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门中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门中断范文1
1.1研究对象:沈阳工学院田径队100米专项20名运动员,按成绩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
1.2.1实验假设:通过6个月训练,以“改进传统短跑技术专门练习”作为施加因素,提高体育生的运动成绩。
1.2.2实验设计:按基本均等的成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测;实验组采用新的短跑技术专门练习,对照组采用原有练习方法;试验后测,比较两组成绩变化,评定实验效果。
实验组(A组)采用改革的练习:
半高抬腿小步跑:摆动腿高度与重心水平线约成30-40度,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屈髋前摆和快速伸髋下压大腿,加快脚着地速度;
下压式高抬腿跑: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摆速度;
车轮跑:受试者在训练中心理定向于摆动腿摆到最高点快速伸髋下压,同时小腿鞭打扒地,制成腿屈髋前摆。
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
注:在训练种,除练习内容不同外,准备活动及练习时间、次数一致。每周3次,时间120分钟。
实验后测,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后测,获得学生成绩变化数据并进行比较,做出实验结论.
2.结果分析与讨论
2.1实验前后成绩变化:实验后100米成绩均有提高,A组平均成绩提高0.30秒;B组平均提高0.16秒。A组优于B组。两组所采用的专门练习在提高成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2.2现代短跑技术
2.2.1快速蹬伸技术。包括蹬伸速度、程度和方向。适宜的蹬伸可以取得更快的蹬伸速度和更合理的蹬伸方向。
2.2.2摆动腿积极快摆。摆动腿快速有力、大幅度前摆,促进身体迅速向前,加大后蹬的力量和速度,缩短跑动周期,提高频率。
2.2.3前蹬支撑技术。摆动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动作和退让肌工作能力训练,减小前蹬支撑时阻力,缩短前蹬支撑时间,重心移动速度损耗减少,提高跑速。
2.3短跑专门练习的发展: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新理论突破了后蹬是人体前进动力观点的束缚。传统练习在动作结构、幅度、用力特征以及心理定向方面与短跑专项动作有诸多差异。
2.4现代短跑专门练习与传统练习比较分析
2.4.1传统练习内容及缺点
2.4.1.1小步跑:大腿前摆与下压幅度小,心理定向于前脚掌着地。
2.4.1.2高抬腿跑:强调抬腿幅度与速度,忽视下压扒地时机与速度。
2.4.1.3后蹬跑:强调后蹬的速度与力量,忽视摆动腿的前摆与着地动作。
2.4.2短跑技术专门练习改革内容与要求
2.4.2.1半高抬腿小步跑:摆动腿与重心水平线成30°~40°角,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屈髋前摆和快速伸髋下压大腿,加快脚着地速度。
2.4.2.2下压式高抬腿跑:强调伸髋动作与速度,心理定向于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摆。
2.4.2.3“扒地式”车轮跑:强调折叠前摆与伸髋扒地动作有效性,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到最高点快速伸髋下压,同时伸小腿鞭打扒地,支撑腿屈髋前摆。
2.4.3三种短跑专门练习训练中的要求对比
小步跑与半高抬腿小步跑:前者体会脚着地动作,主要是足踝和小腿活动,髋关节屈伸幅度小,股后肌群参与工作少;后者掌握主动“扒地”式着地技术,通过伸髋下压促进脚快速着地,积极伸髋是股后肌群参与工作的结果。
上摆式高抬腿跑与下压式高抬腿跑:前者摆动腿快速上摆,不强调快速下压,改善大腿上摆能力,身体重心前移不明显;后者要求快速下压大腿,提高大腿摆压转换速度和快速下压的能力。
后蹬跑与“扒地式”车轮跑:前者要求后蹬时膝关节充分蹬直,提高后蹬力量和蹬伸能力。而后蹬跑膝角变化与途中跑膝角变化有明显差异。后者要求摆动腿高抬,最高点时快速制动,积极下压,同时伸小腿做“鞭打式扒地”动作。
2.5对专门练习结合心理结构――定向训练手段的分析: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结构作为主体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存在,心理结构变化必然导致行为变化。学习过程中,通过实施合理的运动心理结构定向培养,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正确完成运动技能的心理结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接受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结合心理定向训练)比传统练习更有利于提高专项成绩和技术。
3.1.2在提高专项成绩方面,实验组采用的短跑专门练习与传统练习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1.3半高抬腿跑、下压式高抬腿跑和“扒地式”车轮跑3种专门练习,对改进短跑技术和提高成绩、伸髋速度及脚积极着地速度有很大作用。传统的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3种练习,在动作幅度、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及运动心理定向方面与专项技术动作有一定差异。
3.1.4实验组练习结合心理结构――定向训练的方法,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正确技术动作的心理结构和动力定型,促进专门练习动作的运动心理定向接近或符合短跑专项技术动作。
3.2建议
天门中断范文2
[关键词]上端头 添加中间支架 支掩式液压支架
中图分类号:TN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13-01
一、采面加架前采场概况:
本区走向240米,煤厚8米,可采储量31.2万吨,剩余储量21.1万吨,切眼安装时工作面长116米,工作面现长122米,需增加3组ZF3400/14/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采场。
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现有89组ZF3400/14/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和8组ZFG3000/17/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过渡支架,工作面上、下两巷自煤壁向外0~10米范围内使用一梁打4根单体液压支柱,10~30米范围内使一梁打三根单体液压支柱硬帮采用MG-160/390-WD采煤机割煤,采高2.2米,一次进度0.6米。软帮利用支撑掩护式支架尾梁扰动放顶煤,支架最大控顶距6.1米,最小控顶距5.5米,一次行程0.63米。工作面布置两台刮板运输机:前部SGD-630/220运输机与后部SGD-730/320运输机各一台。
二、液压支架安设位置的选择:
1、本次增设的3组液压支架为中间支架,中间架后部尾梁位置较低,不足以提供安放后部运输机尾部减速机。因此,此次需要安装的3组液压支架,不能安放在工作面端头。通过计算,我们最终将3组液压支架的安设位置定在上端头3组端头过渡支架以下的工作面夹空中。
三、安装液压支架前准备工作:
1、从加架前10刀开始,工作面上端头10米每循环加5米长28kg/m铁轨进行顺山铺设,两根铁轨头交错距离不小于0.5米成对铺设,并在铁轨上铺双层金属网,铺网沿倾斜金属网网头搭接0.2米,沿走向网边对接严密。网与网之间使用铁线双丝双扣,逢环必联。开采10刀后停止开采,在上出口进行开三角出口。
2、在工作面上端头开出一三角出口沿回风道下帮走向开1.5米,回风道下帮往下6米为三角点作为安装支架的车场使用。开缺口控顶区域采用单体、π型钢,一梁三柱支护,单体须拴好防倒绳,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并将要安装的液压支架用平板车松至替棚头处。
3、将前部SGD-630/220运输机断开,并用回柱绞车、单体推至回风道上帮侧,以使通道打开。同时将后部溜子SGD-730/320运输机尾部延至回风道上帮,将采煤机在移架前开到距安装地点20米以下顶板完好位置,同时将采煤机、前后部刮板运输机停电上锁。
四、安装液压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一)、移上端头ZFG3000/17/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3组过渡支架:
1、开完三角出口后,先将上端头3组ZFG3000/17/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过渡支架移至回风道上帮侧预定区域,在移架区域打好顺山支护。
2、支护好后,由班组长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认无空顶后方可作业。
3、在上端头外50米处设一台JH-14型回柱绞车作为出架子使用。所有人员必须躲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进行启动绞车作业。
4、上端头须移动3组ZFG3000/17/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过渡支架移动到位后,先将液压支架前后四柱打压接顶支好,在架子前方两侧打好临时支柱。
5、移架前备棚必须由下向上(即先备95#支架,再备96#、97#支架)顺序备棚。先备后翻,严禁空顶作业。先降前柱,再降后柱,并及时打好π型钢支护。
6、移架时要用大绳栓在支架耳朵上用JH-14绞车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移架,先移97#支架,再移动96#、95#支架,严禁多支架同时作业。
(二)、下ZF3400/14/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
1、每次提、松车前,检查撤柱机尾绳、勾头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严禁使用。每次只准下一个支架。
2、每次提、松车前,严格检查平板车连接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平板车必须挂尾绳,使用标准插销和鸭嘴,尾绳插销底部上好螺丝。
3、确保绞车道声光信号、一坡三挡等设施齐全、可靠。每次提车、下车前设专人设好警戒,做到“行车不行人”。
4、工作面下架子时,所有液压支架尾部朝向工作面软帮侧。
(三)安装ZF3400/14/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
1、本次安装3组ZF3400/14/26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
2、工作面回风道设一台14T绞车作为运架子、下平板车。
3、架子卸车时,先卸架子前端固定螺栓,后卸架子后端固定螺栓。并在架子前方两侧打好临时支柱,防止支架倾倒;向前移动架子时,防滑绞车钩头必须拴住架子后端,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在架子前梁、尾梁,待支好单体液压支柱后,作业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液压操纵阀必须使用远方操纵。
4、安装支架遇到破碎顶板时,要进行临时支护;支架到位后,变向安装时,要使用绞车和单体相互配合进行。
5、安装架子调向时,需要在最小宽度摘掉单体,使支架有足够的安装方向和空间,摘单体时要对其周围区域加强支护,顶板压力较大时,需设抬棚加强支护,提前用双工字钢(焊在一起两头钻Φ24的孔4个)6米长6根交替使用(或铁道)在工作面上端头棚梁搭接处设好抬棚,并用锚链锁在梁子上、打好代帽顶子。间距为0.7米且要升牢升靠并栓好防倒绳。替单体时必须执行先打后翻。
6、安装完的支架如果不接顶,应立即充填木料,使之接顶。侧护板要适量打开,防止支架倾斜。支架升起后要达到最大初撑力。
7、安装支架时,顶板不好处备顺山抬棚。
8、加架结束后,前部SGD-630/220刮板运输机及时归位并附加2节槽、链、挡煤板等配套设备。确保采煤机、前部SGD-630/220刮板运输机加架后正常运行。
天门中断范文3
天门山分为冬梁山和西梁山,两座山夹江对峙,犹如牛郎织女隔江相望。天门山下的水波涛汹涌,在东梁山和西梁山中间变窄,形成一个奇特的漏斗形,水在石壁上,不停的回旋着。
有一次,我和爸爸到天门山游玩,爸爸说天门山上有十六峰、十六洞,有高远峰、玉堂峰、丹灶峰、箭杆峰、笔架峰、将军峰、老僧峰、负儿峰等十六峰。十六洞里有石象如雷的雷洞,有风习习如转台的风洞。泥洞、蛇洞、龟洞,“三洞在山寺旁”,还有各种关于十六洞的传说。
我和爸爸爬着爬着,我就想出了一些关于天门山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爸爸还讲了一些天门山的传说。神不知,鬼不觉,我和爸爸都爬到了山顶,那是一个像小岛似的地方,上面有许多树,阳光从缝隙里射了进来,犹如千万把金色的剑,笔直的来,似乎每一束金光,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温暖的阳光!
我爱天门山,爱它的雄伟、壮观,又爱它的神奇和美丽……
天门中断范文4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出自:宋代·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出自:唐代·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天门中断范文5
关键词:望天门山 古诗 教师教学用书 商榷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在这课的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来说说《望天门山》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诗句描写的画面。为了给教师作参考,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10页中给出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对后一句诗“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解释:“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是非常贴切的。虽然句中并没有形容“小舟乘风破浪,飞驰而来”的字眼,但从诗歌第一、二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能让读者感受到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以及由于两山夹峙,宽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奇观。可以想象得出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坐在小舟上,随江直下,自然会产生一种乘风破浪,飞驰而来的感觉。然而对于前一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解释为“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则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从诗句的意思来看,这一句写的是诗人随舟顺流而下时,望中所见夹江对峙的雄伟的天门山越来越近,从而产生一种两岸的青山相对而出的感觉。对此一句诗,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提到:“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释,则让人有种“雾中望山,若隐若现”的感觉,未能体现出“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的那种“相对出”的感受,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
其次,从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来看,在这一句中运用了动静手法,化静为动。《唐诗鉴赏辞典》中指出:“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在这里,诗人单用一个“出”字,就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而《教师教学用书》的“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的解释,则少了一点诗中所描绘的那种“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的美感,也反映不出诗人在句中运用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
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诗人“望”的立脚点是在小舟上。舟行在宽阔的江面上,人在舟中,可以放眼四望,“青山”“碧水”“夕阳”等景物应该是一直都在视野之中。诗人坐在小舟上,顺流而下,两岸的青山因“由远及近”,应是看得“越来越清晰”,而不可能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
对“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句诗,是否可以仿照《唐诗鉴赏辞典》所讲的那样,给出其意思:“两岸的青山扑进眼帘,显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身姿”。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给出这样的解释,他们可能不容易一下子弄明白。但如果引导他们回想一下,平时他们坐在飞驰的火车或汽车上,张眼往窗外望,路两边的树木、房屋等景物,是否也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这种联想,将会有助于他们对这句诗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想象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参考文献:
1.语文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天门中断范文6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绿水波平花烂漫。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