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控制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控制论范文1
1.行为动机、环境不确定性与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2.关于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3.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
4.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5.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6.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7.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
8.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基于A公司的案例研究
9.《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10.我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
11.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
12.论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
13.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4.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
15.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6.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7.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研究
18.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
19.现代公司的控制权矛盾与会计控制目标实现
20.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
21.会计控制的委托分析
22.荣信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改进研究
23.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信息质量
24.HF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优化
25.环境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26.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研究
27.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28.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
29.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0.ERP系统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1.TZ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2.CPDL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3.我国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4.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35.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
36.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7.LNFL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8.DX辽宁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39.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辨析
40.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和策略
42.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43.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架构及其应用研究
44.浅谈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
45.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46.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47.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应对
48.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内部会计控制
49.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50.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
51.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探讨
52.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5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54.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5.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研究
56.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局限性问题分析
57.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58.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59.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60.环境会计控制与企业环境业绩关系研究
61.天津港口集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研究
62.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63.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模式
64.关于构建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
65.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66.关于烟台恒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研究
67.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68.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新理念
69.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70.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71.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研究
7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73.会计信息化环境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研究
74.国有大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改进性研究
75.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题及述评
76.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研究
77.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8.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实证研究
79.基于会计控制论视角的资产概念重述
80.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81.Z市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案例研究
82.分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8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4.多维复式会计研究
85.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完善性研究
86.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力
87.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88.浅析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89.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90.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91.论内部会计控制及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改进
92.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深市A股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
9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94.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95.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97.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98.SD煤炭集团公司基于所得税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控制论范文2
白芍中所含化学成分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糖类等。现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仅以芍药苷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为定性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方法,来控制白芍的质量;其优点是方法成熟、操作相对简便,缺点是不能全面反映白芍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白芍质量控制方法已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
1.1一测多评中药的整体作用以及多成分
多靶点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单体成分均不能准确反映中药的质量。一测多评法是针对目前中药多指标控制和多成分定量中存在的对照品缺乏问题而提出的,已经在多种药材中得到了应用。一测多评法在黄连质量控制的应用已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已有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苷内酯的量作为白芍质量控制的文献报道,但因芍药苷内酯对照品供应的缺乏,限制了同时测定这两个成分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黄山君等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波长为230nm,以供应量大、价格较低的芍药苷对照品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苷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经16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苷内酯量的测定,考察了5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色谱柱,该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方法准确,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白芍的一测多评法提供了依据。
1.2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是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不要求弄清楚全部化学成分,而是在现有的已知的化学成分基础上,用代表中药药效学物质基础的化合物群所表征的图谱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这种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中药质量原貌,且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化学成分特点,并被国际认可。该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质检的难度和成本。白芍的指纹图谱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杨柳等对白芍的HPLC-DAD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果28批白芍药材的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包括儿茶素、芍药苷、芍药苷内酯苷、没食子酸甲酯、四没食子酰葡萄糖、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牡丹皮苷在内的9个峰,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张琦等也建立了白芍药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30nm,标定出了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苷、白芍苷、苯甲酰芍药苷5个共有峰。王文燕等建立了白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47批次白芍相似度分析表明白芍药材与饮片的质量差异巨大,而白芍药材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明等采用HPLC法对11批白芍样品和11批赤芍样品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参比波长为290nm,建立了标准对照指纹图谱,较好地区别白芍与赤芍,为区分同来源于芍药的白芍与赤芍提供了依据。
1.3快速鉴别分析
目前对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主要还是按照《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此法前处理耗时、样品无法回收、分析结果滞后。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绿色分析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无需试剂消耗等特点,已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提取过程分析等。李家春等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的量,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芍药苷的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校正模型中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96,且该法快速、无损、简便,可用于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快速检测。硫磺熏制是市售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静静等对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和产地白芍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在4000~1873cm-1区域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在1873~400cm-1区域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差异明显;其中,硫磺熏蒸样品的水提物在约1527、1077、648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3、1630、614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硫磺熏蒸样品的醇提物在647、614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7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该方法可快速、简便、直观、有效地鉴别和区分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为硫磺熏制白芍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2结语
2.1白芍药材及饮片
市场需加强监管沈婷婷等测定了5批白芍饮片,仅有2批芍药苷的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他3批芍药苷未检出。杨荣平等对川渝两地市售白芍饮片质量进行调研,发现28批样品中仅有1批芍药苷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中炮制不当、非法提取、硫磺熏制等均可导致芍药苷含量降低。市售白芍饮片现状不得不发人深思,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白芍饮片的生产、流通、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规范中药饮片市场,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2.2硫磺熏制白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氧化硫熏蒸是一种中药材产地粗加工的习用方法,适量且规范的加工可达到防霉、防腐的目的,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代替。但值得注意的是,硫熏后产生的芍药苷亚硫酸酯不具备芍药苷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硫熏白芍导致芍药苷等有效成分降低,将影响白芍的临床疗效;硫熏白芍导致其化学成分种类变化,最终将影响白芍饮片的质量可控性;二氧化硫残留将影响白芍饮片的临床使用安全性。
2.3质量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控制论范文3
财务目标的滚动控制
企业在一个经营期间的财务目标是年度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生产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指标来保证的。为便于实行财务控制的操作,我们归纳了以下公式:
1、目标利润=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率×目标销售收入
2、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率=当年生产目标利润十年初结存产品的利润/当年生产的销售价产值十结构产品预计销售收入
3、当年生产的目标利润=Σ(各产品目标产量标准品单价×目标质量)一目标成本一各项目标费用
4、目标成本=Σ(各产品目标产量×目标单耗×目标单价)十目标制造费用
按照上述公式,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纳入了实行目标控制的轨道,对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了定量的控制管理。在上述公式中,应用的是目标利润=目标销售收入一目标成本费用这一基础原理,而主要的控制方式是实行滚动控制,主要内容是以年度利润为目标,把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工作目标分解为阶段性执行目标,按时间进度控制工作进度,在分阶段的执行目标上,个别指标结果往往有超前或落后,就要通过实施控制使其进度趋同。滚动控制形成的是累进目标利润累进销售收入一累进目标成本一累进目标费用。这样,滚动控制目标从空间上纵贯全企业上下、分为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从时间上目标指标累进日旬月季年,分为年目标,季目标,月目标。整个滚动控制过程是由四个层次,六个环节来实施的。
四个层次是:六个环节是:
1、预算目标。这是一个自下而上预报指标,形成预算方案的过程。由控制中心在搜集大量成本、利润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发动企业由下而上预报经营期内工作目标,控制中心在汇总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据以预测出经营期内的成本费用和利润目标,报决策层研究确定。
2、确定目标。决策层根据预测的目标,召集中层管理干部讨论论证,进行方案的优化选定,经确定后公布目标,明确保证决议,明确目标责任,明确激励和奖惩办法。
3、分解控制。是根据确定的目标对成本和利润的组成指标层层分解。进一步明确下达到执行层和落实层,在执行目标的时间和进度上加以控制。
4、落实控制。是分解指标的进一步细化落实,使分解指标落实到工作终点,指标分劈到各项数据终点。
5、反馈。从目标落实点的基层起,在目标执行过程中逐级及时地把目标进度反映上来,提供出各种工作信息,报告各阶段上的目标执行结果。
6、分析。按时对反馈的结果和信息做出分析,找出各项目标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找出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找出哪些措施可以采用,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滚动目标方案。
日常工作中,以上四个层次和六个环节形成了财务目标控制工作的循环。这样的循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进行,财务目标得以在滚动控制中滚动前进。
财务指标的弹性控制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由若干财务指标组成的,这些财务指标是由各方面的工作结果来体现的,为了达到财务控制的效果,我们重点实行的是刚性目标——弹性控制的方法。刚目标是指经确定组成目标利润的各项工作指标是硬性的,既在目标确定和分解之后,坚决执行,干方百计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在执行层和落实层上没有余地,如对于生产成本指标,变动成本采取定额控制,固定费用和相对固定成本采取限额控制,在目标的执行中遇到个别难题时,可以在企业内部加以协调,组织难点攻关、技术改进,此增彼减等措施来解决。弹性控制是指对财务指标采取伸缩性控制,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发展的,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如在执行财务目标过程中遇到成本费用的上升则要求产品价格和收入相应上升,遇到产品价格和收入的降低又要求成本费用相应降低;遇到销售上期产品或处理上期结转事项影响本期经营利润,遇到某一阶段上的亏损或某项产品的亏损等,都需要采取弹性控制。一是要控制其对财务指标数值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时间,二是要采取相应抵消或抵减其影响的措施。
控制论范文4
餐饮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方法滞后、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没有充分的应用到餐饮业的管理中,所以,在餐饮业经营的过程中,极易将思维定式形成的不够完善,盲目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对餐饮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存在一定的限制,致使餐饮业的成本控制的创新方式没有有效提高。现阶段,餐饮业成本控制通常就是采用毛利率管理法,此种方法对管理成本控制有一定效果,但是,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此种方法只对总体上的成本进行控制,没有针对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控制,导致不能通过变动将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有效调整。所以,在餐饮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通常会没有进行控制。我国餐饮业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各个环节中的漏洞还相对较多。餐饮业的生产环节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如若不能再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的创新工作,那么就会导致在生产环节中费用不能降低。对餐饮业而言,不管是企业是何种规模,都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制度,根据采购制度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采购环节中不良行为的出现。另外,还需要具备突出事件的处理能力,如若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应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餐饮业的总体而言,依然存在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私下勾结的不良现象,致使成本存在一定的损失。在验收与检查原材料的过程中,一些验收人员工作不够认真,将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入库,致使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成本最难控制的是食物的烹调环节,对材料与调料不能很好的把握,只能依靠厨师进行控制,所以,必须要加强厨师技术的提高。在烹调环节中还会有员工私拿材料等现象,都为餐饮业成本控制工作带来困境。
二、餐饮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对餐饮业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每项支出的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每笔资金的去向进行追踪、监督与检查,确保餐饮业连接中的各个环节都能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同时,还需要对采购制度不断的完善,确保采购原材料时的经济合理,避免吃回扣现象的发生,从而对成本与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采购人员填写各项采购材料的信息表,并对其进行实际检查。要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查与验收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如若发现货存在丢失等问题,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对湘桂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避免此种事件的再次发生,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加强对全体人员成本控制管理意识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确保全体人员必须都积极参与到其中,有利于全体人员树立责任意识,也有利于在餐饮业的所有工作环节都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加强员工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使员工能够主动的按照成本控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确保成本控制观念能够在每个员工心中树立,促使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餐饮业的成本控制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同时,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对于具备丰富经验的员工给予重视,在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发生。同时,有效的预算也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合理的预算是对企业基本信息与全面的管理能力为根本进行编制的具有指导性的文件,根据对预算与盈利额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进行消耗定额的有效制定,其对餐饮业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消耗定额过大会导致餐饮业的成本有所增加,致使预算在餐饮业的各环节中的成本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只有加强对预算系统的不断完善,才能对餐饮业中资金消耗起到有效地指导作用,促使成本的有效降低。通过实践与研究表明,科学的预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有促进作用,同时,促使餐饮业对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对餐饮业中的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人工、原材料等规划工作的指导,从而促使成本控制效果的不断提高,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重要性的认识,一般情况下,都是将预算管理工作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执行,将成本控制进行合理的划分,由每个部门与岗位进行分别的控制工作,以相关职权以及绩效奖励为基础,促使餐饮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所以,在对餐饮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预算环节的重视。
三、总结
控制论范文5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信息。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3、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在制度内容上,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就收缩起来,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三、传统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现代企业高风险的经营环境、灵活的顾客化生产、高度自动化的制造环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控制系统,而服务于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传统成本控制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传统成本控制系统以责任会计控制、标准成本制度等为核心,具有如下特点及局限性:1、传统成本控制主要是依据组织机构的职能、权限、目标和任务来划分责任中心,形成纵横交错的责任控制系统。横的方面建立的是按职能部门划分的责任费用中心,纵的方面建立的是厂部、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中心。它的局限性主要是不易分清许多不属于单一职能部门但又具有关联性和同质性的费用的归属。同时,容易造成不同责任中心为了本部门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成本控制难以达到全局的最优。2、传统成本控制以产品为核心制定耗费标准,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等成本为产品制定标准成本。它采用的标准成本是单一的、僵化的,并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低效率,这与现代管理潮流相抵触。3、传统成本控制只强调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对事前成本控制重视不够,对设计方案存在的过剩设计或无效设计所造成的先天成本缺陷无能为力。4、传统成本控制把成本费用的发生看作是数量的驱动,以数量为单一基础编制费用预算,容易造成成本费用信息的扭曲。5、传统成本控制的差异分析基准只是与产量相关的业务活动,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来确定成本差异额。这种差异分析是滞后性的,只揭示结果而不是原因。由于传统成本控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简称作业成本控制。
四、作业成本控制
以作业成本作为制造阶段成本控制目标。作业成本法是以生产的自动化、电脑化为基础,同适时制与全面质量管理紧密配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着眼于成本动因,依照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从成本计算的角度看,它是以成本作业为核算对象,而不是以产品为核算对象。通过企业成本的核算,追踪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根据作业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可以把作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增加价值的作业,一类是不增加价值的作业。作业成本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信息严重扭曲的缺陷,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努力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综合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之发挥最大效用。因此,作业成本法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控制符合现代企业高风险的经营环境、灵活性的顾客化生产、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环境的一种新型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将标准成本制度从为产品制定耗费标准转向为作业制定增值成本标准,费用预算从以数量为基础编制的弹性预算转向了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编制的弹性预算,差异分析从以数量性变量为基础转向了以成本动因为基础进行,从为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制定以传统成本计算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转向为各个作业中心制定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以作业为基础的新的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是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也是成本控制系统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成本控制的范围是产品寿命周期
控制论范文6
关键词:陀螺测试转台单片机步进电机运动控制
导航系统是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惯性陀螺仪表普遍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飞行器的导航系统中,它反映了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其它重要导航信息,保证了人为或自动驾驶仪对飞行器进行控制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为了确保惯性陀螺仪表工作的可靠性,需要对仪表进行定期的校验,用测试转台测试陀螺仪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某机场所使用的测试转台大部分存在老化严重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尤其是部分转台还是老式的手动转台,很难保证校准精度,所以需要研制新型数字化的低成本的高精度陀螺测试转台及其控制系统。
1陀螺测试转台及其控制系统介绍
陀螺测试转台主要由高精度转台及其控制系统组成。三轴转台由ψ轴转台、θ轴转台、φ轴转台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实现三个轴的转动。各子系统由台体、驱动系统、转动系统以及执行机构组成。选用步进电机作为各子系统驱动装置,经蜗轮蜗杆及齿轮减速后输出旋转运动。转台的三个子系统中,θ轴转台固定在ψ轴转台的转盘上,φ轴转台固定在θ轴转台的转盘上。将被测试陀螺仪表固定于φ轴转台的转盘上,按测试要求控制转台各轴进行旋转,模拟飞机飞行中的各种姿态,陀螺仪表则输出相应的姿态信息,比较转台的姿态与仪表的输出即可校对仪表偏差。
各子系统的运转由其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对控制面板输入的控制参数进行计算或转换,变为步进电机的运转控制信号,输出到测试转台;转台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工作在速度、转角、自动等模式;转台控制器能够与上位计算机进行串行通讯,并执行上位计算机的控制指令。转台与控制器之间通过航空插头连接起来,其传输的信号包括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和惯性陀螺仪的反馈信号。
2转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转台控制系统主要由面板控制模块、控制面板及液晶显示屏、各子系统轴控模块、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机箱、电源等组成,图1为系统硬件组成示意图。面板控制模块和各子系统轴控模块均采用Atmel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液晶屏采用SEIKOEPSON公司生产的SED1335液晶显示屏及其控制电路,其显示RAM具有字符和图形显示特区,通过字符发生器不仅可以调用固化的160种点阵字符,还可以扩展其它需要的字符。步进电机驱动器采用RORZE公司的RD-023MS两相步进电机驱动器。
2.1控制面板的管理
面板控制模块选用四片8255通用扩展并口作为单片机与各子系统轴模块和面板按键、指示灯之间的接口。单片机的P0口作为数据传输端口,P2口作为各8255的片选及端口选择地址。与各子系统轴模块通讯的三片8255的A口和B口分别作为数据的发送口和接收口,C口提供握手信号。AT89C52单片机的串口通过1488-1489RS232电平转换电路与上位计算机的串口连接。
2.2面板模块与轴控模块的通信
面板模块与轴控模块之间通过两片8255完成运转参数和状态信息的传递。图2所示为轴控模块8255与面板模块8255的接口电路示意图。电路中使用了RS触发器74LS74,通过发送、查询、接收、置位等方式,控制数据在两片8255之间传输。触发器1的输出信号Q1作为面板模块8255向轴控模块8255传送数据的状态标志位,当Q1为“1”时表示面板模块所要传送的数据已经准备好,为“0”时表示数据已被轴控模块接收或数据未到达状态。触发器1由面板模块8255的C0和轴控模块8255的C4共同控制,由面板8255的C4和轴控模块8255的C0查询Q1的状态。同理,触发器2控制由轴控模块8255发送到面板模块8255的数据,Q2的输出值表示数据传送的状态。
2.3步进电机脉冲产生及控制电路
系统采用8254定时/计数器产生控制步进电机运转的方波脉冲,并对输出脉冲进行计数。将8254的计数器0设定在方波发生器工作方式,计数器2设定在计数器方式。图3为用8254分频产生控制脉冲的原理图。由AT89C52内部定时/计数器2产生的方波脉冲送入8254计数器0进行分频并输出控制脉冲。计数器2对输出的脉冲进行计数。当脉冲数与计数器2的计数值相等时计数器2的输出端产生电平变化,并被AT89C52的P1.1口监测查询。当AT89C52的晶体振荡频率为24MHz时,通过调节其RCAP2H和RCAP2L的值可使其定时/计数器2产生92Hz~6MHz的方波脉冲。通过对8254计数器0的数据寄存器写入分频值N,使其输出相应频率的方波脉冲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计数器2通过记录计数器1输出的脉冲数量来控制电机的转角。步进电机的输出转速由下式决定:
ω=Δ·fo/N(度/秒)(1)
步距角Δ=[360/(200·i·m)](度/脉冲)(2)
式中,步进电机旋转一周的步数为200;
i为转台传动机构减速比;
m为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数;
f0为输入8254的脉冲源频率;
N为分频数,即写入8254计数器0的值。
表1各轴分频值N的设定
转轴转速范围/simΔ(度/脉冲)分频数N
高速(fo=6MHz)低速(=10kHz)
轴0.01~5020500.0018216~63529112~1800
轴0.05~5480500.00007590~9000--
轴0.05~5280500.00012857154~15428--
各子系统写入8254计数器0的分频值如表1所示。由于对8254计数器写入的分频值只能为正整数,而通过计算得出的分频值N不一定为正整数,因此要对输入8254计数器0的分频值进行四舍五入。产生的驱动脉冲频率大小具有舍入误差,其大小不超过:
±(1/2)/N×100%(3)
三轴的最小分频值N=90(θ轴),转速最大误差为0.56%。
3转台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1面板模块软件的设计
面板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上电开始后,软件首先对AT89C52的内部寄存器、液晶显示屏以及8255并口进行初始化。程序用一个字节作为系统工作状态寄存器,寄存器中各标志位分别记录串口以及面板的锁定及解锁情况以及各运转轴的当前运转方向和高低速状态。液晶显示初始化设定LCD的显示边界及范围,以及清空液晶显示模块显存。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定为9600bit/s。
面板初始化完成后,软件将同时检测面板各按键信号并等待串口的中断信号,当检测到一种信号后,将另一种信号屏蔽。在“ψ轴(或θ轴、φ轴)”键按下后,系统锁定在面板工作方式,并关闭串口中断。进入面板工作方式后,软件按流程执行转轴选择、模式设定、参数设定、运转执行等功能。控制面板按键包括ψ、θ、φ轴选择键,运转模式选择键,数字键,确定、停止键以及手动控制键。读取控制面板按键信号后,将选取的运转轴、运转模式以及设定的速度角度等参数记录于指定的寄存器中。待软件检测到“运行”键按下后,将数据送入与相应轴通讯的8255寄存器中,并将该8255的C0位置高,通知轴控模块读取。
面板控制模块与上位计算机之间制定了串行通讯协议。串行通讯指令采用ASCII码的形式,上位计算机指令和控制器返回信息都以“$”字符开头。面板模块检测到串口接收到字符“$”时,则认为上位计算机开始发送信息,信息以回车符结束。“$”后面是转轴标识符,用“X”或“Y”或“Z”表示,分别对应ψ、θ、φ三个转轴。转轴标识符后依次为速度、转角、时间的ASCII码表示值。程序将接收到的上位控制指令中的ASCII码参数值转换为轴控模块可识别的十六进制参数值,并发送到相应的轴控模块。
3.2轴控模块软件的设计
子系统轴控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程序开始后先初始化8255各I/O口和8254各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软件通过查询8255的C0口,检测是否得到了由面板模块发送来的数据。轴控模块接收到面板模块发来的指令后,将速度、角度数据经计算转换成为8254计数器0的分频值N和计数器2所需要记录的脉冲数。参数转换完成后,程序根据设定指令进入相应运转模式。
当各转轴转速达到或超过1°/s时,为了使步进电机在有外加负载及高速运转下不丢步,确保在高速启动或停止时保持稳定,程序对步进电机的高速启动和停止进行了加减速控制。程序采用匀加减速方法。由式(1)可知,分频值N是角速度ω的反比例函数,设定ω1=1°/s为加速过程的初始速度和减速过程的最终速度,并设定加减速过程中每隔10ms速度差值ω=1°/s,所以有:
N1=(Δ·f0)/ω1
N2=(Δ·f0)/ω2=(Δ·f0)/2ω1=N1/2
…………………………
Ni=(Δ·f1)/ωi=(Δ·f0)/iω1=N1/i
即每经过10ms延时循环送给8254定时器0的分频值Ni就是将ω=1°/s对应的分频值N1除以当前的循环次数得到的。程序将每一步加减速送入8254的Ni值保存到起始地址为2000H的内存单元中,制成分频值Ni的数表。在加速过程中,依次将分频值Ni送入8254计数器0中,一直到从数表中读入的分频数不大于设定速度对应的分频值Nmax,并将Nmax作为最终分频值为止。减速过程则与加速过程相反。
4性能指标及结论
表2列出了控制器控制转台运转的模式及技术指标。经过调试运行,测试转台能够在规定模式下按要求运转。转台控制器交互性良好,每次输入指令前液晶屏上都有信息提示相应操作。各轴子系统在高速下经加减速后均运转平稳,无丢步现象。同时,能够利用上位计算机的图形界面设定运转指令参数,并通过串口发送指令给转台控制器,控制转台运转。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三轴惯性陀螺测试转台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不仅使测试设备成本降低,而且在测试功能、测试指标及测试精度上均满足了仪表校验的要求。
表2控制器控制功能及指标
功能说明指标
速度模式控制转台各轴按指定的速度和时间段运转ψ轴子系统:0.01°/s~50°/s
θ轴子系统:0.01°/s~5°/s
φ轴子系统:0.01°/s~5°/s
位置模式控制转台轴按指定的速度运转某一角度各子系统转角苗:0.01°~999°
自动模式设定转台各轴运转的速度和时间,在此时间内各轴按指定的速度某一方向运转;完成后,此轴暂停运转,间隔2秒钟后向反方向旋转,如此反复各轴系统的运转速度的范围为速度模式下相应轴的运转速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