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1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 孙权劝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
16 社戏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20 口技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22 荒岛余生
23 登上地球之巅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六单元
26 珍珠鸟
27 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
七年级语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知识总结
本文多处用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极富说服力,如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回环曲折”“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都是作者内心深处豪情的自然流露,着重其“神似”。
重难点句子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句中用“长江大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势不可当,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 “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蕴含着深刻哲理,洋溢着豪情壮志。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这种“冒险的美趣”其实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奋斗的快乐、幸福。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中会遇到艰难险阻,对于具有雄健的精神的国民而言,也给他们提供了领略奇绝壮绝景致的机会,这是奋斗者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
3.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中华民族当时正走在崎岖险峻的道路上,这样的道路富有挑战性。那些目光短浅、畏惧斗争的人们只会垂头丧气,不敢前进,只有富有冒险精神、挑战精神、雄健精神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壮美的趣味”,这一句既是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深情的颂赞和鼓励,也是对畏惧者、怯弱者、徘徊者的鞭策。
1.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2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5.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3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4分)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10分)蹂lìn( ) zǔ zhòu( ) ( ) 寂 liáo( ) cǜ ( )然倔强( )( ) 玷污( ) 贪婪( ) 皎洁( )2、按要求填空(8分,①每空0.5 分,其余每空1分)①论语是记录 的书,共 篇,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②孔子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③ ,禅房花木深。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B、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下面选项中找出与课文理解有不同的一项( )(3分)A、《理想》和《在山的那边》这两首诗的主题相同,都抒写了对理想的追求。B、“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越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C、《月亮与白兔》与《落难王子》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赤贫如洗,一无所有才是最自在的。 D、一生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波兰人。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3分)科学在 ,书也在不断 ,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 着勤奋学习的人们。A、发展 演变 哺育 B、演变 发展 哺育C、发展 演变 抚育 D、演变 发展 抚育6、口语交际,能力运用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这里能很好地反映同学们的修养。有个同学洗好盆子后转身,一任水龙头哗哗淌水。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你会这样说:(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易接受)(3分) 7、仿照所给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堵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4分)风筝 友情 困难 骄傲 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 行道树(16分)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裏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 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著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著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著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 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8、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3分) 9、第二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10、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3分) 1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3分) 12、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4分) (二)(15分)①明媚的三月三日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亮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 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抵御冰雪的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是有的,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 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 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⑩“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 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3、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2分)A.虔诚 B. 侥幸 C.真诚 D.庆幸14、第⑦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5、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3分)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2分)17、根据语境,解释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芬芳”的意思。(3分)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C.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三、文言文阅读(35分) (一)诗词赏读(5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9、《归园田居》作者是________时候诗人,我国诗歌第一位 诗人。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 ___诗。结句中的“愿”应该是 (2分)20、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A、本诗表现陶渊明田园之乐与归隐之趣。B、“种豆南山下”,起句平实,用语平淡,一如老农口语。C、“荷月带锄归”,勾画了诗人的愉快和自豪。D、“但使愿无违”,表明诗人别无所求,只望丰收。(二)(19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忽施于人。”2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6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5)人不知而不愠 (6)其恕乎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3分)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3分)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2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3分)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三)囫囵吞枣(11分)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含梨则嚼而不咽,不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26、解释句中划线词。(4分)梨益齿而损脾( ) 狎者曰( ) 我含梨则嚼而不咽( ) 不伤我之脾( )27、翻译句子(2分)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 28、囫囵吞枣的比喻意义是什么?(2分) 29、除了囫囵吞枣的学习态度外,还有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也应该批评和改正。请谈谈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3分)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躏 诅 咒 寥 猝 jué jiàng diàn lán jiǎo2、①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20儒;丘陵 仲尼,春秋,思想,教育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曲径通幽处④随风直到夜色郎西 ⑤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 A 4、 C 5、A 6、略 7、略 二、现代文阅读(一) 8、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9、“堕落”原义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意思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10、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11、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12、略(二)13、D、A 14、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的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态的优美。 15、谜:三月三奶奶砍枣树 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16、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7、酝酿 18、C三、文言文阅读(一)诗词赏读19、东晋 田园 王言律 不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20、D(二)2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通“智”,聪明 (3)生气发怒 (4)教导22、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23、关于学习方法,“感受”略 24、D 25、D(三) 26、利益;好处;好戏弄别人;却;助词;的27、你真是囫囵吞掉一个枣啊28、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29、略
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4
关键词:问题研究;有关资料;文言文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材组件之一,一般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发展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教科书配套发行。本文探讨的对象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发展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从整体上来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并且编写的每一环节都注重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提供了较大帮助。但经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此套教师教学中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一、 “问题研究”要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解读
“问题研究”属于阅读板块里课文研讨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从细部深入理解课文。可是在这部分中大多是篇目只是罗列几个问题,也没有清晰的层次和设计思路。显然,这与最初的设计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要想让这部分名副其实,必须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一方面,这部分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有代表性,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是有关联且不断深入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课文更准确地掌握文章重难点。另一方面,对课文中学生会出现的疑惑需要在这部分中进行详细的预设,以便教师在备课中有所准备。
二、 “有关资料”的角度有待扩展
这里所谈到的“有关资料”是指作为阅读部分的重要部件出现的资料,包括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有关图表、课文鉴赏和评价、作者写作体会等。这部分不仅仅丰富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如果把它的角度再进行适当的拓展,其实用价值会更高。
增添一些案例、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一些较为经典的篇目。这些可以帮助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较少的教师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技能、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资料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实用价值也是相对较高的,便于教师学习借鉴。
三、 文言文中须对重点字词句式进行解释
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因此教师们在这部分备课过程中都格外细致。不仅希望对课文的内容写作特色及主旨准确把握,更希望对重点字词、句式、重点语句的翻译都能进行详细的讲解。
可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文言文这一类文章与现代文相比较仅仅是多了“译文”这一小部分。一般教师备课都需要借助教参特别是新手教师,他们更希望从教参中得到更准确更高水平的帮助。所以,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文言文不仅限于译文,更有必要对重点字词、句式、典型性语句的翻译进行解释,为教师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教师教学用书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所以在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真正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研究三十年综述[J].中学语文,2008(11).
[3] 吴永福.语文教参之我见[J].现代语文,2010(5).
[4] 刘曙峰.中学语文教参编写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5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我在本文中从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写作兴趣、运用多种形式积累写作素材、采用巧练多评提高写作实效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近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与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多种方式;激发兴趣;多种形式;积累素材;多练多评;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0
写作是集识字、阅读、理解、观察、思考、书写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活动,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关于作文教学,前辈们已做出了许多研究,承袭教育教学理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学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感悟,认为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时积累,掌握写作技巧,巧练多思多评。
一、多种方式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我们可以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作文与说话并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头作文的乐趣。
其次,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去掉了许多说教的外衣,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比如,人教版(2007年3月第一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次真好》是学生能有切身体会的文章,在生活中他们一样经历过很多的第一次。在这些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使其感受到写作就在身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将写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写作感受到一些乐趣。
二、多种形式积累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1、从讲读课文中积累写作材料,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经历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我把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
2、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认为,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当下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指定推荐书目,在试题中也有相应的课外阅读考试。但很多学生限于种种原因,根本不能真正达到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由此也大大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幅度。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可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极少有过目不忘的天才。在阅读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将它们留下来,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摘记,可有多种方式,如读书笔记、剪报、圈点勾画等等。对这些形式,教师形成一定的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三、巧练多评提高写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