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励志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励志的文章范文1
遥望苍苍海,苦苦难企及。峥峥男儿骨,誓将沧海渡。
——题记
年华似水,转眼我已踏进了高三的大门,开始了我盼望已久的沧海之旅。品味酸甜苦辣,挑战人生极限,高三,我来了!
走进高三,怀抱激情与理想。前方有彩虹,前方有鲜花。尽管路途遥远,尽管海浪汹涌,我仍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美好的理想,启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孤舟之于沧海的确显得渺小,但只要有拼搏的斗志,掌舵时谨慎小心,从不对目标怀有丝毫的懈怠,必能够让“欲将光阴寸寸情,不忍年华白白逝”的心志,树立成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走进高三,坦然接受人生的挑战。人生并非是一条平坦的道路,鲜花总是和荆棘相伴的,沧海自有沧海的壮观,沧海也自有沧海的凶险。还记得老人与海的故事吗?或许有人会说,是的,还记得。圣地亚哥老人在凶险的大海中险些丧命,最终还是没能把那条大马哈鱼给带回家。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的确令人感慨。这是一个带有悲壮色彩的故事,但也是一部挑战命运追求卓越的壮丽史诗。既然有挑战,就必然要面对未知的凶险与困难,人活着,就应该像老人那句豪情盖天的话所说的那样——“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走进高三,我将带着老人这句铁骨峥峥的话启程,坦然接受人生的挑战,坦然面对失败的哭泣。
励志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文化认同;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5-02
早在一九二三年李长之先生就为自己的古典文学批评定下了温文尔雅的豪言壮语与和谐健康的审美追求:“我们要考核中国文学的内容,只有从整个的文化价值(Kulturwert)出发,来认识我们的大作家,在我们文学史上几个煊赫的人物,像孔子孟轲荀况庄周韩非屈原司马迁董仲舒阮籍陶潜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李煜朱熹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王阳明曹雪芹吴敬梓金圣叹鲁迅等,是必须抉发他们的真面目和真价值的。”
在这段自述其志的话语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从中可以看出李长之对古典文学进行批评的取舍标准和批评策略。其一,李长之对古典文学有一种天然的亲情和难以割舍的情愫,他用励志式的一生践行着自己对古典文学的承诺,先后写下了《王国维文艺著作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孔子的故事》等传记批评著作。他时时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以恢宏的气魄和细致的审查选取了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作家及作品,足见他非同一般的批评眼光和选择标准。然而他更注重挖掘出这些扎根于本土文化中的民族先贤的真价值真精神,得出孔子的人格精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屈原的真精神是“忍而能舍也”“与愚妄战”,司马迁的本质是“浪漫的自然主义”,李白的真价值是“生命和生活”等。其二,李长之是从文化价值的整个性来解读和批评这些古典人物的个性精神的。他虽然特别注重择取那些与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与民族文化的土壤相适宜的大作家,但其批评并不是就文论文,而是把那些带有时代精神的作家置入文化河床的深幽底部进行阐释其精神历程及全部创作。他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就从“伟大的时代”、“楚文化的胜利”、“齐学”、“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等方面来烛照时代精神影响下的司马迁的真精神真价值。他的这种批评理路恰恰印证其在《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中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学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文化价值的整个性的。专就文学而了解文学是不能了解文学的,必须了解比文学的范围更广大的一民族之一般的艺术特色,以及其精神上的根本基调,还有人类的最共同最内在的心理活动与要求,才能对一民族的文学有所把握。”
由于李长之注重从审美和文化的双重视野来考察作家的精神历程和个体人格,把文学批评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之中,那么他的传记批评已经部分地溢出了文学批评的范围而进入文化批评的领域。在李长之看来,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其旨归是“将文学与文化汇通,在文化的整体构架中发掘出文学的内蕴”。李长之从文化论视野和精神史的视角对作家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批评,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新颖而深刻的批评范式。他善于从民族先贤的伟岸灵魂中探幽出民族文化的人文底蕴,因此能够在自我反思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路上走得更远步履更坚定。
李长之对古典文学频频地深情回眸,不仅是为了通过对古典文学的批评来实践其独特的批评主张,更是从追溯民族文化命脉的角度来深刻反思和阐发中国文化的内蕴,以便获取重建民族文化的精神资源。经过历史积淀并被证明有价值的作家和经典文本都是为了实现其文化认同这个理想的基石。如果说李长之对古典文学进行批评是实现其理论主张的一次次演习,那么对传统文化进行把脉才是他古典文学批评的真实动机。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李长之,从对当时中国的现实和文化境遇的深切体验出发,时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和期盼在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基础上重建新文化。
李长之非常赞赏冯友兰在《新理学》中的两句名言:一是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接着说”而非“照着说”,二是“怀昔贤之高风,对当世之巨变”。他希冀在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寓民族文化的自然发展中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同时借助民族先贤的精神资源应对当时历史境遇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那么他所倾心服膺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什么样的呢?他曾经表示自己十分向往三个时代即希腊、周秦、古典德国。这三个时代的符应契合之处在于“都是企求完人,都提高了人的地位,同时那些思想家本人都是一些有生气的活人。”这是针对世界范围来说的。然而就中国本土而言,中国文化的时代精神可以秦汉为界一分为二:“大抵是秦汉以前是一元的,是和大自然合一的,是直接的表现的,是血肉的,是人性的,秦汉以后,却就是二元的,含蓄的,形式的,被了佛,道,儒三派思想的洗刷而失去了人性的,简言之,便是所谓‘雅’的。”中国文化作为民族生命精神的结晶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或雅文化,其最高境界在于追求精神意蕴与人格修养的相通。李长之的文学批评也不断追求文化精神与人格教养合一的境界,因此他把秦汉以前的文化精神概括为“六艺”:“代表六种文化精神或六种类型的教养。……《礼》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乐》是一种‘情感生活’的轨道,《诗》是一种‘表现生活’的指南,《书》是一种‘历史生活’的法则,《春秋》是一种裁判的圭臬,《易》是一种通权达变的运用。合起来,是一个整个的人生,既和谐,又进取;既重群体,又不抹杀个性;既范围于理智,又不忽视情感;既有律则,却又不致使这些律则僵化,成为人生的桎梏。”
李长之不仅善于挖掘古典人物的真精神真价值,而且也能洞察出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根本的立国精神,能够经久不变,能够浸润于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够表现中华民族之独特的伦理价值的话,这无疑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所批评过的一系列经典作家中,李长之是十分重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经典的。李长之在《儒家的根本精神》一文中充分肯定和颂扬了儒家的价值并将孔子视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他指出:“孔子是奠定中国儒家思想的人,也是把中国民族的所有的优长结晶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的人。”孔子的真价值,“在他那刚强,热烈,勤奋,极端积极的性格。这种性格却又有一种极其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强有力的生命力并不是向外侵蚀的却是反射到自身来,变成一种刚强而无害于人,热烈而并非幻想,勤奋而仍然从容,极端积极而丝毫不计成败的伟大雄厚飞魄。”[4] P59这种儒家的精神正是中国的“强者”的精神,也是不断追求“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李长之非常赞赏孔子的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计成败的精神,在他看来,儒家正代表了一种自强不息、深思并举,“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刚性文化,一种“不稚弱,不琐碎,不浅薄,不单调,不暂时,不变动不居,不殆滞不前”的玉的德性文化。那么孟子的“浩然之气”“强为善”可以看做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之气魄的延伸。如果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是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那么“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的屈原,则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心灵。李长之不仅欣悦以孔子为代表的古典文化,而且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浪漫文化也心向往之。他又进一步将孔子和屈原分别看做两种文化形态的代表:孔子象征古典文化,其内在精神是理智、节制与和谐,屈原象征浪漫文化,其内在精神是情感、自由与奔放,并把这两种文化形态的内在精神扩展泛化,体现在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文化产品中,且在整个文化史上绵延不绝:“和孔子的文化息息相通的,是浑朴的周代鼎彝,是汉代的玉器,是晋人的书法,是宋人的瓷。单纯而高贵,雅!”“和屈原的文化息息相通的,是汉人的漆画,是司马迁的文章,是宋元人的山水。雄肆而流动,奇!”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区别于其它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李长之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充分体现出其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宏愿,借助古代文化经典标识民族特性,塑造民族认同心理,以便大众能在理智上形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意志上达成共同追求。他不太赞同现实处境中对待传统文化的姿态,把它们当作一堆可以弃之如敝的粕品,因为民族精神会在传统文化中展现出来并放射出璀璨的人文之光。其实我们的这些民族先贤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欣悦的亲和感,这些文化经典也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只要我们在现实语境中对它们进行再发明再塑造,就可以激活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因子并充当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长之.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见《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2]李长之.梦雨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励志的文章范文3
有一种友谊,叫离开
曾经以为自己的友谊能够长久
曾经以为真心的付出就能够换来将心比心
以为成全了别人,自己会快乐
其实错了
友谊给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痛苦
无情的不理解
曾经是那么友好的两个人
转眼陌路
留下的是残缺不全的记忆和心痛
终于懂得,人的成长
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途
支离破碎的友情
这是我自作自受的结果
励志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实施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因此,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从结构上说也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要素。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功能在三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问题上我们要有整体思路,同时也要有具体的路径选择。
一、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创新的整体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对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既继承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理论的某些传统(如经济人分析、边际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等等),又超越了这种正统经济学理论的限制,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把在正统经济学理论中被认为既定不变的制度视为会被修正和创新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内生化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2)放弃了正统经济学理论中的“信息费用、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都不存在”的非现实假定,理论分析更加接近于真实现实。(3)认为经济人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行为。但是,任何制度创新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功能创新问题从宏观上和整体上作出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主体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的主体就是指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初级行动集团是指一个决策单位,它们的决策支配了制度安排的创新过程,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或由单个人构成的团体,这一单位意识到了一些目前暂时不能获得的收益,只要能改变制度安排的结构,收益就有可能增加。次级行动集团是指一个决策单位,它们帮助初级行动集团获取收益而进行一些制度变迁。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都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初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创新者、策划者和推动者,次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初级行动集团通过制度变迁创造收益,初级行动集团虽然不创造收益,但是,参与收益的再分配过程。划分并考察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帮助对军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主体的分析。我们要注重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
(二)完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是指,目前,我国现实存在的一系列旨在促成国家和社会对军人给予特别激励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方面的基础规则。从实质上来说,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就是指基础性的制度安排(Foundamentinstitutionalarrangement)?熏它是我国基本制度规定,决定并影响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的构成及变迁,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中,我国宪法和法律结构至关重要。与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相比,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也是可以变迁的,所不同的只是变迁的速度要慢得多。
(三)重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安排”的含义就是“制度”最通常使用的含义。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就是指具体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给予特别激励的设计和安排。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应该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中进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决定着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和进程,反之,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也会反作用于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从比较静态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项新制度安排的评价标准有两个: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新制度安排为覆盖群体提供利益时,没有一个人会因此受到损失。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指虽然新制度安排损害其覆盖下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另一部分人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总体上还是合算的。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进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我们必须准确厘清上述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同时,把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区别开来,还要注意准确把握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区别。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边际调整过程,制度环境决定了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和进程,制度创新也会使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是制度变迁的主力军,目前,缺乏适宜的初级行动团体是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一)积极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
由于对根源于文化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正式制度的培育和演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结果导致非正式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全社会缺乏普遍的拥军爱军的主流意识,致使已有的正式制度设计缺乏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基础。因此,积极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要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1.转换指导思想,确立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新理念
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的指导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对军人所承担的额外义务进行特别补偿是现行军人特别保障的立法根据,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通过军人社会保障对军人应该如何激励?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层面上,我国军人保障的指导思想却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重牺牲奉献,轻优待激励”的立法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只强调对军人设置义务,忽略了对军人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忽略了应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立体的激励和保护,在保护理念上具有显著的偏差和错位。由于军人特别保障强调“牺牲和奉献”忽略“优待和激励”的制度设计没有回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做到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根本担负不了保护军人的重任,它已经和正在给军人造成制度性的伤害。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转换军人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确立军人激励的新理念,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大力研究军人职业不同于普通职业的特点和规律,对军人实行科学激励;
(2)充分挖掘“保障”的内涵,对军人实行全面立体保护;
(3)顾及军人的私权性质,对军人实行官方和民间双重保障;
(4)与时俱进,不断修正保障激励思想,完善保障激励范围和保障激励内容。
2.发动思想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国防价值观
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价值观念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从而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国防价值观念就是指人们对国防价值的观点、思想和看法,具体包括国防为什么存在,国防对人民意义的大小,如何建设国防以取得最大的国防效用,如何对待军人职业,军人职业与社会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的观点和态度。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国防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国防态度和行为。国防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个人的家庭经历、受教育程度、人文环境、政府宣传导向、价值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国防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转变都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党和政府在培育整个社会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国防价值观念曾起到很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较之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大大落后并凸显消极负面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崇尚金钱、地位、权力、美貌等,浮躁趋利成为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国防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人作为一个群体无疑成为这种业已变化了的国防价值观念的牺牲品和受害者。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所崇尚的金钱、地位、权力、美貌、学历等似乎都与军人群体没有太大关系,相反,由于军人职业特点和舆论导向的作用,军人群体给整个社会的印象是贫穷、危险、困顿,等等。因此,党和政府要根据国防价值观念形成、转变特点和规律,从正面的思想教育入手,大力进行舆论引导,辅助以改善军人整体形象,增强军人职业吸引力,从而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国防价值观念。
3.培育军人意识,强化军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军人保障更应该从强化对军人的激励入手,如果军人职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增强了,军队自然也就会坚不可摧。因此,我们在进行非正式制度的培育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激励军人,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军人荣誉感;(2)提高现役军人待遇,增大军队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军人优越感;(3)发动思想教育,增强国防事业的主流意识,增强军人归属感;(4)打击破坏军人形象行为,增加外力破坏的犯罪成本,增强军人职业神圣感。
(二)建立健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就是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均衡、低效率和不公平。因此,建立健全军人保护正式制度要把握以下方面:
1.建立健全新时期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法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党和人民政府就十分重视军人的社会保障激励,并对军人社会保障激励问题实行特殊政策。主要体现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共同纲领》有关规定、1950年制定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来对军人进行保障,这种规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曾起到激励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人得到了《宪法》、《兵役法》、《军官法》以及各种关于军人社会保障的条例从多个层面的不同保障,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体系。但是,现行的法律制度同样是靠各项强行性规定来进行社会保障,强行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法律规定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在立法规划中,必须重新构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有关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规定。除了保留《宪法》、《兵役法》、《军官法》以及各种关于军人社会保障的条例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条款之外,还要在《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中规定有关对军人进行社会保障激励的各种事项。国家采取措施保护现役军人及其亲属的荣誉、人格尊严,对现役军人实行特别保障和优待,在退役安置、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生活补助、法律援助、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特别优待。重点优待军人及其配偶,给以实实在在物质刺激,增强军人优越感和军人职业的吸引力。从而构建新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激励军人,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
2.建立健全新时期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政策体系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还必须依靠党和国家的各项激励政策。政策一般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做出的政治决策。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基本内容和本质方面具有联系,包括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目标等方面存在共性,但是,二者也有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意志属性不同。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政策体现全党意志。(2)规范形式不同。法律法规表现为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其他形式,具有稳定性和成文性。政策表现为党的决议、宣言、决定、声明、通知,等等,具有纲领性、原则性和方向性。(3)实施方式不同。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4)调整范围不同。法律法规主要调整以权利义务界定的社会关系领域,政策调整的范围比法律法规更为宽广。(5)稳定性和程序化程度不同。法律法规具备极强稳定性,非经严格程序不能变动。政策较为灵活,可根据形式变化做出较为迅速的反应。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各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调整范围,各有其独特的调整方式和强制措施,因此,我们在制定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时既要注重法律法规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政策的制定,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套和衔接,共同激励。
(三)合理配置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实施机制
任何设计完美精细的法律和制度都必须依靠实施机制才能体现出价值。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实施机制是否有效,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安排都形同虚设。检验某种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最关键是考察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关系。根据诺斯的理论,当个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时,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就会得到有效实施。
1.强化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从本质上说,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主要是一种软约束,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因此,军人通过国防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的那部分别人获得的收益,难以得到强制性的补偿,并且还会导致已有的正式制度设计因缺乏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基础,预期的激励难以体现。
但是,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非强制性本质并不能成为我们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借口,我们可以强化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增加破坏国防事业的道德谴责,将珍视国防事业的道德观念与思想品德建设挂钩,将国防价值观念作为考察人的“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大破坏国防事业的违约成本,从而增强非正式制度的强制性,使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得以强化。
2.重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在正式制度中,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制度最为完整系统,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军人从事国防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差过大,导致激励不充分。因此,要对军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综合激励。这就要求我们的实施机制在制度设计的保障范围上不仅要保障军人本人,还包括军人的其他近亲属。现行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设计重心是放在军人本人的激励且激励力度不大,没有全面构建实施机制体系,没有建立保障军人近亲属的全程激励的实施机制,没有科学合理地配置激励资源,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全面构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激励资源,就成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改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汪洪涛.制度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励志的文章范文5
怎么用好这些教材呢?说理性文章教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笔者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最终取得成功了吗?)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反思。
【课堂实录】
师:要想说清道理,让读者信服,就要列举事例。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小节,说出文中用了哪几个人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自己静心默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
生:他们的目标都很专一。李时珍从小立志;爱迪生迷恋电学实验研究;齐白石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
生:他们做事都持之以恒
师:结合关键词具体说说。
生: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
生:李时珍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毕生孜孜不倦。
生:齐白石老人“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地创作。
师:爱迪生呢?
生:幼年就自谋生计
生:毕生孜孜不倦。
师:作者之所选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个人的事例,是因为他们都具有“滴水穿石”那样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既然三个事例有许多的相同,为什么不直接写一个或两个,而要写三个?
(生静下心来思考)
生:事例多,说服力强。
生:李时珍是医学派,爱迪生是科技派,齐白石是绘画派。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生:有古代,有现代,有外国,有中国,正是“古今中外”。
师: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都是典型的,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含义。
师: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是有他的用意的。(生齐读最后一句)
“滴穿”一块块“顽石”,你们怎么理解?
生:“滴穿”就是战胜、克服的意思,“顽石”就是困难,障碍。
师:朗读这句,读出不容置疑的语气。
师:回望第三小节,一个例子刚讲完,紧接着是第二个例子、第三个,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站在演讲台上,理直气壮、滔滔不绝的样子。找找这种感觉,齐读第三小节,声音响亮,语速稍快、不拖沓。
(生齐读并感悟)
师:请你也用两三句话写一个“滴水穿石”的事例。写后读一读,想想可以替换本课中的哪个事例?
(生练笔)
【课后反思】
教这一自然段时,整体感觉到课堂气氛并不那么热闹。这是因为进入了理性的、积极的思考之中,课堂是需要这样的安静的。教学中,教师抛出两个问题:1.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既然三个事例有许多的相同,为什么不写一个或两个,而要写三个?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这节课的主体。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学生费一番脑筋进行深度思考,并且答案指向了说明事理的方法。
本节课,教者舍得把时间花在学生的静思默想和小组探究中,舍得把时间花在精选的“教学内容”和“用教材教”中,舍得把时间花在表达方法学习指导和言语的实践上,这是值得的。
说理性文章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文体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更应该注重“言意兼得”。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何为“意”,何为“言”呢?“意”是指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还有人物精神,这是学生一读就能懂的“文章内容”;“言”指的就是作者举例说明的方法,还指这种方法的“要点”,这是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得到了“言”,才是完整的“全阅读”。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文本重组中触摸“言”与“意”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先写了三个事例,每个事例结构相似,都是先写人物的“目标”,再写人物“持之以恒”,最后写“成就”。教学中可以用一个问题来统领这部分内容――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从目标、持之以恒、成就三个方面来比较,这就是文本重组。这个教学目标有两点:一是让学生“得意”,即了解举了什么人的例子,是哪方面的例子;二是让学生“得言”,即这三个例子共同之处正是和“滴水穿石”一脉相承的,是妥帖的事例。教学伊始,让学生先触摸到“意”和“言”,有益于接下来的学习。
二、在静思默想中领会“言“与“意”
此教学中,学生理清三个事例的相同点后,再让学生思考:既然三个事例有许多的相同,为什么不写一个或两个,而要写三个?学生立刻安静许多,凝眉思索,陆续举手作答。有了个性化的理解,学生讨论起来就有了宽度和深度,最终也就习得了“列举的事例要有代表性”这个“言”。的确,学习说理性文章的课堂应该安静些,再安静些。
三、在放声诵读中体味“言“与“意”
说理性文章要不要朗读?从“得言”的角度来看,文本中的言语形式从来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言语形式是附着在具体内容之中的,是文本内容一点点地把言语形式给显现出来的。因而,引导学生“得言”的过程,自然也离不开文本内容,离不开诵读。
四、在仿写练笔中升华“言“与“意”
在教学结尾处,教师安排了写的练习。
师:请你也用两三句话写一个“滴水穿石”的事例。写后读一读,想想可以替换本课中的哪个事例?
“用两三句话”,提示了学生语言表达要具有概括性、准确性;“替换本课中的哪个事例”,提示学生列举事例的“典型性”。这个仿写练习还是围绕“得言”这个点来训练和延伸的。
励志的文章范文6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电脑和网络以强大的同化力改造着人类社会现行的各种艺术门类,使其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加以重建。网络文学背靠“网络”,面朝“文学”,以信息科技的进步启动艺术的变革,影响并改变着文学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艺术思维模式与审美习惯,一面打破既有的文学成规,一面创造着新的游戏规则。例如,在网络文学中,作家的主体身份被“网民”所替代,他们匿名上网,以虚拟的角色扮演来倾诉心曲,形成艺术主体的角色飘移;文学的内容可以不是先于艺术活动而存在的“客观生活”,而是通过软件实现的沉浸性的虚拟存在,一种与艺术活动融为一体的“数字化生存”;文学手段已经摆脱了“文房四宝”和印刷成型的文字“硬载体”,只需拖动鼠标,与机共舞,操作声情并茂、随缘演化的超媒体比特指令;文学本体已经由昔日的书页演变为网页,由限定的线性文本变为链接式超文本,许多作品不仅打破了文学题材之间的界限,打通了文学与艺术的界限,也消弥了文学与非文学、艺术与与生活的界限;文学的欣赏者将不再是膜拜而静观的读者,而是恣心漫游、积极参与乃至随时点评的网络用户;文学环境也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蛛网重叠与触角延伸,实现世界收缩和信息扩散,文学面对的不仅有人类的自然历史过程,还有“数字地球”和电子家园,以及智能动物、高级机器人和电子仿生生物……
这一切变化除了科技进步的直接影响和全球化时代背景外,文学自身的学理依据何在呢?这种带有“另类”色彩的文学是基于怎样的理论平台呢?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网络文学构成一种“图-底”关系,人文视野的价值理性成为网络文学的意义归属的话,自由精神的释放、民间话语的回归与撒播,当是网络文学的学理思辨的起点。
一、网络:自由精神的家园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文学的精神本质也是自由,网络之接纳文学或者文学之走进网络,就在于它们存在兼容的共振点:自由。可以说,“自由”是文学与网络的最佳结合部,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的黏合剂,网络文学最核心的精神本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性,网络的自由性为人类的艺术审美的自由精神提供了又一个新奇别致的理想家园
1、为文学插上自由的翅膀
文学本来就是自由精神的产儿,它源于人类在生存中对自由理想的渴望,满足人类对自由世界的幻想,又以“诗意的栖居”为人类的精神打造自由的乌托邦。网络文学进一步解放了过去艺术自由当中的不自由,为文学更充分地享受自由、更自由地酿造自由精神的家园插上了自由的翅膀。譬如,其一,在互联网上,文学打破了创作身份的藩篱,任何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上网写作和让写作上网,因为“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大狗小狗都可以在这里“汪汪”叫上一通。其二,网络消除了作品的“出场”焦虑,拆卸了文学发表资质认证的门槛,谁都有权力上网自己的作品,谁也无权阻止他人自由发言,这就给了每一个文学钟情族以网上圆梦的机会,使来自民间的文学弱势人群有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平等的权力。其三,网络几乎扫除了文学传播的所有障碍,它以比特代替原子,以网页替代书页,用“软载体”消弥作品的重量和体积,又以蛛网覆盖和触角延伸的方式把文学的海洋拉到每一个读者的眉睫之间,使人在尺幅之屏阅尽文学春色,充分满足万千读者对文学“在场”的期待,使昔日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变为“得来全不费工夫”。其四,网络的交互性还为文学创造了交往的自由,作者与读者的交往、读者与读者的交往变得平等而迅捷、自由而透明,一个作品上网,立即可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馈,不仅有点击率的记录、排行榜的公示,还有直言不讳、不留情面的真话或“酷评”。文学“隐含的读者”直接走进了网民的“接受屏幕”,作品的“召唤结构”迅即印证着网民的“期待视野”,作者、读者、批评家的彼此沟通和身份互换共聚在这个众声喧哗的自由平台。
网络的自由精神在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相比,Linux免费软件让使用者从网上自由下载、无偿使用,并且将源代码公之于众,使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技术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它的邮件程序、下载程序、计费程序以及许许多多的工具软件,都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甚至连微软也以IE浏览器加入了进来(它当然另有所图)。一方面将知识资源造福公众,并利用众多软件使用者的智慧使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是以这种方式反抗网络时代的技术垄断和商业控制,使Linux成为真正的free资源,以自由软件运动演绎网络的自由精神,正如有网友所形容的:“全世界网友联合起来,网络的自由就一定要实现!”对于这种源自民间的真诚吁求,不能止于一种简单的道德评判,它反映了信息时代的人们对网络本质的理性认识。评论家李洁非就曾提出:“关于网络文化精神,如果非得用一个词加以概括,我所能想到的便是Free。”他还说:“必须注意到,这种写作的冲动,不是平面媒体上作家写作的‘文学冲动’,它没有边界,完全‘Free’(取其所有含意)。”,如“自由的、不受别人管制的”、“自主的”、“宽松的,无拘束的,随便的”、“自愿的”、“免去……(比如免费)”、“空闲的,打闹的”、“随时有的”、“任意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