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地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地质范文1
2、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3、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4、水文地质条件,这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况下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础)发生侵蚀作用,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水质等。
5、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6、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线路的选择。
工程地质范文2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测目的;勘察方法;各阶段任务;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测绘,并借助各种勘察手段的方法,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情况、地质构造情况、岩土体的空间分布状态及不良地质现象:研究、分析岩土体的强度、变性特征:查明、研究并分析场地及场地安全性相关的邻近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建筑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提供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的一切工程地质资料。
二、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2.1 调查与测绘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目的是通过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与必要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为评价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合理确定勘察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需要了解当地的建筑经验和已有建筑物使用、破坏情况,以便在拟建工程借鉴和应用。
2.2 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是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查明地质情况的必要手段之一,一般勘探工作包括坑探、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
坑探。坑探是在建筑场地中开挖探进以揭示地层并取得有关地层构成及空间分布状态的直观资料和原状岩土试样,这种方法不必要使用专门的钻探机具,对地层的观察直接明了,是一种合适条件下广泛应用的最常规勘探方法。
钻探。钻探通过钻机在地层中钻孔来鉴别和划分地层,并在孔中预定位置取样,用以测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土的某些性质也可以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置测试。钻探所用的钻机主要分回旋式和冲击式。
触探。触探法是用探杆连接探头,以动力或静力方式将探头贯入土层,通过触探头贯入岩土体所受到的阻抗力或阻抗指标大小来间接判断土层工程力学性态的一类勘探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按将锄头贯入岩土体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两类。 静力触探。静力触探是利用机械或油压装置、借助静压将触探头压入土层,利用电测技术测量探头所受到的贯入阻力,再通过贯入阻力大小来判断土的力学性质好坏和地基岩土的承载能力、变形指标
三、勘察阶段划分和各阶段任务
3.1 勘察阶段的划分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一般也被划分为三个顺序阶段:选址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但是对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场地,尚应进行施工勘察;而对于地质条件简单、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物等级不高的场地以及在建筑物经验较丰富的地区,则可适当对勘察阶段进行简化。
3.2 各勘察阶段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
选址勘察阶段。选址勘察阶段目的是取得几个拟选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资料,对拟选场地的适宜性和总体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通过方案比较建设场地做出选择。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调研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土、基本工程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的被选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工程地质性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建筑场地宜避开下列地区或地段: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场地稳定性或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有直接危险或潜在威胁的区域。地基土性严重不良的区域。设计烈度为7~9度,存在有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分布较广、难度处理或处理费用较高的可能液体的饱和砂土及粉土的场地。存在洪水或地下水严重不良影响的场地场地下有可供开采的矿藏、文物或场地下存在变形未稳定的地下开采空区断裂带附近或构造应力活动强烈的地区。
初步勘查阶段。初步勘查阶段的目的是对已选择场地的区域段稳定性作出分析评价,为建筑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地基基础方案确定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初步勘查工作阶段的主要工作:初步查明场地的地层、成因、层理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以及下卧硬层和基岩的埋藏条件与起伏。寻找合适的持力层;初步查明场地微地貌的形态、堆填土的分布范围和埋深;初步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深度;初步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如古河道、暗浜、暗沟、地下坑等穴的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对地震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建筑场地,应判定场地的地震效应;初步查明环境地质对建筑场地的影响;当建筑物的荷重较大时,应评议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或桩基础的方案。
详细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是为了建筑项目和建筑项目中的每一个单体建筑物的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可靠地依据各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提出地基处理与加固的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灾害防治方案和治理措施。 详细勘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层,结构情况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及变形特性作出正确的评价。提供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所需要的计算指标及资料。判定地基岩土和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并提出想应的应对措施。
四、地质勘查技术优先重点研究领域
4.1 勘查地球物理
航空物探技术。重点研制和自主开发航空重力系统,引进和消化多波列地震设备、多功能电法设备等大型物探仪器。深部找矿物探技术。深度多功能电磁测量技术系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发深度地球探测技术,提高我国深部探测技术水平,重点研究:宽频带天然地震观测技术。
4.2 遥感地质
遥感地学应用场地辐射校正技术和多种辐射定标方法综合应用、遥感技术集成、发展高空间分辨率光谱数据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发展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宇宙遥感探测学研究。
4.3 地质信息技术
空间数据的管理技术。空间性是地质信息的基本特点。野外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涉及掌上计算机、GPS、GIS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地质信息服务技术。多源地学数据模型和多元地学数据集成技术,上述五点优先重点研究领域主要涵盖了地质勘查技术的传统学科。
参考文献:
工程地质范文3
>>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质分析 刍议地质分析中的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注意要点分析 颗粒分析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关于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问题的分析 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察情况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探讨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的分析及对工程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探析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在工程地质中关于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分析
Abstract: Geological survey work,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and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theory as the basis of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carefully, 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theory and practical analysis, it can be used in desig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and soil and reliabl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geolog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岩体力学实验研究: 地质分析是岩体力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如何将地质结构条件概化为地质模型,又将地质模型转化为力学模型,而使边界条件、岩体变形和破坏机理不失真, 这要求对岩体结构第一手资料准确、可靠。因此,岩体力学参数有充分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对岩体变形机理深刻的认识以及力学模型是否表征的问题的关键和要害。
一、原则 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试验成果可按岩土体质量类别、工程地质单元、区段或层位,分别用算术平均值、最小二乘法、图解法、数值统计法或优定斜率法进行整理,并舍去不合理的离散值。应采用整理后的试验值作为标准值,再根据水工建筑物地基或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当采用结构可靠度分项系数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时, 岩土性能的标准值宜根据岩土试验性能的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来确定。 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地基渗漏系数采用室内试验或抽水试验的大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用于水位降落、排水计算宜用小平均值,供水工程计算可用平均值。粘性土地基,f/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90%,c可取20~30%,对于砂性土,f采用85%~90%,不计c值;土的抗剪强度宜采用试验峰值的小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软土宜用流变值。 3.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当试件呈脆性破坏时, 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拱坝应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重力坝应采用概率分布的0.2分位值作为标准值或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或采用优定斜率法的下限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采用比例极限强度作为标准值。当试件呈塑性破坏时, 以其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并考虑时间效应,并按流变影响进行折减。 总体变形指标应根据岩体实际承受工程作用力方向和大小进行原位试验, 并采用压力――变形曲线上建筑物最大荷载下相应的变形关系选取标准值。 4.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当结构面试件的凸起部分被啃断或胶结充填物被剪断时,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当结构面试件呈磨擦破坏时, 应采用屈服强度或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5.软弱层、断层的抗剪强度, 当试件呈塑性破坏时, 应采用屈服强度或流变强度为标准值 当试件粘粉含量大于30%或有泥化镜面或粘土矿物的蒙脱石为主时, 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在固结剪切中, 峰值与流变折减系数为0.8,屈服值与流变折减系数为0.93,其剪切带屈服值相当于峰值60%~70%。 6.斜坡稳定计算参数 岩质边坡潜在的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取峰值强度; 古滑坡或多次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取残余强度。
二、方法 1.抗剪断强度试验资料整理分析方法 (1)检查原始试验资料,论证各试点峰值抗剪强度;(2)点绘原始资料水平位移―剪应力―垂直位移曲线;(3)确定抗剪强度特征值;对于脆性破坏型的砼/基岩抗剪,采用前端剪胀点作为砼/基岩胶结面不开裂的控制点,确定为近似比例极限。(4)依据大剪试验剪面地质素描图,分析多试点情况,确定剪切类型,点绘σ-τ关系曲线,分别整理单组及分类的抗剪强度指标。 2.岩体变形特征试验资料分析整理方法 (1)检查原始资料,判断多级压力下变形是否稳定;(2)对最后一级压力下变形值进行修正,确定变形稳定值;(3)采用某级荷载下回弹线延长近似计算弹性模量, 解决部分试点由于卸荷至零点荷载扳脱离而造成的弹性变形不确切的问题。 3.优定斜率法 (1)优定斜率法的基本思路。 尊重岩体的结构特征, 不搞机械式的分解和装配, 对组成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两个随机变量f、c,利用其稳定性的差异和相关性,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优定f,再求其c,建立参数取值较科学程度,习题减少主观随意性。其内容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岩体力学测试研究, 成果整理分析和参数选取均建立在岩体工程地质分级基础上; ②加强现场试验点和剪切面具体结构条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③注意岩体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重视测试成果与试点地质条件对应关系的分析;④通过分析后,先优定各岩级摩擦系数; ⑤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出多各级相应斜率的凝聚力值。 (2)斜率优定的方法。 ①综合分析法:首先分析岩石在三维状态下的强度特征,探索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各岩级试验成果绘制τ-δ关系图,从其点群分布的总趋势和,并注意岩级试点应力――应变关系所显示的特点,以及个别离散度试点的代表性,大致确定出点群上、下包线的斜率,最后参考工程实践经验,综合分析确定各岩级的斜率;②公式计算法(岩体破坏经验准则推求法)大量资料表明:库伦强度准则中的摩擦系数应理解为:在最大正应力下的瞬时摩擦系数综合值,因此,根据坝基岩体可能达到的应力水平,确定此应力区段骨的全部瞬时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摩擦系数的优定值,并按经验破坏准则导出各岩级的优定内摩擦角。 4.统计和概率方法 统计和概率方法是建立在足够有效的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根据这些数据样本求得统计学特征和经验概率分布,再由统计推断获得参数的理论概率分布函数的一种方法。
三、岩土力学参数的内容 1.地下洞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经验汇编提出围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有:密度γ、凝聚力c、内摩擦角φ、变形模量E0、泊桑比μ。 各个地勘报告提出一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内容是不一致的, 而不同功能的隧洞设计使用指标是不一致的, 大跨度地下厂房、地下洞室合作的指标也有不同。因此,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必须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功能提出满足设计使用的指标。 2.地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 在阅读我们的地勘报告中,地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指标、岩体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变形指标、软弱夹层抗剪指标,但这些指标有个共同特点,指标基本相同, 没有根据地质环境分析评价,特别是软弱夹层指标,很多是无试验资料,都是所谓的“类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内容是供设计使用的,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功能,才能提出相应的设计地质参数。同时,要分析岩土体在建筑物地基部分的地质环境,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地质分析,并与岩土力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取样质量、试验方法、地质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可供设计使用的岩土力学参数。
参考文献 :
[1] 李君源,范维强.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5(S1).
工程地质范文4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危害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 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 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1)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2)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上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3)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4)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的可能性。
二、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士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1) 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2) 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几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3) 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涨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4) 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上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5) 崩解性,是指岩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敞、解体的特性。
三、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②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⑤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上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会将土层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雁.水文地质之路[J].中煤地质报,2009.
[2]郭永海,王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3]杜时贵,叶俊林 . 水文学及供水水文地质学 .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工程地质范文5
关键词:水文地质 地质工程 问题及对策
Abstract: hydrogeology h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includ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etc many fiel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sely. Strengthen the hydrogeological researc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ty of the after put into operation. This article i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does not comply with the conditions of hydroge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harm of engineering. To be able to better ser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in China.
Keywords: hydrology 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国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结构日趋复杂,能源消耗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大最能源的勘探与开采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提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水文地质的差异直接决定各种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对工程本身的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影响。对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作用做深入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文地质队在工程勘探中的注意事项
水文地质对于工程勘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当前的水文地质对于当地岩土以及将建建筑的影响。能够准确的预测出地下水对于岩土的危害及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其次是根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以及自身特点,推算出对水文地质的要求,同时对当地的水文资料做出详细的调查,为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及成功运营积累相关资料。再者是细节问题需要更加注意。细节之一:考虑到地下水水文地质对于建筑物地基的钢筋以及钢结构的腐蚀性。细节之二: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建筑物下面的不同土质的影响。对于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层产生的膨胀,冷缩,软化等问题要分析到位,做好预案。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及施工安全。细节之三:如果在建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含水地质,应该对建筑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建筑地基底板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计算。细节之四:在对建筑物地基最深层挖掘及构建时,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做相应的实验,依此为依据计算出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土体沉降,失稳而对建筑物产生不利的影响。采取相匹配的措施确保在建建筑物以及周围建筑的安全。
地下水水文地质变化对于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文地质变化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是指地下水水位升降或者地下水动力变化这两面而造成的。
2.1地下水水位升降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之所以升降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和天然因素而引起的。当地下水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说是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以后都会对岩土工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水位上升的原因很多。既有水层结构变化等地质因素也有受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等天文因素,还有受农民灌溉,施工等人为因素。也不排除是很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水位上升。一旦地下水潜水位上升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首先就是土壤以及水中,岩土层中对于建筑物的根基钢结构的腐蚀强度大大增强。其次是特殊地形如河岸斜坡等部分位置容易发生滑坡,塌顶等危险现象。再者是不同地质中的一些由特殊成分构成的岩土中自身的结构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岩土中的强度会降低,甚至出现软化的现象。并以此出现管涌流沙等破坏性的现象,都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过于饱和造成的。最后是由于地下水水位上升可能造成动摇进而动摇建筑物的地基造成根本性的破坏。二、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岩土危害。引发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人为因素占据其中的主要部分。最为常见的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开采地下矿产不加节制。修建水库水坝不够科学。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被破坏甚至造成水资源枯竭的环境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地质的构造,人类的居住环境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
2.2地下水水位不规则变化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的不规则频繁变化会引起膨胀性岩土的膨胀性收缩。在地下水水位不规则变化的同时,膨胀性岩土自身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自身膨胀收缩的幅度在不断的变大,可对地面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形成地面沉降的现象,进而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水位的下降还可以造成地下土壤以及岩土自身的结构以及构成发生变化对于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四、地下水动压力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一般说来地下水水动压力的影响比较微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是通过人为的因素改变地下水水动力,则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岩土工程损坏。如流沙以及管涌。这些破坏性的现象都能危害到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必须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文地质之于资源勘探中地质工程的影响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勘探并开发这些资源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在众多的资源中,煤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具有代表性。不同的地质水文直接影响着煤田的构造及形成,也左右着煤层的分布及种类。不同的煤田所在的地质水文条件是不同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从对煤矿冲水的主要含水层的性质和冲水特性来看。其次是从煤矿冲水的含水构造来看。然后是从煤矿冲水的含水构造来看。最后是从矿井冲水的特性来看。从这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水文地质对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影响很大,部分特殊的水文地质给我国的矿井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是我国是实行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建的矿井项目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也要结合当地的现实水文地质状况进行施工。针对不同的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理地下水灾害的方法。根据现实的需要,把水文地质研究与地质工程研究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统一,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对矿产地质环境和灾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
我国矿产地质环境十分恶劣,灾害发生频繁,形势严峻。在加强相关地质环境的监测监控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完善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此外,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1加强沿海地区环境灾害监测预报防治研究系统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建设十分迅速,海洋相关开发的规模十分惊人。随之未来的海洋污染也然人颇为头疼。造成的灾害以海水入侵和地面下降最为普遍。海水入侵每在山东莱州一年就造成数十亿人民币的损失。同时还早成了很多设施的破坏。过度的开采人工地下水还造成了地面沉降。据不完全统计,在东部沿海地区有数十座承受受地面沉降影响,上海和天津的地面沉降量达到263厘米。在河北的部分地区,受沉降影响的第面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对沿海灾情的监控以及预防。大的灾害要控制,已经发生的灾害一定要尽力减少受灾的规模。同时研究地下水文对于地质工程的影响及规律。加强新技术的使用,为全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积累相应的经验。
4.2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再利用
在我国的西北部,干旱地区随处可见。但是在西北,其他资源的蕴含量是非常的丰富。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工作都受制于水资源的短缺。加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结束语
水文地质与地质工程的关系千丝万缕,影响也是相辅相成。水文地质的工作对于项目建设,灾害防治能许多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发展的需求,这方面的工作将会被愈发的重视。而伴随着相关技术人员的继续努力,有理由相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光辉,费宇红,杨丽芝,刘中培,连英立.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J]. 水科学进展. 2010(03)
工程地质范文6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介绍拟建构筑物的地理位置、中心里程和规模。
2.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介绍本工点所使用的勘察手段及布设工作量的多少。
3.地质地貌概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路线所经地区的构造状况,构造与线路关系及影响程度;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4.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这一部分是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为工程地质评价、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方案建议提供基础数据。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黏土2-1、冲积粉质黏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黏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黏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
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取样和试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摩阻力标准值。
5.地下水简述: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一般涉及有关地下水的参数有:(1)地下水埋藏条件:是孔隙水,或是裂隙水,或是岩溶水;是承压水,或是潜水,或是滞水,或是层间水,含水岩组的岩性,渗透性大小空间分布特征。(2)地下水的动态:水位水量随年度、季节等时段的变化规律和幅度大小,水质变化情况,径流方向的变化。(3)补径排条件:补给区在哪,补给量多大,补给范围多大;径流区在哪,径流量多大,径流方向如何;排泄区在哪,排汇量多少。(4)水质特征:一般性指标,腐蚀性指标,特殊指标(如矿泉水)。
6.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7.其他专门要求,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
8.结论与建议。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9.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收费站及服务区的勘察及报告编写,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范畴,要依据现行版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震设计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
五、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
1.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在总说明中的附图,要求提纲契领,应纲要性标出各种工程地质现象,或可作专门图件,不能图省事以“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来替代“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地形图上标明工程构筑物、各勘探点、各现场原位测试点以及勘探剖面线的位置,并注明各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的坐标及高程。该图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进行编制,地形地貌复杂时应专门作测绘工作。
3.钻孔柱状图,反映场地的地层变化情况,在图上应标明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整比例,如1∶100或1∶150。
4.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理论上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但由于公路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呈条带状,如大中桥等,致使纵、横比例尺一般相差较大,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0),受报告篇幅影响,纵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具体比例要按钻孔的深度而定。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中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5.土工试验成果表,主要有抗剪强度曲线、压缩曲线等,一般由土工试验室提供。
6.现场原位测试图件,包括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的成果图件。
7.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8.其他专门图件,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及专门性工程,根据各自的特殊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门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