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韩愈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韩愈的诗范文1
关键词:韩愈;科场试作;儒家思想;接受
韩愈,中唐时期最著名的文人之一,在其一生坎坷的仕途及多样的文学创作中一直坚守着儒家的道统思想,而他的为政理念更是与儒家的道统思想密不可分。这一特征最早可追溯到他的科场试作中。
韩愈于贞元二年(786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贞元八年(792年)始中进士。(P28)贞元十二年(796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间,韩愈曾两度辗转地方节度使(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并在其属下担任“节度推官”。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的才华得到当时京兆尹李实的赏识,他的仕途才开始有所转机,历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其间还有几次被贬经历。虽然一生仕途坎坷,但韩愈一直坚持着儒家以孔孟为正统的道统思想,坚持树儒排佛、老的立场。他的坚定立场在其科场试作中便已有所展现。
贞元八年(792年),进士科考试由时礼部侍郎陆贽主司,试《明水赋》、《御沟新柳诗》。这一年韩愈与欧阳詹、李绛等共二十三人中第,一时间名声斐然。韩愈的诗作现已逸散,其所作的《明水赋》现收于《韩愈文集》中。《明水赋》源出“明水”一词。“明水”,是指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出于《周礼・秋官・司@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之明斋明烛共明水。”朱右曾校译:“明水,元酒,取阴阳之洁气也。”《周礼》是关于“礼”的儒家经典,而该赋以“明水”为题、“玄化无宰,至精感通”八字为韵,其对儒家礼法的推崇态度十分明显。
韩愈在该篇赋作中开头便道出礼法的重点:“古者圣人之制,祭祀也;必主忠敬,崇吉蠲。”[2]强调了礼法中祭祀之礼对君主社稷的重要作用。接下来讲述了“明水”之名的由来:“月实水精,故求其本也。明为君德,因取以名焉。”[3]在阐述司@氏的传说后,韩文机智发问:“明德惟馨,玄功不宰;于以表诚洁,于以戒荒怠。苟失其道,杀牛之祭何为?如得其宜,明水之荐斯在?”[4]“不引而自致,不行而善至。……将以赞于阴德,配夫阳燧。”[5]作者在发问之后,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行“不行之善”、“以赞于阴德”无形中扣合了儒家“仁礼”“德治”的政治主张。赋的末尾,作者以“鹤鸣在阴之理不谬,虎啸于谷之义可崇。足以验圣贤之无党,知天地之至公。窃比大羹之遗味,幸希荐于庙中。”[6]几句作结,气势磅礴,也充分表明了自己对儒家之礼法、祭祀制度的积极响应与美好希冀。由此可见,韩愈作品中的儒学色彩在其始中进士第的科举文章中便已足够浓厚。
贞元九年(793年),博学宏词科试以《颜子不贰过论》为题,韩愈参加考试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颜子不贰过论》是一道关于孔门弟子“贰过”的讨论,题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7]考试原题为:“论曰:登孔氏之门者众矣,三千之徒,四科之目,孰非由圣人之道,为君子之儒者乎?其于过行过言,亦云鲜矣。而夫子举不贰过,惟颜氏之子,其何故哉?请试论之。”[8]我们不难发现,这道试题从立题层面上便已凸显了主考官对儒学圣人学说的观照。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对“过”进行了重新定义:“所谓过者,非谓发于行、彰于言,人皆谓之过而后为过也,生于其心则为过矣。”[9]这明显不同于常人“发于行、彰于言”的言行之过,而将其拔高到“生于其心”的始萌状态之“过”,他发挥了《中庸》“圣人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至德”的基本定义,阐发了圣人诚明至善、中道无过的道德本性,指出:“自诚明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无过者也;自明诚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不勉则不中,不思则不得,不贰过者也。”[10]这是对孔子圣人理论的发展。“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11]是该篇文章不可多得的好句,由《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引申而来,但较孟子语更为具体、更具原则性,尤其是“不以隐约易其心”,明确指责了那些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韩愈对于儒家经典不是一种从众或钻营的心态,而是在充分信仰的基础上有他个人的理解与操守的。
贞元十年(794年),博学宏词科以《学生代斋郎议》为题,要求考生讨论是否应该以太学生为斋郎的议题,考题较前两题更具实操性,这是唐代科举在刘思立的谏言下做出的科举改制的一些尝试。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言辞更加犀利、态度更明确,论述也更为严谨。开篇作者先分析了斋郎和太学生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认为斋郎“奉宗庙社稷之小事,任力之小者也”,太学生“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德与艺之大者也”[12],两者各有分工和侧重,而不应让太学生在祭祀庆典活动中充当搬运祭品、祭器斋郎的角色。接下来,作者详细分析了二者角色移易的不良影响:一是不合乎儒家伦理道德,“以德艺举之,而以力役之,是使君子而服小人之事,且非国家崇儒劝学、诱人为善之道”[13];二则于斋郎、学生之道均有所妨碍,“学生之教加少,学生之道益贬;而斋郎之实犹在,斋郎之名苟无也”。因此,文末最后得出结论“议罢斋郎而以学生荐享,盖亦不得其理矣”[14]。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层推进,说服力很强。
由后世观之,纵然韩愈的一“论”一“议”两篇文章文采斐然,论证严谨,他亦免不了吏部试三次不中的遭遇。但是,即便一生仕途坎坷,韩愈一直坚守在儒家道统继承人的立场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微,藩镇割据。韩愈与柳宗元开始写作古文,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思想复古、文学复古,以期通过恢复儒家的道来重新树立儒家伦理秩序,维护唐王朝的封建等级秩序,这在当时是不被时人所理解的,正如李汉《昌黎先生集序》中说:“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将释迦牟尼佛佛骨迎入了宫中供养三日,举国若狂,甚有百姓烧指灼背而供养者。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撰文《谏迎佛骨表》对唐宪宗加以劝阻,后触怒龙威,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坚持树儒排佛,置自身政治前途于不顾,堪称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殉道精神楷模。
小结
韩愈,作为自诩儒家道统继承人的中唐文人,终其一生都践行着他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他的科场试作是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展现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作品。贞元八年中进士第时作的《明水赋》,表现出他对儒家之礼法、祭祀制度的坚持与守护。贞元九年、贞元十年的《颜子不贰过论》、《学生代斋郎议》凸显了他在为政期间对儒家传统行为规范的恪守。而他在接下来的仕途中推崇古文、谏阻迎佛骨等都是以树立儒学正统地位并辅助政治建设为目的的。因此,韩愈是用一生去坚守儒学道统思想的儒士,科场试作仅是他对儒家思想接受的一个开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吕大防等撰,徐敏霞校辑.韩愈年谱[Z].中华书局,1991.
[2] [3][4][5][6](唐)韩愈.韩愈文集・外集(卷1)[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7] 王世祥.唐代进士科诗赋试停复的文化内涵[J].郑州大学学报,2015(1).
韩愈的诗范文2
制订有效方案
历史剧社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结合历史必修课的德育目标,在材料选择、排练彩排、演出活动和阶段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方案设定时,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在社员的选择和培训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德育工作渐入佳境。精炼德育内容历史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集体研究,精心提炼,在选材上充分兼顾到各个德育点,从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侧面设计内容和活动方案,将德育的诸多要素逐层分解,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国、爱党、民族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文明礼仪、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健康人格等,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物或事件中找到切入点。几年来,陆续创编20多个历史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选材广泛,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兴趣点,德育点突出,能力培养要素突出。这些作品在阶段总结表演中,其良好的德育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并最终成为德育的受益者,剧社也日益成熟。
内化德育目标
在剧社的排练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材料的收集整理、排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个环节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选材放手发动群众,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剧本的创编者和改编者。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可贵的是,很多社员积极阅读中外名著,自己动手改编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德育内涵的优秀剧本。有的教师还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手段,走出网络误区,既开拓了视野,又使德育目标更加生动具体化。排练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加强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大家共同探讨,认真讨论和揣摩角色。戏份多的学生克服困难熟背台词,而戏份少的学生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一丝不苟地对待。在《红岩》剧组,有一名男学生扮演伙夫,他在全局没有一句台词,而且扮相肮脏,但他在每次的排练中都认真候场,并不辞辛苦地为其他演员周到服务,比如装卸道具、拉幕、切换场景、帮助其他演员更换衣服、为同学买盒饭等。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有演员,大家更加努力排练,剧组上下呈现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气氛。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每一次汇报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彩排筹备演出是最艰苦的过程。剧社不向学校要一分钱,所有的道具和服装都由社员自己动手制作,群策群力,用最低廉的成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学前专业的学生用包装礼物用的废旧彩纸和树枝制作皇冠和头饰,用窗帘和被单制作龙袍和灰姑娘的纱裙,用废纸盒制作水桶、昭君用的铜镜,用碎纸屑制作漫天飘舞的塞外飞雪,用毛线头制作屈原的长髯,等等,才思敏捷,创意无限。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在劳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社员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节俭的人生道理,很多社员由此改变了以前的诸多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德育内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汇演对于每一期的历史剧社的活动,都会形成规模,在学期结束之际,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演出。在每一次的阶段汇演中,都锤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每一期吸纳加入到历史剧社的新成员,大多数都没有舞台表演经历和经验,而且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排练和演出中,经常容易表现出紧张、忘词等现象。对此,形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经过不断的训练,他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自如地驾驭角色,并在舞台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不仅在活动课实践中成为德育的受益者,更能够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成为德育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韩愈的诗范文3
[关键词]汉语成语;化学知识;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1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79-02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概括性描述,创造出一种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成语,它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化学知识,渗透着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精辟的总结。
一、自然肥料常识在成语中的体现
(一)刀耕火耨
火耕水耨,原指一种古老的耕种方法。裴《史记集解》引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稻与草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古代山区农民播种前,常先砍去树木,焚烧野草,用灰作为肥料,除了供给土壤钾、磷等多种元素外,还可降低土壤酸性,但他们却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草木灰能使庄稼长得更好。刀耕火耨这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是一种科学种田方法,是古代农民对自然肥料不自觉的应用。
(二)腐草为萤
古人有腐烂的草转化为萤火虫的说法,认为萤火虫是草腐烂之后生成的。其实是萤火虫的卵产在水边的腐草上,以致让人们误认为腐草为萤了。然而腐烂的杂草、蒿杆等物掺入土壤而成的腐草土含有丰富、持久的营养成分,是优质盆栽植物的肥料。古人的腐草为萤之说,确是一个美丽而又浪漫的神话。千百年来,人们给萤火虫微弱的亮光赋予了传奇的色彩,使它们的美丽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三)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却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纯洁的品格和高洁的人格。那么莲花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原来莲叶的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而且莲花的表面结构非常细致,细致到纳米级别的尺寸,使得表面不沾水,所以,灰尘或泥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故不能藏垢纳污;而且莲可以通过自身不断新陈代谢,把污泥变成营养丰富的物质。对于美丽的莲花,它脚下卑贱的污泥是使它大放异彩、茁壮成长的无价之宝,弥足珍贵,也使人们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二、水火在成语中的应用
(一)钻木取火
火是物质燃烧所表现出的一种化学现象,是物质发生激烈氧化而质变的一种化学反应。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利用摩擦所产生的高温生火是一项最原始的技术发明。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实现的。即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来。《太平御览》卷78引《礼含文嘉》说:“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人类支配了火,为实现一系列化学变化提供了条件,也为制陶、冶铜、炼铁等创造了条件。
(二)水火不相容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木柴、纸张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来说,用水扑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水本身不燃烧,且可以隔绝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从而使火熄灭。但水火不相容是有条件的,像汽油、化学溶剂等引起的火灾,就不能用水扑救,因水的比重大于一般化学溶剂,使之漂浮在水面上,燃烧仍能继续,这时只能使用沙子、化学灭火器等灭火了。“投泥泼水愈光明”不但水火相容,而且是“水助火威”。
(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杜弼《檄梁文》云:“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救火,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水之所以能灭火,一是因为水有冷却作用:水遇到高温的燃烧物质后汽化为水蒸气,而水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水喷射到燃烧物质的表面上,就能使燃烧物质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二是有窒息作用:水与火焰接触后,水滴转化为水蒸气,体积急剧增大,而水蒸气能稀释可燃气体和助燃的空气在燃烧区内的浓度,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有30%(体积)以上的水蒸气,燃烧就会停止;三是有乳化作用:水滴与重质油品相遇,在油的表面形成一层乳化层,可降低油气蒸发速度,迫使燃烧停止。
(四)杯水车薪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如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有个典故是说,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口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救火。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着的柴车泼去,但丝毫不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灰烬。一杯水,微乎其微,既不能使一车着火的薪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又不能使柴与空气隔绝,因此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灭火的原理源于燃烧的条件:一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空气),三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五)当风秉烛
当在微风中划燃火柴时,人们的习惯动作是用手护住火苗,怕被风吹灭。如果当风秉烛,后果将会怎样呢?物质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刮风、吹风或鼓风,使氧气流量增加,燃烧会更充分,若是炉火会越烧越旺,真所谓风助火威,但若是烛焰一吹就熄灭了。原来小火缺少的并不是氧气,大风刮来,反而带走了热量,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烛火熄灭。
(六)徙薪曲突
徙薪曲突的原意是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为预防火灾。因人们已深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亦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蕴涵着预防重于补救的朴素思想。
在汉语中,以燃烧和灭火为题材的成语包含了百姓的生活经验,寄寓了古代朴素的化学思想。这些成语本身也被赋予超过其本身含义的文化价值,充满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
三、成语中的金属冶炼信息
(一)点石成金(点铁成金)
传说仙人用手一指就可以使石或铁变成金子,方士称能用丹珠将铁点化成金子。《五灯会元》卷7灵照禅师“还丹一粒,点铁成金”。历代都有一些梦想点石成金的人,将“五金八石”加入炼丹鼎中,通过采用加热、蒸馏、升华等过程,使低贱的金属点化为黄金,但最终除了得到一些合金,色如金而无金性的“伪金”,几乎一无所获。
(二)趁热打铁、百炼成钢
趁热打铁已是我们的日常用语,如对刚学习过的内容及时复习,就是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把握,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趁热打铁。原意是指将铁加热近铁的熔点时,铁的硬度变小,便于锻打加工。如果等铁变冷了再来加工,就很难收到效果了。比喻事情发展到接近成熟的阶段,一鼓作气干下去。炼钢是在高温下使生铁的含碳量降低到0.04%~2.3%的冶炼过程。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但取粗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一煅一轻,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锤打烧红的生铁时,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转变为钢,也就是所谓的“百炼成钢”。
(三)火树银花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悬灯于树的景象。柳亚子先生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诗句,指灯火辉煌。而在今天,火树银花比喻灯光烟火绚丽。焰火,俗称烟花,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即化学上讲的焰色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纯鉴,甄继祥等编订.汉语成语词典[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韩愈的诗范文4
今天,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汉字的字谜。“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不一会儿,老师满面春风地来了。
“这节课,我们来组织有关汉字的活动,谁准备了字谜?”老师和蔼地说。 “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请张侦威同学发言。” “同学们,有眼看不见,有心记不住。请问这是什么字?”张侦威同学问道。
同 学们沉思了一会儿。“我知道!”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是死亡的亡!”“为什么?”同学们疑惑不解。“有眼看不见,不就是盲字吗?有心记不住,不就是忘字吗?‘盲’字和‘忘’字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亡’字!”“太有趣了!”同学们感叹道。
汉字真是神奇、有趣!说起汉字,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砍柴时用力过猛,不小心甩掉斧子伤了旁人。伤者到衙门告状。那个人慌了,忙写了一份说明情况。内中写道:某日砍柴时用力过猛,用(甩)斧子伤人。“官府一看就定那人 的罪名了。
由此看来,每个汉字,多一笔,少一划,含义完全不同。若是在经济合同里,真是一字千金,写错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趣妙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
韩愈的诗范文5
含有事的成语有:
一事无成、郑重其事、若无其事、煞有介事、不省人事、无事生非、无济于事、少不更事、便宜行事、意气用事、息事宁人、无所事事、实事求是、终身大事、置身事外、事出有因、例行公事、事无巨细、分内之事、就事论事。
(来源:文章屋网 )
韩愈的诗范文6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唐诗;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95—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益提高,汉语成为又一门世界热门语言。很多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在丰富的中国文化中,诗词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产物。诗词不仅是精美语言的载体,更是了解文化的有效手段。说到诗词,不得不提唐诗,唐朝是诗歌的盛世,唐诗在这一盛世中的出现更是达到了诗歌中的顶峰。唐诗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之中。透过唐诗以形象思维形式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可以直接捕捉到中国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社会群体心理意识和精神风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极其讲究技巧和策略,诗难译,古诗更为难译,因为诗所描写的是实在景象,但所引发的联想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境美。唐诗尤为如此。这就要求在翻译中,有所译有所不译。既要译出诗的本身,又要译出诗的感情。不能只求“译的对”,更要力争“译的好”。在教学翻译中,我们可以注重某些指示性代词的讲解,以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唐诗的领悟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诗是讲不完的,只有在学习中交给学习者关键有效的方法,才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快。还有,教学翻译中,要注重情感的翻译,很多诗词翻译后的标点符号也与原文不一致,这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所以,在诗词学习中,不能单一的学习诗本身,更要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下面,我就从这两点具体谈谈对外教学中的唐诗翻译。
二、唐诗翻译策略
(一)我们谈谈诗词中不能直译的词,这些词如果直译就会给学习者带来困惑,而且这些词并不少见。它们通常都是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下面,我们先以一首诗为例:
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此诗中,萧娘和柳叶都是古代女子的代称,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起初接触时,可能不容易理解。而在教学中需要把这层意思讲出来。先看一下,英语译文:
To one in Yangzhou
Your bashful face could hardly bear the weight of tears;
Your long,long brows would easily feel sorrow nears.
Of all the moonlit nights on earth when people part,
Two—thirds shed sad light on Yangzhou with broken heart.
This poet regrets his parting from his lover in Yangzhou so much that he feels the moon heart—broken to see them part,and thus the place is beautified by their parting.
通过中英文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古诗的翻译很多时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更为了方便理解,更倾向于意译。“脸薄”译为“bashful face”不仅表达了,诗的本意,也更易于理解。而“萧娘,柳叶”都通过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一个女子的神态。
在教学中,如果讲出“萧娘”一词是古代女子的统称,那么在李昌邺的《三乡诗》中“红粉萧娘手自题”也就便于理解。类似这样的人物指代词还有很多,例如:萧郎,刘郎,谢娘等词。如果给予系统的说明和讲解,那再碰上此类问题,就不攻自破了。无论是崔郊《赠婢》中的“萧郎”,还是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中的“刘郎”就很容易被理解。
除了人物的指代,唐诗中也有很多关于节日的诗。
无论是高适的除夕,韩愈的中秋,苏味道的元宵,杜牧的清明,还是王维的重阳,杜甫的白露,孟云卿的寒食,刘禹锡的端午。这些在讲述诗本身的同时,也应该简明的讲述一下,节日的意义和渊源。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黄巢的《》。
待到秋月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处“九月八”断不可译为“8th of september”,因为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而在古代,重阳节有赏菊,喝酒的习俗。这里又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来对照一下译文来看:
The Chrysanthemum
When autumn comes,the Mountain—climbing Day is nign;
My flower blows when other blooms come to an end.
In battle array its fragrance rises sky—high,
The capital with its golden armor will blend.
The poet speaks as if he were the lord of chrysanthemums in golden armor.The Mountain—climbing Day is the ninth day of ninth mooon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九月八”译为“Mountain—climbing Day”,因为在中国,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开后基本上百花凋零。满眼的透出冲天的香气,整个长安城像是充满着穿着黄金盔甲的士兵。
诗词学习中,要比单纯的汉语学习难得多。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其次,对于某些指代词要学会举一反三。同时我们在介绍时要少而精,等以后学的多了,再慢慢地补充丰富。不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没完,对于中国学生能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做法对于外国学生却可能会造成一头雾水。
(二)唐诗的情感翻译。在诗词教学的翻译中,要注意诗词本身及翻译后的情感。诗歌本身就有歌怀咏志的作用,所以,在唐诗翻译中,很多陈述句会译为感叹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诗本身的意思,更容易让人理解诗的基调。在英汉互译中,其实标点符号很容易被忽略。对于标点符号的应用,应该严格遵守同时灵活使用。
下面,我们以杜甫的《江村》The Riverside Village为例:
清江一曲抱村流,See the clear river wind by the village and flow!
长夏江村事事幽。We pass the long summer by riverside with ease.
自去自来梁上燕,The swallows freely come in and freely out go.
相亲相近水中鸥。The gulls on water snuggle each other as they please.
老妻画纸为棋局,My wife draws lines on paper to make a chessboard;
稚子敲针作钓钩。My son bends a needle into a fishing book.
但有故人供禄米,Ill,I need only medicine I can afford.
微躯此外更何求?What else do I want for myself in my humble book?
This peom desicribes the thatched hall built in 760 and the leisurely life of the poet.
通过诗的第一句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文的逗号,在翻译成英文后,变成了感叹号。这主要是由词语包含的意思和句式类型决定的。很多时候,诗歌在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时,往往通过一些词表现出来,可是翻译后的,有些词就被淡化或者替换,注重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便于外国学习者更加清晰的明白唐诗的感彩。在“老妻画纸为棋局”这句中,翻译后,把原文的逗号换成了分号。分号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中就相当于一个柔和的句号,它不仅表达此句的意思表达完整,同时也揭示与下面的句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标点的使用,可以使外国学生在学习唐诗的时候更加方便掌握唐诗的节奏,使唐诗更易于诵读,在体现意义美的同时,也可感受音律的美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点都会有所改动,翻译是讲究“信,达,雅”的,忠实于原文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大部分的标点还是遵照原文。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这些小标点的改动。通过这些“小”的变化,可以发现“大”的学问。我们从小处着手,慢慢延伸,便可看见大地方面。以小见大,也是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这样的细小但却重要的问题,在唐诗翻译中屡见不鲜,在此仅举一例,但是学习,还要如上文所说的,要学会“举一反三”。配合正确的方法,事半功倍。汉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总结
随着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显得尤其的重要,其别要说到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翻译。本文通过对唐诗翻译技巧和策略的探讨,阐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在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翻译过程中,要把汉语言中的文化寓意准确翻译出来并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