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范文1

一、员工素质的综述

1.员工素质的概念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

所谓员工素质,即员工从事某事(行为)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等。这些行为和技能是人的内在特性,并会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发展产生关键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他将人的素质从上到下分为6个层面,即: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动机。知识和技能是较为容易观察、测量和易于感知的这些我们称其为显性素质;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和动机是难以观察、度量和难以被挖掘与感知的潜能,这些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

2.员工素质的分类

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应该从四个方面考量:一是文化素质,二是思想素质,三是技术素质,四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是对员工个体受教育程度的考量,一般用学历加以区别,与技术素质成正比例。员工的思想素质是对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考量,是企业员工最重要的核心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能解决员工会学习的问题。技术素质的提高能解决员工会做事的问题,思想素质的提高能解决员工想做事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员工素质现状问题分析

1.员工文化素质方面的问题

国有国有企业人员的进人渠道基本相同,一般分为四种:一是国家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军队转业的干部和战士;三是社会统一招工人员;四是其它人员。

2.员工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部分员工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国有企业竞争发展的趋势需要。一是忧患意识差。一般员工存在盲目的企业优越症和计划经济"后遗症”,对公司面临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二是竞争意识淡薄。一些员工对工作麻木不仁,面对困难和问题时说得多,做得少,执行力不强。随着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并进一步实施,竞聘将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方式。三是学习观念落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国有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

3.员工技术素质方面的问题

部分员工业务素质薄弱。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一线员工进行全面脱产学习的很少,部分员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完全凭个人经验干活。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三是发展潜力不足。员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跟不上新技术的变更,技术部熟练,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困难。

4.员工素质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存在的员工素质问题有:部分员工文化水平起点低,国有企业技术更新速度快,造成了部分员工的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部分国有企业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导致自身水平停滞不前,跟不上国有企业发展的要求;不同的国有企业对于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素质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也可能导致国有企业员工的素质稂莠不齐。所以要最大限度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必须企业重视,员工配合。

三、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性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具体而然也是员工素质的较量,提高员工素质是国有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必要性课题。

1.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国有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日益成为国有企业构建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员工的高素质使得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2.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员工队伍的高素质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变更,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老化过程越速加快,员工素质与岗位相适应要求越来越高。

3.企业发展要求员工素质的同步提升

国有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得国有企业越发强大,获得更大利益,员工素质是公司改革与快速发展的攻坚阶段。

四、提高员工素质的途径

员工素质的提高要控制好两个环节,即员工招聘环节和在职员工素质的提高。

1.招聘环节

招聘是国有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主渠道,也是获取优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这里的优质人才,就是国有企业的高素质的员工。如果国有企业所招聘到的都是高素质的员工,显然对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大有益处,也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在职员工素质的提高

要提高在职员工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必须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国有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竞争能力。

员工素质范文2

关键词:员工素质提高以人为本

一、引言

很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一对老夫妇为了躲雨来到一家旅馆投宿。服务员告诉他们房间已经订满,但是他好心地将自己的房间让给老夫妇住,老夫妇很感动。第二天临走结账时老先生却遭到了服务员的拒绝,他说自己的房间不用收钱,老先生很感动,夸赞这位服务员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员工。若干年后,这位服务员收到了一封邀请他访问纽约的信,那位写信的人就是当年投宿的老先生,他邀请服务员成为一家酒店的员工。

案例中的那家酒店就是堪称世界上最豪华、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之一的华尔道夫酒店。从这个案例中可知这家旅馆的服务员素质很高,从而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呢?

二、员工素质的定义

员工素质指员工从事某项事情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以及工作的能力。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例如在招聘员工的条件中会出现学历要求和相关证书要求;技巧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招聘员工的岗位要求中会出现工作经验要求和工作业绩要求;品质包括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例如企业希望招聘到品德端正,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员工进入到公司工作;此外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包括员工的沟通、理解、做事等能力。在具备了以上三种素质的员工如果在工作能力上更胜一筹的话,那他就是企业梦寐以求的员工。因此,员工素质的多样性决定了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性。

三、企业员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世界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除了科技、产品、技术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竞争。西方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比中国先进许多,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中,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比较陌生,这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中的人员管理一直实行着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模式。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再也不是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它改变了过去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从而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上面,人成为了一种潜能资源,所以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人的发展,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素质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沟通理解能力。上级领导在工作安排中将工作的具体内容表述完毕,往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员工并没有达到领导所预想的目标;同事之间出现冷漠的局面,很少有交流,导致同事之间在工作上的无默契感。员工缺乏沟通技巧和理解能力,会使与领导、同事在工作要求上产生误解,降低工作效率。

(二)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有一些员工进入企业时没有相关的实操经验,更多的只是有一些理论基础,有的甚至是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其实这些倒并不是最重要的,就如松下集团的松下幸助挑选人才的时候,他总是挑能力中等的人才,但是他的企业培训却很丰富。所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势必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准确地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

(三)缺乏新思想。员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复一件事情,一部分员工对工作产生了疲倦感,没有了工作积极性,自身的素质自然而然地就下降了。更何况当今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从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工作状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所以,企业要让员工感受到他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薪酬和福利是对其自身价值的体现,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措施

(一)提高员工的沟通理解能力。沟通是一座桥梁,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促进员工对工作要求的理解。企业要逐步减少员工不敢与领导、同事进行沟通的局面。一方面,企业的领导要经常找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内心的想法,同时对员工多加以人文关怀,让员工感到被重视。另一方面,员工要敢于向领导。同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可以对领导的工作安排进行重述、帮助同事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这样能够避免较大的误解。

(二)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技能。首先,加强员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理论知识是基础,企业首先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牢固员工素质的基础。要让员工知道今后的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仅仅知道怎样去做。理论知识的培训最好安排在岗前培训,适合于那些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员工。可以每周进行适量的理论知识培训,教授者可以为企业管理人员,或者高等学校老师。每个月要对员工理论学习状况进行考试检查,便于企业了解员工的学习情况,同时更能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其次,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培训以后,企业要加大对员工的实践操作的强度。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企业要更加着重培养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思考决策的能力、顾全大局的能力等等。市场经济的高度竞争要求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样能够处理一些棘手、复杂的问题,同时挖掘出员工内在的一些管理能力,从更高的高度去思考解决工作上面的每一个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与领导之间的合作,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培养员工的新思想。企业中的员工就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本,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新思想。首先,激励就是要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加长久地为企业效劳。相应的激励措施会使员工产生自信、动力、新思想,比如,合理的薪酬奖励、升职奖励,包括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企业重大会议、企业重要决策等中去,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的能力。其次,优秀的企业都有其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企业文化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鼓舞人心的真实事迹、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创新的文化形式等内容。如果员工在这样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话,会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归属感,更加有利于员工素质的调高,新思想的萌发,潜力的挖掘。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提高员工素质是刻不容缓的。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激励员工,给予员工定期的培训,用优良的企业文化将所有员工凝聚起来,让员工创造性地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徐永胜.论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性[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9期

4.勾昱、贾丽娜.激励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7期

员工素质范文3

关键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当前企业开展的素质提升工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目标,要切实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一、增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企业处于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阶段。广大职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矿区安全生产的成效,实施转方式调结构对改善职工队伍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对于解决职工队伍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顺利完成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安全生产的艰巨任务,对当前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安全发展质量的客观需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员工。事实证明,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没有先进的技术、就不能实现安全生产。当前乃至今后,企业间围绕市场、资源、技术、标准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教育培训,培养适应企业持续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

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惠及职工。只有充分尊重职工个人成长愿望,积极为职工创造学习提高、成长成才条件,才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只有帮助职工增强本领、多出成果、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为宗旨,以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现代化职工队伍,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培训的基本原则

(一)因企制宜、分类施教

要根据煤炭的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际,合理确定适宜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同时,突出重点专业和关键人员的培训,努力在克服薄弱环节、培养骨干力量以及急需紧缺人才上下功夫、求突破。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既要致力于补齐职工素质“短板”,满足当前需要;又要着眼长远发展,实施前瞻性培训,积蓄后备力量。

(四)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要遵循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规律,在坚持传统方式方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开拓新的教育培训途径。

三、准确把握教育培训工作重点

(一)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企业、爱岗位统一起来。扎实搞好形势政策教育,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企业改革发展做贡献上来,把职工的心思和注意力集中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加强深化改革教育,引导职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进一步打牢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基础。

(二)搞好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突出抓好科技知识学习,帮助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知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努力提高科学水平。立足加快知识更新,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深入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促进职工在读书自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组织职工跟踪学习相关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以开阔视野,启发心智。

(三)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

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围绕企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下大力抓好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在巩固提高传统技术技能的同时,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学习,既要训练本职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又要训练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善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评制度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工人技师、首席技师的选拔评聘工作。广泛开展技能对标活动,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绝招代际传承机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强化法纪观念培养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下基层”、“进班组”,引导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促进职工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利,自觉用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开展经常性的厂规厂纪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法制实践活动,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自觉抵制损害和谐稳定的行为。搞好企业用人、考核、薪酬分配等制度宣传,把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转化为工作动力。

(五)重视安全健康素质教育

认真抓好安全常识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引导职工遵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规避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压力、困难和挫折,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四、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一)把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

坚持以内部培训为主,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发挥培训中心、技工学校以及其它专业培训机构的优势,调动专业、工区、班组的积极性,把内部培训搞扎实。积极利用外部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校企联合、企研联合、企企联合等方式,拓展教育培训平台,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层次。

(二)把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在搞好理论知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突出实践锻炼环节,强化职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依托实训基地和“一线课堂”等实践平台,大力开展职工操作技能训练。结合管理提升和技术改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以及“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内部培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三)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结合起来

坚持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短期培训“针对性强、见效快、便于组织”的优势,立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重点搞好各类短期班培训。要着眼于重要领域和特殊岗位专业人才需求,有计划地安排长期班培训,进一步深化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深度,巩固培训成果。

员工素质范文4

一、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我们党是由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党员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制度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要靠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的生机和活力,要靠广大党员自觉履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提高,要靠广大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良好形象,要靠广大党员用行动去树立和维护。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6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平均每20个国人中就有1个党员,对群众和社会的影响很大。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无论对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都有直接的影响。在6900多万党员中,十四大以来入党的党员已超过三分之一,35岁以下的党员已接近四分之一,新党员、青年党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既是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党迫切需要加强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广大党员如何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怎样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总书记所讲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历史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袖历来重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说奠基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严格规定了同盟盟员的条件,并特别指出,共产党员不是一般的无产阶级群众,而是无产阶级群众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最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可靠的先进战士。我党杰出领导人刘少奇曾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最好的党,要达到这个目的,固然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正确的领导,但是最基本的还需要我们有很多好的党员。”

二、党员个体的先进性取决于党员综合素质

争做学习型党员,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的永恒主题,是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使思想和工作都不停顿的现实需要。

加强学习和锻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中国共产党对每一名党员的一贯要求。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都号召全党同志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加强学习,以深入的学习来推动思想解放、工作转变和新任务的完成,迎接时代挑战。同志强调指出:“加强学习和锻练,不仅是每一名党员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先进性目标的基本要求。”“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任务逼人、不学则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坚持学习的优良传统,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保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当今时代我们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把各级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每一名党员打造成时代的弄潮儿,具备较高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每个党员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一定要下苦功夫,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要大兴学习-实践-创新的学风,真正形成学政治打好思想基础,学业务打好工作基础,学先进,形成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体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每一个党员的素质符合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素质的提高和进步,那么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党,中华民族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提高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式、多种途径。

第一、修身自省是前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首先要靠每一个党员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党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个道理在这里是同样适用的。“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自省、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共产党员加强自身的修养,一方面要加强党性锻炼。要深化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党员标准、“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总结自己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深入剖析,肯定成绩、查找问题,不断地加以改进。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在人民群众中起到凝聚、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要用共产主义的道德来规范党员的行为,以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来提高党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提高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我们只有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全体共产党员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典范,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员工素质范文5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敬业精神;坚守诚信;团队精神

[作者简介]韦红霞,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广西 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8-0142-0002

一、前 言

电网工程建设中,一个工程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主题,是工程的第一生命。质量反映了一个工程的素质,质量对于一个工程而言,综合地反映了工程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工程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的。

二、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现代工程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和谐管理,所以质量的好坏体现了工程的人员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工程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的提升。所以,工程项目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培育工程人员素质。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在电网基建项目日益繁重的要求下,一个电网基建企业要建立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发展,又能维护企业利益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为工程长期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创造条件。因此,认识、理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人员素质的关系,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认识、理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人员素质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工程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以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是支撑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与自然资源的物质相比,人力资源的作用更为重要。工程人员专业知识的多少、新旧和优劣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水平。只有建立在人员专业知识丰富,高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工程质量管理,才能使其管理决策思维正确,工程QC课题的研发、组织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技术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起点才会走在前沿,工程产品质量也才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工程人员具有全新知识、高技术水平基础上组织生产的产品,工程质量管理才会在一个高标准、高技术起点的约束下展开,工程质量管理才有现实意义。同时,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人员文化程度,使工程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为人员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一个超前的平台,打下质量管理的良好基础,推动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发展。可以说,工程以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去组织生产,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工程质量管理层次。一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都将以技术管理工作为依托来开展。

工程质量管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于一个工程的建设来说,先进的设备机具硬件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高素质的人才更是工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这么一句话,说产品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品质。人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次品;人不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正品。而人员的品质就是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包括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等。

(二)培养工程建设中人员的敬业精神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敬业被看作是工作中处理质量管理事务时所具有的专心一致、严肃认真、勤奋努力、谨慎稳妥等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是可再生的精神资源。这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一种敬业的氛围。工程全体人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责任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把思想变为自觉行动,全身心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按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以自身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是工程以高质量管理、以优质服务、精益求精、恪尽职守、讲究信用的态度对待业主与电网,从而追求效益的质量管理行为方式。

(三)坚守诚信这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电网基建项目日益繁重的今天,工程靠质量取胜。工程要发展提高,就必须以诚信作基础,以质量来取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有竞争力,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只有让质量与诚信的理念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位员工心里,让先进的、严格的质量管理融入到工程的各道工序,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质量才能持续提高。

(四)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

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各道生产工艺一环扣一环,互为质量保证的前提,缺一不可。产品质量的形成凝聚了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及管理,只有汇集集体智慧才能完成。而生产在工程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工序与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的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一个好的工程或者一个好的部门,需要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问题降到最低点。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杜绝“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而要积极地把这些边界问题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为下级、为下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使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做到领先一步、胜人一筹。这样,工程质量管理才能持续良性循环。

员工素质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素质 项目名称

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综合素质研究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建设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设市场。中国当前在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工作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人文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在工程管理人才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人文、法律素质和国际化观念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十分匾乏。

我国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上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对付,缺乏现代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领导风范,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缺失,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和资本运作能力差等问题。

虽然当前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考试中理论性内容较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记忆力较差很难通过考试,年轻人记忆力较好比较容易通过,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挂靠”现象,使得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管理者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制约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正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才加剧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建筑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知识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承担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的目标,要解决工程中国的问题,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

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当前大部分建筑管理人员都能具备这一素质。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许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

2.能力素质。仅仅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社会所期望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

3.人格素质。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观点:“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贤人,无才无德是废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当前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着工程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因此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乐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我国国家人事部与建设部一起,相继在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多种执业资格制度,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还设立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1],虽然当前已经有这一整套的执业资格制度,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挂靠”现象,很多年轻人考执业资格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挂靠”获得相应的收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执业人员和实际的在岗管理人员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素质首先必须禁止“挂靠”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持证人和管理人资料,并在执业过程中不定期抽查,确保持有资格证者和在岗者是同一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2.进一步优化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目前各种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教材上,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对实践经验要求并不严格,虽然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没有要求具体是在什么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这样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一个人考很多个证,但一些年纪大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由于记忆力较差所以很难通过考试,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职业者既有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使得取得执业资格的大部分人最终并不能达到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因此,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应严格专业要求,所报执业资格考试应与所从事岗位相一致,考试内容中应加大实际管理问题分析内容的比例,既要满足知识面的要求也要满足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备执业能力。

3.强化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常性更新的社会,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2].要认清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的差距,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抓紧进行知识更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实际工作中感悟和领会、继续教育、讨论会和讲座等。

4.有效的绩效考核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除了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外,对于取得执业资格后的实际管理水平也要有一个公正的考核制度,这就要求对已经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有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从各方面了解各执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对那些不具备素质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取消其执业资格,以此激励建筑管理人员在取得执业资格后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