情,指借助对物的描摹,用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志向。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作者通过枇杷树传达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以事传情,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或情景的细致描绘来抒发感情。如《项脊轩志》中“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句,从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传达出母亲的殷殷关切之情,也传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总之,抒情类文言文非常集中地凸显了古人的行为方式,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理想。

考生解答抒情类文言文的试题时,应该强化五种策略。

1.梳理结构,全面把握

考生只有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梳理结构时,应该重点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2.锁定区域,准确筛选

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选项在选文里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应该将选项与选文要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选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全部翻译过来,此时需要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进行准确翻译。

5.综合分析,理清因果

对文意的推理需要综合全文进行分析,要结合主旨看是否混淆概念,尤其注意是否倒置了因果关系,或故意混淆了因果关系。

抒情类文言文阅读题的陷阱多出现在信息筛选题中,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第25题。

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怀。

许多考生在回答这道题时,在A项和B项之间摇摆。对照选文中的“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考生要明确两个问题:“宾客之选”要如何翻译?戴氏堂究竟是谁建的?

A项将“宾客之选”译作“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能够解释得通。B项说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属于对选文“为堂而居之”的曲解。选文中,弘农公“为池”后把池塘送给戴简,而后才“为堂”,所以建造戴氏堂的应该是戴简。这里隐含着省略主语的现象。

情感类文章范文2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育;策略;实施;分析

一、情感教学

众所周知,情感为人类所特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均离不开情感的碰撞。纵观历史发现,如果教学中并未能够进行情感渗透,那么师生关系就难以融洽。从实际角度而言,情感教学是教学中用系统化情感教学模式和语言以及表情等进行教学,缩短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基础性教学目标创建尤为重要,情感目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情感对教学的效能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从教学形式角度加以分析可看出,情感教育其实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力活动的一个过程,若从情感上来研究,此类情感以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为主,无论是哪种情感,教师都要在课堂上去播撒正能量的种子,调节课堂教育状态,融洽师生二者关系,带给学生积极情感,比如欢喜和快乐以及激动等情感,诸如此类,这样一来,会对学生们起到相应强化效能,助推教学实践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教学阶段内,可以有力满足学生诸多需求,包括学生本体认知需求和本体情感需求。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1.教材挖掘、情感渗透

教材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手中的学习武器,是学习源头,与此同时,教材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体现。语文教师要将教学之中所掺杂的情感表露出来,以形象和直观的方式来加以刻画,为学生受用。若想有力达成此类目标,需要教师立足于当下语文教材,将亲身体验情感向学生方位传递,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备受感触。基于上述所言,身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最大限度上分析不同情感因素,对教材内容加以把控,以重难点知识攻坚为主。对于学生人之难点,教师要将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清楚,深入探索写作背景的同事,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学生的生活体验感觉,和课文中角色来对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徜徉文中感受所言、所语,滋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化课堂。

2.氛围营造、用心感触

师生心灵相联且共同探索问题,此时的情感才得以迸发出来,这种情感也是最为丰富有力的,优质教学氛围得以创建。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主导效能体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文章情感,之后在此基础上与教师心灵相通、产生共鸣,教师明白学生内心所想,学生了解教师所说。怎样达成这一点十分重要,教师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做好由浅入深的引导工作,带领学生应用生动语言进行大胆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高中生拥有创造能力十分重要,可将本体置身于课文之中,和主人公对话,以此达成和文章人物、景物之间的共鸣。此时共鸣基础便是要自己敞开心扉,走进文章之中,深度理解事件原委和作者经历以及文章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教师应以引导学生应用诸多手势和语气等,将文章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和学生统一行列,用心灵沟通,拨动学生情感心弦,以情换情,达成情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完美激发。

3.语言共振、情感融入

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信息沟通,主要来源于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师生之间若能出现对教材文本的共振,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愈加的高效和有质量,师生“联盟”师生文本研究,一定要同心协力,寓情于文,以情共振七大好处的嵌入到语言内,深度领悟作者写作真谛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若要实现此类教学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偏袒某一方,细心观察课堂和学生表现,体量和理解学生压力与情感偏差等状况,要在最大限度上利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实施有关世间善恶美丑、是非黑白的情感渗透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引领者,不是统领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科学有效且真实的情感渗透,才能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才算得上高效课堂。

情感类文章范文3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及其不符,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针对此问题,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有助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个性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能够深化学生的文章的感知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1]。以学习《燕子》为例,燕子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燕子的外形与燕子的特性,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出对燕子的喜爱,在讲解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研究燕子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燕子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活动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小组学生讨论燕子的外形特点,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对燕子的情感并阐述理由,请学生选择出本课中最喜欢的话,并有感情的朗读与同学分享。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多媒体上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燕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具有较深的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十分重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措施,通过创设情感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以学习《要下雨了》为例,本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白兔遇到了燕子,小鱼以及蚂蚁知道了要下雨了的消息,通过燕子低飞,小鱼露头,蚂蚁搬家等现象体现出了要下雨的可能性,为小学生阐明了生活中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授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教师在讲授这节课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感教育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在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中主要有四个动物,兔子,燕子,小鱼,蚂蚁,教师可以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这四个角色,以情景剧的方式情景再现,将文章中的内容演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实现情感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强师生交流

加强师生交流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师生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发展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师生交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3-4]。以学习《幸福是什么》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找出文章中医生,农民,劳动者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幸福是什么,如学生取得好成绩,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并鼓励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可以放假出去玩就是幸福,妈妈爸爸可以多陪陪我就是幸福,有零花钱买喜欢的玩具就是幸福,有喜欢吃的零食就是幸福,考试考个好成绩就是幸福等等,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应给予鼓励或表示赞同,给予小学生信心,肯定,如此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以文章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答案,不能对小学生与课文表达不符的答案进行否定,小学生年纪较小,无法思考到伟大的事业,巨大的贡献等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的事情,教师不能依据文章内容规范学生的答案,需要通过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幸福是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情,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情感教育。

情感类文章范文4

情感缺失 灵动课堂 畅言心声 真实经历 精心改编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可多年的习作教学,让我发现由于疏于表达,学生的很多情感都被尘封了。因此,除了平常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多练习、多设计、多修改外,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开放而灵动的课堂,让学生把尘封的情感尽情流露出来,就能收获很多真情文章。

一、巧设“畅言心声”式课堂,畅抒真情实感类文章

“畅言心声”类习作课,类似于访谈节目,要事先设计好一些贴近学生心理的话题。如吐露“我的心声”,流露“我的希望”,坦诚“自己的观点”,说说“我们的节日”……因为取材生活,表现身边人、事,能让学生以最真实的心态直面自己,尽情展示自己的真性情。

教学人教版四下年级《学习园地二》,碰巧在“三八”节前夕。习作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写下“最爱的女性长辈”称谓,然后示范讲述了最真的事——外婆步行十里路为外孙送饭菜的事。真情的表述,感染了学生。我趁机让学生也回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情往事,并要求用三言两语简要地记叙下来。教室里只听得见学生“沙沙”的动笔声了。

笔停,学生一个一个讲完真情故事后,我煽情了:“是呀,孩子们,长辈曾这样为我们付出过:从你们呱呱落地开始,你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你们的成长浸润了父母、亲人和老师多大的心血啊!”

然后,我让孩子不要吝啬他们的语言,对自己所爱的人说上一两句感激的话。

本堂课,我通过“讲述最真的事,表达最深的情,献给最爱的人”三个环节,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对亲人进行最深情的倾诉:“××,我想对您说!”

习作如我预料,叙事生动,感情真挚。文中一幕幕深情往事:大雨天,外婆给“我”送伞,自己却淋湿了;妈妈全心全意照顾病中的自己,自己累倒了;妈妈蹬着自行车驮我回家,路上,下大雨了,她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遮风挡雨;妈妈的手指上切了一刀,流了很多血,可她还是坚持给全家人做好饭菜……

在这堂课里,一件件尘封的往事被记起,一个个难忘的镜头被定格,点点滴滴真情在流淌……孩子们,谁说你们没有感情?

二、播放“真实经历”场景,追忆尘封岁月类文章

有人说,社会山寨货太多,学生也太会模仿:依样画葫芦似的“葫芦文”;东摘西抄的“拼凑文”;假人假事的“造假文”;全文照抄的“移植文”……千奇百怪的文章,无所不有。

但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设置真实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其所见、所闻、所思自然也就真实生动了。

罗列一下,让学生写真实经历的文章,不外乎写人、叙事,如《 的××》(××可以是我、你、他以及所有人);《我的经历》(这个“我”也可以是任何人,经历也可以是任何事)。只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定能写得娓娓生动。

但要注意选材,写购物经历,可让学生写《去新华书店买书》,会更贴近他们的生活。看,学生写道:

“来书店看书的孩子可真多:有的靠着书柜站着在看;有的席地而坐;有的似乎已经看累了,趴在地上看;还有的像我,在挑挑拣拣,到底选哪本练习做起来不累点。唉,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要辛苦了!”

一位学生写好朋友:“要说‘赛夜莺’(六年级课本中有一只夜莺,而他比夜莺更会叫,故得名。)最害怕什么?一个字——跑。他是我班有名的‘乌龟爬’。”

体育达标进行50米×8检测,这下可愁坏了他。只见他紧张得隔几分钟就上一次厕所。谁叫他的学号是1号呢?果然不出他自己所料:才跑到第3圈,就已累得气喘吁吁,头重脚轻了。老师不放心,让我在旁边陪着他。跑步的他竟然还没我走得快”。

看学生把生活场景写得活灵活现。教师的诀窍一:写贴近生活的实例;二是模拟场景(可借助多媒体,也可用小品、相声、交流等方式)。在真实的再现中,学生的记忆复苏了,往事又历历在目了。真情实感自然也就会在文中细细流淌了。

三、演绎“游戏活动”类实况,经营快乐幸福类文章

游戏、活动类习作可以说是学生最拿手的。哪怕最不会写文章的学生,参与活动后,也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大堆。而且写游戏类习作的最大好处,是能让学生在心灵的愉悦中快速完成习作,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好感。当然,教师还是要适当进行指导:引导观察表演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其心理;指导写出活动的氛围,包括台下观众集体或个别的反应;还要写好整个场面以及活动中的个别现象。

精彩的体育课也是好题材:“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自己报名当领跑员,严铮居然自告奋勇去报名了,可把我们笑得人仰马翻。谁都知道,严铮那企鹅样的身子,才跑几步就会气喘吁吁了,他还总是半道上就绕近路跑了。可今天——却见他像脱疆了的野马似的飞奔而去……”

写比赛的,当然会更精彩。情趣盎然的活动课堂,又怎会写不出精彩纷呈的文章!

四、牵动“情感迁移”线索,营造酸甜苦辣式文章

“情感迁移”最重要的要让学生设定一个倾诉对象,可以是玩具、文具、金鱼、星星、月亮……只要有“诉说心事,表达真情”的媒介,学生的情感会特别容易抒发。

于是,月亮、星星们知道了孩子们的一个个麻烦:《早起的烦恼》、《作业的烦恼》、《分数的烦恼》、《被叫外号的烦恼》;《丑女生的烦恼》、《“技”不如人的烦恼》;也有爸爸爱小搞搞,妈妈生气得不得了,家里每天充满了火药味,导致《“战争”的烦恼》……

这些烦恼因有了倾诉对象,真正成了“美丽的烦恼”!

一则内心情感的片断:

“随着五奶奶的过世,栀子树缺少了精心呵护,枝叶枯萎了,终于没能活过来。但它依然种在了我的心中:那样鲜活美丽,那样清香宜人。其中开得最美的那朵花,就是五奶奶的笑脸。”物我浑然一体,意境极美了!

而那些《奥运会畅响曲》、《汶川悲情》、《刘翔,别让我们失望》等更可以写成类文章的典范。

五、精心“改编故事”环节,催生奇思妙想类文章

改编故事可分成三类:一是想象类,众所周知的《龟免第n次赛跑》,《南郭先生后续》等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二是体裁改编:古诗变散文、变词、变电影剧本,记叙文变小古文等。经典的《清明》改词、改小令、改散文、改电影剧本当然要让学生接触,其中成语朝三暮四改成古文也值得一提:

养猴人只得改口:晨食四颗,暮喂三粒。众猴听之,皆手舞足蹈,以为抗议有效。孰不知都只吃七粒?

谓人之聪慧!

情感类文章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67-0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情感朗读,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能帮助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加顺利地开展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中更有语文味。

一、把握文章情感基调,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一点的情感基调。如果在朗读时把握住情感基调,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感情朗读的“窍门”了,就能把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再现出来,从而与作者产生的感情共鸣。不同题材的文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以下两点。

1.抒情类的文章可读得欢唱明快,语调高昂明亮,速度可以稍快,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类文章。

2.记叙文就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确定,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状况的文章朗读时语气要低沉,并且语速要放慢。如《小珊迪》、《凡卡》等文章;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文章要读得兴高采烈,语调明快、活泼,如《大海的歌》、《花潮》等。有的文章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对表现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句子要读得低沉,甚至略带沉痛;而对描写卖火柴小女孩心中幻想的句子就要读得高昂明快些。让听者感觉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二、开展阅读探究活动,在品读中感悟情感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大量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在优美的言辞中表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在朗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让自己的思想品质、到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入的开展阅读探究,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只要语文教师引导的到位,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心地去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感悟与情感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挑山工》一文时,就反复地朗读其中挑山工们所说的话,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再来联系全文,进一步探究游人们空手而行,却不如挑重担而行的挑山工,这样就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学生们再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就会思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如何走自己的路。这篇课文给学生一个人生启示,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笃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从事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三、创设情感朗读情境,促使产生情感共鸣

有感情地朗读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才能读出文本的情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充分展示课文中的情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与作品中所描绘的情境拉近。很多课文中描绘的情景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但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课文《》、《海上日出》等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就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视频播放小雨点分别落入时的不同声音,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这种声音的存在;也可以让欣赏多媒体配乐朗读,进一步想象雨点下落的情景,为情感共鸣做一个铺垫。朗读情境的创设,让朗读的气氛得到了渲染。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的共鸣。

四、运用比较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就是全文的“文眼”。但它本身可能不带有感情的色彩,学生较难把握它的情感。这样,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分析句子,把握好句子中重音、停顿等地方。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朗读中要突出“横”、“远”、“近”、“高”、“低”等字,这样,就能体会到作者观察得仔细,表达的到位;学生掌握了句子中的停顿与重读的地方,就能从朗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任何一个句子,读法不同、语气不同,表达出来的感情也不同。教学中可以采用师生对比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感悟教师的朗读技巧,从而更好地把课文读好。例如:在朗读《珍贵的教科书》时,学生往往会读得很平淡。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把前三段读得轻些,最后几个段落读得重些,这样读能突出地表现出在四个没有中最困难的还是没有书。在师生交流讨论后,再把多媒体中的视频朗读播放一遍给学生借鉴,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炮火纷飞的战争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这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情,需要顽强毅力与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读者用心灵去拥抱文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能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并从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情思;在朗朗的诵读中,感受作品语言的节奏与韵味。所以,让朗读中渗入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就会亮点纷呈,语文教学就会被学生真正所接受。

总之,优美的言辞中表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在朗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让自己的思想品质、到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入的开展阅读探究,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只要语文教师引导的到位,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心地去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耿红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2,(28).

情感类文章范文6

【关键词】情感 引入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08-01

一 指定目标,广泛摘抄

有效的情感引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对于优秀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选取并摘抄,才能让学生们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们选择推荐有必要了解与涉猎的文章,学生知识面与阅读量有限,对于怎样的书籍是真正有教育意义并且有含金量的,学生并不容易清晰辨识,这时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其指引作用。对于指定怎样的书目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1)书籍的难度与深度应符合学生的知识层面;(2)书籍要较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3)所指定的书目中应当含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这样,这些书目才能很好地为情感引入教学提供文本参考,发挥它们的作用与价值。

指定目标后,就需要学生来将它们落实到位,认真品读这些优秀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摘抄好的语句与段落的习惯。学生们会选择摘抄的内容都是能真正触动他们的,这些语句中含有很多的情感体验,要么是他们觉得描写的很精彩的部分,要么就是那些打动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情感共鸣。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在阅读时首先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巩固,这些好的语句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很有帮助。这些带有深刻情感体验的句子也是教师在展开情感引入教学时可供利用的良好素材,为教师的教学做良好铺垫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这些文章的魅力。

二 烘托气氛,诱感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饱含深刻情感的文章或段落,想要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意蕴,需要教师们营造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出自名家的名篇,这些素材是很好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笔下的景色、人物或事件,很多文章有很深的内涵,也有很深的情感,然而想要让学生能真正领会到作者当时的心绪与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不仅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烘托出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有必要。如果是较为悲情的文章,那么课堂气氛也需要相应配合,烘托好的课堂气氛只是前提,诱发学生情感则是目的。在合适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才能真正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多朗读相关的语句或段落,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与体会,谈谈自己对于文字背后的情感的认识,能很好地诱发出学生的情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仅有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更能传递出经过思考后个人真实的感受。

三 精心设计,自然导入

在进行情感引入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情感得到更好的传递,然而在传递情感时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自然的导入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方法。

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程往往更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情感引入教学也一样适用。很多很好的情感教学内容教师如果能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能收到来自学生的回应。对于教学形式,课前教师可以做相应的设计,很多感彩鲜明的文章,如果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可能对于学生感知文章效果并不好,如果文章中正好有多个角色并且角色的对话丰富,这时,采取分角色朗读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这首先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在要求学生有情感地朗读对话的过程中,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引入教学法是一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内容及思想的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们制订阅读目标,推荐好的书让学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摘抄好的语句与段落的习惯。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对于相应的文章需要营造与文章思想感情契合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情感。同时,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程往往更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情感引入教学其实也一样适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革新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情感的引入要自然,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对于情感的体会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才能真正达到情感引入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滕建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J].文理导航(上旬),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