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必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1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本课堂 提问模式 提问技巧
提问在课堂中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课堂互动的基础。教师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在学生中引起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本研究根据对两个班级连续两周的观察和录音记录资料的分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试图寻找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模式以及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进行变换提问的技巧和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一、教师提问的界定及分类
教师提问是指英语课堂中为引发学生的反馈,教师以疑问句或以升调形式产出的任何话语。对教师提问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如从提问形式上可以把教师的问题划为Wh-和Yes/No 两类; Long 和Sato (1983) 从提问的功能上把英语教师的问题划为两大类、七小类(见表1) :
以上问题类型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划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实际操作中,问题的区分一定要依靠语境来判断。本文重点分析同一位英语教师在两个班级所提的这四类问题,比较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其提问模式的异同以及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寻找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模式以及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进行变换提问的技巧和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在两个不同英语水平班级,同一位教师的主要提问模式有哪些差别?
(2) 在学生未能理解问题时,教师采取哪些变换提问的技巧?
(3) 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的语言产出有哪些影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一位任教10年以上的有经验的英语教师。笔者对其所任教的两个高一班级(实验班A,男生31名,女生21名,中考入学成绩平均分为90.5分;实验班B男生24名,女生29名,中考入学成绩平均分99.7,两个班级英语水平差异较显著)在第5周进行连续5节课时的观察和录音记录。课后访谈该教师,请其分析在这两个班级中提问模式的异同以及原因,再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教师提问类型分布对比
通过对转录文字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教师在实验班A共提问191 次,在实验班B共提问130 次,各种类型问题的频数统计如下(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的相似点有:
1) RQ和DQ在八类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实验班A中,RQ和DQ共计158个,占班级问题总数的79.5%;而实验班B的RQ和DQ共计118个,占班级问题总数的86.0%。这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RQ 和DQ 的原因之一。
2) DQ在两个班级问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RQ,这验证了Long和Sato(1983),所发现的结果,即英语教师所问的DQ明显多于RQ。两个班的主要差异在于: 1) COM 和CLA 问题尽管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从表3可以看出这两类问题在实验班A的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班B。2) 在问题总数方面,实验班A(199) 多于实验班B(138)。原因主要是在实验班A,教师不得不对同一问题多次重复、释义或从不同角度提问,而每一次重复提问都被计算在总数之内。若从不同问题的个数计算,则两个班的问题总数相差无几。在其他几类问题上,两班相差不大。
2. 教师变换提问技巧
变换提问技巧是在学生听不懂提问时,教师试图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手段。从录音资料中可以统计出实验班A只有3次提问的思考时间超过3秒;实验班B只有2次提问的思考时间超过3秒。对绝大部分的问题,教师提出后只留1-2 秒的停顿。同时,该教师以重复、释义、增加内容等手段不断提示学生。这一点在实验班A尤其突出。该教师在两个班中所采用的主要技巧有:
1) 从时间上讲,教师降低讲话速度或延长停顿时间。如实验班A中的问题“How-did-the-author-describe-this-man,the engineer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讲话速度明显减慢,在无学生回答的情况下,又通过其他方式连续对该问题问了5 遍。
2) 从语音上讲,教师刻意突出某个或某些词的发音。如“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live performance’?”,在读“live performance”时教师对每个词的发音都非常清晰,甚至有些夸张。
3) 从词汇上讲,在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下,教师常换用一些基本词汇或高频词。如实验班A中的第129 个问题“To foreshadow the following what ?”,在无学生回答的情况下, 教师紧接着问“What happened later ?”,这样,问题难度降低,许多学生都参与回答了这个问题。
4) 从句法上讲,教师提问的句式较简单, 以简单句和并列句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复合句。
在实验班A中,只有7句为复合句;在实验班B中,只有11句为复合句。实验班A的提问中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师使用选择性疑问句,这使问题难度大大降低,而实验班B这类问句并未出现。此外,教师在变化提问时还采用一种标记性问句,如 “This is also used for what ?”。这类问句在实验班A出现了12 次,实验班B出现了11 次。教师多次使用这类问句的动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what 的移位,这类问句可引起听者更多的注意,从而达到了强调的目的;二是这种句式恰好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学生对这种句式处理起来更加容易。
3. 教师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会对学生回答的长度和复杂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表4对比了RQ和DQ 两类问题对学生回答长度的影响,句子长度以包含的单词个数计算;表5对比了RQ和DQ 两类问题对学生回答的句子结构的影响,句子复杂程度按句子类型划分,分别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杂句。
提问类型
单词个数 RQ DQ 总计
Total Average Total Average Total Average
实验班A 156 11.8 76 2.8 232 7.3
实验班B 345 12.3 83 2.3 438 7.3
表4 RQ和DQ 对学生回答的句子长度的影响
(注: Total = 单词总数; Average = 每句平均单词数)
提问类型
单词个数 RQ DQ 总计
句子结构 Si Cd Cx Si Cd Cx Si Cd Cx
实验班A 9 3 3 60 0 0 69 3 3
实验班B 45 2 2 26 0 0 71 2 2
表5 RQ和DQ对学生回答的句子结构的影响
(注: Si = 简单句;Cd = 并列句;Cx = 复杂句)
从表5 可以清楚地看出:
1) RQ类问题引出的学生回答最长。对于DQ类问题,由于大部分是yes/no 问题,学生的回答通常只有yes 或no 一个单词。因而,从学生的语言产出看,RQ类问题比DQ类问题更益于学生的英语习得,尤其是在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2) 虽然RQ类问题在实验班A出现的频率较少(见表4) ,但学生回答的平均长度与实验班B几乎没有差别。这说明在教师反复的提示下,即使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产出较长的话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从一些基本的、知识类问题逐步过渡到一些开放型、认知度较高的问题,而不是随意提问。
无论教师提问的类型如何,两个班学生的回答都以简单句为主;并列句和复杂句出现的频率很低,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1) 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由于两个实验班的学生刚入校后不久的新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限,因而句子结构相对简单;2) 师生对话属于口语体。口语中长句和复杂句出现的频率本来就比较低。
4. 结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同一位教师在两个不同英语水平班级提问模式的异同、变换提问的技巧以及不同类型的提问对学生回答的影响。从对语料的分析可以看出:
1) DQ和RQ是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主要模式,这两类问题在两个班中的比例都占到了80 %左右,其中,DQ 明显多于RQ (约3 : 1)。主要原因是教师以讲解课文为主,绝大部分的问题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变换提问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无论从语速、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几方面都有所变化。
3)两个班中的学生对RQ类问题的回答都比DQ类的回答要长得多。此外,RQ类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层次也要求相对较高。从长远看,这类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英语习得。
本研究的局限是仅选择了一位教师和两个班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料分析样本,所以得出的结论还不具有概括性。因此,有关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在英语习得中的作用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横向和纵向研究。敬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秦丹凤、张真真,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J].黑河学刊,2012/12
[2]吴庆芳,中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
[3]叶洪霞,对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4]Barnes, D.1969. 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 in Barnes et al.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2
关键词 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经济效益;燕山北部
中图分类号 S532.04+.7;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63-03
燕山北部的承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中南部县(区)无霜期160~180 d,北部110 d,为一季作区域,中南部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小面积杂粮、马铃薯及鲜食玉米,农作物产量比较低,人均生活水平居全省最低。因此,如何改变承德中南部县(区)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承德市亟需解决的问题[1]。通过早春覆膜,提高地温,可提前播种10~15 d,避免低温对马铃薯幼芽的危害,人为延长生长季节,合理选择早熟或极早熟品种,提早结薯,避免结薯期高温对薯块膨大的危害,实现双季种植[2] 。通过3年的早春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前茬避温栽培马铃薯能在6月底至7月初采收上市,商品薯产量达33 000 kg/hm2,纯收入22 800元/hm2;下茬鲜食玉米9月下旬至10月初陆续收获,产量达14 250 kg/hm2,纯收入15 000元/hm2,2季纯收入37 800元/hm2。比传统一年一熟的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多增效30 300、15 300、21 600元/hm2,实现了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该栽培模式改变了承德中南部县(区)传统一年一熟的一季作的种植形式,2种作物合计纯收入达3.78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较显著。为了在承德南部适宜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该种植模式,指导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的复种栽培技术,为农民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马铃薯避温栽培技术
1.1 播前准备
1.1.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砂质或砂壤质、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排灌方便的田块,忌黏土、地势低洼的地块。
1.1.2 整地施肥。整地前,清除前茬及农膜等残留物,深翻30 cm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绿宝土壤活化剂7.5 kg/hm2,农家肥15 t/hm2,马铃薯专用肥(30-10-15)1 500 kg/hm2;或等量氮磷钾的尿素(含N 46%)825 kg/hm2,磷酸二铵(含N 18%、P2O5 41%)375 kg/hm2,硫酸钾(含K2O 50%)450 kg/hm2,将肥料混合均匀,翻入土中,整细耙平。
1.1.3 品种选择。马铃薯避温栽植旨在早播种、早收获,早上市,价格高,效益好,并为下茬复种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必须选择结薯早、块茎前期膨大快、早熟、高产、优质,从出苗至收获60 d左右,适宜种植密度7.50万~8.25万株/hm2,块茎平均产量34.5~42.0 t/hm2的品种。而荷兰15脱毒薯是较理想的品种。除此之外,从出苗至收获60~70 d的,还有荷兰7号、鲁引一号、津引八号、大西洋、早大白及出苗至收获仅为55 d的东农303等品种。
1.1.4 挑选种薯。切块之前,选取薯形整齐、芽眼正常、无病无伤、皮色新鲜、光滑细腻的脱毒一级原种为种薯,对芽眼坏死、病害、损伤、腐烂、皮色暗淡、粗糙老化的种薯一律剔除。
1.1.5 种薯切块。切块时,要求芽块大小均匀,保证每个芽块不少于30 g,均有1~2芽眼。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备用2把切薯刀,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剔除,换用经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的切薯刀,继续切块。切好的芽块用草木灰拌种,或用滑石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拌种。
1.1.6 薯种芽块催芽炼芽处理。播种前15~20 d将薯种芽块摆放在17~20 ℃的大棚或温室内,上盖2~3 cm厚的湿砂进行催芽。当幼芽膨大长至0.5~0.8 cm时,捡出芽块,放到散射光下低温见光炼芽,3~5 d后,待幼芽转绿,即可播种。
1.2 适时播种
一般于3月底或4月初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此时,地膜下深10 cm土层的温度已达7~8 ℃,幼芽即可生长。播种量一般为2 250 kg/hm2左右,保苗6.70万~7.50万株/hm2。
1.2.1 人工播种。按1.4 m一带2行,宽窄行种植,小行距50 cm,大行距90 cm,人工开深13~15 cm的播种沟,株距为18 cm,2行芽块交错点播,及时覆土,立即覆盖地膜,保证膜面宽80 cm,膜侧沟宽60 cm,种植密度80 250株/hm2。
1.2.2 机械播种。利用马铃薯专用播种机进行播种。开沟、播种、覆土、覆膜一次完成。播种前,调整播种机的各项指标,保证膜面宽80 cm,膜侧沟宽60 cm,播种沟深13~15 cm,株距18 cm,每带2行,小行距50 cm,即一带1.4 m宽窄行种植模式。
1.3 田间管理
1.3.1 膜上覆土。播种后随时检查,待马铃薯幼芽距离面膜2~3 cm时,人工或机械从膜侧沟取土均匀覆盖在膜面上厚3~4 cm,有效防止膜内高温灼伤马铃薯幼苗及降低地膜韧性,幼苗自行破膜出土,减少人工、保证出苗整齐。当苗高3~4 cm时,从膜侧沟再次取土,进行第2次膜上覆土,要求覆土紧实,与苗高平齐,能有效增加匍匐茎,增加结薯层数[3]。
1.3.2 除草与浇水。生育期间,随时铲除膜侧沟的杂草。根据墒情及时浇水,在发棵期控水蹲苗,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分别浇水1次,开花结束时控水,遇阴雨天气,及时清沟排出积水。
1.3.3 病虫害防治。早春马铃薯主要病害是晚疫病,偶有发生早疫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及二十八星瓢虫。为有效预防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现蕾后,每隔7~10 d,用易保450 g/hm2兑水750 kg/hm2,抑快净450 g/hm2兑水675 kg/hm2,银法利1 125 mL/hm2+光合原粉15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若有早疫病发生,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等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2 000倍液喷雾灭杀或插挂黄板粘杀。二十八星瓢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1.4 及时收获
当马铃薯主茎叶片中下部开始发黄,根据市场行情,在6月下旬开始收获,7月5日前收获结束。
2 下茬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2.1.1 整地施肥。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翻深25~30 cm,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有机肥7 500 kg/hm2、尿素450 kg/hm2、二铵225 kg/hm2、硫酸钾450 kg/hm2,翻入土中,整平耙细。
2.1.2 品种选择。鲜食玉米品种应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在80 d以内、10月1日前后即可收获的优质、高产、营养丰富、采收期长的品种。京科糯2000为首选品种。除此之外,在承德中南部县区夏播鲜穗采收期75~80 d,适宜密度为6.45万~6.75万株/hm2,平均产量13.5~15.0 t/hm2的还有金甜878、思甜528、渝糯8号等品种。
2.1.3 种子准备。播种前,剔除霉烂、破碎、变色及杂粒。选用发育良好的健壮种子,放在室外阳光下晾晒1~2 d后,方可播种。
2.2 播种或育苗移栽
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整地,直播的在7月10日之前播种完毕。行距60 cm,株距30~35 cm,播深3~5 cm,播种量45~60 kg/hm2,保苗4.2f~4.8万株/hm2。为抢季节,浸种催芽后播种。对马铃薯收获较晚,7月10日之前不能完成播种的地块,在7月5日左右用营养钵或塑盘等进行育苗,在2叶1心至3叶时按规定的株行距进行移栽[4]。
2.3 田间管理
2.3.1 补苗、间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补、间、定苗,采用先补后间的原则。若缺苗断垄,挖取大苗进行补栽。待幼苗3~4叶时,拔除病苗、弱苗、小苗及根际杂草,按规定株距留双株;待幼苗5~6叶时,按株距留单株壮苗。
2.3.2 掰除分蘖。鲜食玉米比普通玉米易产生分蘖,及时在晴天掰除分蘖,确保主茎健壮生长[5]。
2.3.3 中耕除草。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等进行3~4次中耕除草,达到消灭杂草、增温保湿、促进玉米良好生长的目的。
2.3.4 培土起垄。在玉米拔节期、孕穗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2次,有效防止和减少玉米倒伏。
2.4 隔行去雄
在玉米雄穗刚刚抽出,离开地边5~6行的地块,进行隔行去雄,或隔株抽去弱株,去除虫株的雄穗,保证全田去雄植株不足1/2,既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又能节省养分,减少虫害。
2.5 人工辅助授粉
在开花散粉盛期,选晴天露水干后的9:00―11:00,抖动植株或拉幕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有效减少秃尖,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提高商品质量。
2.6 病虫害防治
下茬鲜食玉米主要病害为小斑病、大斑病,同时,易受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对玉米螟可使用毒死蜱500~1 000倍液灌心叶防治,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对玉米蚜虫可在玉米田间插挂黄板,进行粘杀。
2.7 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在授粉后25 d左右,籽粒发育乳熟期,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为保持鲜食玉米的营养及适口性,一般在收获后,及时销售或进行保鲜加工处理。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的经济效益
地膜覆盖避温栽培极早熟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的种植模式,可实现一年两熟的高效种植,其马铃薯在6月底陆续收获,上市早,价格自然高,鲜食玉米秋季收获,较一季作的贮藏时间短,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以2015年平泉县南五十家子村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为例,总体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前茬的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商品薯产量33 000 kg/hm2,毛收入52 800元/hm2,种子成本、地租、农药化肥、人工、包装及运输等总支出30 000元/hm2,一年纯收入22 800元/hm2。下茬的鲜食玉米,果穗产量14 250 kg/hm2,毛收入28 500元/hm2,总支出13 500元/hm2,鲜食玉米纯收入15 000元/hm2。一年两熟双季种植合计纯收入37 800元/hm2。
3.2 一年一熟玉米、谷子、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燕山北部承德中南部县区传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马铃薯及小面积杂粮,仍以2015年平泉县南五十家子村为例,对一年一熟玉米、谷子,马铃薯进行实地测产,其经济效益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一年一熟中晚熟玉米,实地测产,平均收获籽粒15 000 kg/hm2,毛收入21 000元/hm2,种子成本、地租、农药化肥、人工等支出13 500元/hm2,一年纯收入7 500元/hm2;一年一熟谷子平均收获籽粒9 000 kg/hm2,单价5元/kg,毛收入45 000元/hm2,总支出22 500元/hm2,一年纯收入22 500元/hm2;一年一熟马铃薯产量42 000 kg/hm2,单价1.1元/kg,毛收入46 200元/hm2,总支出42 000元/hm2,一年纯收入16 200元/hm2。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比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多收30 300、15 300、21 60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5.04∶1.00、1.68∶1.00和2.33∶1.00。可见,地膜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4 参考文献
[1] 蒋书亭,庞萍,李林生.马铃薯复种鲜食甜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35
[2] 赵颖,史书强,何志刚,等.马铃薯复种玉米品种和播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5):115-119.
[3] 黄承建,赵思毅,王龙昌,等.马铃薯/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2):330-342.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3
一、高考语文《新大纲》修订的内容变化
《新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新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5.名言名句默写,必背篇目由原来的64篇拟调整为75篇。
二、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预测
1.高考语文考试时间、试题总分不变。但原来的试题结构、题型和赋分会有较大变化,预测: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应用20分,作文60分,总分仍为150分。
2.总体上选择题型会增加,主观题减少。增加考试的区分度,考生的分差将会进一步拉大。
3.阅读量增加,阅读文体增多,备考范围也将随之扩大。2017年后变化最大的将是阅读。
4.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难度不会因为增加阅读而降低,试卷文字量会增多,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将很紧,试题将会着力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背景下的信心筛选、整合归纳,综合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
5.诗歌鉴赏极可能变为一道选择(五选二),一道主观题。理解性的、诗歌表面的内容分析放在选择题里考,提高主观题的含金量。诗歌鉴赏今后将会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
6.考题中增加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会继续像2015、2016年那样在文言文中集中考查。
7.命题选材立意突出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特别在现代文阅读材料,语言运用材料的选取上更加突出。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考纲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力为本和学科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要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应多做思维型训练而不是海量做题。
2.务必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坚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表达的双轨模式。阅读教学要全面化,重点训练学生阅读习惯,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五种文本阅读完毕,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和整合各类文本信息,并学会鉴赏和评价。表达要改变以往只重阅读课而轻写作课的严重教学弊端,注重写作教学,从研究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出发,就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主旨、技法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式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对材料的思考、辨析能力,并从材料中去感悟自己擅长写的一个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展现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点要全面归纳梳理;要特别重视在文言阅读语境中理解、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切忌太难太偏。
4.扩大必修和选修教学范围,优化教法。要将选修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小说学欣赏》等选修教材纳入教学范畴,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量,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能力。同r要注意对教材的取舍,切不可求全责备,力量平铺。优化教法,不必拘泥于范文的精讲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和较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5.把基本题型训练贯穿于平时教学训练之中。即要在平时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扩大成语积累训练;病句训练要准确、典型、有区分度;衔接题的考察要注意语境义的推敲;图文转换的训练务必准确、明晰,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猜。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强化默写。对于新增的名句名篇的篇目要加大关注力度,宽备窄用。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4
学习关键:
我们都远离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因此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读为核心,即诵读、理解、背诵。
在诵读、理解、背诵中,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学习方法:
1、 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4、提倡诵读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
5、学会使用教材
首先,用好“提示”。 “提示”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它可以找到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的途径。明确了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其次,抓住注释。为了能扎实地掌握文言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要对重点字词和难点语句进行圈划加点,用不同的符号标明一些特殊用法的词和特殊句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类整理。
第三,练习检测。教材在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练习主要从词语、点读、翻译三个方面来安排了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辨析、阅读理解、文言点读、特殊句式的翻译等习题,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在练习时, 要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这样就避免了只读不练的不足,使文言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第四,强化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是巩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诵读课文和复背课文每篇必背,浏览课文重点选背的要求。背诵要及时、准确、流利、响亮,并且可以用默写的形式来检查。
6、 重视归纳和积累。
初学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课一归纳,单元一小结”。归纳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注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个方面来进行,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种特殊的符号,以提高学习效益。
如:用“①②③”表示一词多义;用“”表示名词作状语;用“#”表示使动用法;用“”表示意动用法;用“≠”表示古今异义;用“=”表示通假字;用“@”表示成语典故;用“”特殊句式……当然,无论做什么整理,都必须积累相应的例句,否则,你的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7、 适当延伸拓展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5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四、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本学期目标:
1. 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备课组活动。
在备课组商讨的基础上,制定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每周落实好任务及负责人员,确保备课组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活动中,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开展磨课、推敲试卷的命题等工作,提升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2.关注课堂教学,创建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组内人员要利用研讨课的机会,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系列活动,组长也要加强随堂听课、点评等工作,促使课堂教学常规的稳步推进。并利用语文教材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特点,结合学校重点课题,鼓励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摸索。
3.落实常规检查,督促组员共进。
在上学期语文教学常规检查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备课、作业、教学随笔等资料的的规范化检查,特别是教学随笔、二次修改,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指出、更正,保证反思的有效性。同时,备课组根据教研组要求,统一作业内容、格式及作业量,在作业布置上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强调“少而精”。
二、具体措施:
(一)学习、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1.在备课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组内老师要自发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充电工作,一方面利用进修、观摩的机会,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经常上网查阅、收集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以便取长补短。
2.在丰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将理论和自身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深入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二)开展好备课组活动,严把质量关。
1.在备课组活动中,加强对本年级新课标标准的解读及教材的全册解读与单元解读工作,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学情的教学计划。
2.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严把命题关。组内分工合作,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的周末卷、测试卷、复习卷、考查卷的命题工作,确保试卷的质量。同时,所有的试卷也要落实批改与讲解工作,特别是周末卷力求“精简、有效”,每周抓住重点、难点来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习作水平。
3.利用组内研讨课的机会,开展磨课活动,对“如何上一堂好课”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提升备课水平。
4.做好单元测验及质量分析工作,对测验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提升教学质感。
1.以“整体建构”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组织好教学工作,将课题研究紧紧和教学相整合。本学期,组内将有两位老师参与到这个课题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将课题思想、方法进行渗透与落实。同时,也要加强个案的整理、经验等积累工作。
2.配合教研组小课题建设,开展好相应的研究工作。
(四)落实好语文教学常规工作:
1.规范备课组建设,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每周一下午为备课组活动。
2.组内统一作业内容和格式,每月月底检查作业。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积累,且很薄弱。
2、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积累陈旧过时。
3、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思维方向单一。
4、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总之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水平都很差。
二、高二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进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
1-9周上完必修5,第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10-18周上选修1,19-20周复习期末考试。
四、高二上册语文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两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摘抄或点评或讲座或串讲,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高中语文必背范文6
一、学生层面
1.学生对语文课及作业态度轻视
学生在数理化的重压及高考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影响下,已将语文作业定义为可有可无的选做作业;再加上课改后各学科内容都发生了重大调整,必修加选修的授课模式无形中增添了更多教学内容,挤占了更多师生完成作业、评讲作业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本来学习重心就偏向理科的大部分学生更是肆无忌惮地忽视语文作业。
除此之外,学生在书写时潦草随意,文字、标点符号书写极其不规范。练习册等辅导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整体素养;但交上来的作业往往是选择题互抄答案,文字表述题干干净净。而检查低效的预习作业、思考性作业等软性作业,其质量可见一斑。
2.对语文作业的目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存在误区
由于对语文学科的轻视,多数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目的、作用自然不甚了解,认为语文作业就是简单地抄写、枯燥地背诵、艰难地写作;在这种情形下,作业本身的价值自然无法体现。
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认真完成语文作业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学生要么认为做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要么功利地将做好作业和考好试挂钩,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作业只会增加课业负担。在这种无原则、无道理的排斥下,学生最喜欢老师布置阅读课外书和“形式简单、不用动脑地机械抄写作业和选择题”,最讨厌写大作文。
二、教师层面
(1)语文作业形式单一、陈旧、枯燥、无趣
我们教育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却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直到现在,要是询问学生,“你现在的语文作业是什么形式”,依然有接近八成的学生的作业是口头读、背课文或是书面的字词抄写,而新课改青睐的“要动手、动脑、动口才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性作业”几乎没人尝试,也就是说教师对于新课程作业的优化也只是停留在空想阶段。
由此可见,传统的“听说读写”模式依然在师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学生固然无法转变,而教师也欠缺依靠自己的能力设计出新颖、优质的作业题的能力。
(2)软性语文作业检查无实效性
导致语文作业质量每况愈下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紧张的教学课时,预习作业、思考性作业检查无法落实,导致作业布置有名无实,缺少实效性。
属于同类情况的还有背诵默写作业,除了学生不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外,教师的检查也存在难度。一是一个班班额较大,50多个学生,不管是口头检查还是书面检查都耗时耗力;二是在检查时方法单一,尤其是默写,学生容易钻空子。
(3)作业评语老套生硬
新课改下,教师每天除了要花很大精力精心备课,还要抽出大量时间批改作业。而语文作业多是文字表述性内容,为了赶在第二天上课前及时下发作业,多数教师来不及认真阅读学生的文字,只能根据学生字迹的整洁和内容的多少来“推断”作业质量。评语或是优良差,或是ABC,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日期,这种格式化评语,严重扼杀了学生对待作业的热情,尤其是靠师生情感交流的随笔作业,如果学生从教师那只是收获了冷冰冰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方块字,那么学生回报给教师的就有可能是对语文作业的应付和忽视。
2.教师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1)多数学生对语文课及作业的态度主要因为对这门课重要性认识不够和作业布置缺少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
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平时抓住时机善加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不偏科对高考取胜的决定性作用。在布置作业时避免形式单一、沉闷乏味的作业类型,针对各班特点有的放矢。比如平行班侧重基础的夯实、课文的背诵;文科班侧重形式灵活的思考写作型作业;奥班则侧重合作探究性作业。
(2)预习作业、思考性作业仍要布置,不过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布置一些少而精的题目,避免重复性的作业出现。
在上课时通过抽读课文、介绍作者背景资料、提问等方式检查。如果发现有没做作业的学生要及时规劝甚至以各种方式“处罚”,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认识,不致忽略此项作业。练习题在布置前教师一定要先做,根据题目情况确定本班学生适宜做的题,并做到必批,精讲。简单题由学生讲解,达到锻炼能力,增强信心的目的;难题由教师指导性讲解,学生掌握答题方法。
(3)检查手法灵活多样
比如背诵作业,教师可在上课前按学号随机抽查;将学生按背诵能力结成小组互查,教师抽查;上课或晚自习时间宽裕时以接龙形式竞赛等;当全班学生都能背出时再进行默写检查。时刻关注背诵情况不够好的学生,一旦有进步要不吝表扬,激发他们的信心。
(4)大作文目的是夯实写作基本功,提高写作能力,锻炼思维和逻辑能力、语言组织和驾驭能力,应在教师指导下写作
教师在批阅时可将详批、略批、互批相结合;批语要简明,不说套话,直截了当点出问题所在。随笔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感觉,一般不命题;批阅时重点勾画精彩内容,评语以鼓励、生动为主;为引起学生写作兴趣可将优秀随笔传阅整个班级,或在讲评时表扬,有条件的甚至可将班级学生随笔结集,留下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