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信息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1

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措施,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依赖

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是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1]。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存在一些弊端,同时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也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明确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想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1.1过分守旧:

尽管我们已经具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是对很多语文老师而言,传统的板书和言传身教依然是他们坚持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的想法过分守旧,他们不相信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他们更加愿意自己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将知识一点一点的灌输给学生。一方面是他们不相信信息技术的作用,总觉得华而不实,不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他们或者前辈们的教学经历告诉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嘴和手中的粉笔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因此,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尽管他们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但是很多老师实际上是不去使用的,这在一些已经有了很长教龄的老师身上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1.2过分依赖:

新鲜事物总是让人们心中充满好奇,想要去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是目前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很多小学生的欢迎。于是很多老师为了时尚赶时髦,过分依赖信息技术[2]。很多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让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无笔式教学。就是他们在课堂上都是利用多媒体来展现自己想要教授的内容,在黑板上很少甚至不会进行板书,有时候一堂课下来,上课的时候黑板是什么样,下课了黑板还是那样,一点书写的痕迹都没有。上课就变成了老师陪学生一起观看投影仪。这种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的心理也是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尽管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功能,老师的很多工作都已被信息技术所取代,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老师适当的板书以及讲解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老师水平有限: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很多老师而言,他们需要花时间去学习。但是很多老师由于时间或者年龄的关系,他们无法很好的掌握信息技术,无法在课堂上熟练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心里面很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实际上缺乏操作能力,最终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无法实现。

1.4资金投入不够:

要想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那么一定的资金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需要投入资金购入相关的机械设备,同时互联网上有些信息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投入资金购买。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的资金投入有限,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添加设备,根本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多媒体教学。

1.5设备破坏严重: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机械设备,而且这些设备大多都是固定在教师里,老师无法时时刻刻进行监管。而小学生本身心智不成熟,再加上活泼好动的性格,他们会鼓捣这些留在教室里的机械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最终损坏机械设备,导致无法进行教学。因此,设备损坏严重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之一。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改善措施

2.1加强培训: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是改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措施之一。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老师思想上的教育。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接受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不足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让他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做到有所取舍。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很多老师都是在走入教学岗位后才接触到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因此他们也不是很熟悉,也需要学习,为了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老师首先就要努力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而且这个培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因为现代科技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教学的需要,老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教学的需要。

2.2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

雄厚的资金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一切都是妄谈。所以,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为每间教室都安装必要的机械设备,而且还要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满足长期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3加强管理: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载体就是多媒体设备,而多媒体设备都是固定在教室里。因此,为了保证多媒体设备不被破坏,我们需要加强管理,确保多媒体设备能够长久的使用。为此,我们要在一些必要的设备上加上锁,而且还要在学生中指定一个管理小组,防止同学或者其他人破坏多媒体设备,同时老师还要定期的检查,至少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检查一次多媒体设备是否被损坏。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多媒体设备能够为我们的小学生提供长期的服务。

3结语

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能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我们要学会它并且善用它,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全盘依赖,我们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春华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鲁东大学.2012.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2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主要表现:

一、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荷花》一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没有有多少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公园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请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我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听这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梦一般的画面,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炼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其后再出示录像让学生听读课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了,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运用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便是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需要,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对话完成的。学生获取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这种方式符合儿童喜欢的自主参与、探索、创新的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就形成了确认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心理定势。加上多媒体网络所提供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探索与提取,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创造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运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不应过分强调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2.不应重机器、轻教师,不能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应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甚至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播放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3

一、让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一体

1.语文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学习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教师要熟悉网络管理,熟练地进行网页制作,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编程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库。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2.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施网络教学,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网络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比如,在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浏览,搜集资料的时候,有的学生出于好奇,随意登录其他网站,浏览与学习语文无关的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提醒,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的学生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影响了学习进度,还有极个别学生只习惯听教师讲课,自己动手能力较差,对这些学生要多加辅导,提高他们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这样才能保证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讲求实效

1.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为形式而形式,单纯作信息技术表演,将是徒劳无功不足取的。

2.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学习的劲头就足了,自觉性就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因此网络教学,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

3.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贵在坚持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有能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是不行的;有志者,贵在坚持,知难而上,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方能成功。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认知的途径,网络教学将给教育带来新纪元。这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不可避免,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是不行的。

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

把信息技术各种手段恰当地融合于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4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面向的是一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自理的低年级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耐力、理解能力均处在尚未开发的阶段,还不能很好的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和知识,单纯依靠老师的授课或者学生自己的想象,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汉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而增加难度,只能简单的停留在汉字表面的识记层面上。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们识记汉字,可以将抽象难懂的汉字转化为具体直观且简单易懂的图画,将没有生命的汉字以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内涵。

2.创造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局限在一本薄薄的教科书中,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实生活同语文课堂教学分离开,没有把生活这本“大书”与教科书这本“小书”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有效渗透,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知识。在创造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实践机会,创造性的开展综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语文知识加以巩固和创新。同时,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的即时信息。此外,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更多的层次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知识。

3.利用多样的方式呈现生动的教学内容

采取信息技术化进行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以多样化的知识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方式将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具体、感性的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样化方式更为直观的领悟课本中的内容,营造学生与课本间一种更为良性的氛围,为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疑难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中表达的是对北京首都的向往之情,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首先了解一下学生们对北京是否了解,有没有在北京游玩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学生已经掌握关于北京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课前调查,可以确保教师心中对学生的知识面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继而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学习到他们还不曾接触到的北京,并在一定层面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接触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讲诉的故事,播放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的旅游宣传片,并在播放过程中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诉,让学生们对北京的独特及美好有更为深入的认知,确保学生们也能随着作者的情感对北京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之情。

4.结束语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信息素养 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体,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语文教学规律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其目的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的工具,如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保存信息、协作学习和模拟情景的工具等;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素材。

在新世纪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一种尽量让学生“自主”的教学观念。教学时我千方百计的激发、培育和引导,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给学生创设自由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可能性。在教学中,我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过去存在的难以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现在就通过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互促互动,结合重组,整体协调,和谐发展。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整合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教学中把计算机作为新的教学媒体使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由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在计算机中,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实现对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学习环境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网站内用户等级的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方面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强调坚持信息技术服务语文课程的原则,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更不能偏离课程目标的盲目应用。而要从语文课程目标出发,并考虑语文特点,具体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征等诸多教学要素去精心设计应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

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授《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课前我并没有让学生预习这一课。而是从网上找了大量的图片做成课件给学生看,我不作任何评论,只告诉学生这是来自于我们周围的实景画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很多学生问起许多相关的知识,于是趁势我要求学生上网搜索,自己寻找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

2.注重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为完成任务所需要哪些信息、确定信息来源、确定哪些问题需要查找信息资料、选择最佳信息来源等的能力。我在教授新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把注意力集中并指向特定的任务之中,减少了收集的盲目性。设定目标后教授收集信息的方法,每次收集资料前先让同学们说一说,你打算到哪儿去找资料,指导他们利用搜索引擎,或查找专业网站。有时一部分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图文并茂;而有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却未获得任何资料,于是我让收集到资料的学生讲一讲,他的资料是从哪里找到的,找资料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没有资料的同学从中会学到一些方法,我又适时点拨,号召大家资源共享。

3.大胆实践,培养学生整理、处理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信息的处理加工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清楚的表述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信息资料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培养有条理地口头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细致深入地锻炼,比如,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用笔勾画出来;及时弄懂资料中的生僻字词;定期分类整理资料袋等。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他们利用手头的资料,根据要求完成仿写,并相互修改。学生仿写时,我不断的巡视指导,学生随时问我随时答,对于学生的习作给予必要的指导,最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仿写都很成功。

4.适度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6

一、信息手段为语文教学信息开辟了全新入口

语文课堂形象效果除了取决于教师的讲解生动性之外,与教学过程中所能够运用和驾驭的教学信息具有较大关联性。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广泛开辟教学信息的来源渠道,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都是搜集语文教学资料信息的重要路径,有了信息网络的支持更是如虎添翼。从教学网络中能够搜集到教学相关的资料,对教材课文进行更加全面和形象的诠释,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源源不断地将新信息输入到教学设计之中,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从网络中搜集了海伦・凯勒的生平资料、奋斗历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她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思想理念等方面,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以及蕴含思想。在《江南的冬景》教学中,选取展示江南冬天壮美景观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学习教材,无论是理解的深度还是对描法的把握,都会达到新的高度。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信息设备让教材中所蕴含的信息形象展示出来,为语文教学深入开展寻找到了全新的入口,充分彰显了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二、信息手段为语文教学激趣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一积极的学习情感有利于学生更加投入语文学习活动。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体现学习兴趣的激发,尤其是教学导入环节显得更为重要,能够从教学的开始就营造良好的氛围。我在教学中重点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视频片段作为导入的素材,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知印象,调动学习欲望。例如,在《长江三峡》节选教学中,我用一段影视资料进行导入,播放长江三峡壮美的景观。这一段视频片段作为教学的导入,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教材内容所描述的场景,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具有铺垫和促进作用,学生在相互开展研究讨论的过程中,理解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成功实践表明,采取学生比较喜欢和感兴趣的导入方式,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演示代替教师直接的口头讲述,可以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情感因素。信息手段对语文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在于将静态的内容变为动态的形象演示,让学生能够充满兴趣进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积极情感。

三、信息手段为语文教学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中生心思细腻、情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蕴含了许多可供发掘与运用的情感内容,教师需要创设氛围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特别是重视运用信息手段加深学生的心理感知效果,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帮助更为明显。为了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全面完成语文三维教学目标,笔者在信息手段的运用上进行了改进,使其在营造教学氛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的分析研究过程中,我首先安排学生进行情感朗读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同时也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配乐朗诵,同时播放专门的课件进行氛围的传染,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渲染的境界,感悟诗歌的优美旋律以及蕴含的深厚情感。正因为有了浓厚的教学意境,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才能够更加顺畅。实践证明,浓厚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学生领悟和理解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一定要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信息手段为语文教学互动节约了宝贵时间

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抓紧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要充分运用起来,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保证。板书在课堂上占用了一定的时间,特别是一些内容较多的板书,我将信息手段的演示与精炼板书融合起来,黑板上只有一些简要的框架型板书内容,相关的补充说明信息则运用投影进行演示,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节约了时间。同时,在当堂检测语文学习效果的环节,我也运用多媒体投影进行测试题的揭示,学生所需要动笔的内容很少,教师也不需要每一节课都印制作业纸,减轻了工作量,同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信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学工作的支撑效应非常明显,既可以补充教学信息,又能够提高氛围活跃效果,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优化教学结构等方面作用明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助手,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信息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节约的教学时间点滴汇聚起来,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将课堂的时间节约出来并用于重难点的突破,久而久之能够对语文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