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1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2

寒食清明之乡

4月2日,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介休市人民政府、绵山风景区具体承办的大型综合性文化节――“我们的节日・中国首届清明(寒食)文化节”在清明节的发源地山西介休绵山盛大开幕。原常务副部长、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民,山西省副省长、著名作家张平以及国内、山西省内著名民俗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文化节活动以“亲近自然、亲近传统、亲近英贤、亲近家人”为主题,通过论坛、祭祀、展览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展示清明(寒食)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和传承与发展。

在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向山西省介休市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称号。

介休是我国寒食民俗文化的重要留存地,介休的绵山与我国清明文化的来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介休绵山能够感受到清明、寒食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清明文化的集大成之所在。经反复考察与研究,中国民协决定授予山西介休这一称号,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也在介休绵山宣告成立。

寒食的前事今生

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介子推曾追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传说有“割股奉君”之举。重耳返国后即位为晋文公,诸从臣邀功请赏,介子推却功不言禄,携母归隐绵山。晋文公绵山觅贤,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介母子二人守志不出,抱木同被烧死。文公追悔莫及,将这天封为“寒食节”,下令清明前两日全部冷食,唐代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寒食清明风俗从此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寒食节逐步由寒冬季节融入春暖花开的清明节气当中,并逐渐由一省推至全国。“介休”这一地名也因而得名。

论坛上,包括冯骥才在内的有关专家认为,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节日的重新回归,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冯骥才特别呼吁中国的文化知识界人士,大家都是传统文化节日的火炬手,要重新帮助大众点燃对这一节日的应有热情,为这一节日的回归做出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清明的节日文化应该放入教育读本中,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体会到这一节日的情感。

企业家的忠孝情怀

绵山开发是传统能源产业向现代朝阳产业转型的一个典型成功范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介休焦炭大王阎吉英出资开发绵山发展旅游业,至今已投资7.2亿元,在当时引起轰动,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如今,10多年过去了,绵山也早已成为人们的休闲度假之地,其旅游人数、经济效益位居山西省众多景区前列。

在时任介休县委书记张松龄的支持下,县政府与三佳公司签订了把绵山风景区转让给三佳公司经营50年的经营合同,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正是绵山成功的根本和基础。而今已70有余的张老先生回顾当年日月,犹回味不已。

实际上,阎吉英不仅认识到旅游业是前景无限、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对绵山文化灵魂人物介子推的史实和思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始终贯穿萦绕在介子推身上的忠与孝,使阎吉英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形象上的塑造,从农民企业家升华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文化人和现代企业家。

而今,清明(寒食)文化节的举办,更加深化了这个主题,唤醒了更多世人的关注。

作家省长论清明

张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法撼汾西》、《天网》、《抉择》等具有广泛影响、获得重要奖项的文学作品。现为山西省副省长。

作为山西分管文化的副省长,张平在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清明(寒食)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致辞不仅体现了一个官员的责任,更体现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人的使命感。他说: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清明节这个悠久的传统节日,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缅怀先烈、祭奠先祖活动,慎终追远,展望未来,大力弘扬忠贞爱国、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友善和谐、勤廉节俭的良好道德风尚,为共建文明和谐社会、共创美好幸福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他又说:正是一辈辈劳动人民对天地至亲的无限敬意和对平安幸福的虔诚向往,才让清明这个节日传承至今,才让这个节日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也只有在党和政府全心全意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人民的节日才会真正回归人民。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3

“翩翩新燕来,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农历三月初,每当农家院落里再次传来熟悉的呢喃燕语,人们就知道,燕子归来了,又是该过清明节的时候了。

然而回忆童年我们会发现,小时候,每年给我们带来清明节消息的并非自天而降的归燕,而是母亲做的“燕子”。这种用麦面发成的燕子形状的面食,叫“子推燕”。传说春秋时有个人叫介子推,是随晋文公逃亡的功臣,回国后却不肯做官,躲到绵山,晋文公放火逼他出来,没想到,他宁被烧死,也不肯出山。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不忍生火,只吃寒食,以此纪念他,这一天就被称为寒食节。当然这只是传说,寒食断火其实源于周朝的一种很奇怪的旧制:春夏秋冬要用不同的木材钻火,农历三月要用新的木材,所以在“红头文件”批准使用新木材之前,只好暂不开火了。寒食节与清明很近,后来,二节便渐渐合一了。

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和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起,构成了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八节”之一。

清明节扫墓祭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扫墓的同时,人们还会春游踏青、插柏戴柳、打秋千、拔河、蹴鞠、放风筝⋯⋯咱们老祖先的春游项目还挺多吧?

据说扫墓之后放风筝,割断手中的线,让风筝飞走,断线的风筝渐渐远去,将带走一切的悲伤和不如意。

清明节在古代还与上巳节或三月三有关,上巳节有一个深受古代文艺青年们喜爱的游戏叫做“曲水流觞”,在流水中浮上酒杯,酒杯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赋诗作文。书圣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序》就是这样诞生的。济南的朋友,咱们也组团去趵突泉风雅一把如何?

清明节过后,雨量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也增加,雨后,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天空中常常能映现出七色的彩虹。这时我们就知道,谷雨就要到了。

百花之王牡丹,又叫“谷雨花”,每年的谷雨是她开花的日子。传说当年武则天喝醉了酒乱下诏,命令所有的花连夜开放,只有牡丹懒得理她,结果被贬到了洛阳一个荒凉的山谷,结果竟然开出了奇异的花来。如今每年的四月,洛阳都有牡丹花节。

谷雨时节桑树枝繁叶茂,营养丰富,自古至今,有条件的农家户户养蚕,所以谷雨所在的月份又叫蚕月。对年轻人来说,陌上桑林边也是约会的好地方。

在古代,谷雨这天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祭祀,但最高的礼遇是给予黄帝的史官――仓颉。传说仓颉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还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所以才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一直用打结的绳子来记载事件,民智未开,人鬼混杂。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可以记载自己的历史和知识。上天为生民贺喜,降下谷子,鬼大概是因为再也不能愚弄民众而在黑暗中哭泣吧。人们从此把这天叫做谷雨,并在每年的这一天,祭祀仓颉,并称他为圣人。认为是他带来了智慧,并使文明得以延续。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呢谷雨的来历很简单,因为在传统农历四月十九至二十一日之间,此时谷物开始出苗生长,雨水也开始增多,因此就称为谷雨。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本周我们即将迎来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也是新假期制度实行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这是唯一一个与二十四节气重合的节日。每年4月5日前后,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这时我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清明节祭扫的起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土葬,由于土葬后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节时祭扫祖先的墓地。同时结合清明节时的气候特点又可以进行踏青活动,放风筝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既肃穆又轻松的节日。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5

【典故】清明踏青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xx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踏青的由来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清明踏青注意事项

1.提前观察天气

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

2.量力而行

春游踏青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另外,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3.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4.注意饮食保健

踏春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踏青中的饮食是保健的重点。

5.注意场所选择

踏春宜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6.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你不慎被昆虫叮咬,切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质制剂,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7.防止意外事故

踏春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时,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8.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首先要找准过敏源,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在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9.热水洗脚

踏春时脚部肌肉不停地进行收缩运动,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热水洗脚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热作用恢复正常。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6

春节古称元旦,又称元日。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荆楚岁时记》载:在除夕日,家家户户要备办好酒好菜,全家在一起开怀畅饮,迎接新年。同时要留出一些守岁吃的年饭,到正月十二日,撒到街旁路边,寓送旧纳新之意。大年初一还要饮椒柏酒、桃汤水和屠苏酒,下五辛菜,每人还要吃一个鸡蛋。饮酒时的顺序与往常不同,要从年龄小的开始,而平时则是老者、长者先饮第一杯。

新年所用的这几种特别饮食,并不是为了品位,而是为了祛病除邪。古人以椒、柏为仙药,认为吃了以后能身轻耐老。魏人成公绥的《椒华铭》云:“肇惟岁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还认为桃木是五行之精,能镇压邪气,吃了用桃木煮的水,能制服百鬼。五辛指韭、薤、蒜、芸薹、胡荽五种辛辣调味品,吃了可以顺通五脏之气。晋人周处《风土记》云:“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炼形。”这里的“五辛盘”,就是上述的“五辛菜”。

正月七日是古代的“人日”,又称“人庆节”,这一天须吃以七种菜煮成的羹。因各地物产不同,所用的菜也不同。如广东人用芥兰、芥菜、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福建、台湾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芥菜寓意长寿,如此等等。一些地区还有吃“及第粥”等风俗,北方人在这一天还要吃饼,而且必须是在庭院中煎的饼,俗称“熏天”。

正月十五日,人们熬好的豆粥,滴上脂膏,用以祭祀门户。先用杨枝插在门楣上,随枝条摆动所指的方向,用酒肉和插有筷子的豆粥祭祀,祈福全家安康。

从正月初一到三十日,年轻人常常会带着酒食去郊游,一起泛舟水上,临水宴饮。还要象征性地洗洗自己的衣服,把酒洒向岸边,以解灾厄。

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之日。这一天人们会带着酒肉在一起聚会,并在社树下搭起高棚,祭祀土地神。祭祀完毕,大家共同分享祭神用的酒肉。据说吃了祭神用的酒肉,便能福禄永随了。

冬至过后的105日,是古时的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相传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被焚,晋人哀怜子推,于是寒食一月,不举火为炊,以悼念这位志士。到了汉代,因一些老弱不堪寒食1个月,便改为三日不举火。曹操还曾下过废止寒食的命令,但终不能禁。寒食节的主食为杏仁粥及醴酪。

寒食一过,就是春光明媚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带上酒具,到江渚池沼间去作曲水流杯之饮,在上流放入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漂至人前,即取而饮之。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尽兴,还含有流杯宴饮可除去不祥之意。同时,还要吃掺和鼠麴草的蜜饼团,据说吃了可以预防春季流行病。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粽子是这一节日的主要食品。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日投江,人们用箬叶包上黏米煮成粽子,或以新竹截筒盛米为粽,并以五彩丝系上楝叶,投进江中,用以祭奠屈原。

六月炎夏,兴食汤饼。汤饼指的是热汤面,意在以热攻毒,取其大汗来除散暑气,亦为祛恶之举。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人们争相出外郊游,野炊宴饮。富人宴于台榭,平民则登高饮酒。少不了的食品是饼饵和酒,据说吃了能使人长寿。陶渊明把重阳节看作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所谓“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并有诗曰:“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饮酒赏菊,确为人生一大乐趣。

十月一日,要吃黍子羹,北方人则吃麻羹豆饮,为的是“始熟尝新”。尝新即尝鲜,泛指享用应时的农产品。

到了十一月,采摘芜菁、冬葵等杂菜晾干,腌为咸菜酸菜。腌得好的,呈金钗之色,十分好看。南方人还用糯米粉、胡麻汁调入菜中泡制,用石块榨成。这样的咸菜既甜且脆,汁也酸美无比,还被人们用来当作醒酒的良方。

十二月八日,称为腊日,这个节日除了要举行驱鬼的仪式,还要以酒肉祭灶神,送灶王爷上天。祭灶一般由老妇人主持,以瓶作酒杯,用盆盛馔品。又说佛祖释加牟尼是在这一天成佛的,佛教徒此日还要烧“腊八粥”。以后,祭灶活动改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就与腊日不相干了。

上一篇字谜游戏

下一篇生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