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范文1

0世纪到21世纪初,既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同时又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得人类物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二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费,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与失衡;长是人lJ大爆炸。20世纪全世界人l翻两番,达到了60亿,并且目前仍以每年92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人日增长的)_硅力,使地球不堪重负。从上可以看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人「l、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如何以满足当代人消费需要为中心,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新的消费方式就必须推厂普及开来。这种新的消费方式就是“生态消费”‘卜态消费的基本内涵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思想意识基础上,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话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使服务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生态消费和绿色消费这两个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应有所不同。绿色消费是种以“绿色、自然、和i铃、健康”为宗旨的消费,但这种消费更多地考虑如何满足f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使之“和i皆、健康’.血’}几态消费在强调‘绿色、自然、和谐、健康’.消费的同时,史多考虑不危及满足后代人的消费需要笔占i入为.‘l态消费的外延更)’一泛一此,它包含绿色消费所包括的内齐绿色消费是’1态消费外延的一部分或占址终jit本部分:

二、倡导和推广生态消费的意义

(一)‘欠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J一持续发展作为‘种最新的发展观和发联战略提出以后,已得到人们)、一泛的关沮:和认同所谓“川一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坚持代际公正一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前者是指本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的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后者是指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及其需求的满足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的实质是资源在代内和代际之间配置的公正或公平,它要求人类的行为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消费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倡导和推广生态消费,就是为了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二是生产成果的利用和社会财富的消耗。前者属于生产范畴,后者属于消费范畴。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来看,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又反作川于生产。消费决定着生产的[J的,牛产的规模、结构和方式必须和消费的规模、结构和方式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消费需求导向是社会生产的指示器和航标灯。生态消费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一种科学全新的消费方式。如果这种消费方式能在全社会普及推广,它必将反作用于生产。生态消费需求的社会力量,将会极大地推动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间的各种限制减少,国际经贸活动空间扩大。这样,国际生态消费浪潮将对我l习产生玉大影响:方面,生态消费品将会顺利进气我国llJ场,将给生产企业和国内市场带来更大的竞,Ji更长力;另一方l6i,国际生态消费意识将会在中国迅速传播,促使中国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促使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转变。上述影响必然会推动和弓}导我国产生结构的调整。在国际竞争的于长力下,那些物耗大、能耗高、性能差,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将会淘汰,那些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将会被严格禁止。日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适应了适应加人WTO的新形势,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必须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倡导和推广生态消费,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传统的发展观和消费观片面强调发展速度,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不顾生态与社会危险,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日标。为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日标,竭力刺激消费,于是不合理的消费就迅速膨胀。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生产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一系列公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倡导和推厂’生态消费,首先可以推动环保产业和生态消费品的生产。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且最终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利于国民的身心健康。其次,倡导和推广生态消费利于实现文明消费、无害消费,尽可能使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对自然界产生危害,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乎生物圈良性循环,使人类的居住和_L作环境得到保护和美化。随着人们消费文明化程度的提高,消费陋习将得到克服,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也会相应提高和升华,从而使人们自身素质更加完善,这就会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三、推广普及生态消费的途径措施

生态问题范文2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一切都是属于自然界的,人类生活在环境中,并且和环境共同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而人比动物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就是因为人依靠更广阔的无机界。

2、环境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着自然界,马克思主张依靠实践来实现环境和人相适应。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自然生产力是不需要代价就可以获得,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就已经存在的东西;社会生产力是由人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能力或劳动产品。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包括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的双重影响。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理论中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的例子,以及“阿尔卑斯山意大利人”的例子都是因为破坏了森林等植被,使得原本富庶的耕地或平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一体的,所以必须重视二者的和谐发展。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社会环境的问题就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盲目的不合理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后期的恶性结果。一旦生态危机发生,会在一定规模上或在局部地区内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维持生命的系统可能出现瓦解的情况,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

1、大气污染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排行榜中,中国有7个城市在前十名里面。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等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国家之一。

2、森林面积锐减

根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我国现有森林总面积1.75亿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为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但是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大火、病虫害等因素,使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现有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导致其他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森林消失。

3、水土流失加重

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土地退化和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建国伊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后增至179.4万平方公里,接近国土面积的20%,并且以每年500万-60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我国有33.3%的耕地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4、土地荒漠化加快

由于气候变化或者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受到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出现的土地退化现象称为土地荒漠化。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已超过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土地荒漠化情况比较严重。

5、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很多工业污水、生活废水都未经适当处理,随意排放进自然水体中,使得全国的75%的内陆湖泊和部分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污染还可能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海洋污染方面,人类无节制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我国近海地区化学物质含量迅速增加,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6、其他方面

近年来我国也遭受了例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问题的困扰,直接对我国人民健康、动植物环境、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自然生态观是解决中国生态问题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绿色GDP”的观念引入对考核的指标,把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改变地方政府的传统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广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提高环保意识

很多生态的问题,往往要归结为观念的问题,要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就必须提高全社会道德观念,使环保的理念成为人类道德整体观念的一部分。第一,更新道德观念,以一种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共享。第二,人类可以通过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原则,正确利用自然规律。第三,确立正确消费观念,要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考虑到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消费观念。第四,从自身实际做起,比如购买环保电池和无公害产品,选绿色包装以及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关心保护环境,实践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范文3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功能的认识,已经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提高到具有城市形象的美化、文明的象征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种功能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因此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绿化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本质上。来认识,才能有助于对它正确定位。

城市绿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的逆向过程;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农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绿化是把被破坏的自然通过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个与城市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逆向过程,所以绿地系统应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该定位在生态上,而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绿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态美和动态美,成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观;在文化领域中缘文化早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民族的及地方的特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态上,同时兼有其它多种功能,是完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方向的。

二、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化的指导思想

100余年前(英)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该文是作者在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为了人民必须城乡协调发展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和农村要给予人民社会的爱和自然的爱。霍华德认为一个中心城市必然有与它相联系的卫星城市群落,即大都市圈的规划构思;认为城市各分支系统一住宅、工厂、道路、绿地、学校等通过重新有序组合,更能自我完善,自我生存,更具活力;城乡应视为一个整体,城市周围的农村则是其支撑系统,它们的土地分配比例应为1:5,城市为1,农村为5.由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应该参照上述思想,使农村在绿地建设面积上、数量上大于城市数倍才能同样成为城市的支撑系统,同时在城市或城镇以永久性绿带来隔离,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城市中央应有大型的绿地,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伦敦中心自然公园等思想。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思有实用价值,也对绿化的规划有直接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网为缓解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别是热岛效应。

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绿化建设应以绿色廊道(简称“绿廊”)建设为主体。绿廊指的是从农村开始,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指块状绿地)、“楔”(指楔形绿地)、“环”(指环状绿带)、“廊”(指绿色廊道)连接成生态绿网。绿廊的宽度不小于50m,其中可包括建筑物(但不含成群的高层建筑)、道路和河流;绿廊应以常缘阔叶树种为主、有建筑物处应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屋顶的及垂直的绿化),使之成为高绿量的绿带,其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绿廊间距以2~3km为宜;绿廊的布设原则,一是整体性指城乡一体化,二是方向性绿廊应顺应本地区盛行的风向设置;三是针对性一方面绿廊应把现实的和规划的大型绿地(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应有意识穿过城市生态环境负荷重、热岛效应严重及旧区改造等地区,使之真正担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四是可行性绿廊布设应沿河沿路,可操作性强且可水绿结合推动河道及道路的整治。

通过绿廊纵横布设形成的生态绿同才能发挥农村对城市的支撑系统的功能,达到以绿制热、以绿净污,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落实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举措。

以上海为例,在外环线以内的绿廊布局,其方向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交织成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绿廊各9条,主干绿廊共6条,内环线以内的三纵、三横主。干道一致,应首先实施。绿廊纵横于城乡、浦西浦东、环内环外,绿廊相互交织成一个具有整体、系统性的生态绿网,它们的建成将把郊区和海上的冷湿空气带进城市,又能对城区热中心进行分割疏解。

四、区系结构和群落结构

城市绿化的基础是植物,而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何运用植物材料再现城市中的“第二自然”,是长期存在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虽然谁都能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但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是人居于自然之上还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和自然关系很和谐呢?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植物生长的分布区域有明显的地带性,它随地理区域、气候带、地貌等不同而有区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中国的植物分布(简称植挪就可分成温带、暖湿带、亚热带、热带……等八个植被区划,我国各个城市均处于不同的植被区划地区范围之内。所选用的植物应该尊重其具有地带性的特性。然而在城市绿化的历史上却常常发生跨越地带的错误,大量引种最后遭到多次失败的教训,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并不少见。以上海为例,大规模引种了适应在较高纬度的华北地区生长好的加拿大杨及二次引种适应在低纬度华南地区生长的检树,结果均全军覆灭。事实上,上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根据前几年对上海城市绿化最常见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调查,前者有68种,后者有105种,上海可用于绿化的植物材料都是很丰富的,当前应该深入到江、浙一带属本地带的区域去挖掘、去发现,先引到城市环境中来种植,成功的就可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体现上海城市绿化的特色。

植物在城市绿化的立地条件中发挥其功能,还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生态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必须应用地带性植物;二是指必须适应城市特殊立地条件的植物种。这里重点指后者。如行道树先要按地带性原则选定树种,再要它在立地条件最差环境生长发育,但对它的功能要求却最高。人们常强调后者,而不注意创造有利于行道树生长发育人工可以改善的立地条件,对于因此而生长欠佳的树种又不能用两分法评价,而是一有缺点就全盘否定。所以,在一些城市存在着随便更换行道树种的问题,如在上海的一条道路,解放以来换的树种就达十余种之多,甚至连世界著名行道树种之一的法国梧桐,也因其“冠”“法国”两字在五十年代末被认为是崇洋了,曾一度被否定,当时外省市公。郑付情地大批运走,在那里发挥了良好的绿化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种从南到北不少城市几乎都以“四大件”当家,即法国梧桐、雪松、广玉兰、香樟,使城市绿化面貌显得很单调,而长成大规格的行道树却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历史事实证明,只要对城市特殊立地环境及养护管理稍加改善,在一般的城市中,可以选种的行道树种至少有十余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绿化功能。再有,从园林绿化设计风格上也很难看到各地‘曙二自然“的特色。近年来;建筑业的欧陆风刮到了城市绿化中来,不管大城市、小城市都风行从国外进口草种大铺草坪,在有的地方甚至拔掉大树铺草坪,在人们心目中城市绿化的现代化就等于铺设草坪。我们不否认城市需要一定数量的草坪创造开敞绿色的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这是必要的。经过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多的草坪不仅因其生态效益小于同面积上种植的树木,而且投入和以后的管护工作量均大大超过后者,因此,多种乔木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还要在主要景点移栽些大规格的乔木以显示大城市美丽的形象,也是需要的。但是,大规格甚至特大规格的乔木是在自然界人。十年才形成的自然资源,将其移栽到城市的特殊环境中来,要求保证成活而且还要求保持原来高大的树干和宽阔的树冠的外形就一定要有严密的技术措施和足够的资金。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应该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再次刮风。

当前,有些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的口号,我们认为这个口号更加贴近‘自然“,更易被城市的人们所接受。”森林“不是一株株大树的机械总和;而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组成的植物群落,它们与微生物、动物及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和有机的整体。这种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占用土地少,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自然资源(如光、热量、水分、矿物质等),在同样的空间叶面积指数最多、绿量最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在人多地少的大城市中是最适宜的。

如何实施把“森林引进城市”的措施呢?不是真的把一座森林搬进来,而是应该到属本地带的自然界去调查植物群落的种间组成及其空间结构,再在城市内调查保留有15年以上历史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符合项极群落原理的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中逐步形成以稳定的、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因为它们不仅有本区域41植物地带性的特征,而且,绿量高、生态效益显著,又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繁植的场所,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基地,还为城市中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

在整个城市中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应是主旋律,它与开敞的草坪及形态雄伟的大树构成一个有节奏、有韵律的城市绿化整体。

生态问题范文4

【Abstract】In this paper, taking Xiangjiang river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ec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basin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ecolog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Xiangjiang river basin, such as serious heavy metal pollution, wetland destruction and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debts,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mediation, carrying out wetl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关键词】湘江流域;水污染;生态治理

【Keywords】 Xiangjiang river basin; water pollution; ecologic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54-02

1 引言

湘江作为我国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其流域在湖南境内贯穿了永州、郴州、娄底、衡阳、株洲、湘潭、长沙以及岳阳城市,对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然而近年来由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得到彻底转变,流域内人口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重金属污染和湿地退化的问题愈加的严重,历史遗留下来的治理设施欠账问题和废水污染问题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1]。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机遇下,湘江流域迎来了新的开发转折点。2013年,面对湘江流域新的发展要求,湖南省政府提出,要将湘江的环境保护与科学开发列为省政府的“一号重点工程”,并做到“新账不能再欠,老账努力去还”。2015年年底,湖南省财政厅根据《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对相关县市开出首张湘江生态补偿“罚单”,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强烈关注。2016年湖南省出台了《长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条例》,此后湘江流域水质持续好转。基于此背景,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湘江流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并结合当前政策为有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相关建议,以此来推动湘江流域生态发展[2]。

2 湘江流域生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河道重金属污染严重

湘江流域的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累积性问题严重,这就导致流域内的危机有许多是潜在性。湘江干支流长期以来重金属污染排放严重,导致河道底泥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根据污染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铬、铅、砷、汞、镉,其中镉以超标425倍为最高。在干流的中游、支流集中采选区以及河湾、河道交汇口、集中排污口等为污染物的主要聚集地,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衡阳水口山等采选集中区为重点。各干流水系尾砂进入河道,导致底泥积聚在一处,给当地居民饮水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2.2 湿地保护形势严峻

湘江流域湿地形势严峻,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湿地生态呈现萎缩的态势,湿地的萎缩也会引起生态多样性的减少,野生生物数量下降,竦叵低扯晕廴疚锏那謇砉δ芤菜嬷下降。流域河道周边围湖造田现象严重,湖泊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河流蓄水能力差,雨季容易爆发洪水。旱季无水可用,对周围生态平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水域变小、降雨量减少,引发的干旱问题将对局部气候造成影响。

2.3 污染治理欠账多

流域地区内有着诸如食品加工业、金属制造业、建材业等老牌主导产业,这些行业里许多都是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国企企业和私有企业,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导致了历史遗留问题多,主要表现为:设备陈旧,治理理念有待革新、原材料及水资源利用率低、治理设施欠账多等,不仅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而且应对污染的措施也十分缺乏。

2.4 水污染问题严重

湘江流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其中,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各个市的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据2014年环境统计年报,湘江流域工业废水中汞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1.8%、镉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8.5%、铅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0%、砷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2.7%。湘江流域排放生活污水11.19亿吨,占全省的68.97%;排放COD39.79万吨,占全省总排放量的44.48%[3]。在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化肥和农药施用过度所致。湘江流域每年施用的农药5万吨左右,化肥310万吨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流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吨和2.2万吨左右。随着未来林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其中森林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程度也将不断上升。

3 湘江流域生态治理对策

3.1 加大河流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力度

加强对受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结合河道内障碍的清除、截断污染源、治理污染、清理淤泥、增加堤防建设等,同时加强对湘江的美化,消除城市内河段的黑臭现象,对于市区内污染水质的现象予以惩罚,逐步提高湘江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规划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底泥河段的淤泥清理工作,重点进行治理的重金属污染底泥区域河段有:株洲清水塘工业区、湘潭竹埠港、岳塘工业区、衡阳水口山、临武县香花岭三十六湾、北湖区新田岭矿区、汝城县小垣矿区、苏仙区柿竹园玛瑙山矿等,使流域下游地区市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3.2 开展湿地生态治理

省政府针对于“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工作已经展开了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拦截农业面源污染,吸纳和降解土壤重金属污染,净化湘江水质,立足于长远,大力发展防护林为净化水源保持水土,发展环境保护林为净化空气和释氧排炭以及发展景观游憩林以提升视觉审美效果和提供旅游观光场。

3.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淘汰掉落后的产业,将不符合的产业、没有经审批以及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污染企业视情况予以关闭,对于没有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清除,做到从源头开始治理污染严重企业,对于政府政策支持的项目,应加大力度发展,所有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必须经过政府的严格审核,再针对不同企业、区域进行等量削减予以平衡[4]。

3.4 完善废水处理方式

完善废水的处理,其中,对工业企业产生的外排污染废水在其车间排口必须达到政策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进行深化治理,要求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露天存放,私自S意堆砌的应进行整改,含重金属的废渣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因事制宜。

对于城市生活产生的废水方面,应当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污水要进行三级处理,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农村普及好农业清洁化生产技术,建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了有效解决农业禽畜类产生的水污染,政府要加强畜禽养殖废物的综合治理,采用创新工艺来实现养殖废物的综合利用。对于具有相当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其产生的废物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实现污染“零”排放;对规模以下的畜禽养殖企业的废物,可以采取人工处理的措施,将其使用于农田或林地中,从而实现达标排放。

4 结语

湘江作为我国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其流域在湖南境内贯穿了永州、郴州、娄底、衡阳、株洲、湘潭、长沙以及岳阳城市,对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5]。然而近年来由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得到彻底转变,流域内人口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重金属污染和湿地退化的问题愈加严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机遇下,湘江流域迎来了新的开发转折点。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湘江水污染日趋严重,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贾卫列.生态文明建设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秦大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生态问题范文5

关键词:植物病生态防治;植物检疫;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栽培防治

中图分类号:5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1-0173-02

植物病生态防治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植物检疫、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栽培防治等,而采取何种方法,主要是根据防治部门的经验及防治区域的生态特点。以下对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1 植物检疫

首先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防治机构,确保植物病发生时能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其次,要进行植物检验技术的研究,当然这包括调查分析病原物的传播规律,现代化的诊断技术,如高效抗清及电镜检验技术核酸分析技术等,无病留种基地的建设,以及检疫对象的处理机械化和搡作规程的制定。再次,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对内、外检验对象名单,寄主范围索引及地理分布资料,制订切实可行的检疫法规,严格执行。

2 选育抗病品种

我国地形复杂,作物多种多样。因此,病害种类也很复杂。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一般来说,是一个经济的防治措施。但是对那些病害更为合适,也严格因病制宜。经验证明:土传病害、维管束病害、病毒病害、寄生性较专一的真菌病害,采用此办法更为经济有效。此前,抗病育种工作者曾经致力于纯系选育,侧重垂直抗性,虽然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但是思想方法较为片面,较多的专注于寄主作物的一面,而对寄主与病原相关系的事实认识不足。同时,也带有不少形而上学的观点,注意物质遗传较多,注意寄主特别是病原物遗传变异较小。因此,培育的良种往往会在短期内被新的病原物物种所代替,使一些优良品种昙花一现。

而近年来,抗病育种的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首先着重广泛的收集品种资源,建立充实的基因库,不仅重新肯定细胞遗传学的作用,而且由于电镜技术和生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到分子遗传学的水平。

其次,在选育技术上,不仅要在品种群体中采用系统选择,优中选优,寻找良种,而且要广泛的利用边缘杂交、回交、复交方法及转广谱性抗病基因,使抗病性与优质性状结合起来。并且要有意识地增加抵抗的主要病害种类,或者是尽可能的扩大生理小种的种类,或者是扩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所分离的菌株,将其作为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工种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选择压力,以便获得更多的具有抗病性或者稳定性的植物良种。

再次,在常规的选育技术之外,还积极采用了单培体培养技术,以便更好地控制变异,为植物的抗病性或者植物发展的稳定性打下基础;利用多倍体技术,营造染色体配对的良好环境,以便克服杂交不孕,最终实现植物物种抗病性增强的目的;利用现代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制造诱变因素,通过科学规划和实验,实现种质的创新;利用各种生理标,如同工酶等,作为早期的鉴定手段,积极配合田间工作,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选育时间的缩短。

从理论上说,抗病性和致病性的形成,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生物伴随演化的结果。因此,“主”、“客”双方无论是哪一方发生改变,都可以引起对方适应性的改变。所以,可以看出,这种相互影响,会同抗病力及致病性的基因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抗病力是否稳定,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其受寄主植物的生长条件及其群体中的基因的同质性程度,其次是病原物的基因潜势以及病原物适应寄主新的抗病力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寄主的抗病基因数多而且很复杂,如在主效基因之外。增加修饰基因,这样相对的要求病原物具有更多,而且也更复杂的致病基因才能有效的防治。而这样的植物品种必然可以有效地维持其稳定性。

而要有效的延缓或者防止病力的丧失,其主要方法有:要增加寄主植物的抗病具有的潜势;为了避免品种单一化,可以对植物品种进行科学的规划,进行品种的轮换,可以实行间作、套作等,当然这就包括同种植物的多样品种区分带种植;有计划的进行新抗病品种的更新,保证抗病品种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类型的病害特点,比如说病害周期单一的土传病害和气流传播的多周期性病害等具体情况,可以分别采用垂直抗性,或者水平抗性的一种,也可以采取二者结合的选育策略;通过多菌系种和筛选鉴定技术,以便获得更多具有抗病性的优良品种。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延长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时间。

3 化学防治

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而言,化学防治具有作用迅速,易与短期测报配合的优点,因此有利于掌握战机。现在化学防治方面,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这些化学药物的长期大量使用,引起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追求绿色生活的今天,含有大量污染环境的化学药物防治自然不能再成为植物防治的主要方式。

因此,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们身体的健康,同时也积极发挥化学药物在植物病防治中的作用,近代农药研究也开始向着高效、低毒、低残毒、环保的方面发展,开始进入了第三代农药研制时期。而所谓的第三代农药时期,从杀菌剂来讲,是属于内吸性极强而且还带选择性的药物。这一类的农药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对于维管束及其他部位的单循环病害是具有优越性的。比如说苯来特及其水解物MBC和农抗类,基本上都具有在植物体内传导力强,使用浓度低、选择性大、残效期短等优势、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于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在植物生态病防治上已经成为广泛的探讨焦点,病虫害对农药的抗药性是具有普遍性的。根据相关分析,通常能够与多种功能团结合的选择保护剂,那么病菌很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相反,通常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内吸杀菌或者抗生素,由于只是对细胞的某一部分起到作用。所以,一般会在病菌细胞内被酶促使降解,因而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总而言之,许多化学农药虽然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作用,而且许多病虫害都会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不过,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化学药物保护现代植物生态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环保成为世界主流的情况下,应该重点加强对第三代农药的研发,并且开始向环保高效,低碳低残留的方向发展。当然,在使用的选择和方法上,还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限制。比如,在茶、烟、果、蔬菜等,在药物的选择上,应该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而对种苗等,则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和保护。对于一些经济价值高的植物,可以采用土壤药剂熏蒸,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消除土传病害。

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植物病害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因此此种方法也受到了植物生态病害工作者的重视。而在关于病毒病的生物防治,如果采用交叉保护的方法将会是极为有效的。可以先把弱毒系接种于寄主,使后来的强病毒毒株不能侵染,也不能表现出症状。当然,生物防治还有其他方面的功效,总的来说,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意义巨大,而且也十分有效。当然,也不可否认,生物防治是三级生态体系的复杂方法,在实际的植物生态保护中也比较迟缓。

5 栽培防治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植物生态病害防治问题上取得了很多成果。而人类的农事活动,不可避免的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可能会导致病害系统发生变化。比如说,在我国北方,随着套种面积的增加,麦类和玉米等作物病毒病害频发,就是很现实的例证。但是,这种种植方法又是提高产量的必要之举,是我国植物种植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农作物种植方面。面对这种矛盾,可以对栽培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设置无病留种田;轮作换茬,特别是水旱轮作;套作间作:调整播种期,避免传毒昆虫迁飞期给植物带来病毒害的威胁:因地制宜,根据种植规律,合理的安排作物,以及作物的布局;合理施肥,或者采取根外追施微量元素,防治缺素症。

总而言之,只有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植物的特性,科学分析病原物的特性的前提下,才能让丰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将理论转变为实际的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植物病工作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使实践经验科学化和制度化,分析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根据特定地区的气候等实际情况,加强分析,全面提高植物病防治的策略性,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提高植物病研究的思想性,加速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

6 结语

总之,植物生态病防治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单位各部门应该以建设健康绿色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实际植物病害防治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红丽.李清飞,郭夏丽.王岩.刘国顺.郭桥燕.调节土壤微生态防治烟草青枯病[J].河南农业科学,2006.(2).

生态问题范文6

(一)生态道德内涵

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是因为这种关系最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人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迫切需要思想武器——生态道德的辅助。生态道德就是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2]因此,概括地说,生态道德是将生态伦理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3]

(二)重新定义

1.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价值观转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首先体现在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环境道德观也处在在不断的演变中,有学者认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于工业革命前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形成于工业社会中;生态系统协调环境道德价值观则形成于后工业社会中[4】。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对自然拥有利用、改造和掠夺等等全部的权利,人类主宰和掌控自然。是自然的主人。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自然成为人类可以任意索取资源的场所,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开始出现。现在人类开始认识到这样的观念是不对,意识到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才不会报复人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类还是摆脱不了人类作为主体的狭隘,仍然按照有益于本身发展的方向进行生产、生活实践。而生态道德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伦理关系,应该是相互尊敬、相互平等的。自然除了有为人类提供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外,本身还拥有内在价值,自然不是依附于人类的附属品,它具有独立性,拥有不可漠视和剥夺的权利。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有助于人类转变狭隘的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

2.人类道德范畴的扩大——行为得到监督

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确定是对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补充。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应该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道德是指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对人对人、人对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断。生态道德将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直至人与自然,[21使得人类道德范畴得到扩大。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节,实现该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评价就是一个重要方式,道德行为通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因此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人类道德范畴,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也会得到全社会的评价,当个人行为受到集体共同监督,大家互相约束,那么行为规范也更容易实现。假如上述得以实现,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禁止乱砍伐树木会像禁止乱扔垃圾一样成为人们文明行为规范里普通的一条。

3.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伸张环境正义

生态伦理学认为,所谓的“环境正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5】“环境正义”强调不同环境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义务分配上的公正与公平。伸张环境正义是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它的提出有助于调适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现象,促进人类本身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主要讨论代内两个层面的环境正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环境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正义。

(1)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环境权利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是由于环境保护的义务责任分配不公平所产生的。强势群体由于拥有更多的财力、权利或社会机会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多的影响。但目前的部分强势群体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投机取巧甚至触犯法律使得承担的义务与他们获得利益极不成比例。弱势群体是指在环境资源权益和义务分配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社会人群,他们往往被迫要共同或是承担更大部分强势群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民环境权利,目前由于社会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关注度的差异,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都产生极大的影响【6]。随着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心度的提高,将来对不同环境利益主体的研究也将越来越细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化,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问题等受到全球的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环境公正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国家环境公正要求一国在满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环境资源需求。应该建立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利益前提下。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公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出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二、生态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剖析

(一)受众群体狭小

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以学校为教育载体,开展教育范围较小。受众群体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居多,社会主要劳动力接受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较少,但对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处于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观念急需转变,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从三个方面促进转变发展理念。1)在以往的生产活动中,重点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甚少,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多加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更多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发展。2)生态道德教育扩大了人类道德范畴,把人对自然的行为列入社会道德范围,通过社会舆论实现对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监督。3)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培养生产者环境正义感,减少因为生产导致污染而引起社会成员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尤其重要,拓宽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学生教育成为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上述提及,学校是目前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教育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生态道德教育属于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以往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传达生态道德精髓,并结合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生态道德理念的树立。但是目前较多学校的教育更多仅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对生态道德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其次,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有限,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教材,学校相关教材中关于生态道德的内容单薄,未成体系。再次,学校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参与过程中更多是寻求活动乐趣。而对于活动的意义知之甚少。

(三)社会推广教育力度不足生态道德教育以实现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外化为目的,教育对象是全社会公众。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推广教育力度还不足,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很有限,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涉及面广、影响大。以公众消费为例,良好的绿色消费习惯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道德有助于促进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和行为的养成。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日常环境保护宣传中略有涉及,还不成规模和体系。因此加强社会推广教育也是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受众群体狭小、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及社会推广力度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三条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一)抓住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普及生态道德理念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发展理念和思路都在发生转变。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握社会转型发展机遇.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普及生态道德理念,重点开拓社会劳动群体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受众群体,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借助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契机,经济由粗放、直线型向集约、循环型增长方式转变中,在整个社会日渐重视生产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氛围中及时对生产劳动者宣扬生态道德理念。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趁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日渐勃发之势,在新兴行业发展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二)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是各种教育的主场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关键要完善学校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建设生态绿色学校。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生态化,营造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师资力量的组建。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者抓起,教育者要从心里认同、接受、吸收、赞扬、推崇生态道德精神,才能在传播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3)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生态道德教育与现有德育课程相融合,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