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技能;会计专业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要求来看,技能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课程开设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门以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案例为依托,融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会计综合能力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就课程体系来说,《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通过该课程,不仅强化了前续课程的专业技能,而且以实际工作为切入点,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大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方面。在知识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能力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及会计核算的内容,具备担任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在素质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塑造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耐心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无论从课程体系完整性的角度还是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的角度,都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通过《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开设,为学生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和收入增长率架桥铺路。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设立的虚拟生产型企业实体为平台,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设计一个月的百余笔典型的经济业务,通过建账、凭证处理、登账、出具报表等手工会计处理和系统管理、总账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UFO报表处理等电算化会计处理,让学生根据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按“一人多岗”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最终完成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处理过程。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手工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会计实务基本并行。比如说,周一安排四个学时的手工会计实务对1~10日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周二再安排四个学时让学生在实训室通过财务软件进行1~10日记账凭证的录入。在课时分配上手工和电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学方法

针对《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与实际操作为教学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反思教学法、拓展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1、六步教学法。所谓六步教学法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了解企业,进入角色。学生对仿真实训企业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建立职业概念,进入岗位角色;第二步,识辨业务,任务安排。学生对实训资料中的原始凭证进行识别,判断是何种经济业务,需要完成哪些会计核算任务;第三步,讲解分析,知识储备。教师针对实训内容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几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第四步,实务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主的辨识和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进行实务操作,教师从旁进行个别指导;第五步,点评反思。每阶段完成经济业务处理后,学生参考教师公布的答案进行自我检验,教师总结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点评讲解,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正;第六步,总结答辩。完成整个实训后,教师依据实训资料,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账簿、报表进行答辩。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作出相应评价。

2、直观演示法。对于每一个典型的操作实训内容,通过录像、教学课件和教师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掌握。直观演示法生动形象,对规范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学法。在实训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相关环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某些障碍,通过对前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来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完成任务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在会做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巧做。

4、拓展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应该借“题”发挥、拓展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该任务创设出一系列延伸性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联想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决这些拓展任务的同时,又能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而实务中又很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全面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适应会计岗位工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凝练三个方面。

1、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备:即备内容、备学生、备策略。所谓备内容,就是通过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和研读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还原为工作任务,设计任务情境,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所谓备学生,就是了解教学对象的层次,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和学的尺度。所谓备策略,就是根据课程内容考虑以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表达方式来开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课堂组织。课堂教学围绕六步法为主线,以任务安排、知识储备、实务操作、总结反思为主要环节。下面以手工总账登记为例介绍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第一步是任务安排:根据模拟企业的核算要求,需要对当月业务按旬进行业务汇总并采用科目汇总表程序进行总账登记。在学生完成1~10日业务的记账凭证编制及明细账登记后,就可以对各学习组提出任务要求,根据模拟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进行总账登记。

第二步是知识储备: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复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关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科目汇总表程序登记总账的方法及技巧,并选取2~3个账户进行举例说明。

第三步是实务操作:各学习组根据理论知识及实训资料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完成实训任务。学习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学习组之间可以通过比对、检查等方法进行数据准确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总结反思:在完成总账登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将记账凭证中的数据以不同的方法分别登记到明细账和总账的理由是什么?进而为下面的对账工作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讲授、多媒体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组合,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凝练。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强化与拓展,以巩固学习成果。这一点可以借助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固化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模仿提升为应变。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总结答辩进行的。完成整个实训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实训心得,就实训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进行总结。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出发,结合实训资料,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进行回答。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会计专业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其综合性极强,不仅要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教学方法,设置高效的教学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但是从高职会计专业的实际来看,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体系流于形式、考核制度单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进行问题探讨,认真分析和总结发展经验。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流于形式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如缺乏仿真的原始凭证作为业务资料,“综合实践教学”并不真正意义的仿真式“综合”实训而是指单个项目或者一门课程的综合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规划,课程标准不统一,课程之间重复交叉,没有做好衔接。

(二)考核制度单一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多个维度的,对人才的考核也应该是呈现多种形式,而目前大多数考核方式,选择闭卷考试。闭卷考试有它的优点,所有的会计专业课程都选择这种考核方式势必显得单一死板,不能综合的考察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员的实践素质、综合素质。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为实现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高效发展,有效推进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针对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有效性措施,实现教育的有效改革。

(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

为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高效、高素质培养,需要科学的设置教学实践课程。以会计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会计职业感性认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初步实践和综合提升四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会计职业感性认识可以组织新生到企业或校企合作单位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流程和单据;了解会计的作用和地位,了解会计岗位分工及职能。通过这些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可理解性。

第二层次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本阶段坚持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角色扮演为体验,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个层次是初次实践,让学生小试牛刀。这个过程是在上述课程学习结束后用实践实训教学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尝到会计职业的甜头。

最后一个层次是综合实践,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分岗位综合的完成某个企业全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手工或者会计软件完成都可,且要求学生轮岗实训。另外,在这个阶段选择的企业可具有行业多样性,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等呈现不同的特点,学生接触的行业越多,求职就业时越有自信。

通过上述四个层次和多个循环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市场、行业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新形势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积极推进会计专业教学教法和考核制度改革

对于初学者而言,会计课程的学习的确比较抽象。因而力求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方法上由过去的终结性考试向形成性考核方式转变,开创一条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新路。下面选取《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的折旧》为例,探索会计专业一些教学教法和考核制度改革。

首先设计教学任务。根据这一节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选取三个任务,分别是折旧的涵义、折旧计算、会计账务处理。三个任务环环相扣,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分析、思考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流程安排。先由教师阐述背景,呈现资料,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后,其价值如何转化成为费用,引出“折旧”。教师布置第一个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接下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第二、第三个任务,师生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做中学”环节。要完成第二个任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第三个任务账务处理需要教师操作、演示,教师集教练、参谋、导师、师傅于一身,向学生提供指导;学生通过思考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完成任务,再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感悟。

角色扮演环节。角色扮演是模拟业务场景,组织学生参与角色互动。这里设计两处角色体验:在完成任务二中,一部分学生扮演会计人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财务经理,分析结果,作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决策;在完成任务三中,会计折旧核算随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不同而不同,可设计一问一答两组角色进行对抗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会计核算涉及的会计账户。

考核方式的改革。形成性考核代替传统的终结性考核,即由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不仅是知识考核,更突出了能力考核,两者相辅相成。《财务会计》的每一次课,都可以设置成一场考试,学生本门课程最后成绩应该是由每一次的成绩组合而成。本次课有三个任务,分别赋值一定的分数,教师可以根据每次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时间、讨论和游戏阶段表现情况等给学生或小组团队打分。

整个教学安排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过程。启发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及思考所接触的资料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财会专业 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社会用人标准开始偏重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更多的是需求知识面相对较宽,专业理论扎实,并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从社会需求及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方面去研究,与此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实验室配置、师资队伍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方面也必须给予必要的保障。然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招生难、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构建不合理等一些弊端,所以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如今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体和一批职业人员,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财会专业相对入门比较难,专业概念强,理论知识枯燥繁杂,对于学历相对高点或者有实际工作经验者而言,一些概念是基本可以理解对于中职的学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方法也要适当加以变通,不能理论太多,否则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就会因为理论讲解过于复杂枯燥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总的来说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要立足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经济法规的要求,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及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中等专业学校在在制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注重德育和技能两个方面,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目标的核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技能训练,要着眼于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当前的职校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的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到单位就能胜任和适应工作岗位,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开设实训项目课程

(一)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和涉及的凭证是最为基本的和最常见的,目的在于呈现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中职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整体认识。

(二)会计模拟实训

主要分为单项和综合模拟实训。单项模拟实训可以单独进行,也可分解到各课程中进行。综合模拟实训是把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效果的总结,是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强!

除了校内实训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联系校办企业和校内的超市等实际单位实体,让学生亲自感受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现在不少学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

三、根据中职会计特点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根据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和需求,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现实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理论讲的多、讲的深的理论,实务技能方面则讲得的少、讲的粗浅,不符合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看法。

(一)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专业课教育主要是在掌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广泛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利用实物教学法、项目管理教学等方法。按“教师指导、规范演示、学生操作、成果检查、考核评价、教师总结”的规范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循序渐进,独立训练,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实习中提高、巩固理论知识。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发现”等教学理念的思想。学校要依靠企业,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技能实习指导中的作用,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适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二)按教学方式规定标准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

会计课程专业技能的教学与练习,按进行的时间与地方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随堂训练。即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安排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的内容随堂消化。第二是阶段训练。在各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进行有连续性内容的阶段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按模块掌握操作技能,如固定资产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的过程。最后就是连续性训练。即在学完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进行较全面的动手操作,以检验其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单位要求的差距。

对中职财会专业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学校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编写出校内实习指导书,根据实习指导书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做好评价机制改革,以证促训,以赛促训,最终可以实现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的需求,通过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训的结合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以完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考核,最终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从而使得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急需和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一体化 应用型会计人才

[作者简介]邵丽(1978- ),女,辽宁沈阳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审计教研室主任,讲师、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审计学、高职教育;史新浩(1970- ),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山东 潍坊 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史新浩,项目编号:200948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50-02

一、引言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高、中、低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这一发展规划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规划特别强调,推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①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②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改革效果进行了总结。“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全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主要贡献。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长期以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可谓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运之功十不得二三。这客观上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训练,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结果是教师不满意、学生没收获。

2.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不同步。传统上,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理论课程开设在先,实践课程开设在后。以笔者所在学校改革之前的课程为例,“会计基础”在第一学期先进行理论讲授,学期末进行一周的“会计基础仿真实训”。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没有同步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而学生在进行集中实训时又忘了理论知识。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发现这种“学做不一”“学做分离”的模式已不适应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3.教学目标与证书考取目标不配合。许多职业院校的常规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课程教学目标与证书获取目标不能形成合力。课程教学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没有考虑和兼顾证书考试科目的内容要求。为了学生参加证书考试,还要组织专门的辅导,增大了日常工作量。实际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证书考核项目和要求纳入课程标准,将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结合起来。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核心专业能力:(1)会计基本核算能力;(2)会计实务处理能力;(3)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4)税务核算与申报能力;(5)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能力;(6)会计软件操作能力等。能够体现和培养上述核心专业能力的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仿真实训、会计岗位仿真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会计综合仿真实训等十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上述课程都是独立开设的,无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5

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一、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

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然而,会计专业教材是以系统讲解会计理论为主,列举的典型会计业务只是为印证阐述会计理论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一种做法是将教材的理论知识讲完,最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但是经过多年实践,这种教学体系效果不太理想,因为会计专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是系统的,与会计业务操作系统是割裂的,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学生普遍反映会计专业课程难学、难记、难掌握。因此,在讲授会计专业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将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把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将模拟实训作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模拟实训,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通过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衔接,可以使会计理论知识由抽象难懂变为生动具体。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各专业课程实训内容的衔接,体现会计知识的整体性

在组织各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中,不仅需要分工明确,各有所侧重,而且需要相互衔接,基础的和重要的实训内容适当重复,其中基础会计学的实训是基本和关键。完成原始凭证的简单分析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简单认识,使学生对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形成一个较系统的框架。各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财务会计的实训内容突出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则突出成本计算方法的训练,财务管理的重心放在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上,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实训突出训练使用微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技巧,其他会计专业课程也需根据各自课程的教学目的组织会计实训,使会计实训在会计理论知识衔接深入的同时得到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模拟实训。

各专业课程实训内容的衔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所学的本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会计专业教师有目的地突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的重点,明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三、会计实训内容与单位会计实际衔接,增强会计实训的仿真性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抽出较长时间到具体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的客观条件往往难以满足,所以在会计实训中,实训的内容应该以一个较大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有条件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业务分工,按照不同角色进行实训,了解充当具体单位的出纳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人员时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了解如何纳税,如何处理购销活动、生产经营、往来结算等具体业务流程,弥补学生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学生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

要提高会计模拟实训的仿真性,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到具体单位去调查了解现实情况,解决教师实际会计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丰富教师的社会实践知识,提高教师解决会计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讲授会计理论和指导实训中能够融会贯通、具体生动。

四、会计实训与会计准则制度衔接,注重会计知识的分析性

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目标。近几年,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每年都有新的准则出台,并且对原准则、制度进行增删调整。所以会计专业教材往往落后于会计形势的变化,但会计实训资料往往容易及时增删修改,与最新的会计改革衔接。在会计实训中,将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为学生准备几套,使学生在实训中遇到问题能够随时查阅理解。一方面,在具体处理会计业务时能及时找到法规依据;另一方面,便于提高学生对会计法规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会计实训中,会存在许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如存货的核算是按实际成本核算还是按计划成本核算,在所得税的计缴中是应用应付税款法还是应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时是采用直线法还是采用加速折旧法。在会计理论学习中,往往注重的是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原理特点、优点、局限性是什么。而在实训中侧重的是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哪几种方法,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突出具体应用。但只有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和查阅理解有关的法规规定,才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

一、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教学方式单一

在我国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中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将有效的教学理念引入到会计课堂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最注重的就是知识教学,而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知识教学,但是面对会计专业繁杂的知识点,再加上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还有的教师不远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太过于麻烦,就一直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态度不够端正,同样也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2.会计专业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方式的选择,就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难以跟随时展的步伐。在会计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下降,以至于会计教学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不愿意听,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的打击,影响教学进度。

3.会计实训存在问题

会计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各个学校对于会计专业都安排了实训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教师对于实训认识存在偏差。虽然说学校安排了实训学习但是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限,而且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只能对于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于规范操作却并不是非常的重视。第二,由于实训需要较多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需要的经费可能比较多,但是各个学校之间的经费都有限,有时不能够将经费全都投入到硬件软件设备的配置中,造成学校会计实训的硬件设备比较差。第三,实训教学设置不科学。会计实训的过程一般就是根据会计准则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账目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忽略了会计审核以及会计监督的过程。

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

现代社会更加青睐于实践型的人才,对于像会计专业这样技术应用性的学科,创新思维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具备深厚专业会计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处理会计事务,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会计专业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为社会培养一些高素质的专业性会计人才。

2.改进会计专业教学手段

上文中提到,想要让会计教学能够紧跟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步伐,教师就应该及时的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充分的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使学校的会计专业能够适应潮流。教师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 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有趣的教学不仅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能过更好的感受会计账簿的使用、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在填制会计凭证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这样能够很好的改善以往死气沉沉的会计教学课堂,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在无意识中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

3.切实有效的加强实训教学

作为技术应用性的学科,会计专业的实训室非常重要的,面对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第一,加大对于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想要提升会计实训教学的质量,首先就要提高对于实训室的投入力度,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被机器故障所烦恼,并且将实训室中的一些教学设备也改用成比较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第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实训的课程,在进行一定章节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学校应该安排学生进行实训,让理论与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把书本的知识用在实际的操作中,以便于学生日后参加工作不会非常吃力。面对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改善学校中会计专业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广大的会计专业教师不断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断的进行实践反思和总结,切不可太过急于求成,这样反倒会适得其反。另外会计专业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关注会计行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知识,积极的推进我国会计专业教育理论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淑梅.《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外资,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