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皮革产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皮革产品范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长期的规划,皮革业在轻工行业中已成为支柱产业,为外汇收入的增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稳固地确立了世界皮革大国的地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皮革产品的检测,提升我国皮革行业的整体水平,在产品检测上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我国皮革行业产品检测的现状及问题
皮革行业是一个涵盖内容非常广、上下游行业关联度高、产业相关性强的行业。建国以来,为了发展经济、富民兴农,满足市场需求,我国一贯鼓励皮革工业的发展。1952年我国皮革总产量仅330万张,到了改革开放起始的1978年也不过2600万张,但是到了2006年竟猛增到2亿多张。中国皮革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
伴随着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必然对产品检测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皮革行业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但是目前皮革行业检测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皮革行业检测标准粗线化
皮革行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的统称,其内容涉及到许多细化行业和部门,既有一些与皮革有关的文体行业也包括了一些相关的与之配套的行业。因此在相应的皮革行业检测标准上也应具有针对性、具体性,不能以一种粗线化的行业检测标准笼而概之,造成在具体行业检测行为中,以一概全,无细化,甚至无依照。
2.未能与国际检测标准相适应
目前,我国皮革行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外贸出口稳步增长,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但是外贸摩擦频发,以欧盟为代表,对我国皮面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秘鲁、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国也分别对我国制鞋业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在俄罗斯发生中国鞋被扣、西班牙发生火烧中国鞋等事件。这些贸易摩擦与我国皮革行业检测标准未能与国际检测标准相适应有着莫大关系。
3.皮革产品检测行为中的主观性太重
皮革产品检测一方面在制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到科学性、严谨性、具体量化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在实际检测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打造一支有责任心、负责心、高素质的产品检测人才,避免因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行业检测行为结果失真,对于整体皮革行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和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我国皮革产品检测发展方向
1.注重环保性
强调“环境无害技术”(ESTs)的清洁生产,是未来整个皮革行业的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行业,都注重皮革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以及公民健康,如欧盟和北美已强制执行严格的皮革产业污染限制标准。伴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海外买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生态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一些国家的买家或贸易商,往往将这些要求和订单同时下达给制造商。由于我国皮革业的许多外销产品都是承OEM(贴牌)订单,必须注意海外贸易商提出的特殊要求。中国皮革业在未来能否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能否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还要解决其生产过程中和最终的污染问题。因此,及时了解欧美消费者的需求及贸易商的策略,据此调整和完善我国皮革行业检测标准,才能有助于国内皮革业通过环境管理从产品设计、生产到消费过程,全方位实施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的探索实践。
2.注重国际性
随着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在那些原来不重视这些标准的国家内逐步得到推行,国际皮革业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欧盟国家正考虑采取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如个别国家要求所有的进口皮革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应符合其国内的相关法规,对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收取环境补贴或附加税、或进行环境倾销调查,指定市场准入规则对影响环境或人体安全的产品,予以限制或禁止进口,以及通过立法限制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通常所采用的手段则包括实施环境关税。有的国家已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EMS与环境标志,作为进口商品市场准入技术标准予以采用,规定进入本国市场的产品,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这些情况的出现就要求我国在皮革行业产品检测标准制定上必须与国际相关检测未准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皮革行业国际化的要求,才能促进我国皮革行业未来的大发展。
3.注重科技性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越来越快,中国皮革产品的出口数量也迅速增加,然而,随之而起的欧盟三大技术性壁垒:EACH法规、EUP指令、PFOS禁令,已分别于2007年6月1日、2007年8月、2008年4月全面正式实施,由此技术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中国皮革企业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提高皮革生产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皮革产品,另一方面要在皮革产品检测中加大科技含量,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科学的产品检测标准,推动我国皮革行业的长足发展。如:HCT虹彩检测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图像检测技术等。
三、结论
皮革产品的检测关系到整体皮革行业的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只有注重皮革产品检测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努力与国际相通的检测规格相衔接,加强检测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才能实现我国皮革行业的健康、良好、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翁以;《浅谈皮革检测仪器的研究》[J];中国皮革;2009-02.
皮革产品范文2
从2月初以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续检出9批不合格进口水产品,其中7批水产品中检出汞含量超标。
据了解,这7批汞含量超标的水产品,包括从澳大利亚进境的鳕蟹5批、皇帝蟹1批,从印度尼西亚进境的金枪鱼1批。上述货物已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销毁处理。
汞在自然界中属于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食物中的汞含量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为造成的汞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一个人如果长期食用被汞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慢性汞中毒,出现体力、记忆力减退,头昏、情绪波动、睡眠减少、多梦等症状。为此,我国对食品中的汞限量设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
皮革产品范文3
[关键词]约束条件;关联产品;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34
1前言
经济订货批量是当前国内外企业常用的货物订购方式,也被称为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特别适用于处理“不允许缺货”“整批间隔进货”的存储问题,进而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若企业在订货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那么必将能够实现“储存成本+订货成本”的最小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无疑能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订货过程中,购货方购买货物数量的不同会导致商品的单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量差价异”的特点较为明显,本文以差别定价约束条件为例,就约束条件下多个关联产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进行研究。
2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假设
21成本的分类与界定
①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货物在存储时所出现的毁损费、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利息等,单位时间内存货需求量用R来表示,单位存货在单位时间内的储存成本用C1来表示。②购货成本。购货成本是指在订购商品或者原材料过程中所出现的成本,订货数量用Q来表示,货物单价用K来表示,K(Q)表示货物单价,C2表示人员采购费、手续费等与购货次数无关、与购货数量有关的成本,那么自然可以看出,C2+K(Q)为总购货成本。③缺货成本。缺货成本用C3来表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货物量与存货量不匹配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皮革产品范文4
一、国内外皮革行业适用标准的差异性
(一)理化性能指标差异
在产品的理化性标准方面,国外比较重视摩擦色牢度、耐水斑点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折牢度、卫生和安全性能等,但标准中不体现感官要求。而中国的产品标准中感官要求与理化性能指标一样,同样列在标准中,重视的是常规理化指标,如抗张、撕裂、伸长、摩擦色牢度、pH 值等要求。以服装用皮革中国标QB/T 1872―2004和国际标准ISO/FDIS 14931:2003Leather ― Guide to the selection of leather for apparel (excluding furs)为例,部分具体指标差异如表1所示。
(二)化学指标限量差异
皮革殊化学指标限量主要是指可能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偶氮染料、五氯苯酚、六价铬、甲醛等化学物质的含量限制,综观国内外现行皮革标准,其间的差异体现在:(1)偶氮染料。欧盟、法国限量规定为30mg/kg,而土耳其则规定不准使用偶氮染料,中国限量为30mg/kg;(2)五氯苯酚。法国规定其含量限定在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为5mg/kg,与皮肤直接接触为0.5mg/kg,而中国没有做细的规定,只规定其含量限定为5mg/kg;(3)六价铬。德国规定不得在皮革制品中检测出,而中国则限量为5mg/kg;(4)甲醛。法国规定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为400mg/kg,直接接触为200mg/kg, 荷兰则规定为120 mg/kg,如果实际值高于1500ppm 必须标示出,日本根据情况不同要求从20-300mg/kg 不等,其中对小于24个月的婴幼儿不高于20 mg/kg,中国规定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为150mg/kg,直接接触为75mg/kg。
(三)标准类型的差异
在涉及产品的安全、卫生性能要求方面,国外通常以法规、指令的形式体现,施行标准主要是试验方法标准;而中国主要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体现对产品的具体要求,较少使用专项法规形式加以限制,标准体系中产品标准占有相当数量和比重。如欧盟对皮革制品相关标准就颁布了各项指令和法规,其中有2002/231/EC指令、2002/61/EEC 号指令以及REACH法规,而中国涉及皮革制品相关标准主要体现为产品标准,主要有:服装用皮革、鞋面用皮革、手套革、鞋底用皮革、鞋里用皮革、家具用皮革、贴膜皮革,而这些标准都是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体现,较少以法规、指令形式加以限制。
二、我国皮革制品出口屡屡受阻于标准差异
我国皮革及皮革制品的出口遭遇非关税贸易措施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因标准壁垒出口受阻的情况比较多。2005年广东对欧盟出口的皮革手套和皮革服装降幅分别达69.1%和61.2%,因皮革服装的环保及化学染料成分不达标而被取消订单的案例层出不穷,标准正在成为一些国家保护自身利益、制约我国皮革及制品出口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近年皮革制品受标准壁垒案例如表2所示。
近几年来,欧盟和美国不断提高皮制鞋类的进口环保要求。欧盟有关鞋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限制主要来源于欧盟76/769/EEC指令,此外,还对鞋类实行绿色生态标签制度,并出台2002/231/EC指令。2002 年9 月11 日欧盟正式颁布了2002/61/EEC 号指令,禁止使用有害偶氮染料及销售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而在2004年德国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四种含苯酚的化学物质的限量规定,分别为: ①壬基苯酚,NP<1000 mg/kg;②乙氧壬基苯酚,NPES<1000 mg/kg;③辛基苯酚,OP<100 mg/kg;④乙氧辛基苯酚,OPES<1000 mg/kg。2003年1月,欧盟颁布指令2003/03/EC,规定禁止在皮革制品上使用“蓝色染料”,并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含“蓝色染料”的皮革及其制品。而美国则要求进口鞋类必须符合《消费产品安全法》(CPSA),这些法规的相继颁布可能带动其它国家的效仿,这就势必对我国皮革制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鞋类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低,部分产品及生产过程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这也成为我国皮革制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标准差异对我国皮革及其制品出口的影响
(一)出口增长受到限制
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皮革生产国,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标准差异的存在势必影响我国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除香港市场外,欧盟是我国皮革及其制品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但由于欧盟继2002年9月11日正式实施皮革制品中禁止使用某些偶氮染料禁令之后,又在2003年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6月正式实施这一法规,我国皮革及其制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将可能出现缩减。据广东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1至5月,其对欧盟出口的皮革手套和皮革服装降幅就分别高达69.1%和61.2%,其主要原因是皮革服装的环保及化学染料成分不符合欧盟标准。另外,2007年我国皮革服装出口3418万件,12.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2%和21%,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下降的第五年。
(二)出口成本增加
标准差异必将增加皮革及其制品出口企业的跨越成本,其中包括:①为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出口企业必须采购价格更高的原材料及先进设备(如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增加一次性初始生产成本;②将迫使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改进、技术改造、改善环保水平及劳动条件,由此引发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③因标准差异引起的昂贵的检验检测费用、认证费及相关信息搜索费用、争端解决费用等都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如欧盟于2003 年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简称REACH 法规),已在2007年6月正式实施,其中就涉及到皮革产品中使用的特殊化学物质含量限定,这就将增加中国皮革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使企业出口成本增加。
(三)增加出口风险
首先,标准差异增加了贸易方之间摩擦的可能性。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凭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借环保、安全、健康之名实行单方面的贸易制裁,以过高过严的各种标准限制我国商品进入其市场,由于对环境标准规定和理解的不一致而引发的贸易摩擦也正在逐渐增加。其次,增加了交易风险。标准约束降低了出口商进入新市场的动力,同时也会干扰进口商的合理预期,从而使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
四、皮革及其制品出口企业应对标准差异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参与皮革行业标准化工作
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聚焦于标准,标准化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寻求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和手段。国内企业应在进一步熟知、借鉴和采纳国际先进标准的同时,在国内行业协会的组织下,依据我国皮革及其制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地位,加强与国际标准化机构及重点目标市场国家的标准磋商,协调由标准差异引发的矛盾。
(二)开发清洁制造技术
标准差异中涉及到许多与环保方面的标准,拥有合理外衣的“绿色要求”对我国皮革及其制品出口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开发清洁技术并使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是国内企业主要的努力方向。从国内外现行的标准差异来看,污染预防、减少有使用量是推行皮革及其制品清洁化生产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
中国已是世界公认的皮革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产品也出口到五大洲。但在国际市场上,诸如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鞋类产品始终没有摘掉“低档货”的帽子,许多国家借口设置各种技术标准,使中国皮革类鞋产品的出口频频受阻。因此,以技术研发为支撑、以凝练品牌为根本、以品牌营销为渠道,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也是国内皮革企业应对标准差异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于义.再论皮革贸易绿色壁垒与破壁[J].工艺技术, 2005,(6).
[2]陆瑞强.国内外生态皮革标志[J].中国皮革,2004,(13).
[3]潘青.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2).
皮革产品范文5
尴尬之余,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拿什么宣扬天然皮革的特点、捍卫天然皮革的地位,并挖掘天然皮革及其制品的潜在价值?
目前,国际上诸多行业同仁正在为此积极奔走和呼吁,有人提出要像当初保护“香槟(Champagne)”一样保护“皮革(leather)”,也有人提出,要统一推行“天然皮革(Leather naturally)”的概念。确实,高举“保护天然皮革”的大旗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所有的行业同仁行动起来。
而在我国,中国皮革协会在国家行政国立总局正式注册的证明商标“真皮标志”,已经成为一面旗帜,肩负着彰显天然皮革优良特点、捍卫天然皮革地位的历史责任,走在这股保护天然皮革的大潮的最前列。
皮革的天然特性是其他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
近年来,皮革制品需求倍增,合成革及其他代用材料也得到快速发展,比如合成革超细纤维在品种、质量以及性能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跟皮革相比,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然而,其本质特性与天然皮革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天然皮革的珍贵性
加工皮革用的原材料是动物的皮张,而动物养殖是与人类日常生活需求,如吃肉、喝牛奶等密切相关的,因此动物皮张属于可再生天然资源产品。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虽然从长远看,动物皮张的供应是源源不断,但在一个时间点上,地球上动物数量是有限的,同时皮革对原料皮质量是有较高要求的,质量差的原料皮是不能加工成皮革的,这也决定了原料皮供应的有限性。
国际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表明,能加工皮革的原料皮近五年来一直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全球的牛羊皮革产量约为18亿平方米,加工成皮革制品的数量是有限的。在全球生产的鞋子中,只有约1/5是真皮制作的。因此,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说,穿皮革制品已经和配戴金银首饰心理一样,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提高消费者的形象。
天然皮革的舒适性
天然皮革最大的特性是由胶原纤维,也就是动物胶原蛋白加工而来,而人的皮肤也是胶原蛋白,这两者的天然特性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皮革是制造人类穿着物中最舒适的原材料之一,是任何化学纤维难以比拟的。
另一方面,利用胶原纤维天然编制结构的特点,皮革经加工后具有特殊的透气性和吸湿排湿性,正是这种宝贵的吸湿排湿性和透气性使得真皮鞋类和服装穿着更加舒适和卫生。
再者,真皮具有特定的回弹滞后性,这种独特的力学性能使皮衣、皮鞋穿着舒适贴体,对身体没有压迫感,这也是皮衣和合成材料服装,皮鞋和胶鞋、塑料鞋穿着感觉不同的原因。
天然皮革的环保性
皮革的环保性能不仅体现在穿着卫生性能上,更体现在其加工过程,皮革是对畜牧业养殖业的副产品―生皮进行加工再利用,变为时尚精美的皮革制品,它不仅提升了生皮的附加值,而且避免了生皮的浪费以及因腐烂变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符合循环经济,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制革是有污染的,但其产生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一方面污水处理技术是成熟的,另一方面,随着制革现代化的进程,清洁化制革工艺的研究已日臻成熟,新工艺、新设备更是层出不穷。
“真皮标志”是天然皮革优良特性最好的宣扬和保护
正是由于天然皮革的这些不可替代的宝贵特性,合成革等代用材料才以与皮革特性接近为荣,于是市场上假冒的皮革制品便层出不穷,对天然皮革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天然皮革及其制品的优良性能的认知。为了便于让消费者识别“天然皮革”,购买到真正的皮革产品,享受“天然皮革”的优良性能,“真皮标志”便应运而生,并随后推出“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对成品革增加了生态环保的概念,从产业链上游做好环境保护以实现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真皮标志”的使命就是体现“天然皮革”的宝贵特性,同时也是对“天然皮革”免于其他代用材料伤害的最大保护。
“真皮标志”意味着“环保、诚信、品质、时尚”
“真皮标志”意味着“环保、诚信、品质、时尚”,是优秀皮革产品的群体证明和体现。“真皮标志”是优良皮革和毛皮制品的证明商标。自“真皮标志”注册伊始,中国皮革协会就严格按照《真皮标志章程》、《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产品规范》等管理文件每年对真皮标志和生态皮革企业进行年度检查和质量抽检,每三年进行资格重新确认,如企业出现不合格现象,责令其定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将取消真皮标志使用资格,以保证真皮标志产品的品质和诚信,以及真皮标志队伍的优秀性。
天然皮革永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满足时尚需求的重要元素。为此,真皮标志产品还被赋予环保和时尚的内涵。真皮标志要求企业积极采用更环保的原材料,要求企业积极创新。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真皮标志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知名设计师甚至国际设计公司合作,不断加强与国际交流,积极融入世界市场,提高了我国皮革制品的国际认知度。
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真皮标志越来越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一批真皮标志企业百丽、康奈、奥康、金猴、富贵鸟、木林森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广泛认可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行业领先品牌。迄今,我国已有400余家优秀企业获得了真皮标志使用资格(含生态皮革)。
“真皮标志”标牌是天然皮革制品的身份证
有资格配挂真皮标志的皮鞋、皮衣等皮革制品,均是用天然头层皮革制作的优质精品。为了便于消费者认知,真皮标志的概念被物化于一张带有防伪标识的标牌――真皮标志标牌上,这张小小的标牌无疑是明示天然皮革制造的身份证。在中文版真皮标志标牌的基础上,中国皮革协会于2007年1月又推出了“真皮标志”英文版标牌,助力中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更加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皮革协会也加快了真皮标志在国际范围内注册的进程,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真皮标志企业群体整体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真皮标志已经在16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国际注册工作。
皮革产品范文6
多年来,我国皮革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一方面旺盛的内部需求带动了皮革服装制造工厂的兴起,另一方面国际化大生产分工的覆盖也促使皮革服装生产制造的快速扩张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皮革服装行业的产业表现来看,早已形成产销两旺的市场格局,并且成为了我国轻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轻工业出口大户,在国内企业长期的拼搏之下也形成了一大批中国驰名品牌。不过皮革服装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行业,并且属于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许多皮革服装企业都是从传统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业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市场导向行为,行业准入门槛低下以及市场供给不足都刺激了行业的盲目发展与重复建设。我国皮革服装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市场饱和导致利润低下以及创新能力欠缺致使国际竞争能力尚显不足,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物质文明逐渐丰富,消费者对于皮革服装的品质与外观要求也逐步提高,皮革服装所代表的审美品位、经济地位、身份等附加信息也开始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决策。皮革服装行业是一个朝阳工业,在未来,要想站住皮革服装市场的“大头”,那么就必须从这个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上去创新,达到“积跬步,越沧海”的效果。
一、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轻工业中,皮革服装行业在轻工业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产业规模,或是社会产值比重,其都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以目前的产业格局来看,我国皮革服装行业的发展仍然是走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粗狂式发展道路,并且地区之间的分布形成了一定的集群化趋向,行业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其自有的特点。
(一)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的新特点
我国皮革服装制品从以前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实用价值,已逐步过渡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阶段,这种消费需求除皮革服装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包括其对消费者的心理所产生的满足作用。因而,当前我国皮革服装行业逐步形成了如下两个特点:
1.产品元素多元化。当前,我国皮革服装在原料、商品设计、样式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也更加时尚化、个性化和舒适化、功能化,产品添加元素也更加丰富。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心理消费需求,也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生产布局集群化。在我国的皮革服装市场布局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行业十分繁荣,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业务多以出口为主,而内陆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点、线、面的综合生产规模。从目前总的分布来看,主要形成了以下格局:
(1)长三角洲地区(江浙地区):长三角洲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轻纺制品的重要生产地,在现代皮革服装生产格局中,其也占据着相当巨大的比重,尤其是海宁皮革城生产基地,生产和销售均为全国第一,以及皮草名镇崇福毛皮生产基地;(2)华北地区(河北地区):作为亚洲最大的羊皮制造基地,皮革服装行业历史悠久,始于殷商,盛于明清,生产规模庞大,仅次于海宁,被誉为“中国皮革皮衣之都”,以及裘皮之都肃宁毛皮生产基地;(3)东北地区(辽宁地区):佟二堡经济特区,具有政策以及区位、气候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形成了较大的皮革服装制品集散区域,被命名为“中国皮装裘皮产业基地”;(4)山东地区:山东地区的皮革服装制造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淄博、文登、烟台等地,都拥有大型的服装集散市场;(5)西南地区(四川成都地区):成都地区作为重要的皮革、衣料生产基地,其皮革服装制造业也相当繁荣。
(二)我国皮革服装行业所遭遇的瓶颈
就我国皮革服装行业整体而言,今天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一个临界点,要么继续成为发达国家的代工厂,占据成品制造行业的生产基地;要么被东南亚、中南美、印度等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或地区取代,丧失制造基地的地位;要么努力发展创新皮革服装各个环节的工艺,将行业上中下游都牢牢掌控,成为市场的主导。而目前,我国皮革服装行业也遭遇到了一些瓶颈:
(1)产品创新开发力不强,附加值较低;(2)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个性化不突出;(3)行业品牌效应较差,商标名称日趋西化;(4)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人力资源、运输成本等都开始不断地上升,反之,由于国内同行竞争压力的陡增以及服装大企业挤占市场份额,致使企业利润不断压缩:(5)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内皮革服装出口集中地区主要为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大型皮革服装集散地,一级出口地区过于集中,利润难以扩大;(6)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皮革服装行业的原材料制造具有较大的环境污染,而目前许多地区对于皮革制造环境污染的治理十分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也不足,加上人们日趋增强的环保观念,致使行业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这些瓶颈严重制约着国内皮革服装行业在未来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生存能力,要摆脱这些不利的局面,我们也只能通过走创新之路的方式来转变行业发展模式,如此方能促进产业链的继续繁荣发展。
二、皮革服装的创新措施
中国皮革服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优势在于原材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产业链完善等方面,而在产业核心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国际营销、知识产权等高端领域却完全处于弱势。因此,我们的创新必须从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设计、管理、监督、营销策略以及品牌战略等方面来进行。
1.引进国际化管理理念,以全球化视角来管理企业。皮革服装的国际化竞争,说到底仍是占据市场主要地位的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要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升级。我国国内皮革服装企业大多受到社会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于企业建设以及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等的认识不足,并且其管理者眼光多局限于国内市场或者少量的利润,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因而,在推动皮革服装行业创新之时,一定要“固其根本”,从长远角度来考量,以全球化视角来管理企业。例如,浙江海宁卡森集团,其为亚洲最大的皮革生产企业,其企业无论是从企业部门设置、管理理念或是企业文化方面来看,都已形成了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并使得其在制革制衣道路上领先于国内其他同行。
2.紧跟时代潮流,找准消费者心理预期,从而创新皮革服装设计。皮革服装产品的创新过程中,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具有新意的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紧跟当前的时代潮流以及流行风向,从款式、布料到颜色、搭配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要准确定位消费群体,并按照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进行多元化的产品端设计,使得产品要“靓眼”、“实用”、“符合消费群体的身份年龄定位”。
3.实施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开发多渠道的销售通道。从目前的交易市场来看,大宗贸易仍然是以现场订单为主,其单件利润一般较低。而随着电子商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小型皮革服装企业完全可以开发电子平台的贸易渠道。除了当前最为流行的网上交易以外,企业还可以发起诸如“电子交易会”、“博览会”“团购会”等等形式的营销方式,并且可以利用数据库营销的渠道去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流传度,如微博营销、会员卡营销、邮箱营销等等。
4.实施积极的品牌养成战略,注重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品牌是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武器”,我国皮革服装企业与国际同行的主要差距就在于品牌的知名度方面,这也是导致两者价格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国许多制造企业成为欧美品牌的代工厂,中国制造却没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实施一整套的品牌养成计划,将自身的品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同时注意保护品牌的合法权益,不断开拓、争创国际名牌,并采取多元化品牌经营策略把品牌打出去,如品牌共享战略、分散品牌战略、贴牌战略等。另外,企业还要十分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除品牌权益以外,还包括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外观、样式、功能等,并尽可能已授权的方式进行合作,以进一步推广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技术,以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
5.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国内皮革服装企业为降低企业成本可以将企业开设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区,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丰富的优势进行生产,从而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利润来源。另外,企业还需要改变产销一体的经营方式,只注重专业的领域,将其他方面交予更为专业的企业机构,如此,才能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