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悖论 缘起

一、有效教学概述

要想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就必须要先理解什么是“教学”与“有效”。广义上的“教学”,就是泛指师生间的教与学活动,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从狭义层面来看,教学是指老师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活动,也就是指老师引起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所谓“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有效果和有效率。有效性是指某一活动能够达成或实现预期的某种结果与目的。综上,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的且又合乎规律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有效果

教学效果,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老师的教学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它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发展作为考察重点。所谓有效果就是指通过老师的一段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与发生的变化。因此,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尺。看教学活动有没有效果,很多时候并不是看老师在活动中是否认真,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其是否有收获知识与能力。所以,有效教学也可以表达为有效果的教学。

2.教学有效益

教学有效益,就是指教学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产生的活动价值以及所实现的教学目标等。也就是说,教学效益所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与目标是否符合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求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而且还要能够促进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有效益不仅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且其所达到的目标还要能够促进社会与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才能切实促进教学的发展。

3.教学有效率

效率,就是指在单位的时间内做完的工作任务的量。由此可见,效率与时间概念息息相关,而且效率还与投入的精力与努力有关。教学效率也不例外。教学有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活动投入下,所带来的教学产出。有效教学是在确保收获良好教学结果与效益的同时,又花费最低的活动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产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当前有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如何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成为很多老师普遍思考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缘起

1.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开始出现,为部分教育工作者所知悉。其后经过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熏陶和影响过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有效教学的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频繁见于国外各类英语教育杂志与文献中,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教学是艺术”这一教学观的主导地位,开始被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让人们慢慢意识到,其实教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等到20世纪的90年代,社会不断发展,西方的很多先进教学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并且对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产生了较大冲击。有效教学理念就是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教学思想之一。当时恰好是我国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有效教学一传入,就以其优势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于学校教育中。随着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有效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逐u兴盛起来。

2.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与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当前形势与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其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与方向,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3.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程改革是复杂的社会文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们从实践角度去分析教学活动时,就很容易发现文化因素是引起和推动当前新课程改革浪潮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深入地理解文化,就很难理解新课程改革开展的原因与目的,从而就很难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有效地贯穿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始终,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只有文化和理念得到改变,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产生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有效教学的悖论

1.有效教学的反面不完全成立

从有效教学的定义中可知,其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与能力,是否得到了成长与发展。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体系中,其反面为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与发展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这种说法看似无可厚非,但经过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它并不完全成立。教学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很多时候,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而且学生的能力发展并不是马上就能看出来的,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若干年后再来评价这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常常会走入结果导向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发展。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3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校企文化 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学校管理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中职学校要想永远富有职业教育的顽强生命力,必须坚持走市场路线,自觉地与行业、企业对接,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融合的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中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职校必须积极引进企业文化教育理念,只有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化元素,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对接,让学生在校时就受到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最终适应企业需求,实现毕业生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职业教育要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除了在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零距离”外,还要有价值理念的“零距离”,让学生就业后很快认同和接受所在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中职学校如何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我在此谈谈看法。

一、在理论教学中注入校企文化的理念

1.灌输企业文化元素,培养职业素养。

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竞争,重视业绩,强调速度和灵活,是一种责任文化。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在教学情境中,同学关系角色转变为同事关系,有助于其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技术、训练技能,还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2.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组织教师走向企业,在开放的状态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料,整理教学素材或编写讲义,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企业文化的发展成果,内容新颖。课程内容应立足企业本位,通过真实的例子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更多地选取和设计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个案,把这些实例当作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增长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整合的职业素质,对于文化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例外。完善教学团队建设,每学期组织研讨活动,挖掘企业文化内涵,研究教师知识内容,构建相对完整的专业文化知识体系。

3.围绕企业用人标准,调整课程设置。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设置,课程与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和引入企业实践需求的价值取向,把企业文化内化为学校的教育资源。针对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整合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养成课程,对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调整和合并,推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拓宽知识面,增添与岗位群能力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知识。在课程建设中将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技能培训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于一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渗透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教师要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

二、在实训教学中强化校企文化的内涵

1.灌输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企业的理念、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并用企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和考核学生,为即将到来的实习或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基础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单项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进行实训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立言、立身、立行、立志,牢固树立“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管理理念,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和经济意识。技能提高操作训练,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标,大力开展以赛促学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理念―实践―理论”的认知过程,进而掌握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达到和接近中级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理论、企业的精神、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原则,发展战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企业内在的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突出企业文化环境氛围。

实训课课堂衔接车间、连接市场,创设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企业文化鲜明、专业特色浓厚,师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从而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实训的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生产管理规定、岗位职责、操作标准等,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实训场所布置突出企业文化,综合运用标语、图板、产品、学生作品等形式宣扬企业精神。在实训过程中实施企业程序化管理,教室、车间、企业三点一线,学生将按照企业项目小组的功能进行分工轮换角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联合企业开发实训项目。

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开展以单元项目、真实项目为情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及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将职场定位和企业用人标准作为实训教学设计的指导方向。开展企业化项目实践教学,实用工具操作、流程化作业、团队协同、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等多个角度,通过项目实战训练、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积累项目实施经验,真实体验项目角色,全面提高职场竞争力,将学生打造成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实训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实训项目、管理形式、实训质量、评估体系都来源于企业,实训的效果和质量要到企业中去检验。聘请专家、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指导学生实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职业素质。

三、在学校管理中彰显校企文化的融合

学校教学管理引入企业管理的精髓,通过吸纳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与管理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从课堂扩展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培养出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目标要求。

企业文化引入教学管理,包括对学校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以及设施设备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开设新专业进行市场调查,汲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专业设置匹配产业结构,专业技术凸显行业技术,核心课程体现岗位技能。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感受、熟悉和认同真实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在课程设置上,基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将企业文化、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

在教学管理中,借鉴企业管理方法,规范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制定科学性、合理性教学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指标体系、工作流程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为教学工作指明改进方向。课程教学环境与企业车间接近,引入企业员工岗位手册,让学生先熟悉岗位工作操作流程,懂得一些基本的原理。全员参与,学校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推动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定期选派教职员工到优秀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的同时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在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上可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考核,模仿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易于学生所接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效率意识。

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校引入企业文化是大势所趋,职校课程应该体现企业文化,承载企业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达到校企文化的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职业素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刚.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8.

[2]俞国良等.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4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5

元宵节别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英文译为Lantern Festival。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习俗元宵节猜灯谜

舞狮子:“舞狮子”又称“狮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舞狮子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耍龙灯,载歌载舞的节日氛围,流传于很多地方。

元宵节耍龙灯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的起源范文6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上一篇小姨的秘密

下一篇情感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