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不归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伤不归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伤不归路

创伤不归路范文1

2014年1月21日,在推迟了足足7年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上,新任足协主席蔡振华说了这样一席话:“走上一条不归路,放下不可能,已经别无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这段话颇有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意味。

在目睹中国男足多次无缘世界杯、曾经的铿锵玫瑰女足也悄然凋零,在近邻日、韩两国早已实现足球腾飞之时,蔡振华不禁感叹:在内耗中重回原点的中国足球,再也经不起折腾,未来没有捷径可走——足球市场化、后备人才校园化、足协管理专业化。

毫无疑问,对于这位曾在乒乓球赛场上尽显荣耀的金牌教头来说,眼前这条不归路的确艰难而曲折。在万千球迷的心中,除了亮相一刻的动人之语外,更期待他能用清醒、务实的行动让国人早日看到中国足球行讲的方向和步伐,期待他能沿着正确的路径不回头地走下去。

魏继中:平凡人有颗不平凡心

2014年1月20日,人称“民间打拐英雄”的魏继中走完了人生中的第49个年头,倒在打拐路上长眠不起。6年前,看不得骨肉分离的南昌汉子魏继中放弃生意,创办“老魏寻人网”,成为一名全职打拐志愿者。在漫长的打拐路上,身患多种疾病的魏继中尝尽人生百味。他一次次亲赴现场、寻找线索,一次次与买主斗争周旋。在他的协助下,数十名被拐儿童被成功解救。

魏继中是一个平凡人,但他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的出现,让很多破碎家庭圆了团圆梦;他的出现,让很多被拐孩子的父母看到希望。他很平凡,但他以一颗不平凡的心把大爱献给社会。在他的背后,还有上万名志愿者仍行走在打拐路上。他们和魏继中一样,都有一个天下“无拐”的梦!

小林:用生命写下留守儿童的锥心之痛

2014年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一名9岁的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在放假当天得知母亲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自缢身亡。这一天,离2014年春节仅剩11天。

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小林是一名留守儿童,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之爱的严重匮缺除了造成小林在物质生活层面的短板外,更对其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他的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家庭。在继父家所在村的小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小林由继父的父亲照顾生活了半年。原本寒假是留守儿童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会回家过年。可小林的父母却不回家过年。小林感到被抛弃、无依无靠。最终,悲剧发生。

留守儿童自缢的悲剧,揭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累累创伤。城乡二元化不仅造成社会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更在精神文化层面造成城乡之间的文化割裂和精神隔膜。

连恩青:疯狂报复法理不容

2014的1月27日,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温岭“10·25”杀医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连恩青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创伤不归路范文2

粗壮的树干已经略显苍老。曾幻想着它枝繁叶茂的那一刻,翠鸟的欢声雀跃,草地的

裘衣松软细柔,好一副美丽景致。

多想与你再度拥抱,依偎着,吮吸你的芬芳,多想再一次与你共沐春风。我也许不再是以前那个我,懵懂,纯真,欢悦,对这世界充满着令人匪夷所思的幻想。也许是我累了,也许是我成长了。可你在我心中从未改变,你还是那个教导我的长辈。

我来到这世界第一次知道臭这个形容词便是从你这里来的。每当秋天,你的枯叶随着”;风的律动轻舞,回旋,轻盈地落地。你的子民们也不禁好奇心的折腾来到了地上,不曾想,他们离开了最安全的地方,那地方叫做家。天敌鸟儿们已经远去,若你们一定要问他们去了哪里,我会说,爱你们的地方。因为离开了你们,他们便不会本能地伤害你。可你却自己选择了不归路,上下巨大的高度差让你的身体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你迟疑了。疼痛让你们失去理智,你们愿在守着疼痛与回忆双重打击中沉沦,还是在风的指引下走向未知的征途。你们,有的会成功,而有的只能面对这相反的状况,因为你们迟疑了,你们的血液是如此的恶臭,以至于看到地上堕落的你们我便会绕远避开,可你们知道么,你们的内心是如此的坚硬,如此的香意醉人。只要有着土地的沐浴,你们就能成为一棵”心”的硕木。臭源于你们的内心。请坚信你们的心如同顽石。,血肉再龌龊也挡不住你的内心的耀眼。

树啊,其实第一次知道失去的感觉也来自于你,请听我娓娓道来。每年的相依相伴也许我已经习惯了,在你的树茵下凉意不再明显,凝视你的抚慰感也渐渐虚无。在安逸中成长的我也许从未知晓烈日的灼热,狂风的肆虐。我也层意识到,在你的襁褓中成长会不会过于“白白胖胖”,劳动人民觉不答应,黝黑的皮肤才是完美的象征。渐渐的,我试着离开你,瞩目着你,时光侵蚀着我与你之间的藕断丝连,我好像把你淡忘了,久别重逢的感触让我没齿难忘。当我抚摸着你的躯干再次寻求依靠时,我傻了,你的身躯为何如此冰凉?你的秀发呢!你的子民呢?我们彼此心的联系呢,心中曾经隐匿依靠感崩塌了,如同避过风的墙,留下一堆荒凉。绞痛的心已经麻木,泪水将我的怀念带入你的躯体,你是否感受到了温暖?此刻的你,还能再经得起我的怀抱吗?

回忆终究是梦,也许你可以再保留一丝朦胧,但你内心要如同能划破朦胧的利刃,来让你用执念诠释你的世界。醒了的梦,回忆不起多少,因为,此时你面对的是现实,虚幻都是无用的白日梦。又如同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创伤不归路范文3

真实写照1:81岁老年男性,咳嗽,CT示可疑肺癌,又是气管镜,又是穿刺检查,没法明确不敢开刀,做了两次小剂量化疗,进医院时好好的,一个半月后卧床不起,咳嗽不止,亲友们相别月余,再来看他,居然认不出来了!家属在患者的一再要求下,出了医院……

真实写照2:“去拍个片子,下一位!”“赶紧起来,上那边等着去!”“医生,我这手术……”“别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随后头也不回地离去;当心急如焚的病人及家属面对这些冰冷的话语时,又怎么可能不“火上浇油”乃至“爆发”……

真实写照3:一位体重34公斤的未成年患者,只因为感冒,在基层诊所被用24万单位的“庆大霉素”连续打了3天,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结果住院治疗一个多月……

真实写照4:几年前,因体检漏诊了一个潜伏无症状的肿瘤,或说是一个发展缓慢转移动力很小的肿瘤,她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年后,病灶基本无变化,自我也无明显感觉,但终于被清查出是一个带癌的人,就像“漏划地主”一样被“揪”出来,从此对她的精神和肉体骚扰折腾不止,至死方休。这一切都是在科学和人道的旗帜下进行的。“求生”的愿望让她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不顾一切地检查、开刀、化疗;想尽孝道的儿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妈妈。然而,没多久她还是“走了”。专家表示,如果当初仍没有发现,如果不“大动干戈”的折腾,也许她还能多活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至少不应这么痛苦地“离去”……

历史总是在与人类开玩笑。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理当提高人类生存的价值,然而生物科学技术的提高除了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外,也给人们留下了无端的困惑。就像科学昌盛的现代文明给予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之外,还使人类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东西,甚至“人”自身。无意义的创伤性检查、毫无情感可言的冰冷医生、为了各种利益的过度医疗、不能释怀及不惜一切代价治病的患者和家属……这一切的一切好像已超越了医学本身的最初目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人性”的内核,把临床医学的精神性、道德伦理等要素去掉,临床医学会否成为人体器官的修理厂?而每一个人是否也会像扔进修理厂的汽车一样,在“修理工”眼里成为一部冰冷的机器?

一位86岁高龄的老年男性,原先一直喜欢吃肉,身体特棒,近几天来夜尿频频,排尿不畅,尿有余沥。大家慌了,送进医院,又是穿刺活检,又是昂贵的PET/CT检查,被确定为前列腺癌。被推荐可考虑“微创”治疗,家里商量后听说“微创”损伤不大,可根治,遂一致同意微创治疗。没想到,微创后局部水肿,大小便困难,下半身疼痛不止……这时候,全家又一次慌了手脚,医师建议可以用金属管子“通一通”,老人宁死不从,宁可出院等死,也不再接受这类治疗……对极力送其去医院的大女儿更是不理不睬。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批前高管刚出版了一部新书:《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书中就大声疾呼:停止为高龄老年患者做意义不大的创伤性检查与治疗!再往前追溯,美国《华盛顿邮报》2008年8月5日报道,美国一联邦医学专家小组就呼吁,停止为年龄超过75岁的老人实施检测是否患前列腺癌的预防性医学普查,认为这种检测对于75岁以上者弊大于利。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癌例行普查对75岁以上老人的好处“几乎为零”,反而经常会给他们造成从中度到重度不等的伤害,涉及膀胱控制能力和肠胃功能等。而近日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也在其微博发出了感叹:“医学首先是人学,医学首先需要考虑人道主义。”

治人还是治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走进医院就让人感觉“窒息”,的确,在医院里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件大喜事,其他大部分都要面对的是不可预知的疾病,带来的都是不可抑制的恐慌……到处都是忧心忡忡又急三火四的人,病房里也都是被各种“管子”插在身上的病人,当然也有即将痊愈洋溢笑脸的患者以及家属,但可别忘了他们也是从“茫然——恐慌——痛苦”中走过来的。想将病都治愈是每一个患者以及家属的愿望,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是现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其中可能就涉及到了一些难以抉择以及难以控制的东西了。在面对诸如上述86岁高龄老人这样的例子,我们不禁要问,医学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病”?

何裕民教授说:我为什么屡次谈对高龄老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创伤性治疗的问题,因为这个现象真的很普遍,我几乎天天看到晚期患者在经历着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带着身心痛苦、带着最后的遗憾离开人世。很多病人临终前全身都虚弱得不得了,插满管子,亲人又不在场,非常凄惨。这种情况是极为普遍的,原因也很复杂。

由治愈转向呵护

创伤不归路范文4

谁的心不曾感受到忧伤?谁的情不曾感受到迷惘?谁的泪不曾感受到悲凉?旅程失去磨难怎会坚强!解读婚姻中的爱情,清楚婚姻中的角色,重视你的感受,解决婚姻中的问题,促进自我成熟与成长,我们就有能力选择忧伤后的淡定,感受迷惘后的智慧,感受悲凉后的阳光。婚姻之路虽不是荆棘密布,却也可以说险象环生,探索下面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让我们更容易与幸福婚姻同路而行。

世界上会有真爱吗

什么是真爱行为?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认为:“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如果一个三岁的孩子对成人说,和我说说你的困扰吧,我同你一起面对和解决。这个成人会相信吗?婚姻中如果心智不够成熟,会让对方从最初的怜爱转变到疏离,甚至使婚姻走到尽头。心智的成熟成长,是婚姻向前的必经之路。夫妻之间有义务和责任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成长,这是一种爱的行为。

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首先需要具有爱自己的能力,才有能力爱别人。你爱我我才爱你,不是真爱。你改变了我才爱你,也不是真爱。你给我物质我才爱你,更不是真爱。任何附加条件的爱都不是真爱,只会把我们带向婚姻的不归路。

同样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忙忙碌碌的生活,日渐平淡的婚姻,连都如同速食文化一样“速战速决”,使得不知不觉中只为满足生理需要,淡漠了爱的意义。对的不合理解读,使得伴侣在婚姻之外找寻酣畅淋漓的。拘谨的婚姻,犹如压抑的火山终将爆发。婚姻里的爱,还包括能够缓解压力、促进和谐、增强感情的。中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只要彼此都能愉悦接受的都是合理的。

婚姻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我们的双肩由孱弱变得坚实,我们的步履从迷茫变得坚定,我们的心灵从柔弱变得坚强。我们不断地成熟成长,婚姻才会散发爱的光芒。相信世界上有真爱,才有信心遇见真情真爱。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婚姻中需要扮演哪些角色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中我们演绎着各种角色,婚姻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夫妻这样一个单纯的角色,幸福的婚姻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共同建设婚姻的铁壁铜墙,一起修筑真情的温馨港湾,携手沐浴的甜蜜缱绻。角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具体的个人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夫妻的各自角色还包括:情人、朋友、老师、知己、玩伴、兄弟姐妹、彼此的父母、彼此的孩子。喜悦时,朋友般对酒当歌,知己般倾心相谈。疲惫时,尽享孩子般的单纯。欢畅时,情人般浪漫多情。压力时,玩伴般相随左右。烦恼时,师长般循循善诱。脆弱时,父母般悉心关照。需要时,兄弟姐妹般亲情浓浓。

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个被需要的角色,这种适时的调整,不是没有自我,不是取悦对方,是在灵活的角色转换下更加自由。婚姻中爱的角色越丰富,婚姻越牢固,越温馨浪漫,越充满情趣。

婚姻中谁需要改变

虽然婚姻不幸福不可以成为出轨的理由,但婚姻中出现婚外情,是婚姻出了问题,不是某个人出了问题。如果不在现有的婚姻中反思和成长,离开现有的婚姻,走入下一段婚姻,还可能选择类似的伴侣,还可能遭遇类似的境况。

丈夫说最近有应酬,有时不回家吃晚饭。妻子相信丈夫。后来,丈夫晚归的次数越来越多,妻子也因为忙家务照顾孩子无暇顾及丈夫,最终丈夫出现婚外情。妻子感叹:我如此相信他,他却这样无情地欺骗我。盲目的相信不是信任,或许是为了少花费时间和精力,是不去思考和不做事情的充分“理由”。

生活里总会有矛盾,总会有问题。婚姻中没有矛盾和问题是一种不存在的理想状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矛盾,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正是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激励我们不断地去迎接婚姻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感受拼搏的乐趣,不断超越自我。

如果我们爱上一匹野马,我们就要做碧绿草原,让伴侣在我们的心灵驰骋。如果我们爱上一块坚冰,我们就要做温暖阳光,让伴侣在我们的心田融化。如果我们爱上一方顽石,我们就要做一个雕刻家,让伴侣在我们的心里琢为珍品。如果我们爱上一粒尘埃,我们就要做坚实大地,让伴侣在我们的心上安家。为什么我们要改变?只因为,我们真爱!

婚姻中关心怎么成了控制

当你的电话因没电自动关机打不通时,爱你的人会牵挂惦念,控制你的人会愤怒抓狂。当你感冒身体不适时,爱你的人会寻医问药关怀备至,控制你的人会指责你不听话少穿衣。有多少伴侣以爱的名义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因为他们是内在受伤的小孩,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建立起安全感,需要心理工作者进行心灵创伤的修复与情感呵护。

在自己的故事里,我们写着别人的文字吗?在自己的歌曲中,我们唱着别人的腔调吗?在自己的图画上,我们描着别人的色彩吗?在自己的旋律中,我们踩着别人的节拍吗?在自己的天空上,我们望着别人的白云吗?在自己的道路上,我们惦着别人的风景吗?因为我们不完全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会用控制对方弥补自己安全感的缺失,用控制的行为让自己暂时感到安全。

创伤不归路范文5

《人山人海》,直接被译成《Peoplemountain Peoole sea》。这,个粗砺晦涩的中式英语译法,外国人并不能真正明白其中含义,但这部关注中国底层农民的影片,足以让他们看到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侧面。

“用新颖的方式拍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让导演蔡尚君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

“这是个体宿命的悲剧,更是时代的创伤。一大堆的灵魂发出哀歌,逆风而来,他们团结在一起,等待明天。”这是《人山人海》亮相威尼斯电影节的宣传册中的两句话。

1 这个复仇农民的故事,原本是连《人山上人海》的编剧之一顾峥都不看好的。

“有什么好说的呢?有什么好写的呢?”这是两年前顾峥丢给蔡尚君的两个问号。

蔡尚君也不知道。中戏毕业、编剧出身的他,模模糊糊地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但他并不知道这个“意思”将通往何方。

缘起是2007年一则看起来颇为传奇的、激起了当年媒体沸沸扬扬报道的新闻,关键词“五兄弟万里追凶”还成为了一条百科词条:贵州六盘水猴儿关乡五兄弟,在以摩的拉活为生的六弟遇害、被劫走摩的,且警方毫无头绪后,历时一年零四十八天,展开民间大搜捕,追遍大半个中国,终将亡命凶手擒拿归案。

看完报道的蔡尚君,一直记得这个故事。

时隔一年后,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他和顾小白、顾峥侃大山,这个题材突然蹦出脑海。他记得他们聊天的咖啡馆叫做“等待戈多”。

彼时,他手上运作的一个项目流产,正在寻找新的项目。“五兄弟万里追凶”就像是他等待了许久的面孔虚幻的“戈多”。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在那个地方发生?当地大的地理环境是什么?人们的生存背景是什么?五兄弟的家庭构成是怎么回事?亲戚之间的关系如何?孩子的教育程度怎样?

带着上百个问题,蔡尚君、顾小白、顾峥一起到了事发地。

先是通过朋友找到当地的宣传部门,对方一听,他们是要打听这事,立即对他们敬而远之。三个人索性自己登上了开往六盘水的长途大巴。

大巴在盘山路上蜿蜒了四五个小时。路边就是悬崖,偶尔看见小村寨依山而建,“没有别的路跟外界相通,其实很孤寂的一个地方。”而一进入六盘水新城,新落成的繁华楼盘让蔡尚君一阵恍惚。再到老城,繁华又变成颓败,一路上的变幻让他感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的“这种分裂太强烈了”。

穷,贫富差距,山城孤寂,民风彪悍。蔡尚君亲见,路边两个人,一个不对付,就掏刀子相见。

“人心不平时,就容易人心叵测。”这让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蔡尚君―下子理解了为什么一辆摩的就能让人起杀人越货之心,

三人找到了五兄弟,并跟着老三专程到家里走了一遭。带着一肚子的问题,三人去问、去听、去看,渐渐厘清脉络,试图在诸多媒体报道的杂音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我们了解的那些情况,跟新闻报道不太一样,那些经过已经被炒作得太传奇了,而真正这五兄弟是怎样的人,并没有写太好。”

在他看来,富有民间智慧的追凶主力老三,“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人,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形象,跟传统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完全不一样,从文学人物的形象考虑,这个人是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

包括老三在内的五兄弟,就这样被浓缩成《人山人海》的主人公老铁――出去闯荡过、又不得已回到家乡的一个农民,原本是个失败者形象,城市化进程的牺牲品;他打算偃旗息鼓,然而兄弟遇害、政府无力缉凶的残酷现实,又将他的命运改变,他选择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公平、公正。

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奋力呐喊。蔡尚君渐渐摸索到了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所在。

在为威尼斯电影节准备的宣传册上,可见“关于故事”部分的这样的介绍:“欠发达的中国的西南地区,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美国西部电影中的情景一样,因为警力的缺乏和丛林法则,法律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滋生大量未侦破的犯罪案件……”主人公的追凶,“揭示了当下中国这样一个矛盾:当你不能期待从官方程序、法律或公权力中取得社会公正时,你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行动去获得幸福、权利和尊严,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蔡尚君看来,他能够获得威尼斯最佳导演奖的原因正是“用新颖的方式拍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2 站在威尼斯的领奖台上,蔡尚君最后感谢的是“生活带给他的智慧和勇气”。 2011年9月7日,蔡尚君在意大利威尼斯第68届电影节上。

《人山人海》是蔡尚君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在此之前,2007年,蔡尚君发行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红色康拜因》。再向前推,他所做的跟电影相关的事情是,为张扬执导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向日葵》等影片做编剧。

从张扬的御用编剧,到自己主舵做导演,这中间,蔡尚君经历了很多。

譬如第一次做导演,项目做了一半便中途夭折。拿着1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他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制作经验。在中国的电影圈做导演,需要摆平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但蔡尚君连制作人都搞不定。

而若干年后,蔡尚君操作流产的项目,到了另一个导演手中,变成了一部盛名之作,电影的名字是《孔雀》。

这次失败让蔡尚君的导演之路缓行了好几年。不幸亦是幸事,他趁势进入一家专事影视的文化公司,从头到尾操作一个又一个电影的海外发行项目。从立项到跑海外发行圈,蔡尚君在电影圈中的身份从单纯编剧角色变得多元起来。他从当初的一个电影圈中的溺水者变成了善泳者,几年下来,他积累的经验足够告诉他,一部片子在不同的海外市场会有怎样的预期。

运作手段的成熟以及资深编剧的出身,让蔡尚君获得了3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来做《红色康拜因》。投资人正是他就职的文化公司的投资人。

比起为张扬编剧的偏克制、温和的作品风格,他更青睐由自己做主的偏残酷、冷静的风格。《红色康拜因》讲述―对失地农民父子的残酷人生:在外打工5年未归的男人,回到破败家中,面临的是老婆的病故和儿子的仇恨;而这个记恨自己父亲的满脸冷酷的少年,在与父亲一起做“麦客”(帮别人收割麦子)的过程中,与父亲的关系从紧张到和解,最后却又重复了父亲的命运,到城市中去打工。

这部作品寄托了太多蔡尚君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农民进城的民工潮、留守乡村孩子的教育、失地农民的无根和无望――“他们在城市和乡村间游荡,他们是没有家乡的,但在城市中他们仍然一无所有。北京前段时间的新闻不是在说嘛,三十多个打工子弟学校被关了。这些人就像老鼠蟑螂生活在阴沟中,没有任何保障。”蔡尚君说。

在《红色康拜因》中,失地父子原本建立起来的一点点温情部被现实的无奈一扫殆尽――在外打工的儿子,带着营养品回到家中,不过是为了偷返乡后的父亲积攒下来的几百块钱。

这是一个在时代的潮流中,被时代不断耗损的农民群体的写照,他们无奈地、被迫地去顺应时代,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拍《红色康拜因》时,正逢中国政府为农民减税的政策。蔡尚君感觉“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你关注的事情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冒出来,给你呼应,给你思考”。

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说,《人山人海》是《红色康拜因》的精神上的延续。

那个出去过的农民回到家乡,依靠宅基地生活,随着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他面临的是更残酷的不公。这种不公让他无法再沉默下去,不得不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声。

“若干年前讲过知识改变命运那套,现在知识改变命运则成为了偶然。”他如此解释到了《人山人海》阶段,农民所面临的更具撕裂感的疼痛现实。

有人问他,为什么就那么关注农村的问题?

他说,这就是他目光所及的东西,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一些事情”。他不反感被人贴上“关注社会底层的导演”的标签,“今天我们不应该关注这些人么?我不关注他们,我关注谁呀?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些。上面跟我没关系啊,我们也不知道啊,你想关注也轮不到你关注啊。”

还有人说,这个电影关注的群体却不太能接触到这个电影,能看到这个电影的群体却也无法切身体会。

对于这种论调,他推崇他的朋友、导演刘奋斗的说法,你作为一个导演,你是有话语权的,电影是奢侈的表达,就像一个老和尚开坛讲经了,你能影响多少人是你自己的能量了。

3 蔡尚君把《人山人海》的剧本拿给他的朋友、编剧宋方金看,看完后,宋方金评价他说:“老蔡你是一个愤怒的人,你想表达你的愤怒,老想扇社会一个嘴巴。卓别林也是愤怒的,但是他令人欢笑,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的愤怒。”

“我说是是是,你说得太好了,但我试图去做到,很难做。”蔡尚君承认自己是个老愤青,“有点理性主义,还不够成熟。这口气憋着不表达我就不舒服。”

“作品和作者的关系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文如其人,一种是正好相反。我现在是处于后者的阶段。”

生活中的蔡尚君并不是一个容易愤怒的人,信佛,待人平和,喜欢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在微博上很少慷慨陈词。尽管如此,他还是自称“我可能内心有时候相对于表面更悲观一点。表面我会是挺乐观的人,但是内心看待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相对悲观的。”

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而行,哗啦啦地就走了,能探出头来望望的机会都很少,身不由己却看不到前景。“中国是大家都活在今天,明天什么样?谁知道啊。”他如是说。

蔡尚君有一个朋友,当年是的一个干部,10年前从政府部门辞职。三十多岁时随身就带了几千块钱去了加拿大的一个省。“他当时也是上不去了,他那一堆同事不是升了,就是抓了。”他的这个朋友开始了在加拿大的创业,为当地解决了几十个人的就业问题,当地的市场管理者隔三差五就会登门拜访,问这个曾经的中国政府的干部,我能帮你什么?

“我的朋友说,在中国做企业,一般都是5年后就倒了,小的时候没人理你,你大了,一帮人想弄死你。在国外,第一年做死的太多了,能扛到第五年,说明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蔡尚君说,他当年的那帮同事就跟他说,“谁也没有这样一个信心,告诉你明天是怎样的。摸着石头呢,谁知道你摸着哪呢?” 《人山人海》剧照。

蔡尚君说自己的父辈一代是老实巴交的一代人,他们坚信日子肯定会好;他有些朋友也会坚信。朋友在聊天时跟他说,光抱怨没有用,你就从今天、从自己做起吧。他觉得这是一个理胜的态度,每人都做一点,凝集起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转化过程。

就这样,他把他内心的那些愤怒和理性都注入到电影中。

“五兄弟万里追凶”的真实结局是,兄弟几个接到线报,在某砖厂围堵到凶手,租了一辆面包车将他抓回到警察局;警察却不敢接手这个真凶,反而告诉兄弟几个,他们没有权利去抓人。

很反讽的现实。蔡尚君和顾小白、顾峥将此转向成一条不归路――跟老铁一起在重庆打工的工友染上毒瘾,和无业游民设计骗走了老铁的钱,老铁的应对方式是敲碎了无业游民的脑袋;老铁又与前女友重逢,发现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前女友嫁人,男孩不得不寄养在母亲的亲戚家,男孩与老铁见面,老铁却没有能力带走这个儿子;老铁终于在黑煤窑寻到了杀死自己弟弟的凶手,却发现这个亡命徒,因为不安分于井下的类似小王国般的环境,被人给砸死了。

老铁遁入一个更黑暗的地方,他选择了用引爆煤矿的方式与之同归于尽。“其实挺无望的。他们两人的私仇消失了,但周围的黑势力太糟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太糟糕了。那这有限的觉醒就是,他用仅有的一己之力,来反抗现实。”

这是一个更有戏剧张力的结局。用蔡尚君的话说,他是想用这个不归路的结局来跟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做警示性的对照。

这个看上去有点绝望的结尾在他看来充满了向死而生的力量。“就像菩萨也有愤怒像,示愤怒像做狮子吼你才能震慑这些恶和黑暗,但是你的发念一定是善良的、慈悲的。”

蔡尚君说,“报复是为了获得公正。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当尊严被破坏、公正被抛弃、人性被摧毁,大多数的人选择的是随大流、顺势而行。我喜欢老铁固执地去寻找凶手的故事,最后演变成一种本能。走向命运和自我觉醒的上千里的路程,尽管这种觉醒是有限的,但依旧是黑暗中的一抹光。面对最后的镣铐,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抗争,以暴制暴,这是无产阶级的最后的武器。”

这是他在电影中寄托的梦想。他做不到像他喜欢的小津安二郎那样,在电影中注入那股子至纯至善的温暖,他就去做到他能做到的,就是像主人公老铁一样呈怒吼状。

创伤不归路范文6

人是有温度的,人身体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6.8°左右,这个温度恰到好处,过高则热,过低则凉,这样的温度能让人处于一种最自然、最舒服、最正常的生命与生活状态,于是我们一般说体温为36.8°的人是健康的人,否则就是病灶出现的直接体现。而我们医患之间又何尝不是需要这样适宜的温度,惟有在这样适宜的温度里才能达到和谐。

不久前,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画布上的医学”的画展。一幅幅名画,如同一面面镜子,映射出浓浓的医患亲情。其中有一幅英国画家路克的代表作《医生》让人肃然起敬,这幅画源于画家的一段亲身经历:1987年,画家的孩子身患重病,请了当时的名医穆瑞来诊疗,尽管孩子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但穆瑞的医技和医德深深打动了画家。画面中,穆瑞大夫的身体微微前倾,一边用深情的目光抚慰着患儿,一边苦苦思考着治疗方案。据说,这是我国医学前辈黄家驷教授毕生最钟爱的一幅画,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挂在办公室中,以勉励自己。

还有一幅画是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代表作《我和阿雷塔医生》,这幅作品向我们呈现了画家本人病痛中的真实写照。画面上,戈雅身体佝偻着坐在床上,双手拉扯着被褥,阿雷塔医生从背后支撑着戈雅的病体,右手托起一杯水,脸上流露着关切和悲悯,让人们感到医患之间亲如兄弟。

艺术家的情感是最丰富、最细腻的。一名画家,若非真的动情,绝不会有传世之作。而能够让画家燃起激情的医生,必定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百年之前,医生没有白大褂,也没有多少器械和药物,但他们内心虔诚,与病人生死相依。因此,医生常常成为画布上的“风景”。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医学进步了,医患之间的情感却疏远了,医生也日渐从画布上消失了。我们在欣赏这些名画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怀念已经逝去的医学人文本质的回归呢?因为医学是人的科学。离开人文的关怀,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因此,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而我们现在的医务工作者更需要用自己的温度来温暖医学、温暖患者。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呢,如何才能传递这份温情呢?

心灵要有温度

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我们要怀抱一颗有温度的心灵,这样才能把温度传递给患者,从而温暖患者,这是很重要的逻辑起点。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心灵有温度”呢?这就需要回归传统文化中。我们都知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不下百次,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告诉他两个字:“爱人”,也就是说,“爱别人”就叫做“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也就是说“了解别人”就叫“智慧”,道理看似就这么简单,但却意味深远。

孔子的这段话无疑告诉我们,我们要怀抱爱人之心,用爱心去了解和关心别人,并将这种爱推广和传递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位有温度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常怀“仁爱之心”,用实际行动关爱患者,了解和理解患者,并把对亲人的爱,推及到每一个患者身上,那我们的医患关系该多么融洽呢?怀抱一颗“仁爱”之心,才能铸就一颗有温度的心灵,这是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的前提。

1940年,裘法祖正式开始外科生涯,在德国担任住院医师。一年以后,他的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接受第三例阑尾切除手术的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术后第五天突然去世。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存在什么问题,但导师对他说:“裘,这是一位4个小孩子的妈妈。”这句话,裘法祖记了一辈子。“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裘法祖时时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学生,要作一个合格医生,首先要有仁爱之心。

裘法祖有一句名言:“做一名好医生一定要有仁爱之心,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要温暖病人。”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虽早已名闻天下,著作等身,但从没有架子,不论病人身份高低贵贱,凡预约的病人,他必提前到诊室等待;病人的来信,他每封必回。他会诊从不收费,90多岁高龄的他,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一个电话过来,风雨无阻,马上就走。

上世纪50年代的南京鼓楼医院老院长陈祖荫教授,在病人术后喊冷时,他把病人的脚放在自己的怀里捂热。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涂源淑教授,冬天接诊病人一定要把听诊器放在手心捂热了,再隔着一层秋衣听诊;询问病情时,她也必定微微弯腰,俯身倾听患者的诉说;她乘电梯时遇到患者,一定会让患者先进,在办公室写病历时,只要有患者前来咨询,就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起身相迎。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医,之所以成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的白衣天使,就是因为他们常怀“仁爱”之心,他们用心灵的温度,温暖了每一位患者。

心灵的温度是需要长期修炼的,比如那种表情自然的会心微笑,不仅会给人带来被关心、被呵护的温暖感受,同时也给大家营造出一个舒适和谐的气场。

试想,一个内心纠结拧巴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一个自然顺畅的微笑?怎么可能会有一个敞亮阳光的面容?怎么能会有清净安宁的心境?相反,一个内心充满温暖的人,一定会自然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一定会展现出阳光的面容,一定会保持宁静的心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人性的温暖一定是伴随着心灵的温度而来的。

医生是一个道德行业,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成为心灵有温度的人。因为一个人毫无隐讳的把隐私告诉我们,把痛苦告诉我们,把身体展示给我们,把生命交给我们,这个人就是病人。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应该是道德最高尚,公众最信任,全社会最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

诊断要有温度

现代医学看似很先进,但其实并非大家想的那么全能,那么准确,那么百分之百。因为,照片不知道病人的痛苦,验血不知道病人的温度,CT不知道病人哪里麻木,核磁共振不知道病人的肌力,而CTA也是见心不见人。

很多人去看医生,有一个倾诉的愿望、沟通的渴求,从叙事医学的观点看来,疾病是一个故事,病人有眼泪要流,有故事要讲,有情绪要宣泄,有心理负担要解脱,这个过程就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可现在医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医患接触之时,不让病人说话,平均17秒就要打断病人的话;过去没有那么多高精尖设备的时候,医生首先需要安静地聆听病人倾诉,之后用听诊器聆听躯体的症候,再进行沟通,但这些充满温情的画面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因为医生觉得患者讲的多余,机器照一下全知道。

可以说,人性的温情都消融在这些所谓的高科技诊断方式中。现代医学借助高科技的影像和实验室检查,虽然能够准确地早期诊断疾病,但这不是万能的,传统的带有人的温度和温情的望、闻、问、切、视、触、叩、听等诊断方式仍是重要而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拿发生在香港屯门医院的医疗事件来说,病人因为头部外伤而住院,急诊核磁检查颅脑正常,可三天后脑出血身亡,原因是急诊时颅脑出血很少,高科技检查不出来,医生就误认为没问题,可是病人的大脑里在慢慢渗血,三天后达到一定的量压迫了脑组织,随后病人身亡。其实我们都知道,在住院的第二、三天,病人肯定会有颅脑损伤的征兆,那时如果我们能够多看望病人一眼、多询问一次病情、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就不会上演这悲剧的一幕。所以病史是疾病的直接信号,体查是疾病的间接信号,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是身体功能和形态的瞬时信号,后者只能是诊断的支持和参考。

著名医学家裘法祖生前曾遇到过一位腹痛的女病人,他刚做了腹部触诊,病人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说:“您真是个好医生啊!”他感到很奇怪,接着病人说:“我看过五六个医生了,从来没有医生摸过肚子,您是第一个。”此事给裘法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心脏科老专家马德瓒教授,根据听诊情况就可以手绘出患者的心电图图形,跟机器测出来的一模一样。今天我们倡导温度文化、人文医院,又何尝不是倡导上述医学温度诊断的回归和复兴呢。

治疗要有温度

我们都知道,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治愈率是很有限的,在多数疾病面前,作为医生的我们常常束手无策。医学大师特鲁多就曾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照顾,总是去安慰。”

可以说,在治病过程中,病因学占20%,发病学占20%,症状学占30%,安慰学却占了40%。由此可见,医学涉及了最基本的人文价值,它的一端是科学知识,另外一端是人文知识,因此对待医学我们要用两只眼睛:第一只眼是技术之眼,第二只眼是人文之眼,第二只眼有时比第一只眼还重要。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一些医生,一大早查房时,很冷冰的跟患者说,“你明天要手术了,手术的风险很高啊,同意就请签字。”把患者吓得不得了。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先问一下病人,你昨晚睡得好不好?哪里痛?是不是有点紧张?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关爱呢?医生在观察病情的时候,病人是在体验痛苦。也许作为主治医生的您的一句饱含温暖的问候、一句真诚的鼓励、一句温馨的安慰,就能极大地缓解病人的痛苦。

由此可见,医学的结构恰如一个“人”字,一撇是技术的医学,一捺是人文的医学。只有技术与人文相协调,才能写出最美的“人”字。如果医生盲目依赖和崇拜技术,而把病人仅仅当成一个疾病的载体、一个病菌的容器,那就背离了医学的根本。

要想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修炼心灵开始,惟有怀抱“仁爱之心”,才能使诊断和治疗行为充满温情,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温度,进而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因为医学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和周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能够止于至真、止于至善。因为医学的主旨在于减轻痛苦、拯救心灵,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要通情达理,入情入理,更要敬畏生命。因为医生与病人是情感、道德、价值的共同体,医学又是一门人道、人性优先的艺术,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情怀。如果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散发出人性的温度,医患关系这座冰山必将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