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1

在十九世纪,插画的发展是由报刊、画册的变迁慢慢演变来的。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它真正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美术作品中就把插画分离出来了,但它有着很好的艺术色彩,现在很多职业画家都已经从事了插图这一项工作,它们通过抽象表现技法的功能不断创新从具象演变为抽象派。一直发展到70年代,插画又开始重返到自己独特的写实风格。

二、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在插画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是黔东南本土设计,它充分反映了当今广大消费时代的来临,是通过用当今社会的方法迅速发展民族风格插画艺术的表现设计形式。现代插画已经已经发展到很广义的概念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杂志、报纸、各种刊物都可以看到插画。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在拉丁文的字义里,我们把它理解为“照亮”的意思。它原本可以添加书籍中的文学乐趣,把书籍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更加打动读者。但是在当代的不同书籍作品中,插画更胜于所谓的“照亮文字”的这个陪衬地位,还能体现出它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增强艺术感和它的独特魅力。

三、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的历史背景

1、插画设计的概念和演变

插画是一种视觉传达形式,它是现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形象是很直观的,它以视觉传达来体现它直观的形象性,在现代设计,其现实与真挚的艺术生活美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的很多领域中去了,有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还有社交等很多方面。插画艺术的不断发展,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很大的内涵。自古以来的插画洞窟壁画,它们都演绎了插画的发展历史。在十九世纪,插画就已经随着杂志、画册发展历程而逐步发展。虽然插画被美术作品分离出来了,但它却还是有着很好的色彩感。

2、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

在现代插画设计的运用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给黔东南本土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式体现在民族风格插画设计之上。当今的插画已经从狭义的含义变成了广义的含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报纸、杂志、或儿童画册也会有插画的存在。它还可以让书中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至于吸引读者。在现代社会中,插画远远超越了其它艺术。在现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能发挥它独特的魅力,而且还洋溢了一种很强烈的艺术气息。

四、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介绍及设计意义

1、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介绍

新古典主义是独立的艺术流派,在18世纪中叶,它以装饰及艺术绘画建筑最早出现在欧洲大陆,在法国就开始了它的设计理念和概念总结,随着欧洲资产阶级的不断影响,艺术家们就保留和增加了传统的艺术语言形式,不断出现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新古典主义就这样诞生了。随着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发展匀速,它不但有着典雅的气质,还结合了新的意识形态,使古典时期文化从狭义的文化意识走向了广义的文化意识。

2、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意义

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插画设计是黔东南本土设计,它充分反映了当今广大消费时代的来临,是通过用当今社会的方法迅速发展民族风格插画艺术的表现设计形式。现代插画已经发展到很广义的概念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杂志、报纸或画册里都可以看到它,书籍里所加上去的图片,我们都把它命名为“插画”。插画,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在拉丁文的字义里,我们把它理解为“照亮”的意思。它原本可以添加书籍中的文学乐趣,把书籍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更加打动读者。但是在当代的不同书籍作品中,插画更胜于所谓的“照亮文字”的这个陪衬地位,这充分说明了插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五、总结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2

雨果的每一部作品都努力忠实地实践他的对照原则,各种鲜明的对比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中。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雨果运用对照原则的典范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对比体系――球形体系,把美丽圣洁的爱斯梅拉尔达置于球体的中心。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甘果瓦以他们对爱斯梅拉尔达不同程度、方式、目的的爱情而围绕在爱斯梅拉尔达的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于是就构成了中心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比。

在这个体系中,爱斯梅拉尔达集真、善、美于一体,她是作者理想状态中美的象征。她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性感而妩媚,矫健又多姿,一出场就像阳光一样把美和善洒满了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她的美丽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而最美的是她的心灵,她敢于在危难之际救助曾经伤害过她的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她愿意用自己的婚姻来换取毫不相识的甘果瓦的性命;在自己遭诬陷面临绝境时她还一心一意关心着无情无义的法比的生命安危;她对爱情忠贞不二,为了爱情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她的光辉照耀下,卡西莫多外表的丑陋、克洛德的阴险歹毒、法比的虚伪荒、甘果瓦的懦弱自私被裸地曝露在阳光之下,显得触目惊心。同时爱斯梅拉尔达的美却在这种对比中更加光辉夺目。而在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甘果瓦四个人之间又各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是崇高圣洁的,毫无猥亵的念头。与之相比,其他三人对爱斯梅拉尔达的所谓的“爱”都带有的成分。克洛德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只是他长期受压抑的变态的爆发,这种爱是极具毁灭性的。为了满足这种,他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设置阴谋,对爱斯梅拉尔达威逼利诱,在得不到时不惜毁了她。法比则是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他贪慕爱斯梅拉尔达的美色而与她幽会。实际作为上流社会的人,他看不起爱斯梅拉尔达的身份,更不用说娶她了。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生死无动于衷,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愿到法庭去为无辜的姑娘洗刷冤情,却跑去与贵族小姐调情。甘果瓦是爱斯梅拉尔达所谓的“丈夫”,他在误闯“奇迹王国”时被乞丐王判了死刑,爱斯梅拉尔达为了救他而与他结成夫妻。甘果瓦也确实喜欢爱斯梅拉尔达,但这种感情远远不如他自身的利益重要。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态度是:得之则窃喜,失之亦不觉可惜。

二、对照原则与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雨果对照原则的发展与成熟的背景是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两种美学思潮的论争。早年的雨果曾是古典主义的忠实拥护者,然而在当时日趋高涨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下,他的政治观和文艺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倾向,并投入了这场论争。雨果首先以他的剧本向古典主义发起了攻击,其代表作品就是他于一八二九年九月完成的剧本《欧那尼》。为了这个剧本的演出,雨果与当时仍主要占据着法兰西舞台的古典主义风格展开了冲突,最终这部剧本的公演显示了浪漫主义的胜利。“欧那尼事件”被视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

在《欧那尼》中,雨果正是利用对照的原则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强调理性压制感情的风格特征,设计出爱情压倒理性的戏剧化情节。在剧中,作者对贵族阶级毫不留情地进行指责、讽刺、丑化,这是对古典主义者们的一个沉重打击,也是雨果叛逆精神的一大体现。雨果在内容上乐于以德才兼备的普通人来对照无能的贵族,民主色调非常鲜明。欧那尼虽然出身贵族,在父亲无故被杀后就毅然抛弃了贵族身份,投入到被放逐的队伍,成为了平民。作为传统戏剧主角的达官贵人们在雨果笔下都变成了荒的可笑之徒。国王卡洛斯身份尊贵,却荒暴虐,偷偷躲到莎尔家的壁橱里欲图不轨。当偷听到莎尔与欧那尼将于第二天私奔后,又假扮成欧那尼去劫持莎尔,被欧那尼抓个正着。欧那尼出于贵族荣誉放了他,他不知恩图报,反而派军队来搜捕欧那尼。这里的国王被塑造成了一个品格卑下的宵小之徒。

在感彩上,《欧那尼》打破了古典主义对悲剧和喜剧体裁的严格划分,将悲剧和喜剧风格统一于一个剧本中,这也是对照原则的成功运用。在剧中,作者将美与丑、王与盗、热闹的婚礼和冷寂的坟墓放在一起,进行了富有戏剧性的对照,并且一改古典主义戏剧典雅庄重的风气,将鲜血、毒药、决斗、死亡等刺激性情节毫不避讳地引入作品,不但构成全剧的重要元素,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剧本的舞台效果。在艺术结构上,此剧也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律――“三一律”背道而驰。雨果毫不理会三一律对“舞台表演自始至终只能有一个情节,要在一个地点和一天内完成”的规定,地点任意地转换,时间远远超出24小时。情节错综复杂,突破了单一线索的限制,每一幕的布景都不相同,充满了西班牙的异国情调。在语言风格上也改变了古典主义所要求的“典雅”台词,大量使用日常通俗的口语,真实自然,充满情趣,充分体现了雨果要求文学创作自由的强烈愿望。

三、对照原则与基督教的灵肉二元对立论

雨果的艺术观念离不开他对宗教的思考,而其对照原则的思想正是渊源于基督教的灵肉二元论。基督教的本质精神强调空灵深邃的唯灵主义,建立在一种灵肉二元分离的观点上。它认为最后能站在上帝面前的只能是人的灵魂,而肉体却是世俗的羁绊。基督教的教义因此强调抑肉扬灵,反对肉体的欲望和享乐,把禁欲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德行加以颂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念。雨果的世界观也就是从这种宗教的神性与人性、人性与兽性、灵与肉、善与恶、美与丑等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上发展起来的,这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说:“基督教对人类这样说:你是由两种成分构成的,一种是易于毁灭的,一种是不朽的;一种是肉体的,一种是精神的;一种束缚于嗜好、需求和之中;一种则寄予于热情和幻想的翅翼之上……自从基督教说了这些话的那天起,戏剧就创造出来了。在生活中、在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中,存在着两种敌对的原则之间无时无刻不有的对立和斗争,这实际上不就是戏剧吗?”雨果认为生活就是一出戏剧,混杂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既然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丑,那么在文艺的殿堂中就不应该把“丑”排斥在门外,只有把美与丑同时呈现出来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

值得注意的是,雨果的宗教观曾发生多次转变。例如他把人性放到宗教中去考察。他目睹了在基督教灵肉二元对立论的教条下,教会和神职人员反而越来越变得猥琐不堪。在基督教崇高圣洁的精神旗帜下,由于无法克服人的生存本能和情绪欲望,种种卑劣邪恶的罪恶近乎变态地疯狂生长着。现实中的教会人员在以上帝的名义从事着邪恶的勾当。于是雨果开始试图把人道主义思想融入到二元论的思想当中去,认为灵与肉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体。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关注民生、同情弱小的天性,另一部分则深受基督教泛爱救世论的影响。不同的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比泛爱论更宽泛,除了对贫苦大众的关注之外,他还注重对自我和个体的思考。他笔下的神职人员克洛德在肉体和基督教禁欲教条的折磨下变成了魔鬼。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就应该是“灵魂和肉体的和谐统一”。上帝不再存在于彼岸世界中,不再遥不可及,更不需要牺牲正常的肉体欲望来换取上帝的拯救,因为上帝就在“我心中”。“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人与上帝的交往也不在于刻板的宗教仪式和教条。这一宗教观促使他去关注和表现个体当下的感受和情感,并运用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去凸现这种个体情感。这就赋予了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对照原则以新的意义。

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原则一反古典主义文学中“丑”不能作为审美对象的说法,对“丑”进行更细致深入的刻画,使审美的对象从单一化、刻板化走向复杂化、多元化,从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诗人、文艺理论家波德莱尔在雨果的启示下另辟蹊径,开启了“审丑”的时代先河,这种以丑为美的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中引发了一股大规模的“审丑”逆流。他们在作品中执着大胆地表现、展览丑陋和罪恶,无限制地夸张和渲染人的生存本能所导致的种种兽行和劣迹,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用文学揭示生活真谛的目的。二十世纪就此也可以被称作是“审丑”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盛雪梅.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J].艺术百家,2007(1).

[2]杨中举.善恶美丑的多重变奏――论雨果小说人物的类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第31卷第6期.

[3]代文清.试论雨果创作的对照原则[J].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5卷第7期.

[4]赵林.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5]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3

论文关键词:拉奥孔,诗与画,文学与造型艺术

 

《拉奥孔》是18世纪德国戏剧家、美学家莱辛的代表性文艺论著,创作于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其主题是论证诗与画的界限。诗与画的关系在西方是一个古老的文艺问题,历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比较注重诗与画的共同点。如早在古希腊时代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是一种有声的画”[①];古罗马时期,诗人贺拉斯的《诗艺》中也包含着诗画一致的思想;到了17—18世纪,在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德国不少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普遍接受了诗画同源、诗画一致说,提倡寓意画、历史画以及描绘自然田园的诗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莱辛以拉奥孔雕像群为论述对象,通过比较其在史诗与雕像中不同的艺术处理,具体论证了诗(代表一般文学)与画(代表一般造型艺术)的界限,抽绎出这两种艺术类型的本质特点,有力驳斥了当时新古典主义者所宣扬的诗画一致说。一、诗与画之比较

17—18世纪,在法国和德国不少新古典主义者都极力强调诗画一致说,因此在诗中追求描绘、在画中追求寓意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流行。莱辛则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没有根据的观点。尽管诗与画都是摹仿的艺术,但“画和诗无论是从摹仿的对象,还是从摹仿的方式来看,却都有区别。”[②]

首先诗与画的题材不同。如莱辛以荷马史诗中潘达洛斯射箭以及众神饮宴会议的场面为例,说明诗可以表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即动作情节;画则宜于描绘在空间中并列的、呈静态的物体。再如文学与造型艺术,由于绘画是诉诸人的视觉感官,所以画只宜于描绘美的事物,以美作为最高法则,而应避免描绘丑的以及令人嫌厌、恐怖的对象,因为它们会引起人的反感;诗却可以描写丑,因为通过诗人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先后描写,丑的效果就会削弱,同时丑与喜剧性相联系,对丑的描写会使对象显得可笑,起到娱乐的效果。此外,莱辛还举出诗人斯塔提乌斯和弗拉库斯对盛怒中爱神维纳斯的描写,说明诗可以表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塑造出鲜明的典型形象;画却只能描绘一般的抽象的性格特征。由此可以发现,在题材方面,诗比画有较大的范围。

其次诗与画所采用的摹仿媒介不同。由于诗以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情节为摹仿对象,而画的对象则是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所以莱辛认为诗宜于用语言文字符号来叙述,画则适合用线条颜色符号来描绘。

再次诗与画有着不同的艺术理想和审美效果。诗用语言文字来叙述动作情节,重在表现人物情感和个性以及情节的动态发展,因而要产生“真”的效果;画用线条颜色来描绘物体,主要诉诸人的视觉,所以须追求“美”的效果。在论述过程中莱辛以拉奥孔为例,指出在造型艺术中美是最高的法则,因此对于雕塑而言,若表现拉奥孔父子激烈的形体扭曲和苦痛的面部表情就会破坏雕像最高度的、整体的美,所以雕刻家把史诗中所描写的痛苦的哀号化为雕像中的轻微的叹息。这即是说明了在绘画等造型艺术中,表情要服从最高法则——美的规律——的要求,这是“艺术家供奉给美的牺牲”[③]。诗则不受这样的限制,而应该尽量注重表情,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使之变成真实的、实在的、可认识的东西。

通过史诗与雕塑对于拉奥孔题材的不同的艺术表现,莱辛总结了二者在题材、媒介、审美效果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之处,由此批评了当时新古典主义者所宣扬的诗画一致的片面错误观点。

虽然《拉奥孔》的主旨在于论证诗与画的界限,但是在给二者立异的同时,莱辛并未忽视诗画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一切物体不仅在空间中并列存在,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另一方面,动作也须依存于人或物,而不是独立的。所以绘画可以通过物体来摹仿动作,而诗也可通过动作来描绘物体。

由题材和摹仿媒介本身的特点所制约,绘画摹仿动作,须把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化为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所以莱辛主张画家选择一个最富包孕性的顷刻,即动作情节发展到顶点前的一顷刻来描绘。因为这一顷刻最富于暗示性文学与造型艺术,既包含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可以让想象充分自由地活动,所以“最能产生效果”[④]。

同理,莱辛举出了几种方法说明诗也可以描绘物体。首先是化静为动。莱辛以荷马史诗中借叙述阿喀琉斯盾的制造过程来描绘其形状为例,说明诗要描写物体就要把空间中的并列化为时间上的承续,而且这还可以避免枯燥冗长之弊。其次,从对象的效果入手而避免对细节做描绘。例如荷马史诗中,诗人通过特洛伊国元老们的私语赞叹暗示出海伦的美貌绝伦。与此相类似,诗人还可以“化美为媚”[⑤],即把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因为动态的美比静态的美效果更强烈、更生动。后二者以效果来描写美的人与物,也即是文学创作中的烘托手法,有以一当十之妙。

通过以上的概述,我们可以说莱辛对诗与画的比较,较之当时新古典主义者的偏颇观点,则显得相当全面。他不仅划定了诗画的界限,也指出了二者的联系,由此体现了诗与画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类型艺术的本质特点。

二、诗比画高

在《拉奥孔》这部著作中,莱辛虽是诗画并举,论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究其深意,我们不难看出其论述的倾向性在于诗比画高、诗比画更具优越性。

一方面,诗可以更广泛真实地反映现实。前文已论及诗比画的题材范围更广。画以美作为最高法则,只宜于表现美;诗却可以描写丑的、令人嫌厌、恐怖的对象,所以诗的表现范围更广阔,包括整个的世界和人生,同时由于诗重在摹仿人的动作表情和情节发展,因而诗人必须重视其描绘的真实性以及动态地反映活生生的人生画面。所以莱辛认为“生活高出图画有多么远,诗人在这里也就高出画家多么远。”[⑥]

另一方面,诗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展示人物的不同侧面。绘画只能表现人物某种一般的抽象的性格特征,通常在作品中表现为“替人格化的抽象概念找出一些象征符号,使它们成为可以辨认的”[⑦],因而形象往往缺少鲜明的独特个性;诗却不然,其中的人物除了一般的性格特征之外,还能表现出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具有的更为突出的性格特征,即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诗中的人物形象较之绘画则显得更加鲜明、丰满、栩栩如生。莱辛关于诗画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揭示的论述实已蕴含了类型与典型的思想于其中。

莱辛反对当时新古典主义者所标举的诗画一致说而对二者作出严格的区分,这就明确了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本质规律和特点,但是莱辛在论述过程中所流露出的诗高于画的思想倾向则又走向了另一极端。诗与画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二者虽然在题材、摹仿媒介、审美效果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它们都是摹仿的艺术,因此诗与画只有类的区别文学与造型艺术,而没有艺术上的高下之分。所以说,莱辛为论证诗画界限而不自觉地倾向于诗比画高的思想未免显得有矫枉过正之嫌。三、对《拉奥孔》主题思想的评价

通过上文的概述,我们清楚了《拉奥孔》的主题思想在于论证诗与画的界限,并且这一主旨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受17—18世纪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莱辛不满当时宫廷贵族所崇尚的寓意画和历史画,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是象征一些抽象概念或是叙述时间动作,并不是主要通过视觉而引起观赏者的美感,这就违背了绘画艺术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莱辛也反对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描绘体诗。虽然这类诗以描写农村田园生活为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调,但是诗中多带有感伤色彩,而莱辛强调诗要动态地反映现实人生,反对把绘画中的“静穆”[⑧]理想应用于诗中。如前文所说的,莱辛给诗与画两种艺术做出严格的区分明确了二者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推动了启蒙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同时,莱辛对诗画一致说的批驳更体现出一种要求积极变革的时代精神。

但不可否认的是,《拉奥孔》这部著作同样存在着理论上的局限性。首先,莱辛只从诗与画两种艺术本身入手,对其特点、规律进行比较,而没有考虑到社会历史环境对于艺术领域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都会深深打下其所处时代的印记;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仅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会有鲜明的差别,即使是同一种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莱辛忽视了这一点,孤立地就艺术来论艺术,而未联系社会历史因素说明诗画之间的区别。

其次,莱辛对诗画界限的区分过于绝对化,这就难免会使其某些观点失之偏颇。如莱辛认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必须服从美的要求,因此对于拉奥孔雕像群来说,雕刻家把痛苦的哀号变为轻微的叹息,以此保持雕像群整体的美感。但是黑格尔则指出拉奥孔雕像群虽然表现出高度真实的表情——“极端痛苦”、“身体的抽搐,全身筋肉的跳动”,然而它“仍然保持美的高贵品质”[⑨],达到了表情真实与美感效果的高度统一。再如,关于诗与画的题材,莱辛认为只有绘画才能描绘物体美,而诗人若描写物体美的各个组成部分则会削弱美的效果。如果照此理解,那么凡是有关美的题材则都将被排除在诗歌甚或是一切文学领域之外,这就无异于否定了诗歌可以表现“美”这一内容意义。

再次,在讨论诗与画的题材时文学与造型艺术,莱辛认为绘画无法像诗歌那样摹仿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其实,即使有时面对着简单的物体,画家也可能难以绘就。如李白有诗云:“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虽然诗人只描写了湖水、明月、鸿雁等景物,但由于湖西月、江北雁处于不同的空间中,所以画家面对这样的题材,往往也会一筹莫展,而无法像诗人那样把不同时空中的景物明确地、完美地联系融合在一起。因此,对于说得出而画不就的事物,钱锺书认为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先后承续的动作,而且也包括一些静止的景物,所以他说:“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彩色蝶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画的形状可能使造型艺术家感到凿刀和画笔力竭技穷。”[⑩]

总体来说,《拉奥孔》这部文艺论著是17—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的时代产物,它对当时新古典主义所宣扬的诗画一致说以及新兴资产阶级所崇尚的静态的、感伤的文艺观进行了批驳,取而代之的则是论证了诗画两种艺术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规律,以及动态的、实践的文艺观和人生观。莱辛的这部著作在当时的西方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对诗与画的比较不仅引导人们对古典文艺重新获得了正确的认识,由此推动了德国民族文艺的繁荣,而且其鲜明的时代精神也对当时的德国青年人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如歌德就曾高度评价《拉奥孔》的影响,他认为“我们要设想自己是青年,才能想象莱辛的《拉奥孔》一书给予我们的影响是怎样,因为这本著作把我们从贫乏的直观世界摄引到思想的开阔原野了。”“因此卓越的思想家从幽黯的云间投射给我们的光辉是我们所最欢迎的。”[11]歌德的这段评价也正说明了《拉奥孔》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它确是近代德国文艺界中的一部转折和奠基之作。

参考文献:[1][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古罗马]贺拉斯著,杨周翰译.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钱锺书.钱锺书集·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7] 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4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称:高师声乐课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古典音乐,即中世界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一种承载厚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而现今的乐界,古典音乐多用来特指1750-1820年这段时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创作出来的欧洲主流音乐,是一个独立的音乐流派,艺术手法考究。

古典音乐,在乐界,因其主要体现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被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所谓的“严肃音乐”。[1]在我国,80后、90后这些从出身就带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个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义音乐上,逐步远离了带有强烈“严肃”色彩的古典音乐。因此,在自由主义蔓延的当代,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年轻的音乐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音乐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而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通过对古典音乐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文学赏析课程

1750-1820年的欧洲,恰逢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巴洛克文学的兴起,无不体现当时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随即出现了昌盛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于当时文化科技繁荣的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它和古典音乐的特点类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课程赏析,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对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背后诠释的文化的融会贯通。往往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复原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大时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再对比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自我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创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华,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舞蹈赏析课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间内用身体为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人体的运动来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乐伴奏,用形体的动作更加丰富地诠释音乐的力量。舞蹈赏析是通过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伴有自我思维的升华过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情感特点、舞者对于生活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全方位多人共同参与表达的艺术形态。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芭蕾作为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流行并逐渐职业化。芭蕾在发展过程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要求女演员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脚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剧的赏析课程上,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重现18世纪的场景。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尽量模拟18世纪的欧洲剧场,前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舞剧简介,对接下来赏析的舞剧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接着通过对《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的赏析,有一个全面直观丰富的体验。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通过简短的讨论和提问来对比古典舞蹈配乐和整个舞台效果与真实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差异,理解所谓的欧洲现实生活和欧洲当时理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轻松地理解所谓古典音乐严肃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来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问题不当堂解决,留为下一节课程的授课中心,学生和老师共同准备下一堂的教学内容。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绘画赏析课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绘画称为“猴子的艺术”,指的是人类如同猴子一样通过绘画的方式模仿人类活动,因此绘画是一种临摹自然的艺术,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独特性,绘画里面通过夹杂了画者不同的自我风格,而体现不同的意识流。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加入对理性主义的“拉斐尔前派”作品的赏析,因为这个学派往往取材于神话、宗教传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通过画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达出来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当时西方很多的神话、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的画家对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文化时代的意义,也理解到所谓“严肃”音乐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何“严肃”的原因。[3]

只要音乐教育者肯下功夫,结合时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古典音乐也必将冲破“严肃”音乐的局限性,被年轻的音乐人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佳毅.浅谈中国古典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j].声乐舞蹈,2012,09:119.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5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人的观念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突出特征。

    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的愤怒就是我的主题”,就是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群体分离状态的个体本位意识,其中神和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崇尚,则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与欲望的放纵。在《奥德修纪》中,诗人高度赞扬了奥德修斯“求正道、求知识”的人道观,把人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了,极力肯定人的力量,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鼓吹个性解放。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再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的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中。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灵”取代了“肉”,在关于人的理解上,与古希腊文学表现了明显的分野,“神—理性—人”呈三位一体之势,体现出一种尊重了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则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人的观念

    早在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自主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苏醒则使人们重新理解上帝的内涵和人与上帝的关系,同时在宗教的名义下探讨自我的价值。而此期出现的圣母崇拜则是基督教人性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世纪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张扬了中世纪人民努力挣脱精神枷锁,寻求思想解放的革命情绪。《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放射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随后在文艺复兴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是以古希腊—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为主体的。它的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等思想指导下文艺复兴运动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的关系作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人文观念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如果说,文艺复兴确实如布克哈特所说的是一个“人的发现”的时代的话,那么,只有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这个“人”才被发现得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才发展到了最完整的境地。莎士比亚通过悲剧告诉人们: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仅有原欲的解放和满足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性也不仅仅体现在原欲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须在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原欲与理性、出世与入世、个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作出准确地把握。莎士比亚的作品既沟通了人文主义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又延续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血脉,是世俗人本意识与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的典范。由此,以肯定人的世俗的原始欲望之合理性为起点的人文主义文学,到了莎士比亚这里,又融入了基督教人本意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步入了新的世界。

    四.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运动文学与人的理性

    17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与秩序,这种时代精神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而也使文学中“人”的观念发生了新变。古典主义文学所表达的人对自我力量的肯定与颂扬主要是理性意义上的“人”。这种通过对古罗马的崇尚文学,歌颂了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人自己,正好是对人文主义文学之“人”的解放主题的一种延伸,是从另一条道路、另一种意义上延续了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的时代”。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个体的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就是在张扬人自己。启蒙文学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时又肯定人的天然情感的合理性,这种肯定理性力量的文学也就是肯定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即张扬人的个性,表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与上帝、人与王权、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新理解。

    五.浪漫主义文学与人的情感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也得到了重大变化。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绘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崇尚“自然”,表达的主要是人对自然纯真的人性的崇尚,对被理性与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情感与欲望的追寻。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展现的是渴望自由、热情奔放,张扬“自我”,个性主义的“人”的形象。夏多布里昂的小说通过狂野的人性、狂放的原欲之爱与宗教的尖锐冲突,显示了潜藏于人们心底的不可抗拒的人性之爱的美,说明了自然人性原本就是美的。总之,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欲望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束缚的强烈的个性主义愿望,使欧美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

    六.现实主义文学中人的异化主题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创作,形成了普遍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范文6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海顿;贝多芬;交响曲;音乐风格;比较

中图分类号:J602;J647.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05-01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海顿和贝多芬均是这个时代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被人称颂。其中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早期作曲家代表,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

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下,美学思想也逐步体现;18世纪美学想革命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深入人心。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展现,但其影响却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乃至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18世纪下半叶的音乐艺术受到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提高,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和新的要求;音乐活动更多的走出了宫廷和教堂,公共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生机勃勃的世俗群众性音乐文化代替传统的宗教音乐;喜歌剧的成熟,格鲁克歌剧改革获得成功;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来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因而音乐的易解性。愉悦性和情感的动人性等成为音乐美的准则。主调音乐风格取代了被认为“深奥”的复调音乐风格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启蒙时期流行的文学文体是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动、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成为许多器乐音乐创作的准则。

海顿的音乐作品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品以明朗欢快的情绪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他广泛采用民间音乐素材,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密不可分。贝多芬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完成者,他的音乐突出的特征是通过斗争而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热情和毅力,这与他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有着直接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音乐创作新的时代印记,从而也是19世纪音乐的领路人,他音乐中的革命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也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开端。

海顿作为古典主义的启航者,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的终结者,创作的作品贯穿着古典主义音乐整个时期。欣赏海顿与贝多芬的作品,给人以不同的音乐享受。海顿的作品,就像是一首轻快的小诗给人以心灵慰藉;贝多芬的音乐则给人一种沉重感,是对人生这部浓墨重彩的史诗给予最透彻的解读。但不得不称赞的一点:他们均是时代的经典,史册上不可小觑的一笔。

海顿常被世人称作“交响乐之父”。他是古典作曲家中唯一一位仍然默默地生活在旧的音乐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出生于车匠家庭的海顿8岁进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这时候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剧作曲家发现并且得到了救助;正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情,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正是在近几十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贝多芬被世人称“音乐巨人”。从小被零乱的学习生活以及恶劣的家庭环境摧残长大的贝多芬具有很强的独立精神。但他的幸运之处是:他的艺术家生活自由自尊而且有保障;贝多芬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使他真正开始捕捉到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与气质。但是,他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与他艺术事业的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当他刚刚站稳脚跟美好前景的艺术之门向他敞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可治愈的耳疾在迅速恶化,耳疾伴着他的艺术生涯。他把一切情感都寄托在音乐之中,用音乐吐露自己的心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经历了长期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实践最终确立起来的。

海顿的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之其他的几部交响曲被公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着明快欢乐的情绪和浓厚的民间歌舞气息。海顿巧妙的构思,第一乐章感觉行云流水速度很快,继而第二乐章速度变慢,起初弱起,没有明显变化,刹那间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的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诙谐富有活力的音乐轻巧活泼,第四乐章音乐速度变快。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部分中最广为流传最受欢迎的乐章,这部交响乐也因此成名,被后人冠以“惊愕”。

海顿的交响曲充溢着健康,质朴,幽默,轻松的情绪,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与丰富的城市音乐和民间音乐紧密相连,充满着人生的进取精神和生活的乐趣,清新明快的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织体,合理均匀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处理,以及从力度对比的出人意料到不规律的节奏等,都导致海顿的音乐与众不同。他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贝多芬的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保持这古典乐派的主题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进而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音乐应当是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震撼,正是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通向人类心灵的路,而那个更富于强烈激情的时代,是属于贝多芬的。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43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