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鲁迅的文章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1

“鲁迅大撤退”删除经典文章现象,反映了现在文化教育的浮躁,一厢情愿下投其所好学生思想,总以为学生接受不了那些远离现在时代的文章,觉得旧文章中的思想和写作词语,很难让现在学生感兴趣,这种做法正是精神境界日趋低下,排斥严肃文化,迎合娱乐时代文化气息表现。

鲁迅大撤退,是对2010年各地语文教材的修改的一种戏称。在这次课改中,鲁迅的作品被大幅削减,被网友们称作鲁迅大撤退。这次大清除可以说是引发了社会上关于鲁迅作品的热烈讨论。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板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59-02

随着高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部分——课程结构的调整,特别引起了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注意。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已经将原有的“学科—册—单元—课”的单调课程结构形式,改革为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形式。其中对于“模块”教学设置,更是对课程结构的一次大的变革。语文作为一个单独的科目,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十个多月的教学工作中,对一个作家及其相关的作品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感触与想法。这个作家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如果说雨果是法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大山,那么鲁迅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大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及读本中一共收入了七篇鲁迅的文章,其中小说两篇:《祝福》、《药》、《阿Q正传》;散文兼杂文三篇:《〈呐喊〉自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现行的语文读本中鲁迅的文章暂不一一列举,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鲁迅作品阐发探究时又必须要引入另外一些相关的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评传、事略,相关的纪念文章等等。单从篇幅上看,鲁迅及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教材中所有的作家更是无出其右者。

同时,鲁迅与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又承载着语文学科的许多基本要求,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点与目标。在对于语文课程结构模块的定义上,我们还并不能直接看出课改之后的教学内容与今天相比有多少进步之处,因为新的教材还在酝酿之中,而课程改革精神已经传达下来。对于必修课程模块的建构还是从学习目标、内容、知识体系上来划分的,与之对应的语文选修课程也安排了相关系列,因而更多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第一性质——工具性。关于知识体系的分类,应该是属于一种横向的独立与联系,可是如何来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如何使得语文学科有一条或者几条完整的精神脉络,使教材与教学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思想的连贯性,我想应该是属于纵向范畴的;而关于鲁迅的教学可能正是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纵向联系的一条重要线索。

至目前为止,我还只能就其表层作一些教学的试验,因为大多是由一些教学中的实际现象引发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而引起我的这些思考的。但由于从事工作的时间还很短,因而试验也并没有得出真正的结论;于是,综合的一些东西姑且只能称之为构想。

在横向的模块中(我希望出台的新的教学范本与教材能够对模块作出最好的诠释,而不是继续作一些篇目的调整,又或者是在确立了彼此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加割裂了教学内容的精神联系),我想我们是否还可以寻找一些能够贯穿三年高中教学的精神线索,将语文教学能够从经纬上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的画布。我的这个试验,便是将高中语文教学中鲁迅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加以整合。所谓整合,当然不能是单纯的将篇目堆放在一起,我反对将高中语文教材变为文学史、文学理论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这是大学科目,体现知识体系的独立性,便于就其中一点进行专入研究,而高中语文仍是处于普及教育阶段,因而没有必要进行体系分科,所以,我决不是想将鲁迅作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单元里集中学习,连续一两个月只与鲁迅“打交道”,学生会“发疯”的。整合不等于集合,集合是表层次的,而整合是深层次的,当然目前尚在试验阶段,能说有多深,恐怕会遗人笑柄,我姑且只敢称其为“版块”。与地理上版块的概念不同,我所谓的“版块”注重于“海平面”以下的结合而不讲求“大陆”的“接壤”。

同时,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促使我下决心找出维系这“版块”稳定的精神线索。对于鲁迅的认识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难题:一方面将鲁迅神化的旧体制下的旧思维被否定了,另一方面,否定又过激化,在否定了“神”的鲁迅之后,甚至进一步否定了“人”的鲁迅,或者将鲁迅庸俗化地肆意解构。这在信息空前膨胀的今天,不可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时间距离造就了隔膜,大部分学生不了解鲁迅,单纯把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看,既然是历史人物那就是过去时了,永不再回来,于是他们不想去了解鲁迅,也懒得去了解鲁迅。这些都是错误的。于是,高中语文关于“鲁迅版块”的教学,一开始就必须在学生心中给鲁迅以重新定位。

我想从“年轻的鲁迅—胸怀壮志的鲁迅—战斗的鲁迅—伟大的鲁迅—青年永远的导师,中国民族肖像的描绘者”,这一最终将鲁迅定位在一个“伟大的人”的过程,正好从这篇《〈呐喊〉自序》开始。这篇序言,交代了1924年前的鲁迅从一个求新的青年到走上“在精神上疗救国人”的文学道路的一段心路历程,表面上它可以串起一些选自《朝花夕拾》初中课文,同时,也能联系到现在学生自身所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初建阶段。少年求学的鲁迅,或者比留着髭须的导师更具亲合力。中国儒家的衰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厚古薄今,而将孔子等先师神化,因而重塑鲁迅形象,不能再像庙里供奉的菩萨,高高在上却是泥胎一座。鲁迅的精神历程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段人生的洗礼。

当然,最初的鲁迅文艺应该是从写小说开始的,小说恐怕是语文学科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了,同时关于小说,我们还可以调动其他的资源丰富教学,但那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我们讨论的是精神联系。从《呐喊》到《彷徨》,正是暗写了自《〈呐喊〉自序》后鲁迅的精神历程,从“奋起呐喊”到“荷戟独彷徨”,鲁迅似乎又陷入了低回,这无奈与无助到《野草》又开始爆发,从小说到散文,鲁迅由一个“文艺医生”成长为一名“文艺战士”。文学作品,不再是温和的“汤剂”,而变成了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变成了愚众头上的棒喝。从含蓄的小说表达,到杂文激昂的战斗文字,鲁迅始终在选用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文学样式。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可以说有莫大的启示。

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打倒孔家店”到“拿来主义”,从《纪念刘合珍君》到《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用三年“鲁迅版块”的学习一同体会鲁迅的成长。随着鲁迅精神的最后完善,学生也从而真正地理解鲁迅;同时在此基础上,同学的欣赏、认识水平也会从被小说吸引的浅层次,逐渐过渡到对于鲁迅杂文、散文乃至思想的形而上层面的思索。

整个现行教材三年六册语文,“鲁迅版块”的作品的选择,还是比较能够符合这段鲁迅个人的精神成长经历的。当然这段经历也可以看作是学生重新认识鲁迅的经历,同样又是学生自己精神成长的经历。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方面,近现代史的学习,也会有助于我们探索鲁迅的成长轨迹,每个人的发展都不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而那个时代的骄子,也必是真正书写时代、历史的人物。有幸,近现代中国史与“鲁迅版块”几乎是并行开始的,于是史可以证文,文亦可以映史。这又是更大方面的横向联系。

作为“鲁迅版块”的收尾,选择《阿Q正传》看起来似乎有些违背了我所说的“一贯到底的精神发展的直线历程”,又绕回了1921年,然而追求绝对的“精神直线发展”是可笑的,精神的历程本身有曲折,在曲折中发展,所以不必要求教材按时间严格排序。同时,收尾的《阿Q正传》自有它的独到作用,既然是收尾,那么就应该作个总结,来篇纪念文章唱唱赞歌不好吗?我认为大可不必,高三了,也没这么多工夫,择其要者最好,有句话叫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他深爱的民族画像,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描绘乃是鲁迅最成功处,而《阿Q正传》更是这方面无可替代的杰作。不同于现代主义者的精英意识,鲁迅对于愚众的态度,在阿Q身上集中展现,决不站在所谓的高处俯瞰世人,而是真正地爱世人,有怒有哀,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屑。这使得,我们重塑的“伟大的人”的鲁迅,更加臻于完善。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在人间。

鲁迅的成长历程也是他对自己的错误、缺点、偏见不断纠正的过程,如同他自己在那篇著名的短文《战士和苍蝇》中结尾说的那样:“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回避鲁迅的缺点,相反知错能改乃是最伟大人物难得的品质,瑕不掩瑜,何况这些缺点反而为学生塑造了更有血有肉的鲁迅。

真正的思想与精神是无法灌输的,它们需要人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有时候,这种体验不是要回到过去,把那样的生活再过一遍,有时,仅仅只是读他一两本书,在精神上与之契合,进而跟随他“走过”一段心路历程。我想,这样,更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3

尽管鲁迅与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渊源、出发点和对教育问题思考、表现的方式又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同鲁迅的基础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及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的。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明确提出了“立人”的思想,由“立人”而启迪人心,唤起人的主体意识,进而达到启蒙的作用,尊重和肯定人的个性,使其走个性解放的道路,从而使国民实现真正的觉醒。正因如此,鲁迅基础教育思想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启蒙主义。1919年,鲁迅指出:“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①,即对于学生应该“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②。这都表明,鲁迅认为教育应该启迪学生的思想,促进人性的发展,显然具有人道主义的色彩。鲁迅认为,旧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毒害学生的心灵,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他指出:“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③鲁迅认为这个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这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④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鲁迅认为教育应该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人的生存及发展为终极目的。所以说,奠定鲁迅基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是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及进化论。的教育思想则是建立在杜威实验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从杜威那里系统地接受了实验主义的哲学理论,并称“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的哲学基础”。⑤杜威认为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而知识思想是人生应付环境的工具。在教育方面,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社会进化和改良的根本方法,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由此可见,实验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越来越丰富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应付环境的能力,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向学生灌输与此无关的知识和思想,教育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活中包含着不断的教育。非常推崇这种实验主义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在当时的教育界进行积极的实践,如要求教育改革、普及教育等,同时也以此为理论基础建构起了他的基础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不同“立人”是鲁迅基础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立人”就是充分挖掘全民族的潜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承担起“兴国”重任的新人。鲁迅希望青少年学生摆脱精神蒙昧,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济世救国,成为革命的新生力量。这些教育思想与理念都是以“立人”为出发点和最终指向的。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则是教育救国。

教育救国成为一种信念贯穿于他终生的教育事业之中,并成为其始终奋斗的目标。基础教育思想的思维、表现方式不同因为人生经验的不同、教育背景的差异,鲁迅与在思考基础教育时,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体现了各自的特色,表现方式也呈现了不同的形态。鲁迅主要是一个作家、思想家,所以,他往往比较留意社会事件中所蕴含的意义,批判这些事件背后的负面影响,而且在批判的时候还往往从小处着手,逐步深入。具体到基础教育,他总是能够在一些并不起眼的社会事件中看到背后的教育意义以及对教育的影响。当他表现自己的思考成果的时候,形式也比较灵活,关于教育的文章,鲁迅写了不少杂文,但也有散文,甚至小说。鲁迅认为基础教育要讲究科学,这种科学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教育目标的科学,教材选择的科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教育管理的科学等。这样看来,鲁迅的思考似乎也有很完整的体系,其实不然,这些思想都散落在鲁迅的杂文、散文甚至小说中,需要我们认真整理才能看清楚。与鲁迅比较起来,更像一位学者,一位理论家。这也就决定了他思考基础教育的方式以及表达自己思考成果的方式必然与鲁迅有不小的差异。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在思考基础教育的时候,主要是置身于教育事业之中,面向教育问题,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进行学理式分析,进而提出理论化的解决方案。同样认为基础教育要讲究科学,同样认为这种科学性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但是他在对这种科学性进行具体分析时就表现出了不同于鲁迅的特质。例如,在《学生与社会》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目的是要分析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首先需要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是“个人”中的一部分。其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显,不用说,这就是一种学理式的分析。

二、鲁迅与基础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制定教育制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制定的过程一定要民主、科学,慎重。教育制度一旦制定就不能随便更改。有两篇文章(《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记全国考铨会议》)认真记录了教育制度改革会议的全过程。记录会议过程这一行为本身就充分显示出本人对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教育制度因为重要,所以必须科学。在《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这篇文章中,对“新学制”中关于升级的“弹性制度”就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十分科学。也是因为教育制度重要,所以不能朝令夕改,必须慎重。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这篇文章中,鲁迅对教育制度的不够严肃就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说:“就是所谓‘教科书’,在近三十年中,真不知变了多少。忽而这么说,忽而那么说,今天是这样的宗旨,明天又是那样的主张,不加‘教育’则已,一加‘教育’,就从学校里造成了许多矛盾冲突的人。”①关心教育的人们都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体制与时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就我国基础教育而言,目前也还存在农村的学前教育未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差距较大等现象。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无疑具有科学合理性,之所以是一种“公开征求意见稿”,则表明了我们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慎重。我们希望,以后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也能够如此慎重、如此民主、如此科学,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鲁迅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到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选择,所以,教育目的在教育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我们要防止教育目的功利化倾向。否则,在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之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会思考教育、社会、民族的未来。如何防止教育目的功利化,鲁迅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篇文章中,鲁迅就对当时中国父母教育目的的功利化色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鲁迅指出:“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②鲁迅与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虽有不同,但是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值得借鉴。也就是说,教育不能紧紧盯着眼前的实用目的,而是要看到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关于教育的目的,有过正面的论述。在《学生与社会》一文中,指出教育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是启蒙,一是改造社会。他说:“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未受教育的人是近视眼,没有明白的认识,远大的视力;受了教育,就是近视眼戴了一副近视镜,眼光变了,可以看明清楚远大。”③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教给学生向人炫耀的资本,而是要培养学生一种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眼光与能力,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教育的启蒙功能。还是在这篇文章中,他又说,“人受教育,求知识,原为发现社会的弊端”,“我说社会的改良全靠个人,其实就是靠这些戴近视镜,能看人所看不见的人”。④这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看清世界之后,揭示世界不合理的方面,并进而改造这个世界。这就是教育改良社会的功能。如果我们的社会与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认识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并以这种目的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如果我们的学生与家长都能够认识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并将这种目的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我们的民族就会更有希望。鲁迅与对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国家,有着十分悠久的道德教育历史。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4

小的时候,从《三味书屋》中认识了鲁迅,当时他的“早”的精神一直让我当成座右铭。鲁迅把“早”刻在了桌上,我便把“早”刻在了心里。从那之后,“早”就一直影响着我。什么事都赶早,更不愿落后。这也是鲁迅给我受益非浅的启示。也是从这里,我开始接近他。

作为一个文学家,从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就开始了他一切的不平凡。读他的文章,我感到了文学的深沉,仿佛看到他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沉甸甸的笔,怀里揣这一颗沉甸甸的心。

鲁迅出身于一个落没的封建家庭,生活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这也就使他写出的文章大多以同情人民,讽喻社会现实为中心。他使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人,他〈〈彷徨〉〉政府的无能、腐败〈〈呐喊〉〉着,期盼美好的生活。他有坚定的反抗和争取的意识,但力不从心,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所以他毅然握起笔,写下了鲜血淋漓的旧中国历史,无不让人血泪纵横。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鲁迅;《风筝》;精神

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失和,而这一事件给予了鲁迅深刻的影响与沉痛触动,《风筝》与《我的兄弟》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发生之后,所做的关于兄弟情感的两篇回忆性文章。而笔者通过对《风筝》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讨与资料的查阅中对《风筝》有了全新的认知。基于此,笔者以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索,对鲁迅小说《风筝》所具有的精神与情感实现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一、对《风筝》的简述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种类众多且在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而《风筝》则是鲁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关描述兄弟情的回忆性散文。在该散文中迅以简短的12段将其内心情感深深的释放。在该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飞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从而回忆起过去的自己并不爱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当时“我”年幼的弟弟喜爱放风筝,当某一天“我”发现弟弟偷偷的做风筝,而作为兄长的“我”对其没出息的行为给予了惩罚并为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对。指导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使作者感到内疚。当“我”想要弥补时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弟弟对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内心得不到宽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风筝》中具有的精神

通过对《风筝》仔细的阅读,以及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作者发现鲁迅常以“兄长”的身份得以体现,如《弟兄》中的兄长“张沛君”、《狂人日记》中的“大哥”以及《风筝》中的“我”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对自身自责与身份的肯定,“养家”以及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成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风筝》中,当鲁迅发现弟弟偷偷制作风筝时,认为弟弟这种“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行为是在丧志,而作为“兄长”的自己是需要惩罚的,进而导致对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杀”,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传统教育权威性的存在。多年后,当鲁迅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回想起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致使作者感到自责和内心的沉痛。在分析中发现,鲁迅对此事的耿耿于怀不仅在于对封建教育专权的认知与批判,而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心态以及精神给予了沉痛的打击,理性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进一步导致鲁迅陷入痛苦。

与此同时,在鲁迅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教育以及社会文化是一种饱受掠夺的专制教育与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长辈的权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视与反抗的,家中的晚辈对长者的决定是必须服从的,而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对封建道德的无意识的遵从[3]。这一点在《风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兄长的“我”向来“不爱玩风筝”并对弟弟喜爱风筝的表现“呆看着空中出神,为风筝的掉落“惊呼”、为“风筝的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的种种行为感到“可鄙”,并亲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却仍不在意弟弟内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专制。而弟弟隐瞒“我”做风筝的行为以及“惊惶地站了起来”可见弟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身行为是错误,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却”再一次证明了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的潜意识遵循的标准和奴役下的不觉醒。与此同时,从“我”认知到当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以及后来希望得到宽恕,获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鲁迅在认知到封建专制的弊端后对自我内心的拷问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压迫,弟弟的全然忘却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觉醒。作者在一言一语中叙述着自身精神与思想的感触,是人在阅读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与无力,以及对兄弟的深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风筝》中,通过作者文章中舒事、议论、感叹的有效结合,以及人与景交融形式的描写,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体现。而在结合作者生平以及其与弟弟发生的“失和”可探视文章中,作者内心与灵魂深受着思想与精神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赵天成.无地彷徨:沦陷的回忆或肃杀的严冬――鲁迅《风筝》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6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读书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在我的高考过程中激励着我。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孙少平背着千斤重的石板,迈着沉重的步伐,背上伤痕累累,汗水腌湿了眼睛,仍然坚持不放弃的向前走,我就从中获得一种坚韧坚持的力量。

在我的读书生活里,接触表较多的是有关《周易》的书,我先是阅读《周易》的原文及其翻译,首先接触的是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的书,了解了《周易》原文的基本意思,然后又阅读了其他的译本,然而研究的书籍有上千种,读多了有些混乱的感觉。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周易》这本书的基本结构,了解了阴阳二爻、八卦等等,记忆了一些卦序。其实《周易》讲算命的并不多,学术界研究更多的是书中的哲学思想,《周易》传递给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比如物极必反的道理,当一个人跌倒低谷,不必灰心。因为没有比这更糟的情况了,接下来就是上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