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王昌龄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1
关键词:盛唐;刘虚;诗作;诗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93-04
在盛唐这样一个诗人才俊辈出的时代,形成了以李白、杜甫独胜,多个才子诗人群体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有创造出静逸明秀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人群,有创造出清刚劲健之美的豪侠诗人群,还有创造出慷慨奇伟之美的边塞诗人群。中国诗歌王国这一浪潮,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向南扩展,影响波及于如江西这样在当时还是比较边远的地区。江西文学肇始于东汉,但自东晋陶渊明之后,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沉寂,终于在诗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诗人群体。见诸典籍的盛唐江西诗人有刘虚、綦毋潜、陶岘、熊曜、熊暄等五人,而到唐末则更显示了相当的活力。本文拟以刘虚为切入点,在有限的资料中去还原这位诗人的生活与创作情况,以期对盛唐气象的研究有所补充。
一
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勃记载,刘奋虚(约702-约756),字全乙,号易轩,洪州新吴(今奉新)人。性高逸,8岁能属文,上书,被召见,拜童子郎。他于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接着又登博学宏词科,官授崇文馆校书郎,三度调任洛阳尉,后改迁夏县(今属山西)令。壮年辞官南归,啸傲风尘,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庐山、洪州等地。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于天宝末病逝。刘虚的生平资料很少,《新唐书・文苑传》和《旧唐书・文苑传》中都无传。
考察一位诗人在当时诗坛上的表现,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自然是考察他和同时代诗人的交往。这对刘虚这样的作家来说,又尤为重要。因为这不只是反映着他自身的文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交往反映出盛唐诗国的辐射与影响,反映着江西文人融人中国主流文学的历史进程。
刘虚在盛唐诗坛是一个交游广泛、创作活跃的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往来酬唱,互赠诗章。《江西通志》记载:“(刘虚)与孟浩然、王昌龄相友善。”刘虚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恳挚。其中,《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以诗代书,从京口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其中“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写诗人在月下吹起寒笛,夜深天冷,笛声凄咽,思念故人的愁绪就犹如这悠扬而又哀怨的笛声,如泣如诉。然而笛声难达,情思难传,思念之中,也流露出怅惘之情:“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江、汉两地,情思相牵。作者想象,孟浩然今晚也在思念自己,此刻也在赋诗以表达久别后的怀念之情,分处汉水和长江两地的友人,彼此遥望。“咏思劳今夕”一句中的“劳”字,更体现出孟浩然对自己的思念之切。通过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而进一步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强烈感情,诗情显得婉曲而深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则作于孟浩然去世之后,诗中说: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对亡友孟浩然的感情正像那浩瀚奔腾的江水,绵绵不断。“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刘虚惟恐孟浩然遗著零落散佚,便托江滔代为搜求,表现了这对莫逆之交的死生之情。孟浩然也有和刘虚交往的诗作,如仇日于龙沙寄刘大虚》:“海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竞乘流去,滔滔任夕波”,同样表现出对刘奋虚的深刻怀念和分别之后难以相见的惆怅之情。
和刘虚交往甚深的另一位盛唐诗人是王昌龄。刘虚亲赠或怀念王昌龄的诗歌不见流传下来,但我们从王昌龄的诗集中却可以寻绎到一些蛛丝马迹。王昌龄有《宿京江口期虚不至》,诗中说:“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樽。”因刘虚相约而不至引发如此强烈的失落心情,足见二人交情非同一般。王昌龄还有《送虚归取宏词解》,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义,岂复泪如彼”,与刘虚忧喜相共、情怀真挚,千古之下读来都令人感叹。
刘诗中有交往记载的还有高适。但和王昌龄一样,高适诗中也保留了他和刘虚来往的诗篇。如《另刘大校书》一首:“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此诗应作于天宝末年,那时刘、高都在长安,由于安史之乱,刘虚想南归,因此高适便有此送行之作。细味诗意,高适对刘虚的“才望”是十分钦羡的,而对他的弃官南归,也便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惋惜及委婉地规劝。以落落有奇节的高适尚且如此看重刘虚,则刘虚当时受文坛的推重情况可想见一斑。
刘睿虚所交往的还有一批当时在仕途或诗坛上还不那么显耀的诗人,如阎防、薛据、乔琳、韩平、郭微等。阎防,字号和生卒年均不详,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好古博雅,诗语纯真朴实,颜真卿甚敬爱之,但不肯为官,放浪山水,曾与诗人薛据读书于终南山,刘虚《寄阎防》,便写于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时:“青暝南山色,君与缁锡邻。深路人古寺,乱花随暮春。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唯立此身。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对阎的隐居生活给予深切而真挚的慰藉。全诗所写皆寺中景物,非深入其境者不能道,这也可见两人交往之深。刘虚还有《赠乔琳》一首:“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共醉,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待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这首诗表现了对尚未遇时的乔琳以十分同情的思想,其实也是刘自己“脱略势利,啸傲风尘”思想性格的写照。
二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等》中曾说过,在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思潮中,有主唱者,也有团结在他们周围的和声,他们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时代的大合唱。应该说,刘虚的交往中,像孟浩然、王昌龄、高适,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至如阎防、薛据他们在唐音交响中,则是不可或缺的和声。刘虚也是以自己的歌吟,融入了盛唐诗歌这一雄伟壮丽的大合唱之中,既在这诗国中深受这些大小诗人的影响和熏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刘虚的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殷瑶在婀岳英灵集》所选的24名诗人中,刘奋虚位列第四,在常建、李白、王维之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刘奋虚与王维、韦应物并列,称为“大名家”。有《集》五卷传世,可惜至今却湮没不闻,《全唐诗》中仅存其诗1卷15首,残句一。
从刘虚现存的诗歌来看,在内容上主要有描写
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的,如《阙题》、《江南曲》、《浔阳陶氏别业》、《登庐山峰顶寺》、《寻东溪还湖中作》、《越中问海客》、《积雪为小山》等;还有一些是用作赠别唱和的交往诗歌,如《九日送人》、《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送韩平兼寄郭微》、《寄阎防》、《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寄江滔求孟六遗文》等;这些赠别唱和的诗歌也多写歌咏清静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隐居读书生活的向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类诗,都反映着他所受唐代山水田园诗风的深刻影响,和唐代那些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刘虚开元中举宏词科,累官崇文馆校书郎,本来是有着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的,在《登庐山峰顶寺》中表白“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以及在《寄阎防》中对友人的劝慰“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但在历经仕途坎坷之后,他最终挣脱名利的桎梏,效法五柳先生,乐赋山水田园。《浔阳陶氏别业》说:“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表达了对陶氏先祖隐居在明丽、澄澈、清旷的生活环境中的艳羡,并抒写向往归隐的情怀。与此情怀相似的还有仇日送人》:“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流水意何极,满樽徒尔为。从来节,早已醉东篱。”是诗人向往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写照。这种山水田园情怀最终在历来为选家所青睐并被选人《唐诗三百首》的五言诗《阙题》中得到酣畅的倾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歌为“阙题”,是原题在流传中已散失,后人便题作“阙题”,还是本意就是“无题”,我们尚难论定。但这首五律在艺术上,却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唐诗以韵胜,浑厚典雅、蕴藉空灵,这种特点在刘奋虚诗中同样显得很突出。这首诗,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在人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清丽幽美的山水画卷:山道弯弯,伸向白云深处;春意浓浓,沿着清溪流淌。清清溪水,常有落花漂过;阵阵花香,随溪中流水飘向远方。门朝山路,那样的寂静,没有尘世的喧嚣;柳掩书斋,多么幽雅,正宜山中隐居。在这空山密林之中,每当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洒在衣襟上,清辉熠熠,这又是何等的舒适潇洒。落英缤纷、青溪潺潺、花香馥郁、杨柳堆烟,无人却有无限生机,用王国维论意境的话来说,这便是“无我之境”,情意完全寄寓于境中,给人以无穷美感,生动地体现出诗人自甘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闲适情怀,而这正是盛唐山水田园诗共同的审美追求。显示出刘虚诗歌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水准。
另一方面,刘虚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意蕴,饶有禅意和禅趣。《唐才子传》也说他“交游多山僧道侣”,“善为方外之言”,如最具代表性的《阙题》以及《登庐山峰顶寺》“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其中“心”、“业”、“有无界”、“前后生”等都是佛教特有的范畴,都流露出他的禅学修养。
三
山水诗派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前代诗论家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派诗人的淡远风格。胡震亨引《震泽长语》中说:“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无非是言其“淡”。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浩然风格,评孟诗云:“盂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并把王孟与高岑相比较:“王孟闲淡自得,高岑悲壮为宗。”闻一多先生形容:
“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远”,是这派诗人的共同风格特征。而在刘虚的诗中,又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
1、诗境空明
刘虚在诗歌中经常体现出对“空明”境界的追求。比如《寻东溪还湖中作》:“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其中“清溪”、“空林”、“独寻”、“幽兴”等意象有类似王维诗歌空灵优美的禅韵。再如上文所引的《阙题》一诗中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两句,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秀出幽深。表现的是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以象外而人于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与寂静。
空明澄澹的诗境,在盛唐山水诗派的作品中是俯拾即是的。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等等,往往给人一种空灵、玄远、寂静、闲适和清丽的审美体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立公房》:“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间春泉满,萝轩夜月闲。”等等。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正是这种特点,而这在刘奋虚的诗歌中也同样体现了。
2、清幽兴远
刘虚工于五言,其诗清淡悠远。殷瑶给予刘奋虚很高的评价:“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率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
刘虚的很多诗歌都体现出一种“清淡”之美,他善于用清淡的语言,写清淡的景物,抒发清淡的情感。即便是描写浓艳的景物,也不用浓笔重彩对它作直接的绘声绘色的描绘,而是首先用“清淡”的审美意识对它进行审美观照,然后再以表现出“清淡”的审美效果为前提对它进行“淡”写。这样,无论多么“浓”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也就变得“清淡”起来了。在诗歌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句中的景“清淡”了,赖以表达的情也就会随之而变为“清淡”,情景都“清淡”了,那么写景诗“清淡”的风格也就形成了。比如,夕阳晚照的景色,应是一幅金光散射、红霞漫天的浓艳图景,可是在刘窨虚的笔下,却是“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和“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江南曲》)。两句都没有直接写夕阳的光辉与色彩,前句侧重写日落后海天“青苍”的冷清景象,后句侧重写日落时湖面上与水相接的云,使夕照呈现出一派“清淡”的景象。在五彩斑斓的自然景物面前,诗人选取写入诗句的景色却往往是舍艳求淡的,这在诗歌史上是很有特色的。
四
从分析刘虚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得出诗人是以写田园山水隐逸诗为主的印象,这既是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发扬,同时也是受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带有盛唐人士特有的隐逸情结:傲世独立的高洁人品,返归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慰藉,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
与盛唐这样一个以李白独胜,多个才子诗人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相比,刘虚的创作是十分微不足道的。但是,相比陶渊明之后的三百年内江西文坛一片异乎寻常的沉寂状况,以刘虚为代表的盛唐江西诗人通过与盛唐名家们的交往,初步打破唐以前江西诗坛封闭低靡的状态,开始走向全国,并由此开启了中晚唐江西诗坛的活跃局面。其代表山水田园诗风表现了与王孟山水田园诗派的契合,是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渗透和沉积的又一次佐证。
参考文献:
[1]周广同等篆修,江西通志[M],明嘉靖四年刻本,1525
[2]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辛文房著,唐才子传[M],舒宝璋校注,开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胡应麟,谈薮・内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闻一多,唐诗杂论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殷瑶,傅璇琮校笺,岳英灵集(上下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2
关 键 词:“意”与“境” “象”与“气” “心”与“思” “三远法”
意境这一概念,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过漫长的孕育发展的过程。艺术“境界”(或“意境”)这一术语,是在某种艺术部类发展到比较完美的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他把“境”与“象”对举,有时又把“境”与“象”连用。王昌龄在《诗格》中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三种境界中,“意境”是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是指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是指内心意识的境界。王昌龄说的这个“意境”,是“境”的一种,对于艺术创造的主体来说,它和其他两种“境”一样,都属于审美客体。而意境说的“意境”,则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是“意”(艺术家的情意)与“境”(王昌龄说的“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皎然《诗议》中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又《诗式》中有《取境》一节,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皎然还把“境”和“情”联系起来,说:“诗情缘境发。”(《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上人房论涅经义》)就是说,审美情感是由“境”引发的。皎然之后刘禹锡认为诗歌创作“境生于象外”。显然皎然对“境”的理解与刘禹锡是一致的。最早在美学意义上用“象外”这个词的是南朝的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中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
谢赫的“取之象外”直接引发了唐代美学中的“境”的范畴。唐代美学家讲的“境”或“象外”,也不是指“意”,而仍然是“象”。“象外”,就是说,不是某种有限的“象”,而是突破有限的形象的某种无限的“象”,是虚实结合的“象”。这种“象”,司空图称之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并且引戴叔伦的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来加以形容。这种“象”,也就是庄子所谓“象罔”,也就是“境”。所以,“取境”和“取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总之,“象”与“境”(“象外之象”)的区别,在于“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境”不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以上是对意境作一简短的阐述。有关“意境”这一美学命题的论述还很多,说法不一,不再例举了。
那么,山水画的“意境”由何而来呢?我们试从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观点引申,并展开关于山水画“意境”的讨论。从初步意义上看,山水画审美“意境”的构造就是主观和客观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也正是在“心”和“物”相互融合和统一的基础上才会有山水审美“意境”的产生。宗白华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正是“心”与“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早在唐代,由于山水画的创作日趋成熟,山水画家们对山水“意境”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趋向。虽然“意境”这个美学范畴,只是在诗歌美学中出现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书画美学家对“意境”的美学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其实,唐代绘画美学已经提出了“境”这个范畴,如张就把他的绘画美学论著称之为“绘境”,张彦远也提出过“性与境会”的观点。可以说唐代书画美学和诗歌美学对“意境”的分析和认识是同步并行的。再如山水画的“意境”在荆浩的《笔法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度物象而取其真”“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放逸不失真元气象。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等美学观点,都是对山水“意境”之审美内涵的极为深刻的概括。把“气”的概念和山水审美创造的整个“取象”过程相联系,强调画家主观之“气”“心”对客观之“真”(“象”)的融合和统一,“思”与“景”的融合和统一。不仅如此,“气象”更是“物象”“形物”与“气”“源”的融合和统一,更是“有形”(象)与“无形”(气)、实景与虚境的融合统一。这种意境(“气象”)的内涵已经不是单凭“思”和“景”“心”和“象”等概念就能加以规范的了,因为“意象”(“气象”)是对“思”和“景”“心”和“象”的突破和超越,或者说,山水画意境的构造由于包含“气”(“心”),从而通向了宇宙本体(“道”)深远幽妙的境界。
到宋元时期,郭熙对山水画意境特征作了进一步考察。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妙也。”(《林泉高致·山川训》)所谓“景外意”,“意外妙”,就是唐代李嗣真所说的“画外有情”,朱景玄所说的“无形”,张怀所说的“玄妙之意”和“幽深之理”,也就是荆浩所说的“真元气象”和“气象幽妙”。概言之,郭熙正是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山水画的意境本质,即对有限物象(“景”)的突破,对无限境界(“妙”)的展示。
郭熙还以“三远”(“平远”“高远”“深远”)这些更加具体的概念来分析和说明山水画意境三种不同类型的构造。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势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林泉高致·山川训》)郭熙的“远”的美学概念,是对山水画意境那种通向宇宙本体无限境界特征的一个很好的概括。郭熙对山水画“远”的意境构造考察还和他关于山水画形式美构造的思想是联系的。与李成和李澄叟一样,郭熙也十分重视山水画的形式美,如他对山水画中的“山石”“草木”“烟云”“亭榭”“渔钓”的高下安排、大小比例、深浅关系都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和规定。但是郭熙并不是孤立地看待形式美问题,而是把形式美的构造提升到山水画意境创造的高度来加以考察。在他看来,形式美的构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表现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创造只有通过形式美的构造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郭熙在谈到山水画“高远”意境的形式美构造时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山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盖山尽出。不惟无秀拔之高,兼何异画碓嘴?水尽出,不惟无盘折之远,何异画蚯蚓?”(《林泉高致·山川训》)这就是说,要想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画面上“山”的形式构造就不能“尽出”,而必须使“烟霞锁其腰”。同样,“水”的形式构造也不能“尽出”,而必须“掩映断其派”。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秀拔”“盘折”“清明”“突兀”的气势和境界,或者说,才能表现出无限“高远”的意境。
郭熙在谈到山水画“平远”意境的形式美构造时则说:“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祥,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旁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林泉高致·山川训》)
这就是说,要想表现出一种“平远”的意境,画面近景(“溪山林木”)的形式构造必须翔实和富有变化(“盘折委曲”)。相反,远景(“峤岭重叠”)的形式构造必须做到虚旷和简略概括,所谓“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钩连缥缈而去”“冲融而缥缥缈缈”的气象和境界,或者说,才能表现出极目无限的“平远”意境。应该说,形式美构造属于山水画意境创造中的“实”的方面,而“远”的表现则属于山水画意境创造中的“虚”的方面。这种虚实关系在山水画意境创造中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和统一的。形式美构造中的具体物象正是在“虚”的背景衬托下才显现为“实”;“远”的表现则在“实”的形式美构造中才展示为“虚”,才展示为层层推出的无限境界。很显然,郭熙的论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山水画绘画美学的意境理论。所以依老学之言,贯人、地、天、道,自然为一气而通之者,“意境”也。这里将山水画“意境”中的“思”“景”“气”“象”“虚”“实”……之审美特征一以贯之,会而通之,系以统之者,唯“意境”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著,第一、三卷,齐鲁书社,1987年7月第1版
[2]《中国古代画论》潘运告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很多个姓王的同学,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我们两千年前是一家。”
前几天,听老师说姓氏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查阅书籍
3、问爸爸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上网
王姓的来源(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被赐;(7)冒姓,(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书籍,上网历史上的王姓名人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上网王姓的人口数量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
上网王氏的族谱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四、结论
1、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4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古诗词这朵文学园地中的花浓香扑鼻。
关键词:古诗词;培养;兴趣;审美;情趣
新课标在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部分针对古诗词提出了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和审美情趣。然而,如今的古诗词阅读教学与新课改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不乏有这样的教学:对古诗词教师只做诗句的简单翻译,字面上的理解,却忽视了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鉴赏,属于诗的那些特质被一个个简单的符号替换,对诗的美感体验无从谈起。
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让古诗词这朵文学园地中的花浓香扑鼻。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讲究教学策略,优化课堂学习
1.营造轻松氛围,唤起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求知欲。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欣赏阅读的习惯。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而古诗词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古诗词,并适时指导。让学生进行一些赏析性阅读古诗词,欣赏精炼的语言,博深的内涵、优美的意境,让学生自主欣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
3.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使每个学生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并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的教学特点和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使用有效方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以学生理解和领会为目的,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方式和方法:
1.让学生积累古诗词。早在2000多年前,大学问家荀子就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把班上的50名学生分组,每5人一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然后选出唐宋有代表性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陆游10位诗人,让每个小组分别积累1名诗人的故事、重大事件、及诗人生活时期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可到图书室查阅资料,可上网查阅资料,然后,各个小组交流积累成果。我把积累的材料做成小册子以备古诗词阅读课用,积累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诗词天地纵情畅游。同时,在学古诗词时,我们可把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诗词作比较,也可把同一时期诗人及诗人的作品作比较,比如唐朝诗人杜甫与宋朝诗人陆游在他们诗中都有诸多爱国、忧国忧民的诗篇。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诗放在一起比较,比较他们创作历史背景,诗的风格。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诵读感悟诗词美。诵读对学生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正是在诵读中体现出来,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在学习古诗词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揣摩诗的节奏、基调、情感,然后分小组读。各个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自己的读诗感悟,对于诗中一些难把握的节奏、情感,我适时指导。然后小组比赛读。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人做评委,选出优胜小组。诵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诗的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品味凝炼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3.激发想象力,开发学生潜能。每首诗都是一幅画,而这幅画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诗变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又开发了学生潜能,这样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想象中加深理解。比如:我在教王昌龄的诗《从军行》(其四)一诗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和学生共同走进诗歌。同学们,咱们来欣赏这首七言绝句。首先看诗的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景,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结合诗句你来描绘一下写了什么样的景?学生们立刻投入到想象中,他们把“长云”理解为“浓云”、“乌云”、“密云”……弥漫着,笼罩着天空;理解“雪山”为“白皑皑的山”、“高大的雪山”;“孤城”说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单独的一座城”。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撞击出创新的火花。我适时引导。同学们,诗的前两句正是通过“长云”、“暗雪山”、“孤城”这些特有的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荒远、阔大、灰暗的景色来暗示条件的艰苦为下面表现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崇高精神作铺垫。很多时候,我惊叹于学生丰富、奇异的想象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能动的审美主体,让学生获得求知和情感上的满足和喜悦,从而具备自主性、创造性学习。
4.巧用多媒体,使抽象变具体。众所周知,诗歌语言精炼,而语言的本质是抽象的,教师可适当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某些意境获得直观和形象的感受。比如学习马致远的《秋思》时,在学生想象、交流、理解的基础上,我适时发挥课件作用,一幅幅“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直观的画面使抽象为具体填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活跃了课堂上。
总之,我认为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读诗使人灵秀!古人所创造的意境是那么的丰富生动,中学生的心田也是那么地明净和单纯。针对这些特点,及时地为他们补充一些鲜活的营养,不但能够增强其学识修养,而且还能够有助于其完美人格的塑造。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要站在人的发展,时代的发展,教学发展的角度,用古诗词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以口语、文字(黑板、粉笔)为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引进声像技术进行展示,创设出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这种信息辅助手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一、资源展示平台
语文是文字的海洋,意蕴的河流,是方块字传承的精气魂魄。文字决定了语文意在言外,也带来了更深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仅有字词句段篇文是不够的,仅着眼于寻章摘句是不行的。信息技术的丰富手段正好可以加以补充,用音乐加以激发,用画面加以阐释。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讲述李白的人生时,可以播放视频《千秋史话・李白》。那里面秀美壮丽的湖光山色,气势雄浑的苍茫云海,绵延千里的滚滚长江,无不为李白或清秀俊逸或霸气雄壮或凄美温婉的诗句做完美的诠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男中音的慨叹声中,配上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自然让人心生畏惧,臣服于江水的气势。
当课文进行到《庄子・秋水》时,可以出示于丹对《庄子》的讲述视频。《百家讲坛》中的于丹亲切而又庄重、平和而又温煦地讲述着庄子的一生,他的学说,他的追求。在于丹的讲解中,学生自然体会到庄子精神的高贵,灵魂的清洁及其学说在现实社会存在的意义。
二、资料收集平台
我曾经完成一个课题“古代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悲剧命运的原因”。这个课题根据以下新课标设计:
1.阅读
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口语交际
(1)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2)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3.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这个课题预计完成时间长达两个月,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收集他们感兴趣的女性人物形象,总结其命运轨迹,比较其身处环境,得出其命运多为悲剧的原因。
学生在分成五组后开始了搜集工作。第一个小组负责总结《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第二个小组负责总结《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第三个小组负责总结《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第四个小组负责总结《三言二拍》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第五个小组负责总结课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两周后小组长把所有资料汇总,用PPT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求他们在PPT中回答以下问题:
①书里女性形象分为哪几类?
②这些女性的人生是悲剧结局多还是喜剧结局多?为什么?
③她们的结局是必然还是偶然?
④导致她们人生走向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社会现实、生存环境、自身修养、所属阶层、封建礼教思考。
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积极的总结展示,不仅采用了PPT,有的优秀的组还建立了网页,开通了博客,分析深刻,总结简明,很具有启发意义,对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很有帮助。
三、专题训练平台
进入高三复习时期尤其是专题复习时期,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明显,日益重要。无论是教师印卷子还是直接板书都存在不足,一个是花费较大,一个是耗费时间较长,一节课练不了几个题。而采用PPT,Flash的形式讲解效率更高。如句式、对联、仿写、修辞、作文等都适用此种方式。比如对联复习:
1.对联格式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类相当。词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数词、方位词、颜色词、联绵词、相对专名(人名、地名等)。词类要相对,平仄要相反(最后一个字上仄下平)。
2.对联的内容要求
忌合掌,即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对联的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旬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2)反对:上下旬意思相反。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旬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对联的范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4.对联的习题
(1)请给以下地名配对:
乌龙潭 石头城 总统府 莫愁湖
阅江楼 凤凰台 燕子矶 麒麟门
朝天宫 无想寺 状元楼 白马湖
(2)高考题试做。
①春晖盈大地,___________。(全国卷)
②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全国卷)
③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___________。(福建卷)
④请为图书馆的对联拟下联。
学问藏今古,____________。(浙江卷)
⑤(2004年广东卷对联题)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____________。
示例一:香菇木耳山药都乃鸡汤上品。示例二:人参鹿茸虎皮均为东北奇珍。示例三:北京上海香港都为中国名城。示例四:深圳汕头珠海都是经济特区。
这样的分析和练习就很直接、快捷,一节课下来可以练20个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再比如对作文的评讲,因作文问题较多。一个个地读耗费时间较长,这时使用实物展示台效果就很好。把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直接投影在屏幕上,针对具体情况加以讲解,事半功倍。
四、师生交流平台
语文需要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要求,而随笔和摘抄可以随意自然。QQ的普及、博客空间的推广、贴吧的建立都是传统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且比书面文字更真实。教师可以利用QQ空间发表日志,利用博客圈子联系学生。而学生在明白访客身份后反而很积极很主动,希望教师和他们交流。学生在那里畅所欲言,没有负担,脱离了教条式的格局,没有单独相对的拘谨,更活跃,更自然。教师的留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肾定和鼓励。
有一位学生心情压抑,日志上都是悲伤忧郁的句子。我登录后
就对她重点关注,经常留下脚印,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推荐开朗明媚的文章。一段时间后,她逐渐振作,文字也由沉郁而渐渐光明。从最初的“窗前谁种芭蕉树,伤心枕上三更雨。”到有了一抹亮色的“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容不下别人,有的人容不下自己;有的人容得下别人,容不下自己;有的人容得下自己,容不下别人混乱的世界;容不下我的清醒;可是我依然醒着,更加的清醒不醉。”到悲伤后的沉稳,痛苦后的从容:“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如今山长水阔,惟有鱼雁相逢,我相信我们将踩着网络的桥梁成为一生的朋友。
五、教学辅助平台
课文需要有感情的范读,无论是现代文篇目还是文占文篇目,都需要反复诵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习惯了教师读,个别同学读,而自己不开口。他们没有养成认真读、仔细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的习惯,当然也没有以读动人的实力。一个班仅有几个人愿读、能读,这绝对是不行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利用家里的计算机资源,制作阅读的音频和视频的文件。在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视频后要求学生尽量完善自己的作品。要求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美丽而妥贴的画面,注意字词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读出人物的悲伤、惘然、凄楚、浩叹,读出字里行间的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学生课后利用资源,自配音乐,录制1~3分钟的朗读作品,利用U盘或网络传输方式直接汇总,集中播放,统一评价。于是MP3,WMV,WAV纷纷汇聚。虽然有些许生涩,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每件作品都出自于一颗赤诚的心。在优雅的古乐声中,在清脆的鸟鸣声中,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在滚滚的波涛声中,或低沉或温柔或激昂的诵读声响起。学生认真地听,仔细地品,献上自己由衷的掌声,在这样的感动之后,还有什么不解呢?自然也就理解了屈原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曹操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王昌龄保家卫国的决心;辛弃疾报国无门的悲伤;陆游山河沦丧的痛苦;苏轼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孟浩然的羁旅愁思;王维思亲念友;范仲淹边关思乡;王昌龄闺中怀人;姜夔昔胜今衰的感慨;辛弃疾借古讽今的情怀;李清照青春易逝的伤感;白居易仕途失意的苦闷;柳永依依不舍的留念;王勃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李广;难封;原因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82-01
西汉名将李广北击匈奴,骁勇善射,智谋超群的形象也已深入人心。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常建的《吊王将军墓》:“常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刘禹锡的《平蔡州三首》:“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高适的《塞上》:“惟惜李将军,按节出皇都。”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战功赫赫,却至死也没有封侯,落得个愤恨交加,引刀自刭的结局?难道仅仅是时运不齐吗?笔者试着抛开感情因素的影响,以客观资料为依据,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最接近事实的答案。
原因一:勇猛有余,谋略不足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李广高大威武,擅长骑射,惯于冲锋陷阵,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做上谷太守时,同匈奴作战,置个人生死于外,非常勇猛。以力战为名。后来李广曾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做过太守,都是以力战闻名的。不懂战略部署,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自负轻敌。在后面的作战中就吃到了苦头。
李广生平最后一次出击匈奴的大战役中,卫青担任主帅。他没能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致使单于逃跑。李广对其部下说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李广这次不仅没立战功,还要面对军法处那些文笔小吏的羞辱。绝望、愤懑与羞耻交织在一起,致使他引刀自刭,最终错失了最后一次封侯机会,一代悲情名将就此陨落。
李广对匈奴的大小七十余战中,小战胜多,大战屡败,汉军出雁门击匈奴之战中,李广兵败被俘,后又侥幸逃脱。汉法当斩,赎为庶人。不可否认,李广忠君爱国,身先士卒,但由于李广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运筹帷幄的谋略以及大局意识的不足,最终没有大的战绩可言,这是导致李广至死难以封侯的主因。
原因二:气量狭小,暴戾凶残
某日李广和孙屏野外出打猎,夜归时路过霸陵亭。李广想让亭尉开关放行,陵亭尉醉酒,呵斥道:“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李广无可奈何,只得宿于亭下。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以泄私愤。这个难得的忠于职守的士兵,却冤死在李广的刀下。由此事又可知李广心胸狭窄,目无法纪,,草菅人命。没有恢宏气度的人又怎么会去统领千军万马呢?
李广曾向占星师的王朔问道:“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王朔问他有无做过亏心之事,李广说:“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杀俘虏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八百余人,即失仁义,又失信用,实非大丈夫所为。
原因三:治军不严,警惕性差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发现李广体惜士兵,但是军纪不严,警惕性差,如果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无法应对,一方面,李广骁勇异常,再加上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且能与士卒同富贵,共患难,故其率领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另一方面,李广擅长冲锋陷阵,却无力统帅大军。其部常被敌人包围甚至全歼。此其不善用兵所至。如果他能借鉴当时程不识将军的治军严明,戒备森严的特点,也许他的命运就会改写。
总之,李广难封的原因很多,如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汉武帝用人唯亲、李广个人的运气不佳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心胸狭窄、胸无大略、目无法纪所至。从而最终导致个人的命运悲剧和历史上的一段缺憾。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张守节正义.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班固.颜师古注.汉书[M].中华书局,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