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监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监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监控

学校监控范文1

一、课程高校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的基本含义

高校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它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素质水平,与市场建设息息相关。所谓的校内监控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水平的调查,它监控的内容也不仅仅只有“人”,还包括学校的各项教学措施、基础硬件和资源情况,在监控的过程中,有助于高校明确了解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师的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管理不同,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是利用标准化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资质进行评定,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高校学生的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和教学体系,做好综合性管理,变单一管控为全面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其形成一体化建设流程,从而切实完善高校的教学能力。

二、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校内监控

高校教学质量的校内监控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多样,监控也不是一句空谈,它需要完善的设备作基础,也要有良好的监控条件,并且需要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进行把关。具体而言,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监控的结构。监控结构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基础,要保证职责的明确性、层次的合理性以及权限的分明构建。所以,校园监控组织一定要做好多级控制,从院系到学校都要严格加以控制,分布加以管理,逐级监管,负责,做好协作和分工。

第二,评价监控的结构。教学质量的监控从本质上而言是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根据不同的监管目标、监控对象,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规范,其中还包括过程性评价、条件性评价和随机性测评,完善它的实际操作性,构建测评的核心力量。

第三,教学信息监控结构。教学信息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中心方法,也是控制好信息流的源泉。各大高校要坚持引进现代化设备,利用最科学的方式采集与教学情况有关的信息,并及时做好分析和决策工作,提高监控的整体水平。

第四,教学环境监控。教学环境是教学的外在情况,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既包括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包括软件情况,学校的景色、学习氛围、设施设备质量、科学资讯等都包含在内。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树立踏实学习的作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全方位的监控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管理科学性的关键和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重点。

(一)完善决策指挥管理体系

决策指挥是指导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校要建立决策的良性循环机构,由校长负责总指挥,校内领导、主任干部以及教师队伍都要加入其中,根据自身的职责分布进行管理。结合教学现状,对高校的办学方针、人才的培养开展测评,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出教学的能力。

(二)教学信息系统的构建

教学信息系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也是软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枢,学校领导、教学专家、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信息建设工作,通过网络技术的引进,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并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定义,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系统的构建,及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措施,做好他们能力的提升。

(三)健全运行系统和评价系统

运行系统主要包括校级和院级两种形式,学校监控负责质量管理的总体性,各院校则注重细化管理。各运行单位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教学情况加以管理,完善运行体系。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打造完善的评价系统,组成专家和管理团队对教学情况加以诊断,开展全方位测评。

学校监控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空间;行为发展;适合;

1.研究背景

学校是一个人度过童年和青年的地方,他将在一生中都永葆并珍藏的记忆,学校并不一个暂用的地方,更是供给一个人享受生活的空间。所以说学校的建筑环境的设计意义十分重大。它的外观和内部的功能关系,窗及台阶的细节,教室以及走道的气氛,操场教室的布局等等都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人们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的校园建设过程中所表现的情况,应该依据“整体规划设计,分期分步实施”。校园环境中独特的文化性要把握的重点在“整体大于个性”,“环境大于建筑”,“在整体中突出个性”。

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而且在未成年人成长阶段,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借着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变化,主要在于认知发展,情绪发展,语言发展,游戏发展,兴趣发展,团队发展,人格发展,道德发展等方面。

2.我国中小学校园建设

2.1现代校园的空间类型

现代校园的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功能性,领域性,场所性。

(1) 领域性空间

领域性空间是指儿童在团体生活中,所需要的自我挥洒的空间,并且对儿童进行具有启发性,认同性,限制性的空间。儿童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有充分的自主性,变异性。

(2) 功能性空间

主要是可以根据使用的行为作出改变,多元性开放使用。儿童的行为对此类空间有同化性,自主性,持续性以及变异性的需求,功能性空间对儿童的行为有限制性的规范,也含有开放性的自主创造。主要是执行一定的功能能够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

(3) 场所性空间是指小学里特定的意象或者建筑风格的空间,对儿童的行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认同性。

2.2中小学校园空间环境规划

2.2.1小学空间环境的整体规划

中小学的校园空间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从宏观角度来看,学校像是一座小城,外部和整个社区,城市各种联系,内部有着和城市类似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校园环境应该包括校园建筑,交通,景观等,它们之间的有机组成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秩序。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和行为发展属性,可以将校园环境系统分为以下几点:

(1)功能系统

校园环境因其规模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复杂度,一般会有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后勤服务区,体育活动区,产业区等,但是中小学校园却简单得多,一般有教学楼,宿舍,体育场等设施。通常在功能组织上以教学活动为基本活动,作为组织的核心,并且规定其他功能组成要素的布局。

(2)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是形成校园功能分区域结构的骨架,以人的连续性活动为特征,并且规定车行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的分流,可以很好的联系其他子建筑实现人流活动。

(3)景观系统

景观是现代校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同时将景观可以融入到周围所处的环境中。这对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形体空间环境

形体空间环境与人的知觉能力密切相关。各类建筑物和实施的形象易于识别,就会加强校园环境的场所感。

校园规划中出现的玩弄几何构图和追求共时性的整体性结构是不良的倾向,必须及时的避免。对于几何图形的运用,要保证几何构图既能为校园空间环境提供整体框架,又能在时空交替中提供弹性发展的可能,创造出真正整体性的校园空间环境。

2.2.2新时期中学校园规划的内涵

以滨江新城小学和幼儿园竞赛方案为例对整体规划内涵进行解析。下图是设计的平面图:

(1)坚持有秩序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时,应依照中小学生行为发展模式确保校园中多个建筑能形成一个整体。在对滨江新城小学以及幼儿园设计时,坚持以“有机秩序”为原则。把办公以及科技艺术区,宿舍区,教学区,运动区,后勤区的整个校园的功能区在主要的交通系统上进行分布。通过食堂和试验办公楼的围合,形成校园入口广场,强化了入口的整体之势,有强烈的引导和空间效果,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其他每个功能分区都面向车行道和步行系统的出入口,有建筑间的联系通廊,也有自己院内的绿化休闲空间。虽然有些功能区又重复同样的系统,但是又有各自独特的特征。这就是“有机秩序”的体现。在每个层面上都保持完美平衡,同时每一个部分和谐统一。

(2)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学校监控范文3

论文摘要:教育法制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不要因重视教育法制建设而忽视了教育伦理道德建设。伦理道德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规范,师生道德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教师的道德责任是教育实践的本体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史上是一件大事。我们相信,“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法制化建设,从而加速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依法治教”进程。不过,我们不能只研究“侵权责任法”的法律规范及其责任要求,还要研究在现有法律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因为法制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法制是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我们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的、道德的实践过程,教育法制化应为教育的道德实践留下“地盘”。

一、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育伦理规范

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教育事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公共事业,所以用各种法律来规范教育行为和调节教育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事业在本质上是伦理的或道德的事业,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育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学校历来是一种学术共同体、道德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教育活动主要建立在道德关系和伦理规范的基础上,所以应坚持以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来调节教育关系和规约师生行为。

就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各自的特点而言,法律规范属于正式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非正式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自己人”之间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则是内在自律性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倾向于把教师与学生变成独立而平等的“陌生人”,而伦理道德规范则致力于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彼此熟悉和相互信赖的“自己人”。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转型过程之中,面临着不同教育规范之间的交织、交错甚至冲突。当人们强调教育现代化之历史“正当”性时,往往忽视教育事业对于民族传统的历史继承性;而当人们强调法制建设对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时,又往往忽视伦理道德对于教育事业的奠基作用和主导作用。应当看到,即使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师生关系也既包含着法律关系又蕴含着伦理关系,法律规范不可能独自撑起现代教育制度的“大厦”。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人伦教化的民族,伦理教化是我国教育的大传统。在致力于教育法制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撇开伦理教化的传统,去实现“纯粹”的教育法制化。其实,伦理教化传统未必就是我们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包袱”,只要我们善于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这个传统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似乎应当说,教育法制化不能丢开教育的伦理传统。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领域的确存在着道德“滑坡”之隐忧。有人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强化法律规范的地位和作用,那种强调教育伦理规范和教师道德精神是一种过时的观念。我们认为,法律规范不能解决教育中的道德缺失问题。当人们不以默默的行动践履古老的教育道德格言时,法律规范又有何作为?当人们不以道德良知支持教育行动时,真正的教育又在哪里呢?我们必须说:道德的,才是教育的。

二、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师生伦理关系

社会学认为,教育过程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换句话说,这个过程是促使个体融人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从事一定的社会交往,内化一定的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人格。所谓学校教育过程,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走进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扮演与教师相对应的学生角色,开展与教师的教育交往活动,内化学校里的各种学习制度,从而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奠定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古今教育事业存在着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异,但是伦理道德关系一直构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主旋律”。由此说来,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理应饱含丰富的伦理内涵和道德意蕴。人们常说,学校是社会的一片净土,师生是一种圣洁的关系。教育之所以纯净或圣洁,不正是由于它高扬了一种道德精神吗!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道德精神,才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由此获得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力量。

当然,教育现代化正在深深改变人类教育的历史进程,传统的“美德至上”型教育正在转变为现代的“权利至上”型教育。也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迁,教育法制化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今天,人们往往强调法制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且被视为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教育角色的法制化正在逐步消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昔日的“良师益友”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或许有人说,时代不同了,何必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呢?在我们看来,唯有伦理道德关系才是真正的教育关系。因为伦理道德关系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初、最普遍、最神圣的社会关系,而法律关系则是社会发达以后人为建构起来的一种工具理性关系,或者说功利关系。如果师生不再坚持道德交往原则,那么教师还能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吗?学校还能够培养出富有人性的下一代吗?

在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分化为不同的生活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文化领域等。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人们职业生涯的目标、内容、手段、规则也各不相同。就学校教育来说,无论“教”还是“学”通行的仍是伦理道德原则,即依靠师生的道德自觉和精诚合作。这是教育领域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在大力推进教育法制化的今天,难道不应当坚持这一道德实践原则吗?

三、教育法制化不应弱化教师道德责任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法律的颁布和施行,都意味着对行为人之法律责任的追究。正是为了加强对学校的制度化管理,追究学校教育事故之责任,实现权利和义务平衡之正义,避免学校教育事故之后果,才颁布和施行了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毋庸置疑,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的今天,运用法律规范进行教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若由此阻抑了教师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心,则是令人遗憾的。

所谓责任,简单地说就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以及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每一种行业及职业都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从业者既应获得相应的职业权利,也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还要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以当代的观点说,教师职业是一种富有精神性、伦理性知公益性的专门职业,负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人们历来把教师职业视为“伟大的”职业。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就曾说过:教育的责任是无限的,它远远超出了学校和社会环境,并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生活和存在。国家的未来及其生存取决于其教育质量,这是一个精神价值问题。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是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育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

学校监控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应用;QQ空间;实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型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方式,还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要求小学美术课要充分利用网络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在应用QQ空间过程中,探索实践了其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历经两年,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用QQ空间打造“美术广播站”,为学生课前准备服务

QQ空间信息内容短小精悍,而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使其在信息的中有着可以和QQ同步天然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及时了解老师在“美术广播站”的公告,及时准备美术课老师要求的工具材料。

二、用QQ空间营造“美术练习场”,为学生预习、练习服务

美术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根据美术课教学要求,我在每次课前一周利用QQ空间公布下一周美术课的导学案。为了避免成为学生无节制上网的借口,我将QQ空间加密。学生只有在我规定的预习时间内才可以登录打开。

三、用QQ空间建造“美术作业擂台”,为学生美术作业展示评比服务

美术作业展评活动作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通过美术作业展评活动,可以及时地反馈各项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参与、协作、探讨、交流、发展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与肯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作业又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很多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想把它展示给大家看,获得大家的认可。

四、用QQ空间建造“美术自学平台”,为学生学习提升服务

传统的美术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其时间也是固定的,每周只有两节课。QQ空间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和障碍,拓展时空概念。通过QQ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老师设置的“美术自学平台”进行自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去学习和交流,拓展美术的学习领域。QQ空间的“美术自学平台”,资源信息量大,更新快,便于学生了解艺术资讯和查询美术学习资料。根据课堂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自主从QQ空间上查找资料,和书本资源整合利用,以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弥补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同时将大量可供下载的图片和资料,通过QQ空间进行共享,积累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五、用QQ空间打造“美术展厅”,展览优秀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名家作品是完美的艺术品,不仅是传播美术知识的典范,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思想美、表现美,感知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情趣的流露与审美理想的追求,通过美的诠释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但在教学中资源匮乏,更新也不快,我在用QQ空间打造“美术展厅”可以零成本地及时地优秀的名家名作,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提供给孩子们欣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吸引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进行QQ空间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资源永远是开放的、多媒体的、跨越时空的,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美术学习,也深刻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合理利用QQ空间辅助小学美术教学值得美术教师更深入地探索。

参考文献:

学校监控范文5

【关键词】感知;兴趣;空间观念;形成方法

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空间观念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1选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研究表明,形状是物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学生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是物体的现状。学生在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量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几何物体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景,把学生的实际感知抽象为几何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从古时候的大马车,秦朝兵马俑中的战车,近代的木轮车,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火车、货车乃至豪华轿车,找到许多图片,让学生从外形上比较感知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等。但无论哪一个朝代、哪一种作用、哪一种形状的车,车轮都是永远没有改变的圆形。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圆性质的心理倾向,因而效果很好。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合理组织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活素材,找准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培养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如认识平行四边形前,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推拉的铁门、栏杆、花窗、等物体上面去辨认平行四边形;在认识梯形时,让学生从梯子、板凳、跳马、小车斗、路基的截面等实物中抽象出梯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时,同时也注重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活动

观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它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交给学生不同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比如在教学 “三角形的分类”,将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类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法,直观地凭视角按三角形内角是锐角、直角、钝角来进行分类。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视角的感知,大脑的思维,进一步形成空间观念。

3加强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图形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必须要经历操作实践活动,因为当视觉、触觉、运动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时,空间观念最容易形成和巩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 有明确的操作目的,进行操作时,学生才能自觉地建立起图形的形象。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设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拉一拉(学生准备的长方形木框,用手捏住相对的两个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边拉动,边观察木框的变化。);画一画(拉到一定的位置,把固定的平行四边形画在练习本上);量一量,(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说一说(小组和全班交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教学中,不仅要尽力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还要多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在交流中完善。在操作实践中,学生通过多感官的协作,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提升初步的空间观念。

由于受年龄与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操作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象或规律不一定都能理解,对此,教师应关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并作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对操作中发现的规律性的知识作必要的提炼和总结,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空间观念的形成。

4注重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学校监控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内部控制制度 作用 对策

一、内部控制与中职学校财务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内部控制是确保中职学校财务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中职学校财务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涉及教职员工、教学设施购置等方方面面细致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中职学校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为中职学校财务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已经成为确保中职学校有效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性环节。通过严谨的内部控制,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步伐实现合理化规范化,进而保证工作效率,促使中职学校经营管理中各项工作及时顺利的完成。因此,内部控制是实现中职学校财务高水平发展的最佳通道。

(二)实现高水平经济发展是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

优质的内部控制关系着中职学校的对外形象和内部认同,更关系着一个中职学校财务效益的及时实现。因此,就目前发展情况看,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已经是中职学校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搞好内部控制建设,学校的发展才能真正出现转机,才能为学校带来更加崭新的动力和活力,以便实现学校财务效益目标。同时,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才能使学校提升自身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极大认可。

(三)中职学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战略关系

中职学校财务效益是内部控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预期效果的实现得益于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中职学校的财务效益是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二者的战略关系就在于,将内部控制贯彻于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做到时时控制,处处控制,实现中职学校各项管控工作的齐头并进。可见,中职学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是密不可分,无法割裂的。

二、内部控制在中职学校财务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护佑着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步伐和发展水平。可见,通过高效的内部控制才能减少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风险,我们必须格外强化内部控制的落实,使其为中职学校指明正确的方向,使其发展呈现顺利运行的状态。否则,中职学校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因此,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具备极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中职学校财务发展的方向

中职学校的发展必然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并为这个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中职学校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管理手段,其保证了财务管理的水平,使中职学校财务发展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科学可行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作用,会使中职学校财务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清晰。因为,中职学校内部控制与中职学校财务效益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内部控制确保中职学校财务发展的正确方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举措。可见,在中职学校寻求高水平财务管理进程中,内部控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有效节约中职学校的成本资源

中职学校的发展依赖于雄厚的资本。然而,如果无法进行有规划有目标的内部控制,中职学校的成本资源必然出现不必要的浪费,这与我国的优良传统不符,更是与中职学校财务发展目标相悖。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使中职学校的经济成本实现良好的控制,杜绝了毫无根据的流失现象,使中职学校成本资源实现了有据可循,有据可查。节省下来的资本资源可以为中职学校拓展各项技术提供方便条件。因此,内部控制为中职学校实现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的对外竞争优势

中职学校若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得胜利,并有效巩固胜利成果,离不开科学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使学校发展目标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使中职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其他管理工作,促进中职学校全面崛起,最终提升并扩大自身在同行竞争中的优势。

(四)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中职学校更好的承担起社会责任

中职学校不单单是在追求自身发展,也应当通过发展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这种社会效益的实现往往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比如中职学校在从事公益事业时更是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内部控制能够使中职学校成本实现优化配置,使资金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及时充分的发挥作用,并利用合理的资金为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贡献应有的力量,以使自身树立其应有的威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社会责任的及时承担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三、提升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建设水平的措施

内部控制建设能够使学校充分受益。只有使学校实现受益,学校的发展才能真正有所保障。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大幅度提升。为此,中职学校应当明确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学校目前的“校情”,采取各种合理妥帖的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一)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将内部控制有机融入到学校文化中

内部控制应当上升为规章制度层面,并将发展理念及其详细规则原则写入中职学校文化。优质的中职学校文化能够调动中职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使内部控制体现在每个细微之处,真正做到时时处处注意成本控制。此外,中职学校领导更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发扬表率作用,使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工作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最终落到实处。

(二)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内部控制质量

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人力的推动。不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新专业知识,使其效益分析能力及成本管控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避免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因道德因素而导致的不良现象。当然,学校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合理运用,因此,领导应当督促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中树立创新意识,使中职学校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使内部控制实现高水平高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三)通过会议形式对工作进行总结,倾听员工心声

中职学校在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领导应当利用一定时间组织工作总结会议,定期倾听员工者的心声,关注教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看法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在会议中,可以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将发言内容落实到纸面,并拿给领导进行研究,以便掌握内部控制动态,便于与员工及时沟通。教职人员感受到自身在内部管控中的重要地位,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四)加强学校会计管理理念,帮助内部控制实现规范化

学校要确保内部控制价值的充分实现,必须重视会计方面的各项工作,将会计工作的科学理念落实到中职学校发展进程当中。因此,学校应当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规范会计工作程序,促使会计树立严谨慎行态度,通过会计管理工作落实好必要的发展步骤,实现学校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审慎设计和有效实施。科学可行的会计管理理念,才能使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流程迈向规范化合理化,才能确保学校内部控制有一个明朗的运行状态,利于中职学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四、结语

内部控制在中职学校发展进程中具备非常实际的战略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采取稳妥态度,从长计议,搞好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切实做好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才能使学校内部控制进入一个健康运行的状态,打开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当然,学校应当在整体上对内部控制给予一个高度的重视态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将这种重视态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从学校文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投资管理规范化、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开展,通过内部控制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确保学校健康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冯铁鹰.高等学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点[J].西部财会.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