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儿童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波儿童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波儿童诗

金波儿童诗范文1

一、要适当补充篇目

教学场景之一。在学完了《鲜花和星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也看到了小朋友们在静静的夜里,举起小手数着满天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其实呀,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许许多多小诗呢!”(课件出示金波作品《长出翅膀的太阳》封面)……

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的富有情趣的儿童诗,但是,纵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诗的篇目显然少了点。于是,作为孩子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初接触的文学样式的儿童诗,在一定的时候,已经失宠于儿童文学了,也被阅读教学边缘化了。因此,笔者以为:在儿童诗教学中,千万不能忘却了课外儿童诗的整合,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去阅读更多的童趣小诗。让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让月亮,星星、春风、雨露、雪花、小鸟……走进孩子的视野,与孩子的情感融通。

在这一场景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鲜花和星星》补充《长出翅膀的太阳》。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儿童诗的好奇心理,以及对金波爷爷无限的崇拜,去与一首首小诗对话,去享受儿童诗给自己带来的诗意世界。

二、要重视诵读训练

教学场景之二。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文第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策略。具体分为三个朗读层次: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诗歌中需要轻声读的词语,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鲜花很多,并且通过朗读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第三,当学生在感受到徜徉于鲜花丛中的快乐时,再让学生诵读第一部分,读出自己对鲜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思考:透过儿童诗的语句,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诗歌内容的丰富。感受到蕴藏在每一行诗里的意境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必要的分析思考,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片面地理解诗歌分析。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去理解感悟。有的甚至已经将这样的理解,简单为明晰字、词、句的意思。这样一来,诗歌的整体美荡然无存,因为诗歌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也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被扼杀了。谈何意境,谈何美丽?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训练。这给我们以启发: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各种策略激励学生大声诵读,在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了独特的体验,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对诗歌浓厚的兴趣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三、要强化诗歌练笔

教学场景之三。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训练。教师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全诗,找出诗歌两部分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形式一样:这里――,那里――真比 );接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将诗歌补充完整:“我喜欢池塘里的荷花,这里――,那里――,真比――。我喜欢草原上的羊群,这里――,那里――。真比―― ”最后,教师提醒学生:“孩子们,除了一池的美丽的荷花,除了草原上的羊群,还有什么呢?大树上有什么呢?小溪里有什么呢?大海里有什么呢?花园里有什么呢?田野里有什么呢?……你能不能模仿书上的样子写下来呢?”于是,学生开始创新练笔……

思考:笔者以为,小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儿童诗歌,也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写诗歌的时空。因为,就当下的儿童诗教学现状来看,诵读、理解已经成了儿童诗教学的重点,而儿童诗的创作似乎已经被诗歌教学遗忘了。其实,创作对于儿童来说,与他们的年龄特点与心理更加的匹配。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学生诗歌创作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作者采取三个步骤,在观察《鲜花和星星》结构的基础上,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初步的仿写模式。然后进行练习的迁移,让学生明确怎么样进行仿写练习。接着,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创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了保护,创作的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以儿童诗歌的形式融于笔端,表达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

金波儿童诗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诗教学;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21-1

一、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现状的调查

据调查,近年来,国内少儿出版社基本上不出版儿童诗集,少儿报刊杂志也很少给童诗版面,理由是不好卖。书店的书架上,故事、儿歌充溢其中,却很难看到儿童诗集的身影。

在幼儿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特别热衷于阅读有情节的故事,越是奇诡的,有趣的,越有阅读的兴致;而那些凝炼、优美、有意境的诗歌却无人问津,原因是觉得不好玩!

多数老师认为:故事、儿歌的活动组织要比儿童诗简易些,如何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将诗意融入孩子?大家都有些畏难情绪;还有少数老师认为:儿童诗的阅读和欣赏在幼儿期有些不适宜,认为幼儿的欣赏水平还不能体会诗歌的意蕴。我们同时也发现,在现今的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材里,也以儿歌、童话故事居多,儿童诗的数量可谓拈指可数。

难道儿童诗对孩子真的没有意义吗?难道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适宜进行诗教吗?是孩子不爱童诗,还是我们不重视诗教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于是,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唤:呼唤儿童诗,呼唤诗教的回归。

二、幼儿园操作层面的改良

(一)选择好的儿童诗给孩子

1.以儿童诗的特点来鉴别。我们认为优秀的儿童诗应具备如下特征:(1)饱满的儿童情感;(2)儿童式的丰富想象;(3)天真而精粹的语言;(4)新颖巧妙的构思;(5)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如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这首诗以精粹的语言和童稚而优美的意境深深吸引了我们教师的同时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孩子们。

2.以多元开放的理念来选择。首先,选择的诗歌应是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多时期的。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等。古诗是不可少的,经过岁月的冲刷而留下来的经典古诗,如《静夜思》、《咏鹅》、《悯农》等作品;除了流传已久的经典,我们也选取了许多思想与文笔俱佳的当代作品,如圣野、金波、刘饶民等著名诗作者的名篇;使孩子们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感知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事物、环境的差别的同时又产生自我文化的认同感。

3.以孩子的眼光来审视。在对搜集的诗歌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时,我们注意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接近幼儿生活经验及适合幼儿教育特点的内容,并注重突出“童趣”,始终强调从幼儿视角出发,关注幼儿的文化。

(二)选择与孩子相适宜的诗教策略

1.环境和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诗意熏陶。《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它能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倡把诗集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如:我们在一楼大厅创设了“书香大厅”,大厅里的每一个圆柱上都包裹了布制的书袋,下面围着一圈木头凳子;每个活动室均设置阅读区,我们将诗集投放其中,孩子们可以在课间、区角活动时、离园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个闲暇之余自由地取放诗集进行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

同时,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更是我们进行诗教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集体活动时、饭后散步时等环节亲自朗读诗歌或利用录音机等媒体放给孩子听诗,组织幼儿赏诗;每天来园、离园时我们各安排了十五分钟的“阅读时光”,积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

2.“百种语言”的有效整合。(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们评价好诗是“诗中有画”,评价一副好画时也常用“画中有诗”来赞赏诗的意境如画一般脱俗秀丽、画的景物透露出一股诗意的馨香。由此可见语言艺术和绘画无疑是相融相通的,于是我们在孩子中开展了“给画配诗”或“给诗配画”的活动。(2)为诗歌插上歌声的翅膀。孩子们的童年是在歌声中度过的,而诗歌原本就是富有音律的。我们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歌谱上简单的乐曲,或是将适合谱曲的诗谱上曲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唱。

3.教师的捕捉、激发和推动。诗教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学会诗意地生活,丰富幼儿的心灵世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善于捕捉、激发和推动幼儿天性的诗意。我们来看一位致力于诗教的专家程丽萍女士精彩的“推波助澜”:

金波儿童诗范文3

    一、诵读优秀的童诗,激发浓厚的兴趣

    1.推荐优秀童诗,开启智慧。开展诗教必须先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优秀的儿童诗人手。课内外,我积极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我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的领域中。

    2.大量诵读积累,厚积薄发。语文课上、诗教课上、社团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同学们多读优秀的诗作来积累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深入学生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3.反复品读欣赏,激发兴趣。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利用校本诗教课、班队活动等,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对诗歌中的个别字眼进行反复研读,仔细品味。这对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创设诗意氛围,熏陶启蒙。注重在学生的生活中创造出诗的氛围。例如,用同学们自己创作的优秀诗句布置班级、校诗歌墙等,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鼓励其积极投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创作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儿童诗:可以抒情,可以叙述,可以咏物,甚至写童话诗,使创作的儿童诗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点燃创作的激情,倾听花开的声音

    1.在诵读感悟中迁移仿写。诗读多了,背多了,学生们的口头语言就变得丰富了,语言中的想象因素也增多了。再加上有了诵读的优秀诗篇打底,他们开始摸索、模仿其中一些诗歌的写作套路进行自我创作。从语文教材中的《乡下孩子》《一株紫丁香》到《水乡歌》《雨后》等诗中,他们懂得了儿童诗的格式;从对表达内容的构思中,明白了诗歌要写什么,怎样写;从学习,吸收和方法的掌握中,他们领悟了儿童诗写作的技巧、特点。

    2.在迁移写作中自发创造。最先,学生们只是模仿诗的语言方式,为诗添加另外的意境。熟能生巧后,我开始教他们学会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对话,把它们想象成如同我们人类一样灵动的生物,渐渐地在头脑里形成一张张色彩鲜明的画卷。

    3.在激情创作中捕捉诗花。写诗不同于习作,两三行也能是一首诗,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发现就可以了,而学生比成人更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新奇的想象,这些又是写诗的必然要素。学生们一首首稚嫩、新奇、纯真的小诗跃然纸上,如《初雪》:

    雪花落在了冬青树上/冬青树变白了/它在洗发/满头的泡沫/雪花落在了草叶子上/草叶子变白了/穿上了一件白棉袄/雪花落在了汽车上/汽车变白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

    4.在朵朵诗花中精心润色。写诗和写其他文章一样,也要多修改多润色。修改润色的最好办法是朗诵给自己听。听起来不顺,就修改。改得读起来琅琅上口,自己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味,这样就好了。在引导学生自觉修改的基础上,我和大家一起修改润色,典型的修改处说出修改润色的原因,通过比较,使全体写诗的学生受到教益。其间,修改润色的内容包括语言、形象、押韵甚至立意等。这样,一首首清新隽秀的小诗就会尽情绽放。

    三、引领倾情的品读,润泽心灵的净土

    诗能够对人的精神进行引导、教化,对人的心灵进行熏陶、滋养。通过对同伴创作的儿童诗的赏析、品读,学生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从而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郑国威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年级就与诗歌结缘。2004年2月2日,他投到《京江晚报》的一首小诗——《关爱小树》发表了:

    别揪小树的头发,别折小树的手脚,难道你没有听到小树在哭诉?假如有人揪你的头发,你会不会因疼痛而忍住?

    假如有人断你的手脚,你会不会因伤残而不顾?

    叶子还是小树的鼻子和嘴,枝杈是小树的手脚,在阳光下,它们吸进二氧化碳,把新鲜的氧气儿吐,

    空中的气是多么清新,人的心情是多么畅舒?

金波儿童诗范文4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松鼠已经等得掉光了牙齿,这时候也许就会有人为我们送来核桃。虽然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庸的散文和小说包围着,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总还是在牵挂着诗歌。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现在,当我巡礼最近一年多来的儿童诗创作时,这两句唐诗不由得又涌上心头。

抒写中国

“抒写中国”,从来就是中国的儿童诗人们须臾不能忘怀的一个美丽而崇高的“主旋律”。读着这样的儿童诗,我们会相信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

高洪波近期发表了《在天文馆感受诗意》等组诗。抒写自豪的中国情感与中国襟怀,张扬人类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也是高洪波近年来的儿童诗中的一个“主旋律”。诗人金波先生在读了这些诗歌之后,认为它们显示了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隐秘的力量”,那是激情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同时也是思考的力量。“这些诗行蕴蓄着诗人心灵上敏锐的感受力,和跳脱的诗的表现力。”(《诗歌的力量――〈在天文馆感受诗意〉赏析》)

对于诗人们来说,“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也并非惟有“黄钟大吕”的风格才能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抒写中国”也可以写得十分具体而细微:把三月穿在小村身上小村/便开始萌芽今天是语文第一堂课/麦田睁开眼睛很绿//小村三月/你看炊烟正在拄着一棵树爬山/草是新来的考试卷子/把三月的早晨考得满头是汗//先是一朵小野花交了卷子/后面的天迅速都蓝了……(冰岛《三月》)

如此清新和鲜活的形象与表现方式,不也可以呈现“抒写中国”的满腔热情吗?诗人说,给我一片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就是一片草原。这样的表现法则,或者说,这样的抒写才能,对于儿童诗人来说,尤其需要具备。毕竟,就篇幅而言,儿童诗是一种形制短小的体裁。也因此,较之一般的体裁,它为创作者们设置了更高的表现难度。

底层叙事

最近几年,在界里,有一个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文学话题,即底层叙事。不同的文化人群面对这一概念时的认知角度,有时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眼里的“底层”,一般都与贫穷、“三农问题”、国企改制以及社会分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寄寓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焦虑”;而人文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眼里的“底层”,则往往伴随着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以及苦难、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底层”问题在今天的浮出水面,进入更多人所关注的视野,实际上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或介入底层现实,决不可仅仅理解为将底层和现实题材作为叙述对象,而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作家和诗人们的思想投射与独特发现。

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们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也不曾缺席。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具有这一类感情投入和思想投射的作品,明显增多,且大都具有一定的分量。就儿童诗来看,许多诗人写到了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存问题、流浪儿童、卖花儿童等等;还有的诗人写到了对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乡村变迁,尤其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乡村传统观念的压迫与“话语霸权”等等。于是,我们在今天的儿童诗里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景象,如张绍民的《打工子弟小学》《流浪儿童》、张菱儿的《差别》。

我们这个时代,在它盛世繁华的外表下,毫无疑问也会潜藏着一些隐痛、无奈甚至忧伤。许多乡村少年因为生活的驱使,过早地告别校园、告别童年和故乡,到远方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其实还是一些孩子,还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所幸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那孤独、单薄和无助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那些真诚的诗歌里,如曾学东的《燕子》、张泉的《栀子花般的笑意》、莫问天心的《公交车站卖艺的盲人》。

在这样的诗歌面前,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它在艺术上的纯粹与圆润。不,能够如此直面现实、关怀民生,呈现诗人的道义与良知,才是它最纯粹的质地。这些诗歌里有的地方或许稍嫌直白,有的在语言上锤炼不够,“诗味”有所欠缺,但这些缺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损伤诗的素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作品,不能不为儿童诗感到自豪。在底层关怀的主题下,我们的儿童诗人毕竟也能够在场,而没有缺席。诗从生活中来。诗从对于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中来。只有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才能够养育出同样真实和鲜活的诗与诗人,这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乡村忆念

加缪曾说:“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么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其实,对于诗歌,我们所需要、所渴求的并不是太多,也并非多么奢侈。一片青草地,一点来自山谷的风声,就够了,就足以使心灵变得柔软,发出回声。

秋天一到/村外河滩上的芦苇/就忙着给我们写信//那些灰白色的小小信笺/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草垛上/落在行人的衣裳上//收到这样美丽的信/我们该怎么回呢(陶天真《抒情的乡村・芦花》)

读着这么单纯和朴素的诗歌,我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诗歌命题:乡村忆念。我想到了大地、乡村、田园和种种淳朴的农业文明,所投射在一代代诗人心中的无限的光亮与温暖。

对于许多儿童诗人来说,思绪一旦回到童年的乡村,正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们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列宁格勒一样,真可谓“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那些比膝盖更低的泥土,就如一道低低的门槛,横在我们的命运里;而我们的生命和诗意,也注定了会与大地、泥土连在一起,并且从泥土里获得向上或向下的力量。

也因此,对乡村生态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对逝去的乡村童年的追忆,也成为许多诗歌作者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主题。他们的诗歌里总是呈现着一种永恒的、挥之不去的“土地道德”的情怀。像土家族诗人谭岷江的《山寨四月・农具和耕牛》,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生在乡村的土家族诗人谭国文的《石头与村庄》,这样的诗,其实与风花雪月无关。它们具有一种纯粹和朴素的情感力量,足以唤醒那些多年来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大街上和楼群里的乡村之子的沉睡的灵魂,使更多的人明白,即使是在灰暗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因而,对乡土与生活的热爱也是可以做到始终不渝的。这是许多乡村孩子命运里与生俱来的、与泥土息息相关的生命的隐痛。

艺术本位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类着重于艺术本位的儿童诗。与那些世界一流的儿童诗人相比,我们的许多儿童诗的差距,或许并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也不表现在观念上,而是输在想像力上。

我们很多儿童诗作家和儿童诗作品缺少那么一种大风呼啸般的想像力,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种纵横天地、若气流激荡一般的“天才气”。但近来也有几首诗,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诗的一种充满想像力、充满“天才气”的面貌。

先看萧萍的《四重奏第931号:朋友们》。且看开头的一节:漂浮着的冰,/趴在浅湖妈妈的胸前熟睡。/它们都有着雪白的睡袍,/大眼睛安静的蓝,/爪子很淡很淡,/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发抖。/它们清澈的凝视,/用牙齿彼此轻咬,/哈出好多看不见的气。/在清晨的湖面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一亲浅湖妈妈,/让最小个子的银鱼/缓缓地从身体穿行过去。/它们头挨着头,/想了很久,才害羞地/说出今天的第一句话――/嗨,我喜欢你!

这首不短的儿童诗充分呈现了萧萍与常人不同的想像力,以及凭着敏感的直觉,于细微处去感受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捷克诗歌大师塞弗尔特有言:“诗可以不是思想性的,也可以不是艺术性的,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的。就是说,诗应该具有某种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萧萍的这首诗可以为塞弗尔特这一“纯粹艺术本位”的观点做出例证。

在儿童诗坛上,与萧萍的儿童诗堪称“双璧”的,是另一位女性诗人王立春的作品。这两个人是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座”。她们的诗歌里都有着细腻和准确的直觉成分,都有极其丰沛和鲜活的想像力在纵横运行,也都有语言和表现上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与探索。《野小河》和《哑巴小路》,是王立春的代表性作品。

我要走了/小河//你贴着山脚玩耍吧/你缠着草坡撒欢吧/枕着小山望天/你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河沿上/这个整天缠着你的孩子了……

这是《野小河》的第一节。我们拿它和萧萍的“四重奏”第一节相比,就不难看出她们的异曲同工之美。她们仿佛在用各自的想像力和最细微体验互相“致敬”,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来自女性诗人的直觉体验、想像力、才气和优美的文字,一起推动着中国儿童诗的帆篷,越过浅湖而进入一条新的航道。

读这首诗,使我感到流露在作者笔端的眷顾深情和悲悯情怀,以及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它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诗心。再如《哑巴小路》,其中所书写的童年体验、乡村记忆,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是如何能够更准确、更逼真地呈现出这些体验与记忆,却是需要才气的。这也正是一位外国著名诗人说过的一句话:题材总是公平地摆在人人面前;主题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表现则永远是一个秘密。

四代同堂

长期以来,中国儿童诗坛上,呈现着四代同堂的良好的创作生态。老一代的儿童诗人,如任溶溶、金波等,仍然宝刀未老,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超凡的创造力,并且时有不俗的新作奉献出来。

且以任溶溶先生为例。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新的贡献。我们先来看这首《书怎么读》:

爷爷读书,一本又一本,/有一些书,厚得像块砖。/我忍不住,问我爷爷说:/“书这么厚,怎么读得完?”/爷爷回答我说:/“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很简单。”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和智慧的儿童诗,带着典型的任溶溶风格:单纯、幽默,凭借着字体的大小改变和诗行排列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形象而好玩的游戏味道。任先生年逾八十,还具有如此丰沛的创造力与不俗的童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如他那首《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带着一定的“认知性”,这也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职能。诗中告诉了小孩子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的特点,同时也对这些在夜晚里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予以了默默的赞美。浅显而优美的诗句里蕴涵着一种老年人的从容不迫和机智幽默。

王忠范是属于中年一代的儿童诗人,其创作活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继续抒写着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内蒙古草原和草原上的事物。他的儿童诗里融进了他对草原的深切的爱与知:草原上的草跟马一样/站着睡觉/只有广阔的夜/才能装下满地的梦(《花季草原・草原的草》)

同属中年一代诗人的王宜振,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儿童诗艺术的新高峰。他近期写出了《悬浮的光芒》等组诗,这些纯粹的儿童诗,无论放在哪个民族或哪种文化背景之下,都不会失去它的光芒和亮度。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儿童诗新作。陶天真的一组《抒情的乡村》,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意象单纯而想像丰沛,就像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的冬天里大雪中的小村庄,“干净得像个童话”。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带着呼呼的风声和飘舞的芦花般生动的诗歌了。

更为年轻的一代儿童诗人,包括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少年诗人”,在近期发表了出色作品的有:张晓楠、汤萍、冰岛、魏捷、向辉、邵思梦、张牧笛、阮梅等。

无所谓结局。也无所谓开始。除了那深隐在心灵底层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敬重之意,有若不熄的火粒。所幸的是,在儿童诗领域里,我们的四代诗人,仍然在忠诚地、固执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拨燃那些活着的儿童诗的火粒。

诗歌不朽。儿童诗歌永在。

金波儿童诗范文5

童话大师林格伦也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她灵感,那就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童诗的内容极其简单,但它的境界却很高:它离孩子的世界很近,而且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又挖掘得很深。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在《我为什么给儿童写诗》一文中说道:“一个小孩子从小受到诗的熏陶,可以使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善解人意,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欣赏诗,就会欣赏其他文学样式,以至其他艺术形式。”

诗歌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它的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生活浮夸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

二是跳跃性,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

金波儿童诗范文6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诗心,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朱光潜老师在他的«诗论» 中说过:“诗是有音律的文学,是具形的音乐。”诗歌除了可以和画面有效结合之外还具备很强的韵律感,这种特性体现在了它节奏的和谐有致上,使其可以被演唱出来。充满画面感的语言,甚至是充满了乐感的语言,可以引导孩子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文字与背景的紧密结合,可以直观、形象地刺激孩子的感官,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们体悟诗情诗意,刺激他们的形象思维,激发想象力。

一、诗歌的格式魅力

诗歌,是一特殊的语言组织形式。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进行“扭曲”、“变形”等艺术加工的语言,从而获得新鲜的语感。出于对韵律感的追求,生活中的实用语演化成诗行的整齐排列。在近代,这种整齐的排列也开始有了不同的衍生。

儿童诗歌大家,任溶溶老师的«有这样一列火车»中,诗歌的排列出于对动态的追求,产生了一些变化:

你一坐上这火车

沿途就能看见长颈鹿,

企鹅,

北极熊,

犀牛,

袋鼠,

斑马,

骆驼,

和大象……

任溶溶老师的这首诗可以触摸到孩子自由自在的心性,这份自由被充分地体现在了诗歌的排列方式上,竖直向下的诗行令你想象着一字排开,不断映入眼帘的动物,使整首诗充满了画面的动感。

受此启发,我将这首诗搬进了我的课堂。孩子们一下子就对此诗的格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迅速地将这种格式带入了自己的想象:大家坐在环球列车上,列车的第一站去往非洲,接着是南、北极……随之地点的变化,闯入我们视线的动物也像列车的形状一样,呈线状接踵而来。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如果这列车开往了外太空,又可能看到什么呢?我适时出示了太阳系大家庭的图片,播放了一小段太阳系科教片,在引导之下一年级的孩子们写出了稚嫩却充满了想象的小诗如下:太阳系之旅

坐上这列火车,

开往外太空,

沿途能看见太阳的孩子: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月亮到哪儿去了?

原来她牵着地球哥哥的手。

再进一步拓展之后,孩子们将自己小诗格式与不同物体的形状结合起来:

来我家玩吧

来我家玩吧!

你瞧!桌上好吃的很多:

苹果,梨子,

香蕉,菠萝,西瓜,

樱桃,水蜜桃……

还有可口的饮料,

快来,

快来我家玩吧!

小诗的字数不多,也没有使用多少出彩的好词,但这些诗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创造了独特的想象空间。

二、诗情画意

诗歌,应该具有语言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其中,诗歌的视觉形象,可以通过诗句的排列、分行及字体的变化来体现美感,此外,诗歌也可以借助鲜明、直观的图示散发出它迷人的语言魅力。

著名儿童诗大家,金波老师的«洁白的云»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这首儿童诗其实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是孩子笔下的写生……这首诗是流动的,以洁白的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怡静的中国水墨。诗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多少颜色的词语,但跟随云儿去看,那山林、那小溪、那蓝天……无一不是鲜明生动的,彰显出大自然和孩子的美。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我先出示了白云图片,让孩子发挥想象,说说云的特点。再让孩子画出自己见过最美的云的样子。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在什么不同的地方见过云?适时出示并自读诗句,发现诗中哪句话能体现云的特性?(悠悠地,不紧不慢。)“这朵自由自在的云,他去的地方很多,你们能画出他出现的地点吗?给这首诗配上背景图。在展示画作后说说:那朵一直自由自在,动态的云,最后被定格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画中)它为什么这样做?

我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从句子入手,而不是单个的词语。没有解析诗中的词语,相反利用画面的刺激,使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歌云淡风轻的意境之美。

再进入以此为基础的小诗创作,我又接着发问:除了白云,还有谁是自由自在的旅行者呢?讨论之后画出来。说说你们画的旅行家可能会去到哪里?最后又停留在哪?在你们的画上留下它们的足迹吧!根据你的图画内容,仿照«洁白的云»创作一首小诗。择小诗如下:

淘气的雨点

淘气的雨点,直到看见河边玩耍的孩子,

一直下着,他们在奔跑,

淅沥沥,不紧不慢。在欢笑,

落上屋顶,淘气的雨点,

落上树梢,落入了孩子们的酒窝里。

落上稻田。

虽有瑕疵,但以诗入画,以画佐诗。诗画交融,无一不美。

三、诗与乐的交融

“儿童对文本刺激的接受,最初一般也是在语音层面上实现的。”诗歌,除了能契合入画之外,还可以具有听觉形象。这点不仅可以用诗歌背景配乐;教师、学生富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演唱等方式来体现,还可以在诗歌本身的文字上得到证明,所指为诗歌语言的悦耳动听。儿童诗中,动词多,动感强;形容词多,色调美;象声词多,新、奇、巧。尤其象声词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诗歌具有神奇的音乐特质。

任溶溶老师就曾经写过一首会“叮当作响”的儿童诗:«动物的贺年卡»“咕噜咕噜,快得像我跑,我连一百米路,还没有跑到,而你一道算术,哒哒哒哒,却已经做好。”不断出现的象声词,引发了孩子们的浓厚的兴趣。简短的文字,却呈现出了各种音响效果,学过此诗后,我们一起将以前写的一首小诗进行了改编:

来我家玩吧

来我家玩吧!

你瞧!桌上好吃的很多:

苹果,梨子,(卡擦卡擦,)

香蕉,菠萝,西瓜,

樱桃,水蜜桃……(西里呼噜。)

(咕噜咕噜,)

还有可口的饮料,

快来,

快来我家玩吧!

孩子将上诗进行了诗、乐、画的三者整合,这首小诗就更加妙趣横生。

如此“好玩”的诗歌创作也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诗歌的畏难,不知从何下笔的问题。

上一篇病夫治国

下一篇计数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