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教育工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33-01

1.注重自身道德人品修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

1.1 过硬的专业文化素养。专业文化素养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资本。班主任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文化素养,就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学生才有说服力。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大多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他们要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满足职业教育培养兼有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要。

1.2 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探索教育规律,处事公道,爱岗敬业,有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还要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和睦平等相处;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1.3 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班主任工作负担重,时间长,头绪多,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班主任要注意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按时作息,保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同时,作为班主任还应拥有健康的身心,一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开拓视野的良师,也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建立和谐班级是很重要的。

2.班主任必须要有奉献精神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正常上班工作是8小时制,而班主任工作是24小时制,多数班主任不论白天晚上,心里时刻都装着全班同学,总是担心班级学生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班级几十号人,百把号人,大事小事有可能随时发生,确实要花不少精力。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没有奉献精神是肯定不行的。

3.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生的心理问题过去常常被忽视,主要表现在教师经常将学生心理层面上的问题行为误认为道德层面上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爱护。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显着,部分职校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主要是由于心理障碍,职校生大多来自"中考落第"者,他们普遍存在自己是"失败者"和"被遗弃者"的心理,认为自己将来是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的人,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思想处于苦闷境地,学习缺乏信心,严重地阻碍着自己的进步、成长。此外,在职校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惯,使他们形成依赖,自傲,冷漠,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

面对职校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非智力品质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开朗向上。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心理卫生讲座、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消除身心发展变化带来的困惑,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优化人际关系;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指导学生就业、创业。

4.运用正确方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

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对象,也是职业学校班主任最关心最烦恼之事。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教育者要对每个学生充满期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对于问题生,班主任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工作中给差生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帮助,坚持用心去教育学生。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策略。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利用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学习差,还是品行差,还是仅某方面差,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同时,班主任还必须将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以提高转化成效。问题学生的问题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层面,也涉及知、情、意等心理层面,有的甚至涉及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传统德育工作采用说服教育、批评与表扬等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地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只有结合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如可采用倾听,情感表达,认知调整等技术。

5.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2

工作引领: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取向和生态取向,校长要积极引导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反思,开展教育科研,倡导团队协作。这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引领实践反思。班主任专业水平需要在个体实践反思中提升。美国教育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反思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校长要“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总结阶段性班级工作经验,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策略,引导班主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行为和方法、教学和管理。反思,能够让班主任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别人,更好地认识班级工作中的成功和不足,不断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和工作实效。

反思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教育写作,因为写作能使人静下心来梳理、总结实践经验,化模糊为清晰,化零碎为完整,化散乱为明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随笔教给我们思考,教给我们创造。”

引领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成就班主任专业发展。英国教育学者、“行动研究”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斯腾豪斯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命题,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班主任的教育科研主要不是理论研究,而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研究,它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着眼于改善教育过程的“质”。

在班主任教育科研中,校长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组建多元的研究团队,提供多样的合作平台,让班主任在团队中通力合作、共同研究,以提高研究的效率,丰富研究的成果。如组建课题研究团队,组织班主任共同申报并实施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研究课题;组建项目研究团队,组织班主任开展项目攻关,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论坛、沙龙等研讨交流活动,共享研究成果,凝聚研究共识;打造班主任工作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交流载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便捷的交流渠道,帮助班主任进行多向、即时的研究互动。

引领团队合作。近年来,一些学校建立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的做法值得借鉴。工作室一般采取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活动有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论坛、课题研究、反思总结和交流展示等,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提高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及专业发展水平。

此外,校长要建立班主任援助中心,请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心理指导教师以及德育处的教师共同组成团队,在班主任遇到工作困难时,能给予其方法上的专业指导,这将有利于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长对班主任在工作上引领的同时,还要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人文关怀。

制度引领:增强班主任职业幸福感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学校“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在评定职称、晋升职务、评优评先、发放奖金、出国进修等方面,班主任应享受优先待遇。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校长在制度上引领,不断增强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一是班主任选拔聘任制度。校长要以专业化的视角来对待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对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在选拔上,要制定班主任的选拔标准,力争把“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对学生充满爱心、热爱班主任事业的优秀教师吸纳到班主任行列中来,保证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培养过程中,要把班主任的培养制度化、规范化,使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处于一个有序、有组织的状态。在使用上,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发挥班主任的优势、特长,不拘一格聘任班主任。

二是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制度是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学校应逐步试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改变过去“班主任工作只是副业,兼一兼、代一代就行”的传统观念。对新任教师要先培训、后上岗,实施持证上岗的班主任准入制度。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经过半年以上的实际工作锻炼后统一颁发班主任资格证书。在开始阶段,班主任资格认证主要以培训情况为主要的考核内容。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实行班主任资格证书制度。如黑龙江省规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经过一定形式和课时的班主任资格培训,须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对未担任过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要采用担任助理班主任的方式进行培养,各中小学还可结合本校实际,设立副班主任,并明确具体责任。四川省成都市实行“班主任准入制”,规定中小学教师要当班主任需先取得资格证。教师当班主任,首先需个人申报,提交相关资格证明等,经过在全校范围内的述职和评定,才能取得“班主任资格证书”。这个资格证书有效期两年,连续两年考核获得优秀者,将直接取得下一个周期的准入资格,考核不合格者,则将被取消班主任任职资格。

三是班主任职级评聘制度。班主任职级主要依据班主任的学历、年龄、任职年限、所带班集体状态考核结果、班主任和班级在各级评比中所获荣誉、奖励以及班主任的学识和科研水平等情况来评定,在班主任聘任过程中以职级落实待遇。各地在班主任职级评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山东省高密市自2006年即开始全面推行班主任全员职级制改革,建立了专门的班主任职称,将班主任分为特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初级班主任和见习班主任,建立了阶梯式班主任职级,有助于引导班主任不断提升专业水准,研究班级管理和育人艺术,培养专家型班主任。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建立“星级班主任”评选机制。“星级班主任”认定对象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在职班主任,一学年评选一次,级别从一星到五星,其中“五星”为班主任的最高认定级别。随着星级的晋升,认定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任职年限、班集体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德育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的内容。

四是班主任薪酬待遇制度。班主任的薪酬待遇与职级评聘紧密联系,不同职级的班主任享有不同的报酬。这有利于引导高学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踊跃担任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激励班主任珍惜专业信誉、提升专业追求、获得专业发展;有利于打破“大锅饭”,拉开分配档次,实现高职高酬、优质优酬;有利于发挥帮扶作用,把职级和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班主任的思想和经验作为优质资源,培养一个带动一批,从而形成优秀的班主任群体。

获得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是专业人员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任何一个专业成熟度高的职业都有相当高的经济回报作支持,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地致力于提高专业水准、建立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因此,在实行绩效工资背景下,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在绩效考核和分配上向班主任倾斜,提高班主任待遇,体现对班主任工作及其专业性的重视和尊重,体现对班主任职业尊严的认可。

五是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是激励班主任提升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职责与任务,学校应对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业绩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考核,主要考核班主任的事业心、责任心、工作落实情况、跟班出勤情况、完成各项任务情况;对班级和学生情况有无深入了解,工作是否规范细致,工作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对不同学生能否进行分类教育、分层管理,教育上有无针对性,管理上是否有特色,实际效果如何;是否关心特殊学生,落实帮教措施,循循善诱地开展谈心活动,有效转化后进生;与科任教师、学校其他部门协调情况;联系家长、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工作情况,等等。

班主任专业素质评价要通过班主任的工作业绩、履行工作职责情况来体现,应从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来把握。在班主任考核评价中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量化评价与质性分析的统一、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的统一。以评价为导向,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智慧性、创造性,建立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增强班主任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成就感。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3

其实,对于担任还是不担任班主任问题上,不同教师有不同教师的心理应答,学校领导事前应当做好了解和沟通,坚持自愿与服从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又让教师在心理调适中各得其所,让不同人在不同岗位上张扬个性,实现价值。如若一味采用任命制,教师唯服从是天职,遇上某位确有特殊情况,不想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即使服从了,注定也不会用心去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反而会带来被动应付,不利于学生又快又好地成长。笔者曾遇到一位不愿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理由是孩子当年读高三,家属又常年在外,不当班主任是想腾些精力照顾孩子迎接高考,说得不无道理。眼下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唯一的寄托和希望,这种人之常情学校领导应当考虑,可偏偏没有考虑,虽然作了调整,但给我一条启示:在“自愿”与“服从”之间,要互相兼顾,既不可放任“自愿”,也不可一味“服从”。

2.年轻与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者在配备班主任时,一般优先考虑年轻教师,因为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况且年纪轻轻,不压点担子,接受锻炼,对其成长和发展没有好处。但年轻教师也有年轻教师的短处,如年轻气盛,办事易于急躁;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处理偶发事情能力不强;缺乏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技巧等等。因此,在选聘班主任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其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否则很可能会步入力不从心的工作状态,以致教师烦、学生乱、家长有反映。我校的做法是发挥年轻与能力在班主任配备中的优势互补作用。一是同轨班级班主任中,注意老、中、青班主任的搭配,老教师经验丰富、办事稳重、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对年轻班主任进行传、帮、带,年轻班主任精力充沛,在年级组内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二是让年轻教师跟优秀功主任同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为今后聘任班主任做准备。三是明确年轻教师担任优秀班主任的副班主任,在优秀班主任的指导下,直接进入准班主任角色。

3.兼职与本职相促进的原则。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者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分配上,要充分考虑教师本职(含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分管工作与兼职工作的轻重缓急,做到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抵触或叠加,导致忙东忙西。忙不出东西。如,有的中小学为体现校长、主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出任班主任,这未尝不可,但一要充分考虑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分任工作,二要充分考虑其所承担学科教学任务。

倘若一位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执教毕业班语文,又兼任班主任,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现象,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量的无限扩张必然导致质的显性下降。再比如学校其他兼职工作,如图书管理员、体育器材保管员、食堂会计等也要充分考虑其工作特点,结合教师本职工作尽量安排学科教学任务相对较轻,年龄稍长的教师担任,年轻教师应优先安排到教学第一线,发挥更大潜能。

4.用心与用力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者要打破班主任选聘中的一般思维定势,即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学生老老实实、班级安安静静等殊不知这类班主任偏重于用力工作,追求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工作方式大多是传统的,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听话”,一些学校管理者相中的恰恰是这样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也往往受到工作上的肯定而成为每学年班主任选聘中的首选对象。诚然,为了履行工作职责,班主任需要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需要吃苦耐劳、奉献精力和才智。但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活条件的优越、独生子女的特点,增加了对学生管理的难度。班主任应该“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在班主任选聘上,必须坚持用心与用力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只讲“敬业”,不讲“用心”,用心地敬业,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建设策略

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和班主任的专业特性。一方面做好培NT作,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基本保障,但重要的还是走出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尊重、激励、发展中推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1.服务比检查更重要。检查是学校管理者了解班主任工作状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千万不能满足于“我看你做得怎么样”“请向我汇报你做了些什么”,而是要走出办公室,走近班主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所难,为他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如,向新班主任提供政策辅导,包括宣传校级及其以上的新规章、学生报刊征订的方法方式、各类收费标准等。为班主任提供物质保障,如配齐班级卫生沽具、班级环境布置需要的文化用品、欠缺的学生桌椅等等。

2.指导比评比更重要。评比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达到争先创优的管理目的。但评比不能代替工作指导,评比也不能过多过滥。作为管理者应当首先发挥“领…‘导”即带领和指导功能,大可不必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评出高中低,甚至区分出三六九等上。就指导而言,有管理者示范型,既“说给你听”也“做给你看”;有同伴互助型,有意安排“以老带新…‘师徒结对”;有案例培训型,针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更有效”的平等式探讨。

3.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班主任工作涉及班务管理、活动组织、学生行为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协调科任教师等,学校管理者在班主任工作业绩的考量中,不能唯结果论成败,应当关注其履职过程。譬如,根据上级文件,组织学生进行助残捐款,有的班级捐款的总额多,有的班级捐款的总额少,不一定说捐款总额少的班级所在的班主任工作不及前者,宣传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捐款则是学生的行为,可能还掺和家长(监护人)的意志。再譬如,根据上级文件,建议学生征订相应报刊,更不能采取任务分解式,进行“完成任务”和“超额完成任务”的简单评价。评价班主任工作当以其一贯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过程为主要标尺,坚决摒弃看似简明易行,实质简单粗暴的陈旧方式。

4.表扬比批评更重要。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既需要表扬的力量,也需要批评的力量。因为表扬能对被表扬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激励其不断进步;批评能使受批评者认识问题所在,警告其吸取教训。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和引导,要科学地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武器,做到“表扬用喇叭,批语用电话”。对班主任队伍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而对班主任队伍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即使需要批评,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采取个别指正、电话交流、便条提醒等方式,大可不必吹胡子、瞪眼睛,特别注意不要当着同行和学生的面数落班主任,伤其自尊并在学生面前丧失威信。

5.厘清比泛化更重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但不是说只要触及班级和学生的事情都得由班主任大包大揽下来,班主任的主业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一些科任教师可以完成的事情应当明确由科任教师完成;一些应当属于职能部门亲自落实的工作不应当张三落实李四,李四落实王五,最终还是落实到班主任身上;一些应当由管理者出面组织、协调与处理的工作,也不必让班主任代劳,不能泛化班主任工作的职责范围。笔者曾就班主任现形势下的角色这一话题与在职班主任进行过探讨,班主任一要当苦口婆心的宣传员,二要当一丝不苟的收费员,三要当守班有责的卫生员,四要当防患未然的安全员,五要当左右逢缘的联络员,这当中多少不应扮演的角色,有待学校管理者厘清班主任工作的职与责,让班主任真正走向专业。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4

关键词:班主任;专业化;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无痕的艺术,班主任应当是用心但不留痕的教育艺术家。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中小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但在教育实践的研究领域,班主任管理工作却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惑。

一、班主任管理专业化面临的困境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角色困境”。实践中,当我们从专业化的视角去追溯中小学班主任角色的内涵与外延时却发现,班主任角色常常处于泛化、冲突和缺失的状态之中。

1、中小学班主任角色的泛化。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任”,一方面要着眼全体,因材施教,以不同的表情与方法去面对全班性格各异、基础有别、性别不同的学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在不同的场合与时段又要扮演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等角色。由此可见,当班主任真正地对班级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负起责任来的时候,他的角色外延就被“撑”大了。在学校行政管理不断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现实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经常体验着这一被泛化了的工作角色给自己带来的沉重压力。

2、中小学班主任角色的冲突。在角色泛化的背景下,班主任一个人要扮演多重角色,而且是面对相同的观众――学生,这就可能导致班主任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干扰与影响。如果班主任的“演技”尚好,能够在这不同角色中间变换灵活、来去自如,倒也无妨;如果班主任的“演技”不行,硬是东施效颦,强作笑颜,就可能适得其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某某学生见到一贯对自己严肃的班主任的笑容,听到一贯对自己严厉的班主任的表扬时受宠若惊,以至于不知所措的案例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3、中小学班主任角色的缺失。根据以上论述,中小学班主任同时肩负着班级学生的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在现实情况下,这些角色在班主任的具体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中的优先顺序和权重比例是不同的。例如,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班主任很可能以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为核心,而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等重要职责抛在脑后。即使在学习方面,也可能只强化“易操作、见效快”的学科知识的习得,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出现了重智轻德、轻体、轻人格塑造等一系列问题。

(二)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内涵不足。在实践中,班主任的教育作用曾一度被片面夸大,这表现为班主任工作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学校价值、成人世界的价值,忽视学生的自我价值,很少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客观地讲,工作内容复杂化了,当然做事疏漏的机会就越多,相应地,挨批受骂的几率就越高。再加上近年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一些新闻媒体片面宣传以及社会、家长的不理解,都使班主任处在了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承担着太多的压力和责任,使班主任普遍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这都充分说明,由于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内涵不足,导致人们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科学认识。同时,尽管相当一部分师范毕业生都可能从事班主任工作,但他们却缺少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班级组织、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旦走上班主任岗位,常常茫然无措,再加上职后教育的匮乏,也限制了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班主任管理专业化定位模糊化。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阐释,强调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班主任“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为此,《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其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班主任的育人工作已经被融入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之中。

然而,怎样才能使政策精神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各地方教育部门、各学校将《意见》精神不断细化,制定出更为详细、系统以及明确的班主任工作制度。虽然《意见》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或细则”,但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却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各学校班主任工作制度缺少育人要求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种规定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配套,对班主任的育人职能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而大部分工作集中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和协调科任教师教学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而在班主任育人方面,这一制度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一制度规定下,除了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就只是作为班级德育工作者存在而已,班主任育人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被局限了。

二、班主任管理专业化的有效对策

(一)班主任管理专业化的角色规划。班主任的角色规划是指班主任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整体认知、分析和计划。首先,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内容与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自身的经验与不足,归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分析问题的背景与成因;其次,根据对于自身工作的认知与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并把这些对策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列入工作日程之中,成为切实的工作计划。总体上,班主任的角色规划是其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班主任加强对自身的角色规划,有两点基本意义:其一,角色规划的过程也是工作反思的过程,有利于促进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从日渐麻木的状态中“醒悟”过来,从丧失了自我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一段有追求、有收获的心路历程;其二,角色规划有利于引导班主任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角度考虑问题,视野更加开阔,考虑更加全面,提高了班主任教育行为的科学性,避免和减少了班主任工作中厚此薄彼、偏于一隅等狭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效果。

(二)建立健全班主任学习与培训制度。班主任平时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压力大,有时会忽略了学习。而持续不断的学习恰恰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驱动力。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对班主任队伍进行规范、系统和专业的培训,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1、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不仅是对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引领和督促,也是班主任走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学校应根据现实需要,帮助每个班主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短期、中期、长期的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这样可以让班主任不断地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和实践。

2、构建班主任学习型组织。2006年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与《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因此,学校要积极构建各种学习型组织以吸引班主任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来。

培训方式上,可以有针对普遍问题的集中培训,也可以有针对个别问题的分散培训;培训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讲座、案例分析、专题报告等;培训对象上,可以分层次,有新手型班主任培训、骨干型培训、专家型培训;培训内容上,可以有教心学理论、社会学、管理学理论的培训,也可以有班主任技能技巧、班集体建设方法等。当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校本资源,组建自己的培训队伍。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得每一级别的班主任都得到培训,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得到提高。

(三)澄清班主任管理专业化基本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各种权利和人格,万事人为先,不论是规则、制度、纪律的设置,还是具体的实施过程,都应体现尊重人、人性化的理念,都应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必须是公平、公正、民主的。要真正培养学生自立、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班主任就要树立自己是管理顾问、甘做服务者的思想,把班主任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责任,而不是把它看成一种权利、一种优势。

2、“适度爱心”的原则。班主任工作既要投入爱心,对学生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又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爱的适度。这不只是因为没有距离也就没有了敬畏,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的角色使然。班主任既不能当警察督学,也不能当父母兄长;他应该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师长。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和学生无情联结,也不能使情感超过必要的“度”。

3、“严而有格”的原则。“严”是基本原则,“格”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如作业未做,一贯表现好的学生未必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作者单位:新疆库尔勒市第六小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伟.浅析班主任管理的境界与原则.教育艺术,2009.8.

[2]王立华.班主任专业化的困境与实践路径.人民教育,2008.6.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5

[关 键 词] 班主任专业化;专业界限;专业准入制度

[作者简介] 辛治洋,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班主任专业化”自2002年首次提出以来,历经“提出――疑虑――认可――深化”的过程,逐渐成为业内学者认可和探究的专业名词。[1]相关研究认为,班主任专业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相应地,学者们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路径。

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班主任仍然在从事着并不专业的工作,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理论界的强劲推动却难以在实践中见其成效呢?笔者认为,直接的内部动机、比较明确的专业界限和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必要条件,而目前这些条件尚不成熟。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在动力匮乏

班主任专业化更多的是来自于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而非班主任自身改善工作水平的主观愿望。在众多职业里,班主任作为专门的工作领域,也是随着现代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开始出现。在我国,从来都不会有人否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时代的发展也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活条件的优越、独生子女的特点,增加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2]大家发现,学生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班集体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普通教师开始难于应对(没能力),穷于应对(没精力),必须要有人凭借专业知识专门应对了。因此,班主任专业化与其说是时展的需要,不如说是不得不使其专业化的无奈。

然而,班主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难以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曾经有位班主任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每月14元钱,可以说这种待遇与班主任的付出极不相符”,主管的答复是“班主任津贴是国家政策规定的,我们无权改动。”[3]待遇不是问题的全部,但过低的待遇带来的是从业者对该行业社会地位的质疑。班主任待遇过低的状况直到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布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才有所改观。然而,社会或国家相关政策是否给予某项工作较高待遇是一回事情,该工作属不属于专业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对于后者而言,至多起推动作用,而没有决定意义。

上述分析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是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像专业性的工作(尽管它还不是),还是班主任需要社会给予该工作的专业性待遇(现实的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专业化的工作)。如果是前者,班主任不一定能专业化,因为外界的必要不一定蕴含着内在的可能。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班主任专业化的动力并非班主任工作性质本身,其需要专业化待遇的外在利益需求掩盖了其早已是专业性工作的事实。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推动班主任专业化的动力都在班主任工作之外。

然而,一项工作能否真正实现专业化,这取决于处于该工作岗位的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状态不满意,有希望更专业地开展工作的直接动力。对于班主任而言,这种不满意的工作状态可能包括:不清楚自己的常规工作有哪些?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语言应该如何?认为自己没有专业技术,凭经验工作,以前这样做,现在还这样做;凭才智工作,我就这样做,你能不能做不知道;随大流工作,人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从而迫切地希望改变这种非专业的工作状态。

促使班主任自觉专业化的力量可以分解出消极应对与积极进取两个维度。前者是被动的,如果不改变这种非专业状态,那就不能胜任工作,将面临诸如失业、降级、扣津贴、丢面子等不良局面;后者是主动的,如果改变这种非专业状态,那将更加娴熟地工作,且有晋级、奖励和更多发展机会。但目前看来,即便班主任不胜任工作,很少见到对应的惩处规则,至多不当班主任而已。如果班主任因学生问题或班级事故而被严肃处理,人们大都将之解读为个案,可怜该班主任运气不好,而难以从班主任专业职责的角度找出对应的处罚。换个角度,即便班主任工作得很专业,表现出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和高超性,学校管理和行政奖励中也很难见到相应的激励。即便教师有获奖或晋级的机会,人们也更愿意将它解读为教学业绩而不是班主任得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班主任工作不专业是共识,但其是否有专业化的意愿却难以察觉。在某种意义上讲,希望班主任“被专业化”与班主任希望给予专业待遇的热情超过了班主任希望更专业地工作本身,动因的偏移势必使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放缓。

二、班主任的专业领域界限模糊

作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应该有相应的工作领域和研究领域,有比较清晰的专业边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工作的深度和精度。然而,我国目前无论是理论研讨、政策布置,还是学校实践,经常放大和偏移班主任的正常工作范围,使班主任看起来更像一个无所不能的钟点工,“业主”需要干什么它就干什么,而缺少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

教育部2005年和2009年修订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对班主任职责的规定大致相同,主要是:(1)针对性地进行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加强班集体建设,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学生活动,(4)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5)与任课教师、家长和社区形成教育合力。我们不难发现,“班主任工作条例”将一些对普通教师义务的要求置于对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之中,就连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娱活动,也得由班主任“指导”,并一度将“教会学习方法”等纳入班主任的工作范围。班主任职责的过度放大,容易使人淡忘只能属于班主任的三大工作内容: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者和心理辅导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和辅导者,联系家长和教师的纽带。

相关学者也对专业化的班主任做出了素质规定,大致包括:一是专业化的理念。如“育人为本”的教育观等。二是专业化的精神。如关爱精神等。三是专业化的道德。如爱岗敬业等。四是专业化的知识。如现代班集体建设要素等。五是专业化的能力。如学习能力等。[4]这些素质规定只是将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定位于对已有教师素质要求的“更广、更高、更深的要求”,我们很难从中找到班主任工作素质区别于一般教师工作素质的特殊性。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描述的就不是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并将这种素质的最高境界定位于班主任。在这种专业素质定义之下,只要是与学生相关的事,那也就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势必成了学生教育的万金油,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现实的班主任工作状态与理论界定和政策指导并不完全一致。在真实的校园情境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经常在学校下达的事务性工作中隐身。“在现行学校制度中的班主任,实际上是学校行政系统中班级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所承担的往往是学校从校外承接的行政事务。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到底有多少‘德育’或‘教育’含量,也就成为问题。”[5]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体制内,充当了“兵头将尾”的角色,主要发挥着学校联系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纽带作用。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服务人员、任课教师的工作,还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员的事务,只要牵涉到学生,就一定要牵涉到班主任。在具体事务的嘈杂声中,班主任像警察,像工头,像救火队员,唯独不像教育者。在具体事务面前,哪些工作是班主任的,哪些工作不是班主任的,哪些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哪些是班主任的次要工作,这一切都无法进行明晰的专业分工和权限界定。

当然,是因为班主任的工作本身就不专门和专业,还是因为没有做出专门和专业的约定,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综合体。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将教育精细分工,将教师专业化理解为学科专业化,导致的结果是学科语文课教师不会教历史课,高年级语文教师教不好低年级语文课,以致在同一所学校中,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互为外行。在这种情况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效管理考虑,势必要有人做统筹和统抓的工作。这个工作很杂,只要是学科教师不想管的,他都需要管,一点都不专门;这个工作很累,只要是与学生相关的,他都会牵涉其中,一点都不专家。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自身工作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它难以专业化。

三、班主任专业准入制度门槛过高

职业准入和认证制度是现代专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在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要求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获得能胜任工作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一种职业管理制度。学者们认为,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是班主任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专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资格认证也是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认可,是对教师具有承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认定,是班主任获得工作岗位的首要条件。[6]如果班主任被认定为一门专业,这就意味着并非任何教师都能顺利地当上班主任。不同的学者区分了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两种的任职条件差异:第一种比较苛刻,能否当班主任,首先得考虑先天的条件是否具备,如“脾气暴躁”、“入职没超过一年”等,这些教师都“不宜当”班主任。第二种相对温和,它将普通教师界定为“不会当”班主任的教师。而普通教师要想成为班主任,首先得经过专业培训,完成必修课程,经过半年以上的实际工作锻炼后统一获得班主任资格证书。

然而,为班主任做职业准入和认证设计的学者和官员可能没考虑到:入门的质量筛选首先要建立在充分数量的试图入门的队伍基础上。不管是否有资格成为班主任,他的首要身份必须是教师而不是非教学人员和社会成员。当为班主任设计如此高条件的专业准入时,是否有足够多的教师供其选择呢?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2008年,全国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生师比分别为18.38、16.07和16.78。假设全国中小学的班级学生配额大致一致,为49-55人,这意味着每三位教师中必定要产生一名班主任。但实际上,我国生师比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而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教师班额却非常小。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2009年该县小学所有班级数为1389个(含复式班128个),其中人数低于25的班级有911个,占总数的66%;人数低于45的班级有1224个,占总数的88.12%。126个复式班的学生人数均低于25人。[7]也就是说,在该县有66%的小学教学班只有一位教师的编制,该教师也就不得不同时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而在126个复式班中,这位教师既是所有科目的任课教师,又是所有年级的班主任和该校校长。即使剩有22.12%的班级学生人数处于25-45之间,那也意味着至少每两位教师中间必须产生一位班主任。还有,班主任的专业化并不等于专职化,但如果所有的专业班主任都兼做任课教师,其班主任的专业性也就大打折扣。但这在任课教师都紧缺的学校生态中,要留出一部分编制给专职班主任,显然不符合现实情况。如此庞大的班主任需求和如此紧缺的教师岗位造成的对比告诉我们:在我国教师编制无法做出根本变革的时期,论证班主任专业化和班主任准入制度,显得有些奢侈和盲目。

实际上,即便没有严格的专业性的班主任准入制度,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假设每位教师都有做班主任的可能,但在任何一所规模学校里,当班主任的始终是某些教师。这些教师一般具备的特征是:(1)精力充沛。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群体,没有足够的精力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所以,我们在城区学校鲜见50岁以上的教师当班主任。(2)教学优秀。没有有效的教学成绩是难以取得学生信任的。(3)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和处理问题。这些标准更像技工的标准,而不是专业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其作用往往超过了专业标准。

可见,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在动力匮乏、班主任的专业领域界限模糊和班主任专业准入制度门槛过高是我国目前推动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障碍。学者和教育官员们只有正视这些障碍,在客观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这才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班华.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J].人民教育,2010,(5).

[2]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J].人民教育,2006,(19).

[3]提高班主任待遇[EB/OL]. linzhou.省略/government/hudong/showMail.jsp?id=20080803101024.

[4]谢玉玲.班主任应走专业化之路[J].班主任之友,2005,(12).

[5]陈桂生.班主任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6

为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素质和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要知道你合理科学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范文(一)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班主任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适合我校教育发展需求的班主任队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厅[2016]3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的通知》(鲁教师办字[2016]2号)文件精神,薛教发[2017]55号《薛城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校本、全员参与、自主研修、专家引领、专题培训、反思交流”的培训原则,以全面提高班主任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育人水平。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学校主要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理念,采取由点到面的操作模式来安排本次班主任培训。通过选派部分班主任代表,集中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类班主任培训,然后再由这部分班主任层层推进、链条式、分级部对其他班主任进行培训。并且要选在合适的时间请部分专家来校作报告,现场指导。同时还要发动班主任自学培训读本,并且不定时组织学习交流会,让班主任在交流会中找出缺陷,便于弥补不足。通过本次培训使班主任能够认真思考和分析当前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班主任老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基本理论与岗位技能、教育理念与德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的目的,以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利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时间,从三个层面打造适应我校教育发展需求的班主任队伍。

1、扎实推进“管理教干提高工程”。

通过学习与提高,力求我校的德育管理干部成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于管理,善于创新,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前瞻办学理念的干部。

2、大力深化“名班主任培养工程”。

对市、区级名班主任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学校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如:举办讲座、观摩活动,让他们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学校管理者善,让他们更有名气。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发挥名班主任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培训,力求更多班主任成为职业道德高尚、乐于奉献、善于管理的专家型、科研型教师。

3、积极实施“班主任队伍的青蓝工程”。

通过“拜师结对”活动使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三、培训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

(1)开学前用三天时间对新接班的和接起始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领学《学生指南》等。

(2)选派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区级培训后再培训青年班主任。

(3)坚持走出请进,聘请国家、省、市专家到校做报告;选派优秀班主任到安丘四中、衡水一中、东庐中、洋思中学等名校学习,来校后做报告影响带动其他班主任。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德育工作者的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

(1)学校聘请专家做理论指导报告,建立与专家长期联系机制,通过网络、电话、博客等形式,经常与专家对话。

(2)学校聘请了一名法律顾问请其到校作校园伤害事故处理的报告,并常年作为的班主任的法律咨询。

(3)定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并推广。

(4)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校本管理经验推广学习。

3、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活动。

(1)坚持班主任每周一次例会制和周二班会制,全体和分年级形式多样

(2)开展样板班级评选活动,评出管理样板班级,供其他学生观摩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3)量化管理一天一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都是书面形式)

4、灵活机动的原则:启动学习《班主任培训读本》活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要求每次有学习笔记、心得,每个专题都要过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

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及其它有关文件、法规。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6课时

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9课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6课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6课时

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3课时。

2.学校聘请专家做理论指导报告和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

3.组织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等(本校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主题活动观摩、班主任沙龙和参加区级岗位培训的教师心得交流)。

4.校外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并将外出参观(班主任)、学习,写出心得体会汇集成册。

5、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引导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和案例分析,写好学生的评语。

6、优秀班主任评选

五、培训的措施

1、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对班主任的管理,切实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继续完善组织好“班主任节”。

做好新形势下的“名班主任”的评选工作。

3、分期分层组织班主任参加省、市、区级骨干班主任培训;

以校本研训为依托,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2008年,所有班主任必须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4、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举行以班级管理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征集评选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并结集出版。

5、“拜师结对”活动。

每位任职三年以下的班主任拜一名老班主任为工作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本着对班主任成长和对学校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对指导工作。对青年班主任要做到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指导帮助与相互学习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班务实践相统一,班级工作独立负责与为他们创造条件相统一。善于给他们“搭台子”和“压担子”。经常与他们交流学生情况,交流班级管理中的心得体会。青年班主任要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诚恳接受指导班主任的指导,定期与指导班主任进行交流,与班主任一起研究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要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定期汇报个人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座谈及班主任外出考察等活动。通过培训,力求我们的班主任成为胸怀教育理想,充满工作激情,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善于班级管理,倍受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

六、培训的考核评价

依据区局文件精神,凡参加班主任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颁发《薛城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书》,成绩折合相应学分记入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证书,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档案。

班主任培训证书作为班主任上岗、评优树先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1、学校成立黄飞校长为组长,董华副校长、胡涛副校长、李庆水副校长、刘东辉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为成员的班主任培训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政教处负责落实。

2、政教处要对现任班主任登记造册,建立班主任培训档案,根据培训和考核计划组织实施。

同时,为保证培训质量,要切实加强培训教材管理,规范教材征订和使用,统一使用省教育厅指定教材,全体现任班主任和中层及以上教育干部和其他骨干教师人手一册。

3、我校对本次班主任培训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班主任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学校对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校本研训以及教师自主研修的组织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确保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范文(二)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是使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形成合力的纽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决策、计划的执行者;是班级各科教育、教学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学生美的心灵、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懂得科学管理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校中担任着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较高的修养,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业务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艺术上应达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为人师,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凭经验办事,必须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全体班主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从而促进我校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

在2008年12月底之前,全体班主任完成培训学习的内容培训任务。通过培训,使我校班主任能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法律常识,从而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2.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支热爱本职工作、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小学班主任队伍,使班主任队伍素质再上新台阶,

3.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班主任上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规范管理等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4.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的发展。

根据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通过实施班主任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校在岗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人员。

四、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实效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

3.创新性原则。

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灵活性原则。

采用集中校本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教育政策法规、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五个专题模块。

六、培训形式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集中培训,指开学初,对班主任进行有关班主任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指利用班主任会议时间,分专题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

2.实验研究与相互探讨相结合。

即把班主任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名师传授与自我总结相结合。

请本校有丰富育人经验的老师做专题报告,每位班主任对照自己的确工作进行反思。

4.读书读报与上网学习相结合。

每位班主任除了将指定的书阅读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有关资料学习。

七、培训措施

1、成立校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规范班主任培训的操作程序,做好培训工作精细化,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3、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机制。

将班主任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并列入校本培训考核和认定范围。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范文(三)年轻班主任是我校班主任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为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特制订本计划。

一、见习班主任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心华

副组长:李明萱、胡毅

组员:罗俊龙、鲍殊佳、方文、李朝晖、游小文、刘军乔、谭建平

二、见习班主任要求:

1、端正态度,认真学习(1)学习教育理论。

认真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方法、艺术等书籍,做好,及时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2)向指导班主任学习。虚心请教、诚恳接受指导班主任的指导,定期与指导班主任进行交流,与班主任一起研究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3)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协助指导班主任,做好所见习的班级各方面的工作,自觉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并对实践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

2、身体力行,积极实践(1)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身心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所见习班级的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配合做好学习有困难、行为习惯较差等后进同学的疏导转化工作。

(2)见习期间,要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包括班级的各项常规工作,早操、课间操、中自习、校本课程、班会、夕会、晚就寝等),尝试组织主题班会、班委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尝试组织各种有益的德育活动,热情接待家长,必要时可主动进行家访。

3、对班主任工作要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每周做一次总结。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座谈及班主任外出考察等活动。

三、见习班主任指导老师工作要求:

1、学校为每位见习班主任聘任一名班主任工作指导老师。

2、指导老师要本着对班主任成长和对学校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对指导工作。

对他们要做到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指导帮助与相互学习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班务实践相统一,班级工作独立负责与为他们创造条件相统一。

3、在学生中确立并维护他们的应有地位,善于“搭台子”和“压担子”。

(2016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4、经常与他们交流学生情况,交流班级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5、及时负责地协助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考核与评价。

四、见习班主任的考核与评定:

1、考核分二次进行,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期末进行。

2、考核内容由检查学习心得、自我总结评价、学生测评、指导教师评价、年级组评价、班级管理绩效(班主任月考核、星级班级考核)等组成。

3、考核结果与评职、评优挂钩,考核优秀的(前30%)学校将予以表彰奖励。

4、见习班主任考核为优秀的,指导班主任评定为优秀指导班主任,德育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