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1
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之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被人传颂至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吟咏了千百年。
但是,我读《归去来兮辞》时分明感觉到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伤。仔细一想,这也是难以避免的,自古文人又有哪一个不想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呢?子曰:“天下人道则见,无道则隐。”或许在那个乱世,陶渊明也别无选择,只能做长沮、桀溺,在自己宅前的五棵柳树下吟诗喝酒、举杯邀月,幻想着美好的世外桃源。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古来文人的悲剧大都是相似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过于高洁,也会被世人厌恶,最后落个“世人皆欲杀”的下场。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开始了儒道合流的过程。生于那个时代的陶渊明取道家的避世胜过自然,如果取自然而胜避世,那对于陶渊明来说应是另外一番光景。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或是老子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做人不可太直,有时曲线迂回反而能成大事,李东阳的依违蒙诟、徐阶的曲意事严嵩都是可援之例。有时与俗世和光同尘,反而能够让自身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与凡间的污泥浊物相比,犹如“腐草之萤光比天空之皓月”。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透露出对追名逐利的厌倦,想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的洒脱不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抛弃一切、回归自然的偶然冲动,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有人将归隐作为终南捷径,又有几人真有陶渊明的风情?至少,我们应该庆幸的是,陶渊明没有被统治者重用,从骨子里讲他还只是个文人罢了,恰如后人评汤显祖所说:“牡丹(《牡丹亭》)一出,西厢(《西厢记》)失色。此后传唱天下百余年,堪与之媲美者,唯有孔尚任之《桃花扇》。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是以无憾……”
“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是以无憾”恰是对陶渊明的最佳概括。无论如何,陶渊明过着“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生活时,就应该已经有了觉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宁愿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也不改变他归隐田园的心志,其拳拳赤子之心今可犹见。
文章紧扣《归去来兮辞》的主旨,重在对陶渊明人格的思考(陶渊明拥有回归田园的乐趣,但其内心也有怀才不遇的愤慨),辩证地分析了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语言古朴典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2
第一部分 绘画
人物鞍马:
《自画像页》(故宫博物院藏)
《杜甫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红衣西域僧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秋郊饮马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饮马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山水竹石:
《水村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三段卷》(上海博物馆藏)
《洞庭东山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吴兴清远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兰竹石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兰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竹石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赵氏一门三竹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第二部分 书法
《行书吴兴赋卷》(浙江省博物馆藏)
《行书万寿曲卷》(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管道升尺牍合璧卷》(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家书二札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近得帖》(上海博物馆藏)
《致季宗源二札卷》(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尺牍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南谷帖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心经册》(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书光福寺重建塔记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道经生神章卷》(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远游篇卷》(故宫博物馆藏)
《草书急就章册》(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酒德颂卷》(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洛神赋卷》(故宫博物馆藏)
《行草书陶渊明五言诗册页》(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出师表卷》(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秋兴诗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送秦少章序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欧阳修秋声赋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书雪岩和尚拄杖歌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烟江叠嶂诗,沈周、文征明补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书道场何山诗帖页》(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归去来辞卷》(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归去来辞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书归去来辞卷》(湖州市博物馆藏)
说明
赵孟\ 自画像页 故宫博物院藏品
绢本,设色,本幅纵24厘米,横23厘米,全册42.5×76厘米。
图中绘主人公置身清溪竹林之间,表情平和,着宋装,横拖竹H,气质清高洒脱。衣纹简练概括,平涂白色,使人物在一片绿色之间显得突出。竹枝、竹干用笔细劲挺拔,竹叶描绘细致缜密,层次分明。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3
“东村姓施的姑娘就叫东施,西村姓施的就叫西施……”我读蒋勋,是从《南方周末》上他讲《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的演讲录开始的。
蒋勋说,越王勾践一次给吴王夫差送去十几个美女做间谍。我记得只送了两个,一个西施,一个郑旦。效颦的东施没有送啊,怎么可能“她摆出各种姿势,夫差都不太看她”?《庄子·天运》明明说东施是西施邻里之“丑人”,勾践敢送给夫差吗?不敢送的。
蒋勋又说:“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所有人知道的美已经不是美了。”老子这句话不能这么解释吧?所有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丑也就为人所知了。这解释是由后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等所决定的,古来没有异议的。
简直都不大想跟他争论“气味到底是什么”这一复杂的问题了:蒋勋说“它是肉体生命已经不在了,还在空气里流动着的东西”,我认为肉体生命如果还在,空气里也会流动着气味。不能说闻香识女人,那女人就一定不在了。
最后,蒋勋谈到了他的老师佛陀:“我最敬佩的老师佛陀没有写过一本书,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佛经,不过是他学生的笔记,所以开头总是说‘如是我闻’。有一天佛陀不想讲课了,就拿一朵花给大家看。他的意思是说:我一生讲的经,就在那朵花里,你懂得了那朵花,就懂得了生命本身。”以我之寡闻陋见,只知道禅宗讲出处,都用《五灯会元》里“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的故事。但此外没有在任何地方听说过,释迦牟尼拈花给大家看是不想讲课了,而且还有那么深奥的生命美学在花里头。
我想我是遇见“大忽悠”了。本来给“忽悠”一下,没迷魂就是了,可是寒假里逛书店,发现《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赫然在展示台上,翻翻目录,里面讲《富春山居图》,讲《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讲《长恨歌》,都是很有竞争力的话题,就买了本回来拜读,读的过程非常刺激。鉴于蒋勋的影响力之大,便去图书馆找了他更多的书来。
蒋勋的软文里有太多的硬伤。读了《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我觉得中古的几位大诗人,陶渊明、李白、王维、白居易,都会出来找蒋勋拼命。
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事先总要做点功课,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个注释本参考一下。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一空依傍,强悍无比。下面都是信口开河的好例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蒋云:“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蒙太奇。‘南山’是终南山,在陕西,可是他已经有了对‘南山’的向往。”(第101页)按:陶渊明时在柴桑。南山指庐山。或云此处用《诗经》“如南山之寿”的典,因为采菊是服食延年的意思。都跟终南山不沾边。白居易效陶渊明写过“时倾一樽酒,坐望终南山”,那才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蒋云:“是说,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迷人的生命真理,可是不要跟我辩论,辩论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第102页)按:是辨析的辨,不是辩论的辩。蒋氏不辨即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蒋云:“我们今天像在‘大化’——就是所谓的生死——巨大的生命运行中,我们像一个在海浪中跳跃的状态,一个大浪过来,我们可能就翻了。”(第107页)按:我已经翻了。大化者,天地也,自然也。纵浪也不是冲浪,只是放纵、放浪、放达其中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蒋云:“跟周围一些年纪大的人一起出去走走,到处游玩。”(第127页)按:扶老,拐杖嘛。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蒋云:“唐朝长安城很大,有好几层,所以用‘九重’形容。好几层的城墙,忽然发生的战争让它烟尘漫天。”(第162页)按:《九辩》有“君之门兮九重”,朱熹集注曰,天子之门有关门、远郊门、近郊门等九重。九重城阙应指大明宫城,千乘万骑是指皇帝车舆,不是说整个长安和长安人民。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蒋云:“‘凝睇’就是忍住眼泪。”(第167页)按:凝睇,定睛看也。广东话“看”还用“睇”字,读如tai音。
这些对字词基本意思的解释,望文生义,令人发噱。请注意,上面这些例子,只是从他讲陶渊明和《长恨歌》的3篇演讲录里找来的,也就是此书第99页至第192页。下边的例句仍然不超出这不到100页的范围,那些特别过硬的伤,真令人过目难忘:
我们有个成语叫顾影自怜,就是看自己的影子而产生一种对自己生命的悲哀感。(第106页)
王尔德有一个长篇小说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道林·格雷是一个非常美的人,画家给他画了一张像,放在阁楼上。然后他自己慢慢长大、衰老,同时也经历了许多人世上的事情。等他再看到他年轻时候很美丽的画像,他就痛恨那个东西唤起他的记忆,他就刺杀了那张画像,他整个人也随之苍老了。(第104页)
虽然魏晋300多年……(第130页)
我在印度特别去看了一个地方,叫做纳兰达,是一个佛教大学,当时玄奘求法的地方。(第175页)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这又是一个对仗的句子,“鸳鸯瓦冷”对“翡翠衾寒”,“霜华重”对“谁与共”。(第184页)
“怜”字那么解,悲哀感确实能够产生了。《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情节恰好说反了:道林·格雷尽管一步步堕落,美貌却几十年不变,因为有阁楼上的画像替他衰老丑恶,最后他怒刺画像,却把自己刺死,倒下去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家伙,而画像又恢复少年时惊人的美。历史系出身的人居然拎不清,魏晋不多不少正好200年(西元220~420年),哪来的300多年?Nālandā从玄奘开始就译成“那烂陀”,去过了还能叫它“纳兰达”?最后,小学生都知道,“霜华重”跟“谁与共”不对。
可是,比起下面的胡扯,这些都不算什么了。蒋勋说:
文人很麻烦,文人是到了某一个程度他就下不来了。所以陶渊明或者曹植,这些人最大的麻烦是变成文人以后,他没有办法回到劳动这个层次。所以他讲“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就是他不晓得要做什么了,因为他没有一个可以谋生的东西。(第124~125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已经快荒芜了,怎么还不回家?我常常觉得这个东西是文人的美化,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他回家就真是种田去了,他绝对不种田,因为文人不会种田,顶多是雇别人来种田。(第125~126页)
厚诬古人,莫此为甚,而且话说得忒佻薄。谁只要稍稍翻一翻《陶渊明集》,就不可能看不见那些躬耕力作的诗句: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千古风流陶彭泽,是宋以来所公认。这风流,不单是饮酒采菊,更多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真的“回到劳动”,真的“种田”。陶渊明自谦说“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即所谓“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说的是不愿委屈自己去做官,以至食禄无望,别的营生又干不来,种田也种不好。
顾随关于陶渊明说得好:别的田园诗人是站在旁观地位,而陶是自己干。陶渊明写“晨兴理荒秽”,也还是象征多而写实少,那么他是骗人吗?不是,他做事向来认真;就算这是象征,他也确过此种生活,否则他写向前向上,何必多用“耕田”字样?(《驼庵诗话》)
我现在敢肯定,蒋勋在开讲《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时,根本就没有多瞅一眼那薄薄的《陶渊明集》,否则他不会如此轻率地说陶渊明写躬耕是美化。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4
一、真题解析
(2011年江西卷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参考答案:《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及一种无奈的超脱。
【解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译诗】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令人哀愁的凄凉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被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2013年江西卷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译诗】心中之恨绵绵无尽!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谁能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就可以吃的落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哪个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但是,现今人间万事都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再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让人悲伤的,也没有比结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让人欢乐的。这是古今以来人们的儿女常情。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二、知识链接
1.什么是典故?
典故,也称故典、古事、故实等,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典故的用法
(1)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晋书》TTP/1.1 200 OK Date: Mon, 19 May 2014 11:57:22 GMT Server: Microsoft-IIS/6.0 X-Powered-By: X-AspNet-Version: 2.0.50727 Consuming-time: 371 Set-Cookie: __ReadAuth=wfTUoieJrr+tifrupX93MUfTDPgvvzQhQcd4Md+WvYCBbpS1vZL9mz/GYc5Y63Y1; path=/; HttpOnly Set-Cookie: _SessionId=wxkyd0b4sigv4cvjpli2qhr4; path=/; HttpOnly Cache-Control: privat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gb2312 Content-Length: 71239 河北公共图书馆共享 function checkOS() { var ua = navigator.userAgent.split(";"); if (ua[2].indexOf("Windows NT 6.2")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webpdp/zh-CN/app/d2b8bfa0-dc29-4ad6-94a1-c0bc1ab4652c");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8app2").setAttribute("href", "javascript:alert('本App仅在Windows 8下运行!')"); }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jQuery("#nav").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jQuery("#navFooter").children().mouseover(function () { jQuery(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 { 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 }); //checkOS(); }); function doPrint() { var bdhtml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var sprnstr = ""; var eprnstr = ""; var prnhtml = bdhtml.substr(bdhtml.indexOf(sprnstr) + 17); prnhtml = prnhtml.substring(0, prnhtml.indexOf(eprnstr)); var _first = "立足课本典故 解诗歌鉴赏题
(2)借用和化用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5
一、 发掘考题与教材联系
要想让学生真正重视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他们发掘高考试题同语文教材之间的紧密关联,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念,使其态度回归本位,自主学习课本。我们从高考的语言综合运用、阅读、诗歌、作文等题目中都能发现考题与教材之间的结合点。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诗歌鉴赏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在讲解这篇诗歌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分析并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将每一个考点都与教材中的课文相对应。首先,“兰”“蕙”“菊”这三个意象在《离骚》及《湘夫人》中可以找到根据。《离骚》中“既替余以蕙v兮”这句诗有“蕙”的意象,课文注解为:“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比喻高尚的德行。”而《湘夫人》中“疏石兰兮为芳”这句诗中有“兰”的意象,注解为:“石兰,香草名。”而“菊”的意象在课文中出现次数较多,最突出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其超凡脱俗,故为陶渊明心中的“君子之花”,受其钟情。其次,“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也是灵活运用了课文中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文和必修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由此可见,高考语文试题同教材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指导学生把握好教材,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是语文教师应当做的。
二、指导学生精读课内经典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编写组反复筛选出来的精品,这些文章不仅语言文字隽永优美,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值得反复推敲品鉴。因此,在高考语文复习时要立足根本,指а生欣赏教材选文,分析文学功底很深的文章,学生也就能在其中更加深刻地去认识语文的魅力,探求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对学生应对高考阅读非常有益。
例如《老王》一句“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否定了两种可能,看似很普通,但当我们多次阅读分析之后,发现了其中藏着的极其沉重的情感。作者很明白老王的心意,是为了感谢她,老王在临终前给她送了鸡蛋和香油。他尽了自己全部的气力,拖着僵直的身子去感激这个曾经帮助过他的“我”,这份情感太过沉重,作者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所以用了两次否定。这种情感只有在反复阅读文本后才能感受到,也才能更感动于老王的善良。当我们领会了这些经典课文的内涵,再拿来高考阅读题,只要仔细分析,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旨。如2010年安徽省高考阅读试题《石匠》,便可以从中找到类似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开各种辅导资料,因为它们的答案是现成的,而且有的分析并不恰当,学生可能会形成误解。学生要进行多次阅读,教师从旁适当指导,就会更加关注于细节,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思考与解读。
三、整合文本资源,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倘若我们能利用比较阅读的策略,通过整合课本资源,寻找文本共同存在的规律,就能很快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有利于语文备考。
如在学习苏轼的《新城道中》时,通过将其与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形成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一解读方法,探究两首诗的写作风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抒情诗都可以借用此种方法来解读,如2013年安徽省高考韦应物的《秋斋独宿》,2014年安徽省高考马子严的《阮郎归・西湖春暮》。
因此,高考语文的复习要有选择性地围绕教材进行,不要局限于教材,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课文中学习到的技能灵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而实现积极复习的目的。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6
何谓“中国书法”?“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相当于中国文化传统,有道统在里面。它是一定文化修养的人用笔、墨在器物上书写文字的一种具有时空性的心神感知艺术。有人浅薄地说,书法只是线条的平面艺术,不足为道。文字固然由线条组成,然而线条之外的时空,岂可用线条描述?显然,这是见树不见林,一叶障目。文字之结体,属于造形,它是在时空秩序下完成的。一个人没有视觉能力,便无法感知一幅书法作品的形与神。一个人没一定的文化修养,恐怕难以感知一副书法作品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来,中国书法有三要素:一内容(心),二形式(形),三境界(神)。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中国书法,如此而成则为中国书法家。
书法之内容是指在器物上书写之文字,不管是少字,还是多字,均有所指,表现出一种意义、情感、境界。书法之形式指用笔、结体、章法、器物、处境等。自古以来,对于用笔、结体、章法之论述不厌其烦,暂且不多说。器物,如纸、绢、石、木等;处境,如寺庙、宫殿、书斋、城楼、额楣、园林等。一般而言,挽联写在红纸上的不多,婚联、寿联很少写在白纸上。寺庙与书斋之处境大相径庭,其书写之内容与表现形式也理所有别。书法之境界是指一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目,即精气神,也即风格的呈现。如《兰亭序帖》表现出来的是潇洒流畅、优美俊逸之神韵。
对于书法之内容,一般是趋吉避凶。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写“狗屎”或“棺材”两个字作为一副作品挂在客厅欣赏,而春联、婚联、挽联之书写与张贴必须应景。棺材两头之“寿”、“福”之书写亦当因宜而作。
我认为,书法之内容应当具有独立性,即要求书家自己创作书写内容,也即书家应当拥有所书写内容的知识产权。如王羲之拥有《兰亭序》的知识产权,颜真卿抄录元结的《大唐中兴颂》,作品之知识产权归元结、颜真卿共享;赵孟抄录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作品之知识产权归陶渊明与赵孟同有。如某书家抄录我创作之诗文,须经我授权,才能面市出售,并且售后应付给我报酬。否则,侵犯我的知识产权。书家抄录唐诗、宋词,其理亦然。如我抄录李白《将进酒》,则知识产权归李白与我共有,因此副内容于我不具有独立性,也就不是一副属于我的完整意义上的作品。
一个人自己不会写作,只是抄录他人的文字,恐怕很难超越一个书法工匠的身份。因此,书家要“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不应当仅仅当工匠抄录他人的文字。
书法之内容表现出一种境界,由此决定书法之形式必须澄明这一种境界。书法之形式服务于内容,决不能脱离内容谈书法之形式。如王羲之《兰亭序》的内容充满了道家智慧,表现出一种飘逸超然的精神境界,那么这就要求王羲之用与之相符的形式呈现这种境界。反之,用颜体或柳体楷书抄录缠绵悱恻之婉约诗词,肯定是内容与形式不符,无法表达出那种境界。
书法之形式必须具有独立性,也即自家面目,不能学人模样,不可像前人和今人。入帖难,出帖更难,一些人对于技法固然熟练老到,但没有自己的形式,只是前人的模样,那么称不上书法作品,只能叫“匠品”。如学王羲之的行书,写得同王羲之一模一样,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学爨宝子,学张黑女,学汉魏简牍,学敦煌写经,学颜真卿楷书,学怀素狂草,学米芾行草书,学郑板桥六分半书,学赵之谦行草书,学得越像越失败,越是没艺术价值。学得像,是临摹、复制,相当于批量生产,属于工匠干活而已。
我常见一些诚实的人写明“用张黑女笔意”或“用赵之谦笔意”写一些内容,所以,这些工匠制作出来的“匠品”,如不指明用何人之形式,而仅署名为自己书写,恐怕得算作“窃”(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了。譬如我学王羲之行书,写得与王羲之差不多,抄录内容时若不标明“用王羲之笔意”,我就是“窃”王羲之行书的小偷而已。
书法之境界,即内容之境界,它通过书法之形式澄明。在历代传世之作中,可找到无数书法之形式必须澄明内容之境界的明证,如王羲之《兰亭序帖》中的线条有“悦”意,颜真卿《祭侄稿》中的线条有“痛”意,苏轼《寒食帖》中的线条有“苦”意。颜真卿书写不同的作品,无不考虑到用相应的形式完美地澄明内容之境界,所以朱长文《续书断》评说:“故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像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
境界,也可用“神”来转述。所以,用特定的形式澄明内容之境界,叫炼神。苏轼《论书》云:“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自古以来,书家便认识到了“神”为第一。如六朝书家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若书法之形式无法表达出内容之境界,也就意味着创作失败。即使书家的技法非常纯熟,已达到运用自如之地步,如用怀素的狂草或王铎的行草书抄录文天祥的《正气歌》,都是失败的,与中国书法南辕北辙。有些人用小楷抄录《心经》、《金刚经》、《道德经》、《论语》,如果无法表达出这些书籍的内容之境界,心形不合,形神相悖,也是失败的,不具有书法艺术性。
古人常讲,字如其人。如刘熙载《艺概》说:“凡论书气,士气为上。”“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一些人浅薄地认为,书法就是写字,掌握了技法就是书法家,书法和书法家与人品、道德情操、文学无关。殊不知,在古代,虽然书法只是“小道”,读书的余事,但是书家往往把书法当做理想人格的达成,也就是说,书法是一个人道德情操的表现。言为心声,王羲之写不出文天祥的《正气歌》,颜真卿写不出李白的《将进酒》,而书为心画,他们自然不会用惯常的技法书写与自己心性不符之内容。宋人朱长文《续书断》认为颜真卿神品居天下第一,“呜呼,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而不居庙堂宰天下,唐之中叶卒多故而不克兴,惜哉!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
书为心画,所以字如其人不是指外貌,而是指心志及由心所涵养出来的气。蔡邕《笔论》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就散其心。一般人不懂小学,不通音韵学。许慎《说文》云:“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有石而高。”散,山,宣也。书,如山岳一样,养有浩然正气,刚而厚,为心之宣散。
我常教徒弟说:“书成即人成。人成未必书成,然人不成,书必不成。”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帖,首先扑人眉宇的是《兰亭序》帖潇洒流畅、优美俊逸的神韵,其次会觉得王羲之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会对《兰亭序》文本表达的道家思想与精神境界有所体悟,再次则是品味到《兰亭序》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合一问题,即所谓晋人风度的境界。王羲之的《兰亭序》帖,见其书成,亦见其人成。又比如,欣赏颜真卿的书法,自然可以感悟到他一身正气、傲骨铮铮、忠义节烈、刚正不阿的人格。
人不成,书必不成。古人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不仅只看语言,还得审察其行为,言行合一才是正人君子,言行不一是小人。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千古……然则士君子虽有绝艺,而立身一败,为世所羞,可不为殷鉴哉?”蔡京、秦桧、严嵩、郑孝胥,固然于书法之技法上有所斩获,但此四人的人格不受中国文化传统认可,因为人不成,所以书也不成。
有一个中国术语,叫君臣。王羲之是君,学王羲之学得像的是臣。转换为今天的术语,“君”即有独立人格之书法家,“臣”即有依附性人格之染纸匠。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然书虽六艺事,而未尝不进乎道。非其胸中空洞无物,则化工生气不能入而居之,则即摹钟刻索,只成一染纸匠耳。”工匠为臣不为君,没有独立形式,即书不成,也就意味着人不成。如学钟繇或赵之谦学得最像,只是钟繇或赵之谦的臣,就是书不成,人也不成,与艺术无缘。
染纸匠于书法之内容、形式二者都没独立性,一旦不为君,其境界自然低下粗俗,一身匠气,“窃”而已。如学颜真卿的楷书或赵之谦的行草书,抄录一些唐诗宋词,即使技法上纯熟,非常像颜真卿或赵之谦,若形式未能澄明内容之境界,又不标明形式之由来,还是只能用“穿窬鼠窃、狗尾续貂、惨不忍睹”十二个字评价,根本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书法之形式独立,内容不独立,即使二者臻于浑然一体,以形出神,但还是无法弥补缺陷。如赵孟頫抄录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借用《归去来辞》表达自己的心性,虽其形式澄明了内容之境界,达到了形神合一的化境,但依旧白璧有瑕,仍属意义不十分完整的艺术作品,只可判为二等“妙品”。在今天,如果有人抄录邓丽君或刘德华的流行歌曲,倘若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该歌词的情感,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也不失为如赵孟頫抄录《归去来辞》。
颠覆前人,挑战正统,形成自己的独立的书法之形式,最后达成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家,方能在历史上有地位。颜真卿能与王羲之平起平坐,在于颜真卿能截断众流,自树面目。当然,先有王羲之的俊秀清丽,后有颜真卿的宽博雍容,而颜真卿没有生活在王羲之的笼罩下,这正是颜真卿的伟大人格。
宋代的米芾自称“刷字”,实则有横扫前人、自立面目的气魄,高喊“一扫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自题》),“吾书无王右军一点俗气”,自作主宰方能自成一家,所以王文治评价米芾云:“天姿淩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祗应酿蜜不留花。”当然,米芾只是一代大家,离一代宗师尚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