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悖论 缘起
一、有效教学概述
要想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就必须要先理解什么是“教学”与“有效”。广义上的“教学”,就是泛指师生间的教与学活动,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从狭义层面来看,教学是指老师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活动,也就是指老师引起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所谓“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有效果和有效率。有效性是指某一活动能够达成或实现预期的某种结果与目的。综上,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的且又合乎规律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有效果
教学效果,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老师的教学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它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发展作为考察重点。所谓有效果就是指通过老师的一段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与发生的变化。因此,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尺。看教学活动有没有效果,很多时候并不是看老师在活动中是否认真,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其是否有收获知识与能力。所以,有效教学也可以表达为有效果的教学。
2.教学有效益
教学有效益,就是指教学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产生的活动价值以及所实现的教学目标等。也就是说,教学效益所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与目标是否符合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求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而且还要能够促进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有效益不仅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且其所达到的目标还要能够促进社会与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才能切实促进教学的发展。
3.教学有效率
效率,就是指在单位的时间内做完的工作任务的量。由此可见,效率与时间概念息息相关,而且效率还与投入的精力与努力有关。教学效率也不例外。教学有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活动投入下,所带来的教学产出。有效教学是在确保收获良好教学结果与效益的同时,又花费最低的活动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产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当前有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如何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成为很多老师普遍思考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缘起
1.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开始出现,为部分教育工作者所知悉。其后经过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熏陶和影响过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有效教学的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频繁见于国外各类英语教育杂志与文献中,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教学是艺术”这一教学观的主导地位,开始被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让人们慢慢意识到,其实教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等到20世纪的90年代,社会不断发展,西方的很多先进教学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并且对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产生了较大冲击。有效教学理念就是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教学思想之一。当时恰好是我国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有效教学一传入,就以其优势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于学校教育中。随着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有效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逐u兴盛起来。
2.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与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当前形势与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其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与方向,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3.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程改革是复杂的社会文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们从实践角度去分析教学活动时,就很容易发现文化因素是引起和推动当前新课程改革浪潮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深入地理解文化,就很难理解新课程改革开展的原因与目的,从而就很难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有效地贯穿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始终,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只有文化和理念得到改变,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产生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有效教学的悖论
1.有效教学的反面不完全成立
从有效教学的定义中可知,其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与能力,是否得到了成长与发展。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体系中,其反面为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与发展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这种说法看似无可厚非,但经过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它并不完全成立。教学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很多时候,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而且学生的能力发展并不是马上就能看出来的,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若干年后再来评价这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常常会走入结果导向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发展。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对接 模式
一、针对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围绕校企合作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应尽快摸索一条一体化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形成“定向培训、企业冠名”“校企对接、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学校“企业冠名、定向培养”的学生已占在校生的52%。通过冠名,企业提前介入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参与并监管教学,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和储备了人力资源,也使企业岗位需求细化到课堂中,实现了校企‘零对接’;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为就业和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就业质量,实现了校企双赢、深度合作。
笔者学校借鉴广州、江浙等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引入了“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为满足企业“工学兼顾”的培训需求,把课堂搬进了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做了各种“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训模式。校企双制组织教学,实现校企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体系、共创工学一体、共组教师队伍、共建学习环境、共搭管理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共评学生能力。
在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师资选配等方面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企业和职工尝到了甜头,达到了企业、学员、学校三满意,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
二、针对岗位特点,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方式
技工院校应主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变”,跟着企业调整升级而“变”,围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而“变”,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宗旨,以技能为本位,以实训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了校企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
依据企业需求,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工学一体化”原则,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此原则改造扩建的工位满负荷运转,实践技能课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60%。规范“模块化”“一体化”教学,聘请企业界及相关部门专家组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沟通经济、科技发展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等信息,制订更为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确定更符合企业岗位特点的专业理论课和一体化课程能力层级模块,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反馈调整机制。
现代企业需要的员工,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技工院校可以尝试开设心理辅导、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社交礼仪、艺术欣赏等课程。借鉴任务驱动法、行动引导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培训、逐级引导、全员参与等活动,保证了教学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的。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
将学校建成“准企业”。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车间,并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建立学习工作站,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训练技能。
走校企合作之路,通过合作共建在企业内单独设立了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校外)工学工作站。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教学,让学生既学习技术,又锻炼职业技能。
三、着眼综合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机制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4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5
元宵节别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英文译为Lantern Festival。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习俗元宵节猜灯谜
舞狮子:“舞狮子”又称“狮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舞狮子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耍龙灯,载歌载舞的节日氛围,流传于很多地方。
元宵节耍龙灯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6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