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桃花源记译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1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2
1、《桃花源记原文》的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3、《桃花源记》的意蕴:《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3
关键词:高尚 陶渊明 隐逸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如果有心人翻看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本上名篇《桃花源记》时会发现这样一个词语――“高尚”,在课文底下注释里并没有这个词的解释。我们都知道,课本中一般都会对文言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加上注释,以便学生们理解。那么,在这篇文言文里为什么“高尚”这个词没有解释呢?猜想估计是因为编书的人认为这个词和现代汉语里的高尚意思一样或大致相近,所以觉得没必要专门进行解释。可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如果不一样又该怎么解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尚”这个词语在这篇文章里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吧。《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现代汉语词典》里高尚有两个义项:“1.道德水平高:高尚的情操。2.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高尚的娱乐。”《新华词典》里对“高尚”一词的解释基本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如果用第二个义项来解释肯定是不通的,那么按照第一个义项“道德水平高”来解释的话就是:“南阳刘子骥是道德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了。”这样解释,看上去也是比较通顺的,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语文辅导书和语文老师也基本上都是这么来解释的。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下,就似乎有些奇怪了。这里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难道道德高尚和他去探寻桃花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品德不高尚的人就不能去探寻桃花源吗?这似乎有些说不通,那如果没有关系,这里为什么又要特意交代呢?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时一般以精简为主,这里不可能突然会出现一个和全文毫无关系的词语。那么,解释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里的“高尚”不能仅仅简单解释成“道德高尚”。可是不解释成“道德高尚”那应该解释成什么呢?
《汉语大词典》里“高尚”一词有四个义项:1.使保持高洁。《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亨注:“下‘事’字,伪《孟子外书文说》篇引作‘志’,必有所据,当从之……意谓: 夷 齐 不为 周 臣,高尚其志,而得凶祸,饿死于首阳山。”《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匡章盖齐之处士,亦是高尚其志者。”
2.指高洁的节操。《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宋范仲淹《赠方秀才楷》诗:“高尚继先君,居与俗分。”明袁可立的《蓬莱阁怀古》诗:“义城鲁仲连,功成甘退让。千载有同心,感时怀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北史・李先传》:“ 昭徽 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清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善长挈家草莽,诣军门,俯伏于前,岂隐居高尚者耶?”
3.崇尚,提倡。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时五侯弟竞为奢侈……然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倾财施与,以相高尚。”《宋书・五行志二》:“ 王恺 、羊 之畴,盛致声色,穷珍极丽。至 元康 中,夸恣成俗,转相高尚,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俪人主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家室富饶,竞为奢侈。深闲幻术,高尚异能。”
4.崇高。与“卑鄙”相对而言。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讲景物稀奇,凤城围,士民高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这个女人,道德之高尚,品格之清洁,我们男人,是万万不能及的。”
《汉语大词典》在“高尚”一词第二个义项中提到“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并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第二个例子中高尚一词确实含有隐逸之意,但第一个例子似乎不大好看出,其实如果查一下原文的上下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了。“李昭徽,李义徽曾孙,中山卢奴人。博涉稽古,脱略不羁,时人称其为播郎。因以字行于燕、赵焉。善谈论,有宏辩,属文任气,不拘常则。志好隐逸,慕葛洪之为人。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初为道士,中年应诏举,为高唐尉。大业中,将妻子隐于嵩山,号黄冠子。”――《北史・李先生传》。这里的“高尚”很显然也是有着隐逸的意思的。我们再看第一个义项里举的第一个例子,其实“使保持高洁”应该算是它的表面意思,更准确地解释是“保持自身高洁而不愿仕”。“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蛊》。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碰到黑暗腐败的环境而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在朝为官,隐隐也有着隐逸的意思。
除以上例子外,“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繇也,愿先生少致意焉!”――司马迁《与挚峻书》。这几句话大致表达了司马迁肯定了好友挚峻“冰清玉洁”的“材德”,又对他未能尽展其才表示遗憾,劝其放弃隐居,回归社会。这里“高尚”也是有归隐的意思。
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尚”有专门指称隐士的意思。在《故训汇纂》一书里,我们在高部第73和第74条也可以明确地看到该书对“高尚”一词的两个解释,即“高尚,隐逸也”和“高尚,不仕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高尚”一词在古代是有着专指隐逸之士的意思。
如果我们把这个意思放到《桃花源记》里来解释“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这句话,于情于理就都能解释得通了。正是因为“刘子骥”有归隐之心,所以才会在听到有桃花源这件事后,那么迫切地想要寻找这个世外桃源。想必作者在最后一段写上这么一段关于“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事,也是良苦用心的吧。作者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晋皇室从衰退走向灭亡的时代,他一生活了六十三岁,却经历了四个皇帝两个朝代。晋末交替,时局动乱,宗室内部斗争激烈,军阀对政权的野心致使战争频繁,血腥杀戮,民不聊生。权利竞争背后的污秽、阴谋、残忍使至真至实的陶渊明难以忍受。正是在这种环境里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桃花源不过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超脱世外的思想境界和渴望安稳的愿望。也许作者正是把自己的这种愿望寄托在文中“刘子骥”的身上,让他带着自己的愿望去寻找这个世外桃源,然而作者自己心里深知这样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所以才会把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结果写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吧。总之,把《桃花源记》里的“高尚”解释成隐逸之意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语文八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 新华词典编纂组编 《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8
[4] 汉语大词典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 《汉语大字典》[M](全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 司马迁《与挚峻书》例句来自于北京大学语料库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4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梅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引出一个质朴自然世界。在那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平和,诚恳。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我来到桃花源
——同样的世界
同样的压力
那个桃花源是否还存在?那个没有纷争,那个和谐的桃花源为何而衰泯?
——引子
我走进桃花源,怀着神秘、向往、愉快的心情奔向桃花源。然而,我愣住了,这并不是我想象的那般清洗自然,亦没有所说的那般鸟语花香。我想,也许是因为现在环境的问题吧?!我还是满心向往的冲了进去。
我看到的第一个房子——居民楼,第二个房子——居民楼。同样……终于,我找到了除了居民楼以外的场所——学院和写字楼……
一股沉重的压迫感……
我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我走到她身旁。
“你好……”女孩子看了我一眼,那眼神,貌似在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不会和陌生人说话吗?”
于是,我的善意就被这一张张冷漠的脸拒之门外。我妥协了,蹲在路边。
“走吧,你还是离开这里吧……”一个声音响起,充满着哀叹。
我抬起头,声音的主人,一个很好看的女孩子,不同于前几个人,那张脸,是真诚的。
“什么意思?”我费解,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世外桃源,我又怎么能轻易离开?
“这儿的人,已不再是从前一般了……”
“什么?”
“他们不再像以前的人了,他们同外人一样庸俗!”女孩子的眼中泛着泪光。我安慰着她,“愿意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弋雪情。”
“呵呵,武鑫。”
“嗯~~”情像在深思什么一般,她忽然问我,“鑫,你们那里,好玩吗?0”
我摇摇头,“唉……做完作业写到11点,你看看,我都出黑眼圈了!”
“呵呵,”情笑笑,“我带你去我们的学校吧!”
没等我回答,情已经拽着我来到那个学校,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每个人的书包都至少20斤!而且,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僵硬、凝重的……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是鄙夷、轻蔑……
“他们为什么都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利益熏心,他们都想从桃花源中出去,所以拼命学习,变成了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我呆了,这样的地方?从一个世外桃源,变为,不!是沦落为庸俗之所?
几天过去了,我得离开这儿了……
“情,能和我一起走吗?”我哭着问情,唯一离不开的,就是我这一见如故的好友。
“鑫,我也想和你一起走,可是,我不能走。因为,我要留在这里,拯救这些人们。”
“嗯!”我因情的高尚而折服。“情,再见!”我忍住不哭,让情看到我的笑脸。我走上船,看着一点点模糊的情。嘴在逞强,泪在投降……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雅文化艺术;校园文化
一、高雅文化艺术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校风的建设
一所学校的风气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良好的校风不但可以使学生自律,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也会使教师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工作,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序。[1]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首创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美学教育便是“五育”之一,这是因为蔡先生深刻体察到美学所包含的道德约束力、精神感染力,是一个人获得进步的强大动力。高雅艺术因其所蕴含的美和力量,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的上上之策。
(二)传承世界各民族文化
艺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抽象和提升,蕴含着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各种抽象、形象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例如,京剧在响应国家号召走进校园之后,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我国最优秀的民族艺术,使学生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
(三)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
学生接触高雅艺术的时间长了,其审美能力必然获得大幅提升,生活、学习、行为会受到感染,形成良好的习惯。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学生良好习惯成为一种风气,那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化必然是优秀的,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将轻而易举。文化艺术历经千百年风雨,得以传承下来的都是优秀的、有益于人类发展进步的艺术成果,我国各高职院校只要下力气、花时间引进,那么学生的课余活动必然会被吸引,并积极参与进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文化氛围定会慢慢形成。
二、高职院校普及高雅文化艺术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措施
(一)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为了在我国高职院校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各院校应立足本校实际,将校园文化建设与高雅艺术相结合,建立健全一套既突出本校特色,又符合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运行体系。[2]学校应联合相关部门,协调各部门执行策划、宣传等事宜,根据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选取合适的艺术团体,与本校联合进行演出、展览等学生参与性强的活动,有计划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定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调整,以学生需求为根基,确保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长期在本校展开。在确定活动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之前,学校可安排各学生团体展开有目的调查,以明确学生的喜好、要求,以及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将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上,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优化资源分布,突出地方特色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可适当引进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样做既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可发扬地方艺术,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另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离不开专业的艺术教师,这就需要各院校想方设法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扩大活动参与面,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要想顺利开展,并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其中,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3]各种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应担负起弘扬高雅艺术的责任,采用形式多样、现代感较强的形式,从引发广大青少年了解高雅艺术的兴趣开始,逐渐过渡到接受,然后上升到欣赏和主动扩散、传播,从而使高雅艺术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扎根,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此外,学校也要积极联合社会艺术资源,扩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内涵,从而建立一套学校与社会文化良性循环的运转体系。
三、结语
学校应将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进行普及,将高雅艺术引进学校,使每位学生都能近距离接触、欣赏高雅艺术,并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形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如果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够长期坚持,那必将带来中华民族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鲍荣娟.高雅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艺术教育,2016,(05):148-149.
[2]伍益中.以高雅艺术构建校园文化的作用与措施——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2):212-213.
桃花源记译文范文6
[关键词]景区名称;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88-03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硕士,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桂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就要求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与世界接轨。作为旅游景区景点特征形象概括的景区景点名称,对景区景点的宣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桂林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的水平,不仅直接反映译者能力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名称翻译不统一。如“象鼻山”就出现了三种翻译文本,“Elephant Hill”“the Elephant Hill”和“Elephant Trunk Hill”,让国外游客摸不着头脑。二是名称翻译不贴切。如把“世外桃源景区”翻译为“Shangri-La”,没有体现出桂林“世外桃源”的特色。三是名称翻译不规范。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就违背了“通名专名化”翻译规则。
旅游景区景点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划地名,它不仅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因此,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以达到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涉外旅游发展,增强外国游客对桂林的了解和认识,将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是积极树立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1]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2]
目前,该理论共涉及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其中的三大理论对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进行指导。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语境更宽泛的概念。语境仅仅是以使用语言为参照,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而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范围极其广泛。它是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及精神和物质构成的集合体。可以说,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1]
(二)适应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不仅要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要以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说,翻译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1]
(三)“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就是指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语言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文化维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交际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翻译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三维转换”是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在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而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是旅游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翻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中,需要翻译成英文的汉语专有名词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因此,翻译者在生态翻译环境中,不能只从一个维度进行考量,而是要灵活运用“三维”转换,将“三维”有机结合,综合考虑。
(一)关于“世外桃源”的译法
“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对于该景区名称的翻译共有两种,一是将其翻译为“Shangri-La”;二是将其翻译为“Peach Blossom Land”。
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就只是运用了文化维转换,而没有考虑到交际维转换,因此,此种翻译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把“世外桃源”定义为“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Shangri-La”是指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en)里所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园。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乌托邦”式的幻想乐园。正是由于两者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译者就直接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了。但是这种译法在交际维转换层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Shangri-La”有两大所指,一是指在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县,该地是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创作原型;二是指酒店,香格里拉(Shangri-La)是国际连锁酒店的知名品牌。因此,一提到香格里拉,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香格里拉大酒店(Shangri-La)和香格里拉县,而不是“世外桃源”的意思。
将“世外桃源”译为Peach Blossom Land,就是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综合来考虑。此种译法较为贴切,较为妥当。从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角度看,在英语中,旅游景区名称也经常用Land这个词来表达“乐园”“乐土”的意思,如美国迪斯尼乐园,就是用Disneyland。因此,用Peach Blossom Land更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和理解。从文化维角度看,用Peach Blossom Land也能体现出“世外桃源”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落英缤纷、安静祥和的情境。
(二)关于“两江四湖”的译法
“两江四湖”景区是指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笔者发现有关“两江四湖”的译法有“Two Rivers Four Lakes”“Dreams On Water”“Water System in Guilin”以及“Guilin Water System”四种。
“Two Rivers Four Lakes”的译法直接采用了语言维转换,没有表达出“两江四湖”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环城水系内涵。“Dreams On Water”则想表达在游览两江四湖时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景区名称不太适合。“Water System in Guilin”虽然表达出来了“两江四湖”的内在本质,但是违背了在景区名称翻译时应避免使用冠词和介词的要求。因此“Guilin Water System”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译法,既表达了“两江四湖”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景区名称翻译的规范要求。同时,还便于冠名“桂林环城水系”或“两江四湖”的复合名词的英译,如桂林环城水系游――Guilin Water System Tour、桂林环城水系图――Guilin Water System Map、两江四湖问讯处――Guilin Water System Inquiry Office等,既简洁,又达意。
(三)关于“伏波山”的译法
“伏波山”景区是桂林市区的经典景区之一。关于“伏波山”的译法共有两种,一是把“伏波”的意译出来,于是就把“伏波山”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制服波涛的山)或“Wave-Restraining Hill”(抑制波涛的山)。二是把“伏波”直接音译过来,将“伏波山”译为“Fubo Hill”。两种译法均来自伏波山的传说。
伏波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山因有一崖角突出江面,每当春夏涨水时,遏阻了汹涌的波涛,好像驯服了波涛似的,因此取名“伏波山”;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时有一位伏波将军马援,受光武帝的派遣出征交趾,途径桂林屯兵,与敌使谈判于山下,试剑劈石,吓退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的爵号,新息侯祠也叫伏波庙,山因庙而得名。[4]因此,这两种译法都能体现“伏波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根据外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更妥当一些。
关于桂林景区景点名称不妥当的翻译还有很多,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把“叠彩山”翻译为“Diecai Hill”,把“穿山”翻译为“Tunnel Hill”,把“乐满地度假世界”翻译为“Lemandi Amusement World”等,本文就不再一一分析和论证。只是想通过上述三个例子表明,在翻译景区景点名称时,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综合运用,翻译出最为贴切的景区景点名称。
四、结论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在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旅游景区景点名称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外宣形象,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由于错误层出不穷,历来被专家所诟病,其翻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们建议,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转换法来指导旅游景区景点翻译,翻译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手段,提高整合适应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8.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