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1

(义乌市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大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和不信任,食品问题高发使得业界对食品安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还存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改善和更正。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政府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必须大力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完善检测体系,为食品的安全和品质监管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起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针对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具有调控市场、影响市场价格及消费者行为的导向作用。随着时展,新生的事物往往与法律的制定存在时间差,这就使得在法律出台前,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预测到新事物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有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不能及时控制和制止,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对于违法违规的生产者,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予以更加严厉的惩处措施,将有问题的食品流到市场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在生产时不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操作,例如没有经过必要的杀毒灭菌过程;在食品中添加一些禁用的有害的添加剂,如在婴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含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如果汁生产过程中使用腐烂的水果降低成本,在食品中使用地沟油企图获得巨大利益等,这些都是普通消费群体很难知晓的信息,又如将食品的保质期一再的延后,或将过期食物经再加工后流入市场等行为也屡见不鲜。

1.3 食品检测科学技术设备的落后

我国经济现在虽然发展迅猛,但其终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现今在中国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的一些高技术设备的设计发明还有一些不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进完善,而且这种设备通常价格十分昂贵,现阶段我国要普及使用这样一系列的食品检验设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2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我国并不富裕食品生产能力产生极大的矛盾。一些非法分子受到利益的趋势,置食品安全与不顾,塑化剂等一些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起步落后于国外,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基本迎头赶上了国外发展水平。我国的基因食品检测法基本与国外处于同一高度,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越国外同行,应用也十分成熟;通过与国外专业检测机构共建大型实验室,我国的色谱——质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各项技术能力能够跟随国外先进技术,并能够进行各种食品安全的实验室检测。我国的光谱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过程的检测,也能够满足我国的技术需求。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芯片技术也正在积极的试验之中,在一些领域也进行了技术应用。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食品安全法规不健全

我国虽然新修订了《食品安全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仍然没有得到完善,使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极大地阻碍了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至于一些地方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成为摆设,而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法规被束之高阁。相关标准制订不完善,各地的标准存在差异,农夫山泉和怡宝的标准之争就是典型的地方标准打架。跨地区食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广为诟病的焦点,安全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到掣肘。

3.2 经费投入短板短期难补齐

以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多头,工商、食药、质检等部门对食品安全均负有监管责任,多方都在监管的过程中享有行政权力,在分享监管利益时相互争夺,但是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上,多头却不愿意付出成本,认为这是费力不好的事情,也导致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虽然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划归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但短时间内支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经费短板仍难补齐。

3.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没有真正走出实验室

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虽然与国外同步,但在推广应用方面却远落后于国外。这些技术大都存在于实验室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没有真正走出实验室的大门,主动发挥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我国适用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体系并不成熟,能够进行现场检测的技术相对落后,难以真正的在监管现场主动发挥作用,使我国最需要技术支持的监管环节出现技术缺失。

3.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不平衡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参差不齐,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城市地区基本已经设立了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城市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比较先进,应用也比较成熟;中小城市的技术和应用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大多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室检测;农村地区基本没有设立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无从谈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食品监管发展比较成熟,专业实验室数量多,相关人才聚集,技术也能够广泛应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应用水平就相对落后,很难有效发挥监管作用。

4 对策建议

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4.1 完善支持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围绕新《食品安全法》构建能够支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确定食品安全的战略意义。在国家层面加快相关配套标准的制定,打破地区间食品安全检测的制度壁垒,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予一定的支持。

4.2 理顺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模式

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进行梳理,突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主管地位,创新部门之间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协调机制,也为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明确主责的管理机构。吸取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将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入国内检测市场。

4.3 加强现场检测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发挥实验室检测技术的骨干作用,加快实验室检测技术向现场检测技术的转化创新,使之成为能够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构建适用于现场检测的技术体系,以解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缺失的燃眉之急。加快食品安全现场检测技术的推广,将食品安全技术真正的走进市场之中。

4.4 平衡地区间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水平

加大国家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支持,加快适用于欠发达地区应用的方便、快捷、廉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强制推广力度,尤其重视在农村地区推广农作物污染检测,在中小城市地区推广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上存在很多制度、体制、技术等障碍,但只要从国家层面上下大力气打破这些桎梏和束缚,必将能够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发展,给人民群众以健康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需要科学高效的检测技术去保障大众的身体健康,因此针对检测技术过程中的问题必须提出可靠的建议和措施去保障检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多.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宣伟,王军,汪秀月,张淮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1,9.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2

一是专门搭设了“落实‘四个最严’ 推动社会共治, 南充市‘1233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主题宣传日 ”为背景墙的宣讲台,并开展现场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现场,群众积极参与 “12331”投诉举报常识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有奖互动寓教于乐,场面气氛热烈,让群众获奖的同时学到了不少有益的食药安全知识。

二是通过展台、展架、宣讲、现场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等多种形式与现场市民形成了良好互动,展示了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及投诉举报工作成效,普及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物中毒、罂粟壳、保健食品、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等相关知识。本次活动,设立“市食药监局”、“顺庆区食药监局”“高坪区食药监局”“嘉陵区食药监局”“投诉举报咨询台”、“食品快检展示台”展台6个,摆放门形展架6个,现场播放滚动播放食药安全公益广播,南充市食药监局和三区局30余名执法人员现场宣传,执法人员们进行了现场宣讲和食品快检展示,并向过往群众发放《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知识手册》《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放印有“12331”标识的环保袋、笔、围裙等宣传品1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余人次,现场受理投诉举报咨询5起,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次。

三是同步开展了扫二维码关注“南充食品药品监督”微信送礼活动,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持续向公众宣传推送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活动还通过短信、微信、微博、广播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宣传,活动当日编发“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宣传短信7000多条,通过“南充食品药品监督”微信推送“3.31”主题宣传日科普微信4条,同时在南充广播电台新闻频率滚动投放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市内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3.31”主题宣传日活动还从主城区延伸至周边乡镇,在场镇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设立了投诉咨询台、开展了食药安全知识宣讲和食药安全宣传资料发放,真正深入到基层。

本次活动多层次、广覆盖,有力提升了“12331”公众知晓度,提高了市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为落实“四个最严”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3

摘 要:本文从历史视角入手,追溯了美国1906年之前食品药品立法和管制的踌躇演进,分析了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早期的状况和原因,重点归纳了早期各州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管理特点和共性,从而为探究以《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案》的颁布为标志的美国联邦政府纯净食品药品立法和管制的开端提供了理论背景和依据。

关键词:美国;食品药品管制;

在食品药品安全管制上,美国取得今日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斗争的结果。美国对食品药品的立法和管制经历了由简到繁、不断修改完善逐渐形成标准体系的过程。在每一次转折性立法的颁布背后,都凝聚了深刻的社会力量,是美国当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美国联邦《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案》是美国第一部由联邦政府颁布的综合性食品药品安全法案,它的出现离不开对州和地方早期食品药品法规和管制的总结与补充。本文重点归纳了1906年之前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的特点和共性。

一、美国1906年之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状况和原因

首先,工业革命奠定了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城市化加大了政府对食品药品综合管理的难度。在此之前,社区管理就足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的掺假行为,但城市化拉大了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距离,没有办法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监管,因而当地对食品药品掺假行为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行动,掺假行为陡然增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其次,科技水平的进步为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监督管理的难度。一方面,企业在食品加工、贮藏、包装和运输的技术水平相应提高,能够按照市场需求灵活地控制产品的供应。如,冷藏车的发明增加了水果、蔬菜、肉类和其他易腐物的保鲜期,冷藏库则巧妙地操控了产品流。①令一方面,随着科学水平和化学工业的发展,19世纪晚期新产品的复杂程度加深。诸如人造黄油、发酵粉、葡萄糖、罐装食品、混合的威士忌、化学防腐剂等新物质迅速充斥美国市场。公众的日常饮食失去了健康质量的保证,慢性疾病增加,食品检验技术却跟不上辨别真伪的脚步,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和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由于细菌学和微生物理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公共卫生意识淡薄,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药品市场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进入19世纪,美国假药的盛行速度与日俱增,19世纪末,美国的专利药品零售额已高达1亿美元。在美国所谓“专利药贸易”中,充斥着大量假药,有“专利药”之名却少有注册,而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这些药品的配方是什么。那时美国多数的专利药品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与鸦片、吗啡和可卡因等,这些成分导致酒瘾和毒瘾泛滥。假包装和假广告是“专利药”盛行的原因之一。1861年美国内战时期,公众对战争的关注度加深以至于广告的营销量飞速上升,1860到1900年之间,美国人均拥有广告和杂志的数量增加了4倍,药品生产者便趁机增加广告促销,但媒体对药品掺假情况却没有任何报道和关注。②这种对商业放任的管理态度,造成没有相关重要法律来规范各类药品的标准和售买情况。因此,化学专家在当时还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政府的监管机构才刚刚建立。

由上可见,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早而有之,尤其在工业革命后,随着新市场的出现和技术水平的大力发展,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当地政府早期听之任之的态度逐步转变,相应的立法和管制开始出现。

二、1906年前美国早期食品药品管理状况i

美国对食品药品监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殖民统治的早期,178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反对销售不健康产品法》(Sale of Food and Drug Act),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监管食品和药品标准。1820年,由十一位医师编制的《美国药典》(the U.S.Pharmacopeia)是美国第一部药物标准清单,为相关医学专家和病人提供了官方权威标准以促进公共健康。1847年5月,美国医学会正式成立,医学界形成统一阵营反对掺假药品的进口,推动了1848年《进口药品法案》(Drug Importation Act)的出台,要求海关监管防止海外假药进入美国,使之成为美国首部限制掺假药品进口的全国性立法,并为联邦政府开始科学地进行药品管理和保护公民健康权利开创了先河。然而,1848年法律批准后,政府并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食品药品调查员的素质和独立性,此外,调查员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标准,比如,在什么是可接受的药品这个问题上,不同的药典给出的定义就至少5种之多。艾德华·斯奎布医生③开始呼吁联邦政府任命独立的调查员来监督药品贸易。1862年,林肯总统任命化学家查尔斯·威瑟瑞在新的农业部工作,这是初期的化学局,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前身。19世纪末美国地方和州政府开始大规模制定法规。美国农业部首位首席化学家皮特·克里尔亲自调查食品掺假情况后,建议国会通过一部全国性的食品药品法案,该法案当时没被采纳,但是从1879年到1906年,美国国会有关食品药品动议有190多次。1883年,首席化学家哈维·威利博士扩大了化学局对食品掺假的研究。1886年,国家开始征收人造黄油税,在人造黄油产品上收取每磅2分的税收,每年对人造黄油生产商征收600美元,对批发商每年征收180美元,零售商是48美元,限制了人造食品的迅猛发展。1898年,化学家哈维·威利通过官方农业化学家协会成立了一个食品标准委员会,各州根据这些依据将这些标准相继编入到当地食品法规当中。1901年,一名叫卡姆登的9岁儿童由于被植入受污染的破伤风疫苗死亡,圣路易斯13名儿童死于瓶装白喉抗毒素的污染血清。这场重大事故之后,1902年,国会通过了《生物制剂管理法案》(The Biologics Control Act),规定政府有统一管理生物制品生产到监管的各项权力,监管相关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确保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的血清、疫苗和类似产品的效能、纯度和安全性。在同一年,美国国会为化学局拨款5000美元,支持科学家研究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内战之后,随着贸易市场的拓展,美国一些州为了规范贸易活动,相继通过或修订了本州的食品药品法规。如,伊利诺州在1874年通过了适用于一般性食品的立法,在1879年增加了关于奶制品的补充条例;1881年纽约州通过了一个纯食品药品法,密歇根州和新泽西州也相继制订了相关法律;1883年缅因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俄亥俄州相继通过了相关法规、1885年宾夕法尼亚州制定相关法规、1887年弗吉尼亚州制定同样的法规、1888年艾奥瓦州和佛蒙特州制定相关法规。在1890-1895年间,肯塔基、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印第安纳、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华盛顿等一些州也开始进行食品药品法规的建设。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由美西战争期间变质罐装肉酿成数千名病倒几百名死亡的悲剧引起了对肉类加工包装工业的注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自上任以来和政府的官员们主张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对现行混乱秩序加以改革,使美国社会重新走向和谐,在经济上他们把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上则要求统一改革食品药品监管制度。

从国际角度看,美国在食品药品行业中缺乏统一标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就显得缺乏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19世纪80年代,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美国地区都培植了自己的企业,建立了生产和分配的基地。1894年-1897年美国试图制定关税降低国外产品的价格,但是国内蔬菜、水果、肉类、药品和一些饮料行业仍受到了很大挑战。④19世纪末,英国和德国都已经颁布实施了控制和监管本国和进口食品药品质量的法律⑤。而美国进口商品失去质量声誉保证,一些国家甚至明确拒绝美国产品。例如,1879年和1891年,欧洲国家联合抵制美国猪肉产品,造成美国的猪肉危机。⑥

美国对市场的传统放任态度,试图进行食品药品工业内部的自我调整,但都以失败告终。大企业几乎拒绝参加自律组织并协调达成一致协议,制造商转而希望政府介入以寻求联邦法律的统一管理。同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通讯交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各州之间的交流,通过联邦政府统一制定法律来避免各州法律间不一致而导致的不良经济后果。

通过以上对美国1906年之前的食品药品市场状况和原因与政府管制内容的概括分析,可以总结出美国早期食品药品市场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重大安全事故或不良反应事件是当地政府建立“防止欺诈和伪劣行为”法规的催化剂,极大推动了地方食品药品法规实现正规化、严谨化的跨越。

其次,1906年之前,美国几乎没有出现对国内整个范围生产的食品和药品进行监管的联邦法律。各州依照各自相关规定拼凑成的凌乱系统对混乱市场进行盲目管理,食品药品问题各州制定的标准不统一且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在洲际贸易中,A州引起重大食品药物质量问题的主要犯罪者在B州却得不到应有的警戒和惩罚。⑦不论是政府、团体还是大众,对掺假和伪标行为引发的个别事故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原因分析。对于社会进步团体和地方政府屡次提出的食品药品相关提案遭到反对和失败,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放任自由的商业传统观念,不允许联邦政府规制生产,各州权力大,整体监督不力,公共卫生观点意识淡薄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历史虽起步较早,但早期法律管理的内容仅局限于最有商业价值的食品药品,只对个别生产商有约束力。相对于食品掺假,早期的药品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对科技检测水平要求更大,往往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另外,各州和地方政府机构最初对食品药品监管着力点仅仅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没有发展到从产品制造、标签规范、产品测试、市场营销到事后监督等各个方面,监管程度和范围十分局限。但同时,各州和地方能够根据本地区具体问题提出的法规之间能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为政府管制由零散治理走向合作统一提供了条件。

第四,由于国际贸易和法律环境的影响,客观要求联邦政府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保证良性的食品药品检测监督和管理系统,同时实现联邦权力的扩大。

从1906年之前美国早期对食品药品范围内的管理概况我们可以看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根源于美国经济、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程度。由最初的简单掺假演化到复杂的食品药品结构问题,由单纯食品药品药品问题衍生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各州乃至联邦政府的相继重视,一部综合的法案呼之欲出。处在这样背景下的法案本身,不仅是一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案,本质上更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社会法案。(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解

① Clemen RA:The American Livestock and Meat Industry.New York:Ronald Press,1923.

② 张勇安,“美国医学界与1848年《药品进口法的颁行》”,《世界历史》 2009年第3期

④ Taussig FW:Some Aspects of the Tariff Question.In:Harvard Economic Studies,Vol.12.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9.

⑤ Toulmin HA: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Food,Drugs,and Cosmetics.Cincinnatti:W.H.Anderson,1942.

⑥ Cassedy JH:Applied microscopy and American pork diplomacy:Charles Wardell Stiles in Germany 1898-1899.Isis 1971; 62:5-20.

⑦ R.James Kane ,“Populism,Progressivism,and Pure Food ”,Chicago: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Agricultural History.1964.

参考文献

[1] Clemen RA:The American Livestock and Meat Industry.New York:Ronald Press,1923.21.

[2] Cochran TC:The Pabst Brewing Company:The History of American Business.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48.25.

[3] Baron S:Brewed in America:A History of Beer and Ale in the UnitedStates.Boston:Little Brown,1962.

[4] Philip J.Hilts著,姚明威译.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4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联合执法 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Establishing Food Security Detachment

XU Wenqing

(Department of Security System, Railway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food safety incidents continue to occur, the global food safety issues of concern. China's food safety incidents have intensified, threatening the health and even the lives of the masses, but also caused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have set up food security detachment, through strict enforc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but also the people of a healthy eat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establish food safety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detachment,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China's food safety regulatory process.

Key words food safety; joint enforcement; regulatory

1 公安机关建立食品安全支队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事故越来越突出,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塑化剂等有害食品添加剂事件,①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大部分居民的正常生活,给居民的人身健康带来威胁,而且给社会带来恐慌甚至造成谣言满天飞的状况,降低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现有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如:质检、卫生、防疫、食药管理、工商等)各自为政,往往“以罚代管”,发现问题,罚款了事,不解决实质问题,②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在监管、查处的过程中仅仅起到配角的作用,一般只有在遇到刑事案件的时候,才有公安机关参与,这种现状可能会造成打击效率不高、查处力度不到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设立专门负责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有助于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

2 何为食品安全支队

以青岛市为例,公安机关设立食品安全专门机构,组建专职队伍负责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在市公安经侦支队中成立食品侦查中队,在各区,市公安经侦大队中设立食品侦查中队。对于一些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案件,食品侦查中队提前介入,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深挖犯罪源头,彻底摧毁犯罪网络。如其他涉及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和线索,交由食品安全支队立案侦查。

食品安全支队主要负责侦办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食品药品类),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劣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等八种刑事案件;直接查处社会关注、下级公安机关查办困难的食品药品犯罪案件;承办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案(事)件。

3 食品安全支队的工作重点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领域较多,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仅凭食品安全支队一方力量难以完成摄食犯罪的取证,因此,食品安全支队必须联合其他有关责任部门进行联合执法。食品安全支队主要与工商、质检、食药监三个部门合作,三部门联合执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与工商以及食药监共同执法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支队缺少案件来源、不确定侦查方向、无法寻找案件线索的等问题。一直以来,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就存在在警方的工作范围之内,没有成立支队之前,警方已然与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紧密合作;当下成立了专项支队,两方合作跨入一个新的领域,工商、食药监从配合部门一跃成为警方完成任务的重要合作伙伴,增加了其配合积极性,功能更有利于食品安全问题开展打击。(2)与质检部门合作有效弥补了警方技术缺乏的缺陷,目前科技越来越发达,犯罪分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只凭警方单一的侦查方式不足以找到足够证据证明某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食品安全支队的工作是公开透明的,在大众的注视下,警方必须拿出权威性的检验结果才能使人信服,所以,与质检部门的紧密合作,是食品安全支队顺利工作的重点。

4 建立食品安全支队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各地食品安全支队刚刚成立,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是通过各地实施品安全支队性质及工作内容报告中不难发现,食品安全支队的理论部分并不成熟,有很多问题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所以,食品安全支队实际上还在摸索阶段,要真正的踏上正轨,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1 支队和各配合部门的责任分配问题

在以往的经验中,只要牵扯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部门合作执法就会出现“踢皮球”的问题。在食品安全支队与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时,各环节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粗略的说明两者需要紧密配合。在以后的实践中就很可能出现,面对一个涉食违法案件,各部门面对担责,互相推诿。所以,国家必须出台政策协调二者,规定好合作流程,解决好到底是食品安全支队主动出击还是由工商等部门发现,支队调查等相关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责任自然明确。

4.2 工作被动性问题

此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有交叉处,食品安全支队现实工作中如果要得到明显效果就必须要主动出击,但是事实证明,此工作有很大的被动性,除了上述与各联合执法部门的配合流程不确定导致被动外,如何出击也是导致被动的重要因素。从青岛市食品安全支队的报告中的基本工作内容中就可以发现,支队的工作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如打击地沟油、贩卖假药等零碎任务很难主动并有效的开展。这些问题在很早以前警方就一直在打击,但是,撒网、打游击式的打击方式根本不能根除这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明显效果。虽然现在食品安全支队被单独划分出来,但是工作方式没有改变,找不到新出路,原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这样一来,支队的工作就陷入了被动,到底怎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这就要开动创新的思维,警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

4.3 警力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许多专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警方在打击时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初步做出判断。但是实际情况是,支队中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成员寥寥无几。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就会造成工作滞后,延迟,过分依赖检验部门的问题。所以,警方需要加强支队内部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知识型先进型队伍。

5 展望

无论食品安全支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它的存在就给大众“舌尖上的安全”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民众极其希望食品安全支队的成立能改变现在食品领域鱼龙混泽的局面,使人民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希望公安机关能解决阻碍食品安全支队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其找寻更好地工作方式,为我国食品安全的改善献出一份力量。

校级项目:JY2012025

注释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5

一、2015年特色和亮点工作

(一)层层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与18个乡镇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食品药品工作纳入了各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了乡镇一级;在学校食堂行政许可上更进一步落实责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为法人代表,业主为承包经营户,为第二责任人,在责任书的签订上,分别和法人代表、业主签订责任书,更加明确了各自职责。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进学校。利用春季、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27所学校食堂的108名管理人员分期进行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为有效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及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敢于监管。敢于攻坚克难,认真办理大案要案。在今年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中,我局出动执法人员950余人次,执法车辆200余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500余户次,药械使用单位320余户次,食品方面立案12家,均已结案,罚没款共计53200元;药械方面立案2个,均已结案,罚没款共计5570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由于我局人员不足,加之我县幅员辽阔,导致部分乡镇出现监管盲点,虽然我局也在加大监管检查频率,着力整治和打击食品药品经营违法活动,但“垃圾”食品在偏远落后的农牧区仍有存在,且存在反弹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监管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二)我局对农牧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下乡开展群众工作时以及下乡开展专项检查时,向农牧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覆盖面小、宣传手法单一。农牧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法制意识仍较为淡薄,安全饮食用药知识仍较为缺乏,识辨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能力还不强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危及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2015年工作目标

2015年年初,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基本完成了机构改革各事项,为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监管效能,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执法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努力构建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药品监管的信息化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分析、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增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宏观把握;实现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根本好转,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地区医药经济发展;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局面。

四、2015年重要任务及措施

(一)推进应急管理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体系,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确保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对及时、处置到位。

(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是进一步深化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打击保健食品“四非”、药品“两打两建”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二是组织开展食品标识标签、农村儿童食品专项整治。三是开展以打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行为为重点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解决一批系统性、区域性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四是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gmp、gsp,逐步完善药品检查体系,严格落实国家总局要求,没有通过新修订gsp认证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经营。

(三)切实强化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一是加大对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产品,以及校园周边、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二是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炮制,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监督检查,规范医疗器械销售行为,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化妆品监督检查。三是严格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和生产经营许可,加大督导检查、暗访检查、执法抽检的频次和范围,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四是坚持重点治乱,鼓励投诉举报,认真梳理案件线索,完善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加大对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沟通衔接,依法从严从重查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大案要案曝光力度。

(四)强化食品安全综合职能,推动社会共治。一是加强食安办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强化职责定位,推动跨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制定落实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食安办相关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牵头抓总”作用。二是加强食品药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行业自我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各类媒介,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平台,向公众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法规政策和工作成效,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范文6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各方责任,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现就进一步做好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约谈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约谈的原则和目的

按照“依法规范、及时审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防控风险、排查隐患、查明原因、消除影响”为目的,针对食品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其责任人员进行谈话,要求其正确认识问题,提醒、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约谈的范围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进行约谈:

(一)食品生产者未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管理措施不力,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

(二)国家、省、市的食品安全信息涉及的食品生产者,经查实需要进行约谈的。

(三)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食品生产者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需要整改的。

(四)监督抽检中发现食品生产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五)取得生产许可后,食品生产者不能持续保持食品安全必备条件和要求的。

(六)食品生产者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投诉并经查实的,或者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较为集中的。

(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约谈的其他情形。

三、约谈的主要内容

(一)通报约谈原因、目的等事项。

(二)了解有关情况,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告知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负的责任。

(三)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责令限期整改。

(四)听取被约谈人的陈述。

(五)征求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六)其他需要约谈和告知的内容。

四、约谈的方式

组织约谈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至少安排2人以上参加约谈,约谈成员与被约谈人或被约谈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关系的,应当回避。约谈可采取个别约谈、集体约谈、现场约谈等方式进行。

五、约谈工作分工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食品生产者(单位)法人或负责人进行约谈。必要时,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要求下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

约谈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监管职责的内设机构负责同志主持进行,必要时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管领导或者主要领导主持约谈。根据职责和工作需要,约谈时可邀请监管部门其他人员参与,必要时可邀请相关技术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参与约谈。

六、约谈的程序及后续处置

(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食品安全约谈通知书》形式书面通知被约谈人。被约谈单位接到《食品安全约谈通知书》后要填写《送达回执》。对拒不签收的,约谈单位要予以记录。

(二)约谈人按照约谈内容对被约谈对象进行约谈,并认真填写《食品安全约谈记录》,由约谈和被约谈双方签名后存档。被约谈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约谈记录上载明,并经现场主持人签字确认。约谈单位可对约谈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并保存有关音视频资料。

(三)约谈结束后,被约谈人应当及时向组织约谈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整改方案,并在约谈要求的时限内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约谈单位对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必要时采用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